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成帝为取悦赵飞燕讨伐夜郎国

汉成帝为取悦赵飞燕讨伐夜郎国

标签:历史文化故事2013-04-18 11:44 星期四

“夜郎自大”故事多

文/赵炎

载《七彩语文》杂志,责编:葛肖杏。因读者群是6-12岁的小朋友,所以行文上比较孩子气,大家将就着看吧。

第一次给同学们讲故事,说实在的,心里有些不自信。你们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知识面挺宽,所以,我暗自提醒自己别“夜郎自大”。瞧瞧,一不留神,就用了这个成语,同学们也会经常用到这个成语的,对不。

记得我家女儿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曾被她的同学笑话过“夜郎自大”。

那一年的暑假过后,语文老师吩咐大家写一篇关于暑假跟父母出去玩的小故事,有点类似于游记。恰好那个暑假我是带女儿去了南京夫子庙的,于是,她就写了:“爸爸给我买了好多好多好吃的,特别是叫花鸡,比肯德基好吃多了,叫花鸡是天底下最美最美的食物。我和爸爸晚上还去了秦淮河,在一艘小船上荡荡悠悠的看两岸的灯火,那闪烁的灯火,比天上的星星还多……”

在课堂朗诵作文的时候,同学们可炸开锅了,去西安玩的小朋友说那里的饺子最好吃,去成都玩的小朋友说四川的火锅才最好吃,还有小朋友说,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怎么能比河边的灯火少?其中有个小朋友就毫不客气的跟老师说,她的作文是“夜郎自大”。幸亏老师说,只是个比喻,没什么大问题,以后写作文注意少用“最”之类的形容词就行。

下面我们就说说关于“夜郎自大”这个成语的故事。

无知的国王

相传汉朝的时候,在西南贵州一带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它国土很小,百姓不多,物产更是非常稀少,相当于今天一个县那么大。由于邻近的都是一些小部落,夜郎算是最大的,从没去过外地的国王,就以为夜郎国大得不得了,很骄傲,常对下面的人说:天上飞来飞去的大雁,也会羡慕我们夜郎国是多么的辽阔吧。

有一天,国王与部下外出巡视,他指着前方问:“这里哪个国家最大呀?”下面的人知道国王的意思,就迎合国王说:“当然是咱夜郎国最大。”走着走着,国王望着前方的高山问:“天底下还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吗?”下面的人回答说:“当然是咱这座山最高。”来到河边,国王又问:“我认为这一定是天下最长的河川。”下面的人异口同声回答:“大王说得一点都没错。”从此后,这位国王更加骄傲了。

这位国王算是无知得有点可笑了,难怪被后人嘲笑为“夜郎自大”。一个人无知不可怕,只要肯学习,爱思考,就会从无知变有知,但决不能骄傲,“谦受益,满招损”,谦虚才是一个人应该有的美德。

勇敢的竹王

还有一则跟夜郎国相关的传说,是关于竹王的,如果同学们有机会跟父母一起去广西、贵州、四川等地旅游,说不定就会听到竹王的传说。相传在夏朝时,有个叫夜郎朵的年轻人很勇敢,力大无穷,上山可捉老虎,下水可缚水怪,而且特别爱学习,爱思考,受到百姓的拥戴,成为各少数民族的首领。

夜郎朵后来在贵州省的北盘江一带创建了夜郎国,以且兰(今天的福泉市)为首都,修了竹王城。在他的带领下,夜郎国很快发展壮大,势力范围扩大到了周边的好几个省份。

那么,夜郎朵为何又称为竹王呢?原来,在我们祖国的大西南,聚居着彝、仡佬、土家、布依、壮、侗、水、苗、瑶等少数民族,古代人习惯把这些民族称为夷人。原始社会的时候,夷人以竹子作为他们的图腾,可简称为竹图腾。夜郎王是夷人的部落领袖,所以叫竹王啦。夷人对夜郎朵很崇拜,都亲切地称他为“竹王三郎”。

夜郎朵死后,夷人修建了许多祠堂和庙宇来纪念他,如竹王城内有竹王庙,附近的杨老河畔有竹三郎祠,四川成都有竹王山,西部的邛崃有竹三郎庙,大邑及荣县有竹王庙遗址,在广西阳朔、三江、凌云等县都有竹王庙,湖南苍梧县冠乡有竹王祠,湖北西部的恩施也有竹王庙,等等。后世的夷人一直保存了祭祀竹王的习俗,如有首诗是这样描绘的:“竹公溪畔水茫茫,溪上人家赛竹王;铜鼓蛮歌争上日,竹林深处拜三郎。”

当然,传说不一定都是真的,同学们听故事,要学会分辨,就好比看动画片一样,灰太狼会说话、葫芦娃会飞,但那是动画,不是真的,狼怎么会说话?小朋友怎么会飞?

