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与融合-浅析电影[喜福会]里的文化差异

题目:冲突与融合—浅析电影《喜福会》里的文化差异 学号:[***********] 成绩:

西安翻译学院 高职高专毕业论文

作 者: 谢渊

指导教师 朱广珍

专业班级 08级商务英语4班

院 系 外国语学院

完成日期 2011年3月

冲突与融合—浅析电影《喜福会》里的文化差异

谢渊

外国语学院08级商务英语4班

(西安翻译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5)

Conflicts and Integration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Movie The Joy Luck Club

Xie Yuan

Business English, Class 4, Foreign Language College

(Xi’an Fanyi University, Xi’an 710105)

摘 要: 谭恩美是著名的美籍华裔女作文,《喜福会》作为她的代表作以及处女作,一面世

就大获成功。华裔导演王颖将其拍成同名电影。故事以四对母女为经纬,母亲们在

旧中国受尽折磨,最终迫不得已远离故土赴美国以求生存,女儿们则生在美国,在

美国的文化与教育的熏陶下成长。不同的年代,背景以及语言让两个本应是最亲密

的人之间因教育方式,平等观念,家庭价值观的差异而产生隔阂,误解乃至伤害。

在电影的最后,当女儿们终于理解母亲们给她们的“中国式母爱”时,两种截然不

同的文化之间的碰撞也最终趋向于缓和。本文通过对电影中所表露的中国传统思想

以及其所表现出的文化冲突,文化融合等方面分析了《喜福会》里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 《喜福会》;中国传统思想;美式价值观;家庭

Abstract: Ami Tan was a famous American-Chinese writer. The Joy Luck Club, as her first work,

succeeded as soon as it was released. Director Wang Ying made into movie. The movie

consists of four stories about four pairs of mothers and daughters, in which the mothers

had suffered a lot in old China, and were forced to leave for America to make a living.

However, their daughters were born in and grew up in America. They were affected by

the American culture and education. Different backgrounds and languages had made

them misunderstand each other even hurt each other.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in

education and valuation towards equality and family, the mothers and daughters

became estranged while they should have been the closest persons. In the end, when the

daughters finally understood the “Chinese-style Maternal Love” that their mothers have

given to them, the collision of two obviously different cultures are easing.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from the aspects such as Chinese traditional thoughts,

cultural clash and cultural fusion shown in the movie.

Key words: The Joy Luck Club; Chinese traditional ideal ; American ideas of value ; family

引言

“在美国,我会有一个像我一样的女儿。但在那里,她的价值不会仅仅是煮饭,烧菜,伺候丈夫。在那里,没有人会瞧不起她,因为我会让她说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在那里,她可以不再受罪,生活的幸福美满。她会理解我的苦心。”电影《喜福会》,说的是四队母女的故事。每个母亲都被她所成长的社会所轻视,但她们不甘于这种被轻视的命运,她们都为自己的命运孤注一掷,奋力一搏,终于给了她们女儿充满爱和尊严的未来。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处女作《喜福会》1989年出版后,获得文坛的广泛注意和一致好评。作品描写了解放前夕从中国大陆移居美国的四位女性的生活波折,以及她们与美国出生的女儿之间的心理隔膜、感情冲撞、爱爱怨怨,令人感慨万千。华裔导演王颖拍成同名电影,众多华裔演员加盟出演,电影《喜福会》也同样获得极大成功,荣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的。众多评论家从不同角度对《喜福会》进行了评论。从文化的角度看,影片的前半部分通过四对母女之间的关系表现了中西两种文化间的碰撞与冲突,后半部分记述了母女

关系从冲突走向和解的最终结局。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与美式价值观的差异,是中国移民母亲与其美国女儿产生矛盾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篇论文主要从冲突与融合这个主题对《喜福会》进行了探讨,从而加深了读者对这部作品的理解与认同。

一、 中国传统思想与美式价值观的冲突

在中美两种文化中,“家庭”这一词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家庭代表了家长对子女的绝对权力,孩子是家长的附属,对家长必须绝对服从,孩子生活在家长的操控之中。同时家庭又意味着家长与子女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孩子是家族生命的延续,承载着家族的荣誉。而美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立和个人主义价值观则鼓励个人奋斗,强调自我实现和独立意识。

在影片中,母亲虽然离开了中国,但中国是她们永远的家园,中文也永远是她们的母语。女儿则是在美国出生,长大的第二代移民,她们说着流利的英语,接受着美式教育。在美国生活,在美国工作,嫁给美国人,以美国人看待自己。然而她们与生俱来的脸庞和从母亲那里潜移默化得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使她们永远也成不了真正意义上的美国人。女儿一心追求独立自主的发展,试图摆脱母亲的束缚,然而却总是在两种家庭生活背景和成长过程中找寻着自己的身份认同。

1.1母亲苏与女儿君的故事

苏一直以来,把对在大陆下落不明的两个双胞胎女儿的“亏欠”转化成希望寄托在女儿君身上,望女成凤。她对女儿寄予了厚望。她认为美国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可以使你成为你想要成为的任何一类人:你可以开馆子,可以在政府部门工作领高薪,没钱也可以买的起房子,也能快速致富,能快速成名。苏相信,

