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大类必修课程 课程代码:ECO240002T 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 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 微观经济学

适用专业:经济学、国际贸易、金融、会计、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等 开课部门:

一、课程的地位、目标和任务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经济学,是为经济学、国际贸易、金融会计、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等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本课程在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经济学是揭示人类社会活动规律性的知识体系,随着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分支学科。1890年,阿尔弗雷德.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的出版标志着微观经济学全面体系化;1936年,梅纳德.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表明宏观经济学研究框架开始确立。经济学是认识经济社会的基础理论,因此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一同承担着经济管理大类专业基础课的重任。

根据我校2011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中,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讨论,注意培养学生的经济学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学习、独立分析能力,运用获取的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发现和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宏观经济问题的能力,注重培育创新精神。宏观经济学主要内容包括国民经济宏观数据、国民收入的决定、产品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失业与通货膨胀、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增长等。

二、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宏观经济学是以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即宏观经济运行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理论经济学。它试图通过对社会总体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的运行以及如何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宏观经济学作为理论经济学,以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作为先行课程,在不同程度上构成了其他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如管理经济学、市场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贸易等。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单元(章):宏观经济学概览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宏观经济学的起源以及贯穿经济发展的几个主要经济问题,

如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周期和增长等,并对几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加以介绍。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宏观经济学主要学派,主要经济问题如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国民收入及其

衡量指标或指标体系。

教学难点: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国民收入及其衡量指标体系

【基本要求】了解宏观经济学的起源与主要的经济学流派,搜集整理2000年至今获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研究领域和主要贡献;理解失业、通货膨胀的概念,理解失业的特点和种类、失业对经济的影响,理解通货膨胀的类型和通货膨胀的影响,理解名义GDP 和实际GDP 的区别,理解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掌握通货膨胀率、失业率、自然失业率以及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基本含义。

第二单元(章):国民收入核算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分析国民经济总量的流量循环模型及其关系式,GNP (GDP )的

核算方法,几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总量的关系,GNP 和GDP 的区别,衡量物价水平的几种物价指数的含义。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国民经济流量循环模型、GDP 的核算、国民经济中5个宏观总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国民经济中5个宏观总量的关系核算

【基本要求】掌握国民经济流量循环模型以及三面等值原理。理解GNP (GDP )的核算的三种方法,重点掌握支出法的关系式。掌握国民经济中5个宏观总量的关系。理解衡量物价水平的三种物价指数。查找近10年的中国GDP (支出法和收入法)统计数据,并做趋势分析。

第三单元(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各种乘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三部门和四部门所涉及的乘数计算。

【基本要求】了解经济流量循环模型和均衡产出概念;理解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以及消

费函数的其他理论;掌握二部门、三部门、四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掌握乘数论。探究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条件下的需求不足问题。

第四单元(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教学内容】本章依据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主要介绍IS-LM 模型以及应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投资的决定、资本边际效率、IS 曲线、利率的决定、流动偏好陷阱、LM

曲线、IS-LM 模型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流动偏好陷阱、IS-LM 模型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了解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的含义,了解资本边际效率和流动

偏好陷阱的内涵;理解投资的决定、利率的决定;掌握IS-LM 模型及其应用,掌握凯恩斯基本理论框架。运用IS-LM 模型探究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

第五单元(章):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讲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和政策影响以及宏观政策调控

的实践。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经济政策目标、决策过程、经济政策效果以及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教学难点:经济政策效果以及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基本要求】了解衡量宏观经济状态的指标,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理

解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以及两种政策混合使用的条件和效果。搜集我国“十一五”时期的重大宏观经济政策,试图分析其政策效果。

第六单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讲述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所建立

的宏观经济均衡。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含义、古典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

给曲线、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教学难点: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含义、古典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

给曲线、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基本要求】了解影响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了解影响总供给的因素和长期总供

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理解长期总供给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及其含义;掌握总需求曲线的形成以及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三种因素,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所建立的宏观经济均衡。探究经济出现“滞涨”局面的因素,并试图提出解决办法。

第七单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讲述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含义、类型以及经济影响,失业和通

