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角也宜盆--金陵十二钗之史湘云

2007年第3期《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

总第80期JOURNAL0FFUQINGBRANCH0FFUJIANNORMALUNIVERSI’IYSumNo.80

自是霜娥偏爱冷,也宜墙角也宜盆

——金陵十二钗之史湘云

陈琦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三明分校,福建三明365000)

摘要:史湘云是《红楼梦》中极为讨人喜欢的一位女子。关于史湘云的结局。历来有很大争议,因为曹雪

芹八十回后的稿子没有遗留下来,后人只能根据前面的蛛丝马迹去推测,但总体上都是根据判词及曲子的说法。湘云也是曹雪芹自己非常钟爱的一个人物,是他花了很大心血塑造的,在她身上寄托了很多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她的形象也更深化了悲剧的主题。

关键词:《红楼梦》;史湘云;性格;才华;命运;审美理想

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421(2007)03一0066一05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这两句诗里隐含着一个人的名字,这就是德才美兼备的可爱女子,史湘云。她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之一,是全书众人物中作者精心打造的,形象鲜明,地位特殊,性格塑造饱满,历来深受读者喜爱的一位“姑娘”。但是,同时也是“干红一窟”“万艳同悲”中的一个典型,这从上面那首诗中即可看出。实际上上面那两句是曹雪芹给湘云的判词,出现在《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幻游太虚仙境时,在“薄命司”的大橱中看到的,在判词的前面有一幅画,画着“几缕飞云,一湾逝水”,连同那首判词,隐隐给人一种烟消云散,转瞬即逝的不安,注定了她美丽年华的悲剧命运。

一大家闺秀命运多舛

史湘云,《红楼梦》中的又一个外姓亲戚,与林黛玉和薛宝钗有着相近的身份,也同样不是贾家的人,也同样曾经一度住在大观园中,也同样有可能成为宝二奶奶。她的身份在《红楼梦》中被曹雪芹赋予了高贵,位于金陵十二钗正册,是贾府最高统治者、权利核心贾母的亲侄孙女;是“三百里阿房宫住不下的”金陵史侯家的千金小姐,的确不禁让人肃然起敬。然而“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这不过是外表的光环,家族的荣耀与她的幸福并无必然联系。豪门出身的她,从小父母双亡,是由世袭保龄侯的叔父史鼐(此处有争议,有说是忠靖侯史鼎,我更认同是史鼎,因为史鼎的谐音是“史家到顶”)抚养大的,而她的婶婶对她不好,很苛刻,她在叔叔家里“一点也作不得主”,还要常常做针线活到半夜三更。她的身世和林黛玉有些相似,都是孤儿,都寄人篱下,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她要比林黛玉更不幸,但她的心境却与黛玉决不相同,要宽广的多,她自己都说不像黛玉“心窄”。

再来说说她的婚姻。都说婚姻是第二次投胎,我们只能寄希望她嫁个好丈夫了,可是“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关于湘云的婚姻,由于在曹雪芹定稿的前八十回没有完成,所以学界历来都有很大争议,主要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认为她最后是嫁给了卫若兰。卫若兰第一次出现是在十四回,在秦可卿送殡时与冯紫英等前来吊唁,身份是“王孙公子”,后来便极少提及此人,只是在程高本第一百零六回,贾母病重时,史府两个女人来探视,才说起这位姑爷“家计倒不怎么着,只是姑爷长的很好,为人又平和……看来与这里宝二爷差不多,还听得说才情学问都好的”,再写就已经久病成痨了,命不久矣。最终,湘云还是成了个早寡的未亡人。这似乎是符合了判词用的宋玉《高唐赋》的典故:楚怀王游云梦,巫山女神与其欢会,梦醒则神女已去。预示着夫妻生活的短暂,并与画面含义相合。但也有说法是由于家族的衰败致使湘云很快发生了婚变,从此与卫若兰如牵牛织女永隔天河。另一种说法是她后来沦落为乞丐,嫁给了落魄后的贾宝玉,因为他们分别拥有一只金麒麟。有一种说法,所谓“金玉良缘”不仅指的是宝钗的金锁,也指湘云的金麒麟。

收稿日期:2006—12—10作者简介:陈琦(1959一),女,山东临邑人,讲师。万 方数据

第3期陈琦:自是霜娥偏爱冷,也宜墙角也宜盆67两方面都有依据,互不服气。这个争议虽然由来已久但也颇为重要,因为在《红楼梦》中曹雪芹是花了大量笔墨去写这个连他自己都十分偏爱的女孩,决不少于黛玉与宝钗,并且处处埋下伏笔,实在没有理由在后四十回如此敷衍塞责,草草了事,不明不白的就消失了;也正因为这样,所以爱惜湘云的人们忍不住要为其结局“出谋划策”。先看看湘云配卫若兰说,最主要的证据是在脂批中曾经提到:在第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末总庚辰本评日:“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第二十六回写冯紫英一段上有眉批云:“惜卫若兰射圃文字迷失无稿,叹叹。”于是有学者推测,批语表明宝玉送给湘云的麒麟,后来到了卫若兰身上,曹雪芹八十回后原稿中将有卫若兰射圃并麒麟等事的专回描写,但提纲伏于三十一回,而金麒麟则为其中穿针引线的道具。蔡义江通过他对《红楼梦》中诗词曲赋的研究,也认为史湘云配卫若兰是合理的,他认为贾宝玉是无意间充当了中间人的角色,就像袭人与蒋玉菡之“缘”是通过他的传带,交换了彼此的汗巾子差不多,这在脂评中说的非常清楚:“金玉姻缘已定,又写了一个金麒麟,是间色法也。何颦儿为其所感,故颦儿谓“隋情’。”并说他们对是互相陪衬的,所以贾宝玉与史湘云结合说如黛玉见宝玉收金麒麟而“为其所惑”一样,同是出于误会。

而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和梁归智是忠实的湘云嫁宝玉论者,并且对前一种论调进行了一一反驳,理论证据很成体系。粱归智先生在《史湘云嫁给谁》一文中认为,持史湘云嫁给卫若兰主张者没有真正认清曹雪芹原著的思想内涵和美学内涵。《石头记》“大旨谈情”,最后一回是“情榜”故事,以“情”而否定“空”作结,贾宝玉出家之后又还俗才是真正符合这一主导思想的情节发展。他关于史湘云嫁给贾宝玉是立足于对曹雪芹创作“大旨主题”的切实把握之上,立足于对原著构思的整体考察,分析了史湘云思想个性的立体,在十二钗中的地位,与宝玉黛玉宝钗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及前八十回种种伏线影射大略言之。他总结了五点,虽然湘云此前也有过“经济酸论”,但是在家族势败后性格会朝着叛逆的方向发展,因此与宝玉能产生共鸣;宝玉还俗,有了基础,符合“大旨谈情”;两对金玉(金锁麒麟,黛玉妙玉)必然都有爱情故事;前八十回多写云玉的亲热非常,往往与宝黛之间的亲密对照着写,俱是特笔暗示;另外还有种说法很独特,林黛玉号潇湘妃子,明用湘妃之典,湘云的名字中也有个“湘”,判词曲子也都用到湘妃典,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配于舜,曹雪芹用此典,暗示她们先后的婚姻纠葛,后来七十六回中她们俩于中秋夜坐在“湘妃竹墩”上联句,而程高本偏偏删了“湘妃”两字。周汝昌先生在《红楼别境纪真芹》中说湘云宝玉是“渔舟重聚”,在《红楼梦》中曾有两次在玩笑中提到渔翁渔婆,一次是关于黛玉,一次是关于湘云,前者则是在黛玉身上伏笔。同时周先生认为晴雯是林史两人性格的结合型,所以她将死海棠(湘云)预萎,死后芙蓉(黛玉)为诔。不过,他们也认为据脂批卫若兰在其中也有很重要,有可能是湘云的未婚夫,但史家大败后湘云沦为其家奴,后“卫若兰射圃”由麒麟引出,后在其及贾芸小红茜雪的帮助下嫁于宝玉。所以当年的海棠诗社的白海棠(象征湘云)一定要贾芸送来。也有一说是卫若兰后来成了“柳湘莲一千人”的“强梁”之一,与柳湘莲、冯紫英等人撮合的湘玉。