只要君努力,一定能成为神童,苏希望能把女儿潜在的才华挖掘出来,但君总是让母亲大失所望。母亲心中保持着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的信念,而在女儿看来这些都是徒劳无益的。影片中提到“当我(君)九岁时,我的母亲认定我潜力无限,无所不能。认为我能够一偿她的夙愿,成为享誉中外的钢琴神童”,但母亲为她请来的老师却是一个自称“和贝多芬一样都是用心来听音乐的”早就已经耳聋的钢琴老师,连“Z ”大调和“C ”大调都分不清。尽管如此,母亲心里仍然装着对女儿最好的期望,“我希望你一切都比我好,最好的生活环境,最好的品格,我不希望你为任何事去后悔。”可在君看来,她的童年充满了痛苦和怨恨,这些痛苦和怨恨都源于辜负了母亲的期望,没能成为神童。

“过去,林多阿姨是我母亲最好的朋友以及最重要的竞争对手。她们以子女的成就作为武器进行较量。母亲最痛恨听到林多阿姨提起她的女儿,薇莉,是中国城的西洋棋王。那天晚上,母亲以为,我的国际钢琴处女秀能为她争回面子。”

钢琴表演的失败不能完全怨君,也不能完全怨苏。年幼的君不能理解为什么在钢琴比赛失败后,妈妈依然逼迫她练钢琴,而对母亲喊出了“我又不是你的奴隶,这里不是中国,你逼不了我!”苏随机反驳道“女儿只有两种,听话的和随心所欲的,但这房子只容得下听话的”

多年后,已经长大了的君和薇莉在家庭聚会中争执,君为薇莉公司写的稿件被拒,薇莉的傲慢态度使她既感挫败又蒙受羞辱,当薇莉拒绝说:那不是我们要的风格。出乎她的意料,母亲帮着薇莉说:的确,风格是学不来的。君感到母亲出卖了她,她认为她永远也无法达到母亲心目中的最好的品质,她觉得母亲对她的一切都感到不满。于是她和母亲发生了激烈争执。尽管母亲送给了她代表平安的护身符,君依然不能理解母亲的心意。在美国长大的君不明白,

在传统的中国,母亲是不会当着客人的面夸奖自己的孩子的。这是一种中国传统的谦虚。

1.2母亲林多与女儿薇莉的故事

从小和君一起长大的好友薇莉自幼有着下棋的天赋,因为她有一种魔力,那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比其他的人下的更好,即使对方个头比她大,年纪比她长。年幼的她却因看不惯母亲拿着自己的荣誉到处炫耀,好像她才是那中国小棋王一般而赌气说不再下棋。倔强自负的母亲林多却认为自己在薇莉练棋的时候,站在女儿身后为她出谋划策;比赛时又充当保护同盟。所以,赢棋了,自然也有一份是母亲的功劳。而薇莉不能理解母亲对女儿的自豪感和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她把象棋上所取得的成绩当成自己的东西,是自己个性的一部分,她讨厌母亲揽功,觉得母亲对象棋一窍不通,没有资格炫耀。觉得母亲把女儿的个人优势当成自己的荣耀了。当女儿在大街上说出“我多么希望你别这么干,逢人就说我是你的女儿。天天用我来炫耀,如果你这么喜欢表现,你为什么不自己去学习下棋呢”时,林多觉得对薇莉的苦心栽培不仅没有得到女儿应有的尊重和回报,就连为女儿骄傲这么无可厚非的表现都被女儿当作是炫耀的事情,并且感到女儿以她为耻,自此失望不已,用中国母亲最擅长的武器,忽视来惩罚女儿,很长的一段时间都不再“干涉”女儿的事情,永远一副不冷不热的样子。但其实,薇莉一直在等着母亲来求她下棋。当她鼓起勇气向母亲述说她愿意继续下棋的时候,母亲却这样回答她“你想的太简单了,前一秒退出,下一秒又说后悔了。你以为所有事情都可以这样吗?仗着自己聪明,就无往不利吗?以后的事情不会再这么简单了”从此,母亲的话就好像魔咒一般,让薇莉拥有的那一种魔力,那种自信心完全消失了,也不再下棋了。

薇莉不明白,在传统的中国家庭,子女是没有话语权的,只有服从权。成年后的薇莉甚至为了取悦母亲而和一个中国人结婚,这场婚姻给她留下一个女儿后以失败而告终。在薇莉向母亲展示她的新约会对象送给她的,用以表示他真心的礼物时,母亲却评价道“这件衣服材质不怎么样,全是用剩余的毛料拼接而成的”。薇莉认为母亲的话太过分了,糟蹋了别人的一番心意。当薇莉带理奇回家出席母亲的生日宴会时,由于理奇不懂得中国传统的餐桌礼仪,接二连三地犯错误,先是在向长辈敬酒后擅自再倒了一杯,而后又擅自把主菜舀到自己的盘子里并表现了自己使用筷子的能力,最后在林多端出自己的拿手好菜时却谦逊地说味道很淡时直接把酱油淋了上去。理奇不明白,在中国,主人习惯谦虚自己,哪怕是自己最拿手的东西,在拿出来时,总会说这并不这么样。

