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教学教案

《艺 术 概 论》教学教案

总 要 求

1、理解艺术概论学科的构成,包括艺术活动、艺术种类、艺术创造、艺术作品、艺术接受等。

2、了解艺术活动的性质、各门类艺术的主要特征,掌握艺术创造、艺术作品及艺术接受的基本理论。

3、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为指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观察和分析艺术现象、艺术家及其艺术作品,正确地评价其优劣和是非。

内 容

第一周

【教学内容】

绪论

【教学目标】

了解作为一门艺术学研究的基础学科,“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以及内容、任务、研究方法等。

【教学重点】

让学生突破自己目前已有的关于“什么是艺术”的习惯判断,既认识到“艺术”范畴本身的历史性,更感受到“艺术”范畴本身的开放性。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学生随堂发言,主题即是“你所理解的艺术是什么?”。

(二)、针对学生表述种种,向学生指出“艺术概念的历史性变化”,包括:关于“艺术”概念的中西词源学考察,中西艺术自觉的时代及其奠定的艺术内涵规定性,现代先锋派、后现代艺术对古典艺术理念的挑战。指出“艺术概论”中的“艺术”更多站在古典艺术理念的传统上来表述。这是它的立场、特色,同时也是它的界限。

(三)、在此基础上,阐释“艺术概论”这门课程的研究对象及学科性质

1、研究对象

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艺术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原理、范畴、原则和方法等。

2、学科性质

艺术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是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种类特点的科学体系。

第二课时

(一)学科任务

1、系统和全面的阐释艺术活动的基本规律,确立进步的、科学的艺术观。

2、了解艺术活动系统各个环节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艺术活动的规律与特点。

3、指导人们遵循审美规律和艺术规律进行能动的创造、接受和批评。

(二)研究方法:

艺术概论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1、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

2、借用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研究艺术活动的实践与发展。

3、运用艺术学科特有的研究方法,研究艺术领域的各种问题。

【课后思考】

1、要求学生了解艺术学研究的诸基本方法,并尝试选择一种加以了解并尝试用来分析某具体艺术文化现象。推荐相关阅读书目:《文艺学美学方法论》,胡经之、王岳川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第二周

【教学内容】

艺术活动的构成、发生与发展

【教学目标】

了解艺术活动的构成,理解艺术活动发生和发展的状况,掌握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和性质,对艺术的功能有基本的了解。

【教学重点】

如何看待关于艺术发生的差异迥然的种种学说?发生学研究的方法及意义?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艺术活动的构成

根据艺术活动的发展及其当代状况,可以将艺术活动视作一个系统,它由4个要素或环节构成。

1、客体世界

即艺术活动所反映和表现的客观社会生活及自然界,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世界是艺术创造的主要对象。

2、 艺术创作与制作

艺术创作即艺术家基于自身的审美经验和审美体验,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和材料,所进行的从审美意象到艺术形象或艺术意境的创造性活动。

艺术制作与艺术创作密切相关,它更多地体现出以物质性制作为主的特点。在当代艺术活动中,艺术制作显示出重要的和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意义。

3、 艺术作品

即艺术创作和艺术制作的成果,是由艺术主体创造的审美意识物态化的表现形式。

4、 艺术传播与接受

艺术传播即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或作品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

艺术接受即在传播的基础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鉴赏者为主体,积极能动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活动。

(二)艺术活动的发生

1、 艺术发生学研究的几种基本考察途径及局限

(1)、对史前的文化遗迹进行考察和分析。与考古学有着类同的角度和方法。众多的史前建筑遗址、墓葬、以及出土的用具、工具、饰品及雕刻、岩画等,成为艺术史家研究艺术起源的依据和基本材料。

(2)、从现代仅存的落后边远地区原始部落的艺术活动状况进行探讨和研究。“社会的化石”(恩格斯语)。由于现代气息的渗入,它给人们提供的材料只能是有限的和不很确切的。

(3)、从儿童的艺术心理学的角度来进行推测和研究。认为史前人类是人类童年,他们所从事的活动与现代儿童有相仿之处。由于生活条件与社会氛围的不同,儿童的艺术发展并不是人类童年的重演,而是有着多方面的差异。

2、关于艺术发生的几种学说:

(1)摹仿说

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自然或现实生活的摹仿。这是一种有关艺术起源的最古老的理论,它在古希腊的哲学家中比较流行,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等人均持这种观点。

(2)游戏说

认为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一方面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同时由于人类可以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功利性的活动中,于是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德国的席勒,英国学者斯宾塞、德国学者谷鲁斯均持这样的观点。

(3)表现说

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持这一观点的有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英国史学家柯林伍德、美国学者苏珊·朗格等。

(4)巫术说

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民族的巫术仪式活动。这是在近代西方学术界最具影响的一种理论。这个学说最早由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提出,英国学者詹姆斯·弗雷泽也持这一观点。

(5)劳动说

认为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这是对艺术产生根本原因最具影响的揭示。俄国普列汉诺夫等人对此进行过阐释。

总之,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摹仿的本能、表现的欲望和游戏的冲动。艺术的起源应当是多因的而并非是单因的,但归根结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必然产物。

第二课时

(一)、艺术活动的发展

1、艺术发展的根本原因

(1)、在人类社会生活的结构中,经济基础是与一定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由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现实物质基础。耸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影响和制约的政治、制度机思想方式、世界观或社会意识形态的总和。艺术既属于意识形态,又具有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性。

(2)、经济基础的发展对于意识形态具有较强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同样,艺术的发展也要受到经济的制约和影响。以生产劳动为中心的人们的经济活动是推动艺术发展的根本原因。

(3)、经济对于艺术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并不是直接的,而是往往要经过一些中介环节。其中包括政治的、社会的、制度的等各方面的因素。经济的兴衰与艺术的兴衰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并不是机械地互为因果关系的。

(4)艺术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艺术的发展显得快些,有时显得慢些,有时甚至与经济呈反方向发展。这种现象,正是马克思所指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那种认为“经济繁盛,艺术一定繁荣;经济衰退,艺术也就衰落”的看法是缺乏根据的。

2、艺术发展的继承与创新

在艺术发展的各种因素中,继承和创新是一对重要的范畴和基本的规律。

(1)、艺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其内在结构是有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连续性。每一时代的艺术对于后来的艺术,都是一种既定的存在和条件。后一时代的艺术注定要在前一时代的基础上得以发展。

(2)、艺术的历史继承性,首先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遗产的吸收和接受,以及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的吸纳。

(3)、艺术的历史继承性,在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内容、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均有突出的表现。艺术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过程,其间,继承和创新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没有继承,便不会有创新。在艺术发展中,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

(4)、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为了创新,就要坚持批判的原则,对过去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又要坚持在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创造,不断适应新的时代人们对于审美文化和艺术的需求。

【课后思考】

1、要求学生思考关于艺术发生诸学说的彼此差异,以及如何看待这些差异?提示学生:“价值不在于它所给与的答案,而在于它所提出的问题”。推荐相关阅读书目:《艺术的起源》,格罗塞著,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当代西方艺术哲学》第一、二章,朱狄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第三周

【教学内容】

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与性质

【教学目标】

了解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现象,作为意识形态的特殊类型,与其他意识形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而总结艺术的基本特征与性质。

【教学重点】

讲授艺术与哲学、宗教、道德、政治、科学等之间的关系时,对于后者诸范畴要进行简洁而深入的补充概括,使学生对之的认识突破经验与习惯层面,进而才能将艺术与之的本质区别清晰地呈现出来。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作为审美的意识形态,艺术与意识形态各部门以及政治、科学等均有着密切的联系。

1、艺术与哲学

哲学主要从事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领域中带有普遍性的根本规律的研究,哲学主要通过美学这一中介对于艺术产生影响。艺术也可以通过审美创造对艺术家的思维及其思想产生启迪。

2、艺术与宗教

艺术与宗教在其早期是融合在一起的,而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二者在认识与掌握世界的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宗教长期利用艺术来宣传宗教,客观上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同时艺术也在不断影响着宗教。但由于宗教反科学的性质,决定了它与艺术的本质区别。

3、艺术与道德

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与艺术的联系,一方面,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总要通过艺术的内容和精神得以体现,同时,艺术通过其审美的

表现,对道德观念的评价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4、艺术与政治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政治对于包括艺术在内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各部门的影响是最为直接和广泛的。艺术会受到接受政治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可以对政治产生影响,二者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关系。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和引导艺术的方向,可以保障艺术得到更快、更健康的发展。艺术也可以通过自身显现的审美情感和精神倾向,影响政治的方向和发展。

5、艺术与科学

科学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它与艺术在本质上有许多一致之处,同时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区别。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传播手段,并促使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和美学观念的变化。艺术也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第二课时

(一)、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

1、艺术活动是形象把握与理性把握的统一

形象,即审美形象,在广义上包括审美的情境和意境。形象把握是艺术活动特有的方式,是主体对于客体瞬间领悟式的审美创造,它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的,是体验的而不是分析的。但是形象把握又不能离开理性,理性在分析时代氛围、遴选素材和题材、构思主题和情节、选择表现形式等方面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艺术活动是情感体验与逻辑认知的统一

艺术中的情感即审美情感,是一种无功利的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情感在艺术活动动机的生成、创造与接受过程中均是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同时情感又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元素。但是艺术活动也包含认知因素,认知在艺术活动中意味着客观的、理智的反映。在审美情感的深层往往隐含着理性的认知。

3、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与意识形态的统一。

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区别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意识形态活动的根本标志,但同时艺术又具有意识形态特性。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形象的、情感的和多义的,它规范着艺术活动的基本倾向,其意识形态特性则是隐藏在审美特性之中的,它使艺术的审美世界具有了更为广阔和深邃的内涵。