还有一种说法,就像电视连续剧里处理的一样,说是湘云最后沦落为青楼女子,成为供达官贵人的享乐的一件工具,所有的才华也不过是填唱浓词艳曲,这派的论调是甄士隐替《好了歌》做的解释中的“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清朝时确有这样的规矩,就是被抄之家的女眷,被变卖为官妓或是奴婢的,而展眼十二钗,曹雪芹似乎却是只有为湘云择了膏粱,也只有湘云这样的性格才能在烟花巷中悲惨的生存下去。我个人也比较认同这种说法存在的可能,同时我想采取一种综合的说法,正像电视剧里最后沦落在烟花巷的湘云对宝玉哭喊的那样:“爱哥哥,赎我!”我想是不是后来有可能是宝玉通过卫若兰的帮助,把湘云赎了出来,再经过他们的撮合,跟湘云在一起了一段时间,但最终逃不过“云散高唐,水涸湘江”。不过,无论哪种说法,都免不了“薄命”的结局,这正是曹雪芹所要竭力表现的,美的毁灭往往更能打动人心,悲剧也就由此嵌入脑海难以磨灭。

二豪放爽朗巾帼英姿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这是警幻仙子为贾宝玉演的《红楼梦》曲子中属于湘云的那一支,曲牌名是[悲中乐],这是湘云性格的最好写照,是她悲中作乐了豁达人生。当然曲子也写了史湘云的身世和不幸遭际,也暗示了她的欢乐之中早就孕育了悲哀,刚嫁得“才貌仙郎”而又迅速离散。首二句写湘云身世之悲:幼时即父母双亡,虽生富贵之家而无人关心。“幸生来”三句赞扬湘云性格开朗,不考虑儿女私情。“霁月光风耀玉堂”以形象的譬喻画出湘云光明磊落的胸怀,如雨后新晴之明月,如雨过日出微风吹动草木有光,如在此“霁月光风”照耀之下显得分外明净光辉之白玉殿堂。以下四句写了史湘云的悲剧结局,在此不再赘述。结尾两句乃是胸怀开阔的史湘云自我宽解之语。以命运前定安慰自己同阔的心灵,这也比较符合她的性格特点。

所有读过《红楼梦》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喜欢湘云,并不是因为她的美貌,而是爱她的豪爽。在《红楼梦》里,曹雪芹甚至没有描写过湘云的容貌(黛玉与宝钗均有过细致的素描),反而是特写了她有咬舌的缺陷,这是作者别出心万 方数据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7年5月

裁,但我们不独不见其陋,反而更觉其轻俏娇媚,这种人物形象的缺陷美,不仅增添了人物的真实感和生命感,而且使人物具有一种特殊的风韵和魅力。正如脂砚斋所指出的:“可笑近野史中,满纸羞花闭月,莺啼燕语,殊不知真正美人方有一陋处,如太真之肥,飞燕之瘦,西子之病,若施于别个不美矣。今以咬舌二字加以湘云,是何大法手眼,敢以用二字哉!不独不见其陋,且更觉轻俏娇媚,俨然一娇憨湘云立于纸上,掩卷合目思之,其‘爱“厄’娇音如入耳内,然后将满纸莺啼燕语之字样,填粪窖可也。”(庚辰本)这里充分体现了曹雪芹的高超美学见解和艺术技巧。试想如若不是这么个可爱率真的性格,怎么敢给她安上这么个美丽的缺陷?

再看看她的出场,也是与众不同的。首次是在第二十回,紧跟在元妃省亲后,湘云才姗姗来迟,也不像钗黛那样各有一段怎样入府的特写,仅仅是家人忽报:“史大姑娘来了。”彼时宝玉正在宝钗处玩耍,“宝玉听了,抬身就走”,而湘云第一次露面却是“大笑大说的,见他两个来,忙问好厮见。”这是何等的开朗豪放,又是何等的好人缘!“偶结海棠社”更是出场不俗,李纨等因为她后来要罚她和诗,却听史湘云道:“你们忘了请我,我还要罚你们呢.就拿韵来,我虽不能,只得勉强出丑.容我入社,扫地焚香我也情愿。”待得知所限之韵后,“史湘云一心兴头,等不得推敲删改,一面只管和人说着话,心内早已和成,即用随便的纸笔录出,先笑说道:‘我却依韵和了两首,好歹我却不知,不过应命而已。”’却凭这两首诗勇夺海棠诗魁。湘云总是这样以活泼开朗的个性风神的魅力为读者所喜爱,每次在大观园的出现都给这个女儿国增添了青春的欢乐,虽然也曾劝过宝玉,但人们依然相信,这娇憨女儿的纯真洁白,并没有像薛宝钗那样蒙受了礼教,世故的严重污染。大观园姊妹相聚的欢乐场面,是不能缺少史湘云活跃的声影的,而正是她的豪爽开朗的性格给这些欢乐的相聚的场面灌注了青春的活力。

史湘云是浑身上下充满了豪气,心无旁骛,无所顾忌。刚到贾府就和黛玉拌嘴,可是到了晚间仍旧回到黛玉处休息,并不介意前边的玩笑;在家里做不了主,好好一个豪门绣户却像个丫头被使唤做针黹,虽然被人问及也会“红了眼圈”,但是也不时时放在心上,与姊妹们一处说说笑笑,不似黛玉孤僻;喜爱女扮男装,“原比他打扮女儿更俏丽了些”。有一回,她叮嘱新来贾府的薛宝琴道:“到大太太屋里,你别进去,那屋里人多心坏,都是要害咱们的。”这时,宝钗评她:“说你没心,却又有心。虽然有心,到底嘴太直了。”这正是与心机很重,城府甚深的宝钗性格不同之处,她是襟怀坦荡,“事无不可对人言”的。无怪旧红学论者青山山农说:“湘云英气勃勃,纯乎豪者也。茵药酣眠,何其豪迈!烧鹿大嚼,何其豪爽!拖青丝于枕畔,撂白臂于床沿,又何其豪放!”同时她也十分善良单纯,对周围的人都从好的方面去看,总能发现他人的美,并努力学习,比如她曾劝宝玉要热心仕途,多结交官宦,讲谈经济学问,这就是她的审美里,把宝钗当成了一个稳重平和,人情练达的标准淑女偶像,并要求自己处处以她为榜样,学习而来的,并不是真的被封建礼教荼毒有多深,被宝玉一顿抢白后,就再也没再提过类似的话了,这又是何等磊落。入了诗社后,没考虑到自己的实际困难,主动要求“先邀一社”,只因一时兴头;宝钗生日风姐指着这个戏子让众人猜像谁,宝钗猜到了,不肯说,宝玉猜到了不敢说,湘云也猜到了,随即出口“倒像林姐姐的模样儿”虽此一句,又把她心直口快的性格刻画得活灵活现;后来黛玉生气,她赌气要走,又一味将宝玉责怪,直待宝玉情急,赌咒罚誓才作了结,也符合她的任性娇贵的年轻女子性格。香菱想学做诗,不敢烦宝钗,刚巧湘云来了,于是请教与她,她便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什么“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又怎么是温八叉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惹得宝钗说她俩一个“诗呆子”一个“诗疯子”,湘云热情热心,可见一斑。擎花签,作者用的是“揎拳掳袖”四个字,这也是群芳中唯独湘云才具有的本色。作为全书中极力塑造了一个角色,曹雪芹花了很多笔墨去写她,不仅穿插在篇章回目中,与众人并写,更有好几个专回是为她设计的,其中最著名的,当数“脂粉香娃割腥啖膻”和“憨湘云醉眠芍药茵”了。

