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群体行为的群体心理学思考

  Consideration on Group Psychology of Network Group Behavior of Colleger       Feng Guodong   (西安科技大学,西安 710054)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 710054,China)      摘要: 大学生网络群体行为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网络群体行为的表现和倾向,并着重从群体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对策。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group behavior increasingly draws social concern.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performance and tendency of network group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focuses on the reason from group psychology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 网络 网络群体行为 群体心理   Key words: network group; network group behavior; group psychology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5-0292-02   1大学生网络群体行为的表现和倾向   1.1 网络群体与网络群体行为群体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的,广义的网络群体是指所有的网民,狭义的网络群体是指因特定目的在网络上进行持续互动的虚拟化集合体,通常所指的网络群体是指狭义的网络群体。网络群体分为两类,一是现实群体的网络化,比如支部、班级、兴趣小组等正式群体在网络的延伸。二是因网络而结合的群体,比如游戏族、QQ族,网络社团等。对于大学生而言,网络群体表现为校园BBS、博客、同学录、QQ群、专题网页、论坛或聊天室等。   网络群体行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内涵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并未形成一致的看法,称谓也不太一致,有网络集群行为、网络群聚行为、网络集体行为等。在互联网技术条件下,网络群体行为是指大量网民基于特定诉求在特定阶段通过网络集中参与社会表达的社会事件,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不确定性。网络群体行为有理性与非理性之分,理性行为主要是指网络参与者理智地看待问题,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逻辑来分析问题,参与对事件的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为事件的解决提供合理可行的策略。非理性行为主要是指网络参与者在讨论中的情绪化、过激性的观点、意见及行为的表达、流露与实施,如围攻、谩骂某人,发布网络通缉令等。[1]网络群体行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可能是自发的,也可能是有组织的,可能是有序的、健康的,也可能是无序的甚至是非法的。   1.2 大学生网络群体行为的具体表现 大学生群体是最活跃的网络群体之一。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突破4.5亿大关,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2010年,学生在总体网民中占30.6%,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23.2%。[2]受网络固有的虚拟性、匿名性和开放性的影响,大学生群体积极参与各类网络聚集活动,并迅速引起社会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1.2.1 网络集会网络集会是网络群体行为的典型表现。网络集会是指围绕特定现实主题、以意见的强化与汇聚为特征的、具有一定组织性和影响力的网络群体的聚集。国际关系、民族关系争端往往成为大学生网络集会的诱因,在近年来的中日钓鱼岛争端、反对日本“入常”、“家乐福”事件等活动中,大学生在博客、QQ群、论坛等区域热烈讨论,围绕中法关系、中日关系抒发爱国热情,发表激烈的攻击,并转化为现实中的游行示威活动。同时,网络集会也广泛存在于高校校园,大学生因学习、生活问题通过校园BBS、论坛等发动罢餐、罢课等,也对高校的管理和稳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2.2 网络围观网络围观是一种常见的网络群体行为。在现实中,各种群体因为立场、身份不同和地域的限制,各行其是互不影响,网络的开放性为他们的交锋提供了舞台。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转型期,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各种利益群体之间容易引发冲突。在网络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民意、利益诉求、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更多地反映、折射在互联网上,大量网民在网上就某一事件进行聚焦,并引发难以预料的社会影响。大学校园并不是象牙塔,网络社会中的舆论更成为大学生群体要求平等、发泄不满的载体,甚至站到了社会的中心。