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诊断学缩印重点总结

第一单元 症状学

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 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 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 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后逐渐下降至正常见于布鲁菌病

6、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三单元 检体诊断

1、伤寒可见面容为:无欲貌 2、核黄素缺乏可见:地图舌

3、颈静脉搏动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

4、可引起颈静脉怒张的疾病: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梗阻;心包积液。 5、肺实变最早出现的体征:支气管语音

6、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适合听诊:舒张期杂音

7、胸骨左缘第1、2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续性杂音见于:支脉导管未闭。 8、心脏的绝对浊音界是:右心室

9、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主要是:两个半月瓣关闭时的震动。 10、可使二尖瓣狭窄的杂音更为清晰体位:左侧卧位 11、中枢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消失

12、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的机理:血流加速 13、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多见 14、左心功能不全:舒张期奔马律多见

15、洋地黄中毒的心律失常是:频发或多源性室早 16、洋地黄量不足的心律失常是: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 17、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 18、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 19、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

20、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出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 心脏:

周围血管征――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贫血及甲亢等 1、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向左移,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 心浊音界早期稍向左,以后向右扩大,心腰膨出,呈梨形; 心尖部S1亢进,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可伴开瓣音,P2亢进; 2、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常呈抬举性;

心尖部S1减弱,心尖部有3/6级或以上较粗糙的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范围广泛,常向左腋下及左肩胛下角传导。

3、主动脉瓣狭窄: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主动脉瓣区收缩期震颤;

心尖部S1减弱,A2减弱或消失,可听到高调、粗糙的递增-递减型收缩期杂音,向颈部传导。 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颜面较苍白,颈动脉搏动明显,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且范围较广,呈抬举性,可见点头运动及毛细血管搏动征; 有水冲脉;心腰明显呈靴形;

心尖部S1减弱,A2减弱或消失,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叹气样递减型舒张期杂音,可向心尖部传导。

第四单元 实验室诊断

一、血常规

(一)红细胞与血红蛋白 1、减少――贫血

2、绝对性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二)白细胞

中性粒0.5-0.7;嗜酸粒0.005-0.05;嗜碱粒0-0.1; 淋巴0.2-0.4;单核0.03-0.08 1、中性粒

(1)增多: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急性大出血、溶血;中毒(酮症酸中毒),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应用某些药物如激素等。

异常增生性粒细胞增多――多见于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

(2)减少:病毒感染;伤寒、疟疾;再障贫,粒细胞缺乏症及恶性组织细胞病;X线及放射性核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疮);脾亢(肝硬化、班替综合征)。 (3)核象:

核左移――感染、大出血、大面积烧伤、大手术、恶性肿瘤

核右移(常伴白细胞减少)――骨骼造血功能减退或缺乏造血物质(巨幼贫,恶性贫血) 2、嗜酸粒

(1)增多:变态反应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皮肤病) 寄生虫病;

(2)减少:伤寒、副伤寒、应激状态 3、嗜碱粒

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4、淋巴细胞

(1)增多:病毒感染性疾病(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杆菌感染(结核,百日咳)

某些血液病

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2)减少:应用激素、烷化剂,接触放射线,免疫缺陷性疾病 5、单核细胞 增多:生理性;

某些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活动性结核病,疟疾及急性感染的恢复期);

(三)网织红细胞

成人:0.005-0.015,绝对值24-84;新生儿:0.03-0.06

1、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 2、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再障贫,白血病) 意义:贫血疗效观察;骨髓造血功能状态。 (四)红细胞沉降率(血沉)

1、生理性:妇女月经期,妊娠,老年人 2、病理性:

(1)各种炎症(细菌性急性炎症,风湿热,结核病活动) (2)损伤及坏死,心梗 (3)恶性肿瘤

(4)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感染性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肝硬化) (5)贫血 二、骨髓检查

判断骨髓增生程度的主要标准:成熟红细胞/有核细胞 血涂片发现大量原始细胞,提示:急性白血病

骨髓增生程度低下的疾病:再障贫(外周血涂片幼稚细胞) 三、血小板

1、减少:再障,急性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亢 2、增多:反应性:脾摘除术后,急性大失血及溶血之后。

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四、肝脏病检查

1、转氨酶 ALT是反映肝的最敏感指标 (1)肝病:

急性病毒性肝炎:ALT与AST均↑↑,以ALT升高明显 慢性病毒性肝炎:轻度上升或正常 肝硬化(终末期):正常或降低 肝内外胆法淤积:正常或轻度上升 (2)心梗:6-8小时 AST增高 2、碱性磷酸酶(ALP) 增高:胆道阻塞