四位移民母亲到了美国后,与美国出生的女儿的关系似乎充满了矛盾、冲突与怨恨。不同的成长背景使得母女在价值观念有很大的差异。价值观是人们行为、态度的标准和指南,决定着人们在特定环境中的活动,所以母女冲突是两种迥然有别的价值观之战。母亲来自中国,信守自己传统的文化,用中国传统的方式要求女儿,表达自己对女儿的爱;生活在美国的女儿们视美国为自己的家园,对美国文化采取无距离的认同态度,把美国方式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在婚姻上,女儿爱上并嫁给白人男子,拒绝接受母亲要其扮演的角色,拒绝认同母亲的文化传统,不耐烦母亲们的汉语,反感她们蹩脚的英语。林多想把女儿培养成美国人,又要保留中国气质,遗憾的是,“这两样东西根本是水火不相容,不可混合的。”林多悲哀的发现女儿“除了她的头发和皮肤是中国式的,她的内部,全是美国造的。”

中国人重视家庭的集体力量,美国人则信奉个人主义;家庭是母亲的全部,她在女儿的生活中寻找自己的生活,期望通过女儿的成就补偿自己的失意,而

女儿偏偏深信“我就是我自己”而拒绝母亲的介入。中国母亲与美国女儿的关系,恰好折射出中国家庭的“相互依赖”与美国文化的“个人奋斗”的不同价值观的冲突与矛盾。家对母女两代人来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其实母女冲突只是表象,蕴含的是母亲对女儿的深切期望,是母女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深情厚谊。在母亲看来,女儿是她们生命的延续,女儿是她们的希望,女儿身上寄托着她们种种未遂的心愿。女儿的成功即是自己的成功,自己的骄傲。她们想按照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要求女儿好好学习,言听计从,生活、未来以及婚姻,一切都必须听从母亲的安排。正是对女儿的这种深切的关爱,使母亲对女儿充满了期望:她们决不让女儿再受自己所受的苦难,还要让女儿接受良好的教育,拥有平等幸福的婚姻,在母亲精心呵护下远离烦恼与忧愁。但事实却令中国母亲失望,女儿追求的是美国式的个人权利、自由和独立,特别反感母亲的管教,不能忍受母亲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的母爱,不能接受母亲不尊重女儿个人意愿的专横方式,认为母亲不接受自己,认为她们处处挑剔,认为自己无论怎么做都不能让母亲满意。

二、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

母亲和女儿的这一对关系,既有对立也有和谐。在童年时,母亲过高的要求,对女儿们产生了伤害。成年以后,母亲又用自己的人生阅历,为女儿解开心锁,帮助她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树立信心。母亲与女儿之间最终不再对立,而是成为了伙伴。女性应懂得自尊,母亲们告诉了女儿们这个道理。只有自尊自爱,才能去爱也才能被爱。

有人认为“谭恩美在《喜福会》这部作品中,站在两种文化的交叉面上,将个人,家庭的经历放大阐述为历史与文化发展的历程,即看到中美两种文化

的矛盾与对立,又看到两种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可能性。她在作品中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矛盾,把东西方文化不断撞击,融合,再撞击,再融合的过程,通过对母女两代人的误解,冲突到沟通和理解的描写,艺术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2.1母亲莹莹与女儿莉娜

莉娜自小在母亲的压抑下长大,习惯于屈从别人的意愿,她要和丈夫过严格的AA 制生活,甚至丈夫送给她做生日礼物的猫也要莉娜自己买杀虫剂,尽管丈夫是老板而她是为他打工的打工仔,丈夫的工资是她的七倍半。当母亲莹莹来探访女儿时,她发现这种生活在蚕食着女儿的尊严,这使母亲想起了自己在中国的压抑痛苦的生活,那种伤害导致她意外溺死了自己的孩子,伤口终生不愈。莉娜的母亲意识到女儿正可悲地重复着她的命运,打碎的花瓶象征着她决心走出自己溺死儿子的心理阴影,帮助莉娜自尊地昂起头,走出坟墓似地婚姻。在莉娜所谓平等婚姻中,正是母亲的一席话唤醒了她内心深处对真正感情的渴望——“尊重,温柔”。

2.2母亲安美与女儿罗丝

同样,在爱情婚姻中失去了自我的罗丝被母亲的故事的深深震撼了。她嫁入豪门,努力做一个好妻子好母亲,为了丈夫和孩子,放弃了学业,更重要的,放弃了自我,婚姻却濒临破裂。她常和母亲对抗,宁愿和心理医生也不愿和母亲交流。母亲的所回忆的往事唤醒了她的自我意识,那股流淌在她身体之中的中国人自强不息的血液让她彻底清醒,自己并不是社会,家庭之外的“他者”,她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是一个独立、自尊、自强的女性,她在最后关头喊出了自己的想法,让她的丈夫重新发现了她的价值,挽救了她们的婚姻。罗丝的觉醒最终重新获得了丈夫的爱情和尊敬,她也理解自己的母亲始终关注她的一颗[2]