(二)、艺术活动的基本性质

艺术活动是以特有的艺术语言体系为媒介、以创造形象或意境为旨归的人类的精神文化活动,它凝结为审美的意识形态。

【课后思考】

1、结合当代艺术文化发展的现状,反思目前艺术与其他诸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其间的矛盾与冲突。

第四周

【教学内容】

艺术活动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教学目标】

了解艺术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与功能,并认识到其功能实现本身的独特性。尤其艺术教育与普通美育之间的关系、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任务、目标。

【教学重点】

审美价值是艺术最主要和最基本的特性,正是由于审美价值渗透到艺术的其他各种功能之中,才使得艺术具有自己独立存在的价值与意义。重(难)点正在于对艺术诸功能的阐释中凸现出审美价值的维度,因为它本身并非是一种独立性功能而是内蕴于其他功能之中。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艺术活动的功能

1、审美认知功能

艺术具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功能,如“兴、观、群、怨”是以“兴”——感性的感发作为前提,通过现象揭示本质、通过偶然揭示必然、通过个别揭示一般,使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具有深刻的内涵。

2、 审美教育功能

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对审美教育功能要评价适度,不可过分夸大。

3、 美娱乐功能

人的本能、情感、欲望有得到正当满足的权利,艺术应当使人得到快感。不能在艺术上忽视感性愉悦而过分追求“深度”。

总之,要将艺术的诸种功能统一起来认识和理解,它们都是建立在审美价值的统一基础之上。

第二课时

(一)、艺术教育

1、美育与艺术教育

美育是运用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中一切美的形式给人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以达到美化人们的心灵、行为、语言、体态等,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如中国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艺术教育主要通过指导人们进行艺术创作、艺术鉴赏等活动,实现美育的最终目标。

2、艺术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以及更多的闲暇时间和消遣需要。另一方面,高科技社会和大工业生产,又使社会分工更加专业化和职业化,人们的日常生活被程序化和符号化。物质与精神之间的脱节、感性与理性的分裂,深刻困扰着现代人的生存。人们需要借助艺术来恢复自身的全面发展与心身和谐。

3、艺术教育的任务与目标。

(1)、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

(2)、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课后思考】

1、艺术活动除了具有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这些主要功能之外,还有哪些价值功能体现?推荐阅读书目:《审美价值的本质》,〔苏〕斯托洛维奇,中国社会科学院1984年版。

2、阅读《美育书简》(〔德〕席勒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将席勒美育思想的提出背景与当代文化语境比较,思考席勒美育思想的意义与局限。

第五周

【教学内容】

艺术种类

【教学目标】

理解和掌握艺术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理解各艺术种类的定义和特性,了解不同艺术种类体裁的区分,了解中外艺术史上重要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到艺术分类绝非是对既定的艺术活动的简单归纳、分类而已。艺术分类的意义在于通过历史与逻辑的划分,揭示出各种艺术活动自身的特性与发展规律;分类本身体现出特定的美学把握标准;分类本身同时有助于对新的艺术发展现象的理解,对新的艺术发展可能的探索。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艺术分类的方法

1、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等)、空间艺术(绘画、雕塑等)和时空艺术(戏剧、影视等)。

2、以对作品的感知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音乐等)、视觉艺术(绘画、雕塑等)和视听艺术(戏剧、影视等)。

3、以艺术作品对客体世界的反映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再现艺术(绘画、雕塑、小说等)、表现艺术(音乐、舞蹈、建筑等)和再现表现艺术(戏剧、影视等)。

4、以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和静态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等)。

5、从本质上讲,艺术作品就是以物态化的方式传达出艺术家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因此,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应当把艺术形态的物质存在方式与审美意识物态化的内容特征作为根本的依据,将艺术分为五大类别:即造型艺术、实用艺术、表情艺术、语言艺术(文学)、综合艺术。

(二)、对目前新生的艺术种类如戏曲电视、电视电影、摄影文学等,进行补充介绍,尤其是国内外关于这些新兴艺术种类的理论探讨内容。

第二课时

(一)、各艺术种类基本艺术特征

注:根据各专业情况做不同调整。各专业有自己的专业史论课程,相关艺术的基本特征问题已经有更全面和深入地把握。如艺术文化系学生开设有文学史论、戏剧史论、音乐史论、美术史论、影视史论等专业基础课,可只选择摄影、园林、舞蹈等艺术种类加以讲授。

造型艺术

1、绘画

(1)绘画是一门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运用线条、色彩和块面等语言,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手段,在二度空间(平面)里创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或情境的艺术。绘画在造型艺术中处于基础地位。

绘画艺术的种类,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根据表现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静物画、历史画等;根据作品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壁画、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漫画等。

(2)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

①形式的变幻;②瞬间的凝固;③丰富的意味。

2、雕塑

(1)雕塑是一门直接利用物质材料,运用雕刻或塑造的方法,在立体的空间(三度空间)中创造出具有实体形象艺术品的艺术。

雕塑可分为圆雕和浮雕。

(2)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

①物质与技艺的统一;②造型与观念的融合。

3、摄影

(1)摄影是指采用摄影手段塑造可视的画面来反映生活、表现主体审美情感的艺术。摄影特别注重纪实性,画面构图、光线和影调是它的独特的造型手段。

摄影艺术包括新闻摄影、人像摄影、建筑摄影、风光摄影、静物摄影、生活摄影、舞台摄影等。

(2)摄影艺术的基本特征

① 特定的时空;②营造的真实;③光影的结合。

4、书法

(1)书法是以线条组合变化来表现文字之美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

书法有主要有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书体。

(2)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

①线条与组合;②具象与抽象;③情感与象征。

实用艺术

1、建筑

(1)建筑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以形体、线条、色彩、质感、装饰、空间组合等为艺术语言,建构成实体形象的造型与空间艺术。

(2)建筑根据社会需要可分为民用建筑、公共建筑;根据人们的审美需要可分为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等。

(3)建筑的基本特征:

①造型的形式美追求;②环境的人格化体现;③多重的象征性意味。

2、 园林

(1)园林是指利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所创造的景观,它利用技术和艺术,凭借山水、花木、建筑等组合成为实体形象。园林在广义上是建筑艺术的一种类型。

园林艺术的类型,从世界范围看主要有3种,即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和东方园林。东方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

(2)园林的基本特征:

①浓缩的自然;②综合的形式;③意境的追求。

3、 工艺与设计艺术

(1)工艺是指既具有审美特性、又具有较强的物质特性,既表现出审美价值、又可以体现一定实用价值的造型与空间艺术。

(2)设计艺术:设计艺术是工业革命后在国际上兴起的一门交叉性应用学科,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产品设计,②环境设计,③视觉设计。

(3)工艺与设计艺术的基本特征

①实用与审美;②物质与精神;③技能与创造。

表情艺术

1、 音乐

(1)音乐是以人声或乐器声音为材料,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的流动中创造审美情境的表现性艺术。音乐以旋律、和声、配器、复调等为基本手段,以表达人的审美情感为目标,具有较强的情感表现力。其中旋律是最具表现力的因素。

音乐可分为声乐和器乐。声乐可分为男声、女声和童声,以及高音、中音和低音;从歌曲角度可分为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进行曲等。器乐可分为弦乐、管乐、弹拨乐、打击乐等。器乐作品可分为序曲、协奏曲、交响曲等。在演奏(唱)方式上有独奏(唱)、合奏(唱)、重奏(唱)、齐奏(唱)等。

(2)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①情感的涌流;②想象的自由;③象征的意味。

2、 舞蹈

(1)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节奏、表情、构图、造型等要素,创造形象和表现情感的艺术样式。

舞蹈的品种有民族舞、民间舞、古典舞、现代舞等;按出场人物的数量可分为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等。

(2)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

①动作与姿态;②抒情与表现;③节奏与韵律。

语言艺术(文学)

(1)语言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影视文学等。

文学是以语言或文字符号作为物化手段的一种特殊艺术形式。文学语言是指加工提炼了的人民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语言。主体通过对于语言的审美把握来塑造艺术形象,表现思想感情。

(2)语言艺术的基本特征

①间接性;②广阔性;③情感性。

综合艺术

1、 戏剧与戏曲

(1)戏剧是指以舞台的演出形式而存在,以演员的动作和声音为主要表现手段,为观众当场表演故事的艺术样式。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它既具有戏剧的一般特点,又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段和审美特征。戏曲将表现审美意境作为最高的艺术追求,唱、念、做、打是其主要的表现手段。程式化、虚拟性是戏曲的主要审美特征,体现出高度的综合性。

戏剧的分类,按其矛盾冲突的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按其容量大小,可以分为多幕剧、独幕剧;按其表现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歌剧和舞剧。中国戏曲种类繁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剧种主要的有京剧、昆曲、豫剧、越剧和黄梅戏等。

(2)戏剧艺术的基本特征

①综合与多样是戏剧的表征;②演员行动是戏剧的基础;③矛盾冲突是戏剧的核心。

2、 电影与电视

(1)电影是将艺术与科学结合而成的一门综合艺术,它以画面为基本元素,并与声音和色彩共同构成电影基本语言和媒介,在银幕上创造直观感性的艺术形象和意境。画面、声音和蒙太奇是电影的主要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

电视属于大众媒介,既有传播新闻信息的功能,同时也有艺术的功能和娱乐的功能。电视艺术与电影在审美特征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既是综合艺术,又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同时又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电影的主要样式有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其中作为电影艺术最主要样式的故事片又可作进一步划分。

电视艺术主要是指电视荧屏上播出的各种文艺作品,其中主要包括电视剧、电视综艺节目、电视艺术片、电视专题文艺节目、音乐电视(MTV)、电视娱乐节目等等。

(2)电影与电视艺术的基本特征

①运动的画面;②重组的时空;③科技与艺术的交融。

【课后思考】

1、 艺术发展史上曾有诗与画、戏剧与电影、音乐与建筑之间关系这样一些探讨主题,试比

较一下你认为有相关性的两门艺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推荐阅读书目:《艺术类型学资料选编》,陆梅林、李心峰主编,华中师大出版社1998年版。