急慢性肝炎

肝胆系统以外疾病(纤维性骨炎,佝偻病,骨软化症,成骨细胞瘤)

3、Υ-谷氨酰转移酶(Υ-GT)

增高:肝癌;胆道阻塞;肝病(急性肝炎,急慢性酒精肝) 4、乳酸脱氢酶(LDH)

增高:肝病(急性肝炎和中度慢性肝炎,转移性肝癌)

急性心梗;

溶血性疾病,恶性肿瘤,白血病

五、肾功能

(一)肾小球功能

1、血清尿素氮(BUN) 3.2-7.1mmol/l

意义: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但不是肾功能损害的特异性指标 2、血肌酐(Cr) 88-177 意义: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3、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80-120 意义: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 1、浓缩稀释试验――主要是测定远端肾单位功能。 2 降低: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 增高: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 六、生化检查

血清总胆固醇(TC) 2.9-6.0

血清甘油三酯(TG) 男0.44-1.76;女0.39-1.49 血钾 3.5-5.1 血钠 136-146 血氯 98-106 血钙 2.25-2.75 七、免疫学检查 (一)免疫球蛋白

IgM单独明显增高――巨球蛋白血症 增高:各种急性炎症,传染病早期,某些恶性肿瘤(肝癌) 减低――可作为肾脏病诊断与鉴别的诊断依据 1、抗链O (ASO)

增高:提示曾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不一定是近期感染的指标 2、伤寒与副伤寒检查

早期诊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四)自身抗体检测 类风湿固子(RF)检查 ――可作为病变活动及药物治疗后疗效的评价 (五)肿瘤标志物检测

1、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

(1)原发性肝癌――AFP是诊断肝癌最特异的标志物

(2)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若见AFP增高,提示坏死的肝细胞再生。反之,提示肝细胞大量坏死。 (3)妊娠:异常升高可能为胎儿神经管畸形 2、癌胚抗原(CEA) (1)消化器官癌症的诊断

(2)鉴别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 转移性升高 八、尿液检查

(一)颜色和透明度

1、血尿――泌尿系炎症、结核、结石、肿瘤及出血性疾病

2、血红蛋白尿(酱油色)――蚕豆病、阵皮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及恶性疟疾 3、深黄色(胆红素尿)――肝细胞性黄疸及阻塞性黄疸 4、乳糜尿(乳白色)――丝虫病

5、脓尿和菌尿――泌尿系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 6、盐类结晶尿

(二)比重――取决于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 增高――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蛋白尿,失水

减低――尿崩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衰,肾小管间质病 固定(等张尿)-肾实质严重损害 (三)蛋白尿

肾脏疾病,继发性肾损害(糖尿病肾病,狼疮肾);肾外疾病(发热、高血压、妊娠、中毒、心功能不全) (四)管型

1、透明管型――肾实质病 2、细胞管型

红细胞管型――肾小球疾病

白细胞管型――肾实质有活动性感染(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 3、颗粒管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肾盂肾炎,肾小管损伤

4、脂肪管型――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中毒性肾病 5 九、粪便

水样或粥样稀便――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 米泔样便――霍乱

鲜血便――肠道下段出血(痔疮,肛裂) 柏油样便――上消化道出血 灰白色便――阻塞性黄疸 细条状便――直肠癌 绿色粪便――消化不良 十、痰液

红色或红棕色――肺结核,支氯管扩张,肺癌 粉红色泡沫痰――急性肺水肿

铁锈色痰――肺炎链球菌肺炎,肺梗死 棕褐色痰――肺阿米巴脓肿

黄色脓性痰――呼吸系统有化脓性感染 黑色痰――矽肺 1、左室增大:

左心室段延长、圆隆并向左扩展;

左前斜位,左心室仍与脊柱重叠,室间沟向前下移位,在心脏后下缘明显凸出; 左侧位,心后间隙变窄甚至消失,心后下缘的食管前间隙消失。 2、右室增大:

心脏呈二尖瓣型;

心腰变为平直或膨起;

右前斜位,左心室段前缘呈弧形前突,心前间隙变窄。 3、左心房增大:食管受压向后移位;

心右缘双弧影,心底部双心房影; 心左缘可见左心耳突出。 早期增大的观察位置:右前斜位像

左前斜位:心后缘上段向上增大,左主支气管抬高,气管分叉角度增大。

4、缩窄型心包炎:心包钙化

2、胃溃疡:龛影,多见于胃小弯、胃窦部。 3、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球部;激惹征

