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球菌肺炎的临床诊断及合理用药

中国保健营养

・96・

No.03

2012

CHINAHEALTRCARE&NUTRITION

临床集锦

肺炎球菌肺炎的临床诊断及合理用药

李瑞华

安图县中医院,吉嚣安图133600

【摘要】肺支球茵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茸或称肺更球菌所引起的肺炎。通过系列临床诊断,迅速确诊病因,采用合理药物进行有效治疗。皋文拟就工作中常见的临床诊断特点及合理的药物使用进行总结争概括。

【关键词】肺炎率茵肺炎;临床诊断;合理的药物【中图分类号lR563.t

【文献标识码】B

文章鳊号:1004-7484(2012)-03-0096-02

感染患者一日剂量可以增加至129,一日最高剂量为149。肾功能不全者:内生肌酐清除率为10—50ral/rain或小于lOml/min时,给药间期应分别延长至6—12小时和12—24小时。氨苄西林钠静脉滴注液的浓度不宜超过30mg/ml。

2.2头孢类抗生索:为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嚣素结合蛋白(pbp)结合,使转肽酶酰化,抑制细菌中隔和细胞壁的合成,影响细胞壁黏肽成分的交叉联结,使细胞分裂和生长受到抑制,细菌形态变长,最后溶解和死亡。

2.2.1头孢曲松: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用药方法:肌内注射:0.25及0.59头孢曲松可溶于2d.而lg则溶于3.5ml的l%利多卡困溶液,傲深部的臀肌内注射,一般每天不超过lg。科多卡因溶液定不可用作静脉注射。静脉注射:o.25及0.59头孢曲松可溶于5ml,而lg则溶于10ral的注射用水,直接做静脉注射,一般需时2—4分钟。静滴:29头孢曲松溶千40ral下列不含钙的输注液,如0.9%氯化钠、0.45%氯化钠加2,5%葡萄糖、5%葡萄糖、10%葡萄糖、5%左旋糖、6%葡萄聚糖。藉漓需时30分钟,输注液应呈微黄色,但对本品的有效性和耐受性并无影响。

2.2.2头孢呋辛。用药方法: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①肌内注射:0.259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加iml注射用水或0.759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加3mi注射用水,轻轻摇匀使成为不透明的混悬液。②静脉注射:0.259注射用头担呋辛钠最少加2ml注射用水或0.759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最少加6ml注射用水,使溶解成黄色的澄清溶液。③静脉滴注:可将I'59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溶于50ml注射用水中或与大多数常用的静脉注射液配伍(氨基苷类除外)。一般或中度感染:一次0.759。一日3次,肌内或静脉注射。重症感染:剂量加倍,一次1.5个,一日3次.静脉滴注20—30分钟。

2.2.3头孢噻肟。用药方法:成人一日2-69,分2—3次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严重感染者每6-8小时2—39,一日最高剂量不超过129。治疗无并发症的肺炎链球菌肺炎每12小时190严重肾功能减退患者应用本品时须适当减量。

2.3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主要作用靶位在细菌的脱氧核椿核酸(DI'IA)旋转酶。干扰DNA复籁、转录和重组,从而影响mjA的合成,导致细菌死亡,为杀菌剂。

2.3.1左氧氟沙星。用药方法:r-t服,一般成人一次0.I一0.29,一日2次。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感染症的种类及症状适当增减,每日最大用量0.69。疗程一般5一14天。国外主张250—7.50mg每日一次目服或静咏漓注。

2.3.2奠西沙星。用药方法:任何适应症推荐一次400mg,一日1次,口服或静脉滴注,服用时同不受饮食影响。治疗时间:一般肺炎链球菌肺炎疗程lo—14天,应注重病变范围等情况。.

经过初步治疗,合理使用药物后,该病通常预后良好。但年

肺炎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或称肺炎球菌所引起的肺炎。肺炎链球菌是CAP最常见的病原体,通常占30%一70%。多发性骨髓瘤、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自血病、AIDS等免疫缺陷性疾病均为肺炎链球菌的重要危险因素。老年人和身体衰弱的成年人也容易受到肺炎链球菌的攻击。

