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摘要:诗歌是抒情的艺术,但在古典诗词中也隐含着许多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人物,他们可能是诗人塑造的形象,也可能是抒情主人公自己。诗人通过这些形象,或立象尽意、或言此意彼,寄托自己丰富而深沉的情感。

关键词:古典诗词;人物形象;别有意趣;立象尽意;言此意彼 古典诗词中,作者通过各种巧妙的手法,以写意的笔法,同样为我们展现了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赤壁怀古》中“雄姿英发”的周瑜,《满江红》中“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孔雀东南飞》中“精妙世无双”的兰芝和懦弱但与兰芝同样忠于爱情的焦仲卿„„他们以最独特的一面活跃在读者的想象中,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一样丰富了古典文学中的艺术形象画廊。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是诗歌中直接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可以是抒情主人公。根据作者的创作意图,笔者认为,描写人物形象的诗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 作者在日常生活中偶然有感于所见所闻,只是想用优美的诗句描写一个或几个人物

这类诗歌中并没有作者多么深刻的寄托,却以艺术手法取胜,写得生动逼真、淡雅优美、别有意趣。如以写香奁诗著称的晚唐诗人韩偓的《偶见》:

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樽。

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

作者没有点明诗中都是谁,年方几何,相貌俊丑,而我们却分明听得见花园里打秋千的天真少女丫环清脆的笑声;看得见秋千打“困”了才停下来,又累又热又渴的少女轻解罗裙乘凉,向丫环索要奶酪解渴的天真可爱;看得见“见客入来”含笑而走,却又手搓梅子、半掩中门,偷偷观望客人的娇美与好奇。

宋代李清照的《点绛唇》一词与此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浸衣透。见客入来,袜划金钗。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与韩偓的诗比,词中的少女除了一样的天真娇美,却比“和笑走”的大家闺秀多了一点小家碧玉的娇羞。

2. 借人物形象寄托作者的情怀和思想感情

塑造人物毕竟不是诗歌的主要任务,正如孔子所说“立象以尽意”,作者在这类诗歌中往往借助形象来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样的诗歌中有英雄美人,有羁人隐士„„他们的形象并不完整丰满,但他们鲜明的特征足以让读者产生无限联想,在联想和想象的世界里,除了作者勾勒的基本特征外,他们的衣着容貌又是千姿百态,更加丰满,读者通过这些人物的际遇可以把握作者的心怀情感。如卢伦的《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诗中写将军夜猎,见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惊”字渲染了一种紧张

的气氛,而且也突出了将军的高度警惕。“夜引弓”的“引”字,不由得让人想象将军临险时是何等的镇定自若、从容不迫。结尾写箭入石中,又写出将军之神通、射技之超群。读完这首小诗,读者会和作者一样,对诗中英雄的赞叹仰慕之情油然而生。

又如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诗中只一“断肠人”的剪影,再无其他刻画,但在作者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中,这个内心深处有着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如在眼前。这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作者羁旅他乡、孤苦无依的伤痛和对家乡痛断肝肠的思念。这类借形象寄寓作者情怀的诗歌非常普遍。我们熟悉的李白的《子夜吴歌》中,全诗以长安一片月起兴,铺垫烘托了思妇眷恋玉关征人的深情;陶渊明的《饮酒》中那位“心远地自偏”、悠然采菊的隐士正体现了诗人对幽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满足。

3. 运用含蓄、双关、象征等手法塑造形象,明言此而实言彼的诗歌

如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胥深浅入时无?

不看题目,还以为是一位新婚的女子为天亮拜见公婆而早起精心

打扮并问夫婿自己打扮得是否入时。了解了背景之后才知道朱庆馀是应进士科举的才子,张籍是水部侍郎。朱希望得到张的赏识,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征求张籍意见。张籍以《酬朱庆馀》作回答: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张籍把朱庆馀比作一位采菱姑娘,相貌既美,歌喉又好,必受人们赞赏,暗示他不必为考试担心。

