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贸易结构

市场经济纵横

进一

摘要:改革开放50多年来,中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出口贸易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本文在总结中国出口贸易结构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出口贸易结构 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指出未来中国出口贸易结构调整中应支持中西部内陆省份 外贸和经济发展、提高企业生产率和国家金融发展水平、引导和支持私营企业出口发展 以及发展航空运输和公路运输等来优化中国出口贸易结构。

关键词:出口贸易结构;结构失衡;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贸易模式一直是经济学领域所争

论的关键问题之一,迄今为止,围际

贸易研究仅有的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

获得者俄林和克鲁格曼获奖的主要原

因都与其对贸易模式的开创性研究有

关。贸易结构的分析实际上就是对贸

易模式的分析,这是同际贸易理论和

经验研究中延续最久的重要领域之一。

本文利用翔实的数据,全面考察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出口贸易结构

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剖析其存在

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

对未来中国出口贸易结构进一步调整

的方向和重点提出一些建议。

一、中国出口贸易结构演变

过程及发展趋势

为分析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存在的

问题及产生原因,本文首先从围内国

际市场结构、所有权性质和贸易方式

结构以及商品组成和运输方式结构等

六个方面,全面考察1978~2009年(如

无特别说明,2009年度为1~3月数

据)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演变过程及

发展趋势。

1.从国内市场结构看,主要集中

在东南沿海地区,但其内部占比变动

趋势不一。

从出口企业经营所在地市场结

构看,中国出u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

地区十省市,表现出明显的省际失衡

特征。根据中国商务部数据,改革开

放30多年来,中国前十位出口省份

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而且

其出口占据着全国出口的绝大部分:

1978~2009年,该地区十个省市, 省份数量全国占比仅为32.3%,但其 年均出口全国占比却达到83.1%,其 中,大珠三角经济圈中的广东和福建 两省占33.6%,长三角经济圈中的上 海、江苏和浙江两省一市占27.3%, 环渤海经济圈中的北京、天津,辽

宁、河北和山东三省两市占22.2%。 自2001年12月11日加入WT0之

后,中国出口省际失衡特征更为显著: 2002~2009年,东南沿海地区十省 市年均出口全国占比高达91.4%。 从整体上看,东南沿海地区十

省市出口全国占比变动趋势大体上可 以分为三个阶段:(1)1984—1992

年,总体呈下降趋势。如1985年为 77.2%,1992年则F降到70%。但其 内部各经济圈变动趋势不一:“大珠 三”比蕈不断上升,“环渤海”占比则 大幅下降,“长三”占比小幅下降。(2) 1993~2005年,总体表现为上升趋势。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上升 速度最快,1996年便上升到90%,尽 管受哑洲金融危机影响,1997、1998 两年有所下降,但此后又持续上升, 2005年达到最高点92.3%。同时,其 内部各经济圈变化趋势也不一样:“大 珠三”占比先升后降,“长三”一直 不断上升,“环渤海”则比较平稳, 52

1978~2009

文/杨丽花马相东

一直在18%左右。(3)2006~2009

年,则旱现出微幅下降趋势。受美国 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家 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东南沿海地区十 省市出口全国占比持续F降,2006、

2007、2008年分别为91.8%、91.毗、 89.9%,2009年略有同升,为90.3%。

2.从国际市场结构看,主要集中

在发达国家和亚洲新兴国(地),但呈 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从出口商品输出目的国市场结

构看,中国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国、日

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和中国香港、韩 国、新加坡等亚洲新兴国家和地区, 表现出显著的国际失衡特征。根据中 国海关统计数据,1992~2009年, 中国前五位出口国别(地区)一直是

美国、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和德国 等国(地),其年均出口全球占比为

62.1‰第六至第十位也比较稳定, 基本为荷兰、英国、新加坡、中国台 湾和法国等国(地),“前十”年均

出口全球占比达到73.0%;第十一至 十五位则大体为意大利、加拿大、澳 大利亚和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 “前十五”年均出口全球占比则高达 79.6%。而这些国家和地区,从国别 数量看,所占比重却很低,如2008年, 中国出口到全球231个国家和地区中, 前五、十、十五的出口国别数量占比 分别为2.2%、4.3%和6.5%。 从变动趋势看,1992~2009年,

无论是前五、前十、还是前十五,其 出口占比都旱现出一致性下降趋势:

如2009年三者分别为49.5%、60.9% 和68.8%,较之1992年的73.8%、 82.8%和87.1%,分别下降了24.3、 21.9和18.3个百分点;较之2001年 的63.1%、74.0%和80.2%,也分别 下降了13.6、13.1和11.4个百分点。 万方数据

这表明,中国出口国际市场结构呈现 多元化发展趋势。

5.从企业性质结构看,国有企业

出口占比持续下降、外资企业出口占 比不断上升,私营企业出口占此后来 居上。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对外贸易

体系是一个典型的前苏联计划经济模 式,国家对对外贸易实行严格的控制, 由12家国有外贸公司绝对垄断经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出口企业所有 权性质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国有企 业出口所占比重持续下降,中外合资 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 独资经营企业等“三资企业”出口所

占比重不断上升,私营企业出口所占 比例则后来居上。根据中国海关统计 数据,1978~1984年,国有企业出 口所占比重一直接近100%,此后持续 下降,2000年下降到46.7%,2009年 l~5月仅为16.8%;外资企业出口 从无到有、所占比霞不断上升,与国 有企业出口占比差距不断缩小,2000 年为47.9%、首次超过国有企业出口 占比,此后继续上升,2005年达到 最高点58.3%,之后略有下降,2009 年1~5月为55.2%I私营企业出口 占比则从2002年的4.2%迅速提高到 2009年l~5月的23.9%,短短几年 时间内既迅速赶超国有企业出口占比, 也不断缩小与外资企业出口占比差距。 大有后来居上发展态势。

