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句诗out了,好诗也可以'三足鼎立'

郑板桥

郑板桥六十岁那年,为自己写了一副寿联: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这副对联是郑板桥叙怀言志之作,字里行间可见他的人格画像。这一年,郑板桥已经在潍县为官七载了。几年来他吏治有为,清廉如水,爱民如子,受到百姓的爱戴,在诗画上,也有所成就。但欲辞官归田的想法也是愈发明显了。写下对联后的第二年,他便去官离开潍县,从此与书画往来、以诗酒唱和。

  

鼎足对

将目光重新放在这副对联上。对联内容极妙,形式也颇有意趣。其中上联的“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与下联的“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常常被人摘出单独作联,更加显出对闲适清净的渴望。而上下联除“但使”和“只令”外,其他三组四字词语互为对仗,恰似“鼎足而三”,这种对偶形式就被称作鼎足对。

鼎足对,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特殊的对仗形式,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有且只有三句对仗,它们互为对偶,如鼎之三足,它还有个俗称,叫“三枪”。

  

元曲诗词中的鼎足对

鼎足对在元曲中最为常见。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前三句,就是鼎足对: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富有排比之气的鼎足对,用简练的语言将秋日黄昏之景一一描摹,意蕴深远。

当然了,鼎足对在诗词中也有存在。就宋词而言,鼎足对常常被词人用来加强情感的抒发、意趣的描摹。苏轼的《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开头就是一句鼎足对——“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这是熙宁七年,苏轼由杭州通判调知密州(今山东诸城),当时其弟苏辙在齐州(今济南),苏轼相思甚切,途中他写下这首词。他想到马上就能见到弟弟,旅途的风景便无心欣赏了,只觉得旅舍灯光孤零零青冷,听到声声鸡鸣,马上收拾起残梦早早出行。这里运用鼎足对的形式,绘声绘色描绘出词人旅途中所见之景以及景中之情。

辛弃疾词中也有鼎足对,如“五车书,千石饮,百篇才”(《水调歌头·和赵景明知县韵》),侠义之气在这三句对仗之下喷薄欲出。

  

对联中的鼎足对

这样的形式用于对联,就有了鼎足联,也就是所谓的“三柱联”。它由三个可互为对仗的句子组成,或一个上联两个下联,或两个上联一个下联。而开头我们所说的郑板桥的对联,仅仅是在上下联中分别使用了鼎足对的对偶形式,并不能称之为三柱联。(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施希茜)

郑板桥

郑板桥六十岁那年,为自己写了一副寿联: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这副对联是郑板桥叙怀言志之作,字里行间可见他的人格画像。这一年,郑板桥已经在潍县为官七载了。几年来他吏治有为,清廉如水,爱民如子,受到百姓的爱戴,在诗画上,也有所成就。但欲辞官归田的想法也是愈发明显了。写下对联后的第二年,他便去官离开潍县,从此与书画往来、以诗酒唱和。

  

鼎足对

将目光重新放在这副对联上。对联内容极妙,形式也颇有意趣。其中上联的“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与下联的“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常常被人摘出单独作联,更加显出对闲适清净的渴望。而上下联除“但使”和“只令”外,其他三组四字词语互为对仗,恰似“鼎足而三”,这种对偶形式就被称作鼎足对。

鼎足对,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特殊的对仗形式,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有且只有三句对仗,它们互为对偶,如鼎之三足,它还有个俗称,叫“三枪”。

  

元曲诗词中的鼎足对

鼎足对在元曲中最为常见。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前三句,就是鼎足对: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富有排比之气的鼎足对,用简练的语言将秋日黄昏之景一一描摹,意蕴深远。

当然了,鼎足对在诗词中也有存在。就宋词而言,鼎足对常常被词人用来加强情感的抒发、意趣的描摹。苏轼的《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开头就是一句鼎足对——“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这是熙宁七年,苏轼由杭州通判调知密州(今山东诸城),当时其弟苏辙在齐州(今济南),苏轼相思甚切,途中他写下这首词。他想到马上就能见到弟弟,旅途的风景便无心欣赏了,只觉得旅舍灯光孤零零青冷,听到声声鸡鸣,马上收拾起残梦早早出行。这里运用鼎足对的形式,绘声绘色描绘出词人旅途中所见之景以及景中之情。

辛弃疾词中也有鼎足对,如“五车书,千石饮,百篇才”(《水调歌头·和赵景明知县韵》),侠义之气在这三句对仗之下喷薄欲出。

  

对联中的鼎足对

这样的形式用于对联,就有了鼎足联,也就是所谓的“三柱联”。它由三个可互为对仗的句子组成,或一个上联两个下联,或两个上联一个下联。而开头我们所说的郑板桥的对联,仅仅是在上下联中分别使用了鼎足对的对偶形式,并不能称之为三柱联。(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施希茜)


相关文章

  • PD-1/PD-L1 类药物从大分子到小分子研发如火如荼,你OUT了吗?
  • 获取最新产品资讯哦! 消息 本月初,FDA 加速批准的阿斯利康公司的 PD-L1 抑制剂 Duravalumab 上市,目前已有 5 个免疫检验点抑制剂 PD-1/PD-L1 类药物上市.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了竞争中来. 生产 PD ...查看


  • 台湾综艺节目赏析论文
  • 题目: 台湾综艺节目的发展 --受众心理需求 年 级: 2010 学 号: [1**********]337 姓 名: 戈奕文 专 业: 生命科学学院 指导老师: 王义权 二零一二年五月 台湾综艺节目的发展--受众心理需求 [摘要] 近年来 ...查看


  • 成都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标志过
  • 浅析苹果iphone产品 在中国市场营销策略 作者姓名:李沛键 专业名称:商务管理 指导老师:张超凤 讲师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当下经济条件下人民的生活水平已得到极大地改善和提高.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特点重新认识自己的比 ...查看


  • 浅谈苹果公司产品营销分析-毕业论文
  • 论文题目 浅谈苹果公司产品营销分析 Analysis of Apple Corp product marketing 摘 要 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开始步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对手机.电脑等产品已经无法舍弃.然而在充斥着众多品牌 ...查看


  • 学习小组建设的三足鼎立模式
  • 学习小组建设的三足鼎立模式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第十中学 赵银萍 056300 摘要:中国古代和当今世界出现的三足鼎立局面,其主要原因在于三方势力各有所长,互相牵制,都没有统一另外两方的实力.而对于后进班级里实行"三足鼎立的制约平衡 ...查看


  •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 <三国鼎立>教学案例 [课标要求] 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事实.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是"政权分立"中的一个代表课.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认识到" ...查看


  •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课标要求 掌握欧洲共同体的形成.了解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的主题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在美苏对峙之时,随着经济的高速增 ...查看


  • 鼎的历史文化内涵
  • 鼎的历史文化内涵 说到鼎,没有哪个中国人会感到陌生.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脱口而出一些和"鼎"有关的成语.俗语,例如"一言九鼎""鼎鼎大名""人声鼎沸"" ...查看


  •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1
  • 第20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2)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