这类诗歌,作者用含蓄的手法给读者留下想象和回味的余地,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来理解、补充和丰富作品中的意境,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而诗中的形象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鲜明的印象。类似的还有唐代秦韬玉的《贫女》,诗中句句都写“为他人做嫁衣裳”的贫女,但句句都是为不得志的贫士而写,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恨。此外,有些诗歌中还有一些隐含的人物形象。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写道“携幼入室,有酒盈樽”,酒从何来?读者自然会想到陶公的妻子。她虽没出场,却生动地印在了读者的脑海中。

总之,在以抒情为主的诗歌中,也活跃着一些鲜活的人物。他们带着美的气息,带着英雄气概,思妇的闺怨,隐士的潇洒,悲士的愁苦,羁人的思念,一个个向我们走来,他们如一幅幅写意画,把自己最独特的一面展现给读者。作者在他们身上或寄托自己的情怀,或含蓄地表达某一意图。鉴赏诗歌时,我们先关注作者身世和

时代背景,体察作者写作意图,再分析表现手法,抓住人物特征,通过联想和想象,走近他们,甚或和他们融合起来,仔细品味,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诗歌人物形象独特的艺术魅力。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摘要:诗歌是抒情的艺术,但在古典诗词中也隐含着许多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人物,他们可能是诗人塑造的形象,也可能是抒情主人公自己。诗人通过这些形象,或立象尽意、或言此意彼,寄托自己丰富而深沉的情感。

关键词:古典诗词;人物形象;别有意趣;立象尽意;言此意彼 古典诗词中,作者通过各种巧妙的手法,以写意的笔法,同样为我们展现了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赤壁怀古》中“雄姿英发”的周瑜,《满江红》中“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孔雀东南飞》中“精妙世无双”的兰芝和懦弱但与兰芝同样忠于爱情的焦仲卿„„他们以最独特的一面活跃在读者的想象中,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一样丰富了古典文学中的艺术形象画廊。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是诗歌中直接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可以是抒情主人公。根据作者的创作意图,笔者认为,描写人物形象的诗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 作者在日常生活中偶然有感于所见所闻,只是想用优美的诗句描写一个或几个人物

这类诗歌中并没有作者多么深刻的寄托,却以艺术手法取胜,写得生动逼真、淡雅优美、别有意趣。如以写香奁诗著称的晚唐诗人韩偓的《偶见》:

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樽。

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

作者没有点明诗中都是谁,年方几何,相貌俊丑,而我们却分明听得见花园里打秋千的天真少女丫环清脆的笑声;看得见秋千打“困”了才停下来,又累又热又渴的少女轻解罗裙乘凉,向丫环索要奶酪解渴的天真可爱;看得见“见客入来”含笑而走,却又手搓梅子、半掩中门,偷偷观望客人的娇美与好奇。

宋代李清照的《点绛唇》一词与此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浸衣透。见客入来,袜划金钗。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与韩偓的诗比,词中的少女除了一样的天真娇美,却比“和笑走”的大家闺秀多了一点小家碧玉的娇羞。

2. 借人物形象寄托作者的情怀和思想感情

塑造人物毕竟不是诗歌的主要任务,正如孔子所说“立象以尽意”,作者在这类诗歌中往往借助形象来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样的诗歌中有英雄美人,有羁人隐士„„他们的形象并不完整丰满,但他们鲜明的特征足以让读者产生无限联想,在联想和想象的世界里,除了作者勾勒的基本特征外,他们的衣着容貌又是千姿百态,更加丰满,读者通过这些人物的际遇可以把握作者的心怀情感。如卢伦的《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诗中写将军夜猎,见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惊”字渲染了一种紧张

的气氛,而且也突出了将军的高度警惕。“夜引弓”的“引”字,不由得让人想象将军临险时是何等的镇定自若、从容不迫。结尾写箭入石中,又写出将军之神通、射技之超群。读完这首小诗,读者会和作者一样,对诗中英雄的赞叹仰慕之情油然而生。

又如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诗中只一“断肠人”的剪影,再无其他刻画,但在作者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中,这个内心深处有着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如在眼前。这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作者羁旅他乡、孤苦无依的伤痛和对家乡痛断肝肠的思念。这类借形象寄寓作者情怀的诗歌非常普遍。我们熟悉的李白的《子夜吴歌》中,全诗以长安一片月起兴,铺垫烘托了思妇眷恋玉关征人的深情;陶渊明的《饮酒》中那位“心远地自偏”、悠然采菊的隐士正体现了诗人对幽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满足。

3. 运用含蓄、双关、象征等手法塑造形象,明言此而实言彼的诗歌

如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胥深浅入时无?

