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儒家民本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及现代意义

第10卷・第2期2007年4月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SuzhouEducationInstitute

Vol.10,No.2Apr.2007

略论儒家民本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及现代意义

丁艳平

(襄攀学院

[摘

湖北襄樊・441000)

要]民本思想是儒家政治哲学的核心价值,是一种重视民众在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

地位的思想。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曾为调和社会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发挥过重大作用。虽然儒家的民本思想有局限性,但是今天,我们重新挖掘儒家民本思想的文化内涵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儒家民本

[中图分类号]B222

作用局限性意义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534(2007)02—0021—03

制度逐渐走向衰落,阶级矛盾日益激烈;同时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民本思想的呼声再次高涨,并与反专制暴政的思想有机结合,呈现出新的特点。黄宗羲提出“民为主,君为客”天下治乱在万民之忧乐,而不在一姓,“之兴亡”的思想。王夫之则指出“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进而提出“不以天下私一人”的口号。唐甄更为激进地喊出了“自秦以来,凡帝王者皆贼也”的口号。这一时期,对君主专制的批判是民本思想的一个高峰,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传播作了铺垫。

总结历代的民本思想,我们可以看出儒家民本思想的内涵:1、充分肯定“民”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左传》里讲到“天生民而立之君”,君为民而立,这就包含了承认民在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中的重要地位的思想。2、认识到君与民相互制约。“君与民,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二者互相制约。经济上民对君根本制约和君对民最终依

④赖。”论语・颜渊》里讲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

民本思想在商周时期就已出现,经儒家继承成为了儒家政治哲学的核心理念,是一种重视民众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把民众视为国家之根本的极富人民性的政治学说。“但中国有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民主的发育程度很低,中国的民主不能象西方那样缓慢的自然生长,也不能照搬现代西方的民

主模式”毛泽东曾说过“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

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民主性的精华,是民族新

②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在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重新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的内涵,有利于民主执政理念的形成。

一、民本思想的内涵

关于以民为本政治哲学思想,我国商周时代就已产生。“西周之初周公提出“敬德保民”的思想,劝尚书・无逸》诫国君要体谅小民“稼穑之艰难”(《)这

③通常被看作是先秦民本思想的萌芽和产生的标志”

古代一些重要典籍也早有记载,例如,《晏子春秋・内问下》中讲道:“以人为本”古文尚书・五子之歌》中,《讲道:“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儒家沿用并且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些概念、范畴,形成了儒家系统的民本思想。先秦的儒家思想家们已深化了对民众重要性的认识,他们提出的民与君,民与国之间的关系等有关民本思想的问题成为了当时具有时代意义的社会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说;孟子提出“,提倡“贵君轻”说;荀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水君舟”说。这一时期民,提倡“本思想已渐趋成熟,在秦汉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里,民本思想仍是重要的官方意识。明末清初时期,封建

![收稿日期]2007-2-13

姓不足,君孰与足?”孟子・尽心下》里讲到“得乎丘《民而为天子”总之,民心向背是决定王朝兴亡的关键。3、德治”仁政”的政治主张。由于认识到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民本思想家提出统治者要行“德治”、的物质利益。孔子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给人民群众创造出比较稳定社会生活和生产环境。在态度上要爱民、重民,不可轻民、残民。做官应爱民、惠民、保民”为民父母”礼记大学》里讲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就是说人

治思潮。例如,孔子主张富民,惠民,提倡“仁者爱人”“仁政”的政治主张,要求统治者改良政治,关注民众

[作者简介]丁艳平(1978—),女,湖南常德人,襄樊学院政法系讲师,主要研究中西文化比较。

21

2007年4月第10卷・第2期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民喜欢的就推行实施,人民厌恶的就努力革除。儒家还将君民关系比喻为父子关系,要求统治者要爱民如子。

二、民本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

以民为本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文化现象,主要体现在为政者对待民众的态度上,讲的是为政者要仁爱民众、理顺民心,赢得民心,实际上就是讲如何勤政为民的问题。在中国古代社会,由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所系,民心向背关系到社稷的安危,关系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儒家民本文化的核心价值就是勤政为民,历代思想家都在致力于阐发勤政为民这一思想。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着协调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但也有其局限性。