《红楼梦》中女儿的风韵各有各的样,有典雅端丽,有风神灵秀,独史湘云倜傥洒脱独标风致,如浑厚天真,毫无机心,性格无拘无束,襟怀坦荡光明,言行豪爽自然。气质风采给人以晴波万里或是皓月当空般的美的享受和沉醉。她那不管不顾的劲儿,表现出我国文学家傲世嫉俗,放浪形骸的一种笑。作者把以简傲为高,以放荡为达的晋代文士风致,寄托在史湘云身上。吃生肉,这是金门绣户雪天的生活情趣,也只有不拘细节的湘云,才想得出这又玩又吃的方法,引得新来贾府的李婶娘吃惊,因问李纨道:“怎么一个带玉的哥儿和那一个挂金麒麟的姐儿,那样干净清秀,又不少吃的,他两个在那里商议着要吃生肉呢,说的有来有去的。我只不信肉也生吃得的。”说得众人都笑了,还是黛玉知道,“这可是云丫头闹的,我的卦再不错”。男儿风貌的湘云果然和“坐莫动膝,立莫摇裙;喜莫大笑,怒莫高声”女孩子不一样。这种“真名士自风流”脱略形迹,放言无忌的情景,让我们立即会导向李白,嵇康,刘伶,对比那些追名逐利,蝇营狗苟,忸怩造作之辈,作者塑造了一个理想化的美神,她有着遗世而独立的绰约风姿,这是女性身上的“阳刚”之美。所以,当杯盘狼藉之后,她会枕藉乎石上。

《红楼梦》中我认为有三幅美丽的画: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湘云醉眠。而其中最美的,最富有浓烈的浪漫气息的,当数最后一幅了。此情节的构思当从唐代卢纶的诗句“醉眠芳树下,半被落花埋”(《春诗》)中化出。这里不但用红香散乱,蜂蝶闹嚷等环境描绘为画面作生动的艺术烘染,更以“睡语说酒令”的细节来描写湘云的情态,突出了她性格万 方数据

第3期陈琦:自是霜娥偏爱冷,也宜墙角也宜盆69中不同于宝钗的狂放不羁的一面,这一切,都充满着很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真是美图美景美性格。这段文字不长,背景是宫中有个老太妃死了,贾母和王夫人等到宫中伺候,风姐刚好身体违和,刚巧没了管束可以放胆闹了,又赶上宝玉,宝琴,平儿,岫烟同一天过生日,所以大家凑了分子,在芍药栏中红香圃三间小敞厅内,摆下宴席,给宝玉等人祝寿。而且,“正因为贾母、王夫人不在家,没人管束,便任意取乐”,众人猜拳行令,“呼三喝四,喊七叫八”,满厅中“红飞翠舞,玉动珠摇”。紧接着就引出一段充满诗情画意的妙文:“憨湘云醉卧芍药”从小丫头喜喜走来报信,到湘云醒来吃了酽茶,衔了醒酒石,喝了醒酒的酸汤,不过四百余字,但却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有花香,有动,有静,有梦境和诗意的少女春睡图。山石僻处,青板石凳上,湘云醉卧花丛。空中弥漫着花香,一群蜂蝶闹攘攘的围着。这里是安详宁静的花的世界。只有蜜蜂轻轻的嗡嗡声,湘云在梦中“唧唧嘟嘟”的说酒令声,最后是众人吃吃的笑声打破了周围的宁静和湘云的梦。这里是落英缤纷的花的世界,芍药花飞,洒在湘云酒醉的脸上和华美的衣襟上,连掉在地上的扇子,有一半也已埋在落花里。这是一个多么美的境界啊!这是有声的画,诗与画的结合,是一曲《睡美人》,也是曲《花之圆舞曲》。这里的喜剧效果不雷同于前者刘姥姥的,以其独特的个性光彩,一扫大观园女儿园中的脂粉气息,却是“巾帼”之美。

胡适先生曾在《石头记》交响曲中这样激赏史湘云为:雅俗情同往,清浑欲其行;花间眠画像,月下奠诗魂;雅意能同放,清心可共鸣。这真是说的再好不过了。“也宜墙角也宜盆”,这是湘云《咏白海棠》诗中的一句,却正是她性格的真实写照,是她的随遇而安,善于自我化解,这正是可爱可敬可叹的湘云。

三才华横溢难得糊涂

无可否认,史湘云是大观园中极具才华的女子之一,可比肩黛玉和宝钗,她“处林、薛之间,而能以才品见长,可谓难矣。”(涂瀛《红楼梦论赞》)展现她才华的最好舞台,就是那一次次的“诗词大会”了。

结社,赏花,吟咏唱和是清代都门特别盛行的社会风气,是封建贵族阶级的闲情逸致的表现,大观园的公子小姐当然不会例外。这些诗和有关情节,给我们提供了认识这种生活的画面,如果从这一角度看,诗本身的价值是不大的,但作为塑造人物思想性格的手段,它仍有艺术上的价值,就单从欣赏而言,也是很好的诗词作品。正如书中李纨所评,黛玉的诗是“风流别致”,宝钗的诗是“含蓄浑厚”,可见风格上决不相混,湘云的诗写得跌宕潇洒,也与她的个性一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诗多半都“寄兴寓情”,各言志趣,作者甚至把人物的未来归宿也借他们的诗隐约地透露给了读者,因此他们所擅长的诗也是不一样的。咏菊诗中,林黛玉所写的三首被评为最佳;咏白海棠时,湘云“压倒群芳”;后面讽和螃蟹咏时,却又称宝钗之作为“绝唱”,因为作者让所咏之物的“品质”去暗合吟咏它的人物,咏物抒情。

书中第三十七回,三十八回,五十回,七十回,七十六回皆是又湘云参与的才华展示,分别是咏白海棠,咏菊,芦雪庵联句,咏柳絮和凹晶联句。其中又以咏白海棠,芦雪庵联句和凹晶联句为重头戏。“自是霜娥偏爱冷”“岂令寂寞度朝昏”“也宜墙角也宜盆”这是她咏白海棠时的句子,可是用来形容她又是多么贴切,是她悲苦生活的隐射,是她随遇而安的写照,是她豁达态度的宣言,难怪能够夺魁。她的几首咏菊诗更是道出了她的命运,原来虽一度“霜清纸帐来新梦”,但终究“霜印传神梦也空”,未能“淹留”于“春风桃李”的美满生活,所以她要“珍重暗香休踏碎”,即便是“清冷”却又有“香中抱膝吟”。脂评说,“湘云是自爱所误”也像诗中所说的她是“傲世”的。这在柳絮词中也表现的很明显,柳絮词可以说是每个人的自况,所以湘云在词里不承认寄情的柳絮是衰残景象,词中她惜春,留春,情绪上是那样无可奈何,正是春光短促,好景难留啊。芦雪庵即景联句,参加着多至十二人,确乎是盛况空前,可是湘云却是“真名士自风流”,在“腥膻大吃大嚼”后,回来却是“锦心绣口”,力战宝钗、宝琴、黛玉三人一点也不逊色。而最后的凹晶联句更是情调之凄清,犹如寒虫悲鸣,刚开头的热闹,那是故作精神强颜欢笑,实际上酒席是无精打采的,因为此时的贾府已经开始颓败衰弱了。黛玉“对景感怀”“依栏垂泪”,湘云前来相慰,深夜里硬拉她到水边联句,其寂寞情景可想而知。“庭烟敛夕梧”“虚盈轮莫定”等句象征了她变幻的命运,而“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更是历来被认为是“清奇诡谲”之句,但是若没有湘云的“清奇”,哪来黛玉的“诡谲”!一只孤飞的白鹤,在黑沉沉的暗夜中掠过寒塘,只给人留下一瞬间的影子而已。书中还有涉及到一些酒令等,湘云表现出的也是放达中有些悲凉。