l-临床诊断

肺炎球菌性肺炎的l晦床特点包括:上感诱因;继以突发短期寒战开始(而持续寒战常提示为其他疾病);紧接着,一般出现发热,呼吸时患侧疼痛(胸膜炎】,咳嗽.呼吸困难及咳痰(疼痛可为放射性,当病变在下叶时,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可误诊为急腹症)。体温迅速上升至38一∞,5℃;脉搏通常达100-140/rain;呼吸如快到笛一45/ndn;其他常见症状为恶心、呕吐、周身不适和肌肉疼痛。开始咳嗽可能无痰,但一般逐渐变成带脓性、血丝或“铁锈”痰液。这些特点是多为健康人发生肺炎球菌性肺炎的典型表现。在很多情况下,特别是老年患者,本病较为隐袭。体检无固定阳性体征,视病变特征及检查时患者所处的阶段而定。可有肺叶实变或胸膜渗出的典型肺部体征。支气管肺炎常见的表现是湿性哆音;严重且可能导致死亡的并发症为进展性肺炎,有时伴有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或)脓毒性休克。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约25%的患者有胸膜渗出,且仅l%左右的患者有脓胸。有些患者产生病变邻近部位的感染(如脓胸或化脓性心包炎)。菌血症可造成肺以外的感染病灶,包括脓毒性关节炎、心内膜炎、脑膜炎及腹膜炎(腹水患者)。有些患者出现肺部重复感染,表现为在治疗过程中,暂时改善之后又出现发热和新的肺浸润而致病情恶化。2.治疗用药

2.1青霉素类抗生索:青霉素类抗生索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适用于青霉素敏感的肺炎链球菌肺炎。

2.I.I青霉素G:青霉素类抗生素。用药方法:可应用240万a/d,分3次肌内注射,或青霉索G240万一480万u/d,每6—8小时一次,分次静脉滴注;重症或合并脑膜炎者青霉索G1000万一3000万u/d.每6小时一次,分次静脉摘注。对青霉素c耐药(最小抑制浓度>O.1,≤i.O)≥1000万u/d。肾功能减退患者:轻、中度肾功能损害者使用常规剂量不需减量,严重肾功能损害者应延长给药间隔或调整剂量。

2.1.2阿莫西林。用药方法:口服。成人一次0.59,每6—8小时一次.一日剂量不超过49/d。肾功能严重损害患者须调整给药热量。其中内生肌酐清除率为10一30ral/rain的患者每112小时0.25—0.59;内生肌酐清除率小于lOml/min的患者每24小时0,25

—0.59。

2.1.3氨苄西林。用药方法:成人肌内注射一日2—49,分4次给药;静脉滴注或注射剂量为一日4—8s,分2—4次给药,重症

中国保健营养

临床集锦

CHINAHEALTHCARE&NUTRITION

No.03

2012

・97・

老,且原有心、肺、肝、肾及代谢疚病基础者,体温及血白细胞计数不高者以及免疫缺陷者,病变广泛、多叶受累者,严重并发症,如感染中毒性休克者预后较差。参考文献

[1]王璇荨,主编.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

术出版社.2010.6.

[2】[3]

刘廷桢.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M】.甘肃:甘肃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9。06.

冯卫华.临床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

杜.2003.

[4】客健材.新编实用临床用药指南[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

版社(第一版)。1994,01.

剖宫产手术同时行子宫肌瘤核除术94例

刘玉萍

沈阳市辽中县妇幼保健所,辽宁辽中110200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同时行子宫肌瘤核除术的安全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核除术的产妇(肌瘸核除组)与90例同期仅行单纯剖宫产采的产妇(婶照组),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问、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闻等情况。结果:肌瘤组手采砖问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t05),两组术中出血量、书后排气时1'11、术后并发箍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如无手术禁忌证,依据惠者实际病情在妊娠分娩过程同时选用合理的手术方法行

子宫肌瘤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链词l剖宫产;子宫肌瘤;核除米

l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一03一0097—02

例孕产妇分娩.明确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者68例,发生比例0.44%,剖宫产1020例,剖宫产术中发现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者26例,占剖宫产总数的0.25%。在刮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核除术94例作为肌瘤核除组.年龄23-42岁,平均30岁,孕周36-42周,平均38周;初产妇62例,经产妇32例。随机选择同期剖宫产孕妇中无子宫肌瘤合并症的单纯削官产9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术前均无手术禁忌症,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见表

I)。

亵】两组年龄和孕周比较

子宫肌瘤是现今妇女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近年来随着高龄、晚孕晚育的产妇增多及B超的普遍应用,子宫肌瘤的检出率逐渐升高,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生率为0.05—5%…。然而对在行剖宫产时是否应对肌瘤子以核除尚有争议。本文回顾性分析94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在剖宫产同对进行肌瘤核除术,探讨其安全