心。弱者的地位,如果是预先在心里就为自己设定了,那就势必无法摆脱,而女性的抗争首先要从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开始。意识到自己不是弱者,是平等的人,才能有抗争的本钱。

2.3母亲苏与女儿君

君始终认为自己在母亲的心中是失败者,母亲对她的成绩,工作,未婚等一切都不满意,因为母亲一生都在要求她达到最好,种种貌似生活的小事,却都深深伤害了她,造成母女间某些障碍。但是母亲了解她,她拥有母亲心目中做好的品质 —— 只有她才会挑最差的螃蟹,把好东西留给别人,坏的留给自己—— 时时为别人着想,她有与众不同的最好的心灵和独有的风格。母亲将贴身的护身符送给了君,希望女儿能理解自己的一篇苦心。母女之间的冲突却动摇不了母女间的天然深情,恩恩怨怨,相爱又相斗。其实,君与母亲的斗争其实就是与自己的斗争,只是自己不知道,惟有时间来点悟,才明白母亲对自己的责备其实是一种哀怜,才明白母亲对她的良苦用心。

2.4母亲林多与女儿薇莉

林多的母亲在林多小的时候说她说过,“你会比我有福气,耳朵长的和我的不一样,可是听人家说话要小心,自己要有主心骨”林多一直牢牢记在心中。现在,林多也成为了一名母亲,她希望自己的女儿薇莉心中能有一个像她一样的关于母亲的值得回味的美好记忆。对于女儿询问关于自己美国女婿的看法是,林多答到“你怕我不喜欢他吗?要是我不喜欢理奇,我会诅咒他的癌症,让我的女儿成为寡妇。我当然是喜欢理奇的,所以准许她娶我最宝贝的女儿”而女儿薇莉也终于像母亲坦白了自己对于母亲从小对她寄予的厚望所带来的压力“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你对我的影响有多大。你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就会让我再次变成那个四岁的孩子,每天哭着睡着,因为我无论做什么也不能使

你满意。”两人之间深切的交流让母女之间的思想从此解开了误解,走向的融合。

在电影将近结束时,所有的母亲都和女儿都达成了和解,中国母亲在美国女儿的眼里的映象从幼年的喋喋不休的管家婆转变成了可以彼此理解与交流的挚友。正如林瑛所说的那样:谭恩美的小说“以消除冲突与和解结局。斗争,战斗结束了;当烟尘消尽时,以前被认为是令人憎恶的束缚现在变成了值得珍惜的联结。”

在电影里,母亲是来自解放前的中国,是中国传统思想的载体,是历史与记忆的中介。女儿则生长在新的国度,母女之间的血缘是中国传统思想与美式价值观念交接的桥梁。女儿关于中国传统思想的观念通过母亲得以延续,也通过母亲重建了关于自己根源的历史和记忆。女儿们通过对母亲的继承与延续实现了她们正确对待文化冲突的态度,也通过理解和接受母亲带着屈辱和苦难的过去。“每个中国人在走向世界的时候,都必须承担这种历史的馈赠。在反叛中接受历史,从追寻历史中理解反叛”

结语

为了塑造文本中的“他者”——移居美国的华人母亲们,谭恩美让属于神秘过去的她们打破沉默讲故事,在美国的背景下向在美出生的女儿娓娓讲述与古老中国有关的故事影片中传递给了观众主题信息,希望。尽管在影片中发生了许多不幸的事情,但最终的结局是新的开始与含泪的笑脸。母女从最初的误解、冲突走向了理解与沟通,尤其是结尾处母亲留给了女儿一片洁白的羽毛,那是母亲对女儿的爱、关切以及对未来的良好祝愿,象征着女儿能有一个充满爱与尊严的未来。因为电影中被无数次提及的母女关系问题,我们不仅可以 10 [3] [2][4]

了解到美籍华人的心态和观念,感受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看这部电影无法避免的,会让女性观众,被引入自己与母亲的关系的思考中,感动之余,也会想说说自己的母亲、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故事。

参考文献:

[1]程爱民, 张瑞华. 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对《喜福会》的文化解读[J] .国

外文学,2001年03期

[2]Souris Stephen.“‘Only Two Kinds of Daughters’: Inter Mono

logue Dialogicity in The Joy Luck Club”in Amy Tan, ed. [J] Harold

Bloom.Philadelphia: Chelsea House Publishers, 2000.99-123.

[3]Amy Lind. Between Worlds Women Writers of Chinese Ancestry.

