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风景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消隐了的浆声灯影

谢冕

五十年代访问南京时,听说秦淮河已变成臭水沟。我怕那事实污了我心中华彩的六朝金粉,没有勇气去看。后来,听说市政当局终于修复了秦淮河,欣喜之余,总想找个机会去圆这个秦淮之梦。但机会没有到来,这一相隔数十年的阔别竟把当年的满头青丝变成了苍苍茫茫的一堆乱雪。

秦淮画舫中有过纸醉金迷的梦影,但那里也保留了一些在江山易帜时刻表现出惊人气节的奇女子。这些才情并茂的女子,以舞衫歌扇的千种风情而赢得艳名。而她们在社稷危难之际表现出来的勇气、胆识、壮烈和果决,却令普天下的男人为之愧赧,更不论当日围绕在她们舞裙周围的、号称文坛魁首的那些显赫人物的尴尬和卑琐了。

一出《桃花扇》演出了数百年来人们为之荡气回肠的正气歌。这虽是遥远的故事,但却牵萦着人们的深深的思念。我曾给一位南京友人写信说:重访南京的愿望之所以如此强烈,不仅是要追寻那里留下的青春和爱情的足迹,同时也是为了向那位卑微而心灵崇高的女性致敬。

阔别三十七年后,我终于来到南京,终于拜访了秦淮河,拜访了重修的香君故居。媚香楼的匾额当然是新刻的。那里的摆设是否有据却也难说。作为初访者的第一个印象只觉得那里的世俗之息与我们从孔尚任的剧本中感受到的雅致相去甚远。秦淮河、夫子庙一带,桃叶渡、乌衣巷皆昔时文物鼎盛之地,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香君故居既已“修复”,当以《桃花扇》旧事为背景和主干方是。这将使历史和文学、旅游和文化得到融汇。但是,在今日的“媚香楼”,我却没有找到一把哪怕是小小的点染着那女子碧血丹心的扇子!这即使从商业的眼光来看,也是缺乏文化造成的“疏忽”。

文人有积习,每到一处总喜欢寻找那些名家笔下的有关遗迹,不管是真是幻,是记实,是虚构。这次来到秦淮河,当然要找朱自清和俞平伯两位先生笔下的浆声灯影了。我记得当年秦淮画舫的典丽,小游艇雅致的窗格,以及每船都有的迷人的灯影。我记得那河上的夜雾和朦胧的月色,也记得灯火阑珊之时的那份清寂。河上的箫鼓歌吹,那橹声点染的幽长,无时不在唤起追寻的热情。

这番金陵访旧,除了前述的满怀对那几位女性的敬意,便好似要圆这浆声灯影的梦了。那夜与南京学界友人欢聚“秦淮人家”,二楼整座大厅悬挂着江南灯彩,很显示出六朝古都的繁盛。饭店服务开始的歌舞也真淳雅朴,一扫那种职业演员的匠气和矫情。趁着夜幕初降,坐上游艇想领略秦淮的清艳。迎面而来的却是五光十色的灯火和嘈杂的乐声,与秦淮风光全然异趣的喧哗。冲激着彩色喷泉的电光,这种现代声光技术激发的现代热情,一时间把秦淮河的远古情调扫荡得无影无踪。我们乘坐的那只游艇,原来是为音乐喷泉而设。它不走远,只是面向着电光在那里左右移动着……

东关头呢?东关头沿路断续的歌声呢?利涉桥呢?大中桥呢,大中桥边的疏林淡月呢?在朱自清的散文中,我看到了“黄而有晕”的灯火,在繁星交错的光雾中摇曳的“杨柳的柔条”,盈盈地升上柳梢的月亮,如梦似幻的轻悠的歌吹,如今,都隐失在现代声光的繁华奢靡之中了!炫奇、刺激、肤浅的陶醉,唯一缺乏的是自古而今的文化上、审美上、情感上的夜秦淮!