4.从贸易方式结构看,阶段性变

化比较明显,一般贸易前景看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为劳动密

集型产业跨国转移主要目的地,加工 贸易从无到有、发展迅猛。从贸易方 式结构看,中国出U加工贸易方式所 占比重不断提高,一般贸易方式所占 比例则不断下降。但是,自2001年中 国加入WTO以后,两者又发生戏剧 性变化:前者呈上升趋势,后者呈不 断下降趋势。从整体上来看,大体上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79~1992 年,一般贸易占主导地位,但其占比 呈下降趋势;二是1993~2001年, 加工贸易占优势地位,且其占比呈上 升趋势;三是2002—2009年,加工 贸易仍占优势地位,但其占比呈下降 趋势,而一般贸易占比则表现出上升 趋势,两者差距不断缩小,2009年分

别为47.6%和45.4%,已经非常接近。 市场经济纵横

按此发展态势,一般贸易出口在未来 几年将很有可能超过加工贸易出口, 再次占据主导地位。

5.从商品结构来看,技术含量不

断提升、产品竞争力持续增强。

按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ITC),从商品组成结构看,中国出 口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工业 制成品所占比重则持续上升。前者由 改革开放初期的50%左右下降到20 世纪90年代初期的20%左右,2l世 纪以来继续下降:200l、2009年则

分别为9.9%、5.3%;相对应,后者 则由改革开放初期的50%左右上升 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80%左右, 2001年和2009年则分别为90.1%和 94.7%。不仅如此,中国出口商品的 技术含量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持续 增强:如Rodrik的研究结论表明, 中国“出口产品篮子”比按其收入水 平所应有的产品结构要高端得多。. Schott指出,中国出口产品结构不断 与高收入国家的共同出口产品结构相 似l旧1 Wang and Wei的研究证明, 中国与美国、欧盟15国和日本(简称 G3经济体)出口产品结构的差异性指 数从1996年的133.7降低到2005年 的121.5,中国与G3经济体出口产品 的竞争性日趋激烈。f31

6.从运输方式结构看,以江河和

汽车运输为主,但汽车运输占此不断 下降、航空运输占比持续上升。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从出口

商品运输方式静态结构看,中国出口 也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其中,江 河和汽车运输方式所占比重很高,航 空运输和铁路运输方式所占比例很低, 如1992~2007年,前两者年均占比

为88.8%,后两者年均占比仅10.5%。 但是,从动态发展趋势看,汽车运输 方式所占比重呈现出不断下降趋势, 而航窄运输方式所占比例则表现为不 断上升趋势:前者从1992年的40% 左右持续下降到2007年的16.5%,后 者则从1992年的3%左右持续上升到

2007年的16.1%,两者差距不断缩小。 二,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存在

的问题及原因

从1978~2009年贸易统计数据

中,我们发现,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经

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调整,取得了一 53

些明显成效:出口目的国市场结构日 趋多元化,出口商品结构日趋高级化, 出口经营主体结构日趋合理化。但是, 中国出口也存在省际结构失衡、国际 结构失调、外资企业出口和加工贸易 方式占比偏高、商品运输方式过于依 赖江河运输等问题。下面我们简要分 析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影响之后,重点 剖析其产生原因。

1.企业经营所在地过于集中,经

济发展不平衡日益凸显。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

的净出口,对中国GDP增长做出了 较大贡献,如根据中国统计局数据, 2005、2006和2007年,中国净出口 对GDP增量的贡献率分别为24.1%、

19.3%和21.5%,拉动GDP增长2.5、

2.2和2.6个百分点。因此,一个地 方的外贸发展与其经济增长紧密相关。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出L]过度集中 在东南沿海地区十省市,无疑在一定 程度上导致或者说加深了中国各省份 之间,以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各地区 之间的经济差距,从而形成了中国经 济发展中日益凸显的两个“不平衡”: 从东部看,南北发展不平衡,“南快

北慢”;从全国看,东西部发展不平衡, “东高西低”。当然,造成这种经济发 展不平衡的因素很多。但不可否认, 与出口企业经营所在地过于集中在东 南沿海地区也有很大关系。

中国出口省际失衡的产生原因

或决定因素,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两大 类。一类是企业异质性微观层面因 素。企业规模,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 平以及企业所有权性质等四个企业异 质性因素对中国出口贸易的深度边际 和省际失衡的影响显著:根据我们基 于1996~2008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 板数据的经验分析发现,一个省份的 企业规模越大、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 平越高、外资企业占比越高,则该省

份的出口贸易总量也越大,其中,劳 动生产率水平对企业出口的影响最为 持久,不仅会提高企业当期的出口水 平,而且会提高未来企业的出口水平。 二是中国国家政策支持宏观层面的影 响因素。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港 口城市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一个 重大政策举措,这一举措对这些城市 的外贸发展和经济增长产生着重要的 积极作用: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数据, 万方数据

市场经济纵横

输,严重制约中国内陆省份外贸和经 济发展。

中困出口江河运输方式,不仅从

静态结构看,所占比重很高;而且从动 态发展趋势看,也在持续上升。如根据 中国海关统计数据,1992~2007年,

江河运输方式年均占比为60.7%,其中, 1992~2000年为56.5‰200l~2()07

年为66.【%。商品运输方式过分依赖江 河运输,严重制约了中国中西部内陆省 份外贸和经济发展,如2001~2009年, 中国内陆21个省份,从省份数量占比 看,超过了67%,可其年均出口全国

占比仅为8.5%。固然,其中原因很多, 但不可否认,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 素。

中国出口商品运输方式过分依赖

江河运输的丰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公 路运输和航空运输能力太弱:根据(《国 际统计年鉴2009》数据,中国的公路 运输和空运能力远低于美国,如2007 年中国公路运输能力只有美国的35%, 航空运输能力则更低,只相当于美国 的20%,而海运能力则强于美国,是 美阂的155%。公路运输能力太弱的重 要原因是中国境内贸易壁垒太高:中 国各省份之间,甚至同一地区各县市 之间的交界处和各级公路出口处,各 种收费站林立,其直接后果是既增加 运输成本,又耗费时间、降低效率。 据笔者初步统计,中国公路运输的过 路费成本几乎与油耗成本相当。而在