[M]. New York: Perganon Press, 1990

[4]卫景宜. 跨文化语境中的英美文学与翻译研究[C] . 广州:暨南

大学出版社,2007

11

题目:冲突与融合—浅析电影《喜福会》里的文化差异 学号:[***********] 成绩:

西安翻译学院 高职高专毕业论文

作 者: 谢渊

指导教师 朱广珍

专业班级 08级商务英语4班

院 系 外国语学院

完成日期 2011年3月

冲突与融合—浅析电影《喜福会》里的文化差异

谢渊

外国语学院08级商务英语4班

(西安翻译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5)

Conflicts and Integration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Movie The Joy Luck Club

Xie Yuan

Business English, Class 4, Foreign Language College

(Xi’an Fanyi University, Xi’an 710105)

摘 要: 谭恩美是著名的美籍华裔女作文,《喜福会》作为她的代表作以及处女作,一面世

就大获成功。华裔导演王颖将其拍成同名电影。故事以四对母女为经纬,母亲们在

旧中国受尽折磨,最终迫不得已远离故土赴美国以求生存,女儿们则生在美国,在

美国的文化与教育的熏陶下成长。不同的年代,背景以及语言让两个本应是最亲密

的人之间因教育方式,平等观念,家庭价值观的差异而产生隔阂,误解乃至伤害。

在电影的最后,当女儿们终于理解母亲们给她们的“中国式母爱”时,两种截然不

同的文化之间的碰撞也最终趋向于缓和。本文通过对电影中所表露的中国传统思想

以及其所表现出的文化冲突,文化融合等方面分析了《喜福会》里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 《喜福会》;中国传统思想;美式价值观;家庭

Abstract: Ami Tan was a famous American-Chinese writer. The Joy Luck Club, as her first work,

succeeded as soon as it was released. Director Wang Ying made into movie. The movie

consists of four stories about four pairs of mothers and daughters, in which the mothers

had suffered a lot in old China, and were forced to leave for America to make a living.

However, their daughters were born in and grew up in America. They were affected by

the American culture and education. Different backgrounds and languages had made

them misunderstand each other even hurt each other.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in

education and valuation towards equality and family, the mothers and daughters

became estranged while they should have been the closest persons. In the end, when the

daughters finally understood the “Chinese-style Maternal Love” that their mothers have

given to them, the collision of two obviously different cultures are easing.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from the aspects such as Chinese traditional thoughts,

cultural clash and cultural fusion shown in the movie.

Key words: The Joy Luck Club; Chinese traditional ideal ; American ideas of value ; family

引言

“在美国,我会有一个像我一样的女儿。但在那里,她的价值不会仅仅是煮饭,烧菜,伺候丈夫。在那里,没有人会瞧不起她,因为我会让她说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在那里,她可以不再受罪,生活的幸福美满。她会理解我的苦心。”电影《喜福会》,说的是四队母女的故事。每个母亲都被她所成长的社会所轻视,但她们不甘于这种被轻视的命运,她们都为自己的命运孤注一掷,奋力一搏,终于给了她们女儿充满爱和尊严的未来。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处女作《喜福会》1989年出版后,获得文坛的广泛注意和一致好评。作品描写了解放前夕从中国大陆移居美国的四位女性的生活波折,以及她们与美国出生的女儿之间的心理隔膜、感情冲撞、爱爱怨怨,令人感慨万千。华裔导演王颖拍成同名电影,众多华裔演员加盟出演,电影《喜福会》也同样获得极大成功,荣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的。众多评论家从不同角度对《喜福会》进行了评论。从文化的角度看,影片的前半部分通过四对母女之间的关系表现了中西两种文化间的碰撞与冲突,后半部分记述了母女

关系从冲突走向和解的最终结局。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与美式价值观的差异,是中国移民母亲与其美国女儿产生矛盾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篇论文主要从冲突与融合这个主题对《喜福会》进行了探讨,从而加深了读者对这部作品的理解与认同。

一、 中国传统思想与美式价值观的冲突

在中美两种文化中,“家庭”这一词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家庭代表了家长对子女的绝对权力,孩子是家长的附属,对家长必须绝对服从,孩子生活在家长的操控之中。同时家庭又意味着家长与子女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孩子是家族生命的延续,承载着家族的荣誉。而美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立和个人主义价值观则鼓励个人奋斗,强调自我实现和独立意识。

在影片中,母亲虽然离开了中国,但中国是她们永远的家园,中文也永远是她们的母语。女儿则是在美国出生,长大的第二代移民,她们说着流利的英语,接受着美式教育。在美国生活,在美国工作,嫁给美国人,以美国人看待自己。然而她们与生俱来的脸庞和从母亲那里潜移默化得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使她们永远也成不了真正意义上的美国人。女儿一心追求独立自主的发展,试图摆脱母亲的束缚,然而却总是在两种家庭生活背景和成长过程中找寻着自己的身份认同。

1.1母亲苏与女儿君的故事

苏一直以来,把对在大陆下落不明的两个双胞胎女儿的“亏欠”转化成希望寄托在女儿君身上,望女成凤。她对女儿寄予了厚望。她认为美国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可以使你成为你想要成为的任何一类人:你可以开馆子,可以在政府部门工作领高薪,没钱也可以买的起房子,也能快速致富,能快速成名。苏相信,