不看题目,还以为是一位新婚的女子为天亮拜见公婆而早起精心

打扮并问夫婿自己打扮得是否入时。了解了背景之后才知道朱庆馀是应进士科举的才子,张籍是水部侍郎。朱希望得到张的赏识,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征求张籍意见。张籍以《酬朱庆馀》作回答: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张籍把朱庆馀比作一位采菱姑娘,相貌既美,歌喉又好,必受人们赞赏,暗示他不必为考试担心。

这类诗歌,作者用含蓄的手法给读者留下想象和回味的余地,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来理解、补充和丰富作品中的意境,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而诗中的形象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鲜明的印象。类似的还有唐代秦韬玉的《贫女》,诗中句句都写“为他人做嫁衣裳”的贫女,但句句都是为不得志的贫士而写,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恨。此外,有些诗歌中还有一些隐含的人物形象。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写道“携幼入室,有酒盈樽”,酒从何来?读者自然会想到陶公的妻子。她虽没出场,却生动地印在了读者的脑海中。

总之,在以抒情为主的诗歌中,也活跃着一些鲜活的人物。他们带着美的气息,带着英雄气概,思妇的闺怨,隐士的潇洒,悲士的愁苦,羁人的思念,一个个向我们走来,他们如一幅幅写意画,把自己最独特的一面展现给读者。作者在他们身上或寄托自己的情怀,或含蓄地表达某一意图。鉴赏诗歌时,我们先关注作者身世和

时代背景,体察作者写作意图,再分析表现手法,抓住人物特征,通过联想和想象,走近他们,甚或和他们融合起来,仔细品味,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诗歌人物形象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关文章

  • 古诗词人物形象刻画中的细节描写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诗词人物形象刻画中的细节描写 作者:张云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3年第02期 [摘 要] 古诗词比别类文学更谨严,更纯粹,更精致,但因其受字数的限制,在刻画 ...查看


  • 诗词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 教学课题 诗词鉴赏之人物形象 课    时 主 备 人 审 核 人 授 课 人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形象的内涵: 2.了解诗歌形象的分类: 3.体察鉴赏诗歌形象的切入点和答题组织规范. 教学重难点 体察鉴赏诗歌形象的切入点和答题组织规范. ...查看


  • 古代诗词鉴赏之形象.意象.意境篇
  • 古代诗词鉴赏之形象.意象.意境篇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 李方顺 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邮编:223800 一.形象知识与鉴赏 [考点解读]形象是诗歌的基础,没有形分析形象,是鉴 ...查看


  • 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例说
  • 高考古诗词鉴赏11类题型答题技巧例说 一.形象类 诗歌作品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三种. (一)设问方式 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2.试说说 ...查看


  • 浅析古诗词鉴赏的角度
  • 浅析古诗词鉴赏的角度 作者:齐云惠 来源:<新课程学习·中>2014年第09期 摘 要:古诗词鉴赏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学生在鉴赏古诗词时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把握一定的题型,了解一定的解题方法,答题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顺利. ...查看


  •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人物形象专项题
  •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人物形象专项题 古典诗文 2014-06-21 0555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人物形象专项题 江苏徐州铜山茅村中学 刘成俭 1.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 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 ...查看


  • 鉴赏诗歌的形象之人物形象
  • 鉴赏诗歌的形象(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首先要明确诗歌形象的含义和分类: 古诗词中的形象,就是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具体可感的人物.事物或画面. 形象可以是抒情主体即人物形象,包括①客观形象(作者描写的人物,作品中特定人物形象,如<赤壁 ...查看


  • 中国古代四大四大名著知识(含答案
  • 中国古代四大四大名著知识(含答案) 1,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是( 曹雪芹 ). 2,按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文学作品. (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 ...查看


  •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教案
  •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高三语文组 张晓东 2011.12.21 一.[解题指导] 这类题目一般设计为"作者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析这首诗的人物形象".我们如何把握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呢?(1)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