聪明的使者

那么,真实的夜郎国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太史公司马迁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汉武帝时期,从西域出使回来的张骞说,在遥远的印度还能买到我国四川出产的商品,这让汉武帝很惊讶,也对印度产生了兴趣。可问题是,西南到处都是高山呀大河呀,路不通,怎么去呢?于是,他就派使者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一边探路,如果有路可去,那就去印度做一次访问,好让印度人也知道我们大汉朝是多么的繁荣富强。

王然于等人从长安出发,一路经过四川、贵州,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云南,当时这个地方叫滇国,路就不通了。滇国国王很好客,热情的招待了他们,还多次派人帮他们去找路,但都没有成功。

在滇国的时候,有一次聊天,国王问他们:“你们汉朝跟我们滇国相比,谁大?”王然于等几位使者都很聪明,个个装聋作哑,没有正面回答。因为不好回答,说汉朝大,国王会没面子,说滇国大,又不符合实际,还是不回答好。外交辞令里有一句“无可奉告”,多半在这时候用上了。同学们别笑,与人相处是很有学问的。

后来这些使者回归途中,又在夜郎国做客,没想到是,夜郎国王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回长安向汉武帝交差时,使者们把这事当笑话说了,被司马迁写进了《史记》。此后呀,这个故事就流传开了,渐渐的被演变成我们今天经常使用的成语了。

富庶的夜郎

同学们可能会想,夜郎国在西南边陲,属于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老百姓的日子一定不富裕。真是这样吗?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夜郎国有十万军队。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养兵是需要大量金钱的,士兵们要吃饭,要用武器,要发工资,这都需要钱。老百姓有饭吃、有钱花,才能交税养活这十万军队。

《史记》里还提到,当时的四川有一种非常有名的土特产,叫枸酱,可能是枸杞作为主要原材料做的。朝廷禁止这种产品外销,但四川人不顾禁令,还是偷偷地把枸酱贩运到夜郎国去高价销售。这说明夜郎国的人不但有钱,似乎消费水平还蛮高。这是什么原因呢?

《史记》告诉我们,夜郎是个外贸很发达的国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汉朝的商品一般集中到四川,然后通过与夜郎国的交易,转口印度,再由海上商船运抵西亚和波斯湾。

夜郎与周边的南越国等也有频繁的商品贸易往来。在经济取得发展的同时,夜郎还十分重视科技文化建设,分别设置了主管文化、管理经济和领导生产的官员。

打败仗的国王

又过了大约100年,到了汉成帝时期,历史的走向发生了变化。

哪些变化呢?根据部分资料显示,夜郎国似乎在汉武帝或其后的某个时期臣服了汉朝,原本独立的夜郎国王,在表述中变成了夜郎侯,多半是接受了汉朝皇帝的册封,这是其一。其二,汉朝的国力也已大不如前,宦官外戚专权,内乱不断,朝政腐败。这些变化,都为汉朝与夜郎国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

当一个叫兴同的部落首领做了夜郎国王之后,夜郎国和汉朝之间的矛盾开始表面化。一方面,这个兴同不太甘心受到汉朝政府的节制,另一方面,他认为如今的汉朝并非是那么的可怕,他们早已自顾不暇,恐怕不会再有力量来对付自己了。于是,兴同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驱使周边许多小部落一起跟汉朝叫板,战争一触即发。