只要君努力,一定能成为神童,苏希望能把女儿潜在的才华挖掘出来,但君总是让母亲大失所望。母亲心中保持着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的信念,而在女儿看来这些都是徒劳无益的。影片中提到“当我(君)九岁时,我的母亲认定我潜力无限,无所不能。认为我能够一偿她的夙愿,成为享誉中外的钢琴神童”,但母亲为她请来的老师却是一个自称“和贝多芬一样都是用心来听音乐的”早就已经耳聋的钢琴老师,连“Z ”大调和“C ”大调都分不清。尽管如此,母亲心里仍然装着对女儿最好的期望,“我希望你一切都比我好,最好的生活环境,最好的品格,我不希望你为任何事去后悔。”可在君看来,她的童年充满了痛苦和怨恨,这些痛苦和怨恨都源于辜负了母亲的期望,没能成为神童。

“过去,林多阿姨是我母亲最好的朋友以及最重要的竞争对手。她们以子女的成就作为武器进行较量。母亲最痛恨听到林多阿姨提起她的女儿,薇莉,是中国城的西洋棋王。那天晚上,母亲以为,我的国际钢琴处女秀能为她争回面子。”

钢琴表演的失败不能完全怨君,也不能完全怨苏。年幼的君不能理解为什么在钢琴比赛失败后,妈妈依然逼迫她练钢琴,而对母亲喊出了“我又不是你的奴隶,这里不是中国,你逼不了我!”苏随机反驳道“女儿只有两种,听话的和随心所欲的,但这房子只容得下听话的”

多年后,已经长大了的君和薇莉在家庭聚会中争执,君为薇莉公司写的稿件被拒,薇莉的傲慢态度使她既感挫败又蒙受羞辱,当薇莉拒绝说:那不是我们要的风格。出乎她的意料,母亲帮着薇莉说:的确,风格是学不来的。君感到母亲出卖了她,她认为她永远也无法达到母亲心目中的最好的品质,她觉得母亲对她的一切都感到不满。于是她和母亲发生了激烈争执。尽管母亲送给了她代表平安的护身符,君依然不能理解母亲的心意。在美国长大的君不明白,

在传统的中国,母亲是不会当着客人的面夸奖自己的孩子的。这是一种中国传统的谦虚。

1.2母亲林多与女儿薇莉的故事

从小和君一起长大的好友薇莉自幼有着下棋的天赋,因为她有一种魔力,那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比其他的人下的更好,即使对方个头比她大,年纪比她长。年幼的她却因看不惯母亲拿着自己的荣誉到处炫耀,好像她才是那中国小棋王一般而赌气说不再下棋。倔强自负的母亲林多却认为自己在薇莉练棋的时候,站在女儿身后为她出谋划策;比赛时又充当保护同盟。所以,赢棋了,自然也有一份是母亲的功劳。而薇莉不能理解母亲对女儿的自豪感和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她把象棋上所取得的成绩当成自己的东西,是自己个性的一部分,她讨厌母亲揽功,觉得母亲对象棋一窍不通,没有资格炫耀。觉得母亲把女儿的个人优势当成自己的荣耀了。当女儿在大街上说出“我多么希望你别这么干,逢人就说我是你的女儿。天天用我来炫耀,如果你这么喜欢表现,你为什么不自己去学习下棋呢”时,林多觉得对薇莉的苦心栽培不仅没有得到女儿应有的尊重和回报,就连为女儿骄傲这么无可厚非的表现都被女儿当作是炫耀的事情,并且感到女儿以她为耻,自此失望不已,用中国母亲最擅长的武器,忽视来惩罚女儿,很长的一段时间都不再“干涉”女儿的事情,永远一副不冷不热的样子。但其实,薇莉一直在等着母亲来求她下棋。当她鼓起勇气向母亲述说她愿意继续下棋的时候,母亲却这样回答她“你想的太简单了,前一秒退出,下一秒又说后悔了。你以为所有事情都可以这样吗?仗着自己聪明,就无往不利吗?以后的事情不会再这么简单了”从此,母亲的话就好像魔咒一般,让薇莉拥有的那一种魔力,那种自信心完全消失了,也不再下棋了。

薇莉不明白,在传统的中国家庭,子女是没有话语权的,只有服从权。成年后的薇莉甚至为了取悦母亲而和一个中国人结婚,这场婚姻给她留下一个女儿后以失败而告终。在薇莉向母亲展示她的新约会对象送给她的,用以表示他真心的礼物时,母亲却评价道“这件衣服材质不怎么样,全是用剩余的毛料拼接而成的”。薇莉认为母亲的话太过分了,糟蹋了别人的一番心意。当薇莉带理奇回家出席母亲的生日宴会时,由于理奇不懂得中国传统的餐桌礼仪,接二连三地犯错误,先是在向长辈敬酒后擅自再倒了一杯,而后又擅自把主菜舀到自己的盘子里并表现了自己使用筷子的能力,最后在林多端出自己的拿手好菜时却谦逊地说味道很淡时直接把酱油淋了上去。理奇不明白,在中国,主人习惯谦虚自己,哪怕是自己最拿手的东西,在拿出来时,总会说这并不这么样。

