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

第四节 国家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我国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等的工作人员,都是国家公务员,他们行使的职权都是人民赋予的,他们都是人民的公仆。

国家公务员的准则

1. 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

2.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4.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5.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6.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7.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8.清正廉洁,公道正派

国家公务员要坚持执政为民

国家机关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国家公务员除了当好人民的公仆以外,没有任何特权,因此,国家公务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好人民的公仆,坚持执政为民,忠于职守,乐于奉献,清正廉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千方百计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优秀国家公务员的事迹:

任长霞:曾是河南唯一一名女公安局长,2004年4月死于车祸,年仅40岁。

孔繁森:1979年,他主动报名进藏,并请人写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进藏后任岗巴县委副书记;1988年,他再次带队进藏,任拉萨副市长;1993年,他进藏工作期满,仍留在西藏,担任阿里地委书记。1994年11月29日,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

焦裕禄:1962年12月,焦裕禄被调到兰考县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他上任之后带领全县人民进行封沙、治水、改地的斗争。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被肝癌夺去了生命,年仅42岁。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郑培民:2001年1月,郑培民同志当选为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同年11月起主持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工作。2005年3月11日,郑培民被抽调到北京参加中央干部考察组,工作中,急性心肌梗塞突发。

国家公务员要依法接受人民的监督

国家公务员为什么必须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A、接受人民监督是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国家机关工作的根本保证。

B、只有接受人民监督,国家机关才不会懈怠,国家公务员才不会滥用权力。

C、只有接受人民监督,国家机关及公务员才能聚民意、凝民心,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

D、只有接受人民监督,才能保证行政目标的实现和国家机关的清正廉洁。 国家公务员接受人民监督的渠道(知识窗)

A、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

B、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

C、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D、群众通过法定渠道的监督

E、司法机关的监督

F、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

国家公务员要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的监督

在人大会议期间:要如实报告国家机关工作,接受人大代表的审议,答复人大代表提出的询问和质询,虚心听取人大代表的建议和批评;对人大代表提出的所有建议和意见,都要按时认真办理,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着落。

在日常工作中:要为人大代表视察和检查国家机关工作创造有利条件,提供良好服务,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主动征求人大代表对国家机关工作和国家机关自身建设的意见。

各级国家机关要自觉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同时还要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

国家公务员要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等方面的监督

各级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还要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重视人民群众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定渠道,对国家机关实行监督;加强国家机关系统内部监督,支持监察、审计部门依法独立履行监督职责。为便于人民群众知情和监督,要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增强国家机关工作的透明度。

广大群众通过各种形式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活动提出批评、建议,对失职、渎职及其他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控告、申诉、检举、揭发,也是公民参与国家机关管理、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重要形式。

事例:信访举报是公民履行监督职责、发挥监督作用的一种普遍方式。我国坚持把信访举报作为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开门纳谏的重要途径,不断建立完善信访举报制度,确保公民信访举报渠道的畅通。信访举报工作已成为国家机关一项日常性的重要工作,信访机构已成为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和“窗口”。我省行政监察机关每年从信访举报渠道了解并立案查处的案件,都占当年查处案件总数的80%以上,公民的信访举报已成为行政监察机关查办违法违纪案件获取案源的主渠道,对于推动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行政务公开是拓宽公民监督渠道,防止行政权力滥用的重要举措。这些年来,我省把全面推行政务公开纳入反腐败抓源头工作总体部署,增强公开性和透明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对各级政府机关办理的与群众利益相关的各类事项,除涉及国家机密的外,都要求通过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和公众公开,自觉接受公众的监督。目前我省已有97%的乡镇和61%的县全面推行了政务公开,市(州)和省级机关也普遍开展了政务公开工作。全省还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行政服务中心等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并联式审批、阳光下作业、规范化管理”。通过推行政务公开,着重从“人、财、物”等关键环节入手,强化公民监督,规范了权力运作的程序,减少了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的现象,促进了政府机关作风的转变,提高了行政服务水平。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是公民通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权力的实施,防止和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颁布实施了《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逐步建立完善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公民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不当行为侵害时,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提出复议申请,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我国还颁布了《国家赔偿法》,建立了行政侵权的赔偿制度,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国家机关侵权行为的赔偿责任和赔偿办法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的建立,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监督和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近年来,行政复议申请和行政诉讼所涉及的行政管理领域越来越宽,在纠正不当行政行为、防止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主评议和质询听证是公民通过直接参与政务活动,实施监督的重要形式。近年来,我省积极开展民主评议和质询听证,发挥公众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加大了公众参政议政的力度。组织公民评议政府及其组成人员的工作,评议部门和行业的作风,并将评鉴意见作为对政府及其部

