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函数实际应用-教学设计

分段函数实际应用的教学设计

陈学军

一、课程分析

职业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是专业建设与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一部分,应与专业课教学融为一体,立足于为专业课服务,解决实际生活中常见问题,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强调数学的应用性,以满足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的实际应用为主,这也体现了新课标中突出应用性的理念。

二、分段函数的实际应用在本课程中的地位:

(1)函数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函数的思想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之中,分段函数在科技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2)本节所探讨学习分段函数在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上应用,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正确的数学化理性思维的同时,形成一种意识,即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三、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熟知函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对函数性质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研究分段函数,同时深化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也为接下来学习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作了良好铺垫。由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入手,求得分段函数此部分知识以学生生活常识为背景,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分段函数作图可以略讲由学生自己完成。

四、学情分析

(1)知识层面:学生在初中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这些基本初等函数图像和性质,对函数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和理解;在本学期对函数知识又进一步系统的学习,加深学生对函数概念和性质的理解,为学习分段函数奠定良好的基础。

(2)能力层面:学生对函数具有一定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能够建立简单实际问题的分段函数的关系式,通过分段函数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什么是数学建模,提高学生基本科学素质。

五、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根据简单的实际问题,建立分段函数的关系式,会画分段

函数的图象并求简单的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建模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体会分类讨论思想以及从一般到特殊等学习数学的方法;加强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数学背景知识及应用的认知,学生不仅可以将其应用到专业学习上,更能从数学的角度提升对各种问题知识感性认识和理解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用数学语言抽象概括,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概括总结的能力,形成主动探求知识、合作交流的意识与品质。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根据数学建模的方法,建立实际问题的分段函数关系式,解决问题。

2、分段函数图像的做法。

难点: 建立实际问题的分段函数关系式。

七、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合作、探究分段函数图像的概念和性质,直观感受函数的实际应用。

八、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1.分段函数的定义

分段函数概念:在自变量的不同取值范围内,有不同的对应法则,需要用不同的解析式来表示的函数叫做分段表示的函数, 简称分段函数。

2.作出以下分段函数的图像,

分别求出f(-2), f(0), f(3)的值。 ⎧x , x ∈(0, +∞) y =⎨⎩-x +1, x ∈(-∞, 0]

定义域: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的各个不同取值范围的并集。

函数值: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f (x )时,应该首先判断x 所属的取值范围,然后再把x 代入到相应的解析式中进行计算。

注意:分段函数在整个定义域上仍然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只不过这个函数在定义域的不同范围内有不同的对应法则,需要用相应的解析式来表示.

(二)、新课讲授:

应用1:用水收费问题

在我国的很多城市的生活用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某城市制定了每户每月用水标准(含用水费和污水处理费):

3问题

1:若用水8 m 应交水费是多少?

3m 问题2:若用水10 应交水费是多少?

问题3:若用水12 m 应交水费是多少?

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用水量超过10m 时,超过的部分要提高收费标准,是提醒公民,超过标准消耗水是要付出高代价的,从而增强公民的节水意识. ”

教师提出问题:在上个案例中,设每户每月的用水量为x m ,应交的水费为y (元),试写出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

学生通过前面的思考,列出:

333那么,每户每月用水量x 与应交水费 y之间的关系是否可以用函数解析式表示出来?并作出函数图像。, 0

教师进行综合,将函数写成:y=

, x>10

回顾反思:

1、应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步骤。

2、了解什么是数学建模;怎样利用数学建模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团队学习1:计算水费

清远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阶梯式计价:

第一级(每户每月30立方米及以下的用水量)用水价格为1.2元/立方米;

第二级(每户每月30-38立方米的用水量)用水价格为1.6元/立方米; 第三级(每户每月38立方米及以上的用水量) 用水价格为2.2元/立方米。

问题1:如果小明家6月份用水40立方米,需要缴纳多少水费?

问题2:如果小明家7月份缴纳水费48.8元水费,则该月用水多少立方米? 应用2:出租车计费问题

某城市出租汽车收费标准为:当行程不超过3km 时,收费7元;行程超过3km ,但不超过10km 时,在收费7元的基础上,超过3km 的部分每公里收费1.0元;超过10km 时,超过10km 部分每公里收费1.5元.