2010年10月发生在河北大学的“李刚事件”就从网络走向了现实,演变成了社会舆论的焦点,大学生纷纷关注“李刚事件”并参与到该事件的讨论中去,短短几天调侃“我爸是李刚”的网贴达到了36万条,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   1.2.3 人肉搜索人肉搜索是一种以人工察访与群体讨论为基础的在线调查。人肉搜索作为一种网络现象,其出发点错综复杂,不能简单地以正义与非正义来做决断。人肉搜索有很多优点,网友可以借助于人肉搜索寻找失散的亲人,对社会丑陋现象进行监督,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例如温家宝总理在访问剑桥大学期间遭遇了“扔鞋事件”,短短时间肇事者即遭到“人肉搜索”,并被网络谴责。但人肉搜网也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网络的匿名性使得网民可以不付责任地侵犯别人的隐私,威胁别人的安全,也会以道德的名义形成多数人的暴政,从而走向网络暴力。   1.2.4 网络水军“网络水军”是指通过雇用大批人手在互联网上集体炒作某个话题或人物,以达到宣传、推销或攻击某些人或产品的目的。这些受雇人员在“网络推手”的带领下,以各种手法和名目在各大互联网论坛上发帖。大学生是“网络水军”的重要力量,由于大学生群体上网时间多、文化程度高、兴趣广泛、有一定的独立意识和写作功底,他们受利益驱动把此作为收入渠道,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大学生“水军”群体。“网络水军”某种程度上左右了社会舆论,人们无法辨别真假、无法知道真相,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也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   1.3 大学生网络群体行为的倾向   1.3.1 民族主义倾向在网络集会等群体行为中,大学生更多的显露出一种民族主义倾向,国家关系如中日关系、中法关系、中美关系等往往引发大学生激烈的反应。一些“网络愤青”满怀对民族命运的忧虑和使命感,以言辞激烈表达偏激观点,他们发表情绪化的言论,所有极端的行为都打着爱国的口号,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和政治化倾向。这种行为虽然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但情绪化、粗俗化、偏激化、极端化等非理性行为也极易引发暴力活动,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1.3.2 批判现实倾向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并非是截然分开的,它在某种程度上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在现阶段,个体权利的保护和社会阶层的冲突,更容易成为网络舆论关注的焦点,其中民与官的矛盾、穷与富的冲突,往往又折射到大学校园,比如在李刚事件中,大学生纷纷转载的“考试不及格,我爸是李刚;工作没着落,我爸是李刚”就折射出大学生学习和就业的压力,也反应出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和诉求。从大学生在校园BBS上发泄的种种不满等,也可以听到他们真实的想法,也是网络成为一种倾听真实声音的窗口。从批判现实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网络群体行为也更为真实地聚焦了现实,反映了民情,有效维护了大学生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具有积极的正面影响。   1.3.3 暴力化倾向在人肉搜索和网络论战、网络围观等群体行为中,网络的虚拟性使得大学生网民容易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他们往往采取诽谤、攻击、谣言、诬蔑、骚扰等方式介入现实社会,对网络以及现实中与之对应的个人、集体施加压力、造成影响、形成威胁,甚至引发疯狂偏激的事件。在很多高校的BBS里,对于学校后勤服务、教学管理甚至个人的不负责任的攻击也是屡见不鲜,这种攻击常以某一事件为发端,宣泄不良情绪,伴以非理性的指责非难、以讹传讹、肆意的攻击和谩骂、揭人隐私,而不是以探讨、切磋、辩明是非的心态进行辩论,表现出强烈的暴力化倾向。   1.3.4 娱乐化倾向在网络世界里,大学生网络群体的表现欲望、想象力、自我意识和深层诉求都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和抒写,在言语风格、个性张扬、发对传统等方面彰显出强烈的自我表现心理“恶搞”倾向。他们喜欢把特定的网络语言作为网络交流的工具,并成为辨别异类的标准。如他们经常使用的“顶”、“雷”、“山寨”、“886”、“偶”等等。同时,有些大学生在网络上习惯使用粗言粗语,编造谎言,放纵自己的言行并乐此不疲。他们的娱乐化倾向彰显了独来独往的行为方式、我行我素的思维风格以及发权威、反传统的文化基调,对现实社会和大学校园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是网络群体行为的最好注释。   2从群体心理视角探析大学生网络群体行为   大学生网络群体行为特别是非理性行为,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基于网络技术发展的原因,也有其深刻的心理动因,本文着重从群体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网络群体行为的原因。   2.1 群体心理学理论群体心理学是一门专注于理解和解释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何受到集体中其他人实际的、想象的或者暗示的存在的影响的学科,是研究结成群体的人们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社会心理学分支。法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勒庞是这门学科的创始者之一,勒庞指出:“我们只根据事实便已知道,人作为行动的群体中的一员,他们的集体心理与他们的个人心理有着本质的差别,而且他们的智力也会受到这种差别的影响。我们已经知道,智力在群体中不起作用,它完全处在无意识情绪的支配之下”。