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幼儿游戏当中的角色分析开题报告

教师在幼儿游戏当中的角色分析

班级:0202 学号:05 报告人:叶群芳

一、选题意义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幼年生命活力的体现,是幼稚心理的表现。当幼儿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心意,发生或选择符合自己喜好与水平的游戏内容,并在自发的游戏活动中用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独立地接触信息、获得经验,提升认识时,他们的发展是如此的自主、快乐、和谐、迅捷。

在幼儿园中,游戏往往更多地被用作传递知识经验、巩固与强化知识技能的媒介或载体,教师往往像上课那样来组织儿童的角色游戏,确定“有教育意义”的游戏主题,指定与分配幼儿在游戏中承担的角色,想方设法地使游戏的内容与情节向着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方向发展,并以此作为评价幼儿游戏正确与否,水平高低的标准。结果是使游戏成为教师导演下的“一台戏”,成为外部强加的活动,成为变相的作业或上课:游戏本身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并未受到重视,忽视了游戏作为幼儿多样性、差异性、自然性全面发展的“源泉”的价值和功能。

因此,构建一个整体思想为指导的系统的关于教师在幼儿游戏当中的角色参照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心理学家Gveta. Fein 指出:一种发展理论并不是一种实践理论。游戏的心理学理论与研究往往把儿童游戏看作是一种随儿童身心发展与变化自然出现的个体现象,他们并不关心教育情境中游戏问题的特殊性,当然也不可能为我们提供说明和处理游戏与教育目的、课程以及教学之间关系的现成答案。教师在幼儿游戏中充当怎样的角色,作为旁观者应如何创设游戏环境,作为参与者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介入,无疑成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

鉴于以上分析,本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如何遵循幼儿游戏的基本原则以及《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关于幼儿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基本定位,从幼儿心理、身体发展的可能出发,引导教师更好的指导幼儿游戏的实践,减少盲目性,提高自觉性,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作用,让幼儿在游戏中活泼、主动地学习,使之健康地成长。

二、文献综述

关于教师在幼儿游戏当中的角色的研究,国内外的许多学者进行过一些各具特色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观点和部分可操作的评价指标。

在我国,台湾的吴幸玲博士在其《儿童游戏与发展》中指出,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教师要成为孩子的玩伴,帮助孩子选择适宜的玩物,处理在游戏中遇到的各种状况,并且能透过观察或直接参与孩子的游戏。在互动中帮助孩子提升实质能力,如此才能让游戏发挥最大的效益。教师必须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儿童能在其中进行层次较高的游戏,只要环境良好,教师就不一定非得干预孩子的游戏。同时,必须仔细观察幼儿的游戏过程,是否有足够时间、空间让孩子们尽情玩耍且从中获益。教师也可以加入孩子们的游戏当中。

华爱华在其《幼儿游戏理论》中强调,游戏是儿童自发、自主的活动,游戏的权利是儿童的,因此在游戏中儿童是主人,是儿童在游戏,而不是成人在游戏儿童,因此教师的指导应当迎合儿童的需要,要尊重儿童的意愿,教师在幼儿游

戏当中充当三种角色:幼儿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游戏过程的观察者和游戏进展的支持者。教师作为环境的创设者,教师从教育目标出发,将教育目标隐含在他所创设的环境中,通过幼儿自己与环境的互动,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作为幼儿游戏过程中的观察者,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性格特征、社会化程度等各个方面为教师教育教学提供依据,也为指导游戏提供依据,作为游戏进展的支持者,体现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态度,避免教师作为知道者面目出现的居高临下地导演游戏的地位。

上述的这些研究及观点的论述为本项目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教师在幼儿游戏当中的角色问题,但在笔者看来,这些研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够系统,操作性不强。

国外关于教师在幼儿游戏当中的角色论述,一直存在争议。支持教师参与幼儿游戏的学者称:成人的参与可以丰富儿童的游戏经验并且提升儿童的社会认知与发展。而不支持此论点的学者们则认为,成人参与儿童的游戏会干扰或抑制儿童的游戏活动并减少他们游戏学习的机会。Johnson 等人(1999)则坚信教师参与幼儿游戏会有好坏的双边效果,最重要的是教师如何来参与孩子们的游戏。如果教师的介入是一种敏感性、因应性及持续性的方式,那儿童的正面游戏效果便会被加强;但如果教师整个控制儿童游戏流程,并要求儿童用很结构化的方式来游戏,甚至干预成为学术及有目的的用途,那儿童游戏的效果是不为其利,反受其害。教师参与儿童游戏的角色可以透过教师的支持及回应性互动起来,扩大儿童游戏的发展空间。提倡教师创设宽松、宽容的游戏氛围,让活动室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允许幼儿出错”,“期待儿童发现”,调整教师自身的角色定位,提倡教师做幼儿自主游戏的旁观者、被领导者、参观者,放弃权威,退到幼儿游戏的后台,多一点观察了解与等待,少一点横加干涉和指责,发挥同伴之间的交互作用,承认幼儿是游戏的主体,是游戏的主人,让孩子自己来当小老师,让他们在游戏过程中自由体验,在相互作用中共同成长。

