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成就辉煌事业

改革开放成就辉煌事业

档案管理再谱发展新篇

党跃武

(四川大学档案馆馆长兼校史办公室主任、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三十年前的今天,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讲话,明确提出了“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的重要论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社会思想大解放和大发展的号角,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大解放和大发展的进军令。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当年,四川大学著名校友郭沫若曾经引用盛唐时期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句热情地欢呼一个新的春天的到来。对于中国高等教育来说,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蕴含着新的任务、新的希望、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新的目标、新的发展。无数的高等教育工作者为之神情动容,无数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为之振臂而呼。正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引下,高等教育实现了拨乱反正,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新时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全民族创新活力极大激发的三十年,也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大发展的三十年,更是四川高等学校档案管理事业大发展的三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四川高等学校档案事业与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同步,与四川高等教育发展相适应,紧密服务于四川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和跨越式大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

我个人认为,这些发展成就集中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自觉实践科学发展理念。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四川省高等学校档案馆(室)坚持对历史负责、对学校负责的高度责任感,以学校发展为中心,以服务于学校确定的长期的发展目标为根本,以服务于不同时期学校发展中的重点工作和核心工作为抓手,在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中寻求发展。1987年,全省有90%以上的高等学校建立了专门的档案机构,四川大学(包括四川大学和华西医科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建立了档案馆。目前,全省除极个别高等学校没有建立专门的档案馆(室)之外,建馆单位已经达到17家。各级各类高等学校档案管理都取得了大的发展,一大批高等职业院校和成人高等教育院校更是积极加入到四川省高等学校档案工作协会。

第二,切实加强档案法制建设。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四川省高等学校档案馆(室)认真宣传、贯彻和落实国家、教育部和四川省有关档案管理的政策法规,紧密联系各高等学校的实际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和业务规范,不断增强依法治档的意识,不断强化规范管理的功能,努力形成国家相关法律——各级政策法规——学校规章制度——具体管理办法相配套的档案规范管理体系。

1987年4月23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档案局联合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档案工作的几点意见》,198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1989年10月10日,国家教委发布的第6号令《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2008年8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档案局联合颁发的第27号令《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高等学校档案事业发展中最重要的指导性文件。

四川省高等学校在宣传、贯彻和落实档案管理政策法规,努力开展档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率先发起并积极参与了《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中国档案分类法—教育档案分类表》和《高等学校通用档案主题词表》等高等学校档案业务管理四项基础标准的制订工作。

第三,不断健全档案资源体系。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四川省高等学校档案馆(室)全面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总趋

势,以提高档案的归档率、完整率、合格率为核心,以建设非数字档案馆和数字档案馆有机整合的复合型档案馆为目标,积极推动对纸质档案材料和电子档案材料同步归档,努力形成门类齐全、载体多样、整理规范、归档及时的覆盖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活动的现代化高等学校档案资源体系。

第四,努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四川省高等学校档案馆(室)在逐步加大运行经费和人力资源投入等档案管理工作投入的前提下,通过新建或改造馆舍和库房、增加和更新档案管理专用设施、改善管理和服务的现代化手段、推进档案信息系统集成化管理等措施,着力加强高等学校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

第五,有效开展档案信息服务。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四川省高等学校档案馆(室)在坚持做好档案收集和整理、夯实管理和服务工作基础的同时,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主动的档案信息服务,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尤其是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的服务,突出档案服务的信息内涵,逐步建立和完善面向广大师生和社会的档案信息服务体系。

第六,积极开拓管理服务领域。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四川省高等学校档案馆(室)坚持以发展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积极开拓档案管理的新领域,在强化科学组织协调的行政管理职能,规范服务学校社会的业务管理职能的基础上,优化开发信息资源的学术研究职能,拓展促进素质教育的文化教育职能,充分发挥学校档案工作“三个基地,一个中心”的作用,即作为学校档案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校史基地及提供档案信息管理和服务中心的重要作用。

