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小结 本学期学校德育工作紧紧围绕“把爱洒向每一位师生心田”的办学理念,结合“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办学目标,深入实施“两纲”教育。坚持全员德育的理念,深入开展行规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一、落实学生的养成教育,努力培育“阳光少年” 分学段推进养成教育,强化行为的内化。各年级、各班根据学生的情况,在教育和训练的过程中坚持高标准、低起点、多层次、严要求、重训练的原则。预备年级养成习惯,学会有规矩;初一年级班干部带头,班集体合作意识增强。初二年级学会自主管理,班级荣誉感增强;初三年级明确学习目标,班级学习氛围浓厚。
二、进一步提高班主任队伍的管理素质
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指导班主任围绕“三好行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内容开好主题班会。开展切实有效的校本培训活动,每月一次有针对性地开展“三好行动”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主题教育课的备课辅导。
三、进一步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学校充分运用家校互动平台,实现教师与家长的有效互动。特别重视做好与学困生家长的经常性联系,沟通学生在校和家庭情况,提出学生在家、在校的学习常规要求,使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能够沿着正确的轨迹前行。邀请心理专家陈默老师作《当好初中生家长》的家庭教育讲座,让家长认识心理健康对学生的意义及作用,能用正确的心态面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孩子沟通,赢得孩子的理解与尊重。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能正确面对,不回避、不漠视,家校联合有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
四、创建“温馨教室” 本学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和班主任的指导性,以班规、班法为依托加强温馨教室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制定“三好行动”班规公约,人人恪守承诺;设计文化情境《温馨假日快乐成长》、《实施三好行动,养成良好习惯》,我爱我班,美化班级环境。培养良好习惯,形成良好班风,充分利用校运会的广播操比赛、运动比赛锤炼班级团队精神和上好每月一节主题班会课:行规建设、热爱祖国、法制课堂和心理健康班会,指导学生干部自我管理、自觉主动地参与班级和学校的管理。以此展示优秀学生风采,宣传先进,激励更多的学生共同进步,使温馨教室成为教育学生成长、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温馨乐园。
五、贯彻“两纲”,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开展好学校的“两纲”教育。以 “文明礼仪第一课”——《乘着梦想的翅膀》、感受“中国梦”、实施“三好行动”、民族精神教育月、秋季社会实践、庆国庆、组织第17届校运会、感恩教师、热爱校园和班级等多种教育活动为契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形成健康人格
开展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教师积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和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人文环境。建立困难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预案,进一步拓展“心理茶吧”的功能,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开展好“做学习的主人”心理主题月活动,帮助学生更加从容的面对学习,使校园生活充实和快乐。
七、法制教育紧抓不放,重点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本学期加强值班教师对晨读、广播操、大课间活动、眼操、中午用餐、午间文明休息、室内操和放学时段的安全检查,全面落实学校安全教育,做到事事、人人、时时抓,落实安全措施。继续进行每月一次的消防演练、突发事件紧急疏散演练、提高学生自救和互救能力。
创建平安校园,推进学生健康促进工程。抓好疾病防治、卫生防疫工作,确保用餐、用水安全。认真落实晨检。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档案,对特异体质学生进行跟踪管理。
德育工作小结 本学期学校德育工作紧紧围绕“把爱洒向每一位师生心田”的办学理念,结合“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办学目标,深入实施“两纲”教育。坚持全员德育的理念,深入开展行规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一、落实学生的养成教育,努力培育“阳光少年” 分学段推进养成教育,强化行为的内化。各年级、各班根据学生的情况,在教育和训练的过程中坚持高标准、低起点、多层次、严要求、重训练的原则。预备年级养成习惯,学会有规矩;初一年级班干部带头,班集体合作意识增强。初二年级学会自主管理,班级荣誉感增强;初三年级明确学习目标,班级学习氛围浓厚。
二、进一步提高班主任队伍的管理素质
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指导班主任围绕“三好行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内容开好主题班会。开展切实有效的校本培训活动,每月一次有针对性地开展“三好行动”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主题教育课的备课辅导。
三、进一步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学校充分运用家校互动平台,实现教师与家长的有效互动。特别重视做好与学困生家长的经常性联系,沟通学生在校和家庭情况,提出学生在家、在校的学习常规要求,使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能够沿着正确的轨迹前行。邀请心理专家陈默老师作《当好初中生家长》的家庭教育讲座,让家长认识心理健康对学生的意义及作用,能用正确的心态面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孩子沟通,赢得孩子的理解与尊重。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能正确面对,不回避、不漠视,家校联合有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
四、创建“温馨教室” 本学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和班主任的指导性,以班规、班法为依托加强温馨教室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制定“三好行动”班规公约,人人恪守承诺;设计文化情境《温馨假日快乐成长》、《实施三好行动,养成良好习惯》,我爱我班,美化班级环境。培养良好习惯,形成良好班风,充分利用校运会的广播操比赛、运动比赛锤炼班级团队精神和上好每月一节主题班会课:行规建设、热爱祖国、法制课堂和心理健康班会,指导学生干部自我管理、自觉主动地参与班级和学校的管理。以此展示优秀学生风采,宣传先进,激励更多的学生共同进步,使温馨教室成为教育学生成长、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温馨乐园。
五、贯彻“两纲”,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开展好学校的“两纲”教育。以 “文明礼仪第一课”——《乘着梦想的翅膀》、感受“中国梦”、实施“三好行动”、民族精神教育月、秋季社会实践、庆国庆、组织第17届校运会、感恩教师、热爱校园和班级等多种教育活动为契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形成健康人格
开展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教师积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和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人文环境。建立困难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预案,进一步拓展“心理茶吧”的功能,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开展好“做学习的主人”心理主题月活动,帮助学生更加从容的面对学习,使校园生活充实和快乐。
七、法制教育紧抓不放,重点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本学期加强值班教师对晨读、广播操、大课间活动、眼操、中午用餐、午间文明休息、室内操和放学时段的安全检查,全面落实学校安全教育,做到事事、人人、时时抓,落实安全措施。继续进行每月一次的消防演练、突发事件紧急疏散演练、提高学生自救和互救能力。
创建平安校园,推进学生健康促进工程。抓好疾病防治、卫生防疫工作,确保用餐、用水安全。认真落实晨检。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档案,对特异体质学生进行跟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