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真相--三问李刚门事件围观者

——聚焦“李刚门”系列专题之三——之一、之二河北大学校园车祸案至今已过去10天,从“李刚门”,一路发展到“封口门”、“抄袭门”,演变成公共事件。日前河北省委成立工作组专门处理此事,似乎给沸腾的民怨稍许纾解。然而,网上也好,网下也罢,渴求真相的人们仍在展开一场扒粪运动,疑似抄袭风波、5套房、保研说……每一个都是重磅炸弹,正在考验着相关部门和围观者。

“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如今被不少网民奉为圭臬。但是,现实并未显示出向好的改善,谁又能保证今后不会爆发张刚门、王刚门呢?“围观”可以改变有限的现实,比如弄倒几个人,伸张一点正义,但要改变更宏观、体制性的现实,似乎力所不逮。>>>我来拍砖

我们手中有围观的权利,权利的运用需要热情更需要理性。这或许是这场围观李刚的全民运动中值得整个社会思考的宝贵东西。

一问为啥鲜有围观受害者及其家属?

围观时最需要的是伸出双手

河北大学校园车祸惨案发生后,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媒体在竞相报道评论界对官二代撞人后之嚣张予以的声讨和追根溯源,围绕“我爸是李刚”在网络引发的恶搞、造句之风还有某电视台采访李刚父子的镜头。而对于一死一伤的两名女大学生及其家长近况的媒体实录,详细报道不多,只有零星传闻。有人为此惊呼:真是太奇怪了,比怪味豆还怪!

受害方,是一切案件的主体。当人们的视线逐渐走开,受害者的至亲却终生都难逃悲伤。实际上,媒体几乎在所有悲剧事件的报道中,都会第一时间给予受害者家属释放悲痛、表达心迹的机会。而出自怜悯之心,同情者会伸出援助之手,抚慰失去亲人的家属和伤者之痛。聚焦“李刚门”事件系列专题之一:“我爸是李刚”是在叫嚣什么?

这种本末倒置的局面,是源于公众低估了“我爸是李刚”这句话所潜藏的巨大能量,还是另有高手使然?一位网友激动地发帖:我不知,但我胸中奔涌的悲情分明发现,在这场踩着油门飞车导致的悲剧之外,是同样踩着油门却挂着倒车档的社会文明和媒体文明。

那打动人心的细节是不是被我们忽略了?

迄今为止,最全面最细致报道此事件的是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克勤、冯军的《河北大学校园“飙车案”调查》。文中详细记录了受害者家属失去爱女的悲痛和无助,精神几乎崩溃:2010年10月16日21时40分许,在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北市区的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学生生活区,发生了目前社会广泛关注的“官二代”校园“飙车案”,致两女生一死一伤。两位被撞女生分别是陈晓凤和张晶晶,两人是河北大学工商学院2010级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班学生,且是同宿舍好友。10月17日17时20分,陈晓凤经抢救无效死亡。1990年出生的陈晓凤,来自石家庄辛集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陈广乾是打井民工,一天能赚80元左右,供养她和哥哥读书。

刚从医院出来的晓凤母亲身体虚弱,最后被搀扶着离开。晓凤哥哥陈林捧着妹妹的遗像面向围观的几百学生长跪不起,哭嚎:“我们要真相,我们要公平,同学们请大家帮帮我们。”在事故中同样受伤的张晶晶心有余悸地回忆:“当时我自己能动,看到晓凤不能动,我以为没事……哪知道她已经不需要动了。”

调查

您认为,在李刚门事件中谁最该被围观? 受害者及其家属 李刚父子 河北大学和王校长 喧嚣的权力  查看结果

围绕“我爸是李刚”在网络引发的恶搞层出不穷

我们在渴求事件真相的同时,更呼唤理性。

二问个别媒体在事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央视的“选择性失明”

李刚终于露面了,是在他儿子撞死人之后的第六天。央视记者镜头前的李刚唏嘘不止,又是道歉,又是鞠躬,看上去真诚至极。然而这涕泪纵横的“真诚”画面却没有得到受害者家属的认可,家属称道歉像作秀。受害者陈晓凤的哥哥认为,这更像是逢场作秀,没有实质作用,也不可能给受害者家属任何安慰。“谁都不会说自己是个坏人,这种道歉我不能接受。”央视的报道播出后,有网友发出质疑:其实最应关心的是受害者的家属,央视为什么撇开他们,而李刚们哭哭啼啼像受害者,让人无法理解。

