你真的不是在说相声吗?一位老师,能把枯燥的训诂.考据讲得这么有趣!

孟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大家好。非常感谢社团今天给我一个机会,向大家汇报我的一个研究命题,叫做“传统小学与经典解读”,以此献给美丽的昆明。我们今天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讲:第一个方面,我们简单讲一下传统小学的历史的发展;第二个方面,我们会谈一谈小学和典籍之间的关系。最后,我们会结合一些我们熟悉的经典文本来看看,传统小学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一些惊喜。

我们先说传统小学的历史发展,小学是什么?在周代,小学实际上指的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场所,它是贵族少年的读书之所,这个小学是跟我们的熟知的大学相对而言的。我们看《大戴礼记·保傅篇》:“及太子少长,知妃色,则入于小学。”它的对象是以太子为首的贵族子弟,那么孩子到什么程度可以进入小学呢?是“知妃色”,这个“知妃色”,不是知道妃子的相貌怎么样,大概的意思是当孩子成长到他能够自觉的意识到性别差异——这个女孩跟我有所不同——当孩子能够自觉的意识到性别的差异,当有一天的时候,当你发现她似乎跟你有一点不同的时候,那就意味着你长大了。所以太子也是一样的,“知妃色则入于小学”,“小者,所学之官也”。年龄段是多大呢?我们来看《说文解字》的序:“周礼八岁入小学。”看来古人的人格成长程度和现代差不多。“保士教国子,先以六书”,在小学中担任教育职能的是保士。我们看,这就是金文中的保,这是一个人形,在后面用手背一个孩子。所以“保”最开始的意思是保姆,就是一个官职。所以在周代的文教传统中,保士是负责贵族教育的官员,他的教育内容是六书,是教你怎样写字的官员。在周代的教育传统中,小学以教文字为主。所以,《汉书·艺文志》中说“小学十家”,所说的皆是识字课本,因此在汉代小学成立之初的时候,它实际上指的是文字学。我们知道,我们中国的文字——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使用数千年而沿用不息的表意文字。表意文字的特点在于形意统一,在于文字和语言的意义相结合。因此,中国的文字之学始终没有脱离汉字的意义。汉字的意义是通过声音来记录、表达的,文字是一个形、音、义统一的整体。隋唐之际的《旧唐书·经籍志》已经开始把《说文》、《字林》、《尔雅》这样的训诂学、音韵学著作收录其中。所以在那个时候,小学的传统格局已然确立——如果大家学过古代汉语的话——就是文字、音韵、训诂之学。通过文字来分析汉语的词义,通过音韵来沟通古今语言,通过训诂来把握词义的系统。立足于文字来解释儒家经典的这样一门学问,我们把它称作小学。这样一门学问,它在漫长的中国学术史中,始终是作为经学的附庸。所以我们看目录学的著作,比如《四库总目提要》,小学始终是附在经学之内的。那么什么时候小学开始独立,摆脱经学的地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呢?那是近代的事情。那就是余杭章太炎先生所提出的语言文字之学的建立。太炎先生算是我的太太太老师,我的老师的老师的老师的老师。是这么一代代推上去的:我的老师是北师大的王宁老师,再往上是陆宗达先生,再往上是黄侃,再往上就是章太炎先生,就是所谓的“章黄”。章太炎先生在当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既是一个革命家,又是一个著名的学术家。他在当时有著名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他在书中说光绪是载湉小丑,说了很多大逆不道的事情。结果被清政府去缉拿。和他同时的他的小兄弟邹容写了《革命军》。在那个时候,民众的革命自觉性很强,缉拿章太炎的时候,人们早就得到了通知,所以大家都跑了。章太炎觉得我已经七次被追捕,我不能再跑了,我决心去坐你的监牢,我要去和你抗争一下。他就没有走,就留下来了,后来清政府就来缉拿,问谁谁谁在哪里,回答说不知道,最后问章炳麟在那里?他指着自己说:就是我。所以这样慨然入狱。当然这个事情很有意思。他是在租界区入狱被审的。入狱前他还和邹容写信,说我已经决定和清政府公开地抗争一回,你也过来吧!所以邹容就过来投案。这样原告是清政府,被告是章太炎和邹容。大家注意他们两个是作为个体与清政府打官司,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桩。打官司最后显然是输了。按照清政府的理解,他们犯的是大逆不道罪,应该凌迟,最后被判了三年。三年中,邹容在狱中去世,章太炎出了狱之后就被孙中山等人接到日本,在日本继续宣传革命。他在日本开始宣传革命之初,一方面是搞革命,另一方面就去推广国学。因为他认为,通过国学来唤醒民众的爱国之心、唤醒民众保种保国的热情,是革命的根本。所以他一方面搞国学,另一方面搞革命。所以那个时候他教了很多著名的学问家,包括钱玄同、朱希祖,还包括我们更加熟悉的周树人和周作人。鲁迅先生是跟太炎先生学过《说文解字》的,鲁迅先生的说文解字的笔记在八十年代有影印,我还收藏了一本,你会看到他非常认真地记笔记。所以章太炎先生在日本的时候,他反思中国小学数千年的研究历程,他觉得小学想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必须要独立。因为只有当一个学科获得独立地位的时候,你才可以深入地就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性质进行反思。这个时候,他就写了一篇在语言学史上非常经典的文章——《论语言文字之学》。他把文字、音韵、训诂合起来称为语音文字之学,这个学问在《艺文志》中附于六艺。我们今天说小学,它像经学之附庸品,他认为这是不对的,他认为小学必须要独立,但是在小学独立的同时,他看到小学对于还原经典、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其根本的作用,“实则小学之用,非专以通经而已。周秦诸子、《史记》、《汉书》之属,皆多古字古音,非知小学者必不能读。若遇专求文学,更非小学不可。”换言之,小学一方面作为一门学问独立开来,另一方面他又强调“非专为通经之学”,而为一切学问单位之学。也就是说,它是章太炎先生整个国学大厦的基础。我们看到,作为文字音韵之学的小学,在它的发展历程中,既获得了独立的地位,同时它又与我们的典籍、传统文化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就从学术史和学理的两个角度来探讨一下,看看传统小学和我们以儒家经典为代表的文献体系有怎样的关系。

我们先从历史的视角——从学术史来看小学和经学的关系。实际上,小学得以产生,有一个重要的背景是西汉初期的今古文经学之争,而今古文经学的区分实际上是秦末焚书坑儒的产物。我们知道,秦始皇焚书坑儒当时搞得很大,“有敢偶语《诗》《书》,弃市”。不仅家里面不准藏书,而且议论典籍只要被听见了,就杀,杀了之后被弃市。那些儒家,他们就要考虑如何让知识传统得以延续下去。聪明人和不那么聪明的人在延续经典的时候就采取了不同的办法。聪明人很简单,你们觉得如果要延续经典要怎么样?你们说背下来是吧,对,聪明人就是背下来。不够聪明的人就想办法把书藏起来。当时藏起来的办法就是建造腹壁,就是两面墙,《连城诀》就是用两面墙来藏书。所以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中国的儒生就在干两件事,一些人在背书,另一些人就在砌墙。到了汉初的时候,朝廷开始收集佚书,开始恢复文献的时候,那些尚存于世的会背诵儒家经典的人,就被尊奉为儒家的大师。所以当时朝廷从全国各地把这些人接过来,接到长安。这里还有一个岔子,因为有的老爷子岁数大了,万一在路上被颠死了怎么办?所以朝廷就用蒲叶包着车轮子,以保证车不会那么地颠簸。同时,朝廷召集全国的青年才俊拿着笔、拿着竹简把老爷子的话记下来。但是一方面,老爷子岁数比较大,记忆不再是那么地惊人了;再一个是口音的问题,还有岁数大了,牙掉了,他有漏风的问题。总之,语言传播语言是有一定的障碍的。而且那个时候对老师很尊重,不可以随便问,有些字听不清楚怎么办?就临时用一个声音相近的字记录下来,这是大量假借字出现的历史渊源。这些记录下来的文字是汉代的隶书,这就是所谓的今文经。到了汉武帝时期,那些藏在墙里的书籍不断地出土。当时有一个鲁恭王想要拓宽自己的庭院,拓宽庭院的办法就是拆迁。凿开邻居家的墙之后,那家的墙就是一个腹壁。那是谁家的墙呢?孔子家的墙,凿开了孔子家的墙,就出现了大量的儒家的经典。这就是孔壁贮书。这些书是用战国文字记录的,这就是古文,今古文的差异就是这么产生的。今文字都认识,而古文字就需要文字的解读。所以古文经学和小学从一开始就是合流的,这就决定了小学必然不能脱离古文经学。因此我们看到,西汉保留下来的最早、最完整的古文经学著作也是小学著作——《毛诗故训传》。

《毛传》是历史上第一部训诂解经之作。我们会以为它仅仅是解释词义,但实际上,《毛传》对文字的解释往往受到了大序、小序的影响。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看它如何把训诂和义理结合起来。我们就看“关关雎鸠”:“关关,和声也”,“在河之洲,水中可居者之洲。”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关关”就是雎鸠的叫声,那么《毛传》为什么要把“关关”解释为两个鸟相和的声音呢?因为关是门栓。繁体字的关是从门的。一方面,门栓是把门关上的,所以关有关闭的意思。另一方面,门栓是把两扇门关联起来的。“关系”、“关心”、“关切”,关有一种相关的含义。所以把“关关”解释为和声,它是从关的词义出发来理解这两只鸟的关系。这两只鸟的关系是什么呢?它们的叫声不是你叫你的、我叫我的,而是一种相和的关系。“亲爱的,今天吃什么呢?”“吃包子吧!”“别吃包子啊,我们吃鱼吧!”但是,你注意这两个鸟的关联仅仅是声音上的关联,但是它们不在一块儿。所以它特别解释说“水中可居者曰洲”。有水有土,一个在水中,一个在土上,这叫做洲。它们或在水中,或在土上。这两只鸟一定是相亲相爱的,但是它们不再一块儿,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毛传》在解释关雎的时候,特别说这两只鸟叫做“挚而有别”。这两只鸟感情很真挚,但是它们有分别,它们有它们的区别。《毛传》为什么要说这两只鸟是“挚而有别”呢?实际上,《关雎》讲的是夫妇士家之道,讲的是传统的夫妻之道,是讲怎样的夫妻状态才是合理的秩序。这就涉及到儒家的伦理观念,就是夫妇的伦理状态是什么。所谓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儒家强调夫妇的关系在于区别。男女的感情是人类很强的一种自然冲动,一旦看对了眼,这两个人凑到了一块,你想拉都拉不开。但是父子是亲,夫妇是别。这在于他想的是不能因为夫妇的亲热伤及到父母的心,伤及与父母建立在血缘上的亲爱,因为儒家认为这种对于父母的血缘的亲爱——孝道——是整个人道的基础。《毛传》实际上把这两只鸟看作男女关系的规范。这不仅是一种伦理的规范,它背后有深切的人情。你们可能不知道,男孩和女孩谈恋爱,将来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叫做见家长。你们记住了,见家长有一个重要的规矩,就是不要在未来的岳父岳母面前——特别是在未来的岳父面前——表现得与女朋友非常地亲热。

《毛传》是这样,我们再来看《说文解字》。东汉大儒许慎作《说文解字》。许慎写《说文》,并不是在写一部字典,而是实际上把汉字的形意和儒家经典进行了全方位的结合。换句话说,《说文解字》是寄寓着许慎的解经动机的。等我们后面讲到例子的时候,我们会看到这一点。到了唐代,孔颖达主持编撰了五经正义:《诗经》、《尚书》、《礼》、《易经》、《春秋》。五经正义里头,孔颖达就把小学和经学全面结合起来。即使是斥小学为玩物丧志的宋明理学,也没有完全离开小学。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就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朱熹就解释《论语》中的一句话。孔子有一天问子贡:“女与回也孰愈?”你跟颜回相比,谁更好?子贡当然要谦虚一下嘛:“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我比颜回差多了。孔子听完了之后,很满意,觉得子贡很谦虚,一个人只要懂得谦虚就可以不断进步。孔子就说了一句话,他说:“吾与女,弗如也。”这个字应该念什么,yǔ或者yù,在宋代之前这个字都被念为yǔ。没关系,咱们一块努力,我们都不如颜回。与,到了宋代的时候,朱熹就把这个字读成yù。孔子的意思就是说,“嗯,我也认为你比不上颜回。”我想,这个子贡听到这个真是一脸黑线啊,凭什么你也认为我比不上颜回!子贡已经说自己不行了,朱熹为什么一定让孔子再踩上一只脚,我也认为你不行?为什么呢?这背后和宋代理学的思想体系有关的,在宋代思想体系中,儒家内在的道德等级已经形成了。朱熹根据孔子的话“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认为孔子就是“生而知之”的大圣。孔子是大圣,接下来是颜回,再接下来是其他人。所以在这个思想体系下,朱熹是绝对不能允许孔子也比不上颜回的,因为他们不在一个等级上。但是思想的解释的基础是什么呢?是语言的客观事实,就是“与”确实有第四声,确实有表达赞许的意思。所以朱熹是把思想和语言结合,把语言的客观性作为思想阐释的基础来注《论语》,他不能脱离语言的基础,所以朱熹的语言和思想仍然是交织互动的状态。到了清代,我们熟知的顾炎武和皖派的创始人戴震,这些人明确了自语言文字以通圣贤心志的理念,所以乾嘉之学达到了小学解经的高潮。小学和经学互相推动,利用小学解释儒家经典,这样的工作贯穿着中国传统的学术史。它之所以可以贯穿中国的学术史,影响中国人的经典解释之学,影响中国人对于典籍的认识,背后是有一个学理依据的。