四位移民母亲到了美国后,与美国出生的女儿的关系似乎充满了矛盾、冲突与怨恨。不同的成长背景使得母女在价值观念有很大的差异。价值观是人们行为、态度的标准和指南,决定着人们在特定环境中的活动,所以母女冲突是两种迥然有别的价值观之战。母亲来自中国,信守自己传统的文化,用中国传统的方式要求女儿,表达自己对女儿的爱;生活在美国的女儿们视美国为自己的家园,对美国文化采取无距离的认同态度,把美国方式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在婚姻上,女儿爱上并嫁给白人男子,拒绝接受母亲要其扮演的角色,拒绝认同母亲的文化传统,不耐烦母亲们的汉语,反感她们蹩脚的英语。林多想把女儿培养成美国人,又要保留中国气质,遗憾的是,“这两样东西根本是水火不相容,不可混合的。”林多悲哀的发现女儿“除了她的头发和皮肤是中国式的,她的内部,全是美国造的。”

中国人重视家庭的集体力量,美国人则信奉个人主义;家庭是母亲的全部,她在女儿的生活中寻找自己的生活,期望通过女儿的成就补偿自己的失意,而

女儿偏偏深信“我就是我自己”而拒绝母亲的介入。中国母亲与美国女儿的关系,恰好折射出中国家庭的“相互依赖”与美国文化的“个人奋斗”的不同价值观的冲突与矛盾。家对母女两代人来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其实母女冲突只是表象,蕴含的是母亲对女儿的深切期望,是母女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深情厚谊。在母亲看来,女儿是她们生命的延续,女儿是她们的希望,女儿身上寄托着她们种种未遂的心愿。女儿的成功即是自己的成功,自己的骄傲。她们想按照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要求女儿好好学习,言听计从,生活、未来以及婚姻,一切都必须听从母亲的安排。正是对女儿的这种深切的关爱,使母亲对女儿充满了期望:她们决不让女儿再受自己所受的苦难,还要让女儿接受良好的教育,拥有平等幸福的婚姻,在母亲精心呵护下远离烦恼与忧愁。但事实却令中国母亲失望,女儿追求的是美国式的个人权利、自由和独立,特别反感母亲的管教,不能忍受母亲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的母爱,不能接受母亲不尊重女儿个人意愿的专横方式,认为母亲不接受自己,认为她们处处挑剔,认为自己无论怎么做都不能让母亲满意。

二、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

母亲和女儿的这一对关系,既有对立也有和谐。在童年时,母亲过高的要求,对女儿们产生了伤害。成年以后,母亲又用自己的人生阅历,为女儿解开心锁,帮助她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树立信心。母亲与女儿之间最终不再对立,而是成为了伙伴。女性应懂得自尊,母亲们告诉了女儿们这个道理。只有自尊自爱,才能去爱也才能被爱。

有人认为“谭恩美在《喜福会》这部作品中,站在两种文化的交叉面上,将个人,家庭的经历放大阐述为历史与文化发展的历程,即看到中美两种文化

的矛盾与对立,又看到两种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可能性。她在作品中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矛盾,把东西方文化不断撞击,融合,再撞击,再融合的过程,通过对母女两代人的误解,冲突到沟通和理解的描写,艺术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2.1母亲莹莹与女儿莉娜

莉娜自小在母亲的压抑下长大,习惯于屈从别人的意愿,她要和丈夫过严格的AA 制生活,甚至丈夫送给她做生日礼物的猫也要莉娜自己买杀虫剂,尽管丈夫是老板而她是为他打工的打工仔,丈夫的工资是她的七倍半。当母亲莹莹来探访女儿时,她发现这种生活在蚕食着女儿的尊严,这使母亲想起了自己在中国的压抑痛苦的生活,那种伤害导致她意外溺死了自己的孩子,伤口终生不愈。莉娜的母亲意识到女儿正可悲地重复着她的命运,打碎的花瓶象征着她决心走出自己溺死儿子的心理阴影,帮助莉娜自尊地昂起头,走出坟墓似地婚姻。在莉娜所谓平等婚姻中,正是母亲的一席话唤醒了她内心深处对真正感情的渴望——“尊重,温柔”。

2.2母亲安美与女儿罗丝

同样,在爱情婚姻中失去了自我的罗丝被母亲的故事的深深震撼了。她嫁入豪门,努力做一个好妻子好母亲,为了丈夫和孩子,放弃了学业,更重要的,放弃了自我,婚姻却濒临破裂。她常和母亲对抗,宁愿和心理医生也不愿和母亲交流。母亲的所回忆的往事唤醒了她的自我意识,那股流淌在她身体之中的中国人自强不息的血液让她彻底清醒,自己并不是社会,家庭之外的“他者”,她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是一个独立、自尊、自强的女性,她在最后关头喊出了自己的想法,让她的丈夫重新发现了她的价值,挽救了她们的婚姻。罗丝的觉醒最终重新获得了丈夫的爱情和尊敬,她也理解自己的母亲始终关注她的一颗[2]