(一)民本思想的历史作用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儒家政治思想最核心的价值。这一思想认定民众是国家的根本,要求统治者关注民生,实施惠民政策。历史事实证明,“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人民有利,而乱”破坏生产力,阻碍社会发展,对人民不利。在历“

史上凡是重视以民为本的统治者,在他统治的时期都获得了好的政绩,社会就会相对的平衡,社会矛盾就不那么尖锐,相反则会引起社会极大的动荡。儒家这种以民本思想为核心价值的“德治”思想,表现出了极大的进步性和人民性。虽然民本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但它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它是古代政治文明的最高表现。

民惟邦本”的观念就是承认“民”是社会和国家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如果离开了他们,国计民生都无从谈起。因此,传统民本思想都很重视民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关注民众的物质利益,提出“仁政”的治国方略,客观上是对民众有利的。同时,民本思想对民众也有号召力,使民众对圣君、清官心存幻想。的确,民惟邦本”的思想也成为历代士大夫精英的政治信条,哺育了一批关心人民疾苦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

民本思想是封建王朝统治合法性的基础。民本思想对统治者有一定的劝导和制约力量,历代思想家倡导君主要“为政以德”,勤政爱民,官吏要廉洁自律,为民做主,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在封建社会中,君主的中央集权能够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也多多少少有一点社会服务职能。“封建统治者把民众视为邦国之本,把自己和民众的关系比喻为舟和水的关系,希望民众能够安居乐业,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能够

和睦相处,这并不是一种虚伪的道德说教,而是基于

期望封建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需要。”的确,稍为明

智一些的封建统治者都乐意把自己打扮成“民众保护者”这一角色,因为他们深知人民在国家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是公开否认民本思想,就意味着抛弃自己的“子民”,也就等于毁坏统治的合法地位。民本主义为王朝的长治久安着想,可以说是古代政治文明的最高表现。

(二)民本思想的局限性

虽然民本思想在中国里封建社会为社会的稳定发挥过重大作用,但与现代民主思想相比较,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第一、重民主张是恩赐式的。传统的民本思想是在承认专制君主权威至上的前提下,来观照“民”之为“邦本”的。历代民本论者对民众巨大的力量都有着清醒的认识,认为民众的暴力革命是君主王朝覆灭的原因。因此,他们提出重民主张,规劝统治者要重视民生,体察民情,安抚民心,爱惜民力。但是,重民的主体是君主,重民的内容是为民做主,重民的措施是施仁政。民本政治的主动权在君主手里,是至上而下的恩赐,没有把民意作为最高权威来源,民众并没有真正的政治权利。民虽为“邦本”在中国历,但“史上,历代君王并不是通过一种客观的、合法的选举制度而产生的,都是由顺乎天而应乎人的革命领袖来秉承天命,取得王位,做人民的统治者,人民的幸

⑥福完全是依靠上天即明君的惠泽”。

第二、民本实质为官本。历代儒家思想家宣扬民本主义,并非为民请命,而是为君主专制的长治久安着想,因此才受到有政治眼光的君主的青睐。在君主的专制统治和官吏的特权是不容挑战的的时代里,这种民本思想是没有任何制度和物质保证的,而既有意识形态作辩护,又有暴力作后盾的君主及其官僚对民众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因此“官本位”才是封建社会的真实秩序。

三、儒家民本思想的现代意义

儒家民本思想是中国基本国情下特有的文化现象,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几千年历史上,逐步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其中优秀的传统思想资源应该在现代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探讨儒家民本思想的现代意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发:

第一,儒家主张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制度设计、社会结构安排都应该贯彻和坚持“民本位”的思想,其价值观念的体现就是要尊重“民”的尊严,要求统