我寻找与这座古城相和谐的秦淮,与秦淮相和谐的浆声灯影。而此刻,我却意外地邂逅了在世界任何地方,在香港的尖沙咀,在新加坡的圣陶沙,在纽约的百老汇都能看到的喧哗和繁盛,而独独失去了旧时秦淮的那韵味,那情趣,那一份潇洒和飘逸!

1994年7月24日

(选自《心中的风景》)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并有怎样表达效果?(4分)

(1)我怕那事实污了我心中华彩的六朝金粉,没有勇气去看。

(2)这一相隔数十年的阔别竟把当年的满头青丝变成了苍苍茫茫的一堆乱雪。

12.概括文章开头三小节的主要内容,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艺术效果。(5)

13.这即使从商业的眼光来看,也是缺乏文化造成的“疏忽”。你认为删去加点的关联词语,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否相同?为什么?(6分)

14.结合全文内容,探究秦淮河“浆声灯影”的具体内涵及其消隐的原因。(8分)

阅读答案:

11.(1)借代手法。金粉:旧时妇女妆饰用的铅粉,常用以形容繁华绮丽。这样说突出了历史上繁华绮丽的秦淮河在作者心中的印象和分量。(2)比喻手法。把年轻时的黑头发比喻成青丝,把年老时的白头发比喻成一堆乱雪。这样比说明阔别时间之长,同时前后对比,也让人产生一种沧桑之感。语言形象。

12.开头三节主要写几十年来一直渴望重访秦淮河,感受秦淮画舫纸醉金迷的梦影,表达对李香君等秦淮女子的钦敬。这样写是对下文的有力铺垫。下文写重到秦淮,没有了浆声灯影,见不到古代的风雅,非常失望,从而表达了对商品经济背景下文化失落和匮乏的惋惜之情。

13.原句是假设关系,退一步说的意思。删去加点的关联词语,意思完全不同。作者反对和抨击的,是重新修整的秦淮河边商业味过浓、历史文化气息消隐的现象。没有了假设关系,就变成作者赞成从商业角度包装旅游景点的意思了。这显然有悖作者的原意。

14.“浆声灯影”在文中的具体内容:《桃花扇》里秦淮河的历史文化氛围;朱自清和俞平伯笔下秦淮河的典丽画舫、清幽歌声、优美情调。这些内容消隐的原因:匮乏的历史文化氛围,过度的现代电光声色,急功近利的商业目的,缺少和古城相和谐的富有个性的人文景观等。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消隐了的浆声灯影

谢冕

五十年代访问南京时,听说秦淮河已变成臭水沟。我怕那事实污了我心中华彩的六朝金粉,没有勇气去看。后来,听说市政当局终于修复了秦淮河,欣喜之余,总想找个机会去圆这个秦淮之梦。但机会没有到来,这一相隔数十年的阔别竟把当年的满头青丝变成了苍苍茫茫的一堆乱雪。

秦淮画舫中有过纸醉金迷的梦影,但那里也保留了一些在江山易帜时刻表现出惊人气节的奇女子。这些才情并茂的女子,以舞衫歌扇的千种风情而赢得艳名。而她们在社稷危难之际表现出来的勇气、胆识、壮烈和果决,却令普天下的男人为之愧赧,更不论当日围绕在她们舞裙周围的、号称文坛魁首的那些显赫人物的尴尬和卑琐了。

一出《桃花扇》演出了数百年来人们为之荡气回肠的正气歌。这虽是遥远的故事,但却牵萦着人们的深深的思念。我曾给一位南京友人写信说:重访南京的愿望之所以如此强烈,不仅是要追寻那里留下的青春和爱情的足迹,同时也是为了向那位卑微而心灵崇高的女性致敬。

阔别三十七年后,我终于来到南京,终于拜访了秦淮河,拜访了重修的香君故居。媚香楼的匾额当然是新刻的。那里的摆设是否有据却也难说。作为初访者的第一个印象只觉得那里的世俗之息与我们从孔尚任的剧本中感受到的雅致相去甚远。秦淮河、夫子庙一带,桃叶渡、乌衣巷皆昔时文物鼎盛之地,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香君故居既已“修复”,当以《桃花扇》旧事为背景和主干方是。这将使历史和文学、旅游和文化得到融汇。但是,在今日的“媚香楼”,我却没有找到一把哪怕是小小的点染着那女子碧血丹心的扇子!这即使从商业的眼光来看,也是缺乏文化造成的“疏忽”。