下面,我们就进一步从学理的角度来看看,为什么我们可以用语言来还原经典。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观念。第一种语言观叫做“因言求道”,就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解释来探求圣贤的思想、接近古人的大道,这样一种思想在中国第一部文艺理论著作《文心雕龙》中被阐述得非常清楚。我们看《文心雕龙·原道》:“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大道、圣贤、语言文字这三者是互动沟通的整体。《文心雕龙·知音》:“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读典籍的人,通过语言文字来进入它的情。请注意,这个“情”是真实的意思。通过文字来理解圣贤思想的真实面貌,就像沿波讨源,虽幽必见。你顺着这个波流往回溯,即使这个源头是幽远的,我们也可以看到。所以古人离我们虽然很遥远,但是通过文字,我们可以聆听到他的心声。如果你听不到怎么办?有的人说的话就不好听了:“患识照之自浅耳。”你学问不够、积累不足、能力不足,那你继续去积累。这一派的观点,在中国古代的思想传统中是主流的。现代西方的阐释学认为,我们没有办法回到经典,我们对经典的任何解读都是一种再创造,我们回不去是自然的。中国古人认为你回不到经典是因为你学问不够,你继续吧,继续去努力。西方人的阐释学向哲学的方向去发展,而我们,我们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一切资源去回到经典,这是第一派。第二派,在我们看来,有一点语言上的虚无主义,认为道在言外,认为大道是无法通过语言来还原的。庄子说“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筌”,“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他认为圣贤的心意是不可以通过语言去传递的。所以有人说读圣贤之书,庄子认为这是圣贤的糟粕。他认为必须要打坐,我们“坐忘”、“心斋”,通过内心的修养、感悟和冥冥中的神会,才能回到它。这是两种语言观。我们传统的小学始终认为语言文字可以还原典籍。它的这种自信来自何处?它不仅来自小学数千年的积累,还有一种理论的诉求,这个理论的诉求就是小学认为语言文字具有客观性,语言文字不是一个随意的东西。语言文字的客观性从何而来?有两个角度,一个是语言文字的社会性。语言文字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它是整个社会共同体对于意义的一种普遍性的认识。换言之,如果语言文字不具备社会性的话,那么人类将无法正常交流。这是语言文字的基本特点。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系统性。语言文字具有内在的严密的系统性,通过系统内部的互证和互现,我们可以把握语言文字的真实含义。因此到了乾嘉时期,小学所做的工作,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通过种种考据的方式来把握语言文字的系统性,从而准确理解带有社会性的语言文字的内涵。

我们看戴震。这篇《与是仲明论学书》是戴震年轻时候的一封书信,也是他对自己整个一生学术追求所提出的心声。戴震说:“经之至者,道也。”我们阅读经典是为了回溯经典中的大道。什么是“明道”呢?什么使得大道彰显出来呢?是通过词,也就是语言。“所以成词者,字也。”这个语言又离不开文字。所以戴震提出:“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必有渐。”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另一篇文字中,戴震提出,通过语言文字来还原经典,就像上楼一样,一个一个台阶往上走,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戴震说自己年轻时候的求学历程,先要“求所谓字”,要去研究文字。“考诸篆书”,从小篆入手。他去看许慎的《说文解字》,“三年知其节目”,这个“节目”就是纲目的意思。三年对《说文解字》有一个大纲性的把握,“渐睹古人制作本始”。但是《说文解字》是讲本义的,是讲那个能与汉语形体契合的意义;但是很多含义是从本义中引申出来,还有假借义等等,众多的意义在《说文解字》中没有得到具体的解释,那就需要回到典籍中去。戴震“又疑许氏于故训未能尽”,所以从友人那里借了一部《十三经注疏》——那个时候读书人穷,书是买不起的——他认为,“知一字之义”,要想把握一个语言文字的意思,要“贯群经,本六书,然后为定”。所以他说:“字学、故训、音声,未始相离,声与音又经纬,横纵宜辨。”他强调的是形、音、义六者互求。注意形音义六者互求,形音义不是三者吗?这是指今形、今音、今义、古形、古音、古义六者互求。到了钱大昕,他在《与王德甫书》中也说:“经学要在以经证经,以先秦两汉之书证经,其训诂则参之《说文》《方言》《释名》。”所以说“必通全经而后可通一经”,以“求其汇通”。乾嘉学派怎么样去还原经典,怎么样去把握语言的社会性?就是通过语言的系统性入手,所以在语言的层面是形音义六者互求,在文献的层面是五经互证,从而求得语言文字的系统性,以还原典籍,把握思想。这是学理上的认识。我们总结一下,就是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研究具有内在的精神诉求和文化指向。小学不是今天类似于数理化的语言学,而是具有高度的人文性,这种人文性通过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遍联系得以树立。语言文字和经典文献、历史文化的整体关联,是传统小学核心的学术传统。

前面,我们介绍了小学的规模和内容,也介绍了小学还原典籍文献的历史和依据。下面进入到今天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我们熟知的经典例子,看看怎样用小学深入地还原典籍。首先,我们看利用文字所承载的形意内涵来还原典籍。

《论语》是我们最熟悉的一句经典,它的第一句话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理解这句话,实际上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个是学和习的关系;还有一个是时,这个比较复杂,我们今天不说;还有一个就是说。我们知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里有一个问题是:说(yuè)和乐(lè)能不能互换?因为乐和说都是表示快乐。答案是显然的,不可以互换。这就涉及到说和乐这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而理解这种心理状态就是要借助于小学。

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学和习。《说文解字》指出,学是“觉悟”义。请注意,这个悟不是我们今天说的觉悟,这个悟是寤寐的寤,“觉悟”就是使寤者觉,换言之,就是唤醒一个人的心灵。从小篆分析,这个字是从教从幂。幂是什么的东西呢?幂是“尚蒙也”,在小篆里面写成这样,这就是个盖子。这个盖子是干什么用的呢?过去我们说钟鸣鼎食之家,用鼎做了一锅肉汤之后,上面有个东西防尘,拿一个东西把它蒙住。所以,“尚蒙也”就是尚且处在蒙的状态之中。这个幂原来是一个生僻字,后来因为一个女明星变成了常见字了。所以你看,盖子就是把它蒙在其中,人的这种无知和蒙昧的状态就是蒙,这和懵懂、朦胧有关系。那么,学是什么呢?学是通过教育的方式开启蒙昧,就好像你把把盖子揭开,就是启蒙。所以学就是一种精神的启蒙。蒙昧是缺乏精神上的自觉,你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和方向,通过学来走向觉悟,找到人生的意义和方向就是学。古人的学本质上不是一种知识的灌输,更强调精神的觉悟。这是语言文字告诉我们的。好,学是精神觉悟,那么什么是习呢?这是习的繁体字。习是从羽的,那习跟羽毛有什么关系呢?《说文解字》告诉我们说,习是“数飞也”。那屡次的飞怎么是习呢?这里的习取象取自于鸟飞。鸟是如何学飞的呢?我们看,这是两个树枝。老鸟扑拉扑拉过来,小鸟扑拉扑拉过去。这两根树枝肯定很近,不然老鸟扑拉扑拉过去了,小鸟扑拉扑拉掉下去了,这就是“愤怒的小鸟”。所以,你看习啊,就是扑拉扑拉的过程。扑拉扑拉久了,老鸟再往空旷的地方扑拉扑拉,小鸟也扑拉扑拉就出去了,这就是学飞。所以《礼记》说“鹰乃学习”。学习就是学飞。世界上有两种鸟:一种是苦思冥想的鸟,我们把它叫做傻鸟;还有一种鸟是努力奋飞的鸟,这样的鸟一定是实践的鸟。习的特点就是,习是反复的产物。所以,“学而时习之”中的习是在古人关于时间、时序的框架背后探讨觉悟和实践的关系,是实践和觉悟如何在事实的框架里得到统一。《论语》当中有很多讲的就是实践,讲的是生命的觉悟,这在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当中就统一起来。

说具有什么样的情感呢?说的情感具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什么呢?西晋经学家王肃讲“所以为说怿”。说怿的情感在先秦文献中指的是男女之间的感情。所以,《诗经·静女》讲:“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先秦时期的古人,是不忌讳在探讨重大伦理问题的时候引入男女关系的。孔子说过“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贤贤易色”。什么意思,就是要像好色一样真切而强烈地好学、好德。这是人类的本能。因此,“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第一种情感具有强烈而真实的特点,真实就是诚。“修辞立其诚”,就是你要真切地感受到学与习的快乐,要像好色一样好学,带不得一点虚荣。第二个特点是什么呢?从词源看,说和脱是有关的。脱最开始的本义是瘦,就是人变瘦,我们现在说一个人脱相,就是瘦得不成样子。人从脂肪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和人从衣服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是相似的,所以脱又指脱衣服,是解脱的意思。还有一个词是蜕,蜕皮。这些字和说是具有相同的声符的,它们上古是同源的,都具是开解的快感。什么是开解呢?我们人类是没有蜕皮体验的,但是人类也有个别蜕皮的经历。我们小时候摔一跤,身上会结痂。人生而手贱,见着痂就会忍不住抠一下,最后揭掉的那一瞬间有痛并快乐的感觉。当我们对一个人生命题很困惑的时候,这个时候突然出现一个灵感、一个契机,你一下子明朗了,找到选择了,那种开解的快乐就是说。这种开解,就仿佛是《桃花源记》说的“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在人生的困境中,我们就像被挤在峡谷里出不去,我们一点一点往前蹭,瘦子还好一点,胖子就是不断地运动你的脂肪向前拱。但是出现了一个契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明确了人生选择和人生意义,这就是开解,这就是说。我们理解了说的精神状态。你再想想什么是说?“学而时习之”,唯有在实践中不断觉悟,用觉悟指导实践,在这样的生命历程中,你才能找到人生意义的开解,才能找到你的说。《论语》是注意炼字的,说和学的思想倾向是统一起来的。为什么说不能跟乐换呢?古时候人讲乐是“与民同乐”,对不对?《孟子》说:“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这个乐,就好比你是愿意一个人听摇滚呢?还是大家一起嗨呢?肯定是大家一起嗨得更爽,这个乐是一起享受音乐的振奋、享受音乐的刺激。所以《论语》讲“有朋自远方来”,“同门曰朋,同志曰友”,跟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学生,大家在一块享受融融之乐,这个才是“不亦乐乎”。所以,说和乐是两种不同的情感状态,说是开解,乐是众乐,因此这两个字是绝对不能互换的。我们看到,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解释,我们对《论语》的第一句会有一些不同的理解。语言文字可以赋予我们很多欣喜感。

我们再看词义的训诂与典籍的还原。这里举的还是非常非常熟悉的例子,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让我们亲爱的孔老夫子背上了许多的骂名:孔子愚民,孔子反对对民众进行教育。这句话不是我说的,认为这句话带有愚民特点是钱钟书说的,认为这句话似有轻视教育之弊是杨树达先生说的。但是孔子真的是有愚民倾向吗?孔子真的不重视教育吗?对这句话的理解有几个关键的地方,最关键的是由,其次是民,还有可不可的句式以及知的特点。我们先看由。在先秦时期,凡是出现由的地方必然会有一个固定的搭配,就是道,凡由必有道。《论语》中有“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行不由径”。我们还知道,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做子路,名字叫仲由,这也是路和由的搭配。《孟子》说:“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董仲舒直接说:“道者,所由适于治之路也。”因此我们看到,由和道是一个固定搭配。就是说,“民可使由之”的由不是说老百姓是可以随意指示的,而是一定要由道,一定要通过道来指引他们,一定要指引他们走在先王之道上。这种用先王之道教化民众的思想和孔子的整个思想是不矛盾的,是高度统一的,这是其一。接下来我们看由的状态。怎么是由?由是我们让你去哪就去哪吗?东汉大儒郑玄说,由是什么呢?“王者设教,务使人从之。”他用从来解释由。从是什么?我们看从的小篆,两个人一前一后地跟随,从是一个跟随引领的过程。在汉语中,由和袖子是同源的。大家想象一下穿衣服的过程:首先是一个袖子,袖子是一个道路,你的整个胳膊和你的手穿过去,这是从。它和启迪的迪是同源的。迪,启迪,也是一个引导的过程。有意思的是,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说的就是“民可使导也”。就是引导,引导就是由。“民可使由之”,之指的是道,老百姓可以走在道上,“由之”是一个带领、引领的过程。这就像我们看的战争片,国民党就说“兄弟们,向前冲”,我党一定会说“兄弟们,跟我来”。我党就是由的过程,这就是儒家的榜样政治。所以孔子在谈论政治的时候,多次强调统治者要以身作则。子路问政,孔子回答了四个字:“先之劳之。”鲁国的正卿季康子问政,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所以,我们看到孔子主张的政治一向是统治者要以身作则,这叫榜样政治。老百姓可以通过统治者的以身作则走向先王之道。这哪里是愚民政策?这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治国思想。我们再看什么叫不可使知之。首先,“可不可”,它是一个事实判断还是价值判断?我曾经把这些句式都罗列出来。“不可使知之”是一个标准的事实判断。民众不应“使知之”这是价值判断。事实判断是什么?是做不到。民众为什么做不到知?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在先秦的理解中,知是深切的理解;第二个原因和民的历史特点有关。我们知道,在孔子之前,贵族垄断教育,人民没有渠道获得知识。所以在先秦的汉语中,人和民具有明显的对比。我们看人这个字,人强调的是人作为万物之灵的特点,他超出万物。但是民呢?“众萌也。”这个萌是什么意思?卖萌就是装傻,所以不傻不萌,逢萌必傻。那么“民,众萌也”,就和我们前面说的蒙昧的蒙、蒙人的蒙是一致的,它强调的是民众由于缺乏教育而具有蒙昧的特征。这话是对当时的历史现实的冷静的观察,这话说的也很沉重:人民可以指引他走向正道,但是很难让他理解正道。但是这不代表孔子否定教育。孔子一生做的事业就是教育,他是一个教育家。我们从这几个词的训诂出发,就会发现这几句话有德政的内涵,是对历史的民众状态的客观观察,不是简单的愚民思想。前人的阐释是带有误解的。