货膨胀的关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失业的经济学影响-奥肯定律、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失业与通货膨胀的

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教学难点: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基本要求】了解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含义;理解通货膨胀的原因;掌握奥肯定律、

菲利普斯曲线。分析菲利普斯曲线的就业政策含义。

第八单元(章): 国际经济基本知识(选学或自修)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相关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组织、国际收支与汇率。 教学难点:国际收支与汇率。

【基本要求】了解国际贸易组织和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了解有关倾销的基本知识;

理解绝对优势论、比较优势论、赫克歇尔-俄林以及规模经济四种国际贸易理论,理解汇率与汇率制度、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探究人民币升值问题。

第九单元(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学周期理论(选学或自修)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经济增长理论以及促进经济增长政策,主要的经济增长

理论包括新古典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和乘数-加速数经济周期模型。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增长核算、新古典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乘数-加速数经济周期模型。 教学难点:增长核算、新古典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乘数-加速数经济周期模型。 【基本要求】了解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理解经济周期的含义和特征,理

解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掌握新古典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经济周期理论和乘数-加速数模型。运用经济增长理论解释“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2年GDP 增长率为7.5%,比预期的8%低的情况。

五、必备教材和参考资料 (一)必备教材: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五版;

(二)参考资料

1.《经济学》,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编著,华夏出版社出版社,1999年第16版; 2. 帕金. 宏观经济学(第五版).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3. 《经济学原理》,李锡玲等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版; 4.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缪一德,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5.《中国经济学史纲》陈东琪,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6. 《看不懂的中国经济》韩秀云,中信出版社2008。

7. 经济学论坛-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http://bbs.cenet.org.cn/ 8. 人大经济论坛 http://www.pinggu.org/bbs/ 9. 经济学阶梯教室 http://www.gjmy.com/ 10. 中国经济信息网 http://www.cei.gov.cn/

11.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http://www.ccer.edu.cn/

12. 北京联合大学网络学堂-精品课程-《经济学》http://www.buu.edu.cn ;

七、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科学、合理、新颖的问题情景来带动教学,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通过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在教学工作中,就是在课堂内更多地运用身边可以触及的经济环境和我国发生的经济事件与案例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课堂外给学生提出运用可得学习资源经过探究可完成的任务来推动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八、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考核形式为平时成绩(50%)和期末闭卷笔试(50%)。

平时成绩为过程性评价,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监督和检测,另一方面可以推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和提高。平时成绩构成与成绩评定方式如下:

考勤满分为10分、作业满分30分、报告满分20分、读书笔记满分10分、校内外讲座或会议10分、期中考试20分。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把握。考试采用六种题型:名词解释题(比重15分左右,4-5题)、单项选择题(比重15分左右,15题)、多项选择题(比重15分左右, 5题)、画图分析或说明题(比重20分左右,3-4题)、问答题或案例分析题(比重20分左右,2-3题)和综合计算分析题(比重15分左右,2-3题)。

(撰写人:李锡玲 撰写日期:2012年3月 审核人: )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大类必修课程 课程代码:ECO240002T 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 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 微观经济学

适用专业:经济学、国际贸易、金融、会计、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等 开课部门:

一、课程的地位、目标和任务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经济学,是为经济学、国际贸易、金融会计、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等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本课程在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经济学是揭示人类社会活动规律性的知识体系,随着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分支学科。1890年,阿尔弗雷德.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的出版标志着微观经济学全面体系化;1936年,梅纳德.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表明宏观经济学研究框架开始确立。经济学是认识经济社会的基础理论,因此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一同承担着经济管理大类专业基础课的重任。

根据我校2011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中,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讨论,注意培养学生的经济学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学习、独立分析能力,运用获取的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发现和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宏观经济问题的能力,注重培育创新精神。宏观经济学主要内容包括国民经济宏观数据、国民收入的决定、产品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失业与通货膨胀、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增长等。