文人有积习,每到一处总喜欢寻找那些名家笔下的有关遗迹,不管是真是幻,是记实,是虚构。这次来到秦淮河,当然要找朱自清和俞平伯两位先生笔下的浆声灯影了。我记得当年秦淮画舫的典丽,小游艇雅致的窗格,以及每船都有的迷人的灯影。我记得那河上的夜雾和朦胧的月色,也记得灯火阑珊之时的那份清寂。河上的箫鼓歌吹,那橹声点染的幽长,无时不在唤起追寻的热情。

这番金陵访旧,除了前述的满怀对那几位女性的敬意,便好似要圆这浆声灯影的梦了。那夜与南京学界友人欢聚“秦淮人家”,二楼整座大厅悬挂着江南灯彩,很显示出六朝古都的繁盛。饭店服务开始的歌舞也真淳雅朴,一扫那种职业演员的匠气和矫情。趁着夜幕初降,坐上游艇想领略秦淮的清艳。迎面而来的却是五光十色的灯火和嘈杂的乐声,与秦淮风光全然异趣的喧哗。冲激着彩色喷泉的电光,这种现代声光技术激发的现代热情,一时间把秦淮河的远古情调扫荡得无影无踪。我们乘坐的那只游艇,原来是为音乐喷泉而设。它不走远,只是面向着电光在那里左右移动着……

东关头呢?东关头沿路断续的歌声呢?利涉桥呢?大中桥呢,大中桥边的疏林淡月呢?在朱自清的散文中,我看到了“黄而有晕”的灯火,在繁星交错的光雾中摇曳的“杨柳的柔条”,盈盈地升上柳梢的月亮,如梦似幻的轻悠的歌吹,如今,都隐失在现代声光的繁华奢靡之中了!炫奇、刺激、肤浅的陶醉,唯一缺乏的是自古而今的文化上、审美上、情感上的夜秦淮!

我寻找与这座古城相和谐的秦淮,与秦淮相和谐的浆声灯影。而此刻,我却意外地邂逅了在世界任何地方,在香港的尖沙咀,在新加坡的圣陶沙,在纽约的百老汇都能看到的喧哗和繁盛,而独独失去了旧时秦淮的那韵味,那情趣,那一份潇洒和飘逸!

1994年7月24日

(选自《心中的风景》)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并有怎样表达效果?(4分)

(1)我怕那事实污了我心中华彩的六朝金粉,没有勇气去看。

(2)这一相隔数十年的阔别竟把当年的满头青丝变成了苍苍茫茫的一堆乱雪。

12.概括文章开头三小节的主要内容,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艺术效果。(5)

13.这即使从商业的眼光来看,也是缺乏文化造成的“疏忽”。你认为删去加点的关联词语,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否相同?为什么?(6分)

14.结合全文内容,探究秦淮河“浆声灯影”的具体内涵及其消隐的原因。(8分)

阅读答案:

11.(1)借代手法。金粉:旧时妇女妆饰用的铅粉,常用以形容繁华绮丽。这样说突出了历史上繁华绮丽的秦淮河在作者心中的印象和分量。(2)比喻手法。把年轻时的黑头发比喻成青丝,把年老时的白头发比喻成一堆乱雪。这样比说明阔别时间之长,同时前后对比,也让人产生一种沧桑之感。语言形象。

12.开头三节主要写几十年来一直渴望重访秦淮河,感受秦淮画舫纸醉金迷的梦影,表达对李香君等秦淮女子的钦敬。这样写是对下文的有力铺垫。下文写重到秦淮,没有了浆声灯影,见不到古代的风雅,非常失望,从而表达了对商品经济背景下文化失落和匮乏的惋惜之情。

