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安全用药

南京邮电大学

合理安全用药

姓名:郝强

学号:B12010528

教师:涂真珍

合理安全用药

【摘要】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根据我国的情况推算,全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的病人达250万;在住院病人中,每年约有19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的死亡人数是主要传染病死亡人数的10倍,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我国现有的180万聋哑儿童中,有60%以上是由于用药不合理造成的。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本文主要探究,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安全的使用药物。

【关键词】药物,药物不良反应,安全用药。

一、药物的定义。

药品是指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二、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危害。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质量合格药物在正常用法和用量时由于药物引起的有害的和不期望产生的反应。按照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的规定,药物不良反应系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该定义排除有意的或意外的过量用药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任何药物的药理作用都包括治疗作用和副作用,即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程度非期待的药理作用。其临床表现及危害可表现为如下几点:

1.副作用: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这是与治疗作用同时发生的药物固有的作用,通常不可避免,可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一般较轻微,大多是可以自行恢复的功能性变化。药物器官选择性愈低,其副作用可能愈多。例如舒喘灵在治疗支气管痉挛时引起的双手震颤,阿托品在治疗胃肠痉挛时可引起口干、心悸、尿闭、视力模糊。不过副作用是可以随着治疗目的而改变的。

2.毒性作用: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机体产生的损害性的作用,一般较严重,是可以预知的。药物基本上都有毒性反应可以理解为药理作用的延伸。毒性反应主要是对神经、消化、血液、循环系统及肝、肾等造成功能性或器官性的损害,甚至可危及生命。如利福平所引起的肝损害[1],庆大霉素所引起的肾损害。毒性反应可分慢性反应和急性反应。

1

3.变态反应:也称过敏反应,是机体被药物致敏后,药物再次进入机体时发生的抗原抗体结合反应。该反应通常造成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紊乱。药物变态反应可表现为全身反应,如血液样反应、血清病样反应、支气管哮喘及心血管、神经系统、肾脏、呼吸道等变态反应或胶原系统病变等,甚至变态反应性休克[2],也可表现为皮肤反应,如皮肤瘙痒、粟粒样疹、荨麻疹[3]、固定性药疹等,重者出现剥脱性皮炎、大疱表皮松懈萎缩型药疹等。

4.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阀浓度以下是仍残存的药理效应。如服用巴比妥类催眠药后,次晨仍有困倦、头晕、乏力等反应。

5.继发反应:是指药物发挥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如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后,肠道内一些敏感的细菌被抑制或杀灭,使肠道菌群的公升平衡状态遭到破坏,而一些不敏感的细菌如耐药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大量繁殖,导致葡萄球菌性肠炎或白色念珠菌病等。

6.致畸作用、致癌作用、致突变作用:有些药物能影响胚胎正常发育而引起畸胎。目前认为在怀孕的最初三个月内,胚胎发育分化很快,最易受药物的影响,故在怀孕的头三个月内尽量以不用药为宜。某些药物可能有致癌作用、致突变作用,应予警惕。

7.药物依赖性:是指病人连续使用某些药物以后,产生的一种不可停用的渴求现象。根据使人产生的依赖性和危害程度可分为两类,即生理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生理依赖性也称躯体依赖性是指反复使用某些药物后造成的一种身体适应状态。其特点是一旦中断用药,即可出现强烈的戒断症状,如剧烈疼痛、严重失眠,并变的身不由己,甚至为获取这些药物而不顾一切,走向严重犯罪。心理依赖性也称精神性依赖性是指使用某些药物后产生快乐满足的感觉,并在精神上形成周期性不可间断使用的欲望。其特点是一旦中断使用,不产生明显的戒断症状,可出现身体多处不舒服的感觉,但可以自制。

三、如何合理安全用药。 1.合理选择药物

首先是根据具体适应证纵向选择药物,简单的说就是对症下药,哪一种病就用哪一类药。其次是横向比较选择药物,就是要在许多同类药物中根据病情选择最有效、副作用最少、最经济的药品。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平时的不断学习和积累,对同类产品进行比较,区分出一线药和二线药,首选药和次选药,以便在应用时可随时作出最佳选择。

