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抛光液成分分析,抛光液配方原理及生产技术工艺

化学抛光液成分分析,抛光原理及配方技术开发

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抛光液的研究背景,理论基础,参考配方等,本文中的配方数据经过修改,如需更详细资料,可咨询我们的技术工程师。

化学抛光液,用于不锈钢电解抛光。禾川化学引进尖端配方解剖技术,致力于化学抛光液成分分析,配方还原,研发外包服务,为抛光液相关企业提供一整套配方技术解决方案。

1 背景

经过机械抛光后的铝合金工件虽然已经获得光亮的表面,但若将机械抛光后的工件直接进行阳极氧化,所得到的只是一个平滑的表面而得不到反光系数较高的膜层,所以经机械抛光后的工件还必须进行化学抛光或电抛光,以除去工件表面在机械抛光时所形成的晶体变形层,从而获得光亮、细致的表面。

铝合金的化学抛光可分为碱性抛光和酸性抛光两种。酸性化学抛光的主要原料是磷酸、硫酸、硝酸、乙酸、氟化氢铵等。由这些基本原料根据加工目的的不同可以组成很多配方,在化学抛光中仅有这些基本原料组成的配方并不能很好地满足生产要求,还需要有目的的在抛光溶液中添加一些旨在提高其光泽度和平滑度的添加物质。这些添加物质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无机盐;二是有机物。无机盐中采用的最多的是银、铜、镍、铬等,有机物有甘油、草酸、柠檬酸、氨基酸等。 禾川化学通过多年沉积, 运用精细化工的复配技术, 做了小试和应用试验, 研制了一种铝合金化学抛光液配方技术;化学抛光可以认为是在一个特定条件下的光面化学侵蚀过程,其结果是需要获得一个平滑而光亮的表面,但并不是所有的铝合金材料都可以得到这个效果,一般而言,化学抛光的质量随铝合金各组分的不

同而异,含铜及锌的铝合金抛光效果较差,而高硅铝则完全不适合化学抛光,通常是铝的纯度越高,抛光效果越好,抛光后的反射率越高。

样品分析检测流程:样品确认—物理表征前处理—大型仪器分析—工程师解谱—分析结果验证—后续技术服务。有任何配方技术难题,可即刻联系禾川化学技术团队,我们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配方技术解决方案!

化学抛光广泛应用于:一是铝合金经喷砂或拉丝后旨在对其表面进行光泽处理的加工;二是经机械抛光后的工件进行化学二次研磨以消除抛光时的抛光纹理,得到平滑而均匀的光亮表面,在理想状态下化学抛光可以做到比电解抛光更为平滑光亮的镜面效果;三是铝合金工件在进行纹理蚀刻前或在阳极氧化前为了获得一个基本的光度(或称为底光)而进行的加工。在这三种应用中以机械抛光后的化学抛光要求最为严格,同时也最难控制。

2 化学抛光液

2.1化学抛光原理

化学抛光是通过抛光溶液对工件微观凹凸表面的膜层形成及溶解速率不同而达到抛光的目的; 为了使在抛光过程中对铝合金的溶解速率最小,需要膜层的形成速率大于溶解速率,这一目的是通过提高抛光溶液的黏度及溶液中的氧化剂或其他成膜添加剂达到的; 关于化学抛光的用量目前并无一个权威的解释,目前有两种观点;

一是通过工件在抛光过程中由于扩散的控制而形成的氧化膜层或置换层并抑制金属的溶解速率,达到研磨的目的; 当然不管是膜层还是置换层都不可能无限制的生长,在生长的同时也会被溶解; 在工件表面的凹凸表面,凹面的膜层或置换

层会优先一步形成,同时要厚一些; 凸面的膜层或置换层会滞后一步形成,同时要薄一些。这是由于凸起面电流集中,活性大,溶解速率较凹面大所致。而这种现象的发生使铝合金的凹凸表面产生了腐蚀速率差,化学抛光正是利用了这种腐蚀速率差来完成对铝合金表面的整平作用,达到表面平滑光亮的目的。与此原理相关的抛光溶液都是浓度高的,比如常用的三酸、二酸抛光等,由于这类抛光溶液的黏稠度高及添加物质的作用,时期扩散速率很低。