[3]他认为群体是冲动的,无理性的,缺乏责任感的、愚蠢的,个体一旦参加到群体之中,由于匿名、感染、暗示等因素的作用,就会丧失理性和责任感,表现出冲动的、凶残的反社会行为。   2.2 大学生网络群体行为的群体心理动因   2.2.1 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网络群体最突出的心理特征。集体无意识现象最早由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发现,他指出,无意识现象不但在有机体的生活中,而且在智力活动中,都发挥着一种完全压倒性的作用――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在网络论战中,大部分大学生网民并非是由自己的思维、意见和价值观所做出的理性的选择,而是在集体无意识的状态下,做出一些和自己个性或平时表现并不相同的选择。在网络上参与论战的大学生群体,其现实的身份、背景、地位、个人经历、成长环境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群体所营造的这种激烈的情绪和无意识的状态下,却做出了相同的情感、行为上的选择。这都是由于在当时情景下,融入集体的网络成员产生了新的集体心理,无意识地卷入了一场网络群体行为的“战争”。在一些高校,临近毕业前夕,即将离校的学生经常会发生一些群体行为,他们在特定的时刻聚集在一起,唱歌、吵闹甚至破坏公物,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其他学生都不约而同地抛弃了大学生本该具备的文明素养,在各种情绪的渲染和无意识心理的控制下暴露出不可思议的一面,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2.2.2 暗示与传染从现实的实践中,勒庞得出这样的结论:群体是完全可以通过暗示被塑造的,恰恰是记忆和暗示在群体的心理机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在网络群体行为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大学生参与到热烈的讨论中后,很多人对事件激烈高昂的情绪很容易感染到另外一些人。特别是在群体形成后,这时的个体更容易被传染,无论是情绪还是行为,被感染的速度和程度都更高。在家乐福事件中,从抵制法国到抵制法国的大企业乃至所有有关法国的东西,这个过程也是经过暗示和传染的,网络群体最初因为奥运火炬在法国受阻而反对法国,但抵制法货的帖子暗示网友不用法国的产品,焦点对准了家乐福。“抵制法国货,从家乐福开始”的帖子让议题的中心由中法关系转向了中国人与家乐福的关系,随着事件的逐步升级,演变成立抵制运动和示威游行。在暗示与感染机制作用之下群体成员相互模仿,相互影响,人人高举“爱国”的旗帜参与到网络论证和转帖过程中,并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自豪,网络群体犹如处在集合状态的群体,个体失去了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能力,转化成了实际的行动。   2.2.3 群体压力与从众在心理学中,从众是指由于群体压力而引起的个体行为或信念的改变。群体压力是指群体成员基于遵守群体规范,以及为了同其他成员在观点、行为上保持一致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年轻的群体,他们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和关注点,自我意识强烈,他们本来就倾向于注重事物的感知,而非理性的分析。他们宁愿相信网上有的,也不愿相信自己思考的,他们更多的是依赖“看”的方式感知世界,而排斥“想”的感知方式。一些通过论坛、社区、博客临时组成的松散的大学生网络群体,往往针对社会热点和他们关注的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中“随大流”的思想广泛存在,他们往往相信网络的意见,而非经过认真的思考。从众是生存的本能,但无意识的从众,失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不懂得规避从众的风险,就很可能成为从众的牺牲品,也使自身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   2.2.4 责任感的弱化由于网络传播匿名性的特点,每一个网络用户在互联网上均可以自己所设计的任何一种身份出现。这正应验了网络上流传的那句名言:”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参与者的匿名性直接导致了发表言论和意见的匿名性。如此一来,舆论人可以在完全公开、完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尽情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而不担心会因为发表了某些于他人不利的言论而另生事端。现实生活中,大学生面对来自于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个人行为受到各种社会习俗、学校制度的约束,很多人都将自己强烈而复杂的内心活动隐藏在平和与平淡的言行背后。而在网上,虚拟的身份与匿名的形式给了人们一种空前的安全感。正是这种安全感增加了人们对自我意志的认同,并激发了人们表达与表现的欲望。于是,网上的畅所欲言与无所不言成为了可能。但是,大学生往往不能约束自己的欲望和言行,他们认为在网络匿名性和高度自由性的情况下,无需为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无需考虑自己言语的影响,他们可以在网络上发泄、谩骂、攻击他人、随意发帖等,社会责任感由此丧失。   3大学生网络群体行为的引导与规范   大学生网络群体行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由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必须正确看待并合理引导。大学生网络群体行为的引导与规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从多个方面入手加以引导。