参考上述研究,笔者认为,作为幼儿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教师创设具有开放性的游戏环境,尝试放手让幼儿自己安排空间或鼓励创新,让幼儿在“中性”环境中施展才能;作为幼儿游戏过程中的观察者,教师应有欣赏的态度、忍耐的态度和研究的态度;作为幼儿游戏的参与者,教师应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在仔细观察的前提下决定是否介入幼儿的游戏,同时在游戏中,我们应该放手让幼儿自己处理、协商、约定,产生纠纷时尽量让幼儿自己解决。

三、论文结构

一、幼儿游戏的本质

二、当前幼儿游戏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园中,游戏往往更多地被用作传递知识经验、巩固与强化知识技能的媒介或载体,教师往往像上课那样来组织儿童的角色游戏,确定“有教育意义”的游戏主题,指定与分配幼儿在游戏中承担的角色,想方设法地使游戏的内容与情节向着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方向发展,并以此作为评价幼儿游戏正确与否,水平高低的标准。结果是使游戏成为教师导演下的“一台戏”,成为外部强加的活动,成为变相的作业或上课:游戏本身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并未受到重视,忽视了游戏作为幼儿多样性、差异性、自然性全面发展的“源泉”的价值和功能。

三、教师在幼儿游戏中应发挥何种角色

1、游戏环境的创设者

2、游戏过程的观察者

3、游戏进展的支持者

四、教师如何发挥上述角色(结合个案进行分析)

四、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1、 文献法

该方法主要用于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丰富充足的理论基础,了解游戏的本质及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价值取向。

2、 经验总结法

运用经验总结法能够归纳出教师在幼儿游戏中应充当怎样的角色,在幼儿游戏进展中,教师该什么时候介入,以怎样的方式介入,为教师指导游戏教学策略积累可靠的方法。

3、 个案分析法

该方法是收集相关案例,通过对其进行静态分析,找出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有效切入点。

五、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11月中旬完成开题报告

12月至1月进一步翻阅资料

1月至2月基本完成论文

3月最后完成论文内容

六、参考文献

(1)虞莉莉主编:《幼儿园教育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吴幸玲主编:《儿童游戏与发展》,扬智文化。2001年版。

(3)郭静晃、吴幸玲著:《亲子话题》(第二版于台北;扬智文化P283-292)(2001版)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2001年版

(5)华爱华著:《幼儿游戏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刘焱著:《幼儿园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

(7)李淑贤,姚伟主编:《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版,1999。

(8)丁海东编著:《学前游戏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黄瑞琴著,《幼稚园的游戏课程》,心理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Brenda Crowe,(1989),《Playgroup Activities:What ?How ?Why ?》Published by Preschool Playgroup Association。

(11)Pat Petrie,(1987),《Baby Play:Activities for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during the first year of life》,Century Hutchinson South Africa Pty Ltd。

教师在幼儿游戏当中的角色分析

班级:0202 学号:05 报告人:叶群芳

一、选题意义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幼年生命活力的体现,是幼稚心理的表现。当幼儿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心意,发生或选择符合自己喜好与水平的游戏内容,并在自发的游戏活动中用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独立地接触信息、获得经验,提升认识时,他们的发展是如此的自主、快乐、和谐、迅捷。

在幼儿园中,游戏往往更多地被用作传递知识经验、巩固与强化知识技能的媒介或载体,教师往往像上课那样来组织儿童的角色游戏,确定“有教育意义”的游戏主题,指定与分配幼儿在游戏中承担的角色,想方设法地使游戏的内容与情节向着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方向发展,并以此作为评价幼儿游戏正确与否,水平高低的标准。结果是使游戏成为教师导演下的“一台戏”,成为外部强加的活动,成为变相的作业或上课:游戏本身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并未受到重视,忽视了游戏作为幼儿多样性、差异性、自然性全面发展的“源泉”的价值和功能。

