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百条虚假新闻的样本分析

  新闻以真实作为其职业生命,失去真实性,也就失去了新闻业的职业合法性。“造假”是新闻业的顽症,新闻业有多古老,假新闻的历史就有多长。故此,打假就成为新闻业的“终身”任务。新闻公共属性的表现关乎整个社会的利益与福祉,假新闻泛滥,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其后果是不堪想象的。这不仅是新闻业的不幸,更是全社会的不幸。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7/view-41470.htm

  新闻媒体依靠新闻安身立命,但是媒体不是在真空中从事新闻生产。它作为社会公共机关,受到方方面面力量的影响与制约。“媒体所占用的空间经常受到争夺,它受到来自于组织和科技调整、经济、文化和政治约束、商业压力以及职业惯例变幻等方面的制约。”假新闻的生产受制于三大方面的因素:一是社会环境的规约。假新闻同样是社会的产物,它从社会中来,也到社会中去,它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二是职业环境的约束。假新闻出自新闻人之手。新闻人的操守、能力以及新闻场域的规范、文化都会影响到新闻生产,假新闻作为真新闻的死敌,恰恰出自常规性的新闻生产流水线;三是技术条件。新闻是对事实的反映,而这种反映则是基于技术所具有的呈现能力基础上的。媒体技术的更新换代,扩大了新闻呈现能力。但技术也有失误的时候,也有被不良利用的时候。有些假新闻恰恰是利用新技术来表现的。如“纸箱馅包子”以及“金庸去世”假新闻的出炉,都是仰仗媒体技术的助推。假新闻的生产、传播往往经过很多流程,其中哪怕有一个链条出现偏《新闻记者》编辑部记者的差,都可能造成假新闻的产生,产生或大或小的负面影响。因此,对假新闻的考察也需要进行系统考量,单从某一环节看假新闻的生产与传播,有失片面。

  本文对假新闻的考察分析,依据的是《新闻记者》杂志从2001年开始连续10年评出“十大假新闻”。假新闻层出不穷,花样百出,要从每年生产的海量新闻中把假新闻一网打尽,在技术和能力上是不可能的。《新闻记者》每年从大量的假新闻中选出年度“十大假新闻”,这一活动持续10年,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对假新闻的生产形成了很大震慑作用。本文依据这十年《新闻记者》评选的“十大假新闻”,将这100个典型样本作为考察对象,试图从中发现新世纪以来中国假新闻生产与传播特征,诊断假新闻生产存在的问题,探寻其根由。

  

  样本分析

  

  1.假新闻首发媒体

  纵观10年来“十大假新闻”在不同类型媒体分布情况,我们发现,来自报纸的假新闻占绝大多数,有81篇;电视媒体有2篇,网络媒体首发13篇。相对而言,报纸、网络媒体出现假新闻的数量多,而广播、电视则比较少。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报纸、网络媒体基数很大,远远多于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其假新闻发生的概率也相对较高。二是电子媒介文本的可保存性比较差。在新闻造假方面,电视和广播并非没有作为,只不过囿于技术手段,难以直接取证。因此,电子媒介的假新闻被现行捉拿在案的几率较小。三是报纸媒介市场发育相对成熟,竞争比较激烈。而网络媒介发展的速度超过了规范的速度,致使新闻常常出现城门失火。近年来,南网络媒体首发的假新闻呈上升趋势,值得关注的是,甚至有权威网站也出现在十大假新闻榜单中。

  

  具体到报纸媒体,可以发现,党报的新闻可信度比较高,新闻生产相对规范。当然,这也与中国对时政新闻的特殊规制有关,由于党报刊发的信息主要掌握在党政部门手中,属于垄断性资源,即便其信息失真,也不易证伪。而那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报纸,假新闻数量相对较高,有些都市类报纸甚至多次进入“十大假新闻”之列。

  

  2.假新闻的作者

  新闻生产的主体一般是新闻记者、编辑,作为职业新闻人,他们的职业操守以及专业能力,关乎新闻生产的数量和质量。一旦其职业责任感或专业能力出了问题,假新闻就容易出炉。

  在2001-2010年的100篇“十大假新闻”中出自特约记者、自由撰稿人、实习生、通讯贝,甚至无署名作者的文本占了不小的数量,达到13篇之多。出自实习生之手的假新间,可能由于业务能力不济,造成新闻真实性的失守;而特约记者、通讯员、无署名作者可能因为责任不到位,缺乏刚性约束,这些人可能会心存侥幸,蒙混过关。

  庆幸的是,在10年假新闻榜单上,鲜见有名记者、名编辑“失身”。新闻制假者多是一般采编人员,有不少是聘用人员、实习记者等。比如,2007年北京电视台“纸箱馅包子”假新闻制作者訾北佳即是刚进电视台不久的临时人员,由于职业伦理感淡薄,在名利驱动之下,加之节目截稿划限的催适,致使一个假新闻典型出笼。虽然还没有发现名记者、名编辑栽倒在“十大假新闻”里,但是我们看到,不少主流媒体竟出现在“十假”榜单中,有失名家风范。主流媒体的职业声誉往往是多年积累的结果,一旦在“真实性”上“失贞”,对其职业公信力的损害可能是毁灭性的。

