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审美和价值观

浅谈大学生审美和价值观

现代社会要求大学生综合能力,全面素质的提高,而审美能力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应引起广大大学生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现在大学生审美能力普遍不高,这就决定了大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迫切性和紧迫性。学生要从意识上重视,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从点点滴滴做起,逐步培养起自己较高的审美能力。作为学校和社会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美育教育,为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审美教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搞好审美教育工作,必须认清审美教育的三个主要任务和贯彻审美教育工作的四个实施原则,提高审美能力,并且加强艺术修养,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 审美教育 价值观 艺术教育

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什么是美,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它包括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其次我们应该明确,审美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一个评判的过程。由此可见,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一种该对事物的看法,因此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它同时也受制于客观因素,尤其是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会对人们的评判标准起到很大的影响。

对于大学生来说,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更为重要。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处在人生更上一层楼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学习、交往、实践等集中且频繁,能力会得到很好的锻炼,自己性格、能力以及一些习惯在这一时期都会基本定形。这一时期养成的好习惯会受益终生,养成的坏习惯也会给一生带来不良影响。现在的部分大学生普遍缺少敏锐的感觉、直觉、领悟、灵气, 看问题、做事情往往呈现出模式化、程式化。在他们心灵中,“自我思考”、“自我想象”、“自我判断”的领域越来越小。风华正茂的年代, 却不能给人一种意气风发、诗意盎然的精神风貌。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理状态、审美境界、审美情趣、人生态度与他们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水平不相匹配, 束缚和制约着他们向高层次发展。

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

(一)、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审美观是指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所持的态度和看法的总称。过去,我们在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往往强调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几方面无疑是带有根本性的,但我认为仅此还不够,还应该加上“审美观”这一重要内容。审美观正确与否,是衡量一个素质高低的尺度之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审美观,使之能在审美活动中做出科学的、客观的审美判断,是学校审美教育的根本任务。

首先,大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才能发现,认识社会生活中的美,才能掌握正确的审美标准,才能真正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社会生活中的美到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发

现、认识。发现、认识美固然取决于每个人的感官条件,但真正认识美的根本条件则是要有正确的审美观。不同的审美观,在对美丑判断的标准上也大相径庭的。由于我们忽视了审美教育,致使部分青年学生美丑不分甚至以丑为美:有的学生信奉“人都是自私的”,处处以自我为核心,而没有社会责任感,却美其名曰“自我实现”;有的学生醉心与享乐,迷恋“黄色”,却美其名曰“享受生活”;有的学生注重外表美,却不讲究心灵美,很显然,着些审美观扭曲的,错误的,他们所认为的“美”实际上是丑。在传统的教育中,一般是通过一些规章制度对不良行为加以限制,这当然是必要的,但这种条规约束不容易内化为自觉意识。如果我们从审美观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其认识到某些行为的低级、庸俗、丑陋,甚至产生羞耻感可能会比强令性的“不准”强得多。

其次,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学生才能主动自觉地接受审美教育,顺利地接收、处理、吸收、转换与输出美的 信息,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接收美的信息需要一定的审美修养。马克思曾经说过:“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说明,要接收美的信息,必须具备起码的审美条件:要获得高层次的审美享受,必须树立高尚的审美观,只有树立了高尚的审美观,才能培养起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才能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自觉地用无产阶级的审美标准去分辨美丑、善恶、是非,在不断的审美实践中提高审美水平。

第三,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学生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方针中,关于学生要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发展的要求,实际上指出了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审美素质。美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它与德育,智育、体育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利于开发智力,有利于身心健康。也就是说,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应包括审美素质的内容,而且还必须看到,美育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的促进作用是其他教育方式所不能替代的。把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就为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提供了重要保证。评价一个人审美素质高低,主要是要看其持什么样的审美观。因此,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既是提高审美素质的核心,也是提高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的重要途径,是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提高审美能力

浅谈大学生审美和价值观

现代社会要求大学生综合能力,全面素质的提高,而审美能力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应引起广大大学生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现在大学生审美能力普遍不高,这就决定了大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迫切性和紧迫性。学生要从意识上重视,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从点点滴滴做起,逐步培养起自己较高的审美能力。作为学校和社会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美育教育,为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审美教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搞好审美教育工作,必须认清审美教育的三个主要任务和贯彻审美教育工作的四个实施原则,提高审美能力,并且加强艺术修养,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 审美教育 价值观 艺术教育

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什么是美,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它包括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其次我们应该明确,审美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一个评判的过程。由此可见,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一种该对事物的看法,因此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它同时也受制于客观因素,尤其是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会对人们的评判标准起到很大的影响。

对于大学生来说,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更为重要。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处在人生更上一层楼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学习、交往、实践等集中且频繁,能力会得到很好的锻炼,自己性格、能力以及一些习惯在这一时期都会基本定形。这一时期养成的好习惯会受益终生,养成的坏习惯也会给一生带来不良影响。现在的部分大学生普遍缺少敏锐的感觉、直觉、领悟、灵气, 看问题、做事情往往呈现出模式化、程式化。在他们心灵中,“自我思考”、“自我想象”、“自我判断”的领域越来越小。风华正茂的年代, 却不能给人一种意气风发、诗意盎然的精神风貌。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理状态、审美境界、审美情趣、人生态度与他们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水平不相匹配, 束缚和制约着他们向高层次发展。