史湘云极聪明,有时大智若愚。她为人处世的智慧决不低于宝钗,但却不像宝钗的世故,随分时从,中庸主义。湘云的智慧是不要把不开心的事放在心上,就当看不见,听不到,努力从麻烦中退出来,或装不知道不在意,而不是在麻烦中安守,保持地位,不受损伤。她对所有人都是真心换真心,即使一时被人惹得不高兴了,她也会很快忘记、转还,有时候有些傻气,但这正是她最明智的地方:生命珍贵,青春易逝,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何不开开心心的度过呢?“难得糊涂”实际上是一种很高深的艺术,是一门很难掌握的生活方式,是积于完全的清醒中的最高境界,庆幸的是湘云学会了,而且做的很好,所以她是唯一的。万 《红楼梦说梦》中有一条说:“大观园,醋海也。醋中之尖刻者黛玉也。醋中之浑含者,宝钗也。醋中之活泼者,湘方数据

70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7年5月

云也。醋中之爽利者,晴雯也。醋中之乖觉者,袭人也。迎春、探春、惜春醋中之隐逸者也。至于王熙凤,诡谲以行其毒计,醋化鸩汤矣。”湘云并不是真的没有一点萦绕心头的儿女私情,聪明如她怎会不明白,她是外姓亲戚,况且她与宝玉自小就感情甚好,但她自动退出醋海,不干那种争风吃醋的事,主动让出了宝玉,不存妄想,不存心计,在外人看来放着这么块宝不要真是糊涂,其实那只是表面上的,从她的一些不经意的言行中流露出其实她对宝玉还是有情的,只是不想让自己身陷囹圄,益发显得她的智慧,有时候还真的是需要像湘云一样“难得糊涂”一把的。

她有时又清醒得深刻。有一回,她做了个点绛唇・耍猴儿谜,此谜作者其实是让湘云大有深意,众人都不解谜底,只让宝玉猜中,也不是偶然的,因为它句句适用于宝玉,简括了他一生的道路,从整个贾府后来“一败涂地”“树倒猢狲散”来看,也完全符合谜语末句所言。谜语的巧妙还在于它又可以成为对当时政治上各种丑恶人物的无情嘲讽。因为世上一切热衷于功名利禄之辈,从他们套上名利的绳索的那一天起,也就像“耍的猴儿”一样,上窜下跳地扮演着滑稽的角色。他们洋洋得意于一时的高官厚禄,俨然摆出一副了不起的姿态,这完全像“沐猴而冠”那样虚妄可笑。戏总是要演完的,那时,怕也免不了落得个“后事终难继”的下场。纵观全书,恐怕也只有湘云才符合这个谜的作者了。’

湘云确实与众不同,说话做事痛快淋漓,压倒须眉,曹雪芹在她身上寄托的审美理想是很高的,但不要以为湘云永远如天马脱羁,横绝太空般幸福使者的模样,她的烦恼也不少。一回家就要眼泪汪汪的叮嘱宝玉别忘了提醒老太太去接她,不时的暂居,虽能找回点少女欢欣,暂忘那些“不遂心的事”,可终究难免会出现“凹晶联诗悲寂寞”;虽然豁达,隽才,却屈从于现实的安排,以宝钗为榜样。因而,她的“从未把儿女私情略萦心上”,也是她性格的必然,真情至性的自然流露,她决不可能循规蹈矩,遵照礼教纲常去铸造自己。她从小失去父母,又是一个早寡的未亡人,女儿的悲剧同样会降临在这个快乐的化身身上的。史湘云豪放不羁,开朗放达的性格与其遭受厄运,身无所托的悲惨结局形成强烈对比,使全书的悲剧色彩更为浓重。

参考文献:

【1]李希凡.红楼梦艺术世界嗍.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10.

【2]红楼梦鉴赏辞典[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5.

[3】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明.上海:三联书店,1983.9.

【4】梁归智.被迷失的世界——红楼梦佚话[明.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

【5】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聊].上海:中华书局,2001,10.

JustLiketheGoddessofFrost

andSnowSheCanSurViVeAnywhere

CHENQI

IsanmingBranchofFujianRad.0andTeteVisionUniVersitySanmjng,Fujian365000)

Abstract:Shixiangyunwasalikable舀rlinnovelStone.TherehasbeenmuchdebateformaJlyyearsaboutherfinalresultsbecauset}lerewausnomanuscriptleR世erch印ter80.Thelatterwritersjustinfersomethingf0珊thef0瑚erch印tersexisted.Shixiang)runwastllech眦cterCaoxueqincherished肌dspentmanypainstakingefE.ectstomold.Caoexpressedmanyhisownideasandfeelingsanddeepenedthet11emeoftragedythroughtllechauracter.

KeyWor(1s:StoneShiXingyun,Nature,Talent,Doom,AestheticConceptions(责任编辑:林国盛)

万 方数据

自是霜娥偏爱冷,也宜墙角也宜盆——金陵十二钗之史湘云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陈琦, CHEN QI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三明分校,福建三明,365000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JOURNAL OF FUQING BRANCH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2007(3)

参考文献(5条)

1.蔡义江 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 2001

2.梁归智 被迷失的世界--红楼梦佚话 1987

3.王昆仑 红楼梦人物论 1983

4.红楼梦鉴赏辞典 1988

5.李希凡 红楼梦艺术世界 1996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fjsdfqfxxb200703017.aspx

2007年第3期《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

总第80期JOURNAL0FFUQINGBRANCH0FFUJIANNORMALUNIVERSI’IYSumNo.80

自是霜娥偏爱冷,也宜墙角也宜盆

——金陵十二钗之史湘云

陈琦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三明分校,福建三明365000)

摘要:史湘云是《红楼梦》中极为讨人喜欢的一位女子。关于史湘云的结局。历来有很大争议,因为曹雪

芹八十回后的稿子没有遗留下来,后人只能根据前面的蛛丝马迹去推测,但总体上都是根据判词及曲子的说法。湘云也是曹雪芹自己非常钟爱的一个人物,是他花了很大心血塑造的,在她身上寄托了很多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她的形象也更深化了悲剧的主题。

关键词:《红楼梦》;史湘云;性格;才华;命运;审美理想

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421(2007)03一0066一05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这两句诗里隐含着一个人的名字,这就是德才美兼备的可爱女子,史湘云。她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之一,是全书众人物中作者精心打造的,形象鲜明,地位特殊,性格塑造饱满,历来深受读者喜爱的一位“姑娘”。但是,同时也是“干红一窟”“万艳同悲”中的一个典型,这从上面那首诗中即可看出。实际上上面那两句是曹雪芹给湘云的判词,出现在《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幻游太虚仙境时,在“薄命司”的大橱中看到的,在判词的前面有一幅画,画着“几缕飞云,一湾逝水”,连同那首判词,隐隐给人一种烟消云散,转瞬即逝的不安,注定了她美丽年华的悲剧命运。