我们再来看所谓的语法。古汉语叫语法,我们叫做词例分析和典籍还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我们初一的时候就学过了。大家学这句话的时候,会不会觉得怪怪的?我们老师会怎么教大家?你好好预习、好好复习,你也能成为一个小老师。那么做老师是不是太容易了一点?我的这个疑惑一直延续了好多年,直到我接触到训诂学。训诂学怎么去解析这个问题呢?我们从“可以为”出发,《论语》中的“可以为”到底指的是什么?是可以成为么?我们看,所有的“可以为”都在这里。“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他说的是:这四点你都不做,是可以成为仁人呢?还是符合仁的标准呢?是符合仁的标准,所以孔子说你不做这四点不符合仁的标准,但是“可以为难矣”,你符合难的标准,这个东西很难做。“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这是说,你具有了这些条件,就能够符合一个成人的标准,这个成人是指完人。 “可以为文矣。”孔文子的谥号是文,不是说孔文子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谥“文”了,他已经有谥号了。所以大家请注意,《论语》中的“可以为”不是说可以成为,不是指能够成为什么东西,而是指符合某种标准。那么,“可以为师矣”指的是什么呢?就是能够符合老师的标准。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做到“温故而知新”,就符合一个老师的标准了。我们想,这句话是对着学生说的还是对着老师说的?就算你已经是一个老师,只有做到温故而知新,你才能够符合老师的标准,对不对?所以这句话实际上是对着老师说的。“温故而知新”不是说学生温故而知新就能成为老师,而是说老师只有温故而知新才配得上符合一个老师的名称。那孔子为什么提出这个标准?这个标准意味着什么?这里我们就要回到当时的教师制度。当时是没有师范制度的,不是所有人都能通过求学来当老师。为什么?在孔子那个时代是贵族教育,在贵族教育的时代,什么样的人能当老师呢?当时有个制度,叫“古者七十致仕”。致仕就是退休。七十岁退休,这个时候,那些身体好的、头脑还清楚的老贵族去当老师。古人为什么要让这个特殊的群体去做老师呢,因为学生群体是很特殊的。贵族教育,底下都坐的是些小贵族,那是真正的贵族啊!一说你爹是什么,我爹是国家什么什么卿,我爹是什么什么大夫,最低是什么小大夫,都是这些人。这些人放在底下,不是说你有知识、有学问就能镇得住的。诸君在下面坐着,我在上面站着,凭着所谓的关系,至少我心里是有底的,我不害怕。但是如果全坐的是薄瓜瓜之类的人,那我瞬间就崩溃了。我知道那些人需要什么人管,唯有需要贵族人管。你敢闹?老子当年和你爷爷打天下的时候还没你呢,小子你敢闹?我抽你!只有贵族能管得住贵族。所以在孔子那个时代,用老贵族充当老师是有他的时代合理性的,这是历史的必然的选择,对于这些老贵族,孔子提出的要求是温故而知新。温的什么故?要温你的文化传承的故。你的学生将来都是要走上治国岗位的。世袭啊,你爹是大夫你也是大夫,你爹是卿你也是卿,也要温习自己一辈子治国的经验,把这些东西教给学生。同时,老年人容易沉浸在对自己过去的骄傲中,固步自封,所以还要知新,还要不断的体会,获得新的认识。这实际上是一个很高的状态。再放大一个状态,温故是温习整个文化传统,无论对贵族还是对一个普遍的教师来讲,这都是一个非常高的标准。“温故而知新”绝不简简单单仅仅是什么预习、复习这些东西,他是这种在传承中继承,在继承中创造,总结生命同时有新的认识,是这样一个自我升华的过程,通过这种自我升华而达到教育的效果。所以孔子是给教师提了一个非常高的标准。他之所以给教师提了这么高的一个标准,是因为教育在他心中有千钧之重。孔子把教育看得很重。理解这一点,这句话就不会被我们看得太简单了。“温故而知新”与孔子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有内在关系的。

有时候,考证也能帮助我们更深切地认识词义。我们还是看这个很熟悉的例子,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句话有一个问题,就是束脩到底有多大?孔子是主张平民教育的,对不对?但是束脩的大小就直接决定了孔子平民教育的成立与否。文革的时候,有人就拿这句话批孔子。束脩,有人说是十个,有人说是十二个,就姑且说十个吧。一捆十个,文革时就有人批,说孔子不受爵位,那是假的,他收束脩,十大盆腊肉啊!有人扛着去,有人推着车去。关键是孔子弟子三千,你这么一算,孔子家三万盆腊肉,所以有人就说孔子家专门建了一个仓库放束脩,孔子老婆在家后面开了一个“孔记腊肉店”,这叫“前店后厂”,说孔子这发了你知道么。这显然是一种搞笑的批判,但是这也有道理啊,这束脩有多大,真的决定了孔子的学费的多少问题。这学生到底是提着去的、扛着去的、拎着去的,还是搂着去的?他是怎么拿过来的?是怎样的一个情景?我们来考证一下这个束脩的大小长短。这活挺难的,因为历史上没有任何关于束脩大小长短的记载,大家手里给你发一束脩,就这么大。你说想出土一个束脩?做梦吧你,这真出土不来。怎么办?那就考吧,考这东西我用了两年多。我们知道,古代没有冰箱。所以古人为什么在过年的时候杀猪呢?因为过年的时候容易保存。但是肉怎么保存呢?古人就把这个肉做成肉干儿,做成脯。这个东西怎么做呢?要在上面撒盐,一层一层地撒盐,拿姜、花椒水往上泡,泡完了之后拿一个小锤,啪啪啪地敲,越敲它越薄,慢慢慢慢地就成干儿了,就能保存,这就是脯。脩是从脯加工而来。脩有什么意思?脩有长的意思,“茂林修竹”。古人把脯切成一条一条的肉干儿,拿盐水、姜汁、花椒水进一步浸泡,进一步地敲,所以古人加工腊肉就是坐那儿天天地敲。当然这敲肉的都是奴隶,贵族仕族不敲这个,敲这个挺累的。所以注意,脩是在脯的基础上加工而来。这得出了什么结论呢?脩小于等于脯,成立吧!我们在文献中找不到脩的长度记载,但是我们找到了脯的长度记载。《仪礼》里有一句话是说给人送脯的,叫做“荐脯五膱”。哇,太美好了!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连哭的心都有了,找了两年多,终于出现了一个长度单位。这个膱是脯的长度单位,有多长呢?我那时候心砰砰地跳,接着往下看郑玄的解释,给我一个线索吧,给我一个线索吧!哎呀美好啊!“膱,一尺二寸。”注意这是先秦的尺。看到这个记载的时候,怎么办?马上去查考古资料。考古资料有出土先秦的尺,绝对有先秦的尺。我们出土过从春秋到汉代的尺,算一个平均长度,22厘米到23厘米之间,乘以1.2,就是取最大值,小于等于27厘米,哎,就这么大。而且它是肉条啊,所以你想这东西就像什么呢?就像我们去内蒙买的那个风干牛肉条,比那个东西略小一点。所以孔子的弟子是捧着去献给孔子的,孔子接过来放在桌子上,再接过来放在桌子上,弟子三千,也够接的。无论当时还是现在,这样一份菲薄的学费都是象征性的,没有过多的实际意义,这里尊师的意义远远大于学费的意义。所以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孔子做的是带有高度意义的平民教育。那些认为孔子开腊肉店的说法可以不攻而破,历史击破了谣言。

我们前面看的都是小学解释经典的案例,接下来我们看小学还原文学的几个例子。小学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文学鉴赏。第一个例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们看这个念。在当时的诗歌情景中,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就是陈子昂在这站了多久?哎你别你别笑,你要想这是一个情景,对不对?就是陈子昂在这吟这首诗,他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他在这想了多久,这是个问题啊。我们读这首诗歌,我们要还原这首诗歌的情景。这到底是怎样一个情景?他是站了一会,怆然而涕下,还是往那儿一站就开始哭,还是站了好久,他才开始哭?对不对?值得思考吧!什么能给我们线索呢?就是这个念。《说文解字》:“念,长思也。”念是一个长期的思考的过程。跟它相关,我们老是说怀念。“怀,念思也。”怀是一种念的状态,所以怀也是一种长期的思索,一种长期的内心的萦绕。《诗经·卷耳》说:“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怀是什么?他想他的爱人,他要反反复复的想,一直想、一直想才叫做怀。所以我们有个词叫做怀抱,怀抱是你把她揣到心里头,揣进去才叫做怀抱。之所以说念是一种长期的思考,还有些别的证据。在汉语里,念和吟诵的吟是同源的。那吟有什么特点?你们看过诗歌吟诵吧,我们现代人不是很能欣赏诗歌吟诵这种艺术方式。只有那种声音拖长的状态才叫做吟。吟是一个闭口音,大家知道什么叫做闭口音么?好吧,说的稍微有点神秘一点啊,就是它的合格尾音是收m的。这里有闽南人吗?大概闽南的话里面——那个音我也发不透——最后是这么一个音。所以古代的诗歌里凡是发闭口音的,嘴都是闭上的,情感都是处在压抑状态。如果是喊,那肯定不是压抑状态,是不是?在一个压抑里又有一个悠长的压抑,这就是一种状态。吟和念都是闭口音,他们和淫雨霏霏的淫是同源的,淫雨霏霏就是连绵不绝的雨,它们的特点都是延长。李商隐的《无题》诗有这样一句:“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他为什么说“夜吟应觉月光寒”?为什么不说“夜寒应觉月光寒”呢?就是他在晚上长时间地吟诵,才慢慢慢慢地感受到夜晚的寒意。月光是寒冷的,你不可能一站在底下晒着月亮,就说:好冷啊!太傲娇了。所以语言是可以帮我们还原情景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写的是一种历史的思索。诗人站在幽州台上,不是想历史的当下,而是想历史的长河,古人是怎么样的,来者是怎么样的,但是我见不到古人,见不到来者,所以“念天地之悠悠”。古和今是一个时间的长河,天和地是一个空间的浩大,他在这里头既想着古今又想着天地,它是一种非常纵横广阔的思索。陈子昂是一个豪情四射的人,他不是一个无病呻吟的人,他在这里思索的不是自己的一个狭小的人生,他思索的是整个宇宙。“上下四方”被称为宇宙,但是你注意,人在思索宇宙的时候容易忘掉自我的存在,所以在忧思宇宙的时候,你会暂时地忘掉自身存在的悲剧性。可是一旦你反光自照,你突然看到自己,你看到自己的狭小,看到自己的孤独与无助,所以“独怆然而涕下”。他是在宇宙长河与框架中反观自照看到了自己的孤独,看到了一个人必然的孤独存在的本质,那种对比和反差让孤独显得如此强烈。陈子昂在这一瞬间怆然涕下。所以我们要知道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是有他的时间感的,他在长时间的忘我和一刹那的自我对比中形成了感情的碰撞,这导致了他的涕下。如果不通过语言文字,我们很难去理解这种情景状态。如果一个人整天读经典,他可能会感到枯燥。所以人需要经学的号召,也需要文学的情怀,小学能够帮助更好地我们理解文学的形象。