因此,构建一个整体思想为指导的系统的关于教师在幼儿游戏当中的角色参照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心理学家Gveta. Fein 指出:一种发展理论并不是一种实践理论。游戏的心理学理论与研究往往把儿童游戏看作是一种随儿童身心发展与变化自然出现的个体现象,他们并不关心教育情境中游戏问题的特殊性,当然也不可能为我们提供说明和处理游戏与教育目的、课程以及教学之间关系的现成答案。教师在幼儿游戏中充当怎样的角色,作为旁观者应如何创设游戏环境,作为参与者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介入,无疑成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

鉴于以上分析,本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如何遵循幼儿游戏的基本原则以及《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关于幼儿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基本定位,从幼儿心理、身体发展的可能出发,引导教师更好的指导幼儿游戏的实践,减少盲目性,提高自觉性,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作用,让幼儿在游戏中活泼、主动地学习,使之健康地成长。

二、文献综述

关于教师在幼儿游戏当中的角色的研究,国内外的许多学者进行过一些各具特色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观点和部分可操作的评价指标。

在我国,台湾的吴幸玲博士在其《儿童游戏与发展》中指出,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教师要成为孩子的玩伴,帮助孩子选择适宜的玩物,处理在游戏中遇到的各种状况,并且能透过观察或直接参与孩子的游戏。在互动中帮助孩子提升实质能力,如此才能让游戏发挥最大的效益。教师必须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儿童能在其中进行层次较高的游戏,只要环境良好,教师就不一定非得干预孩子的游戏。同时,必须仔细观察幼儿的游戏过程,是否有足够时间、空间让孩子们尽情玩耍且从中获益。教师也可以加入孩子们的游戏当中。

华爱华在其《幼儿游戏理论》中强调,游戏是儿童自发、自主的活动,游戏的权利是儿童的,因此在游戏中儿童是主人,是儿童在游戏,而不是成人在游戏儿童,因此教师的指导应当迎合儿童的需要,要尊重儿童的意愿,教师在幼儿游

戏当中充当三种角色:幼儿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游戏过程的观察者和游戏进展的支持者。教师作为环境的创设者,教师从教育目标出发,将教育目标隐含在他所创设的环境中,通过幼儿自己与环境的互动,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作为幼儿游戏过程中的观察者,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性格特征、社会化程度等各个方面为教师教育教学提供依据,也为指导游戏提供依据,作为游戏进展的支持者,体现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态度,避免教师作为知道者面目出现的居高临下地导演游戏的地位。

上述的这些研究及观点的论述为本项目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教师在幼儿游戏当中的角色问题,但在笔者看来,这些研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够系统,操作性不强。

国外关于教师在幼儿游戏当中的角色论述,一直存在争议。支持教师参与幼儿游戏的学者称:成人的参与可以丰富儿童的游戏经验并且提升儿童的社会认知与发展。而不支持此论点的学者们则认为,成人参与儿童的游戏会干扰或抑制儿童的游戏活动并减少他们游戏学习的机会。Johnson 等人(1999)则坚信教师参与幼儿游戏会有好坏的双边效果,最重要的是教师如何来参与孩子们的游戏。如果教师的介入是一种敏感性、因应性及持续性的方式,那儿童的正面游戏效果便会被加强;但如果教师整个控制儿童游戏流程,并要求儿童用很结构化的方式来游戏,甚至干预成为学术及有目的的用途,那儿童游戏的效果是不为其利,反受其害。教师参与儿童游戏的角色可以透过教师的支持及回应性互动起来,扩大儿童游戏的发展空间。提倡教师创设宽松、宽容的游戏氛围,让活动室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允许幼儿出错”,“期待儿童发现”,调整教师自身的角色定位,提倡教师做幼儿自主游戏的旁观者、被领导者、参观者,放弃权威,退到幼儿游戏的后台,多一点观察了解与等待,少一点横加干涉和指责,发挥同伴之间的交互作用,承认幼儿是游戏的主体,是游戏的主人,让孩子自己来当小老师,让他们在游戏过程中自由体验,在相互作用中共同成长。

参考上述研究,笔者认为,作为幼儿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教师创设具有开放性的游戏环境,尝试放手让幼儿自己安排空间或鼓励创新,让幼儿在“中性”环境中施展才能;作为幼儿游戏过程中的观察者,教师应有欣赏的态度、忍耐的态度和研究的态度;作为幼儿游戏的参与者,教师应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在仔细观察的前提下决定是否介入幼儿的游戏,同时在游戏中,我们应该放手让幼儿自己处理、协商、约定,产生纠纷时尽量让幼儿自己解决。