二、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宏观经济学是以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即宏观经济运行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理论经济学。它试图通过对社会总体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的运行以及如何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宏观经济学作为理论经济学,以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作为先行课程,在不同程度上构成了其他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如管理经济学、市场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贸易等。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单元(章):宏观经济学概览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宏观经济学的起源以及贯穿经济发展的几个主要经济问题,

如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周期和增长等,并对几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加以介绍。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宏观经济学主要学派,主要经济问题如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国民收入及其

衡量指标或指标体系。

教学难点: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国民收入及其衡量指标体系

【基本要求】了解宏观经济学的起源与主要的经济学流派,搜集整理2000年至今获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研究领域和主要贡献;理解失业、通货膨胀的概念,理解失业的特点和种类、失业对经济的影响,理解通货膨胀的类型和通货膨胀的影响,理解名义GDP 和实际GDP 的区别,理解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掌握通货膨胀率、失业率、自然失业率以及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基本含义。

第二单元(章):国民收入核算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分析国民经济总量的流量循环模型及其关系式,GNP (GDP )的

核算方法,几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总量的关系,GNP 和GDP 的区别,衡量物价水平的几种物价指数的含义。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国民经济流量循环模型、GDP 的核算、国民经济中5个宏观总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国民经济中5个宏观总量的关系核算

【基本要求】掌握国民经济流量循环模型以及三面等值原理。理解GNP (GDP )的核算的三种方法,重点掌握支出法的关系式。掌握国民经济中5个宏观总量的关系。理解衡量物价水平的三种物价指数。查找近10年的中国GDP (支出法和收入法)统计数据,并做趋势分析。

第三单元(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各种乘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三部门和四部门所涉及的乘数计算。

【基本要求】了解经济流量循环模型和均衡产出概念;理解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以及消

费函数的其他理论;掌握二部门、三部门、四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掌握乘数论。探究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条件下的需求不足问题。

第四单元(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教学内容】本章依据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主要介绍IS-LM 模型以及应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投资的决定、资本边际效率、IS 曲线、利率的决定、流动偏好陷阱、LM

曲线、IS-LM 模型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流动偏好陷阱、IS-LM 模型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了解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的含义,了解资本边际效率和流动

偏好陷阱的内涵;理解投资的决定、利率的决定;掌握IS-LM 模型及其应用,掌握凯恩斯基本理论框架。运用IS-LM 模型探究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

第五单元(章):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讲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和政策影响以及宏观政策调控

的实践。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经济政策目标、决策过程、经济政策效果以及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教学难点:经济政策效果以及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基本要求】了解衡量宏观经济状态的指标,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理

解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以及两种政策混合使用的条件和效果。搜集我国“十一五”时期的重大宏观经济政策,试图分析其政策效果。

第六单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讲述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所建立

的宏观经济均衡。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含义、古典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

给曲线、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教学难点: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含义、古典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

给曲线、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基本要求】了解影响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了解影响总供给的因素和长期总供

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理解长期总供给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及其含义;掌握总需求曲线的形成以及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三种因素,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所建立的宏观经济均衡。探究经济出现“滞涨”局面的因素,并试图提出解决办法。

第七单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讲述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含义、类型以及经济影响,失业和通

货膨胀的关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失业的经济学影响-奥肯定律、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失业与通货膨胀的

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教学难点: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基本要求】了解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含义;理解通货膨胀的原因;掌握奥肯定律、

菲利普斯曲线。分析菲利普斯曲线的就业政策含义。

第八单元(章): 国际经济基本知识(选学或自修)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相关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组织、国际收支与汇率。 教学难点:国际收支与汇率。

【基本要求】了解国际贸易组织和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了解有关倾销的基本知识;

理解绝对优势论、比较优势论、赫克歇尔-俄林以及规模经济四种国际贸易理论,理解汇率与汇率制度、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探究人民币升值问题。

第九单元(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学周期理论(选学或自修)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经济增长理论以及促进经济增长政策,主要的经济增长

理论包括新古典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和乘数-加速数经济周期模型。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增长核算、新古典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乘数-加速数经济周期模型。 教学难点:增长核算、新古典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乘数-加速数经济周期模型。 【基本要求】了解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理解经济周期的含义和特征,理

