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供应链(马士华):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至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性网络结构模式。
物流:为物品及其信息流动提供相关服务的过程。
速度原理:这是指在运输的活动中,就某一次运输而言,随着运输速度的增加,货物的单位运输成本将会上升
定位储存:它是一种利用信息系统事先将货架进行分类、编号,并贴附货架代码,各个货架内装置的物品事先加以确定的存货方式。
随机储存:它是指所有物品按照顺序摆放在空的货架中,不事先确定各类物品专用的货架。
堆码:是指根据货物的包装、外形、性质、特点、重量和数量,结合季节和气候情况,以及储存时间的长短,将货物按一定规模码成各种形状的货垛。
盘点作业:是为了有效控制物品的数量和质量,而对各个储存场所进行数量清点,核对实际库存与账面库存的作业。
配送:是流通领域一种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综合性、完善化和现代化的送货活动。 管道运输:主要利用管道,通过一定的压力差而完成商品(主要是液体、气体、粉末状和颗粒状的固体货物)运输的一种现代运输方式。
仓储:是指利用仓库及相关设施设备进行物品的进库、存贮、出库的作业。 简答题
1.简述多式联运的概念及其特征
多式联运,是指从装运地到目的地的运输过程中包含两种及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 特征:
• 必须要有一个多式联运合同。
• 必须使用一份全程多式联运单据。
• 必须是至少两种不同运输方式的连贯运输。
• 必须由一个多式联营经营人对全程运输负总的责任。
2.简述仓储管理的内涵及其基本决策内容
仓储管理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对货物存储的管理,而是对物流过程中货物的储存以及由此带来的商品包装、分拣、整理等活动进行管理,是物流过程中的中心环节。 • 仓储作业活动主体决策
• 仓库的选址和规模布局问题
• 仓库机械作业的选择和配置问题
• 仓库的作业管理问题
• 仓库的库存管理问题
• 仓库业务的考核问题,新技术、新方法在仓库管理中的应用问题,仓库安全与消防问题。
3.简述黑暗大陆和物流冰山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PPT第一章15、16(老师扩展的)
4.简述拣选式配货工艺和分货式配货工艺的区别
拣选式配货工艺/摘果式配货工艺
由负责拣选的工人或拣选机械,巡回于商品的各个储存点,按照提货单指示,取出所需商品,巡回一遍,则为一个用户或少数用户将货物配齐,配好货立即就可以向用户发出。
这种工艺适用于:用户数量不多,用户需要的货物种类多,每种货物需求数量变化较大,各用户需要的货物种类有较大差别,用户的临时紧急需求等。 分货式配货工艺/播种式配货工艺
由负责拣货的工人或拣货机器每次集中取出商品,然后,巡回于个用户的指定货位之间,到达一个货位将该用户所需的数量分出,每巡回一次,将若干用户所需的同种商品分放完毕。
这种工艺适用于:用户数量多,用户需要的种类有限,每种商品的需求量不大,各个用户需要的商品种类差别不大,用户的需求较为稳定等。
5、简述目前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特征及企业传统管理模式(纵向一体模式)在新竞争环境中的弊端 。
增加了企业的投资负担;
有限的资源消耗在众多的经营领域中,难以形成突出的核心优势;
增加了丧失市场时机的风险;
使企业在每个业务领域都面临众多的竞争对手;
增大企业的行业风险;
对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无法做出敏捷的响应;
6.简述如何利用评分法对企业物流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进行评价
• 首先,列出所有影响现代企业物流发展的外部因素。先列举机会,后列举威胁,要求尽可能定量化,采用百分比、比率或对比数字。
• 其次,根据各因素影响的相对大小为每个影响因素赋值,其数值由0(基本没影响)到1(非常重要),所有因素的权值总和必须等于1。
• 然后,按照现代企业物流发展需要对各因素的有效反应程度进行评分,范围为1-4分,其中4代表反应好,3代表反映超过平均水平,2代表平均水平,1代表反应很差。
• 最后,用每个因素的权值乘以评分,即得到每个因素的加权分数。将所有因素的加权分数相加,以得到企业的总加权分数。
7.简述集运的基本途径及其内涵
途径:库存合并、运输车辆合并、仓库合并、运输时间合并
集运的基本思想是将小批量货物合并成大批量货物进行运输,其目的是在于降低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集运所采用的技术主要是集装单元化技术,集运所采用的集装单元化技术主要有托盘技术、集装箱技术、集装容器技术和集装货捆技术。
8、简述第三方物流的内涵及物流外包可能给货主企业带来的风险。
可能影响企业的核心业务;
由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提供较差的服务或提高价格而对企业造成的损失; 对外包依赖控制程度;
外包可靠性风险
9、简述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特点。
第三方物流市场潜力大、发展迅速,处于发展初期,而且呈地域性集中分布,80%的收益都来自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
整个第三方物流市场还相当分散,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小。
复杂的行业监管环境和政府限制,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不同行业对第三方物流需求呈现差异化趋势。
使用第三方物流的客户中,有超过30%的客户对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满意。