我们再看一个我们很熟悉的例子《木兰诗》:“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这里涉及到古汉语的修辞。就是木兰怎么开着东阁的门,坐着西阁的床呢?我当时初中的时候也问老师这个问题,老师说你站着。我记得我问老师是不是因为木兰从军,所以她会轻功,所以她开着东阁的门,一看床不在东阁,然后噌的一下冲过去了,就是这么简单?但是这个问题还是解答不了。后来这个问题怎么解答的呢?在古汉语里面,有一个特殊的表达方式叫做互文,互文见义。按照互文来理解,这句话就很简单:开我东阁西阁门,坐我东阁西阁床,东阁看看西阁看看。这就解释通了。这跟《岳阳楼记》里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类似的,就是不以物悲喜,不以己悲喜。这就是互文见义,互文这种修辞呢,有的时候能够帮我们理解很多东西,甚至是一些难以理解的东西。说个笑话,我们前几天整治校风,我们在每个教室都贴了“教室使用六不准”。注意这个六不准里头就有一条叫做不准使用手机,教室里不得使用手机;第六条叫不得玩电脑。然后就有学生跟学校提出了质疑,说这个不得使用手机就意味着我可以在学校里面玩手机,不得玩电脑就意味着我可以在教室里面使用电脑。你怎么解释?那帮那个编政策的人他们很痛苦,有时候聊天,他们就说:“现在的学生不好带啊。”我说:“怎么不好带?”“他给我提了这个问题,我一时还解释不了。”我说:“有什么解释不了的,你学点古汉语吧。你下次告诉他这叫做互文见义,这是一个很好的修辞手法。”“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句诗里有一个值得我们深入分析的诗眼,有一个炼字的地方,就是这个“理”。我们想一想,“理”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你的同学上课起晚了,还有十分钟就上课,随随便便扎一辫子就出去上课了。或者你去参加某种叫做相亲的无聊的活动,你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扎了一个比较好看的头型。你觉得哪个是理?显然是后一种方式叫做理。理,《说文解字》这个字从玉,“治玉也”。“治玉”是要顺着玉的自然调理去雕刻,一个白白的玉器,我们可以给他雕成一个白菜。但是白玉上面有一个黄的东西怎么办?我们雕一个蛤蟆。如果有一个绿的东西怎么办?雕一个蚂蚱,是不是?有一个紫的东西怎么办?雕一个甲壳虫。就是这样处理。这是根据玉石的自然条理去加工,所以“理”一定是顺应自然规律,这才叫“理”。戴震专门去批评理学,认为理学“以理杀人”。也就是说,当你违背了自然规律的要求的时候,就是反理的,不是真正的理。理一定是自然,自然才是理。所以有一个词现在已经背离了他的本意,这个词叫做理发。但是像我这样的头,我就从来不叫“理”发,这不是顺着自然的去。这个东西在先秦叫做髡,髡是一种剃头的刑罚。我每次要“剃”这种头。理是什么呢?理是木兰顺着自己头发的状态给它理成云鬓,云鬓是高高的鬓发,就今天这大卷,对吧?木兰细致地去梳理头发,把它梳理成云鬓。但是木兰已经十多年没有理过这种发型了,他一直是女扮男装,因此这样一个理云鬓的过程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所以你就要还原到当时的情景。木兰梳理的不只是云鬓,木兰梳理的还是自己的心绪,这个梳理心绪的过程其实就是木兰完成男女性别转换的过程,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且你看木兰对的是什么?“当窗理云鬓”,窗前是空阔的,当人面对空阔的时候,实际上面对的是自己的真实。而在前面,你看她姐姐对的是什么?“当户理红妆”,对不对?你见过女孩化妆站门口化的么,对不对?她姐姐是太想见到妹妹,才“当户理红妆”,和当窗形成鲜明的反差。木兰一个人整理自己,梳理自己的心事,完成性别转差,这是我们看到的第一点。第二点是什么呢?我们想一想当时的情景,在木兰正在缓慢地梳理云鬓的时候,家里正在发生什么?“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家人都在盼望着相会,猪羊都在悲惨地鸣叫着。木兰可是带着一堆弟兄们的啊,这些弟兄们那都是什么?那都是江湖中人啊,都在下面喊啊:怎么还不下来啊?喝不喝啊!家里面是一片喧嚣,唯独木兰是一个人在沉静地梳理着自己的头发,我们要注意这一静一动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反差说明了什么?反差说明了木兰的性格特点是淡定、从容、不着急。我们再回顾一下《木兰诗》,木兰刚刚从军的时候,她内心就完全这样淡定么?“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不管她晚上听到了什么,木兰那几天晚上是失眠的,她睡不着觉。她耳边仿佛听到唤她的爷娘,她想她的爷娘。面对着黄河的流水,面对着燕山的胡骑,虽然她是一个彪悍的女人,但是作为一个新战士,她也有投战的紧张。可是现在,木兰的心态却变得从容淡定、不慌不忙,为什么?这就是诗歌真实的地方。因为木兰经历了十年的战争,“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用一句不靠谱的话,木兰这十年里双手沾满了匈奴人的鲜血,对不对?你们看过那个《甄嬛传》,对不对?你看那甄嬛,一开始在宫里头,见到四爷,那是什么状态;后来她出来一趟,除了那什么什么峰,变化可就大了。木兰是去打仗,甄嬛是去劈腿,她在回来之后才两三年还是一两年的功夫,整个人都变了。这样一个磨砺就让甄嬛变成这样,你想想木兰的变化得有多大。她的这种变化是一种翻天覆地的变化。诗歌的妙处在于什么呢?《木兰诗》没有正面的说木兰变了,从此木兰又从容,这就俗了,俗到家了,对不对?它通过炼字,通过民歌朴素而真实的炼字,把她前后性格的变化鲜明地揭示出来。这诗写得还是很精彩的。

我们再看一个文学形象,《诗经·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施是什么意思?毛诗解释为:“施,移也。”萋萋是茂盛的样子。那么“施,移也”是什么意思呢?一般的解释是说移动的意思,就是说葛换了个地方移植过去了。这样的解释就使得《诗》一点诗意都没有,这样的解释包括现在的诗歌翻译,没有准确地理解《毛传》,也没有把握住古汉语词汇的特点。我们来看什么是施。《说文解字注》说:“施,从?之意隐矣。”在《说文》中,凡是从?的都跟旗帜有关,所以施的本义是旗帜飘扬的样子。那移是什么呢?“禾相倚移也”,禾苗在风中飘扬,就是麦浪的样子。这两个形象实际上是一个状态,就是这种随风飘扬的样子。所以“施,移也”解释的是什么呢?就是葛覃生长得非常茂盛,山谷中一阵风吹来,我们眼前就仿佛出现了碧绿的样子,它有一种文学的美感,这种状态能让我们把文学典籍中的许多形象勾连起来。

我们读过《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这篇还有印象吗?其中有句话说“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它是怎样的状态?它是怎样的跟踪的状态?如果我们跟踪过,我们知道,你要跟踪一个人不可能是直线跟着,这是找发现的。赵岐解释说“施者,斜迤而行”,就是上下起伏的状态。这个妻子身手矫健,上下跟踪,这是非常鲜活的跟踪现象。

我们再看《史记》中的一个形象,就是苏秦。苏秦游说失败,千金散尽,黑貂狐裘也敝了,衣服也都穿破了,回到家,嫂子也不给他好脸色看。后来,苏秦发奋读书,头悬梁,锥刺股,读书成功之后,开始游说六国,直到配六国相印回来。回家的时候,有这么个场合:说苏秦是配六国相印,身后数百乘。回家之后,他嫂子“逶迤匍匐,以面掩地而谢”,这个嫂子趴在地上,往前拱,像蛇的形象一样。苏秦当时问她嫂子一句话:“嫂何前倨而后恭也?”他嫂子就说了一句让我们很无奈的话:“畏季子位高而多金也。”所以我们看到人性真的很无奈。

这是行动,还有山河的状态。《淮南子》说:“河以逶迤,故能远。”大河逶迤,黄河九曲是逶迤的,山也可以逶迤,像毛主席的诗词“五岭逶迤腾细浪”,也是这样一种状态。山水给我们的形象是曲折绵延。这个时候,我们给出一个重要的词就是意象。文学鉴赏很重要的就是把握意象的特点。什么是意象?在观察自然的象中,你去寄寓自己的意,寄寓自己的感情、理解,这个象就由物象就变成了心象。意象是文学思考、表达的渠道。那么,意象有的时候存在于语言中,通过语言的分析和对比可以把握意象,让你能够更好地理解典籍和文学作品。所以人不仅是外在的东西有旖旎的状态,内在当中也有。董解元的《西厢记》:“一个个旖旎风流济楚,不比其余。”旖旎和风流结合起来,就是人在情感中的起伏,内心中的荡漾。再看《警世通言》:“(京娘)心生一计,于路只推腹痛难忍,几遍要解,要公子扶他上马,又扶他下马。一上一下,将身偎贴公子,挽颈勾肩,万般旖旎。”都是内心的波澜起伏。

有的时候,我们心情很好的时候,内心其实也是这个样子。因此,语言和人的心理是密不可分的,为什么?一方面,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人类的思维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所以回溯语言的规律,探寻语言的意义发展的历程,有时能找到思维普遍性的东西。比如说我们中国人有一种循环观,认为宇宙的发展是循环的过程。实际上,在语言中词义也有它的循环。我们举几个例子来看词义的循环。“颠”是什么意思?“颠,顶也。”最高的东西叫做颠。《左传》中有一个例子,你们还记得颍考叔吗?《郑伯克段于鄢》,你们知道颍考叔是怎么死的吗?有一次郑国打许国,在打仗之前,颍考叔和郑国的另一个贵族子都去抢一辆特别好用的战车。颍考叔就把车轮一夹,这个大车就走了,子都就拿起一支戟去追颍考叔,一路追不上,颍考叔就夹一个大车一路上决绝而去。你就想想颍考叔的体力,是不是?在战争中,颍考叔就拿着郑国的大旗抢在前面登城墙,“子都自下射之”,颍考叔已经站在了城头上,子都自下射之,则“颠”,摔下来,这个颠是什么呢?就是大头朝下。你看这个词的引申:颠既包括顶,也包括顶向下,在一个词里囊括上和下。再看一个例子“端”。端有开始义,《孟子》说“仁之四端”,端是人性的开始。这个端就是这样,最开始没有这个立字旁。土地、草崖、根,就是开始。《庄子》“不见水端”,“端,涯也”,是指水的尽头,端也可以指水的尽头。我们再举一个跟我们生活更加贴近的例子。《诗经》“麟之定”,定是什么部位?有人说这是屁股。错啦,这个定是麟的额头。《说文》解释说:“定,题也。”题就是额头,所以一篇文章的开头就是题,对不对?同时,定(腚)在我们的口语中,又明确指的是我们的另一个部位。大家看到,是不是一前一后,一个上一个下,一个开头一个终点的循环?语言是社会性的,这种类似的引申很多,我们不一一去讲。在汉语中,如果把大量的词引申进行比较,你会看到共有的思维规律,这个思维规律是我们的民族共同的思维特点。那么哲学是什么?哲学是把民族的思维特点进行抽象和概括、综合和总结,思维是哲学的武器。所以在这个层面上,在语言和思维内在统一性的层面上,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同时,我们前面讲到意象,语言的背后是有意象的,意象贯穿着不同的词义。汉字也是有意象的,汉字的意象往往和语言相关。比如移,汉字就告诉你,它和禾苗有关,是麦浪。但是意象不仅仅是语言的内核,意象也是人类思维的起点。美国有一个格式塔心理学家,叫做阿尔海姆,他用大量的实验来证明人类思维是通过视觉形象来进行的。换言之,语言的意象和人类思维的意象是不是有共通之处呢?这都是值得我们去思索的。

所以最后我要引我老师的一句话:“语言和人类共存,特别是它的词汇,是文化的活化石,是现代人通向古代文化彼岸的一叶小舟,在没有墙的地方,唯它可以通过。”我想说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般会觉得汉语、汉字的学习都是枯燥的。一听说有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的,我的天哪,这东西能学吗?壮夫所不为耳!我们要做有思维的人,要做文学青年,要做哲学青年。但实际上,我想提醒大家,我们可以关注语言的视角,关注语言文字的流变,语言文字和我们的典籍、文学、子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有的时候,语言文字可以为你提供意想不到的一些角度和启示,帮助你更好地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希望这些内容可以为大家的学习带来更加新颖的角度。

(本文由2014年孟琢老师赴昆明举办的士恒精品讲座《传统小学与经典解读》录音整理而成,感谢北京大学儒行社整理,因篇幅所限,原稿有删节)

孟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大家好。非常感谢社团今天给我一个机会,向大家汇报我的一个研究命题,叫做“传统小学与经典解读”,以此献给美丽的昆明。我们今天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讲:第一个方面,我们简单讲一下传统小学的历史的发展;第二个方面,我们会谈一谈小学和典籍之间的关系。最后,我们会结合一些我们熟悉的经典文本来看看,传统小学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一些惊喜。