一大家闺秀命运多舛

史湘云,《红楼梦》中的又一个外姓亲戚,与林黛玉和薛宝钗有着相近的身份,也同样不是贾家的人,也同样曾经一度住在大观园中,也同样有可能成为宝二奶奶。她的身份在《红楼梦》中被曹雪芹赋予了高贵,位于金陵十二钗正册,是贾府最高统治者、权利核心贾母的亲侄孙女;是“三百里阿房宫住不下的”金陵史侯家的千金小姐,的确不禁让人肃然起敬。然而“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这不过是外表的光环,家族的荣耀与她的幸福并无必然联系。豪门出身的她,从小父母双亡,是由世袭保龄侯的叔父史鼐(此处有争议,有说是忠靖侯史鼎,我更认同是史鼎,因为史鼎的谐音是“史家到顶”)抚养大的,而她的婶婶对她不好,很苛刻,她在叔叔家里“一点也作不得主”,还要常常做针线活到半夜三更。她的身世和林黛玉有些相似,都是孤儿,都寄人篱下,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她要比林黛玉更不幸,但她的心境却与黛玉决不相同,要宽广的多,她自己都说不像黛玉“心窄”。

再来说说她的婚姻。都说婚姻是第二次投胎,我们只能寄希望她嫁个好丈夫了,可是“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关于湘云的婚姻,由于在曹雪芹定稿的前八十回没有完成,所以学界历来都有很大争议,主要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认为她最后是嫁给了卫若兰。卫若兰第一次出现是在十四回,在秦可卿送殡时与冯紫英等前来吊唁,身份是“王孙公子”,后来便极少提及此人,只是在程高本第一百零六回,贾母病重时,史府两个女人来探视,才说起这位姑爷“家计倒不怎么着,只是姑爷长的很好,为人又平和……看来与这里宝二爷差不多,还听得说才情学问都好的”,再写就已经久病成痨了,命不久矣。最终,湘云还是成了个早寡的未亡人。这似乎是符合了判词用的宋玉《高唐赋》的典故:楚怀王游云梦,巫山女神与其欢会,梦醒则神女已去。预示着夫妻生活的短暂,并与画面含义相合。但也有说法是由于家族的衰败致使湘云很快发生了婚变,从此与卫若兰如牵牛织女永隔天河。另一种说法是她后来沦落为乞丐,嫁给了落魄后的贾宝玉,因为他们分别拥有一只金麒麟。有一种说法,所谓“金玉良缘”不仅指的是宝钗的金锁,也指湘云的金麒麟。

收稿日期:2006—12—10作者简介:陈琦(1959一),女,山东临邑人,讲师。万 方数据

第3期陈琦:自是霜娥偏爱冷,也宜墙角也宜盆67两方面都有依据,互不服气。这个争议虽然由来已久但也颇为重要,因为在《红楼梦》中曹雪芹是花了大量笔墨去写这个连他自己都十分偏爱的女孩,决不少于黛玉与宝钗,并且处处埋下伏笔,实在没有理由在后四十回如此敷衍塞责,草草了事,不明不白的就消失了;也正因为这样,所以爱惜湘云的人们忍不住要为其结局“出谋划策”。先看看湘云配卫若兰说,最主要的证据是在脂批中曾经提到:在第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末总庚辰本评日:“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第二十六回写冯紫英一段上有眉批云:“惜卫若兰射圃文字迷失无稿,叹叹。”于是有学者推测,批语表明宝玉送给湘云的麒麟,后来到了卫若兰身上,曹雪芹八十回后原稿中将有卫若兰射圃并麒麟等事的专回描写,但提纲伏于三十一回,而金麒麟则为其中穿针引线的道具。蔡义江通过他对《红楼梦》中诗词曲赋的研究,也认为史湘云配卫若兰是合理的,他认为贾宝玉是无意间充当了中间人的角色,就像袭人与蒋玉菡之“缘”是通过他的传带,交换了彼此的汗巾子差不多,这在脂评中说的非常清楚:“金玉姻缘已定,又写了一个金麒麟,是间色法也。何颦儿为其所感,故颦儿谓“隋情’。”并说他们对是互相陪衬的,所以贾宝玉与史湘云结合说如黛玉见宝玉收金麒麟而“为其所惑”一样,同是出于误会。

而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和梁归智是忠实的湘云嫁宝玉论者,并且对前一种论调进行了一一反驳,理论证据很成体系。粱归智先生在《史湘云嫁给谁》一文中认为,持史湘云嫁给卫若兰主张者没有真正认清曹雪芹原著的思想内涵和美学内涵。《石头记》“大旨谈情”,最后一回是“情榜”故事,以“情”而否定“空”作结,贾宝玉出家之后又还俗才是真正符合这一主导思想的情节发展。他关于史湘云嫁给贾宝玉是立足于对曹雪芹创作“大旨主题”的切实把握之上,立足于对原著构思的整体考察,分析了史湘云思想个性的立体,在十二钗中的地位,与宝玉黛玉宝钗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及前八十回种种伏线影射大略言之。他总结了五点,虽然湘云此前也有过“经济酸论”,但是在家族势败后性格会朝着叛逆的方向发展,因此与宝玉能产生共鸣;宝玉还俗,有了基础,符合“大旨谈情”;两对金玉(金锁麒麟,黛玉妙玉)必然都有爱情故事;前八十回多写云玉的亲热非常,往往与宝黛之间的亲密对照着写,俱是特笔暗示;另外还有种说法很独特,林黛玉号潇湘妃子,明用湘妃之典,湘云的名字中也有个“湘”,判词曲子也都用到湘妃典,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配于舜,曹雪芹用此典,暗示她们先后的婚姻纠葛,后来七十六回中她们俩于中秋夜坐在“湘妃竹墩”上联句,而程高本偏偏删了“湘妃”两字。周汝昌先生在《红楼别境纪真芹》中说湘云宝玉是“渔舟重聚”,在《红楼梦》中曾有两次在玩笑中提到渔翁渔婆,一次是关于黛玉,一次是关于湘云,前者则是在黛玉身上伏笔。同时周先生认为晴雯是林史两人性格的结合型,所以她将死海棠(湘云)预萎,死后芙蓉(黛玉)为诔。不过,他们也认为据脂批卫若兰在其中也有很重要,有可能是湘云的未婚夫,但史家大败后湘云沦为其家奴,后“卫若兰射圃”由麒麟引出,后在其及贾芸小红茜雪的帮助下嫁于宝玉。所以当年的海棠诗社的白海棠(象征湘云)一定要贾芸送来。也有一说是卫若兰后来成了“柳湘莲一千人”的“强梁”之一,与柳湘莲、冯紫英等人撮合的湘玉。

还有一种说法,就像电视连续剧里处理的一样,说是湘云最后沦落为青楼女子,成为供达官贵人的享乐的一件工具,所有的才华也不过是填唱浓词艳曲,这派的论调是甄士隐替《好了歌》做的解释中的“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清朝时确有这样的规矩,就是被抄之家的女眷,被变卖为官妓或是奴婢的,而展眼十二钗,曹雪芹似乎却是只有为湘云择了膏粱,也只有湘云这样的性格才能在烟花巷中悲惨的生存下去。我个人也比较认同这种说法存在的可能,同时我想采取一种综合的说法,正像电视剧里最后沦落在烟花巷的湘云对宝玉哭喊的那样:“爱哥哥,赎我!”我想是不是后来有可能是宝玉通过卫若兰的帮助,把湘云赎了出来,再经过他们的撮合,跟湘云在一起了一段时间,但最终逃不过“云散高唐,水涸湘江”。不过,无论哪种说法,都免不了“薄命”的结局,这正是曹雪芹所要竭力表现的,美的毁灭往往更能打动人心,悲剧也就由此嵌入脑海难以磨灭。