13.原句是假设关系,退一步说的意思。删去加点的关联词语,意思完全不同。作者反对和抨击的,是重新修整的秦淮河边商业味过浓、历史文化气息消隐的现象。没有了假设关系,就变成作者赞成从商业角度包装旅游景点的意思了。这显然有悖作者的原意。

14.“浆声灯影”在文中的具体内容:《桃花扇》里秦淮河的历史文化氛围;朱自清和俞平伯笔下秦淮河的典丽画舫、清幽歌声、优美情调。这些内容消隐的原因:匮乏的历史文化氛围,过度的现代电光声色,急功近利的商业目的,缺少和古城相和谐的富有个性的人文景观等。


相关文章

  • 永远的风景阅读答案
  • 阅读现代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永远的风景 ①我喜欢这么一首诗:"马车驶回遥远的岁月/运来玉黍和小米/夕阳返照村巷/流水注入瓷器/那人在瓷器外/稳坐青山/横吹牧笛--"这是一幅圆融的古朴画卷,每个读到它的人,都会听到那平和 ...查看


  • 初中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五(含答案)
  • 初中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五) (一)不 画 别 人 的 风 景 ①怀斯是美国一位怀乡写实主义绘画大师.我的朋友希望她正在读七年级的 小女儿能够多临摹一些怀斯的风景画,可是她的女儿却说:"不,我不画别人的风景!"" ...查看


  • [欣赏是一道绝美的风景]阅读附答案
  • 欣赏是一道绝美的风景顾晓蕊⑴初春的一天,我沿着河堤散步,两岸的花儿开了,粉粉白白的煞是好看.忽然被一块石头绊住,我低头看去,石缝里绽出一朵小花.在无人注目的角落,它随风摇曳,清淡出尘,我不由想起一张熟悉的面孔.⑵她是我的高中同学胡梦蝶,名字 ...查看


  • 湘湖阅读答案
  • 我曾期待 湘湖,家乡的秀丽之湖.一个曾为北宋萧山县令杨时所吟"潮光写出千秀峰,天影融成十里秋"的湘湖,不仅山清水秀闻名,更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当我首闻区政府将大唱"西湘记"的宏伟蓝图后,心中期盼开发 ...查看


  • "八岁,一个人去旅行"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8-22题.(15分)八岁,一个人去旅行(节选)吴念真她一直看着我,凹瘪的嘴一直不停地嚼着什么,让我有点不自在.有点害怕起来.于是,我只好转身跪到椅子上,面对车窗假装看风景.可是火车一下子开进了三貂岭和牡丹之间那段超长的 ...查看


  • 走向大自然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各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走向大自然 王充闾 "人诗意地居住在大地上".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这句诗因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的阐发而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在海德格尔那里, "诗意"已远不只是一种艺术追求 ...查看


  • [逃离]阅读答案
  • 逃 离 郭静娟 食堂的门口有一棵树.向着横斜里伸展着几根粗粗的树条,短短长长,树干上随意点缀着些浓 淡不一的绿.每每傍晚时分我从那里走过,看它在夕阳里静静站立,就像站在油画里一般,说不出的朴拙和奇异.天边的山霞有时绚丽有时深沉.仿佛是多变的 ...查看


  • 拜谒武夷山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 拜 谒 武 夷 山 任剑锋 我一直迟迟不敢动笔写这座集有黄山之奇.桂林之秀.泰岱之雄.华岳之险.西湖之美于一身的武夷山.因为已有很多的作家写了,那么多的佳作在由衷地赞美着她.我惟恐自己疏浅的文学 ...查看


  • 舒婷[仁山智水]阅读答案
  • , 仁山智水舒婷①承蒙山西同行盛情,我们几个写作人暑期应邀参加采风.五台山寒气砭骨,应县悬空寺大雨倾盆,云冈石窟外阳光酷热,众佛居所却是一片沁凉.归途心血来潮又钻进张家界,个个鞋子都开了口,双颊贴着太阳斑回家.②朋友见面寒暄:五台山好玩吗?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