2.合理用量。

每个病人由于性别、年龄、种族、遗传、体重等各种原因,对药物的反应性、耐受性等 2

都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必须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特别是一些治疗指数较窄的药物,如地高辛、普鲁卡因酰胺等,可以通过治疗药物监测来控制血药浓度,减少毒性反应。

3. 合理用法。

用药方法包括用药途径、用药间隔时间、用药与时间、用药与进食、不同药物应用的先后顺序等,具体药物具体要求,如抗结核药,小剂量长期疗法会产生耐受性,且副作用较大,如改成大剂量间断给药,就会产生比较好的疗效;又如铁剂的吸收率在19:00时最高,上午较低,所以在晚上服用效果较好。

4. 合理联合用药。

各种药物单独作用于人体可产生各自的药理效应。当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由于它们的相互作用,可使药效加强或副作用减轻,例如,多巴脱羧酶抑制剂甲基多巴肼或苄丝肼与左旋多巴联合应用,可抑制后者在周围脱羧,增加进入中枢的药量而提高疗效,并减轻不良反应,甲氧苄啶可使磺胺药增效等,但联合用药也可使药效减弱或出现不应有的毒副作用,甚至可出现某些奇特的不良反应,危害用药者。例如,同时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人,使用降糖药的同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或依那普利时则会出现低血糖,又如服用抗凝药的患者,如果同时服用500 mg阿斯匹林,引起出血的可能性将增加3倍~5倍。

5.药师在促进合理用药中应发挥专业作用,做好药学服务工作。 ①向病人做好指导工作,交待服药时间、用法、用量、次数及服药后可能出现的正常生理反应,特别是对特殊病人、老人、儿童、围产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由于心理、生理以及其药物动力学特点,必须特别重视用药指导。

②做好医生用药咨询工作,以不同的形式如出版药讯,做好药物信息工作;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血药浓度监测、对抗生素使用监控,对不合格处方及时通知有关医生等,以督促临床合理用药。

6.把好用药安全关。

①不要盲目迷信新药、贵药、进口药。

②不能轻信药品广告。有些药品广告夸张药品的有效性,而对药品的不良反应却只字不提,容易造成误导。

③药品消费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用药后如出现异常的感觉或症状,应停药就诊,由临床医生诊断治疗。这里需要告诫药品消费者的是,有些人服用药品后出现可疑的不良反应,不 3

要轻易地下结论,要由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地进行因果关系的分析评价。

④严格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服用药物。用药前应认真阅读说明书,不能自行增加剂量,特别对于传统药,许多人认为多吃少吃没关系,剂量越大越好,这是不合理用药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1.参考文献:

[1]刘斌,彭红军。药物性肝炎136例分析。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

[2]王正春,李秋,王珊。药物不良反应803例分析。医药导报,2004.

[3]吴文臻,刘建慧。药疹220例临床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

4

南京邮电大学

合理安全用药

姓名:郝强

学号:B12010528

教师:涂真珍

合理安全用药

【摘要】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根据我国的情况推算,全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的病人达250万;在住院病人中,每年约有19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的死亡人数是主要传染病死亡人数的10倍,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我国现有的180万聋哑儿童中,有60%以上是由于用药不合理造成的。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本文主要探究,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安全的使用药物。

【关键词】药物,药物不良反应,安全用药。

一、药物的定义。

药品是指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二、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危害。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质量合格药物在正常用法和用量时由于药物引起的有害的和不期望产生的反应。按照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的规定,药物不良反应系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该定义排除有意的或意外的过量用药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任何药物的药理作用都包括治疗作用和副作用,即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程度非期待的药理作用。其临床表现及危害可表现为如下几点:

1.副作用: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这是与治疗作用同时发生的药物固有的作用,通常不可避免,可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一般较轻微,大多是可以自行恢复的功能性变化。药物器官选择性愈低,其副作用可能愈多。例如舒喘灵在治疗支气管痉挛时引起的双手震颤,阿托品在治疗胃肠痉挛时可引起口干、心悸、尿闭、视力模糊。不过副作用是可以随着治疗目的而改变的。