2、课后组织学生观看不同艺术门类的多媒体资料,与教材内容印证,提交主题报告。

第六周

【教学内容】

艺术创作主体

【教学目标】

了解艺术创造主体——艺术家的涵义,认识到艺术创造是特殊的精神生产,理解艺术家的修养和能力,以及创造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教学重点】

艺术家在艺术创造活动中的位置、性质与意义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艺术创造主体——艺术家

1、艺术创造主体——艺术家,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体验者和实践者,也是审美精神产品的创造者和生产者。他们通常具有独立的人格和丰富的情感,掌握专门的艺术技能与技巧,具有良好的修养和突出的审美能力。他们的生命在于创造。同时,艺术家又是具体的和社会的人。艺术家的生命在于创造。

2、依照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实践活动进程的分析,可以将人类生产活动分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精神生产始终是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的。物质生产制约和决定着精神生产的性质,同时精神生产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并且体现出与物质生产不同的特殊性。而艺术创造又是特殊的精神生产,即审美的精神生产。艺术家正是从事审美精神生产的人。

(二)、艺术家的修养和能力

1、艺术家的修养

(1)、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倾向;(2)、广博的知识;(3)、深邃的思想;(4)、丰富的

情感和独立的人格。

2、艺术家的审美创造能力

(1)、敏锐的感知能力;(2)、丰富的想象力;(3)、精湛的艺术技巧。

第二课时

(二)、艺术创造主体以及与艺术创作相关联的客体

1、与艺术创作相关联的客体是包括社会生活、自然界和人在内的客观世界,它应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或经过提炼而具有审美价值。艺术创造客体是主体观照、实践和创造的对象。

2、艺术创造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交流运动与相互运动,是艺术活动的核心。这种相互交流运动是双向的,即主体可以影响客体、作用于客体;客体也可以影响主体、作用于主体。在这一动态过程中,主体应居于矛盾运动的主导方面。主体的价值将通过对客体的实践和创造而得到实现。

【课后思考】

1、如何理解中西艺术理论中关于艺术家的“天才说”,尝试分析中西“天才说”的异同?

第七周

【教学内容】

艺术创造过程

【教学目标】

掌握艺术创造的基本过程及其各个环节的主要特点,理解创造活动中艺术家的心理机制和艺术思维状况。

【教学重点】

艺术体验与日常经验之间的区别,这一区别如何始终贯穿艺术构思、艺术表达过程之中。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艺术体验

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它是创造主体在长期积淀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

1、材料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

2、艺术的体验和审美发现;

3、创造欲望的萌动及动机的生成;

(二)、艺术构思

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家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对生活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组合,形成艺术形象的过程。

1、构思的方式及运作

①整合;②变形;③移情;④意蕴的凝结。

2、艺术意象的形成

艺术意象,是艺术家在构思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审美物象相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语言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主体观念中的艺术形象或情境。

第二课时

(一)、艺术表现

1、艺术意象的物化与表现,是艺术家将自己的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转化为艺术符号,并以物态化形式得以显现,使之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艺术情境或形象体系的过程。

2、艺术内涵的深化

(1)、主体在物化的表现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审美倾向。

(2)、主体在物化的表现过程中不断进行艺术语言的锤炼。

(3)、艺术意蕴将在物化过程中获得提升。

(4)、艺术内涵获得深化的表征是形象、意境或典型的生成。

【课后思考】

1、布置期中考察作业:以近年艺术文化热点为题,提交一篇论文,字数2000字左右。选题由教师提供一个大致范围。

第八周

【教学内容】

艺术创造的心理要素与艺术思维

【教学目标】

了解艺术创造的心理活动过程,理解艺术思维的独特性,对艺术创作规律进行深入把握。

【教学重点】

补充其它心理学理论流派,从而比较之下显现出教材所表述的艺术心理学分析模式的特色。

【教学步骤】

(一)、艺术创造的心理要素

1、审美感知

感知包括感觉和知觉。感觉是指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映象,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审美感觉是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感觉。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的、整体性的把握,审美知觉的对象不是事物的客观物理属性,而是事物的审美属性。审美感觉和知觉通常是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的。

2、审美想象

(1)、审美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和改造,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或情境的过程。审美想象是艺术家从事创造活动以及获得审美经验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

一。想象又分为再造性想象(知觉想象)和创造性想象,艺术家的创造活动主要创造性想象;

(2)、想象的特征:A. 审美想象离不开表象记忆;B. 审美想象是积极的、能动的和创造性的;C. 审美想象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和情感的逻辑;

(3)、想象与联想:审美联想是指审美主体由当前所感知的事物引发而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想象和联想有着密切的联系,联系往往能激发艺术家的想象,想象与联想可以相互交叉与融合。

3、审美情感

(1)、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映,审美情感则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审美对象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2)、情感在创造活动中是联系感知、表象、想象、联想、理解、判断等心理因素的中间环节,是将诸种心理功能综合在一起的“混凝土”,是推动艺术创造思维进展的内驱力;(3)、创造主体的审美情感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同时,又具有很强的个性色彩。

4、审美理解

(1)、审美理解是人在审美过程中对主体与审美对象的相互联系、内容与形式的审美特性极其规律的认识、领悟或把握;(2)、审美理解是和感知、情感、想象等心理因素交织在一起的、领悟式的理解;体现出积淀在感性中的理性,是审美判断和逻辑推理的结果;(3)、审美理解是美感深化的表现和必要环节,能够推动想象和联想的展开,并促成艺术意蕴的升华。

(二)、补充介绍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在艺术领域的解析模式。

第二课时

(一)、艺术思维

艺术思维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灵感。

1、形象思维

(1)、形象思维是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从发现和体验生活、到进行艺术构思、形成艺术意象,并将其物化为艺术形象或艺术情境的整个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主要的思维方式。形象思维具有具象性、情感性、创造性、整体性等特点;

(2)、形象思维的特性:A. 形象思维始终要以具体可感的事象或物象作为思维的材料;B. 形象思维过程中渗透着强烈的审美感情色彩;C. 形象思维具有突出的审美创造性功能。

2、抽象思维

(1)、抽象思维是人类最普遍的思维形式,是运用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思维方法;(2)、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可以在艺术家的创造活动中相互交叉和转化。

3、形象思维与灵感

(1)、灵感是指艺术家在创造活动中,由于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是艺术家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作用,突然激发的、情绪特别亢奋、极富创造力的精神状态;(2)、灵感的特征:突发性、超常性、易逝性;

(3)、形象思维与灵感具有交互作用,灵感是形象思维的深度表现。

【课后思考】

比较诸种艺术创作心理学模式,思考其中蕴含的关于艺术家心态、以及艺术家与生活、艺术家与作品之间关系的不同理论见解。

第九周

【教学内容】

期中考察

【教学目标】

经过半学期的学习,对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进行考察,总结后在授课过程中加以调整、引导。

【教学步骤】

二课时

将学生提交的论文按主题相近性加以分类,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对学生论文及其发言进行评点。

第十周

【教学内容】

艺术作品的构成

【教学目标】

理解艺术作品的主要构成因素,开拓审视艺术作品的角度。

【教学重点】

要认识到内容与形式、感性与理性、再现与表现这三组范畴代表对艺术作品不同的审视方式

【教学步骤】

二课时

(一)、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1)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生活,其中包括客体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内容主要指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诸多要素的总和;

(2)艺术作品的形式,是指艺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亦即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态。其内部联系表现为内部形式,包括内容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组织方式,主要指结构;其外部表现形态呈现为外部形式,即表现内容的方式和手段,包括艺术语言、艺术手法、类型体裁等;

(3)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在艺术创造中,内容常常起到主导的作用,形式的选择应以是否适应内容的需要为原则;但同时,形式又呈现相对的独立性,它不仅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且由于形式的变幻,可以直接影响和制约内容的审美价值的实现。

(二)感性与理性统一

(1)在艺术作品中,感性更多地是指隐含于作品之中的情感因素,以及寄寓在形式之中的感性特色。

(2)在艺术作品中,理性是指通过作品的形象及意境所凸现出的理性内涵。

(3)艺术作品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一方面,艺术作品表现为感性形式与理性内容的统一;另一方面,艺术作品还表现为情感因素与理性精神的统一。

(三)、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1)再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将客体世界及人物真实地呈现于作品之中。

(2)表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重在表达主体的情感和理想,以及对客体世界的思考和评判。

(3)再现和表现从来都是紧密联系的,在侧重再现的艺术作品中,不可能没有表现的因素;在侧重表现的艺术作品中,也不会没有再现的因素,其间只是存在比重的差别。再现性艺术作品同样需要融入主体的情感和理想,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趣;表现性作品也要注重对客体世界及其规律的遵循,只不过它所表达的主要是心理和情感的真实。

第十一周

【教学内容】

艺术作品的层次

【教学目标】

了解艺术作品的层次,从表层到深层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教学重点】

艺术语言、艺术形象、艺术意蕴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艺术语言

1、艺术语言是创造主体在特定艺术种类的创造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和媒介,

按照审美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式。

2、艺术语言是各门类艺术创造的媒介和形式的总称,艺术语言又可具体划分为文学语言、音乐语言、绘画语言和电影语言等。

3、艺术语言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并在艺术发展中不断变化和革新。

4、 艺术语言是渗透了艺术家独特个性的特殊语言。艺术家应在创造活动中不断锤炼语

言,追求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段的创新。

第二课时

(二)、艺术形象

1、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艺术形象既包括鲜明生动的人物,也包括其他富有审美特征的情境、画面和意境。