门工作评价和对公务员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对水电气价格、交通运输管理等直接涉及社会公众切身利益和情况复杂的事项,实行听证制度,使公众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民主评议和质询听证,面对面地直接听取公众的意见、呼声和要求,促进了政府机关的廉政勤政和行业的作风建设,提高了科学决策的水平和行政效能。

扩大公民在选人用人上的监督权,是发挥公民监督作用的又一重要举措。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以扩大民主为主要内容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了公民在选人用人上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在基层实行了民主选举,在各级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中引入了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预告、任前公示等制度,把公众是否满意、是否公认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标准,凡是多数人不赞成的,不提拔任用,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更加公开、民主、规范,增强了各级政府官员的公仆意识,促进了公务员队伍建设。

新闻媒体是国家行政机关与公民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公民发挥监督作用的重要渠道。我国十分注重发挥新闻媒体的“人民喉舌”作用,大力支持公民通过新闻媒体加强对政府机关工作的监督;旗帜鲜明地支持新闻媒体通过规范的程序对不当行政行为和腐败行为予以曝光、揭露;通过新闻媒体定期通报政府工作情况,主动接受公民的监督,进一步加强了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促进了政府机关的廉政勤政建设。

监督公务员的目的:

A. 对国家公务员的爱护

B. 为了保证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C. 促进国家机关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强化国家公务员的责任感和职

业道德

D. 为了使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事业服务、是为了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第四节 国家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我国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等的工作人员,都是国家公务员,他们行使的职权都是人民赋予的,他们都是人民的公仆。

国家公务员的准则

1. 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

2.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4.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5.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6.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7.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8.清正廉洁,公道正派

国家公务员要坚持执政为民

国家机关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国家公务员除了当好人民的公仆以外,没有任何特权,因此,国家公务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好人民的公仆,坚持执政为民,忠于职守,乐于奉献,清正廉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千方百计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优秀国家公务员的事迹:

任长霞:曾是河南唯一一名女公安局长,2004年4月死于车祸,年仅40岁。

孔繁森:1979年,他主动报名进藏,并请人写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进藏后任岗巴县委副书记;1988年,他再次带队进藏,任拉萨副市长;1993年,他进藏工作期满,仍留在西藏,担任阿里地委书记。1994年11月29日,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

焦裕禄:1962年12月,焦裕禄被调到兰考县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他上任之后带领全县人民进行封沙、治水、改地的斗争。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被肝癌夺去了生命,年仅42岁。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郑培民:2001年1月,郑培民同志当选为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同年11月起主持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工作。2005年3月11日,郑培民被抽调到北京参加中央干部考察组,工作中,急性心肌梗塞突发。

国家公务员要依法接受人民的监督

国家公务员为什么必须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A、接受人民监督是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国家机关工作的根本保证。

B、只有接受人民监督,国家机关才不会懈怠,国家公务员才不会滥用权力。

C、只有接受人民监督,国家机关及公务员才能聚民意、凝民心,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

D、只有接受人民监督,才能保证行政目标的实现和国家机关的清正廉洁。 国家公务员接受人民监督的渠道(知识窗)

A、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

B、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

C、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D、群众通过法定渠道的监督

E、司法机关的监督

F、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

国家公务员要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的监督

在人大会议期间:要如实报告国家机关工作,接受人大代表的审议,答复人大代表提出的询问和质询,虚心听取人大代表的建议和批评;对人大代表提出的所有建议和意见,都要按时认真办理,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着落。

在日常工作中:要为人大代表视察和检查国家机关工作创造有利条件,提供良好服务,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主动征求人大代表对国家机关工作和国家机关自身建设的意见。

各级国家机关要自觉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同时还要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

国家公务员要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等方面的监督

各级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还要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重视人民群众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定渠道,对国家机关实行监督;加强国家机关系统内部监督,支持监察、审计部门依法独立履行监督职责。为便于人民群众知情和监督,要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增强国家机关工作的透明度。

广大群众通过各种形式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活动提出批评、建议,对失职、渎职及其他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控告、申诉、检举、揭发,也是公民参与国家机关管理、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重要形式。