2.毒性作用: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机体产生的损害性的作用,一般较严重,是可以预知的。药物基本上都有毒性反应可以理解为药理作用的延伸。毒性反应主要是对神经、消化、血液、循环系统及肝、肾等造成功能性或器官性的损害,甚至可危及生命。如利福平所引起的肝损害[1],庆大霉素所引起的肾损害。毒性反应可分慢性反应和急性反应。

1

3.变态反应:也称过敏反应,是机体被药物致敏后,药物再次进入机体时发生的抗原抗体结合反应。该反应通常造成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紊乱。药物变态反应可表现为全身反应,如血液样反应、血清病样反应、支气管哮喘及心血管、神经系统、肾脏、呼吸道等变态反应或胶原系统病变等,甚至变态反应性休克[2],也可表现为皮肤反应,如皮肤瘙痒、粟粒样疹、荨麻疹[3]、固定性药疹等,重者出现剥脱性皮炎、大疱表皮松懈萎缩型药疹等。

4.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阀浓度以下是仍残存的药理效应。如服用巴比妥类催眠药后,次晨仍有困倦、头晕、乏力等反应。

5.继发反应:是指药物发挥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如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后,肠道内一些敏感的细菌被抑制或杀灭,使肠道菌群的公升平衡状态遭到破坏,而一些不敏感的细菌如耐药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大量繁殖,导致葡萄球菌性肠炎或白色念珠菌病等。

6.致畸作用、致癌作用、致突变作用:有些药物能影响胚胎正常发育而引起畸胎。目前认为在怀孕的最初三个月内,胚胎发育分化很快,最易受药物的影响,故在怀孕的头三个月内尽量以不用药为宜。某些药物可能有致癌作用、致突变作用,应予警惕。

7.药物依赖性:是指病人连续使用某些药物以后,产生的一种不可停用的渴求现象。根据使人产生的依赖性和危害程度可分为两类,即生理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生理依赖性也称躯体依赖性是指反复使用某些药物后造成的一种身体适应状态。其特点是一旦中断用药,即可出现强烈的戒断症状,如剧烈疼痛、严重失眠,并变的身不由己,甚至为获取这些药物而不顾一切,走向严重犯罪。心理依赖性也称精神性依赖性是指使用某些药物后产生快乐满足的感觉,并在精神上形成周期性不可间断使用的欲望。其特点是一旦中断使用,不产生明显的戒断症状,可出现身体多处不舒服的感觉,但可以自制。

三、如何合理安全用药。 1.合理选择药物

首先是根据具体适应证纵向选择药物,简单的说就是对症下药,哪一种病就用哪一类药。其次是横向比较选择药物,就是要在许多同类药物中根据病情选择最有效、副作用最少、最经济的药品。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平时的不断学习和积累,对同类产品进行比较,区分出一线药和二线药,首选药和次选药,以便在应用时可随时作出最佳选择。

2.合理用量。

每个病人由于性别、年龄、种族、遗传、体重等各种原因,对药物的反应性、耐受性等 2

都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必须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特别是一些治疗指数较窄的药物,如地高辛、普鲁卡因酰胺等,可以通过治疗药物监测来控制血药浓度,减少毒性反应。

3. 合理用法。

用药方法包括用药途径、用药间隔时间、用药与时间、用药与进食、不同药物应用的先后顺序等,具体药物具体要求,如抗结核药,小剂量长期疗法会产生耐受性,且副作用较大,如改成大剂量间断给药,就会产生比较好的疗效;又如铁剂的吸收率在19:00时最高,上午较低,所以在晚上服用效果较好。

4. 合理联合用药。

各种药物单独作用于人体可产生各自的药理效应。当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由于它们的相互作用,可使药效加强或副作用减轻,例如,多巴脱羧酶抑制剂甲基多巴肼或苄丝肼与左旋多巴联合应用,可抑制后者在周围脱羧,增加进入中枢的药量而提高疗效,并减轻不良反应,甲氧苄啶可使磺胺药增效等,但联合用药也可使药效减弱或出现不应有的毒副作用,甚至可出现某些奇特的不良反应,危害用药者。例如,同时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人,使用降糖药的同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或依那普利时则会出现低血糖,又如服用抗凝药的患者,如果同时服用500 mg阿斯匹林,引起出血的可能性将增加3倍~5倍。