解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掌握新古典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经济周期理论和乘数-加速数模型。运用经济增长理论解释“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2年GDP 增长率为7.5%,比预期的8%低的情况。

五、必备教材和参考资料 (一)必备教材: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五版;

(二)参考资料

1.《经济学》,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编著,华夏出版社出版社,1999年第16版; 2. 帕金. 宏观经济学(第五版).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3. 《经济学原理》,李锡玲等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版; 4.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缪一德,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5.《中国经济学史纲》陈东琪,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6. 《看不懂的中国经济》韩秀云,中信出版社2008。

7. 经济学论坛-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http://bbs.cenet.org.cn/ 8. 人大经济论坛 http://www.pinggu.org/bbs/ 9. 经济学阶梯教室 http://www.gjmy.com/ 10. 中国经济信息网 http://www.cei.gov.cn/

11.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http://www.ccer.edu.cn/

12. 北京联合大学网络学堂-精品课程-《经济学》http://www.buu.edu.cn ;

七、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科学、合理、新颖的问题情景来带动教学,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通过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在教学工作中,就是在课堂内更多地运用身边可以触及的经济环境和我国发生的经济事件与案例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课堂外给学生提出运用可得学习资源经过探究可完成的任务来推动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八、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考核形式为平时成绩(50%)和期末闭卷笔试(50%)。

平时成绩为过程性评价,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监督和检测,另一方面可以推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和提高。平时成绩构成与成绩评定方式如下:

考勤满分为10分、作业满分30分、报告满分20分、读书笔记满分10分、校内外讲座或会议10分、期中考试20分。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把握。考试采用六种题型:名词解释题(比重15分左右,4-5题)、单项选择题(比重15分左右,15题)、多项选择题(比重15分左右, 5题)、画图分析或说明题(比重20分左右,3-4题)、问答题或案例分析题(比重20分左右,2-3题)和综合计算分析题(比重15分左右,2-3题)。

(撰写人:李锡玲 撰写日期:2012年3月 审核人: )


相关文章

  • 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 河北工业大学教学大纲 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产业经济学 英文名称: Industrial Economics 课程类别:专业模块课 总 学 时:48 学分:3 适应对象:经济学专业 一. 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产业经济学的教学目 ...查看


  • 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科技思想探析
  • 第33 卷第5期2 0 1 5年9 月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No. 5 Vol. 33Sep. 2 0 1 5 Journal of Fosh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恩格斯& ...查看


  • 金融联考大纲
  • 金融联考大纲 基础级: 1<西方经济学> 人大高鸿业版(第三版彩版) 65元 2<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微观经济学)> 尹伯成复旦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24元 3<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观经济学)> 尹 ...查看


  • 金融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
  • 金融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金融计量经济学 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Financial Econometrics 课程属性:必修课 学 时:48 学 分:3 先修课程: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后续课程:无 适用专业:金融学专业 一 ...查看


  • 2015年国家公务员(中国银监会)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 中国银监会2015年度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科目笔试考试大纲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权威解读>> (2014-10-14最新发布) 按照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的统一部署,报考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 ...查看


  •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中国银监会
  • 江苏中公教育http://js.offcn.com/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中国银监会 中国银监会2015年度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科目笔试考试大纲 按照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的统一部署,报考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 ...查看


  • 2010年宁波大学专升本[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
  • 2010年宁波大学专升本<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 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题(计20分) 判断题(计10分) 名词解释(共24分) 简答(共40分) 计算题(共26分) 论述题(共30分) 建议参考书: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查看


  •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总 则 宏观经济学是以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即宏观经济运行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理论经济学.它试图通过对社会总体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的运行以及如何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 本课程要求以高等数学 ...查看


  • 教学大纲与日历
  •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2001年10月23日审定通过)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本大纲的制定依据 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主办的财经各专业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的管理人才.西方经济学是财经类各专业必修的共同基础课,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 ...查看


  •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 自己收藏的 觉得很有用 故上传到百度 与大家一起分享! 浙 江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财经类各专业(开放教育专科)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西方经济学是财经类各专业必修的共同基础课 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