二豪放爽朗巾帼英姿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这是警幻仙子为贾宝玉演的《红楼梦》曲子中属于湘云的那一支,曲牌名是[悲中乐],这是湘云性格的最好写照,是她悲中作乐了豁达人生。当然曲子也写了史湘云的身世和不幸遭际,也暗示了她的欢乐之中早就孕育了悲哀,刚嫁得“才貌仙郎”而又迅速离散。首二句写湘云身世之悲:幼时即父母双亡,虽生富贵之家而无人关心。“幸生来”三句赞扬湘云性格开朗,不考虑儿女私情。“霁月光风耀玉堂”以形象的譬喻画出湘云光明磊落的胸怀,如雨后新晴之明月,如雨过日出微风吹动草木有光,如在此“霁月光风”照耀之下显得分外明净光辉之白玉殿堂。以下四句写了史湘云的悲剧结局,在此不再赘述。结尾两句乃是胸怀开阔的史湘云自我宽解之语。以命运前定安慰自己同阔的心灵,这也比较符合她的性格特点。

所有读过《红楼梦》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喜欢湘云,并不是因为她的美貌,而是爱她的豪爽。在《红楼梦》里,曹雪芹甚至没有描写过湘云的容貌(黛玉与宝钗均有过细致的素描),反而是特写了她有咬舌的缺陷,这是作者别出心万 方数据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7年5月

裁,但我们不独不见其陋,反而更觉其轻俏娇媚,这种人物形象的缺陷美,不仅增添了人物的真实感和生命感,而且使人物具有一种特殊的风韵和魅力。正如脂砚斋所指出的:“可笑近野史中,满纸羞花闭月,莺啼燕语,殊不知真正美人方有一陋处,如太真之肥,飞燕之瘦,西子之病,若施于别个不美矣。今以咬舌二字加以湘云,是何大法手眼,敢以用二字哉!不独不见其陋,且更觉轻俏娇媚,俨然一娇憨湘云立于纸上,掩卷合目思之,其‘爱“厄’娇音如入耳内,然后将满纸莺啼燕语之字样,填粪窖可也。”(庚辰本)这里充分体现了曹雪芹的高超美学见解和艺术技巧。试想如若不是这么个可爱率真的性格,怎么敢给她安上这么个美丽的缺陷?

再看看她的出场,也是与众不同的。首次是在第二十回,紧跟在元妃省亲后,湘云才姗姗来迟,也不像钗黛那样各有一段怎样入府的特写,仅仅是家人忽报:“史大姑娘来了。”彼时宝玉正在宝钗处玩耍,“宝玉听了,抬身就走”,而湘云第一次露面却是“大笑大说的,见他两个来,忙问好厮见。”这是何等的开朗豪放,又是何等的好人缘!“偶结海棠社”更是出场不俗,李纨等因为她后来要罚她和诗,却听史湘云道:“你们忘了请我,我还要罚你们呢.就拿韵来,我虽不能,只得勉强出丑.容我入社,扫地焚香我也情愿。”待得知所限之韵后,“史湘云一心兴头,等不得推敲删改,一面只管和人说着话,心内早已和成,即用随便的纸笔录出,先笑说道:‘我却依韵和了两首,好歹我却不知,不过应命而已。”’却凭这两首诗勇夺海棠诗魁。湘云总是这样以活泼开朗的个性风神的魅力为读者所喜爱,每次在大观园的出现都给这个女儿国增添了青春的欢乐,虽然也曾劝过宝玉,但人们依然相信,这娇憨女儿的纯真洁白,并没有像薛宝钗那样蒙受了礼教,世故的严重污染。大观园姊妹相聚的欢乐场面,是不能缺少史湘云活跃的声影的,而正是她的豪爽开朗的性格给这些欢乐的相聚的场面灌注了青春的活力。

史湘云是浑身上下充满了豪气,心无旁骛,无所顾忌。刚到贾府就和黛玉拌嘴,可是到了晚间仍旧回到黛玉处休息,并不介意前边的玩笑;在家里做不了主,好好一个豪门绣户却像个丫头被使唤做针黹,虽然被人问及也会“红了眼圈”,但是也不时时放在心上,与姊妹们一处说说笑笑,不似黛玉孤僻;喜爱女扮男装,“原比他打扮女儿更俏丽了些”。有一回,她叮嘱新来贾府的薛宝琴道:“到大太太屋里,你别进去,那屋里人多心坏,都是要害咱们的。”这时,宝钗评她:“说你没心,却又有心。虽然有心,到底嘴太直了。”这正是与心机很重,城府甚深的宝钗性格不同之处,她是襟怀坦荡,“事无不可对人言”的。无怪旧红学论者青山山农说:“湘云英气勃勃,纯乎豪者也。茵药酣眠,何其豪迈!烧鹿大嚼,何其豪爽!拖青丝于枕畔,撂白臂于床沿,又何其豪放!”同时她也十分善良单纯,对周围的人都从好的方面去看,总能发现他人的美,并努力学习,比如她曾劝宝玉要热心仕途,多结交官宦,讲谈经济学问,这就是她的审美里,把宝钗当成了一个稳重平和,人情练达的标准淑女偶像,并要求自己处处以她为榜样,学习而来的,并不是真的被封建礼教荼毒有多深,被宝玉一顿抢白后,就再也没再提过类似的话了,这又是何等磊落。入了诗社后,没考虑到自己的实际困难,主动要求“先邀一社”,只因一时兴头;宝钗生日风姐指着这个戏子让众人猜像谁,宝钗猜到了,不肯说,宝玉猜到了不敢说,湘云也猜到了,随即出口“倒像林姐姐的模样儿”虽此一句,又把她心直口快的性格刻画得活灵活现;后来黛玉生气,她赌气要走,又一味将宝玉责怪,直待宝玉情急,赌咒罚誓才作了结,也符合她的任性娇贵的年轻女子性格。香菱想学做诗,不敢烦宝钗,刚巧湘云来了,于是请教与她,她便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什么“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又怎么是温八叉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惹得宝钗说她俩一个“诗呆子”一个“诗疯子”,湘云热情热心,可见一斑。擎花签,作者用的是“揎拳掳袖”四个字,这也是群芳中唯独湘云才具有的本色。作为全书中极力塑造了一个角色,曹雪芹花了很多笔墨去写她,不仅穿插在篇章回目中,与众人并写,更有好几个专回是为她设计的,其中最著名的,当数“脂粉香娃割腥啖膻”和“憨湘云醉眠芍药茵”了。

《红楼梦》中女儿的风韵各有各的样,有典雅端丽,有风神灵秀,独史湘云倜傥洒脱独标风致,如浑厚天真,毫无机心,性格无拘无束,襟怀坦荡光明,言行豪爽自然。气质风采给人以晴波万里或是皓月当空般的美的享受和沉醉。她那不管不顾的劲儿,表现出我国文学家傲世嫉俗,放浪形骸的一种笑。作者把以简傲为高,以放荡为达的晋代文士风致,寄托在史湘云身上。吃生肉,这是金门绣户雪天的生活情趣,也只有不拘细节的湘云,才想得出这又玩又吃的方法,引得新来贾府的李婶娘吃惊,因问李纨道:“怎么一个带玉的哥儿和那一个挂金麒麟的姐儿,那样干净清秀,又不少吃的,他两个在那里商议着要吃生肉呢,说的有来有去的。我只不信肉也生吃得的。”说得众人都笑了,还是黛玉知道,“这可是云丫头闹的,我的卦再不错”。男儿风貌的湘云果然和“坐莫动膝,立莫摇裙;喜莫大笑,怒莫高声”女孩子不一样。这种“真名士自风流”脱略形迹,放言无忌的情景,让我们立即会导向李白,嵇康,刘伶,对比那些追名逐利,蝇营狗苟,忸怩造作之辈,作者塑造了一个理想化的美神,她有着遗世而独立的绰约风姿,这是女性身上的“阳刚”之美。所以,当杯盘狼藉之后,她会枕藉乎石上。