  

  3.假新闻失实程度

  一种新闻产品被称为假新闻,一定是新闻严重失实所致。新闻是对事实(fact)的记录,这里所说的事实是经验层面的,是通过专业的,而且是可靠的方式所收集的相关信息。其他类型的事实探求,比如在有关哲学或科学研究中,也涉及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但是在新闻工作的程序中,并不需要那些让你沉思的理性,也不需要与事物的决定性本质相联系的信息。记者们并不需要去预测或者证明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理。新闻与科学研究是不一样的,后者需要运用更严格、更缜密的方式来探求事物的真实性,而新闻工作则是与交稿期限紧密桐关的实际工作,事实必须被立即得到证实。在新闻工作中,验证事实既是一种政治需要,也是一利,职业技能。因此,有学者认为,新闻真实是一个并不复杂的职业要求,这一职业要求是对新闻业的底线要求,并不复杂。不过,在复杂的社会以及复杂的新闻业中,要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纵观十年100个“十大假新闻”,我们发现,新闻事实完全失实者达到71%,部分失实者达到29%,其中不包括“细节失实”的情况。

  

  “完全失实”的假新闻,这里是指依据的“新闻事实”是无法在现实层面被证实的,这种假新闻是想象、臆造、捏造的产物,是通过想象思维虚构的“事实”。假新闻完全不包括一点事实。而根据失实的程度差别,即在新闻中被遗漏的事实片断、侧面、事项等对整个新闻完整性、准确性影响的程度,可以把失实新闻在失实范围内大致分为一般性失实新闻(简称为“一般失实”)和严重性失实新闻(简称为“严重失实”)。“一般失实”是指新闻报道中被遗漏的、但却是应该包含在其中的事实片断、侧面、事项等的信息,还不足以造成人们难以把握新闻事实的大致真实面目。“严重失实”是指新闻中遗漏了决定某事实之所以是某事实的关键片断、侧面、事项等的信息,使人们难以通过新闻报道来把握新闻事实的大致面貌,这样的失实新闻几

乎就是假新闻。上述表格中所言的部分失实,不是“一般性失实”,而是“严重失实”。关于严重失实是不是假新闻,在理论上尚有分歧,但在实践层面,是把“严重失实”者划入假新闻之列的。《新闻记者》杂志的“十大假新闻”评选,实际上就包括了“严重失实”的情况。

  

  4.假新闻的选题类型

  

  从上述统计中可见,假新闻出现频率较高的题材多是社会、文化、体育;相对较少的是经济、时政类题材。究其原因,可能与中国当下新闻语境下对不同新闻题材把关的严格程度有关。政经类题材约束性很强,容不得轻忽,假新闻出现的频率就很低;而社会、文化、体育等领域题材的约束则相对宽松,泥沙俱下,成为假新闻的重灾区,比例高达61%。

  近几年来,政经领域假新闻渐有增多趋势,其中国际政治占了较大比重。如“银监会拟发退市令”、“加收铁路建设费”、“济州岛建唐人街”、“传我军数百战机青岛上空军演”、“汤加出现反华风潮”、“奥巴马送金正日iPhone和苹果电脑”等。

  

  5.假新闻故事框架类型

  假新闻作为新闻家族中的“劣币”,混迹于新闻丛林中,把自己伪装成真正新闻的模样,很难识别,有时甚至看上去比真的新闻还“真实”。常规意义上的新闻要素、范式它都具有,除了事实要素不是真的,其他的部分均不存在破绽,在技术表现上它什么都不缺,造成以假乱真的效果。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假新闻在新闻设置框架上是存在一些特征的。分析发现,假新闻对新闻的显著性和反常性的追求要远远超出真实的新闻。名人、奇闻已经成为假新闻追逐的重要元素,这些元素已深深地内化为假新闻的主要故事框架。

  

  从上述统计看,在假新闻中,利用名人叙事框架的假新闻所占的比例为6%;利用奇闻叙事框架的比例为70%;而利用名人+奇闻叙事框架的为24%。为了追求轰动效果,吸引更多人的眼球,是让虚假新闻得以出笼的主要动力。

  

  6.假新闻制假方法

  假新闻的制作方法也是形式各异,花样甚多。概其大要,可分为这么几类:

  一是无中生有。“无中生有”就是假新闻中所报道的“事实”完全是由报道者凭空捏造出来的,在现实层面是根本不存在的,是地地道道的“客里空”。比如,北京电视台訾北佳炮制的“纸箱馅包了”就是一个典型。

  二是道听途说。“道听途说”就是假新闻中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不是作者亲历现场,认真取证获得的,没有权威、可信的新闻来源,而是从其他间接渠道获得的。比如,2003年3月29日中国日报网站发表的“比尔・盖茨遇刺”的消息是来自于美国愚人节恶作剧,新闻制作者根本没有进行起码的取证核实。