曾经有一位台湾学者这样说:一个城市的物质文明可以直观地看线缆、洗手间和自来水,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可以直观地看博物馆、图书馆和艺术馆。我想,一个大学的精神文明或文化要看的还要加上一个校史馆。而一个好的校史馆必须依托于一个好的档案馆,这个好的档案馆是保管、利用和开发都做得好的档案馆,而不是一个仅仅保管得好的档案馆。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四川省高等学校档案馆(室)积极拓展档案管理和服务领域,

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管理和服务特色。以四川大学为例,档案管理工作就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尤其是近年来,按照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所说的那样:“学校档案管理和校史工作作用很大,效果很大,影响很大。”这些成果突出表现在:

●四川大学党委书记杨泉明教授为《兰台资讯——四川大学档案管理和校史工作简报》题写刊名,并且为档案馆珍品档案陈列室题词“以史为鉴,温故知新。” 《兰台资讯——四川大学档案管理和校史工作简报》成为档案管理工作交流和宣传的重要阵地。

●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为四川大学档案馆题写馆训“自爱自修,智识之府”,激励着同志们不断进取,努力开创四川大学档案管理和校史工作新局面。

●2006年2月,四川大学档案馆喜迁新址。四川大学档案馆通过“三馆合一”顺利实现了档案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彻底改变了多年来存在的馆址分散、服务多点的工作格局。

●2006年8月,作为学校110周年校庆献礼工程,四川大学校史展览馆在望江校区落成。四川大学校史展览馆由1937年始建的国立四川大学图书馆改建而成是目前全国建筑面积最大的校史展览馆。校史展览《世纪弦歌,百年传响》以图片和文字展览为主,辅之以丰富的校史实物资料和珍品档案以及其他展览手段,以社会历史发展为主线,将合并前后三校历史在一个展馆、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地陈列。

●2006年8月,作为学校110周年校庆献礼工程,四川大学历史文化长廊在江安校区景观水道落成。四川大学历史文化长廊由36组台历式雕塑作品组成,主要分为源头活水、治校方略、群贤毕至、勇立潮头和春华秋实等五个部分,反映了学校110年来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重要成果。

●2006年8月,作为学校110周年校庆献礼工程,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五卷本《四川大学史稿》首发仪式隆重举行。全书共计180万字,将原三校历史完整而连续地加以反映,突出了学校发展中蕴涵的大学精神和文化理念,为国内合并高等学校首创之作,获得了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四川省高教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四川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以“四馆一廊”为载体,营造创新人才培养新环境

——四川大学对合并高等学校文化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在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织的2007年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特等奖。该成果同时获得2007年四川省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8年1月14日,四川大学档案工作会议隆重召开。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党委常务副书记罗中枢教授、党委副书记李志强教授、副校长孙卫国教授、副校长魏于全院士、党委副书记周学东教授、纪委书记徐兰教授以及全校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近200人出席了会议。党委办公室等21个单位获得2005-2007年度四川大学档案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党委副书记周学东教授作工作总结报告。校长谢和平院士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学校档案管理和校史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殷切的希望。

●2008年2月23日至24日,四川大学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通过中共中央组织部检查验收。四川大学党委书记杨泉明教授、校长谢和平院士、党委常务副书记罗中枢教授、党委副书记周学东教授、纪委书记徐兰教授等参加了检查验收工作。四川大学是全国第一所接受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检查验收的中管高等学校,检查验收组组长、中共中央组织部正厅级巡视员、办公厅副主任兼信息管理中心主任郭瑞廷同志代表验收组对四川大学所取得的突出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四川大学“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一级单位”称号。