汉成帝固然是个昏君,但夜郎国毕竟个小国家呀,他怎么会把夜郎国放在眼里?很快下令,让朝廷派驻西南的一个叫陈立的官员,率领军队跟夜郎国打一仗,看看到底谁厉害。

陈立这个人比较足智多谋,心眼特别多,一边兵临城下武力威胁,一边又尽说好听的百般抚慰,说什么只要你们夜郎国放下武器,朝廷保证既往不咎。兴同哪里经得起这样的软硬兼施,结果,陈立没用一兵一卒,设计将兴同杀了,战争还未开始,夜郎国的军队就因为群龙无首而四散殆尽。从此以后,这个国家便神秘的消失了。

关于这次战争的缘由,野史里还有另一种说法。说是夜郎国有一种叫荞酥的苗族名点,非常受到赵飞燕的喜欢,由于两个之间出现了矛盾,夜郎国取消了荞酥的进贡,赵飞燕吃不到荞酥,心里不爽,就跟汉成帝抱怨。美人不高兴,后果很严重,于是汉成帝下令陈立去教训教训这个不听话的夜郎国王。到底孰真孰假,咱也不去计较了,反正夜郎国从此不再见于史册。

有趣的是,在战国时候,夜郎国王还打过一次败仗,是跟楚襄王打的。楚襄王派了一个名叫庄跃的将军,率兵出征夜郎。士兵们不怕辛苦,通过强渡沉水,很快攻克了夜郎国的且兰城,并势如破竹,一路凯歌,直取夜郎国的统治中心,夜郎国王眼看大势已去,只好乖乖投降。

结束语

故事说完了,同学们对“夜郎自大”这个成语多少有些了解了,它的意思跟另外一个叫“妄自尊大”的成语意思差不多,都是嘲笑人自高自大的,也就是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的意思,反正好说不好听。

从第三个小故事来看,夜郎国王包括那个滇王其实还是蛮可爱的,起码他们能够不耻下问,就很值得同学们学习。古人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老夫子就曾经拜小朋友做老师,为我们留下了一段谦虚好学的佳话。古代交通不发达,科技水平低劣,人们对于外面的世界所知很少,跟来自远方的客人问问外面的情况,这很正常。引申到学习中,道理也是一样,不懂而装懂,羞于向别人求教,到头来还是一无所知,吃亏的是自己。不懂而装懂,很容易被别人嘲笑为夜郎自大的。

以后同学们在使用这个成语的时候,除了要汲取其中的道理之外,心中还要记住:夜郎国也是我们民族大家庭不可或缺的一员,是祖国悠久历史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应该对夜郎国存一份敬重之心,对祖国的历史文化尽一份传承之责。如果同学们这么做了,我为你们感到骄傲!(赵炎)

汉成帝为取悦赵飞燕讨伐夜郎国

标签:历史文化故事2013-04-18 11:44 星期四

“夜郎自大”故事多

文/赵炎

载《七彩语文》杂志,责编:葛肖杏。因读者群是6-12岁的小朋友,所以行文上比较孩子气,大家将就着看吧。

第一次给同学们讲故事,说实在的,心里有些不自信。你们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知识面挺宽,所以,我暗自提醒自己别“夜郎自大”。瞧瞧,一不留神,就用了这个成语,同学们也会经常用到这个成语的,对不。

记得我家女儿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曾被她的同学笑话过“夜郎自大”。

那一年的暑假过后,语文老师吩咐大家写一篇关于暑假跟父母出去玩的小故事,有点类似于游记。恰好那个暑假我是带女儿去了南京夫子庙的,于是,她就写了:“爸爸给我买了好多好多好吃的,特别是叫花鸡,比肯德基好吃多了,叫花鸡是天底下最美最美的食物。我和爸爸晚上还去了秦淮河,在一艘小船上荡荡悠悠的看两岸的灯火,那闪烁的灯火,比天上的星星还多……”

在课堂朗诵作文的时候,同学们可炸开锅了,去西安玩的小朋友说那里的饺子最好吃,去成都玩的小朋友说四川的火锅才最好吃,还有小朋友说,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怎么能比河边的灯火少?其中有个小朋友就毫不客气的跟老师说,她的作文是“夜郎自大”。幸亏老师说,只是个比喻,没什么大问题,以后写作文注意少用“最”之类的形容词就行。