性及可行性。1.资料与方法

1.I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1536

组剧

肌瘤剔除组对照组

例数

94

年龄(岁,i±s)

29

孕周(周,又±s)

4041

初产[例(%)】

70.2%76.6%

经产[例(%)]

29.7%23.3%

1.2手术方法:两组患者剖官产手术操作均采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下子宫下段剁宫产术1“,肌瘤核除组首先进行剖宫产,剖宫产切口选择子宫下段横切口.下段有肌瘤尽量避开,娩出胎儿胎盘后,官体注射催产素20u,同时静脉滴注5%葡萄糖500ml加催产素20u维持,常规探查官腔,如为黏膜下肌瘤可经此切口予以切除,近切口处瘤体,不再另行切口,经此切口核除,全层缝合关闭瘤腔,再缝合子宫切口。其他肌瘤核除前先缝合子宫切口,再核除飘瘤。子宫肌瘤核除操作与jE孕期肌瘤核除相同。浆膜下带蒂肌瘤:于基底部傲楔形切口将肌瘤切除。间断或“8”字缝合切口。浆膜下肌癯:于肌癯中部纵行切开肌瘤浆膜层,以一手压迫肌瘤两侧官体.用刀柄钝性剥离肌瘸,用可吸收线连续缝合或间断“8..字缝合关闭肌瘤残腔(不留死腔),浆肌层褥式内翻缝合压迫并包埋手术创面止血。胍壁问肌瘤:纵行切开肌瘤包膜至肌瘤,助手在肌瘤外侧加压挤压肌瘤,组织钳外提肌瘸配合刀柄饨性剥离,可减少术中出血量,肌癯剥除后现行深层连续缝合肌瘤残腔止血并不留腔.再行浆肌层连续或间断褥式内翻缝合压迫并包埋手术创面。多发性子宫肌瘤:相邻肌痼尽量采取一个浆膜层切口进入,剥除多个肌瘤后关闭肌瘤残腔,以减少子宫表面切口出血及预防术后子宫与周围组

织粘连。

1.3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均数以叉±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I

检验,计数资料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i肌瘤情况:肌瘤核除组全部完成肌瘤核除,无产后大出血及子宫切除病例;黏膜下肌瘤8例,肌壁问肌瘤例55,浆瑛下肌瘤31例;单发肌瘤63例,多发肌瘤31例;5cm≤直径<10cm肌瘤26铡,直径≥10cm肌癯7例。直径≤5cm骶瘤6l例。术后病理均为子宫平滑肌瘤,肌瘤变性占23.4%(21/94),其中红色变性上85.7%(18/94),玻璃样变性占13.2%(3/94)。

2.2两组手术操作时间、出血蕈、并发症发生率、排气时问、术后住院天数比较、肌瘤组手术操作时间较对照组长,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5)。其余各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o.05)。

2.3多发性肌癌与单发性肌瘤术中出血量。多发性肌瘤平均出血量(210十58)m1.单发性肌瘤平均出血量(208±50)nIl,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3.讨论

3.I医学界对于剡官产术中是否同时核除子宫肌瘤,一直没有一致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妊娠期子宫壁血运丰富,肌癌变软.手术核除肌瘤时出血活跃。甚至难以控制,增加术中、术后出血

中国保健营养

・96・

No.03

2012

CHINAHEALTRCARE&NUTRITION

临床集锦

肺炎球菌肺炎的临床诊断及合理用药

李瑞华

安图县中医院,吉嚣安图133600

【摘要】肺支球茵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茸或称肺更球菌所引起的肺炎。通过系列临床诊断,迅速确诊病因,采用合理药物进行有效治疗。皋文拟就工作中常见的临床诊断特点及合理的药物使用进行总结争概括。

【关键词】肺炎率茵肺炎;临床诊断;合理的药物【中图分类号lR563.t

【文献标识码】B

文章鳊号:1004-7484(2012)-03-0096-02

感染患者一日剂量可以增加至129,一日最高剂量为149。肾功能不全者:内生肌酐清除率为10—50ral/rain或小于lOml/min时,给药间期应分别延长至6—12小时和12—24小时。氨苄西林钠静脉滴注液的浓度不宜超过30mg/ml。

2.2头孢类抗生索:为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嚣素结合蛋白(pbp)结合,使转肽酶酰化,抑制细菌中隔和细胞壁的合成,影响细胞壁黏肽成分的交叉联结,使细胞分裂和生长受到抑制,细菌形态变长,最后溶解和死亡。