政府和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研判和处置工作,重点研究大学生网络群体行为的特征和规律,加强校园BBS的规范管理和网上引导。要注重培养舆论领袖,加强舆论引导,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大学生网络群体的网络道德水平和网络素养,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孙凤,郑欣.理性与非理性之辨―网络集群行为的产生及其演变[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1.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3][法]古斯塔夫・勒庞,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Consideration on Group Psychology of Network Group Behavior of Colleger       Feng Guodong   (西安科技大学,西安 710054)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 710054,China)      摘要: 大学生网络群体行为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网络群体行为的表现和倾向,并着重从群体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对策。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group behavior increasingly draws social concern.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performance and tendency of network group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focuses on the reason from group psychology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 网络 网络群体行为 群体心理   Key words: network group; network group behavior; group psychology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5-0292-02   1大学生网络群体行为的表现和倾向   1.1 网络群体与网络群体行为群体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的,广义的网络群体是指所有的网民,狭义的网络群体是指因特定目的在网络上进行持续互动的虚拟化集合体,通常所指的网络群体是指狭义的网络群体。网络群体分为两类,一是现实群体的网络化,比如支部、班级、兴趣小组等正式群体在网络的延伸。二是因网络而结合的群体,比如游戏族、QQ族,网络社团等。对于大学生而言,网络群体表现为校园BBS、博客、同学录、QQ群、专题网页、论坛或聊天室等。   网络群体行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内涵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并未形成一致的看法,称谓也不太一致,有网络集群行为、网络群聚行为、网络集体行为等。在互联网技术条件下,网络群体行为是指大量网民基于特定诉求在特定阶段通过网络集中参与社会表达的社会事件,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不确定性。网络群体行为有理性与非理性之分,理性行为主要是指网络参与者理智地看待问题,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逻辑来分析问题,参与对事件的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为事件的解决提供合理可行的策略。非理性行为主要是指网络参与者在讨论中的情绪化、过激性的观点、意见及行为的表达、流露与实施,如围攻、谩骂某人,发布网络通缉令等。[1]网络群体行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可能是自发的,也可能是有组织的,可能是有序的、健康的,也可能是无序的甚至是非法的。   1.2 大学生网络群体行为的具体表现 大学生群体是最活跃的网络群体之一。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突破4.5亿大关,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2010年,学生在总体网民中占30.6%,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23.2%。[2]受网络固有的虚拟性、匿名性和开放性的影响,大学生群体积极参与各类网络聚集活动,并迅速引起社会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1.2.1 网络集会网络集会是网络群体行为的典型表现。网络集会是指围绕特定现实主题、以意见的强化与汇聚为特征的、具有一定组织性和影响力的网络群体的聚集。国际关系、民族关系争端往往成为大学生网络集会的诱因,在近年来的中日钓鱼岛争端、反对日本“入常”、“家乐福”事件等活动中,大学生在博客、QQ群、论坛等区域热烈讨论,围绕中法关系、中日关系抒发爱国热情,发表激烈的攻击,并转化为现实中的游行示威活动。同时,网络集会也广泛存在于高校校园,大学生因学习、生活问题通过校园BBS、论坛等发动罢餐、罢课等,也对高校的管理和稳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2.2 网络围观网络围观是一种常见的网络群体行为。在现实中,各种群体因为立场、身份不同和地域的限制,各行其是互不影响,网络的开放性为他们的交锋提供了舞台。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转型期,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各种利益群体之间容易引发冲突。