  三是移花接木。“移花接木”就是把发生在A身上的事情移植到B上,或者把几年前的旧闻“翻新”再“新闻”一次。如《收藏人物》杂志发表的“陈永贵之子陈明亮涉赌涉毒被刑拘”其实是把两个“陈明亮”弄混了。

  四是“颠倒黑白”。“颠倒黑白”就是把核心事实要件弄颠倒了,比如,2004年8月29日新浪网体育频道:女排姑娘奋战不敌俄罗斯,20年奥运冠军梦惜未能圆。真实的情况则是:女排终于拿下阔别多年的奥运金牌。

  五是添枝加叶。“添枝加叶”就是假新闻虽然有一定事实依据,但添加了非事实性的内容或细节,造成新闻事实被严重扭曲。比如,2007年6月《杂文月刊》发表的《一次感动》,报道兵妈妈认了176个兵儿子,作者肆意拔高兵妈妈乔文娟的事迹,造成事实严重变形。

  需要说明的是,有时假新闻作者往往是多种方法并用的。我们在分析其制假方法时,主要看其以哪种方法为主。比如说,在“道听途说”中可能会出现“添枝加叶”的伎俩。我们在考察、分析时,关键要看以哪种方法为主。

  

  从上表中可以发现,“无中生有”及“道听途说”两种方法占有很大比重。

  

  7.消息来源

  从近10年的“十大假新闻”中可以发现,在100篇假新闻中,没有注明消息来源的比例高达50%,占一半之多。无名头的消息,往往是不负责任的信息。没有消息来源的新闻,无论如何是不能让人放心的。诚如学者李希光所言:“新闻媒体中匿名信源现象如不加以规范性的消灭,公众永远不会接近事物的真相。新闻报道和写作中,媒体犯的最可怕的错误不是错别字或者把日期搞错了,而是滥用匿名信源,或者对新闻报道中的当事人不进行任何采访核实,新闻职业标准和道德标准不允许把这些匿名信源散布的信息发表在合法的媒体上”。

  

  但是,注明了消息来源的新闻就是可信的吗?未必。即便那些看上去权威的消息来源,也未必权威,比如《越洋电话采访郎平》其实是记者根掘网上资料改编的;《秦始皇兵马俑损失严重,专家担忧百年后变煤坑》实际上是记者曲解、夸大了环境专家曹军骥的观点;《比尔・盖茨遇刺》的消息来源号称是美国有线新闻网(CNN),实际上是假新闻消启、源伪造了CNN网页,致使我们的记者信以为真,贻笑大方。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资讯异常丰富,网上的海量信息,给传统新闻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信息资源。但是虚拟世界的“新闻”很容易出现假冒伪劣,我们发现,在“十大假新闻”中,有不少消息来源出自网上。这说明,网上信息渐渐成为假新闻生产的一个重要源头。在100篇假新闻中,有14篇竟然是假新闻制作者从网上拿来的,有的是直接照搬,有的则做了拼接、改装。

  

  8.纠错媒体

  媒体规模的扩张和竞争的白热化既提高了假新闻出现的概率,也扩大了纠错、打假的阵容。这对制作假新闻形成了巨大的震慑。从统计中可以发现,11%的假新闻是刊播媒体自己出来纠正错误、以正视听的;有53%的假新闻是由其他媒体揭穿的;还有36%的假新闻是通过其他渠道揭穿的。比如,有假新闻受害主体出面揭穿,或通过新闻发言人出面辟谣,以正视听。另外,虽然来自于网民揭穿的假新闻,只占很小的比例,但由网民进行新闻“打假”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

  

  

  9.假新闻纠错时间差

  假新闻流入社会,就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甚至还会酿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假新闻一旦出现,就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其揭穿、纠正过来,假新闻在社会上流布的时间越长,其负面影响也就越大。反过来说,假新闻的寿命越短,其负面影响就越小。

  

  从统计数据中发现,在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假新闻的生命周期相对短暂,在7天内得到纠正的比例最高,达到近三分之二的比重。

  

  10.假新闻生产主体认错、纠错情况

  假新闻的产生是一种职业过失行为。假新闻制作可分为“有意过失”与“无意过失”两种情况。不管是出于故意,还是无意,新闻虚假作为一种职业过失行为,一旦发生,就会带来社会后果。假新闻发生后,行为主体采取怎样的姿态和行动面对公众和传媒共同体,是我们观察假新闻行为主体职

业伦理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采取鸵鸟策略者有之;狡辩、赖账者有之,而主动认错、纠错者也有较大比重。在100个假新闻样本中,能够有明确认错、纠错表示的有28个,在早期假新闻中,有认错、纠错表现的并不多见,但近年来,随着有关部门对虚假新闻问题的重视,查处力度加大,认错、纠错的情况渐渐多了起来。

  

  结论

  