22

丁艳平:略论儒家民本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及现代意义

治者要尊重民意。如孟子主张“君权民授”,这对执政的合法性有借鉴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增长,国力大增,经济繁荣,民主政治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是中国政权合法性的源泉,同时我们贫富两极分化问题和社会公正等问题这都对政权的合法性问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在现代的历史条件下赋予了新的内涵,主要应关注为民用权、为民谋利、理顺民心三个问题。为民用权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基本出发点,国家治理的首要问题就是为民而行使权力,使权力的运作成为民意的体现;为民谋利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根本宗旨,国家治理的根本宗旨就是为民谋利益;理顺民心是以人为本理念的理想目标,国家治理的理想目标是顺乎民心,赢得民心,民心的向背关系的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安危,应该把理顺民心作为治理国家的不懈的追求。

第二,关于为政之德的官德素质。在儒家民本文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互相结合,统一发挥作用。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全党全国上下正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和谐社会不仅仅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应是政治文化的和谐。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要达到和谐社会,首先要做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的和谐,除了法律的规范之外,就是要求人自身素质,文化,修养等提高。尤其是当前我国的法制还不够健全,德治是法治的有益补充。

第三,关于义利统一的施政准则。义利统一,就是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先秦儒家已经认识到了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儒家民本文化注重利民、富民,把调整民众的正当的物质利益放到重要地位,并引导民众的利欲之心,使之纳入道义的规范之中。几千年来,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家和政治家都在致力于探索这个问题,从而形成了义利统一的施政准则。在现代的历史条件下,弘扬义利统一的施政准则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市场经济道德观念中,

有“权”和“利”之争。权利的本质意义是对人的某种自由或利益的肯定,从这个角度上讲,道德权利是从道德上给人提供一个自由选择其行为方式以获取正当利益的合理范围,这是法律所不能取代的。我国正济的道德体系,正确判断市场中的善恶是非不随物欲之流而漂浮,才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很显然,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观中还是有合理解释和合适的位置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我们在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古代和近代的民本思想加以批判地继承,吸取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教训。

思想文化演进的历史表明,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有价值的思想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会被扬弃而不会完全消失。儒家思想中的民本主义,在今天仍有其合理的内核。对待儒家的民本主义,我们应批的同时注意培养整个民众的民主素质,使人民真正有力量防止统治者的为所欲为,使“民本”转而为人民自己站起来的民主。这样中国的民主法治,可因儒家精神的复活而得到更高的提升,而儒家思想亦可因民主法治的建立而复兴。“以民为本”的思想,将在社会主义中国真正焕发出其历史的光辉。注释:

孟子民本主义与现代民主[J]﹒山①兰华,付爱兰﹒东社会科学,2005,5,P47.

也应当看到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严重的腐败问题、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只有坚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

化中,很强调为政之德,这是一种可贵的官德素质。判的继承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在加强法制建设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P668.

孟子民本思想评议http//lswh.edu.cn.③张卓﹒

④田丽霞﹒市场经济下传统民本思想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www.cmo.com.

⑤林甘泉﹒论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及其历史价

光明日报,2006-10-9.值[M]﹒

⑥栾亚丽,宋严﹒儒家民本思想与民主化进程

辽东学院学报,2006,6,P18.[M]﹒

23

第10卷・第2期2007年4月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SuzhouEducationInstitute

Vol.10,No.2Apr.2007

略论儒家民本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及现代意义

丁艳平

(襄攀学院

[摘

湖北襄樊・441000)

要]民本思想是儒家政治哲学的核心价值,是一种重视民众在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

地位的思想。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曾为调和社会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发挥过重大作用。虽然儒家的民本思想有局限性,但是今天,我们重新挖掘儒家民本思想的文化内涵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儒家民本

[中图分类号]B222

作用局限性意义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534(2007)02—0021—03

制度逐渐走向衰落,阶级矛盾日益激烈;同时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民本思想的呼声再次高涨,并与反专制暴政的思想有机结合,呈现出新的特点。黄宗羲提出“民为主,君为客”天下治乱在万民之忧乐,而不在一姓,“之兴亡”的思想。王夫之则指出“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进而提出“不以天下私一人”的口号。唐甄更为激进地喊出了“自秦以来,凡帝王者皆贼也”的口号。这一时期,对君主专制的批判是民本思想的一个高峰,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传播作了铺垫。