2、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思想与情感的统一。

(三)、艺术意蕴

艺术意蕴是指在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深层的人生哲理、诗情画意或精神内涵,它是艺术主体对于艺术典型或意境深刻领悟和创造的结果。艺术意蕴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艺术意蕴是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

【课后思考】

1、 推荐阅读:《‘新批评’文集》,赵毅衡编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俄国形式主

义文论选》,三联书店1989年版。进一步思考艺术语言对于艺术作品的审美意义。

第十二周

【教学内容】

典型和意境

【教学目标】

了解典型与意境代表着艺术意象的两种高级形态,同时也代表着叙事性艺术与抒情性艺术、西方艺术传统理论与中国艺术传统理论的两种不同取向,意味着不同的美学精神。

【教学重点】

进行丰富的艺术作品分析、比较,以及范畴理论史的补充,使对典型与意境两个范畴有生动的理解。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典型

典型是指艺术作品中具有一定社会概括性的个性化的艺术形象或形象体系,它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等。艺术典型追求在个性中体现出共性,在特殊中体现出普遍性,在偶然性中体现出必然性,在现象中体现出本质。

第二课时

(二)、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指艺术形象或情境中呈现出的情境交融、虚实相生、能够蕴涵和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及宇宙意识的至高境界,它是主体情感与客观物象的有机统一,在有限的艺术形象中体现出无限的意蕴。

【课后思考】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人声称“典型”与“意境”这两个审美范畴意味着古典美学的理想,在当代艺术实践及理论中,它们已经不复再具有此前的地位,处于逐渐被扬弃的境地。结合对当代艺术的体味,对这一说法进行反思。

第十三周

【教学内容】

艺术的风格、流派与艺术思潮

【教学目标】

了解艺术风格、流派与艺术思潮形成的复杂、多方面的原因。

【教学重点】

对艺术风格的全面把握,是进一步理解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的前提。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艺术风格

1、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的创造个性与艺术作品的语言、情境交互作用所呈现出的相对稳定的整体性艺术特色,风格是艺术家创造个性成熟的标志,也是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标志。风格既包括艺术家个人的风格,也包括流派风格、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等。

2、影响风格形成的主客观因素。

(1)、主观因素:心理功能、生活经历、思想修养、艺术修养。

(2)、客观因素:时代及社会因素、民族因素、文化因素。

3、风格特性

(1)、继承与独创;(2)、稳定与渐变;(3)、多样与同一。

第二课时

(一)、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

1、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组成的艺术派别。

2、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由于受到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艺术领域所出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如西方艺术史上先后出现的古典主义思潮、浪漫主义思潮、现实主义思潮、自然主义思潮、现代主义思潮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等。

【课后思考】

1、就影视艺术而言,“风格”与“类型”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第十四周

【教学内容】

艺术传播

【教学目标】

了解艺术传播的涵义、艺术传播诸方式,理解在传播视野下的艺术活动系统呈现出的特点与规律。

【教学重点】

艺术的大众传播方式构成了当代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它甚至影响着其他艺术传播方式的发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艺术传播内涵

1、艺术传播指的是艺术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是艺术信息在社会系统中的运行。艺术传播具有公共化与个人化相互交融的特点。它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传递给艺术接收者,使其得到扩展。

2、构成艺术传播的5个要素是:传播主体、艺术信息、传播媒介、受传者和传播效果。 第二课时

(二)、艺术传播的方式

1、艺术传播的方式有很多种。历史上先后出现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等方式。

2、现代社会中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现场表演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报刊、广播、影视、网络等)方式。

【课后思考】

1、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提出“我们创造了工具,工具也塑造了我们”,思考一下大众传播方式对艺术的影响。推荐阅读书目:《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本雅明著,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年版。

第十五周

【教学内容】

艺术鉴赏

【教学目标】

了解艺术鉴赏的内涵及鉴赏过程,区分它与娱乐性艺术消费、思辨性批评的不同艺术接受性质。

【教学重点】

理解艺术鉴赏活动中的审美期待视野。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艺术鉴赏的内涵

1、艺术鉴赏是一种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的欣赏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它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再创造活动。

2、 艺术鉴赏的主体性

(1)对艺术作品审美娱乐属性的享用;

(2)对艺术作品审美认知属性的认知;

(3)对艺术作品文化价值的阐释;

(4)对艺术作品形象或意境的再创造。

第二课时

(一)、艺术鉴赏的过程

1、审美期待

(1)、审美期待是指接受主体在欣赏之前或欣赏过程之中,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它使接受者具有了审美需求,并希冀在欣赏中得到满足。期待视野可分为文体期待、意象期待和意蕴期待;(2)、文体期待即指艺术鉴赏者由于艺术作品的类型或形式特征而引发的期待指向;(3)、意象期待即指接受者由于作品中特定的意象或形象而引发的期待指向;(4)、意蕴期待即指接受者由于作品呈现的深层的审美意蕴、人生哲理和情感境界而引发的期待指向。

2、鉴赏流程

(1)、直觉与感知 艺术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审美感知是指人们在注意审美对象形式特点的同时,也已开始关注

审美对象的意义。鉴赏活动往往是在直觉与感知的心理基础上开始的,它将使鉴赏者完成对作品形式美的注意和对其意义的直观感受。

(2)、体验与想象 在鉴赏过程中,主体以自身审美经验为基础,潜入作品规定情景之中进行审美体验,不断推进与作品中情感的交流与融合。同时由于审美想象和联想的展开,鉴赏者可以与作品或艺术家进行对话,洞察其深层意蕴,并使审美愉悦逐渐生成。

(3)、理解与创造 理解既包括对于作品的形象、情境、形式、语言的审美认知,也包括对于作品整体价值的追寻。艺术鉴赏的目标是接受者再创造的完成。鉴赏者对于作品中形象、情境、典型和意境的补充、完善与变异,正是再创造的结晶。

3、审美效应

(1)、共鸣 共鸣是指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称作共鸣。

(2)、净化 净化是指接受者通过对于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共鸣的产生,使情感得到陶冶、精神得到调节、人格得到提升的状态。

(3)、领悟 领悟是指接受者在鉴赏艺术作品时由此引发的对于世界奥秘的洞悉、人生真谛的彻悟,以及精神境界的升华。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效应。

【课后思考】

1、如何理解艺术鉴赏的“二度体验”特征?它的超越意识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十六周

【教学内容】

艺术批评

【教学目标】

了解艺术批评的内涵、作用、批评家的素养,并对艺术批评的形态作初步介绍。

【教学重点】

艺术批评的内涵。让学生理解作为批评在思维方式、话语气质、主体角色、方法意识等方面的基本规定性。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艺术批评的内涵

1、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文化活动。

(1)、艺术批评具有科学性。

(2)、艺术批评具有审美特征。

(3)、艺术批评具有意识形态性。

(4)、艺术批评的对象多样,不仅仅限于作品文本。

(二)、艺术批评的形态

在艺术批评史上出现过多种批评形态,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1)社会批评,如19世纪法国丹纳在其《艺术哲学》中从种族、环境和时代3要素出发,进行艺术批评。

(2)传记批评,如19世纪法国圣·佩韦从研究作者入手去解释作品。

(3)心理批评,如20世纪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方法研究艺术现象和艺术作品。

(4)文本批评,如20世纪法国符号学者罗兰·巴尔特运用符号学方法研究作品本身。

(5)读者批评,如20世纪德国接受美学家姚斯和伊瑟尔强调从接受者的角度研究艺术作品和艺术史。

第二课时

(一)、艺术批评的作用

1、通过对于作品的分析和阐释,评判其审美价值。

2、通过将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对创作产生影响。

3、通过批评的开展,对艺术接受者的鉴赏活动予以影响和指导。

4、通过艺术批评,协调艺术与意识形态其他领域的关系,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二)、艺术批评家

1、 批评家的素养

(1)、思想修养;(2)、理论素养;(3)、艺术素养。

2、 批评家的态度

(1)、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2)、全面公正的科学态度;(3)、艺术民主的平等态度。

【课后思考】

1、显然,我们无法想象在艺术批评实践中,批评者可以做到绝对的“价值中立”,那么如何处理批评者自身的主观倾向性与批评追求的客观性之间的关系?

期末考试

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内容比例:

绪论 约1%

艺术活动 约22%

艺术种类 约18%

艺术创造 约22%

艺术作品 约19%

艺术接受 约18%

试卷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 约36%

简答题 约24%

论述题 约40%

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 约30%

中等难度题 约50%

较难题 约20%

试卷认知层次比例:

了解 约30%

理解 约50%

掌握 约20%

《艺 术 概 论》教学教案

总 要 求

1、理解艺术概论学科的构成,包括艺术活动、艺术种类、艺术创造、艺术作品、艺术接受等。

2、了解艺术活动的性质、各门类艺术的主要特征,掌握艺术创造、艺术作品及艺术接受的基本理论。

3、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为指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观察和分析艺术现象、艺术家及其艺术作品,正确地评价其优劣和是非。

内 容

第一周

【教学内容】

绪论

【教学目标】

了解作为一门艺术学研究的基础学科,“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以及内容、任务、研究方法等。

【教学重点】

让学生突破自己目前已有的关于“什么是艺术”的习惯判断,既认识到“艺术”范畴本身的历史性,更感受到“艺术”范畴本身的开放性。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学生随堂发言,主题即是“你所理解的艺术是什么?”。

(二)、针对学生表述种种,向学生指出“艺术概念的历史性变化”,包括:关于“艺术”概念的中西词源学考察,中西艺术自觉的时代及其奠定的艺术内涵规定性,现代先锋派、后现代艺术对古典艺术理念的挑战。指出“艺术概论”中的“艺术”更多站在古典艺术理念的传统上来表述。这是它的立场、特色,同时也是它的界限。

