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之际,企业怎样降低员工的流失率

年底拿奖金,春节在家想跳槽,过了年后就跑人才市场,这使春节过后成为员工跳槽最频繁的一个时期 。

春节过后是员工跳槽最频繁的一个时期,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公司春节前已发放了丰厚的年终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春节后是各个企业招聘较多的时期,很多人会在此时选择新的发展目标。因此,春节之后员工的高离失率,尤其是骨干员工的流失,就成了令很多企业头疼的问题。就此,南开大学商学院李维安院长谈了他的一些观点。

《财经时报》:我们知道员工离职的原因、动机很多,春节后发生离职情况比较多主要是出于利益和时机上的考虑,抛开员工个人的原因不提,企业自身又有哪些值得反思呢?

李维安: 现在大家开玩笑都说,年底拿奖金,春节在家想跳槽,过了年后就跑人才市场。拿过奖金就走,这些员工看起来似乎真的很“绝情”,但企业不能仅仅看到这些人的“绝情”,也要反思自己的问题在哪里。

员工选择在春节之后离职,表面看来是与企业的激励制度、聘用周期直接相关,但这并不是根本原因,如果抛开员工的个人原因,那么,企业在人才评价制度、发展和成长性、文化氛围等某些方面就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春节后离职员工如果过多,就更反映出问题的严重性和普及性。

因此,对于那些春节后员工大量流失的企业,的确应该仔细反思,而且不光要看走的员工,还要看看留下的员工,如果留下的员工的人力资本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那么我们也可以称这样的员工为隐性辞职,这种隐性辞职对企业来说更可怕。

《财经时报》:对一个企业来说,员工的流动是正常的,但如果在某个时期突然流失比较大,而企业又没有太多准备则可能会带来一定损失,你认为企业是否能够采取一些措施降低员工在春节后离职的比率?

李维安:员工要离职前一般来说还是会有一些前兆的,因此在年底、年初时,企业相关部门的主管要注意的是,不能只顾忙业务,还要注意观察员工的表现和动向并及时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因为员工离职前一般都会有一个考虑和下决心的过程,那么,相关的主管就要提前探一探员工的口风,如果能够通过沟通挽留住员工当然最好,即使无法挽留也可以早做准备,不要等员工拿出辞职报告来才想到沟通和对策。

另外,在年终奖发放上也可以讲究一些技巧,不要把所有的奖励都集中在春节前一次发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制造人为的离职高峰,分散企业因员工集中离职而带来的风险。

《财经时报》:既然春节之后是员工离职的高发期,那么作为企业老板或中高层主管如果在这一时期发现一些关键员工可能产生离职的想法,他们应该做些什么?

李维安: 如果企业认定某些员工属于企业的骨干员工,那么平常就要多与他们进行沟通,了解其职业发展规划,对企业、自身发展的一些看法。多了解他们的想法,就可以及时发现他们的离职苗头并迅速找出原因。

一旦某位骨干员工真的动了离职念头,主管就要立刻与其进行深层次沟通,进行劝导,力求找出原因,解决问题;如果不能挽留也要尽量要求他们多留一段时间,以着手寻找能够代替他的新人,并转移该骨干员工的各种资源。而作为主管和企业,应该根据企业和部门特点形成一种离职挽留机制和替换机制,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损失和保留员工资源。

特别要注意的是,即使无法挽留骨干员工,也要与其友好分手。因为企业对离职骨干的态度会对在职员工有很大影响,而且一些骨干员工以后还有可能再回到企业,这样互相之间都留一个余地,对企业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坏事。

《财经时报》:在吸引和保留骨干员工方面,国外企业或理论界方面有哪些比较先进的理念值得国内企业借鉴?国内企业在此方面还有哪些不足?