总结历代的民本思想,我们可以看出儒家民本思想的内涵:1、充分肯定“民”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左传》里讲到“天生民而立之君”,君为民而立,这就包含了承认民在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中的重要地位的思想。2、认识到君与民相互制约。“君与民,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二者互相制约。经济上民对君根本制约和君对民最终依

④赖。”论语・颜渊》里讲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

民本思想在商周时期就已出现,经儒家继承成为了儒家政治哲学的核心理念,是一种重视民众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把民众视为国家之根本的极富人民性的政治学说。“但中国有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民主的发育程度很低,中国的民主不能象西方那样缓慢的自然生长,也不能照搬现代西方的民

主模式”毛泽东曾说过“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

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民主性的精华,是民族新

②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在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重新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的内涵,有利于民主执政理念的形成。

一、民本思想的内涵

关于以民为本政治哲学思想,我国商周时代就已产生。“西周之初周公提出“敬德保民”的思想,劝尚书・无逸》诫国君要体谅小民“稼穑之艰难”(《)这

③通常被看作是先秦民本思想的萌芽和产生的标志”

古代一些重要典籍也早有记载,例如,《晏子春秋・内问下》中讲道:“以人为本”古文尚书・五子之歌》中,《讲道:“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儒家沿用并且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些概念、范畴,形成了儒家系统的民本思想。先秦的儒家思想家们已深化了对民众重要性的认识,他们提出的民与君,民与国之间的关系等有关民本思想的问题成为了当时具有时代意义的社会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说;孟子提出“,提倡“贵君轻”说;荀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水君舟”说。这一时期民,提倡“本思想已渐趋成熟,在秦汉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里,民本思想仍是重要的官方意识。明末清初时期,封建

![收稿日期]2007-2-13

姓不足,君孰与足?”孟子・尽心下》里讲到“得乎丘《民而为天子”总之,民心向背是决定王朝兴亡的关键。3、德治”仁政”的政治主张。由于认识到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民本思想家提出统治者要行“德治”、的物质利益。孔子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给人民群众创造出比较稳定社会生活和生产环境。在态度上要爱民、重民,不可轻民、残民。做官应爱民、惠民、保民”为民父母”礼记大学》里讲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就是说人

治思潮。例如,孔子主张富民,惠民,提倡“仁者爱人”“仁政”的政治主张,要求统治者改良政治,关注民众

[作者简介]丁艳平(1978—),女,湖南常德人,襄樊学院政法系讲师,主要研究中西文化比较。

21

2007年4月第10卷・第2期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民喜欢的就推行实施,人民厌恶的就努力革除。儒家还将君民关系比喻为父子关系,要求统治者要爱民如子。

二、民本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

以民为本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文化现象,主要体现在为政者对待民众的态度上,讲的是为政者要仁爱民众、理顺民心,赢得民心,实际上就是讲如何勤政为民的问题。在中国古代社会,由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所系,民心向背关系到社稷的安危,关系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儒家民本文化的核心价值就是勤政为民,历代思想家都在致力于阐发勤政为民这一思想。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着协调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但也有其局限性。

(一)民本思想的历史作用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儒家政治思想最核心的价值。这一思想认定民众是国家的根本,要求统治者关注民生,实施惠民政策。历史事实证明,“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人民有利,而乱”破坏生产力,阻碍社会发展,对人民不利。在历“

史上凡是重视以民为本的统治者,在他统治的时期都获得了好的政绩,社会就会相对的平衡,社会矛盾就不那么尖锐,相反则会引起社会极大的动荡。儒家这种以民本思想为核心价值的“德治”思想,表现出了极大的进步性和人民性。虽然民本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但它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它是古代政治文明的最高表现。

民惟邦本”的观念就是承认“民”是社会和国家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如果离开了他们,国计民生都无从谈起。因此,传统民本思想都很重视民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关注民众的物质利益,提出“仁政”的治国方略,客观上是对民众有利的。同时,民本思想对民众也有号召力,使民众对圣君、清官心存幻想。的确,民惟邦本”的思想也成为历代士大夫精英的政治信条,哺育了一批关心人民疾苦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