  通过对《新闻记者》连续10年评选出的“十大假新闻”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新闻真实是一个并不复杂的要求,但是.这一要求在新闻实践中则经常失守,致使假新闻接连发生。问题在于,新闻从业者在常识问题上不能坚守,他们或故意,或无意,放弃了新闻职业的伦理底线。有的假新闻假得匪夷所思,远远超出了职业规范的底线。我们发现,随着新闻专业水平的提升,新闻造假的技巧也在提高,造假者的技术也更趋老到,识别起来也比较困难。

  

  2.假新闻的易发媒体多是那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媒体,这与竞争日趋激烈的媒体生态有一定关系,也与市场利益驱动有关。另外,记者专业技术不济也会造成业务失手。

  

  3.假新闻的重灾区是社会、文化教育、体育类新闻,这与中国新闻语境下的新闻控制机制有关,也与受众日常新闻偏好有关。近年来,新闻娱乐化趋向日益明显,“眼球”新闻泛滥成灾。在这过程中,假新闻就会频频发生。相对而言,时政、财经等硬新闻造假的比重不太大,但在近几年,时政类假新闻有上升趋势。

  

  4.假新闻在制作过程中,片面追求新闻的显著性、反常性、趣味性,放松了对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的要求,这也会造成假新闻的恶性膨胀。从上述假新闻的故事结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对名人、奇闻轶事的追逐,对夸张戏剧性的热衷,会纵容新闻从业者的制假冲动。

  

  5.网络媒体的兴起对媒体生态的发育、结构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它的介入,搅动了媒体宏观生产环境,给原先相对稳定的媒体生态带来了诸多变数。网络媒体的迅速繁荣给假新闻的生产打开了便利之门,许多假新闻的消息来源出自网络媒体,而网络媒体自身也成为制作、传播假新闻,同时也是新闻打假的重要渠道。在互联网带来的全民记者时代,网络媒体既是假新闻的滋生温床,也是打假的战场,网民已经成为当前新闻打假的重要力量。

  

  6.在“十大假新闻”所涉媒体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媒体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新闻媒体。比如,《家庭》《知音》《廉政�望》《收藏人物》等,它们在叙述“事实”的时候,其新闻专业意识、技术都很难与正规的新闻媒体相提并论。因此,出自这些非严格意义上的新闻媒体的假新闻,不妨不作重点关注对象,而对那些转载、改编这些非新闻媒体假新闻的新闻媒体,则要严加对待,不可轻忽。

  

  7.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一个假新闻会同时出现在数家媒体上,出现假新闻“共振”现象。有研究者称之为:“一报感冒,众报吃药。”比如,《比尔・盖茨花亿元租房看奥运》的报道,除了“原创单位”《成都商报》外,同一天还见诸《重庆晨报》《楚天都市报》《南方都市报》《都市快报》《现代快报》等媒体。这些媒体早在2007年7月结成“捷报奥运同盟”,可以在统一发稿平台上共享新闻资源。一个假新闻会产生这么大的燎原之势,反映出都市报群体在新闻真实性的把关上是比较薄弱的。

  

  8.由于媒体数量激增,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假新闻传播周期也呈缩短趋势。在多媒体语境下,一个假新闻一旦引起关注,即被置于众目睽睽之下,容易被识别。因此,假新闻的生命周期相对较短,存活率也很低。

  

  9.假新闻也是一座公民新闻教育的课堂。每年“示众”的假新闻,都是一个个鲜活的反面教材。新闻受众在这些假新闻中,可以了解到新闻制假圈套和伎俩,获得一些识别假新闻的技巧与方法。比如,对那些看上去耸人听闻、极具戏剧感的新闻,要多存一个心眼。对那些与假新闻“黑名单”类似的新闻,要保持警惕。对那些易发、频发假新闻的媒体,要有戒心。

  新闻以真实作为其职业生命,失去真实性,也就失去了新闻业的职业合法性。“造假”是新闻业的顽症,新闻业有多古老,假新闻的历史就有多长。故此,打假就成为新闻业的“终身”任务。新闻公共属性的表现关乎整个社会的利益与福祉,假新闻泛滥,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其后果是不堪想象的。这不仅是新闻业的不幸,更是全社会的不幸。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7/view-41470.htm

  新闻媒体依靠新闻安身立命,但是媒体不是在真空中从事新闻生产。它作为社会公共机关,受到方方面面力量的影响与制约。“媒体所占用的空间经常受到争夺,它受到来自于组织和科技调整、经济、文化和政治约束、商业压力以及职业惯例变幻等方面的制约。”假新闻的生产受制于三大方面的因素:一是社会环境的规约。假新闻同样是社会的产物,它从社会中来,也到社会中去,它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二是职业环境的约束。假新闻出自新闻人之手。新闻人的操守、能力以及新闻场域的规范、文化都会影响到新闻生产,假新闻作为真新闻的死敌,恰恰出自常规性的新闻生产流水线;三是技术条件。新闻是对事实的反映,而这种反映则是基于技术所具有的呈现能力基础上的。媒体技术的更新换代,扩大了新闻呈现能力。但技术也有失误的时候,也有被不良利用的时候。有些假新闻恰恰是利用新技术来表现的。如“纸箱馅包子”以及“金庸去世”假新闻的出炉,都是仰仗媒体技术的助推。假新闻的生产、传播往往经过很多流程,其中哪怕有一个链条出现偏《新闻记者》编辑部记者的差,都可能造成假新闻的产生,产生或大或小的负面影响。因此,对假新闻的考察也需要进行系统考量,单从某一环节看假新闻的生产与传播,有失片面。