美国,全国是一个自由大市场,各州 之间基本没有什么收费站。笔者在美 访学期间,2008年6月曾经和几个中 国留学生一起,从美国中部俄亥俄州 雅典市开车到最南部佛罗里达州的奥 兰多,途径西维吉尼亚、维吉尼亚、 北卡罗尼亚、南卡罗尼亚以及乔治哑 等六大州,历程1500多公里,一路畅 通无阻,仅交一次过路费,才O.25美 元。

全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4个 经济特区城市和14个沿海开放城市, 从数量上看,仅占6.6%,但其出口 全国占比,1985~2008年年均高达 40.1%,而且其出口全国占比变动趋 势与东南沿海地区出口全国占比变动 趋势高度一致,这无不说明国家政策 支持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显著。

2. 出口目的国市场过于集中, 国际贸易摩擦问题日益严重。

尽管出口目的国市场日趋多元

化,但是,中国出口国际市场仍然过 于集中,结构失衡问题较为突出。国 际市场结构失衡,在一定程度上难免 会增加国际贸易摩擦发牛的概率。近 年来,中国对外贸易中贸易摩擦日益 增加,尤其是与美国、欧盟之间的国 际贸易摩擦频繁发生,与出口目的国 市场过于集中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有很 大关系。

造成中国出口目的国市场过于集

中的主要因素可归为两类:一是根据 贸易引力模型,两国(地)之间的双 边贸易额与其经济总量成正比、地理 距离成反比。与这一模型相对应,中 国出口目的国市场前十位中,美国、 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 发达国家,是因其GDP总量很大, 而中国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以及韩 国和新加坡等亚洲新兴工业围家和地 区,按GDP总量,这些国家和地区 自然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但是,由 于地理距离、文化和语占等优势,这 些国家(地区)在中国出口市场中同

样占据着重要位置。二是根据异质性 企业贸易模型,一个企业和国家出口 贸易的广度边际,即出口的贸易伙伴 国数量,与企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和国 家金融发展程度成正比。中国出口的 贸易伙伴国过于集中与其企业劳动生 产率水平较低(尤其是固有企业)和 国家金融发展程度较低,也有很大关 系。

5.外资企业出口和加工贸易方式 占比过高,造成贸易失衡加大、外贸 依存度过高等一系列问题。

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在中国出口

和经济增长中所做的贡献问题在学术 界一直颇有争议。笔者看来,外资企 业和加工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度并不高,而且如其所占比重偏高, 还容易引起贸易失衡加大、外贸依存 度过高等一系列问题。如在Feenstra 所引用的芭比娃娃例子中,中国的劳 动力附加值只占产品最终销售价值的

3.5%;¨4而在Gee所引用的30GB 的苹果iPod播放器例子中,中国大 陆和台湾一起,劳动力附加值占产品 最终销售价值比仅为1.2%。¨1由此 可见,无论是劳动密集型低端产品 (芭比娃娃),还是技术密集型高端产 品(苹果iPod播放器),外商投资企 业和加工贸易为中国真正创造的价值 极低。不仅如此,外商投资企业和加 工贸易方式占比过高还会引起贸易失 衡加大、外贸依存度过高等问题:如 根据中国商务部数据,2005年,中 国出口总额的58%来自外商投资企 业,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顺差净值 844亿美元,占中国贸易顺差总额的 83%;据世界银行数据,2006年中国 的出口贸易依存度为40%,远高于美 国的11%,也高于印度的22%,即使 比伞球平均的28%也高出不少。外 贸依存度过高的直接后果是对外贸易 和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国际市场:根据 中国商务部最新数据,受全球金融危 机影响,2009年1~5月,全园进

出口总值为7634.9亿美元,同比下 降24.7%,其中:出口4261.4亿美 元,下降21.8%进口3373.5亿美元, 下降28%。

外资企业出r丁和加工贸易方式占 比过高的主要原闲有两个方面。一是 国际产业转移的同际大背景。20世纪 90年代以来,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 和中国香港以及韩国等新兴国家(地 区)将部分产业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 展中国家转移,兴起了二战以来第三 波国际产业转移高潮。此轮圈际产业 转移中,中国凭借劳动力和市场优势 以及改革开放所释放的体制优势,成 为最大的受益者。据联合国贸发会议 统计数据,自1990年以来,中国利 用外资(FDI)规模连续18年位于发 展中国家首位,2008年实际利用FDI 924.0亿美元。二是中国出口导向和 招商引资的外向犁战略。中国各地各 级政府,为吸引FDI,竞相采取超低 甚至零地价、税收优惠和减免、环保 门槛降低等各种优惠政策,不惜以牺 牲环境、扭曲要素价格为代价,换取 “血汗钱”。

4.商品运输方式过分依赖江河运 54

三.未来中国出口贸易结构

调整方向和重点

针对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存在的问

题及原阏,我们建议未来中国出口贸 易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如下。

1.支持中西部内陆省份外贸和经 济发展,优化出口国内市场结构。 优化出[1国内市场结构,国家

政策支持必不可少。2000年1月、 万方数据

2003年9月和2004年3月中国相继 实施两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和中部崛 起等大战略,国家宏观政策已经转移 到支持中国内陆省份的经济发展。中 西部内陆地区各级政府应充分抓住这 一历史机遇,制定一些具体措施和办 法:一是借鉴东南沿海地区各省份的

成功经验,吸引FDI流人,发展出口

导向的外向型经济;二是鼓励和支持

本地企业发展对外出口贸易,逐步缩

小与东南沿海地区各省份的经济和外

贸差距。

2.提高企业生产率和各地金融发

展水平,优化出口国际市场结构。

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和国家

金融发展水平是扩大出口贸易伙伴国

范围的两条有效途径。中国要进一步

优化出口国际市场结构,不妨从以下

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大对企业的技

术、资金和人力资本投入,增强企业

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的劳动

生产率水平·二是夯实金融基础设施, 推进法制建设,加快金融自由化进程, 不断提高各地金融发展水平。

5.引导和支持私营企业出口发

展,优化出口企业经营主体结构。

近年来,尽管私营企业出口占比

不断提高,但就目前看,私营企业数

量与其出口占比仍很不相称。根据中

国工商总局数据:2007年12月底,

注册私营企业551.3万户,出口额

(上接第51页)的强大,的确是我们

梦寐以求的目标。可是,我们必须考

虑如果以其作为我们的核心价值理念, 其他圜家的人会如何看待我们。现在, 我们不是经常面对各式各样的“中国

威胁论”吗?

