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欧阳文忠公文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祭欧阳文忠公文

王安石

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况乎天理之溟漠,又安可得而推。

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月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世之学者,无问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呜呼!自公仕宦四十年,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虽屯邅(zhūnzhān处境困难)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

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颖水之湄。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

呜呼!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而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          致:达到,做到

B.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            发:产生,发出

C.功名成就,不居而去                居:居住,停留

D.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            理:道理,规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而辅学术之精微/合流屈曲而南

B.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C.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驾一叶之扁舟

D.以其公议之是非/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韵体祭文,但从议论入题,称赞欧阳修的生平为人,气势豪健,写作特色别具一格。

B.本文着眼于文忠公的道德学业,盛赞其“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于文章成就及政治立场的不同,则避而不谈。

C.“浩如江河之停蓄”,喻道德学问之深厚沉稳;“烂如日星之光辉”,指文笔之光彩耀眼。

D.“屯邅困踬”“窜斥流离”“上下往复”都是在表达欧阳修颠簸不顺的仕途。

4.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

译文:

(2)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

译文:

(3)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

译文:

阅读答案:

1.C.居,当,任。居功,自认为有功劳。

2.D.两个“以”均是“因为”义;A. “而”第一个表并列,第二个表修饰;B.“其”第一个是代词,第二个是反问语气词;C.“之”第一个是结构助词,取消主谓之间的独立性,第二个是音节助词。

3.B.文章第二段谈到并且肯定了欧阳修的文章成就。

4.(1)译文:先生活着的时候闻名于当代,先生死后有著作流传于后世,如果有这样的成就已经足够了,我们又悲伤什么呢!

(2)译文:然而全国上下无论是不是贤人,尚且还因为先生的死痛哭流涕。

(3)译文:临风想念,往事不能忘怀的原因,就是因为想到从此再也见不到先生了,我将还能和谁在一起呢!

参考译文:

靠人的努力能够做到的事情,还不一定能够实现,何况天道渺茫,又怎么能够把它揣测到呢。

先生活着的时候闻名于当代,先生死后有著作流传于后世,如果有这样的成就已经足够了,我们又悲伤什么呢!先生具有深厚的才气,高远的见识,再加以精深的学术功底。因此充实在文章里,表现于议论中,豪迈雄伟,精巧奇特。他蕴藏在心胸中的伟力,浩大有如长江黄河之水的积储;他发为文章,明亮有如日月的光辉。清亮幽雅的音韵,凄凄切切如急雨飘风的突然来到;雄伟博大的文辞,明快敏捷如轻车骏马的奔驰。世上的学者,不问他是否熟识先生,只要读到他的著作,就能知道他的为人。

唉!自从先生做官四十年,升官降职,调出调进,使人感到这世上道路的崎岖不平。虽然处境困难,不得升进,颠沛流离,但终究没有埋没无闻,其原因在于是非自有公论。已被压制,又被起用,于是名闻全国;先生果敢刚正的气节,一直到晚年也没有衰退。

在仁宗皇帝在朝的最后几年,他考虑身后的大事时说,像先生这样的大才,可以把决定国家安危的大事相委托。等到后来发出计谋,从容指挥,迎立新皇上即位,可以说这是一千年才遇到一次的关键时刻啊。先生功成名就了,却不居功,主动退隐,他从出任官职,到归家隐居,这样高尚的品德,决不会随着躯体同朽,而一定长留在箕山之侧与颍水之滨。现在全国上下无论是不是贤人,尚且还因为先生的死痛哭流涕。更何况朝中的士大夫,平素交游往来的人呢,又何况先生是我一向敬慕并瞻仰的人呢!

啊!事物兴盛衰废的规律,自古以来就是如此,而临风想念,往事不能忘怀的原因,就是因为想到从此再也见不到先生了,我将还能和谁在一起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祭欧阳文忠公文

王安石

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况乎天理之溟漠,又安可得而推。

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月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世之学者,无问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呜呼!自公仕宦四十年,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虽屯邅(zhūnzhān处境困难)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

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颖水之湄。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

呜呼!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而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          致:达到,做到

B.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            发:产生,发出

C.功名成就,不居而去                居:居住,停留

D.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            理:道理,规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而辅学术之精微/合流屈曲而南

B.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C.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驾一叶之扁舟

D.以其公议之是非/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韵体祭文,但从议论入题,称赞欧阳修的生平为人,气势豪健,写作特色别具一格。

B.本文着眼于文忠公的道德学业,盛赞其“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于文章成就及政治立场的不同,则避而不谈。

C.“浩如江河之停蓄”,喻道德学问之深厚沉稳;“烂如日星之光辉”,指文笔之光彩耀眼。

D.“屯邅困踬”“窜斥流离”“上下往复”都是在表达欧阳修颠簸不顺的仕途。

4.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

译文:

(2)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

译文:

(3)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

译文:

阅读答案:

1.C.居,当,任。居功,自认为有功劳。

2.D.两个“以”均是“因为”义;A. “而”第一个表并列,第二个表修饰;B.“其”第一个是代词,第二个是反问语气词;C.“之”第一个是结构助词,取消主谓之间的独立性,第二个是音节助词。

3.B.文章第二段谈到并且肯定了欧阳修的文章成就。

4.(1)译文:先生活着的时候闻名于当代,先生死后有著作流传于后世,如果有这样的成就已经足够了,我们又悲伤什么呢!