  本文对假新闻的考察分析,依据的是《新闻记者》杂志从2001年开始连续10年评出“十大假新闻”。假新闻层出不穷,花样百出,要从每年生产的海量新闻中把假新闻一网打尽,在技术和能力上是不可能的。《新闻记者》每年从大量的假新闻中选出年度“十大假新闻”,这一活动持续10年,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对假新闻的生产形成了很大震慑作用。本文依据这十年《新闻记者》评选的“十大假新闻”,将这100个典型样本作为考察对象,试图从中发现新世纪以来中国假新闻生产与传播特征,诊断假新闻生产存在的问题,探寻其根由。

  

  样本分析

  

  1.假新闻首发媒体

  纵观10年来“十大假新闻”在不同类型媒体分布情况,我们发现,来自报纸的假新闻占绝大多数,有81篇;电视媒体有2篇,网络媒体首发13篇。相对而言,报纸、网络媒体出现假新闻的数量多,而广播、电视则比较少。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报纸、网络媒体基数很大,远远多于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其假新闻发生的概率也相对较高。二是电子媒介文本的可保存性比较差。在新闻造假方面,电视和广播并非没有作为,只不过囿于技术手段,难以直接取证。因此,电子媒介的假新闻被现行捉拿在案的几率较小。三是报纸媒介市场发育相对成熟,竞争比较激烈。而网络媒介发展的速度超过了规范的速度,致使新闻常常出现城门失火。近年来,南网络媒体首发的假新闻呈上升趋势,值得关注的是,甚至有权威网站也出现在十大假新闻榜单中。

  

  具体到报纸媒体,可以发现,党报的新闻可信度比较高,新闻生产相对规范。当然,这也与中国对时政新闻的特殊规制有关,由于党报刊发的信息主要掌握在党政部门手中,属于垄断性资源,即便其信息失真,也不易证伪。而那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报纸,假新闻数量相对较高,有些都市类报纸甚至多次进入“十大假新闻”之列。

  

  2.假新闻的作者

  新闻生产的主体一般是新闻记者、编辑,作为职业新闻人,他们的职业操守以及专业能力,关乎新闻生产的数量和质量。一旦其职业责任感或专业能力出了问题,假新闻就容易出炉。

  在2001-2010年的100篇“十大假新闻”中出自特约记者、自由撰稿人、实习生、通讯贝,甚至无署名作者的文本占了不小的数量,达到13篇之多。出自实习生之手的假新间,可能由于业务能力不济,造成新闻真实性的失守;而特约记者、通讯员、无署名作者可能因为责任不到位,缺乏刚性约束,这些人可能会心存侥幸,蒙混过关。

  庆幸的是,在10年假新闻榜单上,鲜见有名记者、名编辑“失身”。新闻制假者多是一般采编人员,有不少是聘用人员、实习记者等。比如,2007年北京电视台“纸箱馅包子”假新闻制作者訾北佳即是刚进电视台不久的临时人员,由于职业伦理感淡薄,在名利驱动之下,加之节目截稿划限的催适,致使一个假新闻典型出笼。虽然还没有发现名记者、名编辑栽倒在“十大假新闻”里,但是我们看到,不少主流媒体竟出现在“十假”榜单中,有失名家风范。主流媒体的职业声誉往往是多年积累的结果,一旦在“真实性”上“失贞”,对其职业公信力的损害可能是毁灭性的。

  

  3.假新闻失实程度

  一种新闻产品被称为假新闻,一定是新闻严重失实所致。新闻是对事实(fact)的记录,这里所说的事实是经验层面的,是通过专业的,而且是可靠的方式所收集的相关信息。其他类型的事实探求,比如在有关哲学或科学研究中,也涉及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但是在新闻工作的程序中,并不需要那些让你沉思的理性,也不需要与事物的决定性本质相联系的信息。记者们并不需要去预测或者证明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理。新闻与科学研究是不一样的,后者需要运用更严格、更缜密的方式来探求事物的真实性,而新闻工作则是与交稿期限紧密桐关的实际工作,事实必须被立即得到证实。在新闻工作中,验证事实既是一种政治需要,也是一利,职业技能。因此,有学者认为,新闻真实是一个并不复杂的职业要求,这一职业要求是对新闻业的底线要求,并不复杂。不过,在复杂的社会以及复杂的新闻业中,要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纵观十年100个“十大假新闻”,我们发现,新闻事实完全失实者达到71%,部分失实者达到29%,其中不包括“细节失实”的情况。