我们先说传统小学的历史发展,小学是什么?在周代,小学实际上指的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场所,它是贵族少年的读书之所,这个小学是跟我们的熟知的大学相对而言的。我们看《大戴礼记·保傅篇》:“及太子少长,知妃色,则入于小学。”它的对象是以太子为首的贵族子弟,那么孩子到什么程度可以进入小学呢?是“知妃色”,这个“知妃色”,不是知道妃子的相貌怎么样,大概的意思是当孩子成长到他能够自觉的意识到性别差异——这个女孩跟我有所不同——当孩子能够自觉的意识到性别的差异,当有一天的时候,当你发现她似乎跟你有一点不同的时候,那就意味着你长大了。所以太子也是一样的,“知妃色则入于小学”,“小者,所学之官也”。年龄段是多大呢?我们来看《说文解字》的序:“周礼八岁入小学。”看来古人的人格成长程度和现代差不多。“保士教国子,先以六书”,在小学中担任教育职能的是保士。我们看,这就是金文中的保,这是一个人形,在后面用手背一个孩子。所以“保”最开始的意思是保姆,就是一个官职。所以在周代的文教传统中,保士是负责贵族教育的官员,他的教育内容是六书,是教你怎样写字的官员。在周代的教育传统中,小学以教文字为主。所以,《汉书·艺文志》中说“小学十家”,所说的皆是识字课本,因此在汉代小学成立之初的时候,它实际上指的是文字学。我们知道,我们中国的文字——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使用数千年而沿用不息的表意文字。表意文字的特点在于形意统一,在于文字和语言的意义相结合。因此,中国的文字之学始终没有脱离汉字的意义。汉字的意义是通过声音来记录、表达的,文字是一个形、音、义统一的整体。隋唐之际的《旧唐书·经籍志》已经开始把《说文》、《字林》、《尔雅》这样的训诂学、音韵学著作收录其中。所以在那个时候,小学的传统格局已然确立——如果大家学过古代汉语的话——就是文字、音韵、训诂之学。通过文字来分析汉语的词义,通过音韵来沟通古今语言,通过训诂来把握词义的系统。立足于文字来解释儒家经典的这样一门学问,我们把它称作小学。这样一门学问,它在漫长的中国学术史中,始终是作为经学的附庸。所以我们看目录学的著作,比如《四库总目提要》,小学始终是附在经学之内的。那么什么时候小学开始独立,摆脱经学的地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呢?那是近代的事情。那就是余杭章太炎先生所提出的语言文字之学的建立。太炎先生算是我的太太太老师,我的老师的老师的老师的老师。是这么一代代推上去的:我的老师是北师大的王宁老师,再往上是陆宗达先生,再往上是黄侃,再往上就是章太炎先生,就是所谓的“章黄”。章太炎先生在当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既是一个革命家,又是一个著名的学术家。他在当时有著名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他在书中说光绪是载湉小丑,说了很多大逆不道的事情。结果被清政府去缉拿。和他同时的他的小兄弟邹容写了《革命军》。在那个时候,民众的革命自觉性很强,缉拿章太炎的时候,人们早就得到了通知,所以大家都跑了。章太炎觉得我已经七次被追捕,我不能再跑了,我决心去坐你的监牢,我要去和你抗争一下。他就没有走,就留下来了,后来清政府就来缉拿,问谁谁谁在哪里,回答说不知道,最后问章炳麟在那里?他指着自己说:就是我。所以这样慨然入狱。当然这个事情很有意思。他是在租界区入狱被审的。入狱前他还和邹容写信,说我已经决定和清政府公开地抗争一回,你也过来吧!所以邹容就过来投案。这样原告是清政府,被告是章太炎和邹容。大家注意他们两个是作为个体与清政府打官司,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桩。打官司最后显然是输了。按照清政府的理解,他们犯的是大逆不道罪,应该凌迟,最后被判了三年。三年中,邹容在狱中去世,章太炎出了狱之后就被孙中山等人接到日本,在日本继续宣传革命。他在日本开始宣传革命之初,一方面是搞革命,另一方面就去推广国学。因为他认为,通过国学来唤醒民众的爱国之心、唤醒民众保种保国的热情,是革命的根本。所以他一方面搞国学,另一方面搞革命。所以那个时候他教了很多著名的学问家,包括钱玄同、朱希祖,还包括我们更加熟悉的周树人和周作人。鲁迅先生是跟太炎先生学过《说文解字》的,鲁迅先生的说文解字的笔记在八十年代有影印,我还收藏了一本,你会看到他非常认真地记笔记。所以章太炎先生在日本的时候,他反思中国小学数千年的研究历程,他觉得小学想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必须要独立。因为只有当一个学科获得独立地位的时候,你才可以深入地就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性质进行反思。这个时候,他就写了一篇在语言学史上非常经典的文章——《论语言文字之学》。他把文字、音韵、训诂合起来称为语音文字之学,这个学问在《艺文志》中附于六艺。我们今天说小学,它像经学之附庸品,他认为这是不对的,他认为小学必须要独立,但是在小学独立的同时,他看到小学对于还原经典、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其根本的作用,“实则小学之用,非专以通经而已。周秦诸子、《史记》、《汉书》之属,皆多古字古音,非知小学者必不能读。若遇专求文学,更非小学不可。”换言之,小学一方面作为一门学问独立开来,另一方面他又强调“非专为通经之学”,而为一切学问单位之学。也就是说,它是章太炎先生整个国学大厦的基础。我们看到,作为文字音韵之学的小学,在它的发展历程中,既获得了独立的地位,同时它又与我们的典籍、传统文化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就从学术史和学理的两个角度来探讨一下,看看传统小学和我们以儒家经典为代表的文献体系有怎样的关系。

我们先从历史的视角——从学术史来看小学和经学的关系。实际上,小学得以产生,有一个重要的背景是西汉初期的今古文经学之争,而今古文经学的区分实际上是秦末焚书坑儒的产物。我们知道,秦始皇焚书坑儒当时搞得很大,“有敢偶语《诗》《书》,弃市”。不仅家里面不准藏书,而且议论典籍只要被听见了,就杀,杀了之后被弃市。那些儒家,他们就要考虑如何让知识传统得以延续下去。聪明人和不那么聪明的人在延续经典的时候就采取了不同的办法。聪明人很简单,你们觉得如果要延续经典要怎么样?你们说背下来是吧,对,聪明人就是背下来。不够聪明的人就想办法把书藏起来。当时藏起来的办法就是建造腹壁,就是两面墙,《连城诀》就是用两面墙来藏书。所以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中国的儒生就在干两件事,一些人在背书,另一些人就在砌墙。到了汉初的时候,朝廷开始收集佚书,开始恢复文献的时候,那些尚存于世的会背诵儒家经典的人,就被尊奉为儒家的大师。所以当时朝廷从全国各地把这些人接过来,接到长安。这里还有一个岔子,因为有的老爷子岁数大了,万一在路上被颠死了怎么办?所以朝廷就用蒲叶包着车轮子,以保证车不会那么地颠簸。同时,朝廷召集全国的青年才俊拿着笔、拿着竹简把老爷子的话记下来。但是一方面,老爷子岁数比较大,记忆不再是那么地惊人了;再一个是口音的问题,还有岁数大了,牙掉了,他有漏风的问题。总之,语言传播语言是有一定的障碍的。而且那个时候对老师很尊重,不可以随便问,有些字听不清楚怎么办?就临时用一个声音相近的字记录下来,这是大量假借字出现的历史渊源。这些记录下来的文字是汉代的隶书,这就是所谓的今文经。到了汉武帝时期,那些藏在墙里的书籍不断地出土。当时有一个鲁恭王想要拓宽自己的庭院,拓宽庭院的办法就是拆迁。凿开邻居家的墙之后,那家的墙就是一个腹壁。那是谁家的墙呢?孔子家的墙,凿开了孔子家的墙,就出现了大量的儒家的经典。这就是孔壁贮书。这些书是用战国文字记录的,这就是古文,今古文的差异就是这么产生的。今文字都认识,而古文字就需要文字的解读。所以古文经学和小学从一开始就是合流的,这就决定了小学必然不能脱离古文经学。因此我们看到,西汉保留下来的最早、最完整的古文经学著作也是小学著作——《毛诗故训传》。

《毛传》是历史上第一部训诂解经之作。我们会以为它仅仅是解释词义,但实际上,《毛传》对文字的解释往往受到了大序、小序的影响。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看它如何把训诂和义理结合起来。我们就看“关关雎鸠”:“关关,和声也”,“在河之洲,水中可居者之洲。”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关关”就是雎鸠的叫声,那么《毛传》为什么要把“关关”解释为两个鸟相和的声音呢?因为关是门栓。繁体字的关是从门的。一方面,门栓是把门关上的,所以关有关闭的意思。另一方面,门栓是把两扇门关联起来的。“关系”、“关心”、“关切”,关有一种相关的含义。所以把“关关”解释为和声,它是从关的词义出发来理解这两只鸟的关系。这两只鸟的关系是什么呢?它们的叫声不是你叫你的、我叫我的,而是一种相和的关系。“亲爱的,今天吃什么呢?”“吃包子吧!”“别吃包子啊,我们吃鱼吧!”但是,你注意这两个鸟的关联仅仅是声音上的关联,但是它们不在一块儿。所以它特别解释说“水中可居者曰洲”。有水有土,一个在水中,一个在土上,这叫做洲。它们或在水中,或在土上。这两只鸟一定是相亲相爱的,但是它们不再一块儿,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毛传》在解释关雎的时候,特别说这两只鸟叫做“挚而有别”。这两只鸟感情很真挚,但是它们有分别,它们有它们的区别。《毛传》为什么要说这两只鸟是“挚而有别”呢?实际上,《关雎》讲的是夫妇士家之道,讲的是传统的夫妻之道,是讲怎样的夫妻状态才是合理的秩序。这就涉及到儒家的伦理观念,就是夫妇的伦理状态是什么。所谓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儒家强调夫妇的关系在于区别。男女的感情是人类很强的一种自然冲动,一旦看对了眼,这两个人凑到了一块,你想拉都拉不开。但是父子是亲,夫妇是别。这在于他想的是不能因为夫妇的亲热伤及到父母的心,伤及与父母建立在血缘上的亲爱,因为儒家认为这种对于父母的血缘的亲爱——孝道——是整个人道的基础。《毛传》实际上把这两只鸟看作男女关系的规范。这不仅是一种伦理的规范,它背后有深切的人情。你们可能不知道,男孩和女孩谈恋爱,将来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叫做见家长。你们记住了,见家长有一个重要的规矩,就是不要在未来的岳父岳母面前——特别是在未来的岳父面前——表现得与女朋友非常地亲热。

《毛传》是这样,我们再来看《说文解字》。东汉大儒许慎作《说文解字》。许慎写《说文》,并不是在写一部字典,而是实际上把汉字的形意和儒家经典进行了全方位的结合。换句话说,《说文解字》是寄寓着许慎的解经动机的。等我们后面讲到例子的时候,我们会看到这一点。到了唐代,孔颖达主持编撰了五经正义:《诗经》、《尚书》、《礼》、《易经》、《春秋》。五经正义里头,孔颖达就把小学和经学全面结合起来。即使是斥小学为玩物丧志的宋明理学,也没有完全离开小学。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就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朱熹就解释《论语》中的一句话。孔子有一天问子贡:“女与回也孰愈?”你跟颜回相比,谁更好?子贡当然要谦虚一下嘛:“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我比颜回差多了。孔子听完了之后,很满意,觉得子贡很谦虚,一个人只要懂得谦虚就可以不断进步。孔子就说了一句话,他说:“吾与女,弗如也。”这个字应该念什么,yǔ或者yù,在宋代之前这个字都被念为yǔ。没关系,咱们一块努力,我们都不如颜回。与,到了宋代的时候,朱熹就把这个字读成yù。孔子的意思就是说,“嗯,我也认为你比不上颜回。”我想,这个子贡听到这个真是一脸黑线啊,凭什么你也认为我比不上颜回!子贡已经说自己不行了,朱熹为什么一定让孔子再踩上一只脚,我也认为你不行?为什么呢?这背后和宋代理学的思想体系有关的,在宋代思想体系中,儒家内在的道德等级已经形成了。朱熹根据孔子的话“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认为孔子就是“生而知之”的大圣。孔子是大圣,接下来是颜回,再接下来是其他人。所以在这个思想体系下,朱熹是绝对不能允许孔子也比不上颜回的,因为他们不在一个等级上。但是思想的解释的基础是什么呢?是语言的客观事实,就是“与”确实有第四声,确实有表达赞许的意思。所以朱熹是把思想和语言结合,把语言的客观性作为思想阐释的基础来注《论语》,他不能脱离语言的基础,所以朱熹的语言和思想仍然是交织互动的状态。到了清代,我们熟知的顾炎武和皖派的创始人戴震,这些人明确了自语言文字以通圣贤心志的理念,所以乾嘉之学达到了小学解经的高潮。小学和经学互相推动,利用小学解释儒家经典,这样的工作贯穿着中国传统的学术史。它之所以可以贯穿中国的学术史,影响中国人的经典解释之学,影响中国人对于典籍的认识,背后是有一个学理依据的。