李维安: 从国外企业来看,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企业把人力资源当做一种战略资源来管理,这种管理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支付员工多少薪酬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考虑企业人力资本的增值问题。

比如摩托罗拉办摩托罗拉大学,这种措施就是鼓励自己的员工不断学习,这种措施既实现了企业人力资本的升值,也为员工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更多空间和条件,这样的企业对员工自然就有吸引力。国内企业在留人机制方面则过度依赖薪酬,忽略员工的职业发展,没有最大程度地去开发员工的价值。

第二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制度留人。比如我们一些企业喜欢在春节时一次发完全年的奖金,这种短期的激励机制就不利于企业留人。我们现在要学习的是要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比如期权激励、高额养老金激励、发展激励等,一些长期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都是我们国内企业比较欠缺的。

年底拿奖金,春节在家想跳槽,过了年后就跑人才市场,这使春节过后成为员工跳槽最频繁的一个时期 。

春节过后是员工跳槽最频繁的一个时期,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公司春节前已发放了丰厚的年终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春节后是各个企业招聘较多的时期,很多人会在此时选择新的发展目标。因此,春节之后员工的高离失率,尤其是骨干员工的流失,就成了令很多企业头疼的问题。就此,南开大学商学院李维安院长谈了他的一些观点。

《财经时报》:我们知道员工离职的原因、动机很多,春节后发生离职情况比较多主要是出于利益和时机上的考虑,抛开员工个人的原因不提,企业自身又有哪些值得反思呢?

李维安: 现在大家开玩笑都说,年底拿奖金,春节在家想跳槽,过了年后就跑人才市场。拿过奖金就走,这些员工看起来似乎真的很“绝情”,但企业不能仅仅看到这些人的“绝情”,也要反思自己的问题在哪里。

员工选择在春节之后离职,表面看来是与企业的激励制度、聘用周期直接相关,但这并不是根本原因,如果抛开员工的个人原因,那么,企业在人才评价制度、发展和成长性、文化氛围等某些方面就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春节后离职员工如果过多,就更反映出问题的严重性和普及性。

因此,对于那些春节后员工大量流失的企业,的确应该仔细反思,而且不光要看走的员工,还要看看留下的员工,如果留下的员工的人力资本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那么我们也可以称这样的员工为隐性辞职,这种隐性辞职对企业来说更可怕。

《财经时报》:对一个企业来说,员工的流动是正常的,但如果在某个时期突然流失比较大,而企业又没有太多准备则可能会带来一定损失,你认为企业是否能够采取一些措施降低员工在春节后离职的比率?

李维安:员工要离职前一般来说还是会有一些前兆的,因此在年底、年初时,企业相关部门的主管要注意的是,不能只顾忙业务,还要注意观察员工的表现和动向并及时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因为员工离职前一般都会有一个考虑和下决心的过程,那么,相关的主管就要提前探一探员工的口风,如果能够通过沟通挽留住员工当然最好,即使无法挽留也可以早做准备,不要等员工拿出辞职报告来才想到沟通和对策。

另外,在年终奖发放上也可以讲究一些技巧,不要把所有的奖励都集中在春节前一次发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制造人为的离职高峰,分散企业因员工集中离职而带来的风险。

《财经时报》:既然春节之后是员工离职的高发期,那么作为企业老板或中高层主管如果在这一时期发现一些关键员工可能产生离职的想法,他们应该做些什么?

李维安: 如果企业认定某些员工属于企业的骨干员工,那么平常就要多与他们进行沟通,了解其职业发展规划,对企业、自身发展的一些看法。多了解他们的想法,就可以及时发现他们的离职苗头并迅速找出原因。

一旦某位骨干员工真的动了离职念头,主管就要立刻与其进行深层次沟通,进行劝导,力求找出原因,解决问题;如果不能挽留也要尽量要求他们多留一段时间,以着手寻找能够代替他的新人,并转移该骨干员工的各种资源。而作为主管和企业,应该根据企业和部门特点形成一种离职挽留机制和替换机制,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损失和保留员工资源。

特别要注意的是,即使无法挽留骨干员工,也要与其友好分手。因为企业对离职骨干的态度会对在职员工有很大影响,而且一些骨干员工以后还有可能再回到企业,这样互相之间都留一个余地,对企业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坏事。

《财经时报》:在吸引和保留骨干员工方面,国外企业或理论界方面有哪些比较先进的理念值得国内企业借鉴?国内企业在此方面还有哪些不足?

