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品张籍"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论文

浅品张籍“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摘要:唐代著名诗人张籍的《节妇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乐府诗。它细腻地抒写了女主人公在情感与道德、爱情与婚姻之间的矛盾情感纠葛。而作者张籍又在表现这一复杂情感的同时,借这首诗歌巧妙地拒绝了李师道的拉拢。离开了当时特定的环境,现代社会中的我们在品读这首诗歌时,又赋予了它新的情感内涵。

关键词:张籍 思想内容 情感体现艺术感染力

张籍:(约768—830)字文昌,祖籍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后移居和州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乌江镇),贞元十五年(799)登进士第,中唐着名诗人。他的诗很有成就,尤擅乐府歌行,与当时另一着名诗人王建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与张籍同时代而稍后的大诗人白居易曾赞赏他说:“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读张籍古乐府》);宋代文学家王安石也称赞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明代学者胡震亨更是直接指出他的乐府诗“祖国风,宗汉乐府”。

现就他的《节妇吟》浅作品读。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前两句

说对方:您明明知道我是有丈夫的,却偏要送给我一对光闪闪的珍珠。这里表现的是一位第三者的介入,是再明白不过的。后两句转而说到自己,这位少妇有何反应呢?是坚拒,还是犹豫?都不是。且听她当着那男子面的剖白:我感受到了您的馈赠所表示的缠绵情意,就把这一对明珠系在了我的红罗短袄里。少女为对方的至诚所感动,一时间,忘记了社会与家庭,也顾不上传统道德与礼法,坦然地接受了对方赤诚的求爱表示,演出了在封建社会里够得上是触目惊心的婚外恋的一幕。

接着“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说的是自己所处的现实环境。丈夫既富且贵,家有连着苑囿的高楼,丈夫身份地位也不一般,是在宫廷里执戟的侍卫官。这两句等于在告诉对方,自己是已有归宿的人,不再有权主宰自己的命运。从而从现实环境的角度在求爱男子与自己之间划上了一道不得逾越的界线。其后两句“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大意为:尽管我知道您感情真挚,光明磊落,然而我已是有夫之妇,已立誓侍奉丈夫,并要与他同生死共。这就进一步从道德领域中把那求爱的男子驱逐了出去。 全诗最精彩的还在于最后两句”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少妇在“还君明珠”时动情地“双泪垂”,并为“恨不相逢未嫁时”而深感遗憾。抒情女主人公在爱情与婚姻不可兼得时,尽管选择了婚姻,但她并不认为这是合乎理想的。从“恨不相逢未嫁时”的感叹声中,不难体察到她所向往的乃是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 这是一首具有双层面内涵的唐诗精品。在字面上,这是一首哀怨

凄美的诗,其中的名句“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现在也常被人引用,表示对他人的深情厚意,因为时与事的不能相配合,只能忍痛加以拒绝之意。

此诗一本题下注云:“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炙手可热。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们,韩愈曾作《送董邵南序》一文婉转地加以劝阻。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的主张统一、反对藩镇分裂的立场一如其师。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勾引而写的名作。通篇运用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单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诗,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诗,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志。李师道看了这首诗后,也只好就此作罢,不再勉强了。

总的说来,《节妇吟》在主题思想及其载体——题材与人物形象上,为历史与文学提供了若干新的因素,它显示出在封建桎梏下的人性,正在历史上与文学领域中艰难地挣扎、觉醒。这决定了《节妇吟》在文学史上有着无法替代的价值与不可忽视的地位。在艺术上,《节妇吟》体现了张籍诗作所固有的通俗、深婉、清丽的特色,在其全部四百八十余首诗作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理应视为张籍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但由于诗作接触到的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题材,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又较为复杂,并不完全合乎正统,因而历来唐诗选本少有将此诗作为张籍的代表作入选。 “却李师古聘”的说法,不

见于历史记载,想系从诗题原注中推测所得。李师古为李师道之兄,二人相继为淄青节度使。诗人当初是否有“却聘”之意已无从确切知道。退一步说,即使确有此意,对于赏析此诗也无关紧要,因为隐寓之意假若得以成立,首先也是因为诗作本身是一首值得肯定的好诗。隐寓之意是仅属于诗人一人的,对于读者无足轻重,而一首好诗却是社会的财富,弥足珍贵。所以本文不在“却聘”与否上做文章,而是回到诗作本身进行了如上的分析鉴赏。