2.2.1头孢曲松: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用药方法:肌内注射:0.25及0.59头孢曲松可溶于2d.而lg则溶于3.5ml的l%利多卡困溶液,傲深部的臀肌内注射,一般每天不超过lg。科多卡因溶液定不可用作静脉注射。静脉注射:o.25及0.59头孢曲松可溶于5ml,而lg则溶于10ral的注射用水,直接做静脉注射,一般需时2—4分钟。静滴:29头孢曲松溶千40ral下列不含钙的输注液,如0.9%氯化钠、0.45%氯化钠加2,5%葡萄糖、5%葡萄糖、10%葡萄糖、5%左旋糖、6%葡萄聚糖。藉漓需时30分钟,输注液应呈微黄色,但对本品的有效性和耐受性并无影响。

2.2.2头孢呋辛。用药方法: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①肌内注射:0.259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加iml注射用水或0.759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加3mi注射用水,轻轻摇匀使成为不透明的混悬液。②静脉注射:0.259注射用头担呋辛钠最少加2ml注射用水或0.759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最少加6ml注射用水,使溶解成黄色的澄清溶液。③静脉滴注:可将I'59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溶于50ml注射用水中或与大多数常用的静脉注射液配伍(氨基苷类除外)。一般或中度感染:一次0.759。一日3次,肌内或静脉注射。重症感染:剂量加倍,一次1.5个,一日3次.静脉滴注20—30分钟。

2.2.3头孢噻肟。用药方法:成人一日2-69,分2—3次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严重感染者每6-8小时2—39,一日最高剂量不超过129。治疗无并发症的肺炎链球菌肺炎每12小时190严重肾功能减退患者应用本品时须适当减量。

2.3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主要作用靶位在细菌的脱氧核椿核酸(DI'IA)旋转酶。干扰DNA复籁、转录和重组,从而影响mjA的合成,导致细菌死亡,为杀菌剂。

2.3.1左氧氟沙星。用药方法:r-t服,一般成人一次0.I一0.29,一日2次。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感染症的种类及症状适当增减,每日最大用量0.69。疗程一般5一14天。国外主张250—7.50mg每日一次目服或静咏漓注。

2.3.2奠西沙星。用药方法:任何适应症推荐一次400mg,一日1次,口服或静脉滴注,服用时同不受饮食影响。治疗时间:一般肺炎链球菌肺炎疗程lo—14天,应注重病变范围等情况。.

经过初步治疗,合理使用药物后,该病通常预后良好。但年

肺炎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或称肺炎球菌所引起的肺炎。肺炎链球菌是CAP最常见的病原体,通常占30%一70%。多发性骨髓瘤、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自血病、AIDS等免疫缺陷性疾病均为肺炎链球菌的重要危险因素。老年人和身体衰弱的成年人也容易受到肺炎链球菌的攻击。

l-临床诊断

肺炎球菌性肺炎的l晦床特点包括:上感诱因;继以突发短期寒战开始(而持续寒战常提示为其他疾病);紧接着,一般出现发热,呼吸时患侧疼痛(胸膜炎】,咳嗽.呼吸困难及咳痰(疼痛可为放射性,当病变在下叶时,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可误诊为急腹症)。体温迅速上升至38一∞,5℃;脉搏通常达100-140/rain;呼吸如快到笛一45/ndn;其他常见症状为恶心、呕吐、周身不适和肌肉疼痛。开始咳嗽可能无痰,但一般逐渐变成带脓性、血丝或“铁锈”痰液。这些特点是多为健康人发生肺炎球菌性肺炎的典型表现。在很多情况下,特别是老年患者,本病较为隐袭。体检无固定阳性体征,视病变特征及检查时患者所处的阶段而定。可有肺叶实变或胸膜渗出的典型肺部体征。支气管肺炎常见的表现是湿性哆音;严重且可能导致死亡的并发症为进展性肺炎,有时伴有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或)脓毒性休克。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约25%的患者有胸膜渗出,且仅l%左右的患者有脓胸。有些患者产生病变邻近部位的感染(如脓胸或化脓性心包炎)。菌血症可造成肺以外的感染病灶,包括脓毒性关节炎、心内膜炎、脑膜炎及腹膜炎(腹水患者)。有些患者出现肺部重复感染,表现为在治疗过程中,暂时改善之后又出现发热和新的肺浸润而致病情恶化。2.治疗用药

2.1青霉素类抗生索:青霉素类抗生索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适用于青霉素敏感的肺炎链球菌肺炎。