晓凤的哥哥陈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央视只采访李刚父子,对我们来说不公平,我们才是真正的受害者。他们的道歉里充斥着虚伪,这件事对我和家人打击很大。(采访李刚父子)之后第二天,央视想采访我,我很气愤,回绝掉了,这表明的是我的态度。

央视对事件做及时采访,这是观众所希望的。但除了李家父子的态度,观众同样关心死伤者家属目前的状况,同样想知道对学生负有监护责任的学校的态度和同学们的感受,更希望听到目击的学生们说出真相。而央视对此没有行动。在错误的时间做出错误的判断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值得一提的是,10月22日,受害者陈晓凤父子终于亮相视频,制作者为艾未未工作室。有人看完后激动不已:看完这段视频忍不住想哭,一个来自于辛集农村的普通家庭的一对父子,以他们朴实的语言谈了对女儿、对妹妹车祸事件的一些看法。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痛苦流涕,更没有什么语言逻辑,除了朴实,还是朴实。

支持受害者 不要劫持受害者

在李刚门事件的处理上,公众的诉求和受害者的诉求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是不是这样?如果是一个宽容的社会环境,应该尊重各方不同的利益诉求。公众需要探究事实真相、坚持公平正义。受害者需要的是妥善的善后处理,说土一点,就是能够获得赔偿最大化。受害者手里必须握有相当的筹码,才能争取利益最大化。这些筹码不能一下子摊牌,否则就没得谈。由于舆论的介入和公众的劫持,事实上受害者已经失去了一部分筹码。比如说,受害者本来可以把要不要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责任作为赔偿谈判的王牌筹码,但是随着事件的升级,这个是否起诉的决定权已经被公众剥夺了,转到了公诉机关的手里了;比如要不要连带追究河北大学的责任(保留这个权利,伤者可以获得保送研究生的机会等),但是随着公众的进一步介入,可能连带追究河北大学责任的这个筹码也将被公众夺取过来。

调查

您判断央视为啥先采访李刚父子? 编导的正常安排 双方有秘密协议 央视媚权又媚俗 河北是央视广告大客户  查看结果

央视记者镜头前的李刚唏嘘不止,看上去真诚至极。

李氏父子的露脸和表现被戏称为逢场作秀。

张晶晶接受央视采访时那一丝奇怪的微笑屡受诟病

三问“李刚门”是全民娱乐的盛大开幕?

“李刚”一出,民意是否多情?

网络越来越肃静,生活越来越无趣;幸好“李刚”驾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我爸是李刚。”“不是每一个爸爸都是李刚。”“撞人恒久远,李刚永流传。”“此情可待成追忆,只因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几天之间,网络出现了不下于36万多条关于李刚的“造句”,唐诗、宋词、歌曲乃至广告语,无一不被网友们改成“李刚版”。这真是:“李刚”一出,谁与争锋!因为这一句狂言,现在事情越玩越大,“我爸是李刚”的行为艺术造就一场网络狂欢,老爸李刚不但成为网络红人,还被曝出在保定市有五套房产,就连涉嫌向目击学生下达作证“封口令”的河北大学也遭受牵连,方舟子证实,王洪瑞校长半年前曾被举报论文剽窃。像侦探一样的网友,甚至分析了“李刚门”与校长抄袭门之间内在关联。

然而,当我们冷静思之,即便果真如此,还有待权威部门的进一步调查和探究。我们想追问的是:网友的不理性,全民娱乐背后的悲哀,多数人暴政。情绪失控,过度恶搞,成娱乐门了。当网络已经被口水、谎言、癫狂、不负责任覆盖的时候,那么它将不可避免地沦为一个发泄不满和散布非理性声音的场所。

强调民意的作用,并不是希望舆论绑架司法,民意左右审判。

舆论发酵背后折射出的“仇官幻影”

一起简单的驾车肇事案,其舆论发酵速度令人咂舌。由官二代骄横演变为官员被人肉被恶搞,被曝多处房产,再演变为一所大学的集体沉默,继而是大学校长被扒粪,最后是公安局长与校长之间的利益纠葛……真是拔出萝卜带出泥。怪就怪在李刚之子一句雷语,让所有孔雀露出了屁股。聚焦“李刚门”事件系列专题之二:是谁让河北大学闭嘴?