(三)、在此基础上,阐释“艺术概论”这门课程的研究对象及学科性质

1、研究对象

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艺术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原理、范畴、原则和方法等。

2、学科性质

艺术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是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种类特点的科学体系。

第二课时

(一)学科任务

1、系统和全面的阐释艺术活动的基本规律,确立进步的、科学的艺术观。

2、了解艺术活动系统各个环节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艺术活动的规律与特点。

3、指导人们遵循审美规律和艺术规律进行能动的创造、接受和批评。

(二)研究方法:

艺术概论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1、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

2、借用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研究艺术活动的实践与发展。

3、运用艺术学科特有的研究方法,研究艺术领域的各种问题。

【课后思考】

1、要求学生了解艺术学研究的诸基本方法,并尝试选择一种加以了解并尝试用来分析某具体艺术文化现象。推荐相关阅读书目:《文艺学美学方法论》,胡经之、王岳川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第二周

【教学内容】

艺术活动的构成、发生与发展

【教学目标】

了解艺术活动的构成,理解艺术活动发生和发展的状况,掌握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和性质,对艺术的功能有基本的了解。

【教学重点】

如何看待关于艺术发生的差异迥然的种种学说?发生学研究的方法及意义?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艺术活动的构成

根据艺术活动的发展及其当代状况,可以将艺术活动视作一个系统,它由4个要素或环节构成。

1、客体世界

即艺术活动所反映和表现的客观社会生活及自然界,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世界是艺术创造的主要对象。

2、 艺术创作与制作

艺术创作即艺术家基于自身的审美经验和审美体验,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和材料,所进行的从审美意象到艺术形象或艺术意境的创造性活动。

艺术制作与艺术创作密切相关,它更多地体现出以物质性制作为主的特点。在当代艺术活动中,艺术制作显示出重要的和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意义。

3、 艺术作品

即艺术创作和艺术制作的成果,是由艺术主体创造的审美意识物态化的表现形式。

4、 艺术传播与接受

艺术传播即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或作品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

艺术接受即在传播的基础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鉴赏者为主体,积极能动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活动。

(二)艺术活动的发生

1、 艺术发生学研究的几种基本考察途径及局限

(1)、对史前的文化遗迹进行考察和分析。与考古学有着类同的角度和方法。众多的史前建筑遗址、墓葬、以及出土的用具、工具、饰品及雕刻、岩画等,成为艺术史家研究艺术起源的依据和基本材料。

(2)、从现代仅存的落后边远地区原始部落的艺术活动状况进行探讨和研究。“社会的化石”(恩格斯语)。由于现代气息的渗入,它给人们提供的材料只能是有限的和不很确切的。

(3)、从儿童的艺术心理学的角度来进行推测和研究。认为史前人类是人类童年,他们所从事的活动与现代儿童有相仿之处。由于生活条件与社会氛围的不同,儿童的艺术发展并不是人类童年的重演,而是有着多方面的差异。

2、关于艺术发生的几种学说:

(1)摹仿说

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自然或现实生活的摹仿。这是一种有关艺术起源的最古老的理论,它在古希腊的哲学家中比较流行,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等人均持这种观点。

(2)游戏说

认为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一方面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同时由于人类可以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功利性的活动中,于是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德国的席勒,英国学者斯宾塞、德国学者谷鲁斯均持这样的观点。

(3)表现说

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持这一观点的有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英国史学家柯林伍德、美国学者苏珊·朗格等。

(4)巫术说

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民族的巫术仪式活动。这是在近代西方学术界最具影响的一种理论。这个学说最早由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提出,英国学者詹姆斯·弗雷泽也持这一观点。

(5)劳动说

认为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这是对艺术产生根本原因最具影响的揭示。俄国普列汉诺夫等人对此进行过阐释。

总之,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摹仿的本能、表现的欲望和游戏的冲动。艺术的起源应当是多因的而并非是单因的,但归根结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必然产物。

第二课时

(一)、艺术活动的发展

1、艺术发展的根本原因

(1)、在人类社会生活的结构中,经济基础是与一定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由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现实物质基础。耸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影响和制约的政治、制度机思想方式、世界观或社会意识形态的总和。艺术既属于意识形态,又具有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性。

(2)、经济基础的发展对于意识形态具有较强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同样,艺术的发展也要受到经济的制约和影响。以生产劳动为中心的人们的经济活动是推动艺术发展的根本原因。

(3)、经济对于艺术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并不是直接的,而是往往要经过一些中介环节。其中包括政治的、社会的、制度的等各方面的因素。经济的兴衰与艺术的兴衰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并不是机械地互为因果关系的。

(4)艺术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艺术的发展显得快些,有时显得慢些,有时甚至与经济呈反方向发展。这种现象,正是马克思所指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那种认为“经济繁盛,艺术一定繁荣;经济衰退,艺术也就衰落”的看法是缺乏根据的。

2、艺术发展的继承与创新

在艺术发展的各种因素中,继承和创新是一对重要的范畴和基本的规律。

(1)、艺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其内在结构是有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连续性。每一时代的艺术对于后来的艺术,都是一种既定的存在和条件。后一时代的艺术注定要在前一时代的基础上得以发展。

(2)、艺术的历史继承性,首先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遗产的吸收和接受,以及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的吸纳。

(3)、艺术的历史继承性,在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内容、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均有突出的表现。艺术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过程,其间,继承和创新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没有继承,便不会有创新。在艺术发展中,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

(4)、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为了创新,就要坚持批判的原则,对过去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又要坚持在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创造,不断适应新的时代人们对于审美文化和艺术的需求。

【课后思考】

1、要求学生思考关于艺术发生诸学说的彼此差异,以及如何看待这些差异?提示学生:“价值不在于它所给与的答案,而在于它所提出的问题”。推荐相关阅读书目:《艺术的起源》,格罗塞著,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当代西方艺术哲学》第一、二章,朱狄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第三周

【教学内容】

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与性质

【教学目标】

了解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现象,作为意识形态的特殊类型,与其他意识形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而总结艺术的基本特征与性质。

【教学重点】

讲授艺术与哲学、宗教、道德、政治、科学等之间的关系时,对于后者诸范畴要进行简洁而深入的补充概括,使学生对之的认识突破经验与习惯层面,进而才能将艺术与之的本质区别清晰地呈现出来。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作为审美的意识形态,艺术与意识形态各部门以及政治、科学等均有着密切的联系。

1、艺术与哲学

哲学主要从事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领域中带有普遍性的根本规律的研究,哲学主要通过美学这一中介对于艺术产生影响。艺术也可以通过审美创造对艺术家的思维及其思想产生启迪。

2、艺术与宗教

艺术与宗教在其早期是融合在一起的,而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二者在认识与掌握世界的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宗教长期利用艺术来宣传宗教,客观上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同时艺术也在不断影响着宗教。但由于宗教反科学的性质,决定了它与艺术的本质区别。

3、艺术与道德

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与艺术的联系,一方面,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总要通过艺术的内容和精神得以体现,同时,艺术通过其审美的

表现,对道德观念的评价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4、艺术与政治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政治对于包括艺术在内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各部门的影响是最为直接和广泛的。艺术会受到接受政治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可以对政治产生影响,二者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关系。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和引导艺术的方向,可以保障艺术得到更快、更健康的发展。艺术也可以通过自身显现的审美情感和精神倾向,影响政治的方向和发展。

5、艺术与科学

科学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它与艺术在本质上有许多一致之处,同时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区别。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传播手段,并促使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和美学观念的变化。艺术也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第二课时

(一)、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

1、艺术活动是形象把握与理性把握的统一

形象,即审美形象,在广义上包括审美的情境和意境。形象把握是艺术活动特有的方式,是主体对于客体瞬间领悟式的审美创造,它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的,是体验的而不是分析的。但是形象把握又不能离开理性,理性在分析时代氛围、遴选素材和题材、构思主题和情节、选择表现形式等方面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艺术活动是情感体验与逻辑认知的统一

艺术中的情感即审美情感,是一种无功利的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情感在艺术活动动机的生成、创造与接受过程中均是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同时情感又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元素。但是艺术活动也包含认知因素,认知在艺术活动中意味着客观的、理智的反映。在审美情感的深层往往隐含着理性的认知。

3、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与意识形态的统一。

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区别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意识形态活动的根本标志,但同时艺术又具有意识形态特性。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形象的、情感的和多义的,它规范着艺术活动的基本倾向,其意识形态特性则是隐藏在审美特性之中的,它使艺术的审美世界具有了更为广阔和深邃的内涵。

(二)、艺术活动的基本性质

艺术活动是以特有的艺术语言体系为媒介、以创造形象或意境为旨归的人类的精神文化活动,它凝结为审美的意识形态。

【课后思考】

1、结合当代艺术文化发展的现状,反思目前艺术与其他诸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其间的矛盾与冲突。

第四周

【教学内容】

艺术活动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教学目标】

了解艺术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与功能,并认识到其功能实现本身的独特性。尤其艺术教育与普通美育之间的关系、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任务、目标。

【教学重点】

审美价值是艺术最主要和最基本的特性,正是由于审美价值渗透到艺术的其他各种功能之中,才使得艺术具有自己独立存在的价值与意义。重(难)点正在于对艺术诸功能的阐释中凸现出审美价值的维度,因为它本身并非是一种独立性功能而是内蕴于其他功能之中。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艺术活动的功能

1、审美认知功能

艺术具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功能,如“兴、观、群、怨”是以“兴”——感性的感发作为前提,通过现象揭示本质、通过偶然揭示必然、通过个别揭示一般,使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具有深刻的内涵。