2.I.I青霉素G:青霉素类抗生素。用药方法:可应用240万a/d,分3次肌内注射,或青霉索G240万一480万u/d,每6—8小时一次,分次静脉滴注;重症或合并脑膜炎者青霉索G1000万一3000万u/d.每6小时一次,分次静脉摘注。对青霉素c耐药(最小抑制浓度>O.1,≤i.O)≥1000万u/d。肾功能减退患者:轻、中度肾功能损害者使用常规剂量不需减量,严重肾功能损害者应延长给药间隔或调整剂量。

2.1.2阿莫西林。用药方法:口服。成人一次0.59,每6—8小时一次.一日剂量不超过49/d。肾功能严重损害患者须调整给药热量。其中内生肌酐清除率为10一30ral/rain的患者每112小时0.25—0.59;内生肌酐清除率小于lOml/min的患者每24小时0,25

—0.59。

2.1.3氨苄西林。用药方法:成人肌内注射一日2—49,分4次给药;静脉滴注或注射剂量为一日4—8s,分2—4次给药,重症

中国保健营养

临床集锦

CHINAHEALTHCARE&NUTRITION

No.03

2012

・97・

老,且原有心、肺、肝、肾及代谢疚病基础者,体温及血白细胞计数不高者以及免疫缺陷者,病变广泛、多叶受累者,严重并发症,如感染中毒性休克者预后较差。参考文献

[1]王璇荨,主编.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

术出版社.2010.6.

[2】[3]

刘廷桢.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M】.甘肃:甘肃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9。06.

冯卫华.临床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

杜.2003.

[4】客健材.新编实用临床用药指南[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

版社(第一版)。1994,01.

剖宫产手术同时行子宫肌瘤核除术94例

刘玉萍

沈阳市辽中县妇幼保健所,辽宁辽中110200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同时行子宫肌瘤核除术的安全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核除术的产妇(肌瘸核除组)与90例同期仅行单纯剖宫产采的产妇(婶照组),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问、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闻等情况。结果:肌瘤组手采砖问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t05),两组术中出血量、书后排气时1'11、术后并发箍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如无手术禁忌证,依据惠者实际病情在妊娠分娩过程同时选用合理的手术方法行

子宫肌瘤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链词l剖宫产;子宫肌瘤;核除米

l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一03一0097—02

例孕产妇分娩.明确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者68例,发生比例0.44%,剖宫产1020例,剖宫产术中发现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者26例,占剖宫产总数的0.25%。在刮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核除术94例作为肌瘤核除组.年龄23-42岁,平均30岁,孕周36-42周,平均38周;初产妇62例,经产妇32例。随机选择同期剖宫产孕妇中无子宫肌瘤合并症的单纯削官产9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术前均无手术禁忌症,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见表

I)。

亵】两组年龄和孕周比较

子宫肌瘤是现今妇女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近年来随着高龄、晚孕晚育的产妇增多及B超的普遍应用,子宫肌瘤的检出率逐渐升高,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生率为0.05—5%…。然而对在行剖宫产时是否应对肌瘤子以核除尚有争议。本文回顾性分析94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在剖宫产同对进行肌瘤核除术,探讨其安全

性及可行性。1.资料与方法

1.I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1536

组剧

肌瘤剔除组对照组

例数

94

年龄(岁,i±s)

29

孕周(周,又±s)

4041

初产[例(%)】

70.2%76.6%

经产[例(%)]

29.7%23.3%

1.2手术方法:两组患者剖官产手术操作均采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下子宫下段剁宫产术1“,肌瘤核除组首先进行剖宫产,剖宫产切口选择子宫下段横切口.下段有肌瘤尽量避开,娩出胎儿胎盘后,官体注射催产素20u,同时静脉滴注5%葡萄糖500ml加催产素20u维持,常规探查官腔,如为黏膜下肌瘤可经此切口予以切除,近切口处瘤体,不再另行切口,经此切口核除,全层缝合关闭瘤腔,再缝合子宫切口。其他肌瘤核除前先缝合子宫切口,再核除飘瘤。子宫肌瘤核除操作与jE孕期肌瘤核除相同。浆膜下带蒂肌瘤:于基底部傲楔形切口将肌瘤切除。间断或“8”字缝合切口。浆膜下肌癯:于肌癯中部纵行切开肌瘤浆膜层,以一手压迫肌瘤两侧官体.用刀柄钝性剥离肌瘸,用可吸收线连续缝合或间断“8..字缝合关闭肌瘤残腔(不留死腔),浆肌层褥式内翻缝合压迫并包埋手术创面止血。胍壁问肌瘤:纵行切开肌瘤包膜至肌瘤,助手在肌瘤外侧加压挤压肌瘤,组织钳外提肌瘸配合刀柄饨性剥离,可减少术中出血量,肌癯剥除后现行深层连续缝合肌瘤残腔止血并不留腔.再行浆肌层连续或间断褥式内翻缝合压迫并包埋手术创面。多发性子宫肌瘤:相邻肌痼尽量采取一个浆膜层切口进入,剥除多个肌瘤后关闭肌瘤残腔,以减少子宫表面切口出血及预防术后子宫与周围组