  

  “完全失实”的假新闻,这里是指依据的“新闻事实”是无法在现实层面被证实的,这种假新闻是想象、臆造、捏造的产物,是通过想象思维虚构的“事实”。假新闻完全不包括一点事实。而根据失实的程度差别,即在新闻中被遗漏的事实片断、侧面、事项等对整个新闻完整性、准确性影响的程度,可以把失实新闻在失实范围内大致分为一般性失实新闻(简称为“一般失实”)和严重性失实新闻(简称为“严重失实”)。“一般失实”是指新闻报道中被遗漏的、但却是应该包含在其中的事实片断、侧面、事项等的信息,还不足以造成人们难以把握新闻事实的大致真实面目。“严重失实”是指新闻中遗漏了决定某事实之所以是某事实的关键片断、侧面、事项等的信息,使人们难以通过新闻报道来把握新闻事实的大致面貌,这样的失实新闻几

乎就是假新闻。上述表格中所言的部分失实,不是“一般性失实”,而是“严重失实”。关于严重失实是不是假新闻,在理论上尚有分歧,但在实践层面,是把“严重失实”者划入假新闻之列的。《新闻记者》杂志的“十大假新闻”评选,实际上就包括了“严重失实”的情况。

  

  4.假新闻的选题类型

  

  从上述统计中可见,假新闻出现频率较高的题材多是社会、文化、体育;相对较少的是经济、时政类题材。究其原因,可能与中国当下新闻语境下对不同新闻题材把关的严格程度有关。政经类题材约束性很强,容不得轻忽,假新闻出现的频率就很低;而社会、文化、体育等领域题材的约束则相对宽松,泥沙俱下,成为假新闻的重灾区,比例高达61%。

  近几年来,政经领域假新闻渐有增多趋势,其中国际政治占了较大比重。如“银监会拟发退市令”、“加收铁路建设费”、“济州岛建唐人街”、“传我军数百战机青岛上空军演”、“汤加出现反华风潮”、“奥巴马送金正日iPhone和苹果电脑”等。

  

  5.假新闻故事框架类型

  假新闻作为新闻家族中的“劣币”,混迹于新闻丛林中,把自己伪装成真正新闻的模样,很难识别,有时甚至看上去比真的新闻还“真实”。常规意义上的新闻要素、范式它都具有,除了事实要素不是真的,其他的部分均不存在破绽,在技术表现上它什么都不缺,造成以假乱真的效果。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假新闻在新闻设置框架上是存在一些特征的。分析发现,假新闻对新闻的显著性和反常性的追求要远远超出真实的新闻。名人、奇闻已经成为假新闻追逐的重要元素,这些元素已深深地内化为假新闻的主要故事框架。

  

  从上述统计看,在假新闻中,利用名人叙事框架的假新闻所占的比例为6%;利用奇闻叙事框架的比例为70%;而利用名人+奇闻叙事框架的为24%。为了追求轰动效果,吸引更多人的眼球,是让虚假新闻得以出笼的主要动力。

  

  6.假新闻制假方法

  假新闻的制作方法也是形式各异,花样甚多。概其大要,可分为这么几类:

  一是无中生有。“无中生有”就是假新闻中所报道的“事实”完全是由报道者凭空捏造出来的,在现实层面是根本不存在的,是地地道道的“客里空”。比如,北京电视台訾北佳炮制的“纸箱馅包了”就是一个典型。

  二是道听途说。“道听途说”就是假新闻中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不是作者亲历现场,认真取证获得的,没有权威、可信的新闻来源,而是从其他间接渠道获得的。比如,2003年3月29日中国日报网站发表的“比尔・盖茨遇刺”的消息是来自于美国愚人节恶作剧,新闻制作者根本没有进行起码的取证核实。

  三是移花接木。“移花接木”就是把发生在A身上的事情移植到B上,或者把几年前的旧闻“翻新”再“新闻”一次。如《收藏人物》杂志发表的“陈永贵之子陈明亮涉赌涉毒被刑拘”其实是把两个“陈明亮”弄混了。

  四是“颠倒黑白”。“颠倒黑白”就是把核心事实要件弄颠倒了,比如,2004年8月29日新浪网体育频道:女排姑娘奋战不敌俄罗斯,20年奥运冠军梦惜未能圆。真实的情况则是:女排终于拿下阔别多年的奥运金牌。

  五是添枝加叶。“添枝加叶”就是假新闻虽然有一定事实依据,但添加了非事实性的内容或细节,造成新闻事实被严重扭曲。比如,2007年6月《杂文月刊》发表的《一次感动》,报道兵妈妈认了176个兵儿子,作者肆意拔高兵妈妈乔文娟的事迹,造成事实严重变形。

  需要说明的是,有时假新闻作者往往是多种方法并用的。我们在分析其制假方法时,主要看其以哪种方法为主。比如说,在“道听途说”中可能会出现“添枝加叶”的伎俩。我们在考察、分析时,关键要看以哪种方法为主。