李维安: 从国外企业来看,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企业把人力资源当做一种战略资源来管理,这种管理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支付员工多少薪酬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考虑企业人力资本的增值问题。

比如摩托罗拉办摩托罗拉大学,这种措施就是鼓励自己的员工不断学习,这种措施既实现了企业人力资本的升值,也为员工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更多空间和条件,这样的企业对员工自然就有吸引力。国内企业在留人机制方面则过度依赖薪酬,忽略员工的职业发展,没有最大程度地去开发员工的价值。

第二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制度留人。比如我们一些企业喜欢在春节时一次发完全年的奖金,这种短期的激励机制就不利于企业留人。我们现在要学习的是要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比如期权激励、高额养老金激励、发展激励等,一些长期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都是我们国内企业比较欠缺的。


相关文章

  • 2016年人事行政部工作计划
  • 篇一:公司人事行政部2016年工作计划 公司人事行政部2016年工作计划 为了加强目标管理,增强工作计划性,根据公司2016年度总体经营大纲的目标,制定2016年度人事行政工作计划. 一. 人力资源管理 制订公司2016年人力资源需求和发展 ...查看


  • 公司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修改后20111017)
  • XX 大学管理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加工型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学生姓名 准考证号 学科专业 指导老师 论文提交日期 2011年9月30日 论文答辩日期 2011年10月15日 XX 大学管理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成绩登记表 姓 ...查看


  • HRBP实践:我怎样通过招聘赋能,将员工流失率降低38%
  • ▲ 作者 | 袁寒林 来源 | 寒林闲谈(ID:Sevlor-PPT) 2013年我加入了一家国内A股生物工程企业,任职子公司HRBP.入职时,子公司2012年员工流失率是57%,当时行业均值约23%,2015年我离开的时候,子公司的人员流 ...查看


  • 2011年销售部工作总结
  • 2011年度销售工作总结计划 XXX部 XXX 2011年本部门工作概述及作出的业绩(涉及具体数据汇总分析见附表:) 2011年即将过去, 新的一年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接踵而来,外呼三部在公司领导的正确指挥下,各项业绩指标全面完成,并通过一系 ...查看


  • 员工离职率分析报告
  • 公司离职率分析报告以及解决方案 截止2012年12月末,12月份公司离职员工共计189人,已提交离职申请并且办理离职 手续78人,发放旷工通知书57人,已口头提出离职但未交书面申请的54人.离职率为6.6%. 总体来看,本月流失率比上月离职 ...查看


  • 怎么才能让员工流失率降到最低
  • 怎么才能让员工流失率降到最低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和应对: 一.员工为什么要离职? 无数企业因为人才的流失而陷入低谷,企业培养人不容易,培养一个人才更不容易.每一位企业的高层领导,不得不思量这样一个问题--每个人才的离职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 ...查看


  • 论酒店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 论酒店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 摘 要]伴随着日益激烈的酒店人才争夺战的白热化,酒店业人力资源的频繁流动问题日益凸显,人才的高流失率也成为困扰酒店管理者的首要难题.不仅造成了酒店企业技能和经验的流失,酒店的品牌信誉受损,员工的忠诚度和凝聚力 ...查看


  • 关于节后企业人员流失严重寒假调研报告
  • 寒假大学生社会调研活动调研报告 调研内容: 企业节后招工难 院 系: 班 级: 姓 名: 实践时间: 实践地点: 广东省 一.前言 1,调查地点:广东省 2,基本情况:该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为中国六大经济特区之一.由于良好的地理环境及 ...查看


  • 行政部2011年度工作计划
  • 2011年度行政人事工作计划 为了加强目标管理和计划性,根据公司2011年度总体经营大纲的目标,制定2011年度行政人事工作计划. 一. 人力资源管理 制订公司2011年人力资源需求和发展计划,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体系和各部门.车间岗位定编,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