●由于在学校110周年校庆和2006年本科教学评估等工作中的突出成绩,四川大学档案馆(校史办公室)荣获学校2004-2006年先进集体称号、学校110周年校庆突出贡献奖和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突出贡献奖、四川省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等奖励,有1人获得四川省档案工作先进个人、5人获得四川省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先进个人、1人获得四川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获得四川大学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差不多五十年前,四川大学著名校友郭沫若同志曾经专门写下了《题赠档案馆》一诗:“前事不忘后事师,自来坟典萃先知。犹龙柱下窥藏史,呼风舆前听诵诗。国步何由探轨迹,民情从以识端倪。上林春讯人间满,剪出红梅花万枝。”如果我们把后面两句话用来描述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四川高等学校档案事业可以说一点也不过分。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四川高等学校档案事业取得的成绩,我们深深感到: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是四川高等学校档案事业大发展的根本原因,始终坚持改革创新是四川高等学校档案事业大发展的强大动力,始终坚持服从高等教育发展是四川高等学校档案事业大发展的活力所在,始终坚持有为才有位是四川高等学校档案事业大发展的正确选择,始终坚持协作交流是四川高等学校档案事业大发展的重要保证。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因此,“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对于档案管理和服务工作来说,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甚至从若干年前读大学时所掌握的那点知识出发,结果如何可想而知。从更高的要求出发,当前四川高等学校档案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按部就班而开拓不足,乐观有余而激情不足,关注资源而开发不足,重视基础而内涵不足。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四川高等学校档案事业的大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四川高等学校档案事业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同样依赖于改革开放。曾经有一个博物馆的广告是这样说的——我不在博物馆,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一个档案馆或校史馆办得怎么样,到教师和学生中问问路也许就很清楚了。要做到这样非常大的影响,可能还有些苛刻。说句玩笑话,成天拿一大串钥匙,成天抱一大卷档案固然重要,也必不可少。但是,让档案真正进入“寻常人家”才是最为重要的。

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档案工作“要能够更好地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见未来”。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打破传统的管理理论的束缚,实现资源的有效开发和服务的充分开放将是高等学校档案管理的必然选择。我非常欣赏的是文华图专的发展理念——智慧与服务。因此,四川大学档案馆确定的馆训是“自爱自修,智识之府”。自爱使我们充满无穷的希冀,自修使我们增添不尽的力量;传承百年智慧是我们的天职,传播先进文化是我们的方向。四川大学档案馆的馆风是“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勤于思考,善于创造”。也就是说,我们要坚持对学校高度负责和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自觉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团结协作的工作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顾全大局的思想品质和主动发展的进取意识,努力把四川大学档案馆建设成为人人主动学习、人人热爱学习、人人善于学习的学习型档案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和谐档案馆,

着眼未来发展、促进学校发展、体现自身价值的品牌档案馆,领导班子好、职工队伍好、管理制度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优秀档案馆。

1999年12月7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档案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每一个档案工作者一定要有“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思想,维护历史面貌的求实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艰苦拼搏的顽强作风。”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发展挑战,在今后的档案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四川高等学校档案馆(室)要以深入贯彻教育部部令第27号《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为契机,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和与时俱进,始终坚持关注国内外档案事业的发展前沿,始终坚持构建服务学校、面向社会的档案资源建设和服务体系,始终坚持走高等学校档案事业创新发展之路,努力开创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新局面,为把四川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省,为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而共同奋斗。

改革开放成就辉煌事业

档案管理再谱发展新篇

党跃武

(四川大学档案馆馆长兼校史办公室主任、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三十年前的今天,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讲话,明确提出了“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的重要论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社会思想大解放和大发展的号角,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大解放和大发展的进军令。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当年,四川大学著名校友郭沫若曾经引用盛唐时期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句热情地欢呼一个新的春天的到来。对于中国高等教育来说,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蕴含着新的任务、新的希望、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新的目标、新的发展。无数的高等教育工作者为之神情动容,无数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为之振臂而呼。正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引下,高等教育实现了拨乱反正,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新时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全民族创新活力极大激发的三十年,也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大发展的三十年,更是四川高等学校档案管理事业大发展的三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四川高等学校档案事业与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同步,与四川高等教育发展相适应,紧密服务于四川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和跨越式大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