为什么“文明”不能当作核心价

值理念呢?文明一词有很多涵义,但最

主要或最常用的大概有“文化类型”和 “社会互动礼仪”两种。前一种如“古 代文明”,“近代文明”、“现代文明”,

也如“东方文明”、“中国文明”、“印度 文明”、“西方文明”、。希腊文明”、“欧 洲文明”、“英国文明”等等。作为核心 价值理念的文明,显然不是从这种意义 上讲的。如果从“社会互动礼仪”,那

就是人们比较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

尊重,遵守社会规范,维护公共秩序。 由于人们的不同表现,往往有人比其他 3217.8亿美元,出口占比26.舭l而

全国实有外商投资企业28.6万户,出 口额6955.2亿美元,占比57.1%。从 企业数量上,前者将近是后者的20倍, 但从出口贸易额看,后者却为前者的

2倍多。

优化出口企业经营主体结构不妨

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继续调整

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政策,这一方面, 中国政府已经做了较大调整,如两税

合一、终结外商投资企业超国民待遇, 调整出口退税等,并取得了较为明显

的成效,内、外资企业竞争环境日益

相对公平。今后应从国家政策上继续

营造一个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的体制

环境。二是从资金、技术等方面引导

和支持私营企业发展对外贸易。

4.发展航空运输和公路运输,优

化出口商品运输方式结构。

目前,在中国出口运输方式结构

中,江河运输仍然占据主要地位,故

保障江河运输畅通,是中国扩大国际

贸易的基本条件之一。然而,根据美

国等发达国家经验,汽车运输和航空

运输联运方式是未来国内贸易和国际

贸易最有效率和最受欢迎的运输方

式。因此,在此基础上,还应大力发

展航宅运输和公路运输。发展航空运

输和公路运输的关键是降低成本:降

低航空运输成本的有效途径主要是依

靠形成规模经济和提高服务质量;而

市场经济纵横

降低公路运输成本的首要任务则是减

少贸易肇垒,不妨考虑逐步取消各种

名目的收费站,建立一个全国自由开

放的大市场。其次,加大对机场和公

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汽车运

输和航空运输联运提供硬件设施。

参考文献:

11 IRodrjk D.what’s so specjal

about china’8 Exports?fJl. china&

wor|d Economy,2006,(5).

【2 Jschott P.The RelatiVe sophjsticatjon of chine∞Exports【川. Economjc Po|icy, 2008,(55).

f51wang z.,wei s.what Acc叫nts for

the Rjsing So州stication of C晰na。3 E×p0Pt87

【R】. NBER workjng Paper No. 1 3771, 2008.

【41Feenstra R.Integratjon of Trade

and Di8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jn the

GIobaI Economy 【J】. JournaI of Economjc PerspectiVe8,1 998,(Fall):75—96.

【5JGee M.Made in china?【J】.

W e d n e s day’8 Gl 0 b e an d Mail,

2008,(F曲ruary 6).

作者简介:

杨丽花,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讲

师,经济学博士,北京市,1 02249。

马相东,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

所助理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北京市, 1 00871。

责任编辑赵莉

人“更文明”或“不文明”。如果在这

个意义上讲,把“文明”列为核心价值 理念,那么就显得有些下位或低点了。 为什么“人民至上”不能当作核

心价值理念呢?我们党已经把以人为

本标记在自己的旗帜上,如果提人民

至上,就容易让人理解为有差别地理

解人,而不是平等地理解人。如果从

有蝗人不属于人民的范畴,那么“人

民至上”这个概念在更具普遍意义的

概念——公平、人权、人格平等,人

的尊严的面前,往往就需要为自己的

“至上”与“非至上”的区分作进一

步解释和说明。如果是指与官员干部

相比,那么这种至上的区分就显得没

有实质意义。一方面,在执政党执政

为民的意义中人民的确应该至上,但

另一方面,在更高的意义上,人不能

分为上下,毕竟干部也是人民的组成

55

部分,将其排除之外有什么意义和好

处呢?只有确立尊重任何一个人的规

范,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韩震.从体系建构到观念的

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初论

【N】.学习时报,2008—5—12.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1 68.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 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北 京:人民出版社,2007.28;29. 作者简介:

韩震,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北

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北京市,1 00875。

责任编辑李铁牛

万方数据

市场经济纵横

进一

摘要:改革开放50多年来,中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出口贸易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本文在总结中国出口贸易结构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出口贸易结构 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指出未来中国出口贸易结构调整中应支持中西部内陆省份 外贸和经济发展、提高企业生产率和国家金融发展水平、引导和支持私营企业出口发展 以及发展航空运输和公路运输等来优化中国出口贸易结构。

关键词:出口贸易结构;结构失衡;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贸易模式一直是经济学领域所争

论的关键问题之一,迄今为止,围际

贸易研究仅有的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

获得者俄林和克鲁格曼获奖的主要原

因都与其对贸易模式的开创性研究有

关。贸易结构的分析实际上就是对贸

易模式的分析,这是同际贸易理论和

经验研究中延续最久的重要领域之一。

本文利用翔实的数据,全面考察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出口贸易结构

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剖析其存在

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

对未来中国出口贸易结构进一步调整

的方向和重点提出一些建议。

一、中国出口贸易结构演变

过程及发展趋势

为分析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存在的

问题及产生原因,本文首先从围内国

际市场结构、所有权性质和贸易方式

结构以及商品组成和运输方式结构等

六个方面,全面考察1978~2009年(如

无特别说明,2009年度为1~3月数

据)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演变过程及

发展趋势。

1.从国内市场结构看,主要集中

在东南沿海地区,但其内部占比变动

趋势不一。

从出口企业经营所在地市场结

构看,中国出u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

地区十省市,表现出明显的省际失衡

特征。根据中国商务部数据,改革开

放30多年来,中国前十位出口省份

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而且

其出口占据着全国出口的绝大部分:

1978~2009年,该地区十个省市, 省份数量全国占比仅为32.3%,但其 年均出口全国占比却达到83.1%,其 中,大珠三角经济圈中的广东和福建 两省占33.6%,长三角经济圈中的上 海、江苏和浙江两省一市占27.3%, 环渤海经济圈中的北京、天津,辽

宁、河北和山东三省两市占22.2%。 自2001年12月11日加入WT0之

后,中国出口省际失衡特征更为显著: 2002~2009年,东南沿海地区十省 市年均出口全国占比高达91.4%。 从整体上看,东南沿海地区十

省市出口全国占比变动趋势大体上可 以分为三个阶段:(1)1984—1992

年,总体呈下降趋势。如1985年为 77.2%,1992年则F降到70%。但其 内部各经济圈变动趋势不一:“大珠 三”比蕈不断上升,“环渤海”占比则 大幅下降,“长三”占比小幅下降。(2) 1993~2005年,总体表现为上升趋势。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上升 速度最快,1996年便上升到90%,尽 管受哑洲金融危机影响,1997、1998 两年有所下降,但此后又持续上升, 2005年达到最高点92.3%。同时,其 内部各经济圈变化趋势也不一样:“大 珠三”占比先升后降,“长三”一直 不断上升,“环渤海”则比较平稳, 52

1978~2009

文/杨丽花马相东

一直在18%左右。(3)2006~2009

年,则旱现出微幅下降趋势。受美国 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家 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东南沿海地区十 省市出口全国占比持续F降,2006、

2007、2008年分别为91.8%、91.毗、 89.9%,2009年略有同升,为90.3%。

2.从国际市场结构看,主要集中

在发达国家和亚洲新兴国(地),但呈 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从出口商品输出目的国市场结

构看,中国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国、日

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和中国香港、韩 国、新加坡等亚洲新兴国家和地区, 表现出显著的国际失衡特征。根据中 国海关统计数据,1992~2009年, 中国前五位出口国别(地区)一直是

美国、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和德国 等国(地),其年均出口全球占比为

62.1‰第六至第十位也比较稳定, 基本为荷兰、英国、新加坡、中国台 湾和法国等国(地),“前十”年均

出口全球占比达到73.0%;第十一至 十五位则大体为意大利、加拿大、澳 大利亚和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 “前十五”年均出口全球占比则高达 79.6%。而这些国家和地区,从国别 数量看,所占比重却很低,如2008年, 中国出口到全球231个国家和地区中, 前五、十、十五的出口国别数量占比 分别为2.2%、4.3%和6.5%。 从变动趋势看,1992~2009年,

无论是前五、前十、还是前十五,其 出口占比都旱现出一致性下降趋势:

如2009年三者分别为49.5%、60.9% 和68.8%,较之1992年的73.8%、 82.8%和87.1%,分别下降了24.3、 21.9和18.3个百分点;较之2001年 的63.1%、74.0%和80.2%,也分别 下降了13.6、13.1和11.4个百分点。 万方数据

这表明,中国出口国际市场结构呈现 多元化发展趋势。

5.从企业性质结构看,国有企业

出口占比持续下降、外资企业出口占 比不断上升,私营企业出口占此后来 居上。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对外贸易

体系是一个典型的前苏联计划经济模 式,国家对对外贸易实行严格的控制, 由12家国有外贸公司绝对垄断经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出口企业所有 权性质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国有企 业出口所占比重持续下降,中外合资 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 独资经营企业等“三资企业”出口所

占比重不断上升,私营企业出口所占 比例则后来居上。根据中国海关统计 数据,1978~1984年,国有企业出 口所占比重一直接近100%,此后持续 下降,2000年下降到46.7%,2009年 l~5月仅为16.8%;外资企业出口 从无到有、所占比霞不断上升,与国 有企业出口占比差距不断缩小,2000 年为47.9%、首次超过国有企业出口 占比,此后继续上升,2005年达到 最高点58.3%,之后略有下降,2009 年1~5月为55.2%I私营企业出口 占比则从2002年的4.2%迅速提高到 2009年l~5月的23.9%,短短几年 时间内既迅速赶超国有企业出口占比, 也不断缩小与外资企业出口占比差距。 大有后来居上发展态势。

4.从贸易方式结构看,阶段性变

化比较明显,一般贸易前景看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为劳动密

集型产业跨国转移主要目的地,加工 贸易从无到有、发展迅猛。从贸易方 式结构看,中国出U加工贸易方式所 占比重不断提高,一般贸易方式所占 比例则不断下降。但是,自2001年中 国加入WTO以后,两者又发生戏剧 性变化:前者呈上升趋势,后者呈不 断下降趋势。从整体上来看,大体上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79~1992 年,一般贸易占主导地位,但其占比 呈下降趋势;二是1993~2001年, 加工贸易占优势地位,且其占比呈上 升趋势;三是2002—2009年,加工 贸易仍占优势地位,但其占比呈下降 趋势,而一般贸易占比则表现出上升 趋势,两者差距不断缩小,2009年分

别为47.6%和45.4%,已经非常接近。 市场经济纵横

按此发展态势,一般贸易出口在未来 几年将很有可能超过加工贸易出口, 再次占据主导地位。

5.从商品结构来看,技术含量不

断提升、产品竞争力持续增强。

按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ITC),从商品组成结构看,中国出 口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工业 制成品所占比重则持续上升。前者由 改革开放初期的50%左右下降到20 世纪90年代初期的20%左右,2l世 纪以来继续下降:200l、2009年则