如此,狂欢的网民(或民众)就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实在难以这么乐观,因为理性分析,此次事件仅仅是轻轻吹拂政治与社会领域痼疾的一阵微风。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黄利飞分析认为,活跃在网络上的公众由于自身知识结构或时间精力有限等原因,并没有对相关公共事务进行深入的思考,既没有对别人的观点发表见解,更没有表达出能代表他们态度和立场的观点或看法,他们充其量只是网络上的看客和过客。公众在网络虚拟性和匿名性的保护下消退了畏惧和谨慎心理,于是只要有网友说话的地方,侮辱、诽谤、谩骂他人的言论就屡见不鲜。有时还会恶意利用使之演变成为“网络暴力”,甚至使之向“私刑”的性质发展。

李启铭肇事逃逸事件只是一根“导火索”,它点燃的是民众对当下一些地方存在的权力膜拜、学术腐败、教育不公、司法黑幕等一系列怒火,用某些媒体人的话说“这算找到由头”了。学者张鸣认为,“官本位”体制下的权力膨胀,是造就“特权群体”和“权力眩晕症”的根本原因。“我爸是李刚”一句话正是中国“权力眩晕症”的集中体现。

中国网民从来不缺乏“曲线扒粪”的热情与智慧。关键是掌握个度。呵呵。

调查

网友为啥特别关注“我爸是李刚”? 这词儿酷毙啦 狂人诳语惹恼了网友 诳语背后是权力的张狂 网络是全民娱乐的舞台  查看结果

晓凤哥哥捧着妹妹遗像哭嚎:“我们要真相。”

“李刚门”事件舆论发酵背后折射出“仇官幻影”

过度恶搞下,李刚门是否会演变成娱乐门?

本期结语

一场车祸,什么时候能回归其本身——无“爹”无“门”,无内幕无纠葛,就是一场简简单单的车祸呢?这也许是留给围观者的最大的考题。

调查

您预测李刚门事件围观后的结局如何? 李氏父子被查处 挖出了李刚背后的更大推手 事件回到原点——一起车祸 整个事件不了了之  查看结果

我要评论已有178条评论(点击查看)您可[登录]或[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国雅虎的服务条款和隐私权政策,为我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

[email protected] 2010-11-25 16:54:28

现实版本的周星驰电影啊? 哈哈...

[email protected] 2010-11-25 16:16:27

说话是要看台子的! 不是谁都有资本喊那么一句!我擦

china520dsx 2010-11-24 12:50:35

李刚岳父是河北省副省长

zhangwxin 2010-11-24 10:54:32

我发的文章“有禁词”???,靠,我没有用任何敏感词汇都发表不上来? 一声叹息。

rongqin1994 2010-11-24 01:59:12

李刚不是大官,没人会保护他吧。

——聚焦“李刚门”系列专题之三——之一、之二河北大学校园车祸案至今已过去10天,从“李刚门”,一路发展到“封口门”、“抄袭门”,演变成公共事件。日前河北省委成立工作组专门处理此事,似乎给沸腾的民怨稍许纾解。然而,网上也好,网下也罢,渴求真相的人们仍在展开一场扒粪运动,疑似抄袭风波、5套房、保研说……每一个都是重磅炸弹,正在考验着相关部门和围观者。

“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如今被不少网民奉为圭臬。但是,现实并未显示出向好的改善,谁又能保证今后不会爆发张刚门、王刚门呢?“围观”可以改变有限的现实,比如弄倒几个人,伸张一点正义,但要改变更宏观、体制性的现实,似乎力所不逮。>>>我来拍砖

我们手中有围观的权利,权利的运用需要热情更需要理性。这或许是这场围观李刚的全民运动中值得整个社会思考的宝贵东西。

一问为啥鲜有围观受害者及其家属?

围观时最需要的是伸出双手

河北大学校园车祸惨案发生后,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媒体在竞相报道评论界对官二代撞人后之嚣张予以的声讨和追根溯源,围绕“我爸是李刚”在网络引发的恶搞、造句之风还有某电视台采访李刚父子的镜头。而对于一死一伤的两名女大学生及其家长近况的媒体实录,详细报道不多,只有零星传闻。有人为此惊呼:真是太奇怪了,比怪味豆还怪!