我个人认为,这些发展成就集中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自觉实践科学发展理念。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四川省高等学校档案馆(室)坚持对历史负责、对学校负责的高度责任感,以学校发展为中心,以服务于学校确定的长期的发展目标为根本,以服务于不同时期学校发展中的重点工作和核心工作为抓手,在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中寻求发展。1987年,全省有90%以上的高等学校建立了专门的档案机构,四川大学(包括四川大学和华西医科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建立了档案馆。目前,全省除极个别高等学校没有建立专门的档案馆(室)之外,建馆单位已经达到17家。各级各类高等学校档案管理都取得了大的发展,一大批高等职业院校和成人高等教育院校更是积极加入到四川省高等学校档案工作协会。

第二,切实加强档案法制建设。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四川省高等学校档案馆(室)认真宣传、贯彻和落实国家、教育部和四川省有关档案管理的政策法规,紧密联系各高等学校的实际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和业务规范,不断增强依法治档的意识,不断强化规范管理的功能,努力形成国家相关法律——各级政策法规——学校规章制度——具体管理办法相配套的档案规范管理体系。

1987年4月23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档案局联合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档案工作的几点意见》,198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1989年10月10日,国家教委发布的第6号令《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2008年8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档案局联合颁发的第27号令《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高等学校档案事业发展中最重要的指导性文件。

四川省高等学校在宣传、贯彻和落实档案管理政策法规,努力开展档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率先发起并积极参与了《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中国档案分类法—教育档案分类表》和《高等学校通用档案主题词表》等高等学校档案业务管理四项基础标准的制订工作。

第三,不断健全档案资源体系。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四川省高等学校档案馆(室)全面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总趋

势,以提高档案的归档率、完整率、合格率为核心,以建设非数字档案馆和数字档案馆有机整合的复合型档案馆为目标,积极推动对纸质档案材料和电子档案材料同步归档,努力形成门类齐全、载体多样、整理规范、归档及时的覆盖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活动的现代化高等学校档案资源体系。

第四,努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四川省高等学校档案馆(室)在逐步加大运行经费和人力资源投入等档案管理工作投入的前提下,通过新建或改造馆舍和库房、增加和更新档案管理专用设施、改善管理和服务的现代化手段、推进档案信息系统集成化管理等措施,着力加强高等学校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

第五,有效开展档案信息服务。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四川省高等学校档案馆(室)在坚持做好档案收集和整理、夯实管理和服务工作基础的同时,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主动的档案信息服务,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尤其是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的服务,突出档案服务的信息内涵,逐步建立和完善面向广大师生和社会的档案信息服务体系。

第六,积极开拓管理服务领域。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四川省高等学校档案馆(室)坚持以发展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积极开拓档案管理的新领域,在强化科学组织协调的行政管理职能,规范服务学校社会的业务管理职能的基础上,优化开发信息资源的学术研究职能,拓展促进素质教育的文化教育职能,充分发挥学校档案工作“三个基地,一个中心”的作用,即作为学校档案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校史基地及提供档案信息管理和服务中心的重要作用。

曾经有一位台湾学者这样说:一个城市的物质文明可以直观地看线缆、洗手间和自来水,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可以直观地看博物馆、图书馆和艺术馆。我想,一个大学的精神文明或文化要看的还要加上一个校史馆。而一个好的校史馆必须依托于一个好的档案馆,这个好的档案馆是保管、利用和开发都做得好的档案馆,而不是一个仅仅保管得好的档案馆。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四川省高等学校档案馆(室)积极拓展档案管理和服务领域,

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管理和服务特色。以四川大学为例,档案管理工作就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尤其是近年来,按照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所说的那样:“学校档案管理和校史工作作用很大,效果很大,影响很大。”这些成果突出表现在:

●四川大学党委书记杨泉明教授为《兰台资讯——四川大学档案管理和校史工作简报》题写刊名,并且为档案馆珍品档案陈列室题词“以史为鉴,温故知新。” 《兰台资讯——四川大学档案管理和校史工作简报》成为档案管理工作交流和宣传的重要阵地。

●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为四川大学档案馆题写馆训“自爱自修,智识之府”,激励着同志们不断进取,努力开创四川大学档案管理和校史工作新局面。