在网络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民意、利益诉求、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更多地反映、折射在互联网上,大量网民在网上就某一事件进行聚焦,并引发难以预料的社会影响。大学校园并不是象牙塔,网络社会中的舆论更成为大学生群体要求平等、发泄不满的载体,甚至站到了社会的中心。2010年10月发生在河北大学的“李刚事件”就从网络走向了现实,演变成了社会舆论的焦点,大学生纷纷关注“李刚事件”并参与到该事件的讨论中去,短短几天调侃“我爸是李刚”的网贴达到了36万条,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   1.2.3 人肉搜索人肉搜索是一种以人工察访与群体讨论为基础的在线调查。人肉搜索作为一种网络现象,其出发点错综复杂,不能简单地以正义与非正义来做决断。人肉搜索有很多优点,网友可以借助于人肉搜索寻找失散的亲人,对社会丑陋现象进行监督,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例如温家宝总理在访问剑桥大学期间遭遇了“扔鞋事件”,短短时间肇事者即遭到“人肉搜索”,并被网络谴责。但人肉搜网也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网络的匿名性使得网民可以不付责任地侵犯别人的隐私,威胁别人的安全,也会以道德的名义形成多数人的暴政,从而走向网络暴力。   1.2.4 网络水军“网络水军”是指通过雇用大批人手在互联网上集体炒作某个话题或人物,以达到宣传、推销或攻击某些人或产品的目的。这些受雇人员在“网络推手”的带领下,以各种手法和名目在各大互联网论坛上发帖。大学生是“网络水军”的重要力量,由于大学生群体上网时间多、文化程度高、兴趣广泛、有一定的独立意识和写作功底,他们受利益驱动把此作为收入渠道,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大学生“水军”群体。“网络水军”某种程度上左右了社会舆论,人们无法辨别真假、无法知道真相,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也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   1.3 大学生网络群体行为的倾向   1.3.1 民族主义倾向在网络集会等群体行为中,大学生更多的显露出一种民族主义倾向,国家关系如中日关系、中法关系、中美关系等往往引发大学生激烈的反应。一些“网络愤青”满怀对民族命运的忧虑和使命感,以言辞激烈表达偏激观点,他们发表情绪化的言论,所有极端的行为都打着爱国的口号,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和政治化倾向。这种行为虽然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但情绪化、粗俗化、偏激化、极端化等非理性行为也极易引发暴力活动,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1.3.2 批判现实倾向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并非是截然分开的,它在某种程度上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在现阶段,个体权利的保护和社会阶层的冲突,更容易成为网络舆论关注的焦点,其中民与官的矛盾、穷与富的冲突,往往又折射到大学校园,比如在李刚事件中,大学生纷纷转载的“考试不及格,我爸是李刚;工作没着落,我爸是李刚”就折射出大学生学习和就业的压力,也反应出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和诉求。从大学生在校园BBS上发泄的种种不满等,也可以听到他们真实的想法,也是网络成为一种倾听真实声音的窗口。从批判现实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网络群体行为也更为真实地聚焦了现实,反映了民情,有效维护了大学生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具有积极的正面影响。   1.3.3 暴力化倾向在人肉搜索和网络论战、网络围观等群体行为中,网络的虚拟性使得大学生网民容易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他们往往采取诽谤、攻击、谣言、诬蔑、骚扰等方式介入现实社会,对网络以及现实中与之对应的个人、集体施加压力、造成影响、形成威胁,甚至引发疯狂偏激的事件。在很多高校的BBS里,对于学校后勤服务、教学管理甚至个人的不负责任的攻击也是屡见不鲜,这种攻击常以某一事件为发端,宣泄不良情绪,伴以非理性的指责非难、以讹传讹、肆意的攻击和谩骂、揭人隐私,而不是以探讨、切磋、辩明是非的心态进行辩论,表现出强烈的暴力化倾向。   1.3.4 娱乐化倾向在网络世界里,大学生网络群体的表现欲望、想象力、自我意识和深层诉求都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和抒写,在言语风格、个性张扬、发对传统等方面彰显出强烈的自我表现心理“恶搞”倾向。他们喜欢把特定的网络语言作为网络交流的工具,并成为辨别异类的标准。如他们经常使用的“顶”、“雷”、“山寨”、“886”、“偶”等等。同时,有些大学生在网络上习惯使用粗言粗语,编造谎言,放纵自己的言行并乐此不疲。他们的娱乐化倾向彰显了独来独往的行为方式、我行我素的思维风格以及发权威、反传统的文化基调,对现实社会和大学校园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是网络群体行为的最好注释。   2从群体心理视角探析大学生网络群体行为   大学生网络群体行为特别是非理性行为,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基于网络技术发展的原因,也有其深刻的心理动因,本文着重从群体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网络群体行为的原因。   