5.药师在促进合理用药中应发挥专业作用,做好药学服务工作。 ①向病人做好指导工作,交待服药时间、用法、用量、次数及服药后可能出现的正常生理反应,特别是对特殊病人、老人、儿童、围产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由于心理、生理以及其药物动力学特点,必须特别重视用药指导。

②做好医生用药咨询工作,以不同的形式如出版药讯,做好药物信息工作;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血药浓度监测、对抗生素使用监控,对不合格处方及时通知有关医生等,以督促临床合理用药。

6.把好用药安全关。

①不要盲目迷信新药、贵药、进口药。

②不能轻信药品广告。有些药品广告夸张药品的有效性,而对药品的不良反应却只字不提,容易造成误导。

③药品消费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用药后如出现异常的感觉或症状,应停药就诊,由临床医生诊断治疗。这里需要告诫药品消费者的是,有些人服用药品后出现可疑的不良反应,不 3

要轻易地下结论,要由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地进行因果关系的分析评价。

④严格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服用药物。用药前应认真阅读说明书,不能自行增加剂量,特别对于传统药,许多人认为多吃少吃没关系,剂量越大越好,这是不合理用药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1.参考文献:

[1]刘斌,彭红军。药物性肝炎136例分析。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

[2]王正春,李秋,王珊。药物不良反应803例分析。医药导报,2004.

[3]吴文臻,刘建慧。药疹220例临床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

4


相关文章

  • 浅谈中药的安全性及合理用药
  • 浅谈中药的安全性及合理用药 [论文关键词]中药 安全性 合理用药 [论文摘要]理性看待中药毒性, 合理应用中药.凡是药品都具有利.害两重性,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毒性多是不合理用药引起的, 临床上不合理用药主要是药物的滥用.乱用和误用, 而 ...查看


  • 基本药物合理用药的定义及原则
  • 基本药物合理用药的定义及原则 1.什么是合理用药 ? 所谓合理用药就是以医药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它强调不仅要发挥药物的最大有效性,又要考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 2.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合理用药的标准是什么 ? 1987 ...查看


  • 药剂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分析
  • ·经营管理· 2013年7月第3卷第13期 药剂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分析 严金柱  孙艺萍  廖莎莎  谭燕玲 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广东英德 513000 [摘要] 目的 探讨药剂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方法 对临床工作中不合理用 ...查看


  • 24临床合理用药应遵循四大原则
  • 四川省复员退伍军人医院 临床合理用药四大原则 从理论上来说,临床合理用药的目的是为了在充分发挥药物疗效的同时,尽量避免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但这一要求还不够具体,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时要做到合理用药,应当遵循"安全性.有效性 ...查看


  • 安全用药月总结
  • 北山中心卫生院安全用药月活动总结 根据县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全国安全用药月活动的通知"文件安排,我院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实施.采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药品监管法律.法规,普及安全用药.合理用药.食品安全等基本知识,取得了 ...查看


  • 临床用药质量控制及控制环节
  • 临床用药质量控制及控制环节 临床用药质量控制是指为了保证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而进行的对临床用药质量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它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三个环节,即药品供应质量控制.给药过程质量控制和用药结果质量控 ...查看


  • 科药事管理制度
  • 重症医学科药事管理制度 为保障科室药品安全,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临床用药原则,促进合理用药,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依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 ...查看


  • 关于加强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工作的通知
  • 关于加强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工作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09]1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各军区联勤部.各军兵种后勤部卫生部,总参三部后勤部,总参管理保障部.总政直工部.总装后勤部卫生局,军事科学 ...查看


  • 儿科合理用药探索
  •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CHINESEJOURNALOFCLINICAI,PHARMACY 200]年第10卷第2期 ・125・ ・合理用药・ 儿科合理用药探索 徐小薇1 王跃明2 李大魁1(中国医学科学院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 北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