●2006年2月,四川大学档案馆喜迁新址。四川大学档案馆通过“三馆合一”顺利实现了档案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彻底改变了多年来存在的馆址分散、服务多点的工作格局。

●2006年8月,作为学校110周年校庆献礼工程,四川大学校史展览馆在望江校区落成。四川大学校史展览馆由1937年始建的国立四川大学图书馆改建而成是目前全国建筑面积最大的校史展览馆。校史展览《世纪弦歌,百年传响》以图片和文字展览为主,辅之以丰富的校史实物资料和珍品档案以及其他展览手段,以社会历史发展为主线,将合并前后三校历史在一个展馆、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地陈列。

●2006年8月,作为学校110周年校庆献礼工程,四川大学历史文化长廊在江安校区景观水道落成。四川大学历史文化长廊由36组台历式雕塑作品组成,主要分为源头活水、治校方略、群贤毕至、勇立潮头和春华秋实等五个部分,反映了学校110年来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重要成果。

●2006年8月,作为学校110周年校庆献礼工程,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五卷本《四川大学史稿》首发仪式隆重举行。全书共计180万字,将原三校历史完整而连续地加以反映,突出了学校发展中蕴涵的大学精神和文化理念,为国内合并高等学校首创之作,获得了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四川省高教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四川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以“四馆一廊”为载体,营造创新人才培养新环境

——四川大学对合并高等学校文化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在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织的2007年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特等奖。该成果同时获得2007年四川省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8年1月14日,四川大学档案工作会议隆重召开。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党委常务副书记罗中枢教授、党委副书记李志强教授、副校长孙卫国教授、副校长魏于全院士、党委副书记周学东教授、纪委书记徐兰教授以及全校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近200人出席了会议。党委办公室等21个单位获得2005-2007年度四川大学档案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党委副书记周学东教授作工作总结报告。校长谢和平院士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学校档案管理和校史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殷切的希望。

●2008年2月23日至24日,四川大学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通过中共中央组织部检查验收。四川大学党委书记杨泉明教授、校长谢和平院士、党委常务副书记罗中枢教授、党委副书记周学东教授、纪委书记徐兰教授等参加了检查验收工作。四川大学是全国第一所接受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检查验收的中管高等学校,检查验收组组长、中共中央组织部正厅级巡视员、办公厅副主任兼信息管理中心主任郭瑞廷同志代表验收组对四川大学所取得的突出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四川大学“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一级单位”称号。

●由于在学校110周年校庆和2006年本科教学评估等工作中的突出成绩,四川大学档案馆(校史办公室)荣获学校2004-2006年先进集体称号、学校110周年校庆突出贡献奖和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突出贡献奖、四川省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等奖励,有1人获得四川省档案工作先进个人、5人获得四川省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先进个人、1人获得四川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获得四川大学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差不多五十年前,四川大学著名校友郭沫若同志曾经专门写下了《题赠档案馆》一诗:“前事不忘后事师,自来坟典萃先知。犹龙柱下窥藏史,呼风舆前听诵诗。国步何由探轨迹,民情从以识端倪。上林春讯人间满,剪出红梅花万枝。”如果我们把后面两句话用来描述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四川高等学校档案事业可以说一点也不过分。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四川高等学校档案事业取得的成绩,我们深深感到: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是四川高等学校档案事业大发展的根本原因,始终坚持改革创新是四川高等学校档案事业大发展的强大动力,始终坚持服从高等教育发展是四川高等学校档案事业大发展的活力所在,始终坚持有为才有位是四川高等学校档案事业大发展的正确选择,始终坚持协作交流是四川高等学校档案事业大发展的重要保证。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因此,“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对于档案管理和服务工作来说,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甚至从若干年前读大学时所掌握的那点知识出发,结果如何可想而知。从更高的要求出发,当前四川高等学校档案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按部就班而开拓不足,乐观有余而激情不足,关注资源而开发不足,重视基础而内涵不足。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四川高等学校档案事业的大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四川高等学校档案事业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同样依赖于改革开放。曾经有一个博物馆的广告是这样说的——我不在博物馆,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一个档案馆或校史馆办得怎么样,到教师和学生中问问路也许就很清楚了。要做到这样非常大的影响,可能还有些苛刻。说句玩笑话,成天拿一大串钥匙,成天抱一大卷档案固然重要,也必不可少。但是,让档案真正进入“寻常人家”才是最为重要的。