民本思想是封建王朝统治合法性的基础。民本思想对统治者有一定的劝导和制约力量,历代思想家倡导君主要“为政以德”,勤政爱民,官吏要廉洁自律,为民做主,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在封建社会中,君主的中央集权能够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也多多少少有一点社会服务职能。“封建统治者把民众视为邦国之本,把自己和民众的关系比喻为舟和水的关系,希望民众能够安居乐业,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能够

和睦相处,这并不是一种虚伪的道德说教,而是基于

期望封建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需要。”的确,稍为明

智一些的封建统治者都乐意把自己打扮成“民众保护者”这一角色,因为他们深知人民在国家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是公开否认民本思想,就意味着抛弃自己的“子民”,也就等于毁坏统治的合法地位。民本主义为王朝的长治久安着想,可以说是古代政治文明的最高表现。

(二)民本思想的局限性

虽然民本思想在中国里封建社会为社会的稳定发挥过重大作用,但与现代民主思想相比较,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第一、重民主张是恩赐式的。传统的民本思想是在承认专制君主权威至上的前提下,来观照“民”之为“邦本”的。历代民本论者对民众巨大的力量都有着清醒的认识,认为民众的暴力革命是君主王朝覆灭的原因。因此,他们提出重民主张,规劝统治者要重视民生,体察民情,安抚民心,爱惜民力。但是,重民的主体是君主,重民的内容是为民做主,重民的措施是施仁政。民本政治的主动权在君主手里,是至上而下的恩赐,没有把民意作为最高权威来源,民众并没有真正的政治权利。民虽为“邦本”在中国历,但“史上,历代君王并不是通过一种客观的、合法的选举制度而产生的,都是由顺乎天而应乎人的革命领袖来秉承天命,取得王位,做人民的统治者,人民的幸

⑥福完全是依靠上天即明君的惠泽”。

第二、民本实质为官本。历代儒家思想家宣扬民本主义,并非为民请命,而是为君主专制的长治久安着想,因此才受到有政治眼光的君主的青睐。在君主的专制统治和官吏的特权是不容挑战的的时代里,这种民本思想是没有任何制度和物质保证的,而既有意识形态作辩护,又有暴力作后盾的君主及其官僚对民众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因此“官本位”才是封建社会的真实秩序。

三、儒家民本思想的现代意义

儒家民本思想是中国基本国情下特有的文化现象,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几千年历史上,逐步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其中优秀的传统思想资源应该在现代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探讨儒家民本思想的现代意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发:

第一,儒家主张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制度设计、社会结构安排都应该贯彻和坚持“民本位”的思想,其价值观念的体现就是要尊重“民”的尊严,要求统

22

丁艳平:略论儒家民本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及现代意义

治者要尊重民意。如孟子主张“君权民授”,这对执政的合法性有借鉴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增长,国力大增,经济繁荣,民主政治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是中国政权合法性的源泉,同时我们贫富两极分化问题和社会公正等问题这都对政权的合法性问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在现代的历史条件下赋予了新的内涵,主要应关注为民用权、为民谋利、理顺民心三个问题。为民用权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基本出发点,国家治理的首要问题就是为民而行使权力,使权力的运作成为民意的体现;为民谋利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根本宗旨,国家治理的根本宗旨就是为民谋利益;理顺民心是以人为本理念的理想目标,国家治理的理想目标是顺乎民心,赢得民心,民心的向背关系的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安危,应该把理顺民心作为治理国家的不懈的追求。

第二,关于为政之德的官德素质。在儒家民本文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互相结合,统一发挥作用。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全党全国上下正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和谐社会不仅仅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应是政治文化的和谐。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要达到和谐社会,首先要做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的和谐,除了法律的规范之外,就是要求人自身素质,文化,修养等提高。尤其是当前我国的法制还不够健全,德治是法治的有益补充。

第三,关于义利统一的施政准则。义利统一,就是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先秦儒家已经认识到了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儒家民本文化注重利民、富民,把调整民众的正当的物质利益放到重要地位,并引导民众的利欲之心,使之纳入道义的规范之中。几千年来,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家和政治家都在致力于探索这个问题,从而形成了义利统一的施政准则。在现代的历史条件下,弘扬义利统一的施政准则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市场经济道德观念中,