(2)译文:然而全国上下无论是不是贤人,尚且还因为先生的死痛哭流涕。

(3)译文:临风想念,往事不能忘怀的原因,就是因为想到从此再也见不到先生了,我将还能和谁在一起呢!

参考译文:

靠人的努力能够做到的事情,还不一定能够实现,何况天道渺茫,又怎么能够把它揣测到呢。

先生活着的时候闻名于当代,先生死后有著作流传于后世,如果有这样的成就已经足够了,我们又悲伤什么呢!先生具有深厚的才气,高远的见识,再加以精深的学术功底。因此充实在文章里,表现于议论中,豪迈雄伟,精巧奇特。他蕴藏在心胸中的伟力,浩大有如长江黄河之水的积储;他发为文章,明亮有如日月的光辉。清亮幽雅的音韵,凄凄切切如急雨飘风的突然来到;雄伟博大的文辞,明快敏捷如轻车骏马的奔驰。世上的学者,不问他是否熟识先生,只要读到他的著作,就能知道他的为人。

唉!自从先生做官四十年,升官降职,调出调进,使人感到这世上道路的崎岖不平。虽然处境困难,不得升进,颠沛流离,但终究没有埋没无闻,其原因在于是非自有公论。已被压制,又被起用,于是名闻全国;先生果敢刚正的气节,一直到晚年也没有衰退。

在仁宗皇帝在朝的最后几年,他考虑身后的大事时说,像先生这样的大才,可以把决定国家安危的大事相委托。等到后来发出计谋,从容指挥,迎立新皇上即位,可以说这是一千年才遇到一次的关键时刻啊。先生功成名就了,却不居功,主动退隐,他从出任官职,到归家隐居,这样高尚的品德,决不会随着躯体同朽,而一定长留在箕山之侧与颍水之滨。现在全国上下无论是不是贤人,尚且还因为先生的死痛哭流涕。更何况朝中的士大夫,平素交游往来的人呢,又何况先生是我一向敬慕并瞻仰的人呢!

啊!事物兴盛衰废的规律,自古以来就是如此,而临风想念,往事不能忘怀的原因,就是因为想到从此再也见不到先生了,我将还能和谁在一起呢!


相关文章

  • 欧阳文忠公文集?附录阅读答案
  • 阅读材料 当世皆以为自两汉后,五六百年,有韩退之:退之之后,又数百年,而公继出.然公之文,备尽众体,变化开阖,因物命意,各极其工,或过退之.嘉祜二年,先公知贡举.时学者为文以新奇相尚,文体大坏.公深革其弊,一时以怪知名在高等者,黜落几尽二苏 ...查看


  • [记与欧公语]阅读答案
  • 2010年四川乐山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记与欧公语 欧阳文忠公尝言:有患疾者,医问其得疾之由,曰:乘船遇风,惊而得之.医取多年舵牙为舵公手汗所渍处,刮末杂丹砂茯神之流,饮之而愈.今<本草注别药性论> ...查看


  • 祭欧阳文忠公文详案
  • 祭欧阳文忠公文 教学思想: 高三阶段的选修教材教学,应力争在必修教材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教师的适当点拨,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探究意识,形成有体系的口头及书面的表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作者对欧阳修的敬仰和感恩之 ...查看


  • [欧阳修论作文]阅读答案
  • 欧阳修论作文 顷岁①孙莘老②识欧阳文忠公③,尝乘间④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注释]①顷岁:近年. ...查看


  • [欧阳修不喜释氏]阅读答案
  • 欧阳修不喜释氏 欧阳文忠公不喜释氏.士有谈佛书者,必正色视之,而公之幼子字"和尚".或问:"公既不喜佛,而以和尚名子何也?"公曰:"所以贱之也,如今人以牛驴名小儿耳."问者大笑,且 ...查看


  • 高一第十次月考语文易错知识点归纳
  • 高一第十次月考语文易错知识点归纳 现代文阅读这次没有太大问题,以后逐渐训练提升即可.问题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堂上讲过的古今异义词如"超拜""致仕"等词不能准确理解翻译,原因有二 ...查看


  • 大学语文A(机考试题+答案)
  • 2009年4月统考<大学语文(A)> 机考样卷 试卷说明: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请在计算机上作答).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查看


  • 四部丛刊·欧阳文忠公文集(36册)
  • 欧阳文忠公文集 四部丛刊初编0921四部丛刊·欧阳文忠公文集三六2015-08-29 16:58上传 积分:300 四部丛刊初编0920四部丛刊·欧阳文忠公文集三五2015-08-29 16:58上传 积分:300 四部丛刊初编0919四部 ...查看


  • 2015济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济南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15分)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歼灭(qiān)驯良(xùn)干涸(hé)坚持不懈(xiè) .... B.和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