2、 审美教育功能

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对审美教育功能要评价适度,不可过分夸大。

3、 美娱乐功能

人的本能、情感、欲望有得到正当满足的权利,艺术应当使人得到快感。不能在艺术上忽视感性愉悦而过分追求“深度”。

总之,要将艺术的诸种功能统一起来认识和理解,它们都是建立在审美价值的统一基础之上。

第二课时

(一)、艺术教育

1、美育与艺术教育

美育是运用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中一切美的形式给人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以达到美化人们的心灵、行为、语言、体态等,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如中国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艺术教育主要通过指导人们进行艺术创作、艺术鉴赏等活动,实现美育的最终目标。

2、艺术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以及更多的闲暇时间和消遣需要。另一方面,高科技社会和大工业生产,又使社会分工更加专业化和职业化,人们的日常生活被程序化和符号化。物质与精神之间的脱节、感性与理性的分裂,深刻困扰着现代人的生存。人们需要借助艺术来恢复自身的全面发展与心身和谐。

3、艺术教育的任务与目标。

(1)、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

(2)、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课后思考】

1、艺术活动除了具有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这些主要功能之外,还有哪些价值功能体现?推荐阅读书目:《审美价值的本质》,〔苏〕斯托洛维奇,中国社会科学院1984年版。

2、阅读《美育书简》(〔德〕席勒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将席勒美育思想的提出背景与当代文化语境比较,思考席勒美育思想的意义与局限。

第五周

【教学内容】

艺术种类

【教学目标】

理解和掌握艺术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理解各艺术种类的定义和特性,了解不同艺术种类体裁的区分,了解中外艺术史上重要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到艺术分类绝非是对既定的艺术活动的简单归纳、分类而已。艺术分类的意义在于通过历史与逻辑的划分,揭示出各种艺术活动自身的特性与发展规律;分类本身体现出特定的美学把握标准;分类本身同时有助于对新的艺术发展现象的理解,对新的艺术发展可能的探索。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艺术分类的方法

1、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等)、空间艺术(绘画、雕塑等)和时空艺术(戏剧、影视等)。

2、以对作品的感知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音乐等)、视觉艺术(绘画、雕塑等)和视听艺术(戏剧、影视等)。

3、以艺术作品对客体世界的反映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再现艺术(绘画、雕塑、小说等)、表现艺术(音乐、舞蹈、建筑等)和再现表现艺术(戏剧、影视等)。

4、以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和静态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等)。

5、从本质上讲,艺术作品就是以物态化的方式传达出艺术家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因此,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应当把艺术形态的物质存在方式与审美意识物态化的内容特征作为根本的依据,将艺术分为五大类别:即造型艺术、实用艺术、表情艺术、语言艺术(文学)、综合艺术。

(二)、对目前新生的艺术种类如戏曲电视、电视电影、摄影文学等,进行补充介绍,尤其是国内外关于这些新兴艺术种类的理论探讨内容。

第二课时

(一)、各艺术种类基本艺术特征

注:根据各专业情况做不同调整。各专业有自己的专业史论课程,相关艺术的基本特征问题已经有更全面和深入地把握。如艺术文化系学生开设有文学史论、戏剧史论、音乐史论、美术史论、影视史论等专业基础课,可只选择摄影、园林、舞蹈等艺术种类加以讲授。

造型艺术

1、绘画

(1)绘画是一门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运用线条、色彩和块面等语言,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手段,在二度空间(平面)里创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或情境的艺术。绘画在造型艺术中处于基础地位。

绘画艺术的种类,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根据表现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静物画、历史画等;根据作品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壁画、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漫画等。

(2)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

①形式的变幻;②瞬间的凝固;③丰富的意味。

2、雕塑

(1)雕塑是一门直接利用物质材料,运用雕刻或塑造的方法,在立体的空间(三度空间)中创造出具有实体形象艺术品的艺术。

雕塑可分为圆雕和浮雕。

(2)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

①物质与技艺的统一;②造型与观念的融合。

3、摄影

(1)摄影是指采用摄影手段塑造可视的画面来反映生活、表现主体审美情感的艺术。摄影特别注重纪实性,画面构图、光线和影调是它的独特的造型手段。

摄影艺术包括新闻摄影、人像摄影、建筑摄影、风光摄影、静物摄影、生活摄影、舞台摄影等。

(2)摄影艺术的基本特征

① 特定的时空;②营造的真实;③光影的结合。

4、书法

(1)书法是以线条组合变化来表现文字之美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

书法有主要有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书体。

(2)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

①线条与组合;②具象与抽象;③情感与象征。

实用艺术

1、建筑

(1)建筑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以形体、线条、色彩、质感、装饰、空间组合等为艺术语言,建构成实体形象的造型与空间艺术。

(2)建筑根据社会需要可分为民用建筑、公共建筑;根据人们的审美需要可分为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等。

(3)建筑的基本特征:

①造型的形式美追求;②环境的人格化体现;③多重的象征性意味。

2、 园林

(1)园林是指利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所创造的景观,它利用技术和艺术,凭借山水、花木、建筑等组合成为实体形象。园林在广义上是建筑艺术的一种类型。

园林艺术的类型,从世界范围看主要有3种,即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和东方园林。东方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

(2)园林的基本特征:

①浓缩的自然;②综合的形式;③意境的追求。

3、 工艺与设计艺术

(1)工艺是指既具有审美特性、又具有较强的物质特性,既表现出审美价值、又可以体现一定实用价值的造型与空间艺术。

(2)设计艺术:设计艺术是工业革命后在国际上兴起的一门交叉性应用学科,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产品设计,②环境设计,③视觉设计。

(3)工艺与设计艺术的基本特征

①实用与审美;②物质与精神;③技能与创造。

表情艺术

1、 音乐

(1)音乐是以人声或乐器声音为材料,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的流动中创造审美情境的表现性艺术。音乐以旋律、和声、配器、复调等为基本手段,以表达人的审美情感为目标,具有较强的情感表现力。其中旋律是最具表现力的因素。

音乐可分为声乐和器乐。声乐可分为男声、女声和童声,以及高音、中音和低音;从歌曲角度可分为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进行曲等。器乐可分为弦乐、管乐、弹拨乐、打击乐等。器乐作品可分为序曲、协奏曲、交响曲等。在演奏(唱)方式上有独奏(唱)、合奏(唱)、重奏(唱)、齐奏(唱)等。

(2)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①情感的涌流;②想象的自由;③象征的意味。

2、 舞蹈

(1)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节奏、表情、构图、造型等要素,创造形象和表现情感的艺术样式。

舞蹈的品种有民族舞、民间舞、古典舞、现代舞等;按出场人物的数量可分为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等。

(2)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

①动作与姿态;②抒情与表现;③节奏与韵律。

语言艺术(文学)

(1)语言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影视文学等。

文学是以语言或文字符号作为物化手段的一种特殊艺术形式。文学语言是指加工提炼了的人民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语言。主体通过对于语言的审美把握来塑造艺术形象,表现思想感情。

(2)语言艺术的基本特征

①间接性;②广阔性;③情感性。

综合艺术

1、 戏剧与戏曲

(1)戏剧是指以舞台的演出形式而存在,以演员的动作和声音为主要表现手段,为观众当场表演故事的艺术样式。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它既具有戏剧的一般特点,又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段和审美特征。戏曲将表现审美意境作为最高的艺术追求,唱、念、做、打是其主要的表现手段。程式化、虚拟性是戏曲的主要审美特征,体现出高度的综合性。

戏剧的分类,按其矛盾冲突的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按其容量大小,可以分为多幕剧、独幕剧;按其表现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歌剧和舞剧。中国戏曲种类繁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剧种主要的有京剧、昆曲、豫剧、越剧和黄梅戏等。

(2)戏剧艺术的基本特征

①综合与多样是戏剧的表征;②演员行动是戏剧的基础;③矛盾冲突是戏剧的核心。

2、 电影与电视

(1)电影是将艺术与科学结合而成的一门综合艺术,它以画面为基本元素,并与声音和色彩共同构成电影基本语言和媒介,在银幕上创造直观感性的艺术形象和意境。画面、声音和蒙太奇是电影的主要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

电视属于大众媒介,既有传播新闻信息的功能,同时也有艺术的功能和娱乐的功能。电视艺术与电影在审美特征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既是综合艺术,又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同时又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电影的主要样式有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其中作为电影艺术最主要样式的故事片又可作进一步划分。

电视艺术主要是指电视荧屏上播出的各种文艺作品,其中主要包括电视剧、电视综艺节目、电视艺术片、电视专题文艺节目、音乐电视(MTV)、电视娱乐节目等等。

(2)电影与电视艺术的基本特征

①运动的画面;②重组的时空;③科技与艺术的交融。

【课后思考】

1、 艺术发展史上曾有诗与画、戏剧与电影、音乐与建筑之间关系这样一些探讨主题,试比

较一下你认为有相关性的两门艺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推荐阅读书目:《艺术类型学资料选编》,陆梅林、李心峰主编,华中师大出版社1998年版。

2、课后组织学生观看不同艺术门类的多媒体资料,与教材内容印证,提交主题报告。

第六周

【教学内容】

艺术创作主体

【教学目标】

了解艺术创造主体——艺术家的涵义,认识到艺术创造是特殊的精神生产,理解艺术家的修养和能力,以及创造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教学重点】

艺术家在艺术创造活动中的位置、性质与意义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艺术创造主体——艺术家

1、艺术创造主体——艺术家,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体验者和实践者,也是审美精神产品的创造者和生产者。他们通常具有独立的人格和丰富的情感,掌握专门的艺术技能与技巧,具有良好的修养和突出的审美能力。他们的生命在于创造。同时,艺术家又是具体的和社会的人。艺术家的生命在于创造。

2、依照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实践活动进程的分析,可以将人类生产活动分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精神生产始终是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的。物质生产制约和决定着精神生产的性质,同时精神生产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并且体现出与物质生产不同的特殊性。而艺术创造又是特殊的精神生产,即审美的精神生产。艺术家正是从事审美精神生产的人。

(二)、艺术家的修养和能力

1、艺术家的修养

(1)、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倾向;(2)、广博的知识;(3)、深邃的思想;(4)、丰富的

情感和独立的人格。

2、艺术家的审美创造能力

(1)、敏锐的感知能力;(2)、丰富的想象力;(3)、精湛的艺术技巧。

第二课时

(二)、艺术创造主体以及与艺术创作相关联的客体

1、与艺术创作相关联的客体是包括社会生活、自然界和人在内的客观世界,它应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或经过提炼而具有审美价值。艺术创造客体是主体观照、实践和创造的对象。

2、艺术创造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交流运动与相互运动,是艺术活动的核心。这种相互交流运动是双向的,即主体可以影响客体、作用于客体;客体也可以影响主体、作用于主体。在这一动态过程中,主体应居于矛盾运动的主导方面。主体的价值将通过对客体的实践和创造而得到实现。

【课后思考】

1、如何理解中西艺术理论中关于艺术家的“天才说”,尝试分析中西“天才说”的异同?