  

  从上表中可以发现,“无中生有”及“道听途说”两种方法占有很大比重。

  

  7.消息来源

  从近10年的“十大假新闻”中可以发现,在100篇假新闻中,没有注明消息来源的比例高达50%,占一半之多。无名头的消息,往往是不负责任的信息。没有消息来源的新闻,无论如何是不能让人放心的。诚如学者李希光所言:“新闻媒体中匿名信源现象如不加以规范性的消灭,公众永远不会接近事物的真相。新闻报道和写作中,媒体犯的最可怕的错误不是错别字或者把日期搞错了,而是滥用匿名信源,或者对新闻报道中的当事人不进行任何采访核实,新闻职业标准和道德标准不允许把这些匿名信源散布的信息发表在合法的媒体上”。

  

  但是,注明了消息来源的新闻就是可信的吗?未必。即便那些看上去权威的消息来源,也未必权威,比如《越洋电话采访郎平》其实是记者根掘网上资料改编的;《秦始皇兵马俑损失严重,专家担忧百年后变煤坑》实际上是记者曲解、夸大了环境专家曹军骥的观点;《比尔・盖茨遇刺》的消息来源号称是美国有线新闻网(CNN),实际上是假新闻消启、源伪造了CNN网页,致使我们的记者信以为真,贻笑大方。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资讯异常丰富,网上的海量信息,给传统新闻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信息资源。但是虚拟世界的“新闻”很容易出现假冒伪劣,我们发现,在“十大假新闻”中,有不少消息来源出自网上。这说明,网上信息渐渐成为假新闻生产的一个重要源头。在100篇假新闻中,有14篇竟然是假新闻制作者从网上拿来的,有的是直接照搬,有的则做了拼接、改装。

  

  8.纠错媒体

  媒体规模的扩张和竞争的白热化既提高了假新闻出现的概率,也扩大了纠错、打假的阵容。这对制作假新闻形成了巨大的震慑。从统计中可以发现,11%的假新闻是刊播媒体自己出来纠正错误、以正视听的;有53%的假新闻是由其他媒体揭穿的;还有36%的假新闻是通过其他渠道揭穿的。比如,有假新闻受害主体出面揭穿,或通过新闻发言人出面辟谣,以正视听。另外,虽然来自于网民揭穿的假新闻,只占很小的比例,但由网民进行新闻“打假”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

  

  

  9.假新闻纠错时间差

  假新闻流入社会,就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甚至还会酿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假新闻一旦出现,就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其揭穿、纠正过来,假新闻在社会上流布的时间越长,其负面影响也就越大。反过来说,假新闻的寿命越短,其负面影响就越小。

  

  从统计数据中发现,在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假新闻的生命周期相对短暂,在7天内得到纠正的比例最高,达到近三分之二的比重。

  

  10.假新闻生产主体认错、纠错情况

  假新闻的产生是一种职业过失行为。假新闻制作可分为“有意过失”与“无意过失”两种情况。不管是出于故意,还是无意,新闻虚假作为一种职业过失行为,一旦发生,就会带来社会后果。假新闻发生后,行为主体采取怎样的姿态和行动面对公众和传媒共同体,是我们观察假新闻行为主体职

业伦理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采取鸵鸟策略者有之;狡辩、赖账者有之,而主动认错、纠错者也有较大比重。在100个假新闻样本中,能够有明确认错、纠错表示的有28个,在早期假新闻中,有认错、纠错表现的并不多见,但近年来,随着有关部门对虚假新闻问题的重视,查处力度加大,认错、纠错的情况渐渐多了起来。

  

  结论

  

  通过对《新闻记者》连续10年评选出的“十大假新闻”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新闻真实是一个并不复杂的要求,但是.这一要求在新闻实践中则经常失守,致使假新闻接连发生。问题在于,新闻从业者在常识问题上不能坚守,他们或故意,或无意,放弃了新闻职业的伦理底线。有的假新闻假得匪夷所思,远远超出了职业规范的底线。我们发现,随着新闻专业水平的提升,新闻造假的技巧也在提高,造假者的技术也更趋老到,识别起来也比较困难。

  

  2.假新闻的易发媒体多是那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媒体,这与竞争日趋激烈的媒体生态有一定关系,也与市场利益驱动有关。另外,记者专业技术不济也会造成业务失手。

  

  3.假新闻的重灾区是社会、文化教育、体育类新闻,这与中国新闻语境下的新闻控制机制有关,也与受众日常新闻偏好有关。近年来,新闻娱乐化趋向日益明显,“眼球”新闻泛滥成灾。在这过程中,假新闻就会频频发生。相对而言,时政、财经等硬新闻造假的比重不太大,但在近几年,时政类假新闻有上升趋势。

  

  4.假新闻在制作过程中,片面追求新闻的显著性、反常性、趣味性,放松了对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的要求,这也会造成假新闻的恶性膨胀。从上述假新闻的故事结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对名人、奇闻轶事的追逐,对夸张戏剧性的热衷,会纵容新闻从业者的制假冲动。