2.1 群体心理学理论群体心理学是一门专注于理解和解释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何受到集体中其他人实际的、想象的或者暗示的存在的影响的学科,是研究结成群体的人们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社会心理学分支。法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勒庞是这门学科的创始者之一,勒庞指出:“我们只根据事实便已知道,人作为行动的群体中的一员,他们的集体心理与他们的个人心理有着本质的差别,而且他们的智力也会受到这种差别的影响。我们已经知道,智力在群体中不起作用,它完全处在无意识情绪的支配之下”。[3]他认为群体是冲动的,无理性的,缺乏责任感的、愚蠢的,个体一旦参加到群体之中,由于匿名、感染、暗示等因素的作用,就会丧失理性和责任感,表现出冲动的、凶残的反社会行为。   2.2 大学生网络群体行为的群体心理动因   2.2.1 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网络群体最突出的心理特征。集体无意识现象最早由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发现,他指出,无意识现象不但在有机体的生活中,而且在智力活动中,都发挥着一种完全压倒性的作用――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在网络论战中,大部分大学生网民并非是由自己的思维、意见和价值观所做出的理性的选择,而是在集体无意识的状态下,做出一些和自己个性或平时表现并不相同的选择。在网络上参与论战的大学生群体,其现实的身份、背景、地位、个人经历、成长环境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群体所营造的这种激烈的情绪和无意识的状态下,却做出了相同的情感、行为上的选择。这都是由于在当时情景下,融入集体的网络成员产生了新的集体心理,无意识地卷入了一场网络群体行为的“战争”。在一些高校,临近毕业前夕,即将离校的学生经常会发生一些群体行为,他们在特定的时刻聚集在一起,唱歌、吵闹甚至破坏公物,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其他学生都不约而同地抛弃了大学生本该具备的文明素养,在各种情绪的渲染和无意识心理的控制下暴露出不可思议的一面,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2.2.2 暗示与传染从现实的实践中,勒庞得出这样的结论:群体是完全可以通过暗示被塑造的,恰恰是记忆和暗示在群体的心理机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在网络群体行为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大学生参与到热烈的讨论中后,很多人对事件激烈高昂的情绪很容易感染到另外一些人。特别是在群体形成后,这时的个体更容易被传染,无论是情绪还是行为,被感染的速度和程度都更高。在家乐福事件中,从抵制法国到抵制法国的大企业乃至所有有关法国的东西,这个过程也是经过暗示和传染的,网络群体最初因为奥运火炬在法国受阻而反对法国,但抵制法货的帖子暗示网友不用法国的产品,焦点对准了家乐福。“抵制法国货,从家乐福开始”的帖子让议题的中心由中法关系转向了中国人与家乐福的关系,随着事件的逐步升级,演变成立抵制运动和示威游行。在暗示与感染机制作用之下群体成员相互模仿,相互影响,人人高举“爱国”的旗帜参与到网络论证和转帖过程中,并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自豪,网络群体犹如处在集合状态的群体,个体失去了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能力,转化成了实际的行动。   2.2.3 群体压力与从众在心理学中,从众是指由于群体压力而引起的个体行为或信念的改变。群体压力是指群体成员基于遵守群体规范,以及为了同其他成员在观点、行为上保持一致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年轻的群体,他们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和关注点,自我意识强烈,他们本来就倾向于注重事物的感知,而非理性的分析。他们宁愿相信网上有的,也不愿相信自己思考的,他们更多的是依赖“看”的方式感知世界,而排斥“想”的感知方式。一些通过论坛、社区、博客临时组成的松散的大学生网络群体,往往针对社会热点和他们关注的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中“随大流”的思想广泛存在,他们往往相信网络的意见,而非经过认真的思考。从众是生存的本能,但无意识的从众,失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不懂得规避从众的风险,就很可能成为从众的牺牲品,也使自身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   2.2.4 责任感的弱化由于网络传播匿名性的特点,每一个网络用户在互联网上均可以自己所设计的任何一种身份出现。这正应验了网络上流传的那句名言:”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参与者的匿名性直接导致了发表言论和意见的匿名性。如此一来,舆论人可以在完全公开、完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尽情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而不担心会因为发表了某些于他人不利的言论而另生事端。现实生活中,大学生面对来自于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个人行为受到各种社会习俗、学校制度的约束,很多人都将自己强烈而复杂的内心活动隐藏在平和与平淡的言行背后。而在网上,虚拟的身份与匿名的形式给了人们一种空前的安全感。正是这种安全感增加了人们对自我意志的认同,并激发了人们表达与表现的欲望。于是,网上的畅所欲言与无所不言成为了可能。但是,大学生往往不能约束自己的欲望和言行,他们认为在网络匿名性和高度自由性的情况下,无需为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无需考虑自己言语的影响,他们可以在网络上发泄、谩骂、攻击他人、随意发帖等,社会责任感由此丧失。   