第七周

【教学内容】

艺术创造过程

【教学目标】

掌握艺术创造的基本过程及其各个环节的主要特点,理解创造活动中艺术家的心理机制和艺术思维状况。

【教学重点】

艺术体验与日常经验之间的区别,这一区别如何始终贯穿艺术构思、艺术表达过程之中。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艺术体验

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它是创造主体在长期积淀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

1、材料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

2、艺术的体验和审美发现;

3、创造欲望的萌动及动机的生成;

(二)、艺术构思

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家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对生活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组合,形成艺术形象的过程。

1、构思的方式及运作

①整合;②变形;③移情;④意蕴的凝结。

2、艺术意象的形成

艺术意象,是艺术家在构思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审美物象相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语言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主体观念中的艺术形象或情境。

第二课时

(一)、艺术表现

1、艺术意象的物化与表现,是艺术家将自己的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转化为艺术符号,并以物态化形式得以显现,使之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艺术情境或形象体系的过程。

2、艺术内涵的深化

(1)、主体在物化的表现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审美倾向。

(2)、主体在物化的表现过程中不断进行艺术语言的锤炼。

(3)、艺术意蕴将在物化过程中获得提升。

(4)、艺术内涵获得深化的表征是形象、意境或典型的生成。

【课后思考】

1、布置期中考察作业:以近年艺术文化热点为题,提交一篇论文,字数2000字左右。选题由教师提供一个大致范围。

第八周

【教学内容】

艺术创造的心理要素与艺术思维

【教学目标】

了解艺术创造的心理活动过程,理解艺术思维的独特性,对艺术创作规律进行深入把握。

【教学重点】

补充其它心理学理论流派,从而比较之下显现出教材所表述的艺术心理学分析模式的特色。

【教学步骤】

(一)、艺术创造的心理要素

1、审美感知

感知包括感觉和知觉。感觉是指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映象,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审美感觉是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感觉。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的、整体性的把握,审美知觉的对象不是事物的客观物理属性,而是事物的审美属性。审美感觉和知觉通常是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的。

2、审美想象

(1)、审美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和改造,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或情境的过程。审美想象是艺术家从事创造活动以及获得审美经验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

一。想象又分为再造性想象(知觉想象)和创造性想象,艺术家的创造活动主要创造性想象;

(2)、想象的特征:A. 审美想象离不开表象记忆;B. 审美想象是积极的、能动的和创造性的;C. 审美想象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和情感的逻辑;

(3)、想象与联想:审美联想是指审美主体由当前所感知的事物引发而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想象和联想有着密切的联系,联系往往能激发艺术家的想象,想象与联想可以相互交叉与融合。

3、审美情感

(1)、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映,审美情感则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审美对象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2)、情感在创造活动中是联系感知、表象、想象、联想、理解、判断等心理因素的中间环节,是将诸种心理功能综合在一起的“混凝土”,是推动艺术创造思维进展的内驱力;(3)、创造主体的审美情感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同时,又具有很强的个性色彩。

4、审美理解

(1)、审美理解是人在审美过程中对主体与审美对象的相互联系、内容与形式的审美特性极其规律的认识、领悟或把握;(2)、审美理解是和感知、情感、想象等心理因素交织在一起的、领悟式的理解;体现出积淀在感性中的理性,是审美判断和逻辑推理的结果;(3)、审美理解是美感深化的表现和必要环节,能够推动想象和联想的展开,并促成艺术意蕴的升华。

(二)、补充介绍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在艺术领域的解析模式。

第二课时

(一)、艺术思维

艺术思维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灵感。

1、形象思维

(1)、形象思维是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从发现和体验生活、到进行艺术构思、形成艺术意象,并将其物化为艺术形象或艺术情境的整个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主要的思维方式。形象思维具有具象性、情感性、创造性、整体性等特点;

(2)、形象思维的特性:A. 形象思维始终要以具体可感的事象或物象作为思维的材料;B. 形象思维过程中渗透着强烈的审美感情色彩;C. 形象思维具有突出的审美创造性功能。

2、抽象思维

(1)、抽象思维是人类最普遍的思维形式,是运用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思维方法;(2)、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可以在艺术家的创造活动中相互交叉和转化。

3、形象思维与灵感

(1)、灵感是指艺术家在创造活动中,由于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是艺术家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作用,突然激发的、情绪特别亢奋、极富创造力的精神状态;(2)、灵感的特征:突发性、超常性、易逝性;

(3)、形象思维与灵感具有交互作用,灵感是形象思维的深度表现。

【课后思考】

比较诸种艺术创作心理学模式,思考其中蕴含的关于艺术家心态、以及艺术家与生活、艺术家与作品之间关系的不同理论见解。

第九周

【教学内容】

期中考察

【教学目标】

经过半学期的学习,对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进行考察,总结后在授课过程中加以调整、引导。

【教学步骤】

二课时

将学生提交的论文按主题相近性加以分类,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对学生论文及其发言进行评点。

第十周

【教学内容】

艺术作品的构成

【教学目标】

理解艺术作品的主要构成因素,开拓审视艺术作品的角度。

【教学重点】

要认识到内容与形式、感性与理性、再现与表现这三组范畴代表对艺术作品不同的审视方式

【教学步骤】

二课时

(一)、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1)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生活,其中包括客体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内容主要指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诸多要素的总和;

(2)艺术作品的形式,是指艺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亦即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态。其内部联系表现为内部形式,包括内容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组织方式,主要指结构;其外部表现形态呈现为外部形式,即表现内容的方式和手段,包括艺术语言、艺术手法、类型体裁等;

(3)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在艺术创造中,内容常常起到主导的作用,形式的选择应以是否适应内容的需要为原则;但同时,形式又呈现相对的独立性,它不仅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且由于形式的变幻,可以直接影响和制约内容的审美价值的实现。

(二)感性与理性统一

(1)在艺术作品中,感性更多地是指隐含于作品之中的情感因素,以及寄寓在形式之中的感性特色。

(2)在艺术作品中,理性是指通过作品的形象及意境所凸现出的理性内涵。

(3)艺术作品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一方面,艺术作品表现为感性形式与理性内容的统一;另一方面,艺术作品还表现为情感因素与理性精神的统一。

(三)、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1)再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将客体世界及人物真实地呈现于作品之中。

(2)表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重在表达主体的情感和理想,以及对客体世界的思考和评判。

(3)再现和表现从来都是紧密联系的,在侧重再现的艺术作品中,不可能没有表现的因素;在侧重表现的艺术作品中,也不会没有再现的因素,其间只是存在比重的差别。再现性艺术作品同样需要融入主体的情感和理想,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趣;表现性作品也要注重对客体世界及其规律的遵循,只不过它所表达的主要是心理和情感的真实。

第十一周

【教学内容】

艺术作品的层次

【教学目标】

了解艺术作品的层次,从表层到深层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教学重点】

艺术语言、艺术形象、艺术意蕴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艺术语言

1、艺术语言是创造主体在特定艺术种类的创造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和媒介,

按照审美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式。

2、艺术语言是各门类艺术创造的媒介和形式的总称,艺术语言又可具体划分为文学语言、音乐语言、绘画语言和电影语言等。

3、艺术语言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并在艺术发展中不断变化和革新。

4、 艺术语言是渗透了艺术家独特个性的特殊语言。艺术家应在创造活动中不断锤炼语

言,追求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段的创新。

第二课时

(二)、艺术形象

1、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艺术形象既包括鲜明生动的人物,也包括其他富有审美特征的情境、画面和意境。

2、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思想与情感的统一。

(三)、艺术意蕴

艺术意蕴是指在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深层的人生哲理、诗情画意或精神内涵,它是艺术主体对于艺术典型或意境深刻领悟和创造的结果。艺术意蕴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艺术意蕴是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

【课后思考】

1、 推荐阅读:《‘新批评’文集》,赵毅衡编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俄国形式主

义文论选》,三联书店1989年版。进一步思考艺术语言对于艺术作品的审美意义。

第十二周

【教学内容】

典型和意境

【教学目标】

了解典型与意境代表着艺术意象的两种高级形态,同时也代表着叙事性艺术与抒情性艺术、西方艺术传统理论与中国艺术传统理论的两种不同取向,意味着不同的美学精神。

【教学重点】

进行丰富的艺术作品分析、比较,以及范畴理论史的补充,使对典型与意境两个范畴有生动的理解。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典型

典型是指艺术作品中具有一定社会概括性的个性化的艺术形象或形象体系,它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等。艺术典型追求在个性中体现出共性,在特殊中体现出普遍性,在偶然性中体现出必然性,在现象中体现出本质。

