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好[论语]前三句

读好《论语》前三句

安徽省含山县林头中学俞正明 邮编238161 邮箱[email protected]

手机:[1**********](上课时不接)

最近阅读的好几本都说到了《论语》。在《教师专业成长》中,刘良华说:“我希望老师们读《论语》,实在没有时间,你至少可以读《论语》前三句。”《论语》的前三句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刘良华认为,这里的“学”是“阅读”的意思,“习”是“习性、习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说把阅读变成习惯,人就能很开心。他对第二句的理解是,如果你读一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无论离你多么遥远,他都像来到你身边,与你展开一场谈话,你读书的时候,作者就从远方来到你的身边,作者是你最好的朋友。他对第三句的理解是,你读了那么多书,不要觉得你很厉害,不要卖弄,不要总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别人不理解你的时候,你不要郁闷,不要抱怨,不要总觉得怀才不遇,总有一天,别人会理解的。刘良华是从教师专业成长角度强调“教师阅读”,他告诉我们当阅读不带有功利性、当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时,人生就是快乐的。

对这三句话,陶继新也有自己的理解。他在《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陶继新教育演讲录》中说,这三句是其实是谈修身的。这里的“学”主要是谈做人,“习”主要是反复实践。孔子关注修身,不尚空谈,注重实践。在实践生活中不断学习做人,在做人中不断感受生命的提升。人正是在不断实践中感受生命的快乐。陶继新认为第二句是说外在因素的参与,他引用张居正的话说,同类的朋友自远方而来,以求吾之教诲,吾德不孤,道有传,得英才而教育之,乐莫大乎此。他对第三句的理解是,别人对自己的思想和谈论的问题不理解时,不要怨怒,要保持心灵的平静,而且对各种不同的意见都能容纳。陶继新总结说,人生在有限的时空当中一定要快乐,而且要有富有价值的生命追求。享受生活不是追逐物质享受,而是心灵的快乐和精神的高贵。

周勇在《大师的教书生活》中说:“无论中小学教师选择何种专业生活方式,‘做学问’也好,研究教育教学也好,均需把《论语》的开篇之语放在心里。如此,即便面临缺少支持、心灵孤寂以及不被人知等等物质匮乏和精神痛苦,也仍然可以快乐地走下去。” 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读者对《论语》前三句也会有一千种感悟。但无论加入怎样的个人色彩,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其中的“乐”。刘良华强调的是“阅读”之乐,陶继新强调的是“修身”之乐,周勇强调的是教师“专业生活”之乐。我个人的理解,第一句是谈学习,既有对书本(小书)的学习,也有对社会(大书)的学习,人在不断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是快乐的。第二句,是说朋友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既有生活中的朋友,又有书本中的朋友,在今天还包括网络上的朋友。第三句是说心灵的历练,要让自己具有淡泊名利、宠辱不惊的平静的心态。

在浮躁的社会中,寻找寂静的一隅,静心读书学习,不是一种快乐吗?在酒肉之友泛滥的时代,能有三五志趣相投的朋友,不是一种快乐吗?

笔者教书二十余载,一直是一本教参,一只粉笔。混于尘网,虚掷光阴。一日,出版社的朋友热情地送我几本教育书籍,渐渐地,我从中品尝到了读书之乐。读书开阔了我的眼界,读书促进了我的表达,读书让我走近了教育规律。尽管记忆力减退,所读之书很难记住,但与作者晤言一室之内,依然能够享受到心灵的愉悦。虽然对方感受不到我的存在,但我在静静地倾听,“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吴非老师告诉我:要想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教师可以没有宗教信仰,但对教育要有宗教般的虔诚。张文质告诉我: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者要有强烈的生命意识,要着力影响、默化、润泽着班上的每一个学生。

读好《论语》前三句

安徽省含山县林头中学俞正明 邮编238161 邮箱[email protected]

手机:[1**********](上课时不接)

最近阅读的好几本都说到了《论语》。在《教师专业成长》中,刘良华说:“我希望老师们读《论语》,实在没有时间,你至少可以读《论语》前三句。”《论语》的前三句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刘良华认为,这里的“学”是“阅读”的意思,“习”是“习性、习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说把阅读变成习惯,人就能很开心。他对第二句的理解是,如果你读一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无论离你多么遥远,他都像来到你身边,与你展开一场谈话,你读书的时候,作者就从远方来到你的身边,作者是你最好的朋友。他对第三句的理解是,你读了那么多书,不要觉得你很厉害,不要卖弄,不要总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别人不理解你的时候,你不要郁闷,不要抱怨,不要总觉得怀才不遇,总有一天,别人会理解的。刘良华是从教师专业成长角度强调“教师阅读”,他告诉我们当阅读不带有功利性、当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时,人生就是快乐的。