三、论文结构

一、幼儿游戏的本质

二、当前幼儿游戏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园中,游戏往往更多地被用作传递知识经验、巩固与强化知识技能的媒介或载体,教师往往像上课那样来组织儿童的角色游戏,确定“有教育意义”的游戏主题,指定与分配幼儿在游戏中承担的角色,想方设法地使游戏的内容与情节向着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方向发展,并以此作为评价幼儿游戏正确与否,水平高低的标准。结果是使游戏成为教师导演下的“一台戏”,成为外部强加的活动,成为变相的作业或上课:游戏本身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并未受到重视,忽视了游戏作为幼儿多样性、差异性、自然性全面发展的“源泉”的价值和功能。

三、教师在幼儿游戏中应发挥何种角色

1、游戏环境的创设者

2、游戏过程的观察者

3、游戏进展的支持者

四、教师如何发挥上述角色(结合个案进行分析)

四、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1、 文献法

该方法主要用于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丰富充足的理论基础,了解游戏的本质及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价值取向。

2、 经验总结法

运用经验总结法能够归纳出教师在幼儿游戏中应充当怎样的角色,在幼儿游戏进展中,教师该什么时候介入,以怎样的方式介入,为教师指导游戏教学策略积累可靠的方法。

3、 个案分析法

该方法是收集相关案例,通过对其进行静态分析,找出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有效切入点。

五、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11月中旬完成开题报告

12月至1月进一步翻阅资料

1月至2月基本完成论文

3月最后完成论文内容

六、参考文献

(1)虞莉莉主编:《幼儿园教育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吴幸玲主编:《儿童游戏与发展》,扬智文化。2001年版。

(3)郭静晃、吴幸玲著:《亲子话题》(第二版于台北;扬智文化P283-292)(2001版)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2001年版

(5)华爱华著:《幼儿游戏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刘焱著:《幼儿园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

(7)李淑贤,姚伟主编:《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版,1999。

(8)丁海东编著:《学前游戏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黄瑞琴著,《幼稚园的游戏课程》,心理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Brenda Crowe,(1989),《Playgroup Activities:What ?How ?Why ?》Published by Preschool Playgroup Association。

(11)Pat Petrie,(1987),《Baby Play:Activities for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during the first year of life》,Century Hutchinson South Africa Pty Ltd。


相关文章

  • 2013毕业开题报告格式模板
  • 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设计题目: (三号,宋体,居中,打印)作品阐释 题 目: 分 专 班 学 学 指 导 教 生 姓 院: 业: 级: 名: 号: 师: 游戏分院 数字媒体艺术 游戏学院原画第二工作室 汪席禹 6090120 袁小东吉林动 ...查看


  • 户外活动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终稿2
  • 毕业论文(设计) 院(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查看


  • [幼儿园环境教育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 <幼儿园环境教育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宁河二幼 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1.课题的提出: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地球的生态环境已受到人为的破坏.保护好地球是人类造福子孙后代的必然选择,当今社 ...查看


  • 幼儿园开题报告
  • 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对策的研究 峰峰矿区滏泉幼儿园 鹿国栋 一.课题的提出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育幼儿使用礼貌语言与人交往,形成文明交往习惯.为此,我们在幼教工作实践中,始终坚持将文明礼貌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一 ...查看


  • 开题报告: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 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开题报告 一.背景分析 英国教育改革家欧文指出,人生来时不具有某种性格.每个人的性格从来不是并且永远不可能由他 自己形成,而是由"外力"为他形成的.所谓"外力"有 ...查看


  • 2013国培研修报告
  • 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项目" 国培 ● 幼教 课 例 研 修 报 告 研修主题:引导小班幼儿参与音乐活动方法研究 研修学科: 幼 教 研修小组: 快乐家庭 专业导师: 实践导师组长: 河北师范 ...查看


  • 开题报告会记录
  • 课题开题报告暨实验动员大会会议记录 2009-09-17 15:10:49| 分类: 十一五规划课题研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湖北省"十一五"规划课题<新时期德育途径与方法研究> 时间:2006年4月20日 ...查看


  • 初中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1
  • 初 中 语 文 课 题 研 究 开 题 报 告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朗读实效 安康市旬阳县 陈娜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国内现状:我国当代教育界十分重视课堂教学的朗读实效,在理论建设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如:于漪:<语文教 ...查看


  •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如何正确解决矛盾的研究
  •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如何正确解决矛盾的研究 摘要:角色游戏是幼儿根据自身喜好借助一些材料对个性化的任务进行扮演和模仿,这种模仿包括动作.语言和神态表情等方面,这种游戏能够锻炼幼儿的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身体协调能力.在表演的过程中幼儿们身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