受害方,是一切案件的主体。当人们的视线逐渐走开,受害者的至亲却终生都难逃悲伤。实际上,媒体几乎在所有悲剧事件的报道中,都会第一时间给予受害者家属释放悲痛、表达心迹的机会。而出自怜悯之心,同情者会伸出援助之手,抚慰失去亲人的家属和伤者之痛。聚焦“李刚门”事件系列专题之一:“我爸是李刚”是在叫嚣什么?

这种本末倒置的局面,是源于公众低估了“我爸是李刚”这句话所潜藏的巨大能量,还是另有高手使然?一位网友激动地发帖:我不知,但我胸中奔涌的悲情分明发现,在这场踩着油门飞车导致的悲剧之外,是同样踩着油门却挂着倒车档的社会文明和媒体文明。

那打动人心的细节是不是被我们忽略了?

迄今为止,最全面最细致报道此事件的是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克勤、冯军的《河北大学校园“飙车案”调查》。文中详细记录了受害者家属失去爱女的悲痛和无助,精神几乎崩溃:2010年10月16日21时40分许,在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北市区的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学生生活区,发生了目前社会广泛关注的“官二代”校园“飙车案”,致两女生一死一伤。两位被撞女生分别是陈晓凤和张晶晶,两人是河北大学工商学院2010级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班学生,且是同宿舍好友。10月17日17时20分,陈晓凤经抢救无效死亡。1990年出生的陈晓凤,来自石家庄辛集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陈广乾是打井民工,一天能赚80元左右,供养她和哥哥读书。

刚从医院出来的晓凤母亲身体虚弱,最后被搀扶着离开。晓凤哥哥陈林捧着妹妹的遗像面向围观的几百学生长跪不起,哭嚎:“我们要真相,我们要公平,同学们请大家帮帮我们。”在事故中同样受伤的张晶晶心有余悸地回忆:“当时我自己能动,看到晓凤不能动,我以为没事……哪知道她已经不需要动了。”

调查

您认为,在李刚门事件中谁最该被围观? 受害者及其家属 李刚父子 河北大学和王校长 喧嚣的权力  查看结果

围绕“我爸是李刚”在网络引发的恶搞层出不穷

我们在渴求事件真相的同时,更呼唤理性。

二问个别媒体在事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央视的“选择性失明”

李刚终于露面了,是在他儿子撞死人之后的第六天。央视记者镜头前的李刚唏嘘不止,又是道歉,又是鞠躬,看上去真诚至极。然而这涕泪纵横的“真诚”画面却没有得到受害者家属的认可,家属称道歉像作秀。受害者陈晓凤的哥哥认为,这更像是逢场作秀,没有实质作用,也不可能给受害者家属任何安慰。“谁都不会说自己是个坏人,这种道歉我不能接受。”央视的报道播出后,有网友发出质疑:其实最应关心的是受害者的家属,央视为什么撇开他们,而李刚们哭哭啼啼像受害者,让人无法理解。

晓凤的哥哥陈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央视只采访李刚父子,对我们来说不公平,我们才是真正的受害者。他们的道歉里充斥着虚伪,这件事对我和家人打击很大。(采访李刚父子)之后第二天,央视想采访我,我很气愤,回绝掉了,这表明的是我的态度。

央视对事件做及时采访,这是观众所希望的。但除了李家父子的态度,观众同样关心死伤者家属目前的状况,同样想知道对学生负有监护责任的学校的态度和同学们的感受,更希望听到目击的学生们说出真相。而央视对此没有行动。在错误的时间做出错误的判断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值得一提的是,10月22日,受害者陈晓凤父子终于亮相视频,制作者为艾未未工作室。有人看完后激动不已:看完这段视频忍不住想哭,一个来自于辛集农村的普通家庭的一对父子,以他们朴实的语言谈了对女儿、对妹妹车祸事件的一些看法。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痛苦流涕,更没有什么语言逻辑,除了朴实,还是朴实。