二是利用化学抛光溶液的低浓度来达到对铝合金工件表面低溶解速率的作用并产生研磨效果。这种方法所用的抛光溶液一般都是由稀的硝酸和磷酸组成,铬酐提供氧化剂,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也属于此类作用。其抛光原理和上述基本相同,都是通过抛光溶液对铝合金表面凹凸面的溶解速率差使铝合金工件经抛光后达到平滑和光亮的目的。

2.2化学抛光液常见组分

1)硝酸银:硝酸银能明显提高光亮度,是化学抛光中常用的添加剂,但添加量不能过多,否则容易出现蚀点,银离子不能消除抛光过程中产生的透光度不良的现象,普通三酸或磷酸-硝酸抛光添加量一般控制在10-150mg/L;不含硝酸或低硝酸添加量为0.2~1mg/L;

2)硝酸铜(或硫酸铜):硝酸铜能提高光亮度但不如银盐的效果好,但铜盐能改善在抛光过程中产生的透光度不良的现象,铜的添加量相对于银盐来说要大得多,但铜盐添加过多容易在工件表面出现条纹、蚀点等,铜离子过多时经抛光后的铝合金表面会有一层明显的置换铜层,其添加量一般可取0.1~5g/L。

3)镍离子:镍离子单独使用对于光亮度和透光度等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贡献,但当与铜离子配合时可以明显改善抛光的透光性及平滑度,以合适的比例加

入抛光溶液中可以得到平滑度及光亮度优异的抛光效果,添加量一般以铜的添加量为基准,约为铜的10倍左右时其效果最好(摩尔比以7~10倍为宜)。

4)铵盐:铵盐对抛光的光度和平滑度等没有什么特别作用,但可明显改善抛光时氮氧化物的逸出,改善工作环境,铵盐可以硫酸铵、磷酸铵、硝酸铵的形式加入,如果以硝酸铵的形式加入切莫在高温下进行,应先将硝酸铵溶于少量水或磷酸中再加入,铵盐的添加量没有一定的规定,一般以5~50g/L为宜,铵根离子浓度越高抑制氮氧化物逸出的效果越明显,如果以硝酸铵来补充硝酸的消耗则应通过计算加入。

5)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可以作为一种氧化剂添加到抛光溶液中,当抛光液中午硝酸时,添加高锰酸钾可以提高平滑度和光亮度,在有高锰酸钾的情况下,在抛光溶液中添加一定量的硝酸铵时,黄烟的产生量会明显减少,甚至没有黄烟。高锰酸钾的添加量一般5~10g/L。

6)尿素:尿素的加入也具有抑制氮氧化物逸出的作用,同时还能改善抛光效果,在使用尿素时要注意硝酸的用量和温度,使用尿素时如控制不当或抛光液中有催化性杂质存在时,尿素会促进硝酸的分解而产生大量氮氧化物气体,同时也使抛光表面粗糙。

7)硝酸铅、糊精、阿拉伯树胶:单独或联合使用可用于硝酸-氟化氢铵型抛光溶液能降低抛光过程中对铝的蚀刻速率,糊精和阿拉伯树胶还能改善其光泽性。

除了上述添加剂外还有铬酐、三价铬、锌、磺化物、氨基酸、草酸、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柠檬酸等都可以作为旨在改善抛光质量的添加物质。在这种添加剂中,特别需要一提的是三价铬和氨基酸,合适的添加量可获得带蓝白的抛光效果。氯