对这三句话,陶继新也有自己的理解。他在《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陶继新教育演讲录》中说,这三句是其实是谈修身的。这里的“学”主要是谈做人,“习”主要是反复实践。孔子关注修身,不尚空谈,注重实践。在实践生活中不断学习做人,在做人中不断感受生命的提升。人正是在不断实践中感受生命的快乐。陶继新认为第二句是说外在因素的参与,他引用张居正的话说,同类的朋友自远方而来,以求吾之教诲,吾德不孤,道有传,得英才而教育之,乐莫大乎此。他对第三句的理解是,别人对自己的思想和谈论的问题不理解时,不要怨怒,要保持心灵的平静,而且对各种不同的意见都能容纳。陶继新总结说,人生在有限的时空当中一定要快乐,而且要有富有价值的生命追求。享受生活不是追逐物质享受,而是心灵的快乐和精神的高贵。

周勇在《大师的教书生活》中说:“无论中小学教师选择何种专业生活方式,‘做学问’也好,研究教育教学也好,均需把《论语》的开篇之语放在心里。如此,即便面临缺少支持、心灵孤寂以及不被人知等等物质匮乏和精神痛苦,也仍然可以快乐地走下去。” 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读者对《论语》前三句也会有一千种感悟。但无论加入怎样的个人色彩,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其中的“乐”。刘良华强调的是“阅读”之乐,陶继新强调的是“修身”之乐,周勇强调的是教师“专业生活”之乐。我个人的理解,第一句是谈学习,既有对书本(小书)的学习,也有对社会(大书)的学习,人在不断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是快乐的。第二句,是说朋友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既有生活中的朋友,又有书本中的朋友,在今天还包括网络上的朋友。第三句是说心灵的历练,要让自己具有淡泊名利、宠辱不惊的平静的心态。

在浮躁的社会中,寻找寂静的一隅,静心读书学习,不是一种快乐吗?在酒肉之友泛滥的时代,能有三五志趣相投的朋友,不是一种快乐吗?

笔者教书二十余载,一直是一本教参,一只粉笔。混于尘网,虚掷光阴。一日,出版社的朋友热情地送我几本教育书籍,渐渐地,我从中品尝到了读书之乐。读书开阔了我的眼界,读书促进了我的表达,读书让我走近了教育规律。尽管记忆力减退,所读之书很难记住,但与作者晤言一室之内,依然能够享受到心灵的愉悦。虽然对方感受不到我的存在,但我在静静地倾听,“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吴非老师告诉我:要想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教师可以没有宗教信仰,但对教育要有宗教般的虔诚。张文质告诉我: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者要有强烈的生命意识,要着力影响、默化、润泽着班上的每一个学生。


相关文章

  • [论语]的历史真相
  • 作者:吴龙辉 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9年01期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08)05-0089-04 一 <论语>是汉代以后儒家集团的经中之经 作为最流行的一部孔子语 ...查看


  • 浅析[论语]中"也"的用法
  • 浅谈<论语>中虚词"也"的用法 船本09中文1班 吴彩燕 [1**********] 摘要:虚词‚也‛是<论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虚词之一,是最常见的语气词之一,既能用于句末,也可以用于句中,依据不 ...查看


  • 论语读后感300字12篇
  • 论语读后感300字(一): <论语>读后感 <论语>是凝聚我们中国人智慧的一本书.四年级的时候,爸爸就给我买了一本孔子的论著<论语>,并语重心长的对我说:<论语>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它能够教给我 ...查看


  •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 从<论语>一书中得出孔子的教育思想 <论语>是我们从小就熟知的一本书,这本书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初中小学课本中所学的道德浅显的.易懂的道理.它所影响的是整个中华名族的教育理念. 一. 关于教育的作用和对象 孔子认为教 ...查看


  • 论语全文及翻译|孔子论语全文及译文
  • 发布:励志 | 分类:资料大全 | 发表评论 论语全文及翻译|孔子论语全文及译文 论语学而篇第一 论语为政篇第二 论语八佾篇第三 论语里仁篇第四 论语公冶长第五 论语雍也篇第六 论语述而篇第七 论语泰伯篇第八 论语子罕篇第九 论语乡党篇第十 ...查看


  • 论语五十句
  • <论语>经典名句五十条 求学篇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 ...查看


  • 朱熹[论语集注]尧曰第二十
  • 欢迎访问本站. 朱熹<论语集注>子张第十九朱熹<论语集注>学而第一朱熹论语集注论语 论语孔子原版论语中英法文对照版论语拼音版 点击查看更多 论语注解版 论语别裁版论语分类版Analects论语搞笑版更多 朱熹< ...查看


  • [汉代魏晋南北朝明清古典诗词]
  • 汉代魏晋南北朝明清古典诗词 论语学而篇第一  孔子(322868) 论语为政篇第二  孔子(123350) 道德经一章  老子(114451) 论语里仁篇第四  孔子(88152) 论语八佾篇第三  孔子(70063) 论语述而篇第七  孔 ...查看


  • 以哲学的眼光读[论语]
  • 以哲学的眼光读<论语> 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暨高等人文研究院 周海春 提起<〈论语〉哲学>,很多人的一个反应是:<论语>有哲学吗?对<论语>是否有哲学的人当然大多不是学者,而是普通老百姓.不过,再 ...查看


  • 名著导读 [论语]教案
  • <论语>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3.联系自身学习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