下面我们就说说关于“夜郎自大”这个成语的故事。

无知的国王

相传汉朝的时候,在西南贵州一带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它国土很小,百姓不多,物产更是非常稀少,相当于今天一个县那么大。由于邻近的都是一些小部落,夜郎算是最大的,从没去过外地的国王,就以为夜郎国大得不得了,很骄傲,常对下面的人说:天上飞来飞去的大雁,也会羡慕我们夜郎国是多么的辽阔吧。

有一天,国王与部下外出巡视,他指着前方问:“这里哪个国家最大呀?”下面的人知道国王的意思,就迎合国王说:“当然是咱夜郎国最大。”走着走着,国王望着前方的高山问:“天底下还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吗?”下面的人回答说:“当然是咱这座山最高。”来到河边,国王又问:“我认为这一定是天下最长的河川。”下面的人异口同声回答:“大王说得一点都没错。”从此后,这位国王更加骄傲了。

这位国王算是无知得有点可笑了,难怪被后人嘲笑为“夜郎自大”。一个人无知不可怕,只要肯学习,爱思考,就会从无知变有知,但决不能骄傲,“谦受益,满招损”,谦虚才是一个人应该有的美德。

勇敢的竹王

还有一则跟夜郎国相关的传说,是关于竹王的,如果同学们有机会跟父母一起去广西、贵州、四川等地旅游,说不定就会听到竹王的传说。相传在夏朝时,有个叫夜郎朵的年轻人很勇敢,力大无穷,上山可捉老虎,下水可缚水怪,而且特别爱学习,爱思考,受到百姓的拥戴,成为各少数民族的首领。

夜郎朵后来在贵州省的北盘江一带创建了夜郎国,以且兰(今天的福泉市)为首都,修了竹王城。在他的带领下,夜郎国很快发展壮大,势力范围扩大到了周边的好几个省份。

那么,夜郎朵为何又称为竹王呢?原来,在我们祖国的大西南,聚居着彝、仡佬、土家、布依、壮、侗、水、苗、瑶等少数民族,古代人习惯把这些民族称为夷人。原始社会的时候,夷人以竹子作为他们的图腾,可简称为竹图腾。夜郎王是夷人的部落领袖,所以叫竹王啦。夷人对夜郎朵很崇拜,都亲切地称他为“竹王三郎”。

夜郎朵死后,夷人修建了许多祠堂和庙宇来纪念他,如竹王城内有竹王庙,附近的杨老河畔有竹三郎祠,四川成都有竹王山,西部的邛崃有竹三郎庙,大邑及荣县有竹王庙遗址,在广西阳朔、三江、凌云等县都有竹王庙,湖南苍梧县冠乡有竹王祠,湖北西部的恩施也有竹王庙,等等。后世的夷人一直保存了祭祀竹王的习俗,如有首诗是这样描绘的:“竹公溪畔水茫茫,溪上人家赛竹王;铜鼓蛮歌争上日,竹林深处拜三郎。”

当然,传说不一定都是真的,同学们听故事,要学会分辨,就好比看动画片一样,灰太狼会说话、葫芦娃会飞,但那是动画,不是真的,狼怎么会说话?小朋友怎么会飞?

聪明的使者

那么,真实的夜郎国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太史公司马迁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汉武帝时期,从西域出使回来的张骞说,在遥远的印度还能买到我国四川出产的商品,这让汉武帝很惊讶,也对印度产生了兴趣。可问题是,西南到处都是高山呀大河呀,路不通,怎么去呢?于是,他就派使者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一边探路,如果有路可去,那就去印度做一次访问,好让印度人也知道我们大汉朝是多么的繁荣富强。

王然于等人从长安出发,一路经过四川、贵州,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云南,当时这个地方叫滇国,路就不通了。滇国国王很好客,热情的招待了他们,还多次派人帮他们去找路,但都没有成功。

在滇国的时候,有一次聊天,国王问他们:“你们汉朝跟我们滇国相比,谁大?”王然于等几位使者都很聪明,个个装聋作哑,没有正面回答。因为不好回答,说汉朝大,国王会没面子,说滇国大,又不符合实际,还是不回答好。外交辞令里有一句“无可奉告”,多半在这时候用上了。同学们别笑,与人相处是很有学问的。

后来这些使者回归途中,又在夜郎国做客,没想到是,夜郎国王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回长安向汉武帝交差时,使者们把这事当笑话说了,被司马迁写进了《史记》。此后呀,这个故事就流传开了,渐渐的被演变成我们今天经常使用的成语了。