《红楼梦》中我认为有三幅美丽的画: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湘云醉眠。而其中最美的,最富有浓烈的浪漫气息的,当数最后一幅了。此情节的构思当从唐代卢纶的诗句“醉眠芳树下,半被落花埋”(《春诗》)中化出。这里不但用红香散乱,蜂蝶闹嚷等环境描绘为画面作生动的艺术烘染,更以“睡语说酒令”的细节来描写湘云的情态,突出了她性格万 方数据

第3期陈琦:自是霜娥偏爱冷,也宜墙角也宜盆69中不同于宝钗的狂放不羁的一面,这一切,都充满着很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真是美图美景美性格。这段文字不长,背景是宫中有个老太妃死了,贾母和王夫人等到宫中伺候,风姐刚好身体违和,刚巧没了管束可以放胆闹了,又赶上宝玉,宝琴,平儿,岫烟同一天过生日,所以大家凑了分子,在芍药栏中红香圃三间小敞厅内,摆下宴席,给宝玉等人祝寿。而且,“正因为贾母、王夫人不在家,没人管束,便任意取乐”,众人猜拳行令,“呼三喝四,喊七叫八”,满厅中“红飞翠舞,玉动珠摇”。紧接着就引出一段充满诗情画意的妙文:“憨湘云醉卧芍药”从小丫头喜喜走来报信,到湘云醒来吃了酽茶,衔了醒酒石,喝了醒酒的酸汤,不过四百余字,但却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有花香,有动,有静,有梦境和诗意的少女春睡图。山石僻处,青板石凳上,湘云醉卧花丛。空中弥漫着花香,一群蜂蝶闹攘攘的围着。这里是安详宁静的花的世界。只有蜜蜂轻轻的嗡嗡声,湘云在梦中“唧唧嘟嘟”的说酒令声,最后是众人吃吃的笑声打破了周围的宁静和湘云的梦。这里是落英缤纷的花的世界,芍药花飞,洒在湘云酒醉的脸上和华美的衣襟上,连掉在地上的扇子,有一半也已埋在落花里。这是一个多么美的境界啊!这是有声的画,诗与画的结合,是一曲《睡美人》,也是曲《花之圆舞曲》。这里的喜剧效果不雷同于前者刘姥姥的,以其独特的个性光彩,一扫大观园女儿园中的脂粉气息,却是“巾帼”之美。

胡适先生曾在《石头记》交响曲中这样激赏史湘云为:雅俗情同往,清浑欲其行;花间眠画像,月下奠诗魂;雅意能同放,清心可共鸣。这真是说的再好不过了。“也宜墙角也宜盆”,这是湘云《咏白海棠》诗中的一句,却正是她性格的真实写照,是她的随遇而安,善于自我化解,这正是可爱可敬可叹的湘云。

三才华横溢难得糊涂

无可否认,史湘云是大观园中极具才华的女子之一,可比肩黛玉和宝钗,她“处林、薛之间,而能以才品见长,可谓难矣。”(涂瀛《红楼梦论赞》)展现她才华的最好舞台,就是那一次次的“诗词大会”了。

结社,赏花,吟咏唱和是清代都门特别盛行的社会风气,是封建贵族阶级的闲情逸致的表现,大观园的公子小姐当然不会例外。这些诗和有关情节,给我们提供了认识这种生活的画面,如果从这一角度看,诗本身的价值是不大的,但作为塑造人物思想性格的手段,它仍有艺术上的价值,就单从欣赏而言,也是很好的诗词作品。正如书中李纨所评,黛玉的诗是“风流别致”,宝钗的诗是“含蓄浑厚”,可见风格上决不相混,湘云的诗写得跌宕潇洒,也与她的个性一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诗多半都“寄兴寓情”,各言志趣,作者甚至把人物的未来归宿也借他们的诗隐约地透露给了读者,因此他们所擅长的诗也是不一样的。咏菊诗中,林黛玉所写的三首被评为最佳;咏白海棠时,湘云“压倒群芳”;后面讽和螃蟹咏时,却又称宝钗之作为“绝唱”,因为作者让所咏之物的“品质”去暗合吟咏它的人物,咏物抒情。

书中第三十七回,三十八回,五十回,七十回,七十六回皆是又湘云参与的才华展示,分别是咏白海棠,咏菊,芦雪庵联句,咏柳絮和凹晶联句。其中又以咏白海棠,芦雪庵联句和凹晶联句为重头戏。“自是霜娥偏爱冷”“岂令寂寞度朝昏”“也宜墙角也宜盆”这是她咏白海棠时的句子,可是用来形容她又是多么贴切,是她悲苦生活的隐射,是她随遇而安的写照,是她豁达态度的宣言,难怪能够夺魁。她的几首咏菊诗更是道出了她的命运,原来虽一度“霜清纸帐来新梦”,但终究“霜印传神梦也空”,未能“淹留”于“春风桃李”的美满生活,所以她要“珍重暗香休踏碎”,即便是“清冷”却又有“香中抱膝吟”。脂评说,“湘云是自爱所误”也像诗中所说的她是“傲世”的。这在柳絮词中也表现的很明显,柳絮词可以说是每个人的自况,所以湘云在词里不承认寄情的柳絮是衰残景象,词中她惜春,留春,情绪上是那样无可奈何,正是春光短促,好景难留啊。芦雪庵即景联句,参加着多至十二人,确乎是盛况空前,可是湘云却是“真名士自风流”,在“腥膻大吃大嚼”后,回来却是“锦心绣口”,力战宝钗、宝琴、黛玉三人一点也不逊色。而最后的凹晶联句更是情调之凄清,犹如寒虫悲鸣,刚开头的热闹,那是故作精神强颜欢笑,实际上酒席是无精打采的,因为此时的贾府已经开始颓败衰弱了。黛玉“对景感怀”“依栏垂泪”,湘云前来相慰,深夜里硬拉她到水边联句,其寂寞情景可想而知。“庭烟敛夕梧”“虚盈轮莫定”等句象征了她变幻的命运,而“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更是历来被认为是“清奇诡谲”之句,但是若没有湘云的“清奇”,哪来黛玉的“诡谲”!一只孤飞的白鹤,在黑沉沉的暗夜中掠过寒塘,只给人留下一瞬间的影子而已。书中还有涉及到一些酒令等,湘云表现出的也是放达中有些悲凉。

史湘云极聪明,有时大智若愚。她为人处世的智慧决不低于宝钗,但却不像宝钗的世故,随分时从,中庸主义。湘云的智慧是不要把不开心的事放在心上,就当看不见,听不到,努力从麻烦中退出来,或装不知道不在意,而不是在麻烦中安守,保持地位,不受损伤。她对所有人都是真心换真心,即使一时被人惹得不高兴了,她也会很快忘记、转还,有时候有些傻气,但这正是她最明智的地方:生命珍贵,青春易逝,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何不开开心心的度过呢?“难得糊涂”实际上是一种很高深的艺术,是一门很难掌握的生活方式,是积于完全的清醒中的最高境界,庆幸的是湘云学会了,而且做的很好,所以她是唯一的。万 《红楼梦说梦》中有一条说:“大观园,醋海也。醋中之尖刻者黛玉也。醋中之浑含者,宝钗也。醋中之活泼者,湘方数据