事例:信访举报是公民履行监督职责、发挥监督作用的一种普遍方式。我国坚持把信访举报作为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开门纳谏的重要途径,不断建立完善信访举报制度,确保公民信访举报渠道的畅通。信访举报工作已成为国家机关一项日常性的重要工作,信访机构已成为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和“窗口”。我省行政监察机关每年从信访举报渠道了解并立案查处的案件,都占当年查处案件总数的80%以上,公民的信访举报已成为行政监察机关查办违法违纪案件获取案源的主渠道,对于推动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行政务公开是拓宽公民监督渠道,防止行政权力滥用的重要举措。这些年来,我省把全面推行政务公开纳入反腐败抓源头工作总体部署,增强公开性和透明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对各级政府机关办理的与群众利益相关的各类事项,除涉及国家机密的外,都要求通过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和公众公开,自觉接受公众的监督。目前我省已有97%的乡镇和61%的县全面推行了政务公开,市(州)和省级机关也普遍开展了政务公开工作。全省还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行政服务中心等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并联式审批、阳光下作业、规范化管理”。通过推行政务公开,着重从“人、财、物”等关键环节入手,强化公民监督,规范了权力运作的程序,减少了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的现象,促进了政府机关作风的转变,提高了行政服务水平。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是公民通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权力的实施,防止和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颁布实施了《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逐步建立完善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公民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不当行为侵害时,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提出复议申请,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我国还颁布了《国家赔偿法》,建立了行政侵权的赔偿制度,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国家机关侵权行为的赔偿责任和赔偿办法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的建立,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监督和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近年来,行政复议申请和行政诉讼所涉及的行政管理领域越来越宽,在纠正不当行政行为、防止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主评议和质询听证是公民通过直接参与政务活动,实施监督的重要形式。近年来,我省积极开展民主评议和质询听证,发挥公众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加大了公众参政议政的力度。组织公民评议政府及其组成人员的工作,评议部门和行业的作风,并将评鉴意见作为对政府及其部

门工作评价和对公务员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对水电气价格、交通运输管理等直接涉及社会公众切身利益和情况复杂的事项,实行听证制度,使公众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民主评议和质询听证,面对面地直接听取公众的意见、呼声和要求,促进了政府机关的廉政勤政和行业的作风建设,提高了科学决策的水平和行政效能。

扩大公民在选人用人上的监督权,是发挥公民监督作用的又一重要举措。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以扩大民主为主要内容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了公民在选人用人上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在基层实行了民主选举,在各级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中引入了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预告、任前公示等制度,把公众是否满意、是否公认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标准,凡是多数人不赞成的,不提拔任用,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更加公开、民主、规范,增强了各级政府官员的公仆意识,促进了公务员队伍建设。

新闻媒体是国家行政机关与公民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公民发挥监督作用的重要渠道。我国十分注重发挥新闻媒体的“人民喉舌”作用,大力支持公民通过新闻媒体加强对政府机关工作的监督;旗帜鲜明地支持新闻媒体通过规范的程序对不当行政行为和腐败行为予以曝光、揭露;通过新闻媒体定期通报政府工作情况,主动接受公民的监督,进一步加强了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促进了政府机关的廉政勤政建设。

监督公务员的目的:

A. 对国家公务员的爱护

B. 为了保证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C. 促进国家机关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强化国家公务员的责任感和职

业道德

D. 为了使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事业服务、是为了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相关文章

  • [精品]树立公仆意识心得体会
  • 篇一:树立公仆意识心得体会 瓦房店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大连市局纪检监察会议精神,组织全体党员机关干部40余人,观看警示片< 用金钱堆砌的坟墓>,使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深刻教育.观看后,大家在讨论中说到:看到鞍山市 ...查看


  • 周文彰谈新时代人民公仆三个正确认识:权力?位置?职责
  • 周文彰谈新时代人民公仆三个正确认识:权力 位置 职责 人民网北京6月22日电 (记者 陈叶军)今天上午,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做客人民网理论频道,以"加强和创新领导干部党性教育"为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干部是公 ...查看


  • 增强公仆意识坚持权为民用
  • 增强公仆意识 坚持权为民用 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公仆,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承的光荣传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首要问题.我们党全部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美好.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各级干部 特别是领 ...查看


  • 牢记宗旨意识 秉承公仆精神
  • 在今年的两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要求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温家宝同志在答中外记者问时强调指出,政府必须秉持一种精神,就是公仆精神.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中央领导讲话精神,牢记宗旨意 ...查看


  • 做'人民好公仆'是党和政府对每个公务员的根本要求"
  • 做"人民好公仆"是党和政府对每个公务员的根本要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做"人民好公仆"是共产党人的根本价值取向,是党和政府对每个公务员的根本要求. 第一,加强党的宗旨教育,引导党员走 ...查看


  • 人民的公仆身边的榜样
  • 人民的公仆 身边的榜样 --记兰辉同志的先进事迹 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9月作出重要批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好干部兰辉同志学习.9月下旬,中央组织部决定,追授兰辉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0月,中 ...查看


  • 做人民好公仆心得体会
  • 做人民好公仆心得体会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公仆"要一 , 切服务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在迎来党的 90 华诞生日的这一 ...查看


  • 论党管干部原则确立的理论依据
  • 作者:林学启 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6年10期 中图分类号:D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06)03-0086-05 党管干部是党的领导在干部人事工作中的体现,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应遵循的根本原则.这个 ...查看


  • 做人民好公仆心得体会[2]
  • 做人民好公仆心得体会 (2011年6月2日)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公仆"要一切服务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迎来党的90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