下面,我们就进一步从学理的角度来看看,为什么我们可以用语言来还原经典。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观念。第一种语言观叫做“因言求道”,就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解释来探求圣贤的思想、接近古人的大道,这样一种思想在中国第一部文艺理论著作《文心雕龙》中被阐述得非常清楚。我们看《文心雕龙·原道》:“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大道、圣贤、语言文字这三者是互动沟通的整体。《文心雕龙·知音》:“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读典籍的人,通过语言文字来进入它的情。请注意,这个“情”是真实的意思。通过文字来理解圣贤思想的真实面貌,就像沿波讨源,虽幽必见。你顺着这个波流往回溯,即使这个源头是幽远的,我们也可以看到。所以古人离我们虽然很遥远,但是通过文字,我们可以聆听到他的心声。如果你听不到怎么办?有的人说的话就不好听了:“患识照之自浅耳。”你学问不够、积累不足、能力不足,那你继续去积累。这一派的观点,在中国古代的思想传统中是主流的。现代西方的阐释学认为,我们没有办法回到经典,我们对经典的任何解读都是一种再创造,我们回不去是自然的。中国古人认为你回不到经典是因为你学问不够,你继续吧,继续去努力。西方人的阐释学向哲学的方向去发展,而我们,我们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一切资源去回到经典,这是第一派。第二派,在我们看来,有一点语言上的虚无主义,认为道在言外,认为大道是无法通过语言来还原的。庄子说“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筌”,“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他认为圣贤的心意是不可以通过语言去传递的。所以有人说读圣贤之书,庄子认为这是圣贤的糟粕。他认为必须要打坐,我们“坐忘”、“心斋”,通过内心的修养、感悟和冥冥中的神会,才能回到它。这是两种语言观。我们传统的小学始终认为语言文字可以还原典籍。它的这种自信来自何处?它不仅来自小学数千年的积累,还有一种理论的诉求,这个理论的诉求就是小学认为语言文字具有客观性,语言文字不是一个随意的东西。语言文字的客观性从何而来?有两个角度,一个是语言文字的社会性。语言文字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它是整个社会共同体对于意义的一种普遍性的认识。换言之,如果语言文字不具备社会性的话,那么人类将无法正常交流。这是语言文字的基本特点。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系统性。语言文字具有内在的严密的系统性,通过系统内部的互证和互现,我们可以把握语言文字的真实含义。因此到了乾嘉时期,小学所做的工作,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通过种种考据的方式来把握语言文字的系统性,从而准确理解带有社会性的语言文字的内涵。

我们看戴震。这篇《与是仲明论学书》是戴震年轻时候的一封书信,也是他对自己整个一生学术追求所提出的心声。戴震说:“经之至者,道也。”我们阅读经典是为了回溯经典中的大道。什么是“明道”呢?什么使得大道彰显出来呢?是通过词,也就是语言。“所以成词者,字也。”这个语言又离不开文字。所以戴震提出:“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必有渐。”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另一篇文字中,戴震提出,通过语言文字来还原经典,就像上楼一样,一个一个台阶往上走,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戴震说自己年轻时候的求学历程,先要“求所谓字”,要去研究文字。“考诸篆书”,从小篆入手。他去看许慎的《说文解字》,“三年知其节目”,这个“节目”就是纲目的意思。三年对《说文解字》有一个大纲性的把握,“渐睹古人制作本始”。但是《说文解字》是讲本义的,是讲那个能与汉语形体契合的意义;但是很多含义是从本义中引申出来,还有假借义等等,众多的意义在《说文解字》中没有得到具体的解释,那就需要回到典籍中去。戴震“又疑许氏于故训未能尽”,所以从友人那里借了一部《十三经注疏》——那个时候读书人穷,书是买不起的——他认为,“知一字之义”,要想把握一个语言文字的意思,要“贯群经,本六书,然后为定”。所以他说:“字学、故训、音声,未始相离,声与音又经纬,横纵宜辨。”他强调的是形、音、义六者互求。注意形音义六者互求,形音义不是三者吗?这是指今形、今音、今义、古形、古音、古义六者互求。到了钱大昕,他在《与王德甫书》中也说:“经学要在以经证经,以先秦两汉之书证经,其训诂则参之《说文》《方言》《释名》。”所以说“必通全经而后可通一经”,以“求其汇通”。乾嘉学派怎么样去还原经典,怎么样去把握语言的社会性?就是通过语言的系统性入手,所以在语言的层面是形音义六者互求,在文献的层面是五经互证,从而求得语言文字的系统性,以还原典籍,把握思想。这是学理上的认识。我们总结一下,就是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研究具有内在的精神诉求和文化指向。小学不是今天类似于数理化的语言学,而是具有高度的人文性,这种人文性通过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遍联系得以树立。语言文字和经典文献、历史文化的整体关联,是传统小学核心的学术传统。

前面,我们介绍了小学的规模和内容,也介绍了小学还原典籍文献的历史和依据。下面进入到今天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我们熟知的经典例子,看看怎样用小学深入地还原典籍。首先,我们看利用文字所承载的形意内涵来还原典籍。

《论语》是我们最熟悉的一句经典,它的第一句话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理解这句话,实际上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个是学和习的关系;还有一个是时,这个比较复杂,我们今天不说;还有一个就是说。我们知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里有一个问题是:说(yuè)和乐(lè)能不能互换?因为乐和说都是表示快乐。答案是显然的,不可以互换。这就涉及到说和乐这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而理解这种心理状态就是要借助于小学。

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学和习。《说文解字》指出,学是“觉悟”义。请注意,这个悟不是我们今天说的觉悟,这个悟是寤寐的寤,“觉悟”就是使寤者觉,换言之,就是唤醒一个人的心灵。从小篆分析,这个字是从教从幂。幂是什么的东西呢?幂是“尚蒙也”,在小篆里面写成这样,这就是个盖子。这个盖子是干什么用的呢?过去我们说钟鸣鼎食之家,用鼎做了一锅肉汤之后,上面有个东西防尘,拿一个东西把它蒙住。所以,“尚蒙也”就是尚且处在蒙的状态之中。这个幂原来是一个生僻字,后来因为一个女明星变成了常见字了。所以你看,盖子就是把它蒙在其中,人的这种无知和蒙昧的状态就是蒙,这和懵懂、朦胧有关系。那么,学是什么呢?学是通过教育的方式开启蒙昧,就好像你把把盖子揭开,就是启蒙。所以学就是一种精神的启蒙。蒙昧是缺乏精神上的自觉,你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和方向,通过学来走向觉悟,找到人生的意义和方向就是学。古人的学本质上不是一种知识的灌输,更强调精神的觉悟。这是语言文字告诉我们的。好,学是精神觉悟,那么什么是习呢?这是习的繁体字。习是从羽的,那习跟羽毛有什么关系呢?《说文解字》告诉我们说,习是“数飞也”。那屡次的飞怎么是习呢?这里的习取象取自于鸟飞。鸟是如何学飞的呢?我们看,这是两个树枝。老鸟扑拉扑拉过来,小鸟扑拉扑拉过去。这两根树枝肯定很近,不然老鸟扑拉扑拉过去了,小鸟扑拉扑拉掉下去了,这就是“愤怒的小鸟”。所以,你看习啊,就是扑拉扑拉的过程。扑拉扑拉久了,老鸟再往空旷的地方扑拉扑拉,小鸟也扑拉扑拉就出去了,这就是学飞。所以《礼记》说“鹰乃学习”。学习就是学飞。世界上有两种鸟:一种是苦思冥想的鸟,我们把它叫做傻鸟;还有一种鸟是努力奋飞的鸟,这样的鸟一定是实践的鸟。习的特点就是,习是反复的产物。所以,“学而时习之”中的习是在古人关于时间、时序的框架背后探讨觉悟和实践的关系,是实践和觉悟如何在事实的框架里得到统一。《论语》当中有很多讲的就是实践,讲的是生命的觉悟,这在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当中就统一起来。

说具有什么样的情感呢?说的情感具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什么呢?西晋经学家王肃讲“所以为说怿”。说怿的情感在先秦文献中指的是男女之间的感情。所以,《诗经·静女》讲:“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先秦时期的古人,是不忌讳在探讨重大伦理问题的时候引入男女关系的。孔子说过“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贤贤易色”。什么意思,就是要像好色一样真切而强烈地好学、好德。这是人类的本能。因此,“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第一种情感具有强烈而真实的特点,真实就是诚。“修辞立其诚”,就是你要真切地感受到学与习的快乐,要像好色一样好学,带不得一点虚荣。第二个特点是什么呢?从词源看,说和脱是有关的。脱最开始的本义是瘦,就是人变瘦,我们现在说一个人脱相,就是瘦得不成样子。人从脂肪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和人从衣服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是相似的,所以脱又指脱衣服,是解脱的意思。还有一个词是蜕,蜕皮。这些字和说是具有相同的声符的,它们上古是同源的,都具是开解的快感。什么是开解呢?我们人类是没有蜕皮体验的,但是人类也有个别蜕皮的经历。我们小时候摔一跤,身上会结痂。人生而手贱,见着痂就会忍不住抠一下,最后揭掉的那一瞬间有痛并快乐的感觉。当我们对一个人生命题很困惑的时候,这个时候突然出现一个灵感、一个契机,你一下子明朗了,找到选择了,那种开解的快乐就是说。这种开解,就仿佛是《桃花源记》说的“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在人生的困境中,我们就像被挤在峡谷里出不去,我们一点一点往前蹭,瘦子还好一点,胖子就是不断地运动你的脂肪向前拱。但是出现了一个契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明确了人生选择和人生意义,这就是开解,这就是说。我们理解了说的精神状态。你再想想什么是说?“学而时习之”,唯有在实践中不断觉悟,用觉悟指导实践,在这样的生命历程中,你才能找到人生意义的开解,才能找到你的说。《论语》是注意炼字的,说和学的思想倾向是统一起来的。为什么说不能跟乐换呢?古时候人讲乐是“与民同乐”,对不对?《孟子》说:“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这个乐,就好比你是愿意一个人听摇滚呢?还是大家一起嗨呢?肯定是大家一起嗨得更爽,这个乐是一起享受音乐的振奋、享受音乐的刺激。所以《论语》讲“有朋自远方来”,“同门曰朋,同志曰友”,跟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学生,大家在一块享受融融之乐,这个才是“不亦乐乎”。所以,说和乐是两种不同的情感状态,说是开解,乐是众乐,因此这两个字是绝对不能互换的。我们看到,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解释,我们对《论语》的第一句会有一些不同的理解。语言文字可以赋予我们很多欣喜感。

我们再看词义的训诂与典籍的还原。这里举的还是非常非常熟悉的例子,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让我们亲爱的孔老夫子背上了许多的骂名:孔子愚民,孔子反对对民众进行教育。这句话不是我说的,认为这句话带有愚民特点是钱钟书说的,认为这句话似有轻视教育之弊是杨树达先生说的。但是孔子真的是有愚民倾向吗?孔子真的不重视教育吗?对这句话的理解有几个关键的地方,最关键的是由,其次是民,还有可不可的句式以及知的特点。我们先看由。在先秦时期,凡是出现由的地方必然会有一个固定的搭配,就是道,凡由必有道。《论语》中有“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行不由径”。我们还知道,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做子路,名字叫仲由,这也是路和由的搭配。《孟子》说:“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董仲舒直接说:“道者,所由适于治之路也。”因此我们看到,由和道是一个固定搭配。就是说,“民可使由之”的由不是说老百姓是可以随意指示的,而是一定要由道,一定要通过道来指引他们,一定要指引他们走在先王之道上。这种用先王之道教化民众的思想和孔子的整个思想是不矛盾的,是高度统一的,这是其一。接下来我们看由的状态。怎么是由?由是我们让你去哪就去哪吗?东汉大儒郑玄说,由是什么呢?“王者设教,务使人从之。”他用从来解释由。从是什么?我们看从的小篆,两个人一前一后地跟随,从是一个跟随引领的过程。在汉语中,由和袖子是同源的。大家想象一下穿衣服的过程:首先是一个袖子,袖子是一个道路,你的整个胳膊和你的手穿过去,这是从。它和启迪的迪是同源的。迪,启迪,也是一个引导的过程。有意思的是,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说的就是“民可使导也”。就是引导,引导就是由。“民可使由之”,之指的是道,老百姓可以走在道上,“由之”是一个带领、引领的过程。这就像我们看的战争片,国民党就说“兄弟们,向前冲”,我党一定会说“兄弟们,跟我来”。我党就是由的过程,这就是儒家的榜样政治。所以孔子在谈论政治的时候,多次强调统治者要以身作则。子路问政,孔子回答了四个字:“先之劳之。”鲁国的正卿季康子问政,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所以,我们看到孔子主张的政治一向是统治者要以身作则,这叫榜样政治。老百姓可以通过统治者的以身作则走向先王之道。这哪里是愚民政策?这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治国思想。我们再看什么叫不可使知之。首先,“可不可”,它是一个事实判断还是价值判断?我曾经把这些句式都罗列出来。“不可使知之”是一个标准的事实判断。民众不应“使知之”这是价值判断。事实判断是什么?是做不到。民众为什么做不到知?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在先秦的理解中,知是深切的理解;第二个原因和民的历史特点有关。我们知道,在孔子之前,贵族垄断教育,人民没有渠道获得知识。所以在先秦的汉语中,人和民具有明显的对比。我们看人这个字,人强调的是人作为万物之灵的特点,他超出万物。但是民呢?“众萌也。”这个萌是什么意思?卖萌就是装傻,所以不傻不萌,逢萌必傻。那么“民,众萌也”,就和我们前面说的蒙昧的蒙、蒙人的蒙是一致的,它强调的是民众由于缺乏教育而具有蒙昧的特征。这话是对当时的历史现实的冷静的观察,这话说的也很沉重:人民可以指引他走向正道,但是很难让他理解正道。但是这不代表孔子否定教育。孔子一生做的事业就是教育,他是一个教育家。我们从这几个词的训诂出发,就会发现这几句话有德政的内涵,是对历史的民众状态的客观观察,不是简单的愚民思想。前人的阐释是带有误解的。