离子和氟离子使抛光面粗化,适当的氟离子可以获得均匀而细的粗化面,氯离子使整个表面状态劣化。

3抛光液配方参考

3.1不锈钢化学抛光液参考配方

成分

硝酸

盐酸

氢氟酸

冰醋酸

硝酸铁

柠檬酸饱和液

磷酸氢二钠饱和液

3.2不锈钢电解抛光液参考配方

成分

磷酸

硫酸

铬酐

明胶

水 投料比 480-510ml 380-410ml 45-55 7-8 加至1L

投料比 185-195 65-75 75-85 20-25 20-25 55-65 55-65 加至1L

通过对化工产品的配方分析还原,有利于企业了解现有技术的发展水平,实现知己知彼;有利于在现有产品上进行自主创新,获得知识产权;有利于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对化工产品的配方改进,配方研发,可以加快企业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提升市场竞争力,因此,对于化工产品的分析、研发已变得刻不容缓!

化学抛光液成分分析,抛光原理及配方技术开发

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抛光液的研究背景,理论基础,参考配方等,本文中的配方数据经过修改,如需更详细资料,可咨询我们的技术工程师。

化学抛光液,用于不锈钢电解抛光。禾川化学引进尖端配方解剖技术,致力于化学抛光液成分分析,配方还原,研发外包服务,为抛光液相关企业提供一整套配方技术解决方案。

1 背景

经过机械抛光后的铝合金工件虽然已经获得光亮的表面,但若将机械抛光后的工件直接进行阳极氧化,所得到的只是一个平滑的表面而得不到反光系数较高的膜层,所以经机械抛光后的工件还必须进行化学抛光或电抛光,以除去工件表面在机械抛光时所形成的晶体变形层,从而获得光亮、细致的表面。

铝合金的化学抛光可分为碱性抛光和酸性抛光两种。酸性化学抛光的主要原料是磷酸、硫酸、硝酸、乙酸、氟化氢铵等。由这些基本原料根据加工目的的不同可以组成很多配方,在化学抛光中仅有这些基本原料组成的配方并不能很好地满足生产要求,还需要有目的的在抛光溶液中添加一些旨在提高其光泽度和平滑度的添加物质。这些添加物质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无机盐;二是有机物。无机盐中采用的最多的是银、铜、镍、铬等,有机物有甘油、草酸、柠檬酸、氨基酸等。 禾川化学通过多年沉积, 运用精细化工的复配技术, 做了小试和应用试验, 研制了一种铝合金化学抛光液配方技术;化学抛光可以认为是在一个特定条件下的光面化学侵蚀过程,其结果是需要获得一个平滑而光亮的表面,但并不是所有的铝合金材料都可以得到这个效果,一般而言,化学抛光的质量随铝合金各组分的不

同而异,含铜及锌的铝合金抛光效果较差,而高硅铝则完全不适合化学抛光,通常是铝的纯度越高,抛光效果越好,抛光后的反射率越高。

样品分析检测流程:样品确认—物理表征前处理—大型仪器分析—工程师解谱—分析结果验证—后续技术服务。有任何配方技术难题,可即刻联系禾川化学技术团队,我们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配方技术解决方案!

化学抛光广泛应用于:一是铝合金经喷砂或拉丝后旨在对其表面进行光泽处理的加工;二是经机械抛光后的工件进行化学二次研磨以消除抛光时的抛光纹理,得到平滑而均匀的光亮表面,在理想状态下化学抛光可以做到比电解抛光更为平滑光亮的镜面效果;三是铝合金工件在进行纹理蚀刻前或在阳极氧化前为了获得一个基本的光度(或称为底光)而进行的加工。在这三种应用中以机械抛光后的化学抛光要求最为严格,同时也最难控制。

2 化学抛光液

2.1化学抛光原理

化学抛光是通过抛光溶液对工件微观凹凸表面的膜层形成及溶解速率不同而达到抛光的目的; 为了使在抛光过程中对铝合金的溶解速率最小,需要膜层的形成速率大于溶解速率,这一目的是通过提高抛光溶液的黏度及溶液中的氧化剂或其他成膜添加剂达到的; 关于化学抛光的用量目前并无一个权威的解释,目前有两种观点;