—— 世界上有两种可以称之为浪漫的情感:一种叫相濡以沫,一种叫相忘于江湖。我们要做的是争取和最爱的人相濡以沫,和次爱的人相忘于江湖。

也许不是不曾心动,不是没有可能,只是有缘无份,情深缘浅,我们爱在不对的时间。

回首往事的时候,想起那些如流星般划过生命的爱情,我们常常会把彼此的错过归咎为缘分。其实说到底,缘分是那么虚幻抽象的一个概念,真正影响我们的,往往就是那一时三刻相遇与相爱的时机。男女之间的交往,充满了犹豫忐忑的不确定与欲言又止的矜持,一个小小的变数,就可以完全改变选择的方向。

——正是因为现实世界中有着太多的变数和不确定,所以现在的你一定要珍惜拥有的一切,踏踏实实、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我想这也是多数人读过这首诗后的最大感触吧。

注释:

[明]唐汝询:《唐诗解》,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清]贺贻孙:《诗筏》,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浅品张籍“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摘要:唐代著名诗人张籍的《节妇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乐府诗。它细腻地抒写了女主人公在情感与道德、爱情与婚姻之间的矛盾情感纠葛。而作者张籍又在表现这一复杂情感的同时,借这首诗歌巧妙地拒绝了李师道的拉拢。离开了当时特定的环境,现代社会中的我们在品读这首诗歌时,又赋予了它新的情感内涵。

关键词:张籍 思想内容 情感体现艺术感染力

张籍:(约768—830)字文昌,祖籍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后移居和州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乌江镇),贞元十五年(799)登进士第,中唐着名诗人。他的诗很有成就,尤擅乐府歌行,与当时另一着名诗人王建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与张籍同时代而稍后的大诗人白居易曾赞赏他说:“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读张籍古乐府》);宋代文学家王安石也称赞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明代学者胡震亨更是直接指出他的乐府诗“祖国风,宗汉乐府”。

现就他的《节妇吟》浅作品读。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前两句

说对方:您明明知道我是有丈夫的,却偏要送给我一对光闪闪的珍珠。这里表现的是一位第三者的介入,是再明白不过的。后两句转而说到自己,这位少妇有何反应呢?是坚拒,还是犹豫?都不是。且听她当着那男子面的剖白:我感受到了您的馈赠所表示的缠绵情意,就把这一对明珠系在了我的红罗短袄里。少女为对方的至诚所感动,一时间,忘记了社会与家庭,也顾不上传统道德与礼法,坦然地接受了对方赤诚的求爱表示,演出了在封建社会里够得上是触目惊心的婚外恋的一幕。

接着“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说的是自己所处的现实环境。丈夫既富且贵,家有连着苑囿的高楼,丈夫身份地位也不一般,是在宫廷里执戟的侍卫官。这两句等于在告诉对方,自己是已有归宿的人,不再有权主宰自己的命运。从而从现实环境的角度在求爱男子与自己之间划上了一道不得逾越的界线。其后两句“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大意为:尽管我知道您感情真挚,光明磊落,然而我已是有夫之妇,已立誓侍奉丈夫,并要与他同生死共。这就进一步从道德领域中把那求爱的男子驱逐了出去。 全诗最精彩的还在于最后两句”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少妇在“还君明珠”时动情地“双泪垂”,并为“恨不相逢未嫁时”而深感遗憾。抒情女主人公在爱情与婚姻不可兼得时,尽管选择了婚姻,但她并不认为这是合乎理想的。从“恨不相逢未嫁时”的感叹声中,不难体察到她所向往的乃是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 这是一首具有双层面内涵的唐诗精品。在字面上,这是一首哀怨

凄美的诗,其中的名句“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现在也常被人引用,表示对他人的深情厚意,因为时与事的不能相配合,只能忍痛加以拒绝之意。