我们再来看所谓的语法。古汉语叫语法,我们叫做词例分析和典籍还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我们初一的时候就学过了。大家学这句话的时候,会不会觉得怪怪的?我们老师会怎么教大家?你好好预习、好好复习,你也能成为一个小老师。那么做老师是不是太容易了一点?我的这个疑惑一直延续了好多年,直到我接触到训诂学。训诂学怎么去解析这个问题呢?我们从“可以为”出发,《论语》中的“可以为”到底指的是什么?是可以成为么?我们看,所有的“可以为”都在这里。“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他说的是:这四点你都不做,是可以成为仁人呢?还是符合仁的标准呢?是符合仁的标准,所以孔子说你不做这四点不符合仁的标准,但是“可以为难矣”,你符合难的标准,这个东西很难做。“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这是说,你具有了这些条件,就能够符合一个成人的标准,这个成人是指完人。 “可以为文矣。”孔文子的谥号是文,不是说孔文子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谥“文”了,他已经有谥号了。所以大家请注意,《论语》中的“可以为”不是说可以成为,不是指能够成为什么东西,而是指符合某种标准。那么,“可以为师矣”指的是什么呢?就是能够符合老师的标准。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做到“温故而知新”,就符合一个老师的标准了。我们想,这句话是对着学生说的还是对着老师说的?就算你已经是一个老师,只有做到温故而知新,你才能够符合老师的标准,对不对?所以这句话实际上是对着老师说的。“温故而知新”不是说学生温故而知新就能成为老师,而是说老师只有温故而知新才配得上符合一个老师的名称。那孔子为什么提出这个标准?这个标准意味着什么?这里我们就要回到当时的教师制度。当时是没有师范制度的,不是所有人都能通过求学来当老师。为什么?在孔子那个时代是贵族教育,在贵族教育的时代,什么样的人能当老师呢?当时有个制度,叫“古者七十致仕”。致仕就是退休。七十岁退休,这个时候,那些身体好的、头脑还清楚的老贵族去当老师。古人为什么要让这个特殊的群体去做老师呢,因为学生群体是很特殊的。贵族教育,底下都坐的是些小贵族,那是真正的贵族啊!一说你爹是什么,我爹是国家什么什么卿,我爹是什么什么大夫,最低是什么小大夫,都是这些人。这些人放在底下,不是说你有知识、有学问就能镇得住的。诸君在下面坐着,我在上面站着,凭着所谓的关系,至少我心里是有底的,我不害怕。但是如果全坐的是薄瓜瓜之类的人,那我瞬间就崩溃了。我知道那些人需要什么人管,唯有需要贵族人管。你敢闹?老子当年和你爷爷打天下的时候还没你呢,小子你敢闹?我抽你!只有贵族能管得住贵族。所以在孔子那个时代,用老贵族充当老师是有他的时代合理性的,这是历史的必然的选择,对于这些老贵族,孔子提出的要求是温故而知新。温的什么故?要温你的文化传承的故。你的学生将来都是要走上治国岗位的。世袭啊,你爹是大夫你也是大夫,你爹是卿你也是卿,也要温习自己一辈子治国的经验,把这些东西教给学生。同时,老年人容易沉浸在对自己过去的骄傲中,固步自封,所以还要知新,还要不断的体会,获得新的认识。这实际上是一个很高的状态。再放大一个状态,温故是温习整个文化传统,无论对贵族还是对一个普遍的教师来讲,这都是一个非常高的标准。“温故而知新”绝不简简单单仅仅是什么预习、复习这些东西,他是这种在传承中继承,在继承中创造,总结生命同时有新的认识,是这样一个自我升华的过程,通过这种自我升华而达到教育的效果。所以孔子是给教师提了一个非常高的标准。他之所以给教师提了这么高的一个标准,是因为教育在他心中有千钧之重。孔子把教育看得很重。理解这一点,这句话就不会被我们看得太简单了。“温故而知新”与孔子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有内在关系的。

有时候,考证也能帮助我们更深切地认识词义。我们还是看这个很熟悉的例子,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句话有一个问题,就是束脩到底有多大?孔子是主张平民教育的,对不对?但是束脩的大小就直接决定了孔子平民教育的成立与否。文革的时候,有人就拿这句话批孔子。束脩,有人说是十个,有人说是十二个,就姑且说十个吧。一捆十个,文革时就有人批,说孔子不受爵位,那是假的,他收束脩,十大盆腊肉啊!有人扛着去,有人推着车去。关键是孔子弟子三千,你这么一算,孔子家三万盆腊肉,所以有人就说孔子家专门建了一个仓库放束脩,孔子老婆在家后面开了一个“孔记腊肉店”,这叫“前店后厂”,说孔子这发了你知道么。这显然是一种搞笑的批判,但是这也有道理啊,这束脩有多大,真的决定了孔子的学费的多少问题。这学生到底是提着去的、扛着去的、拎着去的,还是搂着去的?他是怎么拿过来的?是怎样的一个情景?我们来考证一下这个束脩的大小长短。这活挺难的,因为历史上没有任何关于束脩大小长短的记载,大家手里给你发一束脩,就这么大。你说想出土一个束脩?做梦吧你,这真出土不来。怎么办?那就考吧,考这东西我用了两年多。我们知道,古代没有冰箱。所以古人为什么在过年的时候杀猪呢?因为过年的时候容易保存。但是肉怎么保存呢?古人就把这个肉做成肉干儿,做成脯。这个东西怎么做呢?要在上面撒盐,一层一层地撒盐,拿姜、花椒水往上泡,泡完了之后拿一个小锤,啪啪啪地敲,越敲它越薄,慢慢慢慢地就成干儿了,就能保存,这就是脯。脩是从脯加工而来。脩有什么意思?脩有长的意思,“茂林修竹”。古人把脯切成一条一条的肉干儿,拿盐水、姜汁、花椒水进一步浸泡,进一步地敲,所以古人加工腊肉就是坐那儿天天地敲。当然这敲肉的都是奴隶,贵族仕族不敲这个,敲这个挺累的。所以注意,脩是在脯的基础上加工而来。这得出了什么结论呢?脩小于等于脯,成立吧!我们在文献中找不到脩的长度记载,但是我们找到了脯的长度记载。《仪礼》里有一句话是说给人送脯的,叫做“荐脯五膱”。哇,太美好了!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连哭的心都有了,找了两年多,终于出现了一个长度单位。这个膱是脯的长度单位,有多长呢?我那时候心砰砰地跳,接着往下看郑玄的解释,给我一个线索吧,给我一个线索吧!哎呀美好啊!“膱,一尺二寸。”注意这是先秦的尺。看到这个记载的时候,怎么办?马上去查考古资料。考古资料有出土先秦的尺,绝对有先秦的尺。我们出土过从春秋到汉代的尺,算一个平均长度,22厘米到23厘米之间,乘以1.2,就是取最大值,小于等于27厘米,哎,就这么大。而且它是肉条啊,所以你想这东西就像什么呢?就像我们去内蒙买的那个风干牛肉条,比那个东西略小一点。所以孔子的弟子是捧着去献给孔子的,孔子接过来放在桌子上,再接过来放在桌子上,弟子三千,也够接的。无论当时还是现在,这样一份菲薄的学费都是象征性的,没有过多的实际意义,这里尊师的意义远远大于学费的意义。所以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孔子做的是带有高度意义的平民教育。那些认为孔子开腊肉店的说法可以不攻而破,历史击破了谣言。

我们前面看的都是小学解释经典的案例,接下来我们看小学还原文学的几个例子。小学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文学鉴赏。第一个例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们看这个念。在当时的诗歌情景中,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就是陈子昂在这站了多久?哎你别你别笑,你要想这是一个情景,对不对?就是陈子昂在这吟这首诗,他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他在这想了多久,这是个问题啊。我们读这首诗歌,我们要还原这首诗歌的情景。这到底是怎样一个情景?他是站了一会,怆然而涕下,还是往那儿一站就开始哭,还是站了好久,他才开始哭?对不对?值得思考吧!什么能给我们线索呢?就是这个念。《说文解字》:“念,长思也。”念是一个长期的思考的过程。跟它相关,我们老是说怀念。“怀,念思也。”怀是一种念的状态,所以怀也是一种长期的思索,一种长期的内心的萦绕。《诗经·卷耳》说:“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怀是什么?他想他的爱人,他要反反复复的想,一直想、一直想才叫做怀。所以我们有个词叫做怀抱,怀抱是你把她揣到心里头,揣进去才叫做怀抱。之所以说念是一种长期的思考,还有些别的证据。在汉语里,念和吟诵的吟是同源的。那吟有什么特点?你们看过诗歌吟诵吧,我们现代人不是很能欣赏诗歌吟诵这种艺术方式。只有那种声音拖长的状态才叫做吟。吟是一个闭口音,大家知道什么叫做闭口音么?好吧,说的稍微有点神秘一点啊,就是它的合格尾音是收m的。这里有闽南人吗?大概闽南的话里面——那个音我也发不透——最后是这么一个音。所以古代的诗歌里凡是发闭口音的,嘴都是闭上的,情感都是处在压抑状态。如果是喊,那肯定不是压抑状态,是不是?在一个压抑里又有一个悠长的压抑,这就是一种状态。吟和念都是闭口音,他们和淫雨霏霏的淫是同源的,淫雨霏霏就是连绵不绝的雨,它们的特点都是延长。李商隐的《无题》诗有这样一句:“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他为什么说“夜吟应觉月光寒”?为什么不说“夜寒应觉月光寒”呢?就是他在晚上长时间地吟诵,才慢慢慢慢地感受到夜晚的寒意。月光是寒冷的,你不可能一站在底下晒着月亮,就说:好冷啊!太傲娇了。所以语言是可以帮我们还原情景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写的是一种历史的思索。诗人站在幽州台上,不是想历史的当下,而是想历史的长河,古人是怎么样的,来者是怎么样的,但是我见不到古人,见不到来者,所以“念天地之悠悠”。古和今是一个时间的长河,天和地是一个空间的浩大,他在这里头既想着古今又想着天地,它是一种非常纵横广阔的思索。陈子昂是一个豪情四射的人,他不是一个无病呻吟的人,他在这里思索的不是自己的一个狭小的人生,他思索的是整个宇宙。“上下四方”被称为宇宙,但是你注意,人在思索宇宙的时候容易忘掉自我的存在,所以在忧思宇宙的时候,你会暂时地忘掉自身存在的悲剧性。可是一旦你反光自照,你突然看到自己,你看到自己的狭小,看到自己的孤独与无助,所以“独怆然而涕下”。他是在宇宙长河与框架中反观自照看到了自己的孤独,看到了一个人必然的孤独存在的本质,那种对比和反差让孤独显得如此强烈。陈子昂在这一瞬间怆然涕下。所以我们要知道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是有他的时间感的,他在长时间的忘我和一刹那的自我对比中形成了感情的碰撞,这导致了他的涕下。如果不通过语言文字,我们很难去理解这种情景状态。如果一个人整天读经典,他可能会感到枯燥。所以人需要经学的号召,也需要文学的情怀,小学能够帮助更好地我们理解文学的形象。