  

  5.网络媒体的兴起对媒体生态的发育、结构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它的介入,搅动了媒体宏观生产环境,给原先相对稳定的媒体生态带来了诸多变数。网络媒体的迅速繁荣给假新闻的生产打开了便利之门,许多假新闻的消息来源出自网络媒体,而网络媒体自身也成为制作、传播假新闻,同时也是新闻打假的重要渠道。在互联网带来的全民记者时代,网络媒体既是假新闻的滋生温床,也是打假的战场,网民已经成为当前新闻打假的重要力量。

  

  6.在“十大假新闻”所涉媒体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媒体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新闻媒体。比如,《家庭》《知音》《廉政�望》《收藏人物》等,它们在叙述“事实”的时候,其新闻专业意识、技术都很难与正规的新闻媒体相提并论。因此,出自这些非严格意义上的新闻媒体的假新闻,不妨不作重点关注对象,而对那些转载、改编这些非新闻媒体假新闻的新闻媒体,则要严加对待,不可轻忽。

  

  7.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一个假新闻会同时出现在数家媒体上,出现假新闻“共振”现象。有研究者称之为:“一报感冒,众报吃药。”比如,《比尔・盖茨花亿元租房看奥运》的报道,除了“原创单位”《成都商报》外,同一天还见诸《重庆晨报》《楚天都市报》《南方都市报》《都市快报》《现代快报》等媒体。这些媒体早在2007年7月结成“捷报奥运同盟”,可以在统一发稿平台上共享新闻资源。一个假新闻会产生这么大的燎原之势,反映出都市报群体在新闻真实性的把关上是比较薄弱的。

  

  8.由于媒体数量激增,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假新闻传播周期也呈缩短趋势。在多媒体语境下,一个假新闻一旦引起关注,即被置于众目睽睽之下,容易被识别。因此,假新闻的生命周期相对较短,存活率也很低。

  

  9.假新闻也是一座公民新闻教育的课堂。每年“示众”的假新闻,都是一个个鲜活的反面教材。新闻受众在这些假新闻中,可以了解到新闻制假圈套和伎俩,获得一些识别假新闻的技巧与方法。比如,对那些看上去耸人听闻、极具戏剧感的新闻,要多存一个心眼。对那些与假新闻“黑名单”类似的新闻,要保持警惕。对那些易发、频发假新闻的媒体,要有戒心。


相关文章

  • 虚假新闻的成因.影响及防范
  • 虚假新闻的成因.影响及防范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与多媒体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信息的数量前所未有的增长,其中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真实可靠问题越来越受大家的关注和重视."新闻必须完全真实"[1]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 ...查看


  • 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
  • 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媒体公信力的基础,也是新闻工作者基本准则.为防范失实报道,杜绝虚假新闻,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行政规章,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新闻记者开展新闻采访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禁编发虚假新闻和失实报 ...查看


  • 网络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影响的实证调研报告
  • 网络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影响的实证调研报告 发现一:学生使用网络具有普遍性.学习性.娱乐性.交互性及创作性等基本特征. 发现二:学生广泛使用网络,且使用网络的目的各异. 发现三:网络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积极的影响,体现在:增长知识.拓宽视野: ...查看


  • 品牌负面曝光事件分类及溢出效应差异研究_余伟萍
  • 2013/02430COMMERCIALRESEARCH 文章编号:1001-148X(2013)02-0021-07 品牌负面曝光事件分类及溢出效应差异研究 12 余伟萍,庄爱玲 (1.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成都610064:2.成都大学 ...查看


  • 华东师大数学九年级下第28章样本与总体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 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 第28章 样本与总体 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下面调查中,适宜采用普查的是( ) A .调查亚洲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状况 B .调查梧州市冷饮市场某种品牌冰淇淋的质量情况 C .调查某校甲班学生出生日期 D .调查 ...查看


  • 关于消费者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的调查报告
  • 关于消费者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的调查报告 --基于湖南省怀化市9县(市)的调查 摘要:本调查报告在对湖南省怀化市9县(市)消费者调查的基础上,对消费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状况和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广大消费者对 ...查看


  • [报纸出版管理规定]
  • <报纸出版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令 第 32 号 <报纸出版管理规定>已经2005年9月20日新闻出版总署第1次署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 署 长 石宗源 二〇〇五年九月三 ...查看


  •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论文
  •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结课论文> 学期伊始,开始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这门课程的学习.起初,完全不了解这门课程是做什么的,听名字感觉是单纯的教怎么调查研究而已,并且对老师严苛的要求不理解.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基本了解了社会调查中的基本方法 ...查看


  • 马克思主义案例分析
  • 案例分析 041211105 吕岩 一.案例名称:收视率是万恶之源 二.案例用途:意识的能动作用.矛盾论.价值观 三.案例内容: 在展开案例之前,我们先详细了解一下广播电视的体制模式(包括赢利方面) : 1) 商业广播电视:私人所有,本身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