试求车费y (元)与x (km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作出函数图像。

学生通过前面的思考,列出:

那么,距离 x 与收费 y之间的关系是否可以用函数解析式表示出来?并作出函数图像。

≤3 教师进行综合,将函数写成:(x-3)×1.0 3

团队学习2: ①清远市出租车起步价(3km 内6元)。②超过3km 每公里收费情况(2.4元/公里)。一位旅客由大学城乘出租车到小市约行驶21公里,根据本地出租车计费办法,试求出旅客应付多少费用?

九、归纳小结:

一个模型:分段函数

一个方法:数学建模方法

一种意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 用于生活”

由学生归纳建立分段“收费”这一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即分别写出自变量在不同取值范围时的函数解析式,再综合成一个大括号括成的分段式等式。在求函数值时应注意什么?在画图时又应注意什么?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小结,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完成本知识点的学习。

十、课后练习:

1.课本作业P80:练习2、3

分段函数实际应用的教学设计

陈学军

一、课程分析

职业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是专业建设与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一部分,应与专业课教学融为一体,立足于为专业课服务,解决实际生活中常见问题,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强调数学的应用性,以满足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的实际应用为主,这也体现了新课标中突出应用性的理念。

二、分段函数的实际应用在本课程中的地位:

(1)函数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函数的思想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之中,分段函数在科技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2)本节所探讨学习分段函数在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上应用,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正确的数学化理性思维的同时,形成一种意识,即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三、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熟知函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对函数性质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研究分段函数,同时深化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也为接下来学习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作了良好铺垫。由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入手,求得分段函数此部分知识以学生生活常识为背景,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分段函数作图可以略讲由学生自己完成。

四、学情分析

(1)知识层面:学生在初中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这些基本初等函数图像和性质,对函数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和理解;在本学期对函数知识又进一步系统的学习,加深学生对函数概念和性质的理解,为学习分段函数奠定良好的基础。

(2)能力层面:学生对函数具有一定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能够建立简单实际问题的分段函数的关系式,通过分段函数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什么是数学建模,提高学生基本科学素质。

五、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根据简单的实际问题,建立分段函数的关系式,会画分段

函数的图象并求简单的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建模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体会分类讨论思想以及从一般到特殊等学习数学的方法;加强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数学背景知识及应用的认知,学生不仅可以将其应用到专业学习上,更能从数学的角度提升对各种问题知识感性认识和理解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用数学语言抽象概括,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概括总结的能力,形成主动探求知识、合作交流的意识与品质。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根据数学建模的方法,建立实际问题的分段函数关系式,解决问题。

2、分段函数图像的做法。

难点: 建立实际问题的分段函数关系式。

七、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合作、探究分段函数图像的概念和性质,直观感受函数的实际应用。

八、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1.分段函数的定义

分段函数概念:在自变量的不同取值范围内,有不同的对应法则,需要用不同的解析式来表示的函数叫做分段表示的函数, 简称分段函数。

2.作出以下分段函数的图像,

分别求出f(-2), f(0), f(3)的值。 ⎧x , x ∈(0, +∞) y =⎨⎩-x +1, x ∈(-∞, 0]

定义域: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的各个不同取值范围的并集。

函数值: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f (x )时,应该首先判断x 所属的取值范围,然后再把x 代入到相应的解析式中进行计算。

注意:分段函数在整个定义域上仍然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只不过这个函数在定义域的不同范围内有不同的对应法则,需要用相应的解析式来表示.

(二)、新课讲授:

应用1:用水收费问题

在我国的很多城市的生活用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某城市制定了每户每月用水标准(含用水费和污水处理费):

3问题

1:若用水8 m 应交水费是多少?

3m 问题2:若用水10 应交水费是多少?

问题3:若用水12 m 应交水费是多少?