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档案工作“要能够更好地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见未来”。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打破传统的管理理论的束缚,实现资源的有效开发和服务的充分开放将是高等学校档案管理的必然选择。我非常欣赏的是文华图专的发展理念——智慧与服务。因此,四川大学档案馆确定的馆训是“自爱自修,智识之府”。自爱使我们充满无穷的希冀,自修使我们增添不尽的力量;传承百年智慧是我们的天职,传播先进文化是我们的方向。四川大学档案馆的馆风是“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勤于思考,善于创造”。也就是说,我们要坚持对学校高度负责和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自觉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团结协作的工作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顾全大局的思想品质和主动发展的进取意识,努力把四川大学档案馆建设成为人人主动学习、人人热爱学习、人人善于学习的学习型档案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和谐档案馆,

着眼未来发展、促进学校发展、体现自身价值的品牌档案馆,领导班子好、职工队伍好、管理制度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优秀档案馆。

1999年12月7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档案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每一个档案工作者一定要有“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思想,维护历史面貌的求实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艰苦拼搏的顽强作风。”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发展挑战,在今后的档案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四川高等学校档案馆(室)要以深入贯彻教育部部令第27号《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为契机,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和与时俱进,始终坚持关注国内外档案事业的发展前沿,始终坚持构建服务学校、面向社会的档案资源建设和服务体系,始终坚持走高等学校档案事业创新发展之路,努力开创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新局面,为把四川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省,为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而共同奋斗。


相关文章

  • 新中国成立60周年辉煌成就
  • 新中国成立60周年辉煌成就 斗转星移,从1949到2009,整整一个甲子过去了,今日的中国经过60年的迅猛发展,与成立之初的新中国比起来,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国60周年的辉煌成就,是党和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华夏子孙的骄傲.新中国成立 ...查看


  • 中国共产党执政6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
  • 中国共产党执政6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 [摘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应当朝着什么方向.沿着什么道路.来什么步骤前进,成为年轻的执政党必须回答和解决的最重大的课题.本文就中国共产党执政60年间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做了概括性叙 ...查看


  • 十八大以来的辉煌成就党课
  • 砥砺奋进.成就辉煌的五年 党的十九大召开在即,回望过去不平凡的五年,我们党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在理论.实践上极大地丰富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过去的五年,是我们党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 ...查看


  • 看砥砺奋进的五年成就展观后感+心得体会
  • 看砥砺奋进的五年成就展心得体会 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全国人民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破解一道道难题,克服一道道障碍,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 政治上不断深化改革,以提高行政效率为抓 ...查看


  • 友好学校校庆贺信
  • 西安市西电中学;喜闻你校成功晋升为"省级标准化高中",并迎来五十年校庆,谨向全体师生员工致以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近年来,你校以创建省级标准化高中为目标,按照"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特长.和谐发展" ...查看


  • 研究生入党申请书2000字6篇
  • [小编提示]更多入党申请书请点击本站以下链接:? 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范文|入党申请书3000字|入党转正申请书|入党自传|入党介绍人意见 敬爱的党组织: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的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 ...查看


  • 科学发展,成就辉煌~观后感
  • "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大型图片展 -----参观感思 为迎接十八大的胜利召开,由中宣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北京市委联合主办的以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成功实践和辉煌成就为主题的大型图片展览" ...查看


  • 人民日报七论
  • 推进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献 一论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 当前, 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这对于全党8000多万共产党员,既是一次把握规律. ...查看


  • 废墟上崛起汽车城
  • 1 废墟上崛起汽车城 课程标准 本课是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我是中国人"第5条"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这一要求设计的. 教材分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