支持受害者 不要劫持受害者

在李刚门事件的处理上,公众的诉求和受害者的诉求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是不是这样?如果是一个宽容的社会环境,应该尊重各方不同的利益诉求。公众需要探究事实真相、坚持公平正义。受害者需要的是妥善的善后处理,说土一点,就是能够获得赔偿最大化。受害者手里必须握有相当的筹码,才能争取利益最大化。这些筹码不能一下子摊牌,否则就没得谈。由于舆论的介入和公众的劫持,事实上受害者已经失去了一部分筹码。比如说,受害者本来可以把要不要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责任作为赔偿谈判的王牌筹码,但是随着事件的升级,这个是否起诉的决定权已经被公众剥夺了,转到了公诉机关的手里了;比如要不要连带追究河北大学的责任(保留这个权利,伤者可以获得保送研究生的机会等),但是随着公众的进一步介入,可能连带追究河北大学责任的这个筹码也将被公众夺取过来。

调查

您判断央视为啥先采访李刚父子? 编导的正常安排 双方有秘密协议 央视媚权又媚俗 河北是央视广告大客户  查看结果

央视记者镜头前的李刚唏嘘不止,看上去真诚至极。

李氏父子的露脸和表现被戏称为逢场作秀。

张晶晶接受央视采访时那一丝奇怪的微笑屡受诟病

三问“李刚门”是全民娱乐的盛大开幕?

“李刚”一出,民意是否多情?

网络越来越肃静,生活越来越无趣;幸好“李刚”驾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我爸是李刚。”“不是每一个爸爸都是李刚。”“撞人恒久远,李刚永流传。”“此情可待成追忆,只因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几天之间,网络出现了不下于36万多条关于李刚的“造句”,唐诗、宋词、歌曲乃至广告语,无一不被网友们改成“李刚版”。这真是:“李刚”一出,谁与争锋!因为这一句狂言,现在事情越玩越大,“我爸是李刚”的行为艺术造就一场网络狂欢,老爸李刚不但成为网络红人,还被曝出在保定市有五套房产,就连涉嫌向目击学生下达作证“封口令”的河北大学也遭受牵连,方舟子证实,王洪瑞校长半年前曾被举报论文剽窃。像侦探一样的网友,甚至分析了“李刚门”与校长抄袭门之间内在关联。

然而,当我们冷静思之,即便果真如此,还有待权威部门的进一步调查和探究。我们想追问的是:网友的不理性,全民娱乐背后的悲哀,多数人暴政。情绪失控,过度恶搞,成娱乐门了。当网络已经被口水、谎言、癫狂、不负责任覆盖的时候,那么它将不可避免地沦为一个发泄不满和散布非理性声音的场所。

强调民意的作用,并不是希望舆论绑架司法,民意左右审判。

舆论发酵背后折射出的“仇官幻影”

一起简单的驾车肇事案,其舆论发酵速度令人咂舌。由官二代骄横演变为官员被人肉被恶搞,被曝多处房产,再演变为一所大学的集体沉默,继而是大学校长被扒粪,最后是公安局长与校长之间的利益纠葛……真是拔出萝卜带出泥。怪就怪在李刚之子一句雷语,让所有孔雀露出了屁股。聚焦“李刚门”事件系列专题之二:是谁让河北大学闭嘴?

如此,狂欢的网民(或民众)就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实在难以这么乐观,因为理性分析,此次事件仅仅是轻轻吹拂政治与社会领域痼疾的一阵微风。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黄利飞分析认为,活跃在网络上的公众由于自身知识结构或时间精力有限等原因,并没有对相关公共事务进行深入的思考,既没有对别人的观点发表见解,更没有表达出能代表他们态度和立场的观点或看法,他们充其量只是网络上的看客和过客。公众在网络虚拟性和匿名性的保护下消退了畏惧和谨慎心理,于是只要有网友说话的地方,侮辱、诽谤、谩骂他人的言论就屡见不鲜。有时还会恶意利用使之演变成为“网络暴力”,甚至使之向“私刑”的性质发展。

李启铭肇事逃逸事件只是一根“导火索”,它点燃的是民众对当下一些地方存在的权力膜拜、学术腐败、教育不公、司法黑幕等一系列怒火,用某些媒体人的话说“这算找到由头”了。学者张鸣认为,“官本位”体制下的权力膨胀,是造就“特权群体”和“权力眩晕症”的根本原因。“我爸是李刚”一句话正是中国“权力眩晕症”的集中体现。

中国网民从来不缺乏“曲线扒粪”的热情与智慧。关键是掌握个度。呵呵。

调查

网友为啥特别关注“我爸是李刚”? 这词儿酷毙啦 狂人诳语惹恼了网友 诳语背后是权力的张狂 网络是全民娱乐的舞台  查看结果

晓凤哥哥捧着妹妹遗像哭嚎:“我们要真相。”

“李刚门”事件舆论发酵背后折射出“仇官幻影”

过度恶搞下,李刚门是否会演变成娱乐门?