4、胃癌:充盈缺损;龛影。好发于胃窦部幽门前区。

5、溃疡性结肠炎:多见于远侧结肠(如直肠和乙状结肠)结肠有痉挛,可见向心性狭窄,肠袋变浅,肠壁见小毛刺状凸出龛影。

6、结肠癌:结肠局限性不规则充盈缺损,结肠袋消失,管腔变窄,与正常肠壁分界清楚。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

六、骨与关节

X线平片不能显示正常骨骼的:骨膜 X线透视仅用于:骨髓炎 小儿骨骼的X线特征:骨端

1

第一单元 症状学

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 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 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 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后逐渐下降至正常见于布鲁菌病

6、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三单元 检体诊断

1、伤寒可见面容为:无欲貌 2、核黄素缺乏可见:地图舌

3、颈静脉搏动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

4、可引起颈静脉怒张的疾病: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梗阻;心包积液。 5、肺实变最早出现的体征:支气管语音

6、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适合听诊:舒张期杂音

7、胸骨左缘第1、2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续性杂音见于:支脉导管未闭。 8、心脏的绝对浊音界是:右心室

9、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主要是:两个半月瓣关闭时的震动。 10、可使二尖瓣狭窄的杂音更为清晰体位:左侧卧位 11、中枢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消失

12、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的机理:血流加速 13、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多见 14、左心功能不全:舒张期奔马律多见

15、洋地黄中毒的心律失常是:频发或多源性室早 16、洋地黄量不足的心律失常是: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 17、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 18、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 19、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

20、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出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 心脏:

周围血管征――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贫血及甲亢等 1、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向左移,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 心浊音界早期稍向左,以后向右扩大,心腰膨出,呈梨形; 心尖部S1亢进,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可伴开瓣音,P2亢进; 2、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常呈抬举性;

心尖部S1减弱,心尖部有3/6级或以上较粗糙的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范围广泛,常向左腋下及左肩胛下角传导。

3、主动脉瓣狭窄: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主动脉瓣区收缩期震颤;

心尖部S1减弱,A2减弱或消失,可听到高调、粗糙的递增-递减型收缩期杂音,向颈部传导。 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颜面较苍白,颈动脉搏动明显,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且范围较广,呈抬举性,可见点头运动及毛细血管搏动征; 有水冲脉;心腰明显呈靴形;

心尖部S1减弱,A2减弱或消失,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叹气样递减型舒张期杂音,可向心尖部传导。

第四单元 实验室诊断

一、血常规

(一)红细胞与血红蛋白 1、减少――贫血

2、绝对性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二)白细胞

中性粒0.5-0.7;嗜酸粒0.005-0.05;嗜碱粒0-0.1; 淋巴0.2-0.4;单核0.03-0.08 1、中性粒

(1)增多: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急性大出血、溶血;中毒(酮症酸中毒),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应用某些药物如激素等。

异常增生性粒细胞增多――多见于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

(2)减少:病毒感染;伤寒、疟疾;再障贫,粒细胞缺乏症及恶性组织细胞病;X线及放射性核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疮);脾亢(肝硬化、班替综合征)。 (3)核象:

核左移――感染、大出血、大面积烧伤、大手术、恶性肿瘤

核右移(常伴白细胞减少)――骨骼造血功能减退或缺乏造血物质(巨幼贫,恶性贫血) 2、嗜酸粒

(1)增多:变态反应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皮肤病) 寄生虫病;

(2)减少:伤寒、副伤寒、应激状态 3、嗜碱粒

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4、淋巴细胞

(1)增多:病毒感染性疾病(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杆菌感染(结核,百日咳)

某些血液病

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2)减少:应用激素、烷化剂,接触放射线,免疫缺陷性疾病 5、单核细胞 增多:生理性;

某些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活动性结核病,疟疾及急性感染的恢复期);

(三)网织红细胞

成人:0.005-0.015,绝对值24-84;新生儿:0.03-0.06

1、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 2、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再障贫,白血病) 意义:贫血疗效观察;骨髓造血功能状态。 (四)红细胞沉降率(血沉)

1、生理性:妇女月经期,妊娠,老年人 2、病理性:

(1)各种炎症(细菌性急性炎症,风湿热,结核病活动) (2)损伤及坏死,心梗 (3)恶性肿瘤

(4)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感染性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肝硬化) (5)贫血 二、骨髓检查