富庶的夜郎

同学们可能会想,夜郎国在西南边陲,属于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老百姓的日子一定不富裕。真是这样吗?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夜郎国有十万军队。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养兵是需要大量金钱的,士兵们要吃饭,要用武器,要发工资,这都需要钱。老百姓有饭吃、有钱花,才能交税养活这十万军队。

《史记》里还提到,当时的四川有一种非常有名的土特产,叫枸酱,可能是枸杞作为主要原材料做的。朝廷禁止这种产品外销,但四川人不顾禁令,还是偷偷地把枸酱贩运到夜郎国去高价销售。这说明夜郎国的人不但有钱,似乎消费水平还蛮高。这是什么原因呢?

《史记》告诉我们,夜郎是个外贸很发达的国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汉朝的商品一般集中到四川,然后通过与夜郎国的交易,转口印度,再由海上商船运抵西亚和波斯湾。

夜郎与周边的南越国等也有频繁的商品贸易往来。在经济取得发展的同时,夜郎还十分重视科技文化建设,分别设置了主管文化、管理经济和领导生产的官员。

打败仗的国王

又过了大约100年,到了汉成帝时期,历史的走向发生了变化。

哪些变化呢?根据部分资料显示,夜郎国似乎在汉武帝或其后的某个时期臣服了汉朝,原本独立的夜郎国王,在表述中变成了夜郎侯,多半是接受了汉朝皇帝的册封,这是其一。其二,汉朝的国力也已大不如前,宦官外戚专权,内乱不断,朝政腐败。这些变化,都为汉朝与夜郎国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

当一个叫兴同的部落首领做了夜郎国王之后,夜郎国和汉朝之间的矛盾开始表面化。一方面,这个兴同不太甘心受到汉朝政府的节制,另一方面,他认为如今的汉朝并非是那么的可怕,他们早已自顾不暇,恐怕不会再有力量来对付自己了。于是,兴同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驱使周边许多小部落一起跟汉朝叫板,战争一触即发。

汉成帝固然是个昏君,但夜郎国毕竟个小国家呀,他怎么会把夜郎国放在眼里?很快下令,让朝廷派驻西南的一个叫陈立的官员,率领军队跟夜郎国打一仗,看看到底谁厉害。

陈立这个人比较足智多谋,心眼特别多,一边兵临城下武力威胁,一边又尽说好听的百般抚慰,说什么只要你们夜郎国放下武器,朝廷保证既往不咎。兴同哪里经得起这样的软硬兼施,结果,陈立没用一兵一卒,设计将兴同杀了,战争还未开始,夜郎国的军队就因为群龙无首而四散殆尽。从此以后,这个国家便神秘的消失了。

关于这次战争的缘由,野史里还有另一种说法。说是夜郎国有一种叫荞酥的苗族名点,非常受到赵飞燕的喜欢,由于两个之间出现了矛盾,夜郎国取消了荞酥的进贡,赵飞燕吃不到荞酥,心里不爽,就跟汉成帝抱怨。美人不高兴,后果很严重,于是汉成帝下令陈立去教训教训这个不听话的夜郎国王。到底孰真孰假,咱也不去计较了,反正夜郎国从此不再见于史册。

有趣的是,在战国时候,夜郎国王还打过一次败仗,是跟楚襄王打的。楚襄王派了一个名叫庄跃的将军,率兵出征夜郎。士兵们不怕辛苦,通过强渡沉水,很快攻克了夜郎国的且兰城,并势如破竹,一路凯歌,直取夜郎国的统治中心,夜郎国王眼看大势已去,只好乖乖投降。

结束语

故事说完了,同学们对“夜郎自大”这个成语多少有些了解了,它的意思跟另外一个叫“妄自尊大”的成语意思差不多,都是嘲笑人自高自大的,也就是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的意思,反正好说不好听。

从第三个小故事来看,夜郎国王包括那个滇王其实还是蛮可爱的,起码他们能够不耻下问,就很值得同学们学习。古人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老夫子就曾经拜小朋友做老师,为我们留下了一段谦虚好学的佳话。古代交通不发达,科技水平低劣,人们对于外面的世界所知很少,跟来自远方的客人问问外面的情况,这很正常。引申到学习中,道理也是一样,不懂而装懂,羞于向别人求教,到头来还是一无所知,吃亏的是自己。不懂而装懂,很容易被别人嘲笑为夜郎自大的。