名词解释
供应链(马士华):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至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性网络结构模式。
物流:为物品及其信息流动提供相关服务的过程。
速度原理:这是指在运输的活动中,就某一次运输而言,随着运输速度的增加,货物的单位运输成本将会上升
定位储存:它是一种利用信息系统事先将货架进行分类、编号,并贴附货架代码,各个货架内装置的物品事先加以确定的存货方式。
随机储存:它是指所有物品按照顺序摆放在空的货架中,不事先确定各类物品专用的货架。
堆码:是指根据货物的包装、外形、性质、特点、重量和数量,结合季节和气候情况,以及储存时间的长短,将货物按一定规模码成各种形状的货垛。
盘点作业:是为了有效控制物品的数量和质量,而对各个储存场所进行数量清点,核对实际库存与账面库存的作业。
配送:是流通领域一种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综合性、完善化和现代化的送货活动。 管道运输:主要利用管道,通过一定的压力差而完成商品(主要是液体、气体、粉末状和颗粒状的固体货物)运输的一种现代运输方式。
仓储:是指利用仓库及相关设施设备进行物品的进库、存贮、出库的作业。 简答题
1.简述多式联运的概念及其特征
多式联运,是指从装运地到目的地的运输过程中包含两种及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 特征:
• 必须要有一个多式联运合同。
• 必须使用一份全程多式联运单据。
• 必须是至少两种不同运输方式的连贯运输。
• 必须由一个多式联营经营人对全程运输负总的责任。
2.简述仓储管理的内涵及其基本决策内容
仓储管理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对货物存储的管理,而是对物流过程中货物的储存以及由此带来的商品包装、分拣、整理等活动进行管理,是物流过程中的中心环节。 • 仓储作业活动主体决策
• 仓库的选址和规模布局问题
• 仓库机械作业的选择和配置问题
• 仓库的作业管理问题
• 仓库的库存管理问题
• 仓库业务的考核问题,新技术、新方法在仓库管理中的应用问题,仓库安全与消防问题。
3.简述黑暗大陆和物流冰山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PPT第一章15、16(老师扩展的)
4.简述拣选式配货工艺和分货式配货工艺的区别
拣选式配货工艺/摘果式配货工艺
由负责拣选的工人或拣选机械,巡回于商品的各个储存点,按照提货单指示,取出所需商品,巡回一遍,则为一个用户或少数用户将货物配齐,配好货立即就可以向用户发出。
这种工艺适用于:用户数量不多,用户需要的货物种类多,每种货物需求数量变化较大,各用户需要的货物种类有较大差别,用户的临时紧急需求等。 分货式配货工艺/播种式配货工艺
由负责拣货的工人或拣货机器每次集中取出商品,然后,巡回于个用户的指定货位之间,到达一个货位将该用户所需的数量分出,每巡回一次,将若干用户所需的同种商品分放完毕。
这种工艺适用于:用户数量多,用户需要的种类有限,每种商品的需求量不大,各个用户需要的商品种类差别不大,用户的需求较为稳定等。
5、简述目前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特征及企业传统管理模式(纵向一体模式)在新竞争环境中的弊端 。
增加了企业的投资负担;
有限的资源消耗在众多的经营领域中,难以形成突出的核心优势;
增加了丧失市场时机的风险;
使企业在每个业务领域都面临众多的竞争对手;
增大企业的行业风险;
对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无法做出敏捷的响应;
6.简述如何利用评分法对企业物流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进行评价
• 首先,列出所有影响现代企业物流发展的外部因素。先列举机会,后列举威胁,要求尽可能定量化,采用百分比、比率或对比数字。
• 其次,根据各因素影响的相对大小为每个影响因素赋值,其数值由0(基本没影响)到1(非常重要),所有因素的权值总和必须等于1。
• 然后,按照现代企业物流发展需要对各因素的有效反应程度进行评分,范围为1-4分,其中4代表反应好,3代表反映超过平均水平,2代表平均水平,1代表反应很差。
• 最后,用每个因素的权值乘以评分,即得到每个因素的加权分数。将所有因素的加权分数相加,以得到企业的总加权分数。
7.简述集运的基本途径及其内涵
途径:库存合并、运输车辆合并、仓库合并、运输时间合并
集运的基本思想是将小批量货物合并成大批量货物进行运输,其目的是在于降低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集运所采用的技术主要是集装单元化技术,集运所采用的集装单元化技术主要有托盘技术、集装箱技术、集装容器技术和集装货捆技术。
8、简述第三方物流的内涵及物流外包可能给货主企业带来的风险。
可能影响企业的核心业务;
由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提供较差的服务或提高价格而对企业造成的损失; 对外包依赖控制程度;
外包可靠性风险
9、简述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特点。
第三方物流市场潜力大、发展迅速,处于发展初期,而且呈地域性集中分布,80%的收益都来自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
整个第三方物流市场还相当分散,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小。
复杂的行业监管环境和政府限制,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不同行业对第三方物流需求呈现差异化趋势。
使用第三方物流的客户中,有超过30%的客户对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