70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7年5月

云也。醋中之爽利者,晴雯也。醋中之乖觉者,袭人也。迎春、探春、惜春醋中之隐逸者也。至于王熙凤,诡谲以行其毒计,醋化鸩汤矣。”湘云并不是真的没有一点萦绕心头的儿女私情,聪明如她怎会不明白,她是外姓亲戚,况且她与宝玉自小就感情甚好,但她自动退出醋海,不干那种争风吃醋的事,主动让出了宝玉,不存妄想,不存心计,在外人看来放着这么块宝不要真是糊涂,其实那只是表面上的,从她的一些不经意的言行中流露出其实她对宝玉还是有情的,只是不想让自己身陷囹圄,益发显得她的智慧,有时候还真的是需要像湘云一样“难得糊涂”一把的。

她有时又清醒得深刻。有一回,她做了个点绛唇・耍猴儿谜,此谜作者其实是让湘云大有深意,众人都不解谜底,只让宝玉猜中,也不是偶然的,因为它句句适用于宝玉,简括了他一生的道路,从整个贾府后来“一败涂地”“树倒猢狲散”来看,也完全符合谜语末句所言。谜语的巧妙还在于它又可以成为对当时政治上各种丑恶人物的无情嘲讽。因为世上一切热衷于功名利禄之辈,从他们套上名利的绳索的那一天起,也就像“耍的猴儿”一样,上窜下跳地扮演着滑稽的角色。他们洋洋得意于一时的高官厚禄,俨然摆出一副了不起的姿态,这完全像“沐猴而冠”那样虚妄可笑。戏总是要演完的,那时,怕也免不了落得个“后事终难继”的下场。纵观全书,恐怕也只有湘云才符合这个谜的作者了。’

湘云确实与众不同,说话做事痛快淋漓,压倒须眉,曹雪芹在她身上寄托的审美理想是很高的,但不要以为湘云永远如天马脱羁,横绝太空般幸福使者的模样,她的烦恼也不少。一回家就要眼泪汪汪的叮嘱宝玉别忘了提醒老太太去接她,不时的暂居,虽能找回点少女欢欣,暂忘那些“不遂心的事”,可终究难免会出现“凹晶联诗悲寂寞”;虽然豁达,隽才,却屈从于现实的安排,以宝钗为榜样。因而,她的“从未把儿女私情略萦心上”,也是她性格的必然,真情至性的自然流露,她决不可能循规蹈矩,遵照礼教纲常去铸造自己。她从小失去父母,又是一个早寡的未亡人,女儿的悲剧同样会降临在这个快乐的化身身上的。史湘云豪放不羁,开朗放达的性格与其遭受厄运,身无所托的悲惨结局形成强烈对比,使全书的悲剧色彩更为浓重。

参考文献:

【1]李希凡.红楼梦艺术世界嗍.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10.

【2]红楼梦鉴赏辞典[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5.

[3】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明.上海:三联书店,1983.9.

【4】梁归智.被迷失的世界——红楼梦佚话[明.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

【5】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聊].上海:中华书局,2001,10.

JustLiketheGoddessofFrost

andSnowSheCanSurViVeAnywhere

CHENQI

IsanmingBranchofFujianRad.0andTeteVisionUniVersitySanmjng,Fujian365000)

Abstract:Shixiangyunwasalikable舀rlinnovelStone.TherehasbeenmuchdebateformaJlyyearsaboutherfinalresultsbecauset}lerewausnomanuscriptleR世erch印ter80.Thelatterwritersjustinfersomethingf0珊thef0瑚erch印tersexisted.Shixiang)runwastllech眦cterCaoxueqincherished肌dspentmanypainstakingefE.ectstomold.Caoexpressedmanyhisownideasandfeelingsanddeepenedthet11emeoftragedythroughtllechauracter.

KeyWor(1s:StoneShiXingyun,Nature,Talent,Doom,AestheticConceptions(责任编辑:林国盛)

万 方数据

自是霜娥偏爱冷,也宜墙角也宜盆——金陵十二钗之史湘云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陈琦, CHEN QI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三明分校,福建三明,365000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JOURNAL OF FUQING BRANCH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2007(3)

参考文献(5条)

1.蔡义江 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 2001

2.梁归智 被迷失的世界--红楼梦佚话 1987

3.王昆仑 红楼梦人物论 1983

4.红楼梦鉴赏辞典 1988

5.李希凡 红楼梦艺术世界 1996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fjsdfqfxxb200703017.aspx


相关文章

  • 浅析史湘云的性格特征及命运悲剧
  • 学 士 学 位 论 文 论文题名: <红楼梦>中的霁月光风 --浅析史湘云的性格特征及命运悲剧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年 级: 2010级汉语言文学一班 姓 名: 学 号: [1**********] 指导教师: 刘伟 2013 ...查看


  • 红楼十二钗丨Day5史湘云:有情芍药含春泪
  • 湘云之情:间色性 湘云之才:兼容性 湘云之貌:真实性 史湘云是一位美丽.活泼的女孩,有一缺处是咬舌.英豪阔大,名士风流.她与宝钗因仕途经济问题都曾劝过宝玉,也同被宝玉斥责为"混账话".她性情亲宝钗,才思亲黛玉.能说出和宝 ...查看


  • 红楼十二钗
  • 林黛玉 金陵十二钗之首,贾宝玉的最爱,也是贾宝玉的知音,与贾宝玉是木石姻缘.与之相对应的丫头-晴雯 人物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一首即是写林黛玉和薛宝钗的,也证明钗黛其实是同一个人. 暗喻品格的诗词:&quo ...查看


  • 红楼梦读后感之金陵十二钗简介
  • 有人说<红楼梦>是一部不完整的百科全书,这种不完整结局不免扑朔迷离,难以猜定.<红楼梦>以一僧一道引出一段凡世中的爱恨情仇,绛珠仙草为报答神瑛侍者的浇灌之恩,于是化身黛玉进入贾府上演一幕幕生离死别.<红楼梦&g ...查看


  • 红楼唯一,学学史湘云爽朗的性格
  • 微笑着的史湘云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红楼梦>似乎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似春江之水般流之不尽的悲伤情调.金陵十二钗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既定宿命,四大家族盛极而衰的悲惨结局,无不让人读后顿觉感伤.但是有一个人, ...查看


  •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红楼梦]重要情节与考点
  •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红楼梦>重要情节与考点 高考阅读 2012-12-19 1549 5d56b7b40102e20f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红楼梦>重要情节与考点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红楼梦>考点 1. ...查看


  • 红楼梦100题
  • 1.曹雪芹有很多个"号",以下不是他的"号"的一项是: A.芹溪 B.芹圃 C.雪芹 D.梦阮 2.<红楼别>最初的书名是: A.<金陵十二钗> B.<石头记> C ...查看


  • 史湘云才是红楼梦里唯一的贞女
  • 红楼女儿的悲剧,"金陵十二钗"正册之五的史湘云最为特殊--酿成特殊悲剧了,还不能公开.明说,必须遮掩起来,因为史湘云的作为违犯了朝廷的诏禁.因为这个缘故,对小说中史湘云的悲剧真相,几乎所有的学者都理解错误了.他们给曹雪芹 ...查看


  • [红楼梦]情节简述题(第1-60回)
  • 51<红楼梦>情节简述题(第1-60回) <红楼梦>情节简述题(第1-60回):1.宝黛初会时双方都有似曾相识之感,它照应了书中:[答案]木石前盟:(赤瑕宫神瑛侍者曾以甘露浇灌三生石畔绛珠仙草,使:2.简述贾宝玉取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