我们再看一个我们很熟悉的例子《木兰诗》:“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这里涉及到古汉语的修辞。就是木兰怎么开着东阁的门,坐着西阁的床呢?我当时初中的时候也问老师这个问题,老师说你站着。我记得我问老师是不是因为木兰从军,所以她会轻功,所以她开着东阁的门,一看床不在东阁,然后噌的一下冲过去了,就是这么简单?但是这个问题还是解答不了。后来这个问题怎么解答的呢?在古汉语里面,有一个特殊的表达方式叫做互文,互文见义。按照互文来理解,这句话就很简单:开我东阁西阁门,坐我东阁西阁床,东阁看看西阁看看。这就解释通了。这跟《岳阳楼记》里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类似的,就是不以物悲喜,不以己悲喜。这就是互文见义,互文这种修辞呢,有的时候能够帮我们理解很多东西,甚至是一些难以理解的东西。说个笑话,我们前几天整治校风,我们在每个教室都贴了“教室使用六不准”。注意这个六不准里头就有一条叫做不准使用手机,教室里不得使用手机;第六条叫不得玩电脑。然后就有学生跟学校提出了质疑,说这个不得使用手机就意味着我可以在学校里面玩手机,不得玩电脑就意味着我可以在教室里面使用电脑。你怎么解释?那帮那个编政策的人他们很痛苦,有时候聊天,他们就说:“现在的学生不好带啊。”我说:“怎么不好带?”“他给我提了这个问题,我一时还解释不了。”我说:“有什么解释不了的,你学点古汉语吧。你下次告诉他这叫做互文见义,这是一个很好的修辞手法。”“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句诗里有一个值得我们深入分析的诗眼,有一个炼字的地方,就是这个“理”。我们想一想,“理”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你的同学上课起晚了,还有十分钟就上课,随随便便扎一辫子就出去上课了。或者你去参加某种叫做相亲的无聊的活动,你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扎了一个比较好看的头型。你觉得哪个是理?显然是后一种方式叫做理。理,《说文解字》这个字从玉,“治玉也”。“治玉”是要顺着玉的自然调理去雕刻,一个白白的玉器,我们可以给他雕成一个白菜。但是白玉上面有一个黄的东西怎么办?我们雕一个蛤蟆。如果有一个绿的东西怎么办?雕一个蚂蚱,是不是?有一个紫的东西怎么办?雕一个甲壳虫。就是这样处理。这是根据玉石的自然条理去加工,所以“理”一定是顺应自然规律,这才叫“理”。戴震专门去批评理学,认为理学“以理杀人”。也就是说,当你违背了自然规律的要求的时候,就是反理的,不是真正的理。理一定是自然,自然才是理。所以有一个词现在已经背离了他的本意,这个词叫做理发。但是像我这样的头,我就从来不叫“理”发,这不是顺着自然的去。这个东西在先秦叫做髡,髡是一种剃头的刑罚。我每次要“剃”这种头。理是什么呢?理是木兰顺着自己头发的状态给它理成云鬓,云鬓是高高的鬓发,就今天这大卷,对吧?木兰细致地去梳理头发,把它梳理成云鬓。但是木兰已经十多年没有理过这种发型了,他一直是女扮男装,因此这样一个理云鬓的过程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所以你就要还原到当时的情景。木兰梳理的不只是云鬓,木兰梳理的还是自己的心绪,这个梳理心绪的过程其实就是木兰完成男女性别转换的过程,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且你看木兰对的是什么?“当窗理云鬓”,窗前是空阔的,当人面对空阔的时候,实际上面对的是自己的真实。而在前面,你看她姐姐对的是什么?“当户理红妆”,对不对?你见过女孩化妆站门口化的么,对不对?她姐姐是太想见到妹妹,才“当户理红妆”,和当窗形成鲜明的反差。木兰一个人整理自己,梳理自己的心事,完成性别转差,这是我们看到的第一点。第二点是什么呢?我们想一想当时的情景,在木兰正在缓慢地梳理云鬓的时候,家里正在发生什么?“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家人都在盼望着相会,猪羊都在悲惨地鸣叫着。木兰可是带着一堆弟兄们的啊,这些弟兄们那都是什么?那都是江湖中人啊,都在下面喊啊:怎么还不下来啊?喝不喝啊!家里面是一片喧嚣,唯独木兰是一个人在沉静地梳理着自己的头发,我们要注意这一静一动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反差说明了什么?反差说明了木兰的性格特点是淡定、从容、不着急。我们再回顾一下《木兰诗》,木兰刚刚从军的时候,她内心就完全这样淡定么?“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不管她晚上听到了什么,木兰那几天晚上是失眠的,她睡不着觉。她耳边仿佛听到唤她的爷娘,她想她的爷娘。面对着黄河的流水,面对着燕山的胡骑,虽然她是一个彪悍的女人,但是作为一个新战士,她也有投战的紧张。可是现在,木兰的心态却变得从容淡定、不慌不忙,为什么?这就是诗歌真实的地方。因为木兰经历了十年的战争,“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用一句不靠谱的话,木兰这十年里双手沾满了匈奴人的鲜血,对不对?你们看过那个《甄嬛传》,对不对?你看那甄嬛,一开始在宫里头,见到四爷,那是什么状态;后来她出来一趟,除了那什么什么峰,变化可就大了。木兰是去打仗,甄嬛是去劈腿,她在回来之后才两三年还是一两年的功夫,整个人都变了。这样一个磨砺就让甄嬛变成这样,你想想木兰的变化得有多大。她的这种变化是一种翻天覆地的变化。诗歌的妙处在于什么呢?《木兰诗》没有正面的说木兰变了,从此木兰又从容,这就俗了,俗到家了,对不对?它通过炼字,通过民歌朴素而真实的炼字,把她前后性格的变化鲜明地揭示出来。这诗写得还是很精彩的。

我们再看一个文学形象,《诗经·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施是什么意思?毛诗解释为:“施,移也。”萋萋是茂盛的样子。那么“施,移也”是什么意思呢?一般的解释是说移动的意思,就是说葛换了个地方移植过去了。这样的解释就使得《诗》一点诗意都没有,这样的解释包括现在的诗歌翻译,没有准确地理解《毛传》,也没有把握住古汉语词汇的特点。我们来看什么是施。《说文解字注》说:“施,从?之意隐矣。”在《说文》中,凡是从?的都跟旗帜有关,所以施的本义是旗帜飘扬的样子。那移是什么呢?“禾相倚移也”,禾苗在风中飘扬,就是麦浪的样子。这两个形象实际上是一个状态,就是这种随风飘扬的样子。所以“施,移也”解释的是什么呢?就是葛覃生长得非常茂盛,山谷中一阵风吹来,我们眼前就仿佛出现了碧绿的样子,它有一种文学的美感,这种状态能让我们把文学典籍中的许多形象勾连起来。

我们读过《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这篇还有印象吗?其中有句话说“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它是怎样的状态?它是怎样的跟踪的状态?如果我们跟踪过,我们知道,你要跟踪一个人不可能是直线跟着,这是找发现的。赵岐解释说“施者,斜迤而行”,就是上下起伏的状态。这个妻子身手矫健,上下跟踪,这是非常鲜活的跟踪现象。

我们再看《史记》中的一个形象,就是苏秦。苏秦游说失败,千金散尽,黑貂狐裘也敝了,衣服也都穿破了,回到家,嫂子也不给他好脸色看。后来,苏秦发奋读书,头悬梁,锥刺股,读书成功之后,开始游说六国,直到配六国相印回来。回家的时候,有这么个场合:说苏秦是配六国相印,身后数百乘。回家之后,他嫂子“逶迤匍匐,以面掩地而谢”,这个嫂子趴在地上,往前拱,像蛇的形象一样。苏秦当时问她嫂子一句话:“嫂何前倨而后恭也?”他嫂子就说了一句让我们很无奈的话:“畏季子位高而多金也。”所以我们看到人性真的很无奈。

这是行动,还有山河的状态。《淮南子》说:“河以逶迤,故能远。”大河逶迤,黄河九曲是逶迤的,山也可以逶迤,像毛主席的诗词“五岭逶迤腾细浪”,也是这样一种状态。山水给我们的形象是曲折绵延。这个时候,我们给出一个重要的词就是意象。文学鉴赏很重要的就是把握意象的特点。什么是意象?在观察自然的象中,你去寄寓自己的意,寄寓自己的感情、理解,这个象就由物象就变成了心象。意象是文学思考、表达的渠道。那么,意象有的时候存在于语言中,通过语言的分析和对比可以把握意象,让你能够更好地理解典籍和文学作品。所以人不仅是外在的东西有旖旎的状态,内在当中也有。董解元的《西厢记》:“一个个旖旎风流济楚,不比其余。”旖旎和风流结合起来,就是人在情感中的起伏,内心中的荡漾。再看《警世通言》:“(京娘)心生一计,于路只推腹痛难忍,几遍要解,要公子扶他上马,又扶他下马。一上一下,将身偎贴公子,挽颈勾肩,万般旖旎。”都是内心的波澜起伏。

有的时候,我们心情很好的时候,内心其实也是这个样子。因此,语言和人的心理是密不可分的,为什么?一方面,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人类的思维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所以回溯语言的规律,探寻语言的意义发展的历程,有时能找到思维普遍性的东西。比如说我们中国人有一种循环观,认为宇宙的发展是循环的过程。实际上,在语言中词义也有它的循环。我们举几个例子来看词义的循环。“颠”是什么意思?“颠,顶也。”最高的东西叫做颠。《左传》中有一个例子,你们还记得颍考叔吗?《郑伯克段于鄢》,你们知道颍考叔是怎么死的吗?有一次郑国打许国,在打仗之前,颍考叔和郑国的另一个贵族子都去抢一辆特别好用的战车。颍考叔就把车轮一夹,这个大车就走了,子都就拿起一支戟去追颍考叔,一路追不上,颍考叔就夹一个大车一路上决绝而去。你就想想颍考叔的体力,是不是?在战争中,颍考叔就拿着郑国的大旗抢在前面登城墙,“子都自下射之”,颍考叔已经站在了城头上,子都自下射之,则“颠”,摔下来,这个颠是什么呢?就是大头朝下。你看这个词的引申:颠既包括顶,也包括顶向下,在一个词里囊括上和下。再看一个例子“端”。端有开始义,《孟子》说“仁之四端”,端是人性的开始。这个端就是这样,最开始没有这个立字旁。土地、草崖、根,就是开始。《庄子》“不见水端”,“端,涯也”,是指水的尽头,端也可以指水的尽头。我们再举一个跟我们生活更加贴近的例子。《诗经》“麟之定”,定是什么部位?有人说这是屁股。错啦,这个定是麟的额头。《说文》解释说:“定,题也。”题就是额头,所以一篇文章的开头就是题,对不对?同时,定(腚)在我们的口语中,又明确指的是我们的另一个部位。大家看到,是不是一前一后,一个上一个下,一个开头一个终点的循环?语言是社会性的,这种类似的引申很多,我们不一一去讲。在汉语中,如果把大量的词引申进行比较,你会看到共有的思维规律,这个思维规律是我们的民族共同的思维特点。那么哲学是什么?哲学是把民族的思维特点进行抽象和概括、综合和总结,思维是哲学的武器。所以在这个层面上,在语言和思维内在统一性的层面上,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同时,我们前面讲到意象,语言的背后是有意象的,意象贯穿着不同的词义。汉字也是有意象的,汉字的意象往往和语言相关。比如移,汉字就告诉你,它和禾苗有关,是麦浪。但是意象不仅仅是语言的内核,意象也是人类思维的起点。美国有一个格式塔心理学家,叫做阿尔海姆,他用大量的实验来证明人类思维是通过视觉形象来进行的。换言之,语言的意象和人类思维的意象是不是有共通之处呢?这都是值得我们去思索的。

所以最后我要引我老师的一句话:“语言和人类共存,特别是它的词汇,是文化的活化石,是现代人通向古代文化彼岸的一叶小舟,在没有墙的地方,唯它可以通过。”我想说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般会觉得汉语、汉字的学习都是枯燥的。一听说有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的,我的天哪,这东西能学吗?壮夫所不为耳!我们要做有思维的人,要做文学青年,要做哲学青年。但实际上,我想提醒大家,我们可以关注语言的视角,关注语言文字的流变,语言文字和我们的典籍、文学、子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有的时候,语言文字可以为你提供意想不到的一些角度和启示,帮助你更好地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希望这些内容可以为大家的学习带来更加新颖的角度。

(本文由2014年孟琢老师赴昆明举办的士恒精品讲座《传统小学与经典解读》录音整理而成,感谢北京大学儒行社整理,因篇幅所限,原稿有删节)


相关文章

  • 训诂学资料
  • 训诂学资料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 □形训--是以形说义的方法,即通过对字的形体结构的分析来寻求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 □互训--即以意义相同之字,相互训释. □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等于说",一般用于以同义词或近义词作释 ...查看


  • [徽州文化专题]课程习题及答案
  • <徽州文化专题>课程习题及答案 [第一讲] 徽州文化与徽州学 (1)名词解释: ① 徽州文化--指起于宋而至于清兼及过去与现在的以徽州本土和本土以外的徽 州人所创造的以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为主体的既有区域性又有普遍性的典型文化. ...查看


  • 徽州文化专题]课程习题及答案 1
  • 徽州文化专题>课程习题及答案 [第一讲] 徽州文化与徽州学 (1)名词解释: ① 徽州文化--指起于宋而至于清兼及过去与现在的以徽州本土和本 土以外的徽州人所创造的以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为主体的既有区域性又有普遍性的典型文化. ② 徽 ...查看


  • 经学正统与文学馀业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经学正统与文学馀业 我们在研习古代汉语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饶有趣味的现象:清代的考据学家在他们的小学训诂著作中所引用的材料,几乎遍及先秦两汉经史子集各种著作,但所引的唐宋诗词则屈指可数.这一现象实际上反映了在经 ...查看


  • 文献学笔记整理
  • 中国古典文献学笔记整理 中国古典文献学笔记整理 第一节:中国古典文献学 "古文献学:有关古代文献典籍整理和研究的学问.它以古代文献典籍的形式内容和整理它的各个环节如校勘.标点.注释.辨伪.辑佚.编纂等为骨架,构筑了所需要的古代语言 ...查看


  • 作品||何时才能再见到燕子归来?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刘禹锡)"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唐·白居易)"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 ...查看


  • "汉学,学也:宋学,亦学也"
  • 2.2节 "汉学,学也:宋学,亦学也" 中华学术史上,与今.古文经学之争同样影响深远的又一公案,是汉学与宋学的壁垒对峙,相互消长. 汉学,即以古文经学为代表的汉儒考据训诂之学.汉代古文经学家治学多从文字训诂人手,前推&l ...查看


  • 古代文学研究的文献学方法论
  • 第26卷第1期2009年2月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uzhou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Vo.l26No.1Feb.2009 古代文学研究的文献 ...查看


  • 作文课贵在有趣
  • 作文课贵在有趣.有味.有效 --<神奇的饼干>教学实录与评析 执教: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二附小 陈 曦 评析:福建省连江县实验小学 刘仁增 一.故弄玄虚,先声夺人 师:今天上什么课? 生:作文课. 师:饼干课. 生:啊?! 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