一是通过工件在抛光过程中由于扩散的控制而形成的氧化膜层或置换层并抑制金属的溶解速率,达到研磨的目的; 当然不管是膜层还是置换层都不可能无限制的生长,在生长的同时也会被溶解; 在工件表面的凹凸表面,凹面的膜层或置换

层会优先一步形成,同时要厚一些; 凸面的膜层或置换层会滞后一步形成,同时要薄一些。这是由于凸起面电流集中,活性大,溶解速率较凹面大所致。而这种现象的发生使铝合金的凹凸表面产生了腐蚀速率差,化学抛光正是利用了这种腐蚀速率差来完成对铝合金表面的整平作用,达到表面平滑光亮的目的。与此原理相关的抛光溶液都是浓度高的,比如常用的三酸、二酸抛光等,由于这类抛光溶液的黏稠度高及添加物质的作用,时期扩散速率很低。

二是利用化学抛光溶液的低浓度来达到对铝合金工件表面低溶解速率的作用并产生研磨效果。这种方法所用的抛光溶液一般都是由稀的硝酸和磷酸组成,铬酐提供氧化剂,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也属于此类作用。其抛光原理和上述基本相同,都是通过抛光溶液对铝合金表面凹凸面的溶解速率差使铝合金工件经抛光后达到平滑和光亮的目的。

2.2化学抛光液常见组分

1)硝酸银:硝酸银能明显提高光亮度,是化学抛光中常用的添加剂,但添加量不能过多,否则容易出现蚀点,银离子不能消除抛光过程中产生的透光度不良的现象,普通三酸或磷酸-硝酸抛光添加量一般控制在10-150mg/L;不含硝酸或低硝酸添加量为0.2~1mg/L;

2)硝酸铜(或硫酸铜):硝酸铜能提高光亮度但不如银盐的效果好,但铜盐能改善在抛光过程中产生的透光度不良的现象,铜的添加量相对于银盐来说要大得多,但铜盐添加过多容易在工件表面出现条纹、蚀点等,铜离子过多时经抛光后的铝合金表面会有一层明显的置换铜层,其添加量一般可取0.1~5g/L。

3)镍离子:镍离子单独使用对于光亮度和透光度等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贡献,但当与铜离子配合时可以明显改善抛光的透光性及平滑度,以合适的比例加

入抛光溶液中可以得到平滑度及光亮度优异的抛光效果,添加量一般以铜的添加量为基准,约为铜的10倍左右时其效果最好(摩尔比以7~10倍为宜)。

4)铵盐:铵盐对抛光的光度和平滑度等没有什么特别作用,但可明显改善抛光时氮氧化物的逸出,改善工作环境,铵盐可以硫酸铵、磷酸铵、硝酸铵的形式加入,如果以硝酸铵的形式加入切莫在高温下进行,应先将硝酸铵溶于少量水或磷酸中再加入,铵盐的添加量没有一定的规定,一般以5~50g/L为宜,铵根离子浓度越高抑制氮氧化物逸出的效果越明显,如果以硝酸铵来补充硝酸的消耗则应通过计算加入。

5)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可以作为一种氧化剂添加到抛光溶液中,当抛光液中午硝酸时,添加高锰酸钾可以提高平滑度和光亮度,在有高锰酸钾的情况下,在抛光溶液中添加一定量的硝酸铵时,黄烟的产生量会明显减少,甚至没有黄烟。高锰酸钾的添加量一般5~10g/L。

6)尿素:尿素的加入也具有抑制氮氧化物逸出的作用,同时还能改善抛光效果,在使用尿素时要注意硝酸的用量和温度,使用尿素时如控制不当或抛光液中有催化性杂质存在时,尿素会促进硝酸的分解而产生大量氮氧化物气体,同时也使抛光表面粗糙。

7)硝酸铅、糊精、阿拉伯树胶:单独或联合使用可用于硝酸-氟化氢铵型抛光溶液能降低抛光过程中对铝的蚀刻速率,糊精和阿拉伯树胶还能改善其光泽性。

除了上述添加剂外还有铬酐、三价铬、锌、磺化物、氨基酸、草酸、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柠檬酸等都可以作为旨在改善抛光质量的添加物质。在这种添加剂中,特别需要一提的是三价铬和氨基酸,合适的添加量可获得带蓝白的抛光效果。氯