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

(一)、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审美观是指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所持的态度和看法的总称。过去,我们在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往往强调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几方面无疑是带有根本性的,但我认为仅此还不够,还应该加上“审美观”这一重要内容。审美观正确与否,是衡量一个素质高低的尺度之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审美观,使之能在审美活动中做出科学的、客观的审美判断,是学校审美教育的根本任务。

首先,大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才能发现,认识社会生活中的美,才能掌握正确的审美标准,才能真正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社会生活中的美到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发

现、认识。发现、认识美固然取决于每个人的感官条件,但真正认识美的根本条件则是要有正确的审美观。不同的审美观,在对美丑判断的标准上也大相径庭的。由于我们忽视了审美教育,致使部分青年学生美丑不分甚至以丑为美:有的学生信奉“人都是自私的”,处处以自我为核心,而没有社会责任感,却美其名曰“自我实现”;有的学生醉心与享乐,迷恋“黄色”,却美其名曰“享受生活”;有的学生注重外表美,却不讲究心灵美,很显然,着些审美观扭曲的,错误的,他们所认为的“美”实际上是丑。在传统的教育中,一般是通过一些规章制度对不良行为加以限制,这当然是必要的,但这种条规约束不容易内化为自觉意识。如果我们从审美观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其认识到某些行为的低级、庸俗、丑陋,甚至产生羞耻感可能会比强令性的“不准”强得多。

其次,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学生才能主动自觉地接受审美教育,顺利地接收、处理、吸收、转换与输出美的 信息,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接收美的信息需要一定的审美修养。马克思曾经说过:“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说明,要接收美的信息,必须具备起码的审美条件:要获得高层次的审美享受,必须树立高尚的审美观,只有树立了高尚的审美观,才能培养起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才能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自觉地用无产阶级的审美标准去分辨美丑、善恶、是非,在不断的审美实践中提高审美水平。

第三,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学生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方针中,关于学生要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发展的要求,实际上指出了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审美素质。美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它与德育,智育、体育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利于开发智力,有利于身心健康。也就是说,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应包括审美素质的内容,而且还必须看到,美育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的促进作用是其他教育方式所不能替代的。把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就为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提供了重要保证。评价一个人审美素质高低,主要是要看其持什么样的审美观。因此,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既是提高审美素质的核心,也是提高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的重要途径,是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提高审美能力


相关文章

  • 大学生审美价值观调研报告
  • 关于了解大学生审美价值观的调研报告 一.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文化教育的发展,大学生数量迅猛增长,大学生的审美价值观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于是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的重要性凸显出来,为探讨大学生的审美价值观,采用审美价值观倾向问卷的形式对 ...查看


  • 浅析美术鉴赏的审美与评价
  • 曾在上海举办"法国250年绘画作品展"会上,从男女老少.各界人士的交流中我发现,人们似乎都能顺利地欣赏这类写实作品.然而,另一个事实却让我吃惊,在"毕加索"."米罗"的画展上,许多 ...查看


  • 论体育对大学生审美教育的作用_张洋
  • 其次,加强青少年瑜伽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瑜伽对青少年的影响机制较成人更加复杂和综合.良好的教学基础设施能够大大提升教学质量.体育部门应加大对青少年瑜伽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完善场地基础设施和音响.视频等多媒体设施,为瑜伽教学提供充分保障. ...查看


  • 从当代大学生艺术修养谈高校美育
  • 从当代大学生艺术修养谈高校美育 摘要:大学生艺术修养是大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方面.随着信息传播的快速和广泛.流行文化不断变化,青年学生的审美倾向也随之变化.高雅艺术备受冷落.草根文化应者如云.恶搞风潮广受追捧."神曲".& ...查看


  • 论高校美育的任务
  • 第23卷第4期 华 北 水 利 水 电 学 院 学 报 (社科版) Vol.23No.4 论高校美育的任务 谭 雁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郑州450011) 摘 要: 美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来培养人的教育.高校美育 ...查看


  • 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浅析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浅析 作者:梁瑶 来源:<大学教育>2015年第06期 [摘 要]审美教育在当今社会十分重要,它对于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查看


  • 美育教育论文
  • 改进美育教学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素养 成才先要成人,而审美和人文素养是成人的关键要素和基本的衡量指标.缺少审美素养,人会变得越来越世俗.低俗:缺少人文关怀,人会变得越来越隔膜.冷漠.如果美特别是内在美被轻视,我们怠慢的不是思维的深度,而是民族 ...查看


  • [艺术概论]教学教案
  • <艺 术 概 论>教学教案 总 要 求 1.理解艺术概论学科的构成,包括艺术活动.艺术种类.艺术创造.艺术作品.艺术接受等. 2.了解艺术活动的性质.各门类艺术的主要特征,掌握艺术创造.艺术作品及艺术接受的基本理论. 3.以马克 ...查看


  • 美学与美育作业
  • 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答案 一.填空 1.(席勒)在<美育书简>一书中第一次从人性的完善角度论述美育,将其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2.美的四个基本特征是符号性.(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感染性. 3.美感是多种心理的协同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