心。弱者的地位,如果是预先在心里就为自己设定了,那就势必无法摆脱,而女性的抗争首先要从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开始。意识到自己不是弱者,是平等的人,才能有抗争的本钱。

2.3母亲苏与女儿君

君始终认为自己在母亲的心中是失败者,母亲对她的成绩,工作,未婚等一切都不满意,因为母亲一生都在要求她达到最好,种种貌似生活的小事,却都深深伤害了她,造成母女间某些障碍。但是母亲了解她,她拥有母亲心目中做好的品质 —— 只有她才会挑最差的螃蟹,把好东西留给别人,坏的留给自己—— 时时为别人着想,她有与众不同的最好的心灵和独有的风格。母亲将贴身的护身符送给了君,希望女儿能理解自己的一篇苦心。母女之间的冲突却动摇不了母女间的天然深情,恩恩怨怨,相爱又相斗。其实,君与母亲的斗争其实就是与自己的斗争,只是自己不知道,惟有时间来点悟,才明白母亲对自己的责备其实是一种哀怜,才明白母亲对她的良苦用心。

2.4母亲林多与女儿薇莉

林多的母亲在林多小的时候说她说过,“你会比我有福气,耳朵长的和我的不一样,可是听人家说话要小心,自己要有主心骨”林多一直牢牢记在心中。现在,林多也成为了一名母亲,她希望自己的女儿薇莉心中能有一个像她一样的关于母亲的值得回味的美好记忆。对于女儿询问关于自己美国女婿的看法是,林多答到“你怕我不喜欢他吗?要是我不喜欢理奇,我会诅咒他的癌症,让我的女儿成为寡妇。我当然是喜欢理奇的,所以准许她娶我最宝贝的女儿”而女儿薇莉也终于像母亲坦白了自己对于母亲从小对她寄予的厚望所带来的压力“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你对我的影响有多大。你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就会让我再次变成那个四岁的孩子,每天哭着睡着,因为我无论做什么也不能使

你满意。”两人之间深切的交流让母女之间的思想从此解开了误解,走向的融合。

在电影将近结束时,所有的母亲都和女儿都达成了和解,中国母亲在美国女儿的眼里的映象从幼年的喋喋不休的管家婆转变成了可以彼此理解与交流的挚友。正如林瑛所说的那样:谭恩美的小说“以消除冲突与和解结局。斗争,战斗结束了;当烟尘消尽时,以前被认为是令人憎恶的束缚现在变成了值得珍惜的联结。”

在电影里,母亲是来自解放前的中国,是中国传统思想的载体,是历史与记忆的中介。女儿则生长在新的国度,母女之间的血缘是中国传统思想与美式价值观念交接的桥梁。女儿关于中国传统思想的观念通过母亲得以延续,也通过母亲重建了关于自己根源的历史和记忆。女儿们通过对母亲的继承与延续实现了她们正确对待文化冲突的态度,也通过理解和接受母亲带着屈辱和苦难的过去。“每个中国人在走向世界的时候,都必须承担这种历史的馈赠。在反叛中接受历史,从追寻历史中理解反叛”

结语

为了塑造文本中的“他者”——移居美国的华人母亲们,谭恩美让属于神秘过去的她们打破沉默讲故事,在美国的背景下向在美出生的女儿娓娓讲述与古老中国有关的故事影片中传递给了观众主题信息,希望。尽管在影片中发生了许多不幸的事情,但最终的结局是新的开始与含泪的笑脸。母女从最初的误解、冲突走向了理解与沟通,尤其是结尾处母亲留给了女儿一片洁白的羽毛,那是母亲对女儿的爱、关切以及对未来的良好祝愿,象征着女儿能有一个充满爱与尊严的未来。因为电影中被无数次提及的母女关系问题,我们不仅可以 10 [3] [2][4]

了解到美籍华人的心态和观念,感受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看这部电影无法避免的,会让女性观众,被引入自己与母亲的关系的思考中,感动之余,也会想说说自己的母亲、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故事。

参考文献:

[1]程爱民, 张瑞华. 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对《喜福会》的文化解读[J] .国

外文学,2001年03期

[2]Souris Stephen.“‘Only Two Kinds of Daughters’: Inter Mono

logue Dialogicity in The Joy Luck Club”in Amy Tan, ed. [J] Harold

Bloom.Philadelphia: Chelsea House Publishers, 2000.99-123.

[3]Amy Lind. Between Worlds Women Writers of Chinese Ancestry.

[M]. New York: Perganon Press, 1990

[4]卫景宜. 跨文化语境中的英美文学与翻译研究[C] . 广州:暨南

大学出版社,2007

11


相关文章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