分别为9.9%、5.3%;相对应,后者 则由改革开放初期的50%左右上升 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80%左右, 2001年和2009年则分别为90.1%和 94.7%。不仅如此,中国出口商品的 技术含量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持续 增强:如Rodrik的研究结论表明, 中国“出口产品篮子”比按其收入水 平所应有的产品结构要高端得多。. Schott指出,中国出口产品结构不断 与高收入国家的共同出口产品结构相 似l旧1 Wang and Wei的研究证明, 中国与美国、欧盟15国和日本(简称 G3经济体)出口产品结构的差异性指 数从1996年的133.7降低到2005年 的121.5,中国与G3经济体出口产品 的竞争性日趋激烈。f31

6.从运输方式结构看,以江河和

汽车运输为主,但汽车运输占此不断 下降、航空运输占比持续上升。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从出口

商品运输方式静态结构看,中国出口 也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其中,江 河和汽车运输方式所占比重很高,航 空运输和铁路运输方式所占比例很低, 如1992~2007年,前两者年均占比

为88.8%,后两者年均占比仅10.5%。 但是,从动态发展趋势看,汽车运输 方式所占比重呈现出不断下降趋势, 而航窄运输方式所占比例则表现为不 断上升趋势:前者从1992年的40% 左右持续下降到2007年的16.5%,后 者则从1992年的3%左右持续上升到

2007年的16.1%,两者差距不断缩小。 二,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存在

的问题及原因

从1978~2009年贸易统计数据

中,我们发现,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经

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调整,取得了一 53

些明显成效:出口目的国市场结构日 趋多元化,出口商品结构日趋高级化, 出口经营主体结构日趋合理化。但是, 中国出口也存在省际结构失衡、国际 结构失调、外资企业出口和加工贸易 方式占比偏高、商品运输方式过于依 赖江河运输等问题。下面我们简要分 析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影响之后,重点 剖析其产生原因。

1.企业经营所在地过于集中,经

济发展不平衡日益凸显。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

的净出口,对中国GDP增长做出了 较大贡献,如根据中国统计局数据, 2005、2006和2007年,中国净出口 对GDP增量的贡献率分别为24.1%、

19.3%和21.5%,拉动GDP增长2.5、

2.2和2.6个百分点。因此,一个地 方的外贸发展与其经济增长紧密相关。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出L]过度集中 在东南沿海地区十省市,无疑在一定 程度上导致或者说加深了中国各省份 之间,以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各地区 之间的经济差距,从而形成了中国经 济发展中日益凸显的两个“不平衡”: 从东部看,南北发展不平衡,“南快

北慢”;从全国看,东西部发展不平衡, “东高西低”。当然,造成这种经济发 展不平衡的因素很多。但不可否认, 与出口企业经营所在地过于集中在东 南沿海地区也有很大关系。

中国出口省际失衡的产生原因

或决定因素,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两大 类。一类是企业异质性微观层面因 素。企业规模,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 平以及企业所有权性质等四个企业异 质性因素对中国出口贸易的深度边际 和省际失衡的影响显著:根据我们基 于1996~2008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 板数据的经验分析发现,一个省份的 企业规模越大、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 平越高、外资企业占比越高,则该省

份的出口贸易总量也越大,其中,劳 动生产率水平对企业出口的影响最为 持久,不仅会提高企业当期的出口水 平,而且会提高未来企业的出口水平。 二是中国国家政策支持宏观层面的影 响因素。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港 口城市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一个 重大政策举措,这一举措对这些城市 的外贸发展和经济增长产生着重要的 积极作用: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数据, 万方数据

市场经济纵横

输,严重制约中国内陆省份外贸和经 济发展。

中困出口江河运输方式,不仅从

静态结构看,所占比重很高;而且从动 态发展趋势看,也在持续上升。如根据 中国海关统计数据,1992~2007年,

江河运输方式年均占比为60.7%,其中, 1992~2000年为56.5‰200l~2()07

年为66.【%。商品运输方式过分依赖江 河运输,严重制约了中国中西部内陆省 份外贸和经济发展,如2001~2009年, 中国内陆21个省份,从省份数量占比 看,超过了67%,可其年均出口全国

占比仅为8.5%。固然,其中原因很多, 但不可否认,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 素。

中国出口商品运输方式过分依赖

江河运输的丰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公 路运输和航空运输能力太弱:根据(《国 际统计年鉴2009》数据,中国的公路 运输和空运能力远低于美国,如2007 年中国公路运输能力只有美国的35%, 航空运输能力则更低,只相当于美国 的20%,而海运能力则强于美国,是 美阂的155%。公路运输能力太弱的重 要原因是中国境内贸易壁垒太高:中 国各省份之间,甚至同一地区各县市 之间的交界处和各级公路出口处,各 种收费站林立,其直接后果是既增加 运输成本,又耗费时间、降低效率。 据笔者初步统计,中国公路运输的过 路费成本几乎与油耗成本相当。而在

美国,全国是一个自由大市场,各州 之间基本没有什么收费站。笔者在美 访学期间,2008年6月曾经和几个中 国留学生一起,从美国中部俄亥俄州 雅典市开车到最南部佛罗里达州的奥 兰多,途径西维吉尼亚、维吉尼亚、 北卡罗尼亚、南卡罗尼亚以及乔治哑 等六大州,历程1500多公里,一路畅 通无阻,仅交一次过路费,才O.25美 元。

全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4个 经济特区城市和14个沿海开放城市, 从数量上看,仅占6.6%,但其出口 全国占比,1985~2008年年均高达 40.1%,而且其出口全国占比变动趋 势与东南沿海地区出口全国占比变动 趋势高度一致,这无不说明国家政策 支持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显著。

2. 出口目的国市场过于集中, 国际贸易摩擦问题日益严重。

尽管出口目的国市场日趋多元

化,但是,中国出口国际市场仍然过 于集中,结构失衡问题较为突出。国 际市场结构失衡,在一定程度上难免 会增加国际贸易摩擦发牛的概率。近 年来,中国对外贸易中贸易摩擦日益 增加,尤其是与美国、欧盟之间的国 际贸易摩擦频繁发生,与出口目的国 市场过于集中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有很 大关系。