本期结语

一场车祸,什么时候能回归其本身——无“爹”无“门”,无内幕无纠葛,就是一场简简单单的车祸呢?这也许是留给围观者的最大的考题。

调查

您预测李刚门事件围观后的结局如何? 李氏父子被查处 挖出了李刚背后的更大推手 事件回到原点——一起车祸 整个事件不了了之  查看结果

我要评论已有178条评论(点击查看)您可[登录]或[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国雅虎的服务条款和隐私权政策,为我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

[email protected] 2010-11-25 16:54:28

现实版本的周星驰电影啊? 哈哈...

[email protected] 2010-11-25 16:16:27

说话是要看台子的! 不是谁都有资本喊那么一句!我擦

china520dsx 2010-11-24 12:50:35

李刚岳父是河北省副省长

zhangwxin 2010-11-24 10:54:32

我发的文章“有禁词”???,靠,我没有用任何敏感词汇都发表不上来? 一声叹息。

rongqin1994 2010-11-24 01:59:12

李刚不是大官,没人会保护他吧。


相关文章

  • 我爸是李刚
  • 我爸是李刚 --"李刚门"到底给我们引发了多少思考? [前言] "不是所有爸爸都叫李刚!"当看到这句话,以及其他更多形形色色关于"李刚"的造句时,我们应该以何种姿态来面对2010这 ...查看


  • 大学生网络群体行为的群体心理学思考
  • Consideration on Group Psychology of Network Group Behavior of Colleger Feng Guodong (西安科技大学,西安 710054) (Xi'an Universit ...查看


  • 微博信息传播与网络集合现象
  • 微博信息传播与网络集合现象 摘要:随着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浪潮,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社会格局.社会由此进入了"全民麦克风时代",普通的民众也拥有了话语权,民意的表达转变为线上与线下双管齐下的模式.民意表达有逐渐从线上发生走向 ...查看


  • [社会]三位"李爹"庇护下的跋扈公子
  • 读天下:三位"李爹"庇护下的公子 (2013-03-11 16:48:35) 转载▼ 标签: 读天下 官爹 星二代 拼爹 李天一 原标题:<三位"李爹"庇护下的公子> <读天下> ...查看


  • 张馨予分手真相被关注 2013年明星离婚分手事件盘点
  • 张馨予和李晨分手,让很多人替李晨抱不平,有人说张馨予是借机上位,也有人称两人是性格不合.娱乐圈的恋情总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分分合合吵吵闹闹,作为围观者只是一声叹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清官还难断家务事,对于张馨予的分手真相也没必要再打破沙锅问 ...查看


  •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谣言的成因与治理引导
  • [摘要]网络谣言是网络群体性事件形成的主要诱因,对网络谣言的治理与引导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安全.网络谣言是网络群体性事件形成的主要诱因,对网络谣言的治理与引导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安全.这是因为,网络谣言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催化作用:网络 ...查看


  • 政府应急管理作业
  • 2010级政府应急管理作业题 1.政府应急管理职能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政府应急管理职能,是指政府针对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置所 应做的全部工作,其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的应对措施与方法,构成政府应急管理机制. 依据应急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 ...查看


  • 网友:我是河大学生 "李刚门"之后我们的班会内容
  • 以下为百度保定吧转来的,看完你们就知道你们骂河北大学学生对不对了,除非你们用前列腺思考. 我在河大新区,大二的,家就是保定的.我给大家说一说事件发生后的情况吧. 那天是晚上刚从北街买东西回来,就看到学校门口乱哄哄的,人们围着一人一车.当时都 ...查看


  • 总结到的流行语
  • 在下&孤&偶&私&俺:"我"的意思. 886 :拜拜咯 520320179:我爱你想爱你一起走 3166:再见(日语) PF :佩服 LG :老公 LP :老婆 == :等等 编辑本段别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