3大学生网络群体行为的引导与规范   大学生网络群体行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由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必须正确看待并合理引导。大学生网络群体行为的引导与规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从多个方面入手加以引导。政府和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研判和处置工作,重点研究大学生网络群体行为的特征和规律,加强校园BBS的规范管理和网上引导。要注重培养舆论领袖,加强舆论引导,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大学生网络群体的网络道德水平和网络素养,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孙凤,郑欣.理性与非理性之辨―网络集群行为的产生及其演变[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1.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3][法]古斯塔夫・勒庞,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相关文章

  • 消费者行为学教学大纲
  • <消费者行为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消费者行为学 英文名称:Consumer Behavior 课程性质:必修 周学时/学分:3/3 适用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 使用教材:荣晓华. 消费者行为学. ...查看


  • 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动因分析
  • 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 动因分析 ■ 宋晓欣(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北京101149)t 中图分类号:F224.6 文献标识码:A 青睐,注定了大学生网络消费的流行. 内容摘要:随着电脑.网络在大众生活中的普及.网络消费逐渐开始流行.大群体内部沟通 ...查看


  • 基于价值累加理论的大学生网上群聚行为规律及对策研究
  • 摘要: 本文通过将价值累加理论引入至大学生网上群聚行为研究,剖析出大学生网上群聚行为的内在特点和规律形式,深入分析了在价值累加理论的六个构成因素--结构性诱因.结构性紧张.一般性信念.触发因素.行动动员和社会控制的实现的作用下,大学生网上群 ...查看


  • 大众狂欢语境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解析
  • 大众狂欢语境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解析 江凌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上海,200240) 摘 要:目前,中国大陆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且突发性强,走向充满不确定性,给网络安全治理和社会管理带来了挑战.如何客观认识和评价网络群体 ...查看


  •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1.中小城市社区服务调查研究 2.城市居民社区参与意愿研究 3.城市社区福利现状及其建设研究 4.城市社区民间组织发展状况调查 5.中小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调查研究 6.从社会学视角审视当前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中的问题 7 ...查看


  • "微时代"大学生价值观面临的挑战
  • "微时代"大学生价值观面临的挑战 一."微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 "微时代"是以微信息.微媒体.微社区为主要形态的新网络空间.它以手机.掌上电脑等现代电子设备为依托,在网络系统中 ...查看


  • 网络传播概论复习提纲
  • 网络传播概论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6*5'=30 简答:5*6'=30 论述:2*20'=40 第一节 网络结构-- 计算机网络系统:网络通信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系统 计算机网络类型:局域网与广域网.有线网与无线网.互联网 互联网的结 ...查看


  • 社会网络的组织力量
  • 2010年10月管理学家学术版Oct. 2010 社会网络的组织力量 --读克莱・舍基的<未来是湿的> 李平 哈尔滨工程大学政策研究室 哈尔滨 150001 虚拟的社会网络已经进入我国人民的生活,并正在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查看


  • 论网络技术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
  • 作者:王晓春 东北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0年05期 社会生活环境直接作用于个人的社会性的形成.发展和实现过程.随着网络技术逐渐成为当代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休闲.通信等方式的最有效的信息传播载体,它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成为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