判断骨髓增生程度的主要标准:成熟红细胞/有核细胞 血涂片发现大量原始细胞,提示:急性白血病

骨髓增生程度低下的疾病:再障贫(外周血涂片幼稚细胞) 三、血小板

1、减少:再障,急性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亢 2、增多:反应性:脾摘除术后,急性大失血及溶血之后。

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四、肝脏病检查

1、转氨酶 ALT是反映肝的最敏感指标 (1)肝病:

急性病毒性肝炎:ALT与AST均↑↑,以ALT升高明显 慢性病毒性肝炎:轻度上升或正常 肝硬化(终末期):正常或降低 肝内外胆法淤积:正常或轻度上升 (2)心梗:6-8小时 AST增高 2、碱性磷酸酶(ALP) 增高:胆道阻塞

急慢性肝炎

肝胆系统以外疾病(纤维性骨炎,佝偻病,骨软化症,成骨细胞瘤)

3、Υ-谷氨酰转移酶(Υ-GT)

增高:肝癌;胆道阻塞;肝病(急性肝炎,急慢性酒精肝) 4、乳酸脱氢酶(LDH)

增高:肝病(急性肝炎和中度慢性肝炎,转移性肝癌)

急性心梗;

溶血性疾病,恶性肿瘤,白血病

五、肾功能

(一)肾小球功能

1、血清尿素氮(BUN) 3.2-7.1mmol/l

意义: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但不是肾功能损害的特异性指标 2、血肌酐(Cr) 88-177 意义: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3、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80-120 意义: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 1、浓缩稀释试验――主要是测定远端肾单位功能。 2 降低: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 增高: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 六、生化检查

血清总胆固醇(TC) 2.9-6.0

血清甘油三酯(TG) 男0.44-1.76;女0.39-1.49 血钾 3.5-5.1 血钠 136-146 血氯 98-106 血钙 2.25-2.75 七、免疫学检查 (一)免疫球蛋白

IgM单独明显增高――巨球蛋白血症 增高:各种急性炎症,传染病早期,某些恶性肿瘤(肝癌) 减低――可作为肾脏病诊断与鉴别的诊断依据 1、抗链O (ASO)

增高:提示曾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不一定是近期感染的指标 2、伤寒与副伤寒检查

早期诊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四)自身抗体检测 类风湿固子(RF)检查 ――可作为病变活动及药物治疗后疗效的评价 (五)肿瘤标志物检测

1、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

(1)原发性肝癌――AFP是诊断肝癌最特异的标志物

(2)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若见AFP增高,提示坏死的肝细胞再生。反之,提示肝细胞大量坏死。 (3)妊娠:异常升高可能为胎儿神经管畸形 2、癌胚抗原(CEA) (1)消化器官癌症的诊断

(2)鉴别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 转移性升高 八、尿液检查

(一)颜色和透明度

1、血尿――泌尿系炎症、结核、结石、肿瘤及出血性疾病

2、血红蛋白尿(酱油色)――蚕豆病、阵皮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及恶性疟疾 3、深黄色(胆红素尿)――肝细胞性黄疸及阻塞性黄疸 4、乳糜尿(乳白色)――丝虫病

5、脓尿和菌尿――泌尿系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 6、盐类结晶尿

(二)比重――取决于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 增高――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蛋白尿,失水

减低――尿崩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衰,肾小管间质病 固定(等张尿)-肾实质严重损害 (三)蛋白尿

肾脏疾病,继发性肾损害(糖尿病肾病,狼疮肾);肾外疾病(发热、高血压、妊娠、中毒、心功能不全) (四)管型

1、透明管型――肾实质病 2、细胞管型

红细胞管型――肾小球疾病

白细胞管型――肾实质有活动性感染(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 3、颗粒管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肾盂肾炎,肾小管损伤

4、脂肪管型――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中毒性肾病 5 九、粪便

水样或粥样稀便――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 米泔样便――霍乱

鲜血便――肠道下段出血(痔疮,肛裂) 柏油样便――上消化道出血 灰白色便――阻塞性黄疸 细条状便――直肠癌 绿色粪便――消化不良 十、痰液

红色或红棕色――肺结核,支氯管扩张,肺癌 粉红色泡沫痰――急性肺水肿

铁锈色痰――肺炎链球菌肺炎,肺梗死 棕褐色痰――肺阿米巴脓肿

黄色脓性痰――呼吸系统有化脓性感染 黑色痰――矽肺 1、左室增大:

左心室段延长、圆隆并向左扩展;

左前斜位,左心室仍与脊柱重叠,室间沟向前下移位,在心脏后下缘明显凸出; 左侧位,心后间隙变窄甚至消失,心后下缘的食管前间隙消失。 2、右室增大:

心脏呈二尖瓣型;

心腰变为平直或膨起;

右前斜位,左心室段前缘呈弧形前突,心前间隙变窄。 3、左心房增大:食管受压向后移位;

心右缘双弧影,心底部双心房影; 心左缘可见左心耳突出。 早期增大的观察位置:右前斜位像

左前斜位:心后缘上段向上增大,左主支气管抬高,气管分叉角度增大。

4、缩窄型心包炎:心包钙化

2、胃溃疡:龛影,多见于胃小弯、胃窦部。 3、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球部;激惹征

4、胃癌:充盈缺损;龛影。好发于胃窦部幽门前区。

5、溃疡性结肠炎:多见于远侧结肠(如直肠和乙状结肠)结肠有痉挛,可见向心性狭窄,肠袋变浅,肠壁见小毛刺状凸出龛影。

6、结肠癌:结肠局限性不规则充盈缺损,结肠袋消失,管腔变窄,与正常肠壁分界清楚。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

六、骨与关节

X线平片不能显示正常骨骼的:骨膜 X线透视仅用于:骨髓炎 小儿骨骼的X线特征:骨端

1


相关文章

  • 西医诊断学重点总结
  • <西医诊断学>思考题 常见症状 1.发热有哪些常见病因 ? 2.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 3.各种热型的特征和临床意义 4.痰液的外观性状有哪些? 5.患者有咳嗽.粘液脓痰提示什么? 6.患者长期咳嗽.大量脓痰伴大量咯血提示哪些疾病 ...查看


  • 住院病历的书写标准
  • 住院病历 姓名: 出生地: 性别: 常住地址: 年龄: 单位: 民族: 入院时间: 年 月 日 时 婚况: 病史采集时间: 年 月 日 时 职业: 病史陈述者: 发病节气: 可靠程度: 主诉: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要求重点突出 ...查看


  • 中医副高级职称评定申请资料个人业务工作总结(
  • 业务工作总结 本人于1996年6月从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以后,即到========中医医院工作至今,于2008年12月聘任为主治医师.现将聘任以后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基础知识,不断吸取新知识.新技术.被聘任为主治医师以后,我知道这并不 ...查看


  •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西医诊断学]总结笔记(二)
  • (一)红细胞与血红蛋白 1.减少――贫血 2.绝对性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二)白细胞 中性粒0.5-0.7:嗜酸粒0.005-0.05:嗜碱粒0-0.1: 淋巴0.2-0.4:单核0.03-0.08 1.中性粒 (1)增多:感染:严重 ...查看


  • 省会三级甲等中医院发展战略思考
  • C HINESE 论述 DISCUSSION 省会三级甲等中医院发展战略思考 ■ 胡立强① 虞坚尔② [关键词]中医院 发展战略 [摘 要]省会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面临很多困难,通过对目前三级中医院发展现状分析,结合现 ...查看


  • 风湿科中医临床路径
  • 风 湿 科 中医临床路 径 目 录 大偻(强直性脊柱炎)中医临床路径„„„„„„„„„„„231 骨痹(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236 痛风中医临床路径„„„„„„„„„„„„„„„„„„„242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 ...查看


  • 宁夏医科大学2012年
  • 宁夏医科大学 2012 年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宁夏医科大学位于美丽的塞上湖城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学 校于 1978 年在宁夏高校中首先开展研究生教育.目前,拥有 7 个一级 学科.3 个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能够招收和 ...查看


  • 中医眼科学重点
  • 中医眼科学 1.中医眼科学发展史简况:(填空题) 萌芽时期(南北朝以前) 奠基时期(隋代-唐代) 独立发展时期(宋代-元代) 兴盛时期(明代-清朝鸦片战争之前) 衰落与复兴时期(清朝鸦片战争以后至今) 2.眼为视觉器官,包括眼球.视路和眼附 ...查看


  • 2015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及实施情况总结.分析
  • 针推科二0一四年工作总结 一.基本建设 1. 在2014年,门诊和住院部病床达到了50张,添臵了局部熏蒸治疗仪2台. 2. 治未病室,制定了治未病服务规范和流程,规范了治未病工作制度. 3. 存在的不足是专科设备短缺:如消炎止痛设备,微波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