有“权”和“利”之争。权利的本质意义是对人的某种自由或利益的肯定,从这个角度上讲,道德权利是从道德上给人提供一个自由选择其行为方式以获取正当利益的合理范围,这是法律所不能取代的。我国正济的道德体系,正确判断市场中的善恶是非不随物欲之流而漂浮,才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很显然,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观中还是有合理解释和合适的位置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我们在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古代和近代的民本思想加以批判地继承,吸取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教训。

思想文化演进的历史表明,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有价值的思想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会被扬弃而不会完全消失。儒家思想中的民本主义,在今天仍有其合理的内核。对待儒家的民本主义,我们应批的同时注意培养整个民众的民主素质,使人民真正有力量防止统治者的为所欲为,使“民本”转而为人民自己站起来的民主。这样中国的民主法治,可因儒家精神的复活而得到更高的提升,而儒家思想亦可因民主法治的建立而复兴。“以民为本”的思想,将在社会主义中国真正焕发出其历史的光辉。注释:

孟子民本主义与现代民主[J]﹒山①兰华,付爱兰﹒东社会科学,2005,5,P47.

也应当看到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严重的腐败问题、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只有坚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

化中,很强调为政之德,这是一种可贵的官德素质。判的继承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在加强法制建设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P668.

孟子民本思想评议http//lswh.edu.cn.③张卓﹒

④田丽霞﹒市场经济下传统民本思想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www.cmo.com.

⑤林甘泉﹒论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及其历史价

光明日报,2006-10-9.值[M]﹒

⑥栾亚丽,宋严﹒儒家民本思想与民主化进程

辽东学院学报,2006,6,P18.[M]﹒

23


相关文章

  • 略论民国时期华北地区乡村建设运动
  • 作者简介:王辉(1987-),男,汉族,陕西西安市人,考古与博物馆学硕士,单位:西南大学历史文化与民族学院,研究方向:古器物与古铭刻学. 摘要:民国时期,尤其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华北地区兴起的颇具规模且有相当影响的"乡村建设 ...查看


  • 浅析黄宗羲的民本思想
  • 摘 要:黄宗羲是中国民本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以民本为出发点,继承和发展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将古代的民本思想推向新高度.在政治上,提出"公天下"的政治理想;在法治上,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观念;在经济 ...查看


  • 中国社会工作伦理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 中国社会工作伦理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姓名:蒋俊峰 学号:[1**********]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社会工作 中国社会工作伦理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摘要]社会工作是一种道德实践,也是一种政治实践.产生于基督教慈善事业的这种身份,就决定 ...查看


  • 解析先秦民本思想
  • 一 民本是什么 要想去解释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有何渊源和特色,那么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民本"?而最早对于"民本"一词的解释,可以追溯至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民本"一 ...查看


  • 民贵君轻.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民贵君轻 孟子提出的社会政治思想.意为从天下国家的立场来看,民是基础,是根本,民比君更加重要.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具有民本主义色彩,对中国后世的思想家有极大的影响.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 民贵君轻 拼音 mín guì jūn qīng 解释 ...查看


  • 中国政治思想史
  • 李斯的政治思想一. 废分封.置郡县的政治主张秦统一中国后,当时社会存在两种政治体制:分封制与郡县制.A. 以博士淳于越为代表主张分封制,理由如下:分封制度有利于中央政府对边远地区的统治:事不师古不能长久:分封子弟以为枝辅.B. 李斯进行尖锐 ...查看


  • 论传统儒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 论传统儒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在中国传统思想史上,民本思想十分丰富,它既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治国之术,又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传统哲学思想,而儒家的民本思想因其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对现实的正面反映成为中国民本思想的主流.对儒家民本思想的研究,不仅 ...查看


  • 历史必修三知识总结
  • 东电中学高2013级历史期末复习资料--基础知识 (2015年6月) 必修三 中国思想文化史部分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 一.背景: 1.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发展: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 ...查看


  • 孟子的"仁政"思想
  • 孟子的"仁政"思想 一.孟子的生平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名柯,战国末期邹国人.由于有关孟子的故事中,大多只见其母,不见其父,所以多数人认为孟子早年丧父.他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百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