造成中国出口目的国市场过于集

中的主要因素可归为两类:一是根据 贸易引力模型,两国(地)之间的双 边贸易额与其经济总量成正比、地理 距离成反比。与这一模型相对应,中 国出口目的国市场前十位中,美国、 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 发达国家,是因其GDP总量很大, 而中国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以及韩 国和新加坡等亚洲新兴工业围家和地 区,按GDP总量,这些国家和地区 自然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但是,由 于地理距离、文化和语占等优势,这 些国家(地区)在中国出口市场中同

样占据着重要位置。二是根据异质性 企业贸易模型,一个企业和国家出口 贸易的广度边际,即出口的贸易伙伴 国数量,与企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和国 家金融发展程度成正比。中国出口的 贸易伙伴国过于集中与其企业劳动生 产率水平较低(尤其是固有企业)和 国家金融发展程度较低,也有很大关 系。

5.外资企业出口和加工贸易方式 占比过高,造成贸易失衡加大、外贸 依存度过高等一系列问题。

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在中国出口

和经济增长中所做的贡献问题在学术 界一直颇有争议。笔者看来,外资企 业和加工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度并不高,而且如其所占比重偏高, 还容易引起贸易失衡加大、外贸依存 度过高等一系列问题。如在Feenstra 所引用的芭比娃娃例子中,中国的劳 动力附加值只占产品最终销售价值的

3.5%;¨4而在Gee所引用的30GB 的苹果iPod播放器例子中,中国大 陆和台湾一起,劳动力附加值占产品 最终销售价值比仅为1.2%。¨1由此 可见,无论是劳动密集型低端产品 (芭比娃娃),还是技术密集型高端产 品(苹果iPod播放器),外商投资企 业和加工贸易为中国真正创造的价值 极低。不仅如此,外商投资企业和加 工贸易方式占比过高还会引起贸易失 衡加大、外贸依存度过高等问题:如 根据中国商务部数据,2005年,中 国出口总额的58%来自外商投资企 业,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顺差净值 844亿美元,占中国贸易顺差总额的 83%;据世界银行数据,2006年中国 的出口贸易依存度为40%,远高于美 国的11%,也高于印度的22%,即使 比伞球平均的28%也高出不少。外 贸依存度过高的直接后果是对外贸易 和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国际市场:根据 中国商务部最新数据,受全球金融危 机影响,2009年1~5月,全园进

出口总值为7634.9亿美元,同比下 降24.7%,其中:出口4261.4亿美 元,下降21.8%进口3373.5亿美元, 下降28%。

外资企业出r丁和加工贸易方式占 比过高的主要原闲有两个方面。一是 国际产业转移的同际大背景。20世纪 90年代以来,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 和中国香港以及韩国等新兴国家(地 区)将部分产业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 展中国家转移,兴起了二战以来第三 波国际产业转移高潮。此轮圈际产业 转移中,中国凭借劳动力和市场优势 以及改革开放所释放的体制优势,成 为最大的受益者。据联合国贸发会议 统计数据,自1990年以来,中国利 用外资(FDI)规模连续18年位于发 展中国家首位,2008年实际利用FDI 924.0亿美元。二是中国出口导向和 招商引资的外向犁战略。中国各地各 级政府,为吸引FDI,竞相采取超低 甚至零地价、税收优惠和减免、环保 门槛降低等各种优惠政策,不惜以牺 牲环境、扭曲要素价格为代价,换取 “血汗钱”。

4.商品运输方式过分依赖江河运 54

三.未来中国出口贸易结构

调整方向和重点

针对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存在的问

题及原阏,我们建议未来中国出口贸 易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如下。

1.支持中西部内陆省份外贸和经 济发展,优化出口国内市场结构。 优化出[1国内市场结构,国家

政策支持必不可少。2000年1月、 万方数据

2003年9月和2004年3月中国相继 实施两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和中部崛 起等大战略,国家宏观政策已经转移 到支持中国内陆省份的经济发展。中 西部内陆地区各级政府应充分抓住这 一历史机遇,制定一些具体措施和办 法:一是借鉴东南沿海地区各省份的

成功经验,吸引FDI流人,发展出口

导向的外向型经济;二是鼓励和支持

本地企业发展对外出口贸易,逐步缩

小与东南沿海地区各省份的经济和外

贸差距。

2.提高企业生产率和各地金融发

展水平,优化出口国际市场结构。

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和国家

金融发展水平是扩大出口贸易伙伴国

范围的两条有效途径。中国要进一步

优化出口国际市场结构,不妨从以下

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大对企业的技

术、资金和人力资本投入,增强企业

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的劳动

生产率水平·二是夯实金融基础设施, 推进法制建设,加快金融自由化进程, 不断提高各地金融发展水平。

5.引导和支持私营企业出口发

展,优化出口企业经营主体结构。

近年来,尽管私营企业出口占比

不断提高,但就目前看,私营企业数

量与其出口占比仍很不相称。根据中

国工商总局数据:2007年12月底,

注册私营企业551.3万户,出口额

(上接第51页)的强大,的确是我们

梦寐以求的目标。可是,我们必须考

虑如果以其作为我们的核心价值理念, 其他圜家的人会如何看待我们。现在, 我们不是经常面对各式各样的“中国

威胁论”吗?