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用水量超过10m 时,超过的部分要提高收费标准,是提醒公民,超过标准消耗水是要付出高代价的,从而增强公民的节水意识. ”

教师提出问题:在上个案例中,设每户每月的用水量为x m ,应交的水费为y (元),试写出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

学生通过前面的思考,列出:

333那么,每户每月用水量x 与应交水费 y之间的关系是否可以用函数解析式表示出来?并作出函数图像。, 0

教师进行综合,将函数写成:y=

, x>10

回顾反思:

1、应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步骤。

2、了解什么是数学建模;怎样利用数学建模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团队学习1:计算水费

清远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阶梯式计价:

第一级(每户每月30立方米及以下的用水量)用水价格为1.2元/立方米;

第二级(每户每月30-38立方米的用水量)用水价格为1.6元/立方米; 第三级(每户每月38立方米及以上的用水量) 用水价格为2.2元/立方米。

问题1:如果小明家6月份用水40立方米,需要缴纳多少水费?

问题2:如果小明家7月份缴纳水费48.8元水费,则该月用水多少立方米? 应用2:出租车计费问题

某城市出租汽车收费标准为:当行程不超过3km 时,收费7元;行程超过3km ,但不超过10km 时,在收费7元的基础上,超过3km 的部分每公里收费1.0元;超过10km 时,超过10km 部分每公里收费1.5元.

试求车费y (元)与x (km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作出函数图像。

学生通过前面的思考,列出:

那么,距离 x 与收费 y之间的关系是否可以用函数解析式表示出来?并作出函数图像。

≤3 教师进行综合,将函数写成:(x-3)×1.0 3

团队学习2: ①清远市出租车起步价(3km 内6元)。②超过3km 每公里收费情况(2.4元/公里)。一位旅客由大学城乘出租车到小市约行驶21公里,根据本地出租车计费办法,试求出旅客应付多少费用?

九、归纳小结:

一个模型:分段函数

一个方法:数学建模方法

一种意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 用于生活”

由学生归纳建立分段“收费”这一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即分别写出自变量在不同取值范围时的函数解析式,再综合成一个大括号括成的分段式等式。在求函数值时应注意什么?在画图时又应注意什么?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小结,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完成本知识点的学习。

十、课后练习:

1.课本作业P80:练习2、3


相关文章

  •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 .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1.1集合的概念 知识目标:(1)理解集合.元素及其关系:(2)掌握集合的列举法与描述法,会用适当的方法表示集合. 能力目标:通过集合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集合的表示法. 教学难 ...查看


  • 函数图象的教学反思
  • <函数图象>的教学反思 广厚中心学校 石立军 本节内容的知识目标是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运用函数的图象的知识进行描述和解决:能力目标是能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并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 ...查看


  • 张从旭[选择方案]教学设计
  •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第三节 <选择方案>第一课时 教 案 设 计 浠水县关口镇胡河中学 张从旭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择了贴近生活实际问题---怎样选择上网收费方式.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 ...查看


  • 分段函数模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 分段函数模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数学应用意识的考查是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考查应用意识是通过解答应用问题来体现的,考查的重点是客观事物的数学化,这个过程主要是依据现实生活的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构造数学模型,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 ...查看


  • 中考中的一次函数应用题求解策略
  • 1  试题概述 一次函数应用题,因其综合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等内容,能实现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能体现分类讨论.对应.极端值等数学思想与方法,并且容易与现实生活中的重大事件联系起来以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近年来一直是中考 ...查看


  • 必修1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一. 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 互异性. 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 ...查看


  • 函数的表示法
  • 函数的表示法 教学目的:(1)明确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2)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 (3)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教学重点: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分段函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 ...查看


  • 定5函数的表示法说课稿
  • 1.2.2<函数的表示法>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第xx 号考生xx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A 版必修一第一章 第二节的第二小节<函数的表示法>,本次说课包括五部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和说 ...查看


  • 牛顿插值法的应用
  • 牛顿插值法在处理磁化曲线和铁损曲线 中的应用 指导老师:李国霞 院系:物理工程学院 专业:物理电子学 姓名:夏委委 学号:[1**********]6 一.牛顿插值法简介 在科学研究与其他领域中所遇到的许多实际问题中,经常会出现函数不便于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