第二课时

(二)、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指艺术形象或情境中呈现出的情境交融、虚实相生、能够蕴涵和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及宇宙意识的至高境界,它是主体情感与客观物象的有机统一,在有限的艺术形象中体现出无限的意蕴。

【课后思考】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人声称“典型”与“意境”这两个审美范畴意味着古典美学的理想,在当代艺术实践及理论中,它们已经不复再具有此前的地位,处于逐渐被扬弃的境地。结合对当代艺术的体味,对这一说法进行反思。

第十三周

【教学内容】

艺术的风格、流派与艺术思潮

【教学目标】

了解艺术风格、流派与艺术思潮形成的复杂、多方面的原因。

【教学重点】

对艺术风格的全面把握,是进一步理解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的前提。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艺术风格

1、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的创造个性与艺术作品的语言、情境交互作用所呈现出的相对稳定的整体性艺术特色,风格是艺术家创造个性成熟的标志,也是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标志。风格既包括艺术家个人的风格,也包括流派风格、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等。

2、影响风格形成的主客观因素。

(1)、主观因素:心理功能、生活经历、思想修养、艺术修养。

(2)、客观因素:时代及社会因素、民族因素、文化因素。

3、风格特性

(1)、继承与独创;(2)、稳定与渐变;(3)、多样与同一。

第二课时

(一)、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

1、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组成的艺术派别。

2、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由于受到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艺术领域所出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如西方艺术史上先后出现的古典主义思潮、浪漫主义思潮、现实主义思潮、自然主义思潮、现代主义思潮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等。

【课后思考】

1、就影视艺术而言,“风格”与“类型”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第十四周

【教学内容】

艺术传播

【教学目标】

了解艺术传播的涵义、艺术传播诸方式,理解在传播视野下的艺术活动系统呈现出的特点与规律。

【教学重点】

艺术的大众传播方式构成了当代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它甚至影响着其他艺术传播方式的发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艺术传播内涵

1、艺术传播指的是艺术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是艺术信息在社会系统中的运行。艺术传播具有公共化与个人化相互交融的特点。它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传递给艺术接收者,使其得到扩展。

2、构成艺术传播的5个要素是:传播主体、艺术信息、传播媒介、受传者和传播效果。 第二课时

(二)、艺术传播的方式

1、艺术传播的方式有很多种。历史上先后出现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等方式。

2、现代社会中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现场表演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报刊、广播、影视、网络等)方式。

【课后思考】

1、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提出“我们创造了工具,工具也塑造了我们”,思考一下大众传播方式对艺术的影响。推荐阅读书目:《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本雅明著,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年版。

第十五周

【教学内容】

艺术鉴赏

【教学目标】

了解艺术鉴赏的内涵及鉴赏过程,区分它与娱乐性艺术消费、思辨性批评的不同艺术接受性质。

【教学重点】

理解艺术鉴赏活动中的审美期待视野。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艺术鉴赏的内涵

1、艺术鉴赏是一种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的欣赏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它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再创造活动。

2、 艺术鉴赏的主体性

(1)对艺术作品审美娱乐属性的享用;

(2)对艺术作品审美认知属性的认知;

(3)对艺术作品文化价值的阐释;

(4)对艺术作品形象或意境的再创造。

第二课时

(一)、艺术鉴赏的过程

1、审美期待

(1)、审美期待是指接受主体在欣赏之前或欣赏过程之中,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它使接受者具有了审美需求,并希冀在欣赏中得到满足。期待视野可分为文体期待、意象期待和意蕴期待;(2)、文体期待即指艺术鉴赏者由于艺术作品的类型或形式特征而引发的期待指向;(3)、意象期待即指接受者由于作品中特定的意象或形象而引发的期待指向;(4)、意蕴期待即指接受者由于作品呈现的深层的审美意蕴、人生哲理和情感境界而引发的期待指向。

2、鉴赏流程

(1)、直觉与感知 艺术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审美感知是指人们在注意审美对象形式特点的同时,也已开始关注

审美对象的意义。鉴赏活动往往是在直觉与感知的心理基础上开始的,它将使鉴赏者完成对作品形式美的注意和对其意义的直观感受。

(2)、体验与想象 在鉴赏过程中,主体以自身审美经验为基础,潜入作品规定情景之中进行审美体验,不断推进与作品中情感的交流与融合。同时由于审美想象和联想的展开,鉴赏者可以与作品或艺术家进行对话,洞察其深层意蕴,并使审美愉悦逐渐生成。

(3)、理解与创造 理解既包括对于作品的形象、情境、形式、语言的审美认知,也包括对于作品整体价值的追寻。艺术鉴赏的目标是接受者再创造的完成。鉴赏者对于作品中形象、情境、典型和意境的补充、完善与变异,正是再创造的结晶。

3、审美效应

(1)、共鸣 共鸣是指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称作共鸣。

(2)、净化 净化是指接受者通过对于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共鸣的产生,使情感得到陶冶、精神得到调节、人格得到提升的状态。

(3)、领悟 领悟是指接受者在鉴赏艺术作品时由此引发的对于世界奥秘的洞悉、人生真谛的彻悟,以及精神境界的升华。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效应。

【课后思考】

1、如何理解艺术鉴赏的“二度体验”特征?它的超越意识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十六周

【教学内容】

艺术批评

【教学目标】

了解艺术批评的内涵、作用、批评家的素养,并对艺术批评的形态作初步介绍。

【教学重点】

艺术批评的内涵。让学生理解作为批评在思维方式、话语气质、主体角色、方法意识等方面的基本规定性。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艺术批评的内涵

1、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文化活动。

(1)、艺术批评具有科学性。

(2)、艺术批评具有审美特征。

(3)、艺术批评具有意识形态性。

(4)、艺术批评的对象多样,不仅仅限于作品文本。

(二)、艺术批评的形态

在艺术批评史上出现过多种批评形态,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1)社会批评,如19世纪法国丹纳在其《艺术哲学》中从种族、环境和时代3要素出发,进行艺术批评。

(2)传记批评,如19世纪法国圣·佩韦从研究作者入手去解释作品。

(3)心理批评,如20世纪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方法研究艺术现象和艺术作品。

(4)文本批评,如20世纪法国符号学者罗兰·巴尔特运用符号学方法研究作品本身。

(5)读者批评,如20世纪德国接受美学家姚斯和伊瑟尔强调从接受者的角度研究艺术作品和艺术史。

第二课时

(一)、艺术批评的作用

1、通过对于作品的分析和阐释,评判其审美价值。

2、通过将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对创作产生影响。

3、通过批评的开展,对艺术接受者的鉴赏活动予以影响和指导。

4、通过艺术批评,协调艺术与意识形态其他领域的关系,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二)、艺术批评家

1、 批评家的素养

(1)、思想修养;(2)、理论素养;(3)、艺术素养。

2、 批评家的态度

(1)、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2)、全面公正的科学态度;(3)、艺术民主的平等态度。

【课后思考】

1、显然,我们无法想象在艺术批评实践中,批评者可以做到绝对的“价值中立”,那么如何处理批评者自身的主观倾向性与批评追求的客观性之间的关系?

期末考试

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内容比例:

绪论 约1%

艺术活动 约22%

艺术种类 约18%

艺术创造 约22%

艺术作品 约19%

艺术接受 约18%

试卷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 约36%

简答题 约24%

论述题 约40%

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 约30%

中等难度题 约50%

较难题 约20%

试卷认知层次比例:

了解 约30%

理解 约50%

掌握 约20%


相关文章

  • 最新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
  •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标准教案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该课程是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相关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 (二)课程定位 该课程是相关学科的基础课程,主要对接基础教育.汉语国际教育.文化产业以及其他 ...查看


  • 教师资格证相关信息
  • 一.各类教师资格教育理论综合考试内容 1.高等学校教师资格: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规概论.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导论. 2.中等职业学校(含实习指导)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中学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 ...查看


  • 汽车概论教案
  • 第一章 汽车概述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现代交通运输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2. 公路运输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 3. 我国的公路运输的发展 4. 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 1. 现代交通运输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2. ...查看


  • 深入推进党的十八大精神三进入工作
  • 摘 要:高标准做好党的十八大精神三进入工作,是当前军队院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的重大政治任务.应从基本要求.基本途径和机制保障等方面进行努力,确保三进入工作扎实有效. 关键词:<概论> ...查看


  • 平面构成--点线面教案打印
  • ***平面构成 PINGMIANGOUCHENG ***第一章 <点/线/面>1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和掌握平面构成三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点的基本构成形式 2.能力目标: 通过鉴赏及分析过程,掌握点在平面构 ...查看


  • [民间文学]课程教学大纲(2004级本科)
  • <民间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民间文学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2004级本科) 总 学 时(学分):36学时(3学分) 理论学时:30学时 实践学时:6学时 一.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民间文学>是 ...查看


  • 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前景的调查报告
  • 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前景的调查报告 汉语言是我国五千年文明中最值得炫耀的瑰宝,它也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将其发扬光大,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神圣职责.从现实的角度看,汉语言文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该专业的毕业生知识广阔,适应能力强,尤其在文 ...查看


  • 16烹饪班中国烹饪概论教案
  • 教案 课程名称授课教师授课班级 开课单位开课学期 总课时中国烹饪概论钟小荣16烹饪班2016-201736(36/0)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 第课题次课教学整体设计中国烹饪及其文化特色 第5周星期一(10月2日)第1-2节课时2授课时间 授课类 ...查看


  • 电子商务策划与设计教学进度表
  • 教 学 进 度 表 (2012 -2013 学年度第 一 学期) 课程名称 电子商务策划与设计 授课教师 陈崇新 授课班级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学院(系) 电子商务 专业 09 级 班 计划时数 40 学时 授课周数 15 理论课 24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