离子和氟离子使抛光面粗化,适当的氟离子可以获得均匀而细的粗化面,氯离子使整个表面状态劣化。

3抛光液配方参考

3.1不锈钢化学抛光液参考配方

成分

硝酸

盐酸

氢氟酸

冰醋酸

硝酸铁

柠檬酸饱和液

磷酸氢二钠饱和液

3.2不锈钢电解抛光液参考配方

成分

磷酸

硫酸

铬酐

明胶

水 投料比 480-510ml 380-410ml 45-55 7-8 加至1L

投料比 185-195 65-75 75-85 20-25 20-25 55-65 55-65 加至1L

通过对化工产品的配方分析还原,有利于企业了解现有技术的发展水平,实现知己知彼;有利于在现有产品上进行自主创新,获得知识产权;有利于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对化工产品的配方改进,配方研发,可以加快企业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提升市场竞争力,因此,对于化工产品的分析、研发已变得刻不容缓!


相关文章

  • 20钢液体渗碳工艺及性能分析
  • 摘 要 液体渗碳就是钢件在液体渗碳介质中加热保温,使碳原子渗入钢件表面,使其表面的碳浓度发生改变,从而获得具有一定表面含碳量和一定浓度梯度的热处理工艺.当前液体渗碳正着无毒无污染的方向进行,像NaCl无毒液体渗碳剂.603无毒液体渗碳剂及其 ...查看


  • 铝合金无铬电解抛光
  • 现代制造工程2007年第11期制造工艺/工艺装备 铝合金无铬电解抛光 胡丰泽,王俭,戴全春,边晋荣 (1海军驻大同地区军事代表室,大同037036;2,大同037036;3) 摘要:介绍铝合金(含纯铝).成本低和市场竞争力强的优点. 关键词 ...查看


  • 化学机械抛光液行业研究
  • 化学机械抛光液行业研究 一.行业的界定与分类 . ............................................................................................... ...查看


  • 钨钴硬质合金电化学蚀刻加工研究
  • SURFACE TECHNOLOGY Oct. 2002Vol.31 NO.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查看


  • 表面处理方法
  • 表面处理的概念: 拼音:biaomianchuli ,英文:surface treatment 在基体材料表面上人工形成一层与基体的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不同的表层的工艺方法.表面处理的目的是满足产品的耐蚀性.耐磨性.装饰或其他特种功能要求. ...查看


  • 设备酸洗.钝化
  • [K8919-0029-0001] 金属表面用的钝化剂 [摘要] 本发明属于化学工业领域,涉及一种金属表面用的钝化剂,所述钝化剂是包括环己胺.硫酸锌.磷酸三钠和水混合剂.本发明的钝化剂可在金属表面酸洗后使用,使金属表面回复到非活化的状态,不 ...查看


  • 保健食品生产工艺研究及其技术要求
  • 保健食品生产工艺研究及其技术要求 生产工艺是保健食品产品研制的一个重要环节,保健食品工艺研究应以国家 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为指导,对产品配方的配伍关系.保健功能.功效成分等 进行分析,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及生产方法进行剂型选择.工艺路线设计. ...查看


  • 生产无石棉摩擦材料的部分原料介绍(徐仁泉编译)
  • 生产无石棉摩擦材料的部分原料介绍(徐仁泉编译) 1无水氧化铝Aluminum Oxide (Anhydrous) 2氢氧化铝 Aluminum Oxide (Hydrated) 3铝粉 Aluminum Granules 4硅酸铝Alumi ...查看


  • 材料科学工程实训报告
  • 综合设计性生产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肖郢班级: 学号: 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分析测试中心同组人员:指导教师:设计题目:耐磨锤头的生产方法 --铝的铸造工艺生产实验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2023.12.13-2013.12.25 工程训练车间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