为什么“文明”不能当作核心价

值理念呢?文明一词有很多涵义,但最

主要或最常用的大概有“文化类型”和 “社会互动礼仪”两种。前一种如“古 代文明”,“近代文明”、“现代文明”,

也如“东方文明”、“中国文明”、“印度 文明”、“西方文明”、。希腊文明”、“欧 洲文明”、“英国文明”等等。作为核心 价值理念的文明,显然不是从这种意义 上讲的。如果从“社会互动礼仪”,那

就是人们比较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

尊重,遵守社会规范,维护公共秩序。 由于人们的不同表现,往往有人比其他 3217.8亿美元,出口占比26.舭l而

全国实有外商投资企业28.6万户,出 口额6955.2亿美元,占比57.1%。从 企业数量上,前者将近是后者的20倍, 但从出口贸易额看,后者却为前者的

2倍多。

优化出口企业经营主体结构不妨

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继续调整

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政策,这一方面, 中国政府已经做了较大调整,如两税

合一、终结外商投资企业超国民待遇, 调整出口退税等,并取得了较为明显

的成效,内、外资企业竞争环境日益

相对公平。今后应从国家政策上继续

营造一个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的体制

环境。二是从资金、技术等方面引导

和支持私营企业发展对外贸易。

4.发展航空运输和公路运输,优

化出口商品运输方式结构。

目前,在中国出口运输方式结构

中,江河运输仍然占据主要地位,故

保障江河运输畅通,是中国扩大国际

贸易的基本条件之一。然而,根据美

国等发达国家经验,汽车运输和航空

运输联运方式是未来国内贸易和国际

贸易最有效率和最受欢迎的运输方

式。因此,在此基础上,还应大力发

展航宅运输和公路运输。发展航空运

输和公路运输的关键是降低成本:降

低航空运输成本的有效途径主要是依

靠形成规模经济和提高服务质量;而

市场经济纵横

降低公路运输成本的首要任务则是减

少贸易肇垒,不妨考虑逐步取消各种

名目的收费站,建立一个全国自由开

放的大市场。其次,加大对机场和公

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汽车运

输和航空运输联运提供硬件设施。

参考文献:

11 IRodrjk D.what’s so specjal

about china’8 Exports?fJl. china&

wor|d Economy,2006,(5).

【2 Jschott P.The RelatiVe sophjsticatjon of chine∞Exports【川. Economjc Po|icy, 2008,(55).

f51wang z.,wei s.what Acc叫nts for

the Rjsing So州stication of C晰na。3 E×p0Pt87

【R】. NBER workjng Paper No. 1 3771, 2008.

【41Feenstra R.Integratjon of Trade

and Di8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jn the

GIobaI Economy 【J】. JournaI of Economjc PerspectiVe8,1 998,(Fall):75—96.

【5JGee M.Made in china?【J】.

W e d n e s day’8 Gl 0 b e an d Mail,

2008,(F曲ruary 6).

作者简介:

杨丽花,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讲

师,经济学博士,北京市,1 02249。

马相东,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

所助理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北京市, 1 00871。

责任编辑赵莉

人“更文明”或“不文明”。如果在这

个意义上讲,把“文明”列为核心价值 理念,那么就显得有些下位或低点了。 为什么“人民至上”不能当作核

心价值理念呢?我们党已经把以人为

本标记在自己的旗帜上,如果提人民

至上,就容易让人理解为有差别地理

解人,而不是平等地理解人。如果从

有蝗人不属于人民的范畴,那么“人

民至上”这个概念在更具普遍意义的

概念——公平、人权、人格平等,人

的尊严的面前,往往就需要为自己的

“至上”与“非至上”的区分作进一

步解释和说明。如果是指与官员干部

相比,那么这种至上的区分就显得没

有实质意义。一方面,在执政党执政

为民的意义中人民的确应该至上,但

另一方面,在更高的意义上,人不能

分为上下,毕竟干部也是人民的组成

55

部分,将其排除之外有什么意义和好

处呢?只有确立尊重任何一个人的规

范,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韩震.从体系建构到观念的

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初论

【N】.学习时报,2008—5—12.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1 68.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 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北 京:人民出版社,2007.28;29. 作者简介:

韩震,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北

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北京市,1 00875。

责任编辑李铁牛

万方数据


相关文章

  • 中国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
  • 集体经济·经济观察 ■李蕊来黄丽萍 中国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 摘要:文章研究了以往学者对于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观点,综述了中国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状况:在此基础上,结合赤松要等学者的国际贸易理论,简要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与产业结 ...查看


  •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及其优化
  • [摘要]近年来,中国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也迅速得以改善.但是,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中仍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企业和政府都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调整出口商品结构,从而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出口商品结构:附加值:竞争力 1 出 ...查看


  • 中俄贸易结构与贸易规模分析
  • 摘要 在全球贸易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俄两国经贸交往取得了巨大进步,并迎来 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中俄双边贸易额虽然得到了快速增长,但两国贸 易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进出口商品较为集中:中国传统比较优势缺乏长期竞争 力:中俄贸易结构失衡造 ...查看


  •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扩大出口的关系
  • [摘 要]产业结构反映了该国整体经济的运行状况,进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本文通过对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出口贸易的现状的描绘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产业结构现状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 调整措施 按照比较优势原理,一个 ...查看


  • 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初探
  • 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发展高技术产品对外贸易以来,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尤其是21世纪以来,更是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年均增长率达80%,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动机,并为中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 ...查看


  • 我国出口商品贸易结构存在问题和对策分析
  • 我国出口商品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摘要]:贸易结构是一国对外贸易的基础, 贸易结构的变动, 不仅关系着一国的对外贸易活动, 同时也和一国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对外贸易持续.稳定的发展, 无论从贸易规模的扩展上还 ...查看


  • 进出口商品结构
  • 内容摘要:随着WTO<服务贸易总协定>.<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及<信息技术协议>等协议的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在全球范围内,贸易.投资.金融.信息及知识领域的自由化的进一步发展,对国际贸易结构的发展趋势 ...查看


  • 中日韩进出口商品结构之比较研究(1)
  • RR/03/13 CFEF 研 究 报 告 中日韩进出口商品结构之比较研究 陈振锋 吴莹 史德信 徐山鹰 汪寿阳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虚拟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虚拟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 RR/03/13 中国科学院管理.决策与信 ...查看


  • 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二元边际结构分析
  • 2012年第7期总第217期 [国际经贸] 中国对美国出口的 二元边际结构分析 梁靖怡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310000) 要]随着产品内分工逐步成为新的主要国际分工方式,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生产链条中,极大地 带动了我国对美国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