以后同学们在使用这个成语的时候,除了要汲取其中的道理之外,心中还要记住:夜郎国也是我们民族大家庭不可或缺的一员,是祖国悠久历史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应该对夜郎国存一份敬重之心,对祖国的历史文化尽一份传承之责。如果同学们这么做了,我为你们感到骄傲!(赵炎)


相关文章

  • 汉成帝为何宠爱赵飞燕姐妹
  • 汉成帝刘骜的第二任皇后赵飞燕,她妖冶冷艳,舞技绝妙,与其妹赵合德同封昭仪,受成帝专宠近10年,贵倾后宫.是何缘故使得她"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呢? 这得从赵飞燕的家庭谈起.赵飞燕的父亲赵临是汉代官府家奴,日子过得穷困潦倒.赵 ...查看


  • 汉成帝:历史上第一个精尽人亡的皇帝
  • 摘要:汉成帝:历史上第一个精尽人亡的皇帝.自从汉成帝一次无意间从门窗隙缝中窥见了赵合德洗澡后,就成为他一种新鲜的刺激.汉成帝性能力毕竟有限每当他精力耗尽时就只好吃补药满足这种淫乱的快乐,最后搞到精尽人亡. 汉成帝:历史上第一个精尽人亡的皇帝 ...查看


  • 情诗:清平调
  • <清平调>原文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清平调>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 ...查看


  • 揭开汉成帝杀子悦美人之谜
  • 汉鸿嘉三年,成帝刘骜微服私行,经过阳阿公主家时,入门稍歇,公主召集歌女数人,临席侑酒.其中有一个叫赵飞燕的女子,肌若晚雪,舞态轻盈,秋水微眸,芊芊柳腰弱胜娇.她轻启朱唇,有如莺啼燕语,声韵婉转迂回,足尖轻轻几点,接着翩翩起舞,成帝对她一见钟 ...查看


  • 汉宫名妓赵飞燕
  • 时间:2010-09-01 19:17来源:未知 赵飞燕,是我国古代最为杰出的著名舞蹈家,汉成帝刘骜最宠幸的皇后,又是身材最为苗条,姿容最为秀丽的绝色美人.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应玄完全之诏创制"清平调三章"歌颂杨贵妃的艳美时 ...查看


  • 李白的诗:连理枝
  • <连理枝·雪盖宫楼闭>原文 雪盖宫楼闭, 罗幕昏金翠. 斗压阑干, 香心淡薄, 梅梢轻倚. 喷宝猊香烬麝烟浓, 馥红绡翠被. 浅画云垂帔, 点滴昭阳泪. 咫尺宸居, 君恩断绝, 似远千里. 望水晶帘外竹枝寒, 守羊车未至. &l ...查看


  • 让汉成帝累死在床上的赵飞燕姐妹后宫秘事_3
  • 让汉成帝累死在床上的赵飞燕姐妹后宫秘事 2009年10月13日 09:44凤凰网历史综合[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2条 妹妹进了宫 赵飞燕想把妹妹弄进宫来,唯一的办法就是求助于刘骜. 赵飞燕向刘骜泪水涟涟地哭诉,说起和妹妹共同度过的 ...查看


  • 李商隐的诗:宫妓
  • <宫妓>原文 珠箔轻明拂玉墀, 披香新殿斗腰支. 不须看尽鱼龙戏, 终遣君王怒偃师. <宫妓>鉴赏 "珠箔轻明拂玉墀,披香新殿斗腰支."一两句描绘宫廷中的歌舞场面,正点题目.汉代未央宫有披香殿是汉 ...查看


  • 展望未来的诗句:终遣君王怒偃师
  • <宫妓>原文 珠箔轻明拂玉墀, 披香新殿斗腰支. 不须看尽鱼龙戏, 终遣君王怒偃师. <宫妓>鉴赏 "珠箔轻明拂玉墀,披香新殿斗腰支."一两句描绘宫廷中的歌舞场面,正点题目.汉代未央宫有披香殿是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