此诗一本题下注云:“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炙手可热。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们,韩愈曾作《送董邵南序》一文婉转地加以劝阻。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的主张统一、反对藩镇分裂的立场一如其师。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勾引而写的名作。通篇运用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单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诗,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诗,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志。李师道看了这首诗后,也只好就此作罢,不再勉强了。

总的说来,《节妇吟》在主题思想及其载体——题材与人物形象上,为历史与文学提供了若干新的因素,它显示出在封建桎梏下的人性,正在历史上与文学领域中艰难地挣扎、觉醒。这决定了《节妇吟》在文学史上有着无法替代的价值与不可忽视的地位。在艺术上,《节妇吟》体现了张籍诗作所固有的通俗、深婉、清丽的特色,在其全部四百八十余首诗作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理应视为张籍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但由于诗作接触到的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题材,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又较为复杂,并不完全合乎正统,因而历来唐诗选本少有将此诗作为张籍的代表作入选。 “却李师古聘”的说法,不

见于历史记载,想系从诗题原注中推测所得。李师古为李师道之兄,二人相继为淄青节度使。诗人当初是否有“却聘”之意已无从确切知道。退一步说,即使确有此意,对于赏析此诗也无关紧要,因为隐寓之意假若得以成立,首先也是因为诗作本身是一首值得肯定的好诗。隐寓之意是仅属于诗人一人的,对于读者无足轻重,而一首好诗却是社会的财富,弥足珍贵。所以本文不在“却聘”与否上做文章,而是回到诗作本身进行了如上的分析鉴赏。

—— 世界上有两种可以称之为浪漫的情感:一种叫相濡以沫,一种叫相忘于江湖。我们要做的是争取和最爱的人相濡以沫,和次爱的人相忘于江湖。

也许不是不曾心动,不是没有可能,只是有缘无份,情深缘浅,我们爱在不对的时间。

回首往事的时候,想起那些如流星般划过生命的爱情,我们常常会把彼此的错过归咎为缘分。其实说到底,缘分是那么虚幻抽象的一个概念,真正影响我们的,往往就是那一时三刻相遇与相爱的时机。男女之间的交往,充满了犹豫忐忑的不确定与欲言又止的矜持,一个小小的变数,就可以完全改变选择的方向。

——正是因为现实世界中有着太多的变数和不确定,所以现在的你一定要珍惜拥有的一切,踏踏实实、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我想这也是多数人读过这首诗后的最大感触吧。

注释:

[明]唐汝询:《唐诗解》,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清]贺贻孙:《诗筏》,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相关文章

  • 思念的诗句:还君明珠双泪垂 恨不相逢未嫁时
  • 出自唐代诗人张籍的<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赏析 据此诗另一版本,标题下有"寄 ...查看


  • 张籍节妇吟
  • <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明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重,何不相逢未嫁时?" 解释: 你知道我已经嫁人,还赠给我一对明珠. 感激 ...查看


  • 十首分手离别的诗词鉴赏
  • 1.卓文君: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皑如天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日沟头水.躞蝶御沟上,河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取不须啼.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摆摆,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卓文君& ...查看


  • 醉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从古典诗词中品读中国古代文人的诗酒情结
  • 戈科棠聒希 V01.Nb5.LmERAL2009 ARTSFANSMay 醉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 --从古典诗词中品读中国古代文人的"诗酒情结" 蒋文穆 (四川省南充市芦溪中学四川南充637544) [摘要]诗与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 ...查看


  • 校园环境保护论文大学生环境保护论文
  • 校园环境保护论文大学生环境保护论文: 新形势下校园文化环境营建研究 [提 要] 教育部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一文中明确规定"实 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 ...查看


  • 形容老夫妻恩爱的句子
  • 1.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3.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 4.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5.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6.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7.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查看


  • 千古情诗绝句大全
  • 千古情诗绝句大全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4.在天愿 ...查看


  • 关于爱的经典诗句
  • 关于爱的经典诗句 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3.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那有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 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5.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 ...查看


  • 思念的诗句:还君明珠双泪垂
  • 出自唐代诗人张籍的<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赏析 据此诗另一版本,标题下有"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