织粘连。

1.3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均数以叉±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I

检验,计数资料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i肌瘤情况:肌瘤核除组全部完成肌瘤核除,无产后大出血及子宫切除病例;黏膜下肌瘤8例,肌壁问肌瘤例55,浆瑛下肌瘤31例;单发肌瘤63例,多发肌瘤31例;5cm≤直径<10cm肌瘤26铡,直径≥10cm肌癯7例。直径≤5cm骶瘤6l例。术后病理均为子宫平滑肌瘤,肌瘤变性占23.4%(21/94),其中红色变性上85.7%(18/94),玻璃样变性占13.2%(3/94)。

2.2两组手术操作时间、出血蕈、并发症发生率、排气时问、术后住院天数比较、肌瘤组手术操作时间较对照组长,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5)。其余各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o.05)。

2.3多发性肌癌与单发性肌瘤术中出血量。多发性肌瘤平均出血量(210十58)m1.单发性肌瘤平均出血量(208±50)nIl,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3.讨论

3.I医学界对于剡官产术中是否同时核除子宫肌瘤,一直没有一致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妊娠期子宫壁血运丰富,肌癌变软.手术核除肌瘤时出血活跃。甚至难以控制,增加术中、术后出血


相关文章

  • 重症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 震I用山霸}lf|蹴第23卷第6期2∞8年3月JApMc妇Pediatr.V01.23No.6.Mar.2008 重症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胡 皓夫 (河北省儿童医院ICU,石家庄050031) DiagnosisandTreatmentofS ...查看


  •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指南
  • 第一届上海市医学会儿科区县年会论文汇编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指南(2009年版)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ketoacidosis,DKA)是以高 ...查看


  • 肺炎的治疗原则与药学监护
  • 天津药学Tianjin Pharmacy 2010年第22卷第2期 肺炎的治疗原则与药学监护. 张玲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天津300052) 摘要 目的:探索肺炎患者治疗过程的药学监护方式.方法:通过笔者的实践,结合肺炎的治疗原则及抗菌 ...查看


  • 抗生素耐药性及防控
  • 作者:汪锦娟,陈卫东,张荣嘎,王利, 胡靖 [摘要] 目的 综述抗生素的使用现状.耐药性的出现与 发展 .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与传播.抗生素耐药性的机制以及对抗生素耐药性的防控. 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 研究 报道并进行归纳综述,旨在说明抗生素 ...查看


  • 2014电大[药物治疗学]形成形考核册答案
  • 2014电大<药物治疗学>形成形考核册答案 一.填空题 1.临床药物治疗学以 药理学 . 病理学 . 生理学 . 生物化学 和 分子生物学 等学科为重要基础. 2.要将血药浓度水平维持在治疗窗内应考虑两个因素: 治疗窗的位置和高 ...查看


  • 大单元九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
  • 大单元九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 第一节 肺炎 第二节 支气管哮喘 第三节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 第四节 肺结核 第一节 肺炎 一.概述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反应及药物损伤所致. ...查看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施细则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施细则 第一篇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个别也可局部应用) 的各种抗生素以及喹诺 ...查看


  • 给药时间的设定
  • 1. 匀速给药保持相对平稳的血浓度--给药间隔应代替用药次数 2. 非匀速给药--有些疾病对机体特定时间的影响,需药物控制该时段症状等是不需要匀速给药.如降糖.消化系疾病.催眠药.驱虫药.避孕药.局部作用等. 3. 抗生素--细菌耐药防突变 ...查看


  • 关于安全用药,你觉得有哪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药卫生知识的普及,以及公费医疗制度的改革,许多家庭都备有日常用药.遇上小病小伤自我用药,既方便及时,又经济实惠.在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防止滥用药物.滥用药,就是不管病情.用药对象(老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