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劳务者受害纠纷责任划分

【基本案情】案例

2012年 12月初,被告刘*给原告张*打电话说自己家有两台锅炉要拆除,让张*再找一个人一起干,于是原告找到王**一起到被告家拆锅炉,被告刘*派两名工人配合帮助原告拆锅炉。12月11日上午10时许,在拆锅炉的过程中,原告被锅炉上方掉下来的铁管砸伤。事故发生后,被告将原告送到辽宁大洼县某医院救治,诊断为脑震荡、头皮外伤。住院治疗16天,共发生经济损失人民币60663.32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原告为被告提供劳务,双方形成了雇佣关系。原告在提供劳务时头部受伤,对原告的经济损失,被告刘*应承担赔偿责任,但原告在该事件中也存在一定过错,故应当减轻被告的赔偿责任。根据本案案情,酌定被告刘*承担70%的民事责任,原告承担30%的民事责任,判决被告赔偿原告各项经济损失人民币 42464.32元及精神抚慰金人民币4000元。

【案例评析】

劳务者受害责任,是指个人之间存在劳务关系的前提下,提供劳务者因劳务活动而受到伤害,在提供劳务者向接受劳务一方主张损害赔偿时,由双方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一、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的特点

提供劳务者受害纠纷案件,多数发生在一些小工厂、小作坊、农村自建房、装修、装饰等业务中,此类案件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安全意识淡薄。提供劳务者一般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专业技术,接受劳务一方往往不对提供劳务一方进行基本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要求提供劳务一方超负荷工作,违章蛮干,双方忽视安全问题,导致事故频发,造成意外伤害。

2、法律意识差。提供劳务一方,多数为农民工,文化程度偏低,法律知识欠缺。由于经济不宽裕,受到伤害后,不能聘请法律专业人士参与诉讼,导致对索赔的项目不明,经常遗漏、或过高、过低提出诉讼请求,维权能力差,权利难以得到保障。

3、赔偿主体难确定。接受劳务一方与提供劳务一方一般未订立书面劳务合同,几乎都是口头承诺,或者只是经人介绍跟着某某干活或者干某某活等,去留随意性大,权利、义务关系不明确。纠纷发生时,提供劳务者往往难以正确确认索赔对象,导致同一受害事实反复起诉,增加当事人诉累。

4、获得赔偿难。此类纠纷不同于劳动关系,提供劳务者不能如劳动者因工受伤享有工伤保险待遇,接受劳务者也无法通过社会保险的方式分散用工风险,发生事故时接受劳务一方经常无力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受害人难以获得赔偿,造成此类案件上诉率高、上访率高、执行难等,矛盾尖锐,不利于纠纷的解决。

二、赔偿义务主体

原告在劳务中受到伤害是事实,其作为受害人有权要求被告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本案被告并无直接的加害行为,不存在直接侵权,

但被告是接受劳务者,原告是提供劳务者,故被告对原告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三、提供劳务方自身是否需承担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规定,雇员在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的,雇主承担无过错赔偿责任,不存在免责事由。 2010年7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根据上述法律规定,提供劳务一方是否承担责任,要看提供劳务一方是否存在过错。过错责任,是指以侵权行为人的过错作为归责的依据及要件,并依过错程度确定侵权行为人的责任范围。提供劳务者的过错应相应减轻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对于是否有过错的举证责任,根据举证责任原则,应由过错方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减轻了接受劳务者的责任,加重了提供劳务者的安全注意义务。

四、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的责任划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及此类案件的性质和特点,对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的划分一般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加公平原则。

1、接受劳务者的责任

接受劳务者在劳务关系中作为劳务活动的组织者、指挥者、监督者和风险的防控者,对提供劳务者的活动应负有安全注意和劳动保护的义务,对提供劳务者的职业活动提供必须的保障是接受劳务者的责任,因为只有接受劳务者才能在某种程度上控制和防范这种风险。但实践中,他们一般都缺乏必要的安全设备,很少进行安全教育。接受劳务者的上述过错,是造成伤亡事故的主要因素。因此接受劳务者承担相对较重的法律责任,符合社会利益平衡原则。所以,在划分责任时,接受劳务者一般应承担主要责任。

2、提供劳务者的责任

提供劳务者作为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他们在提供劳务过程中自身受到伤害的情形非常普遍。一般情况下,提供劳务者本人存在对自己安全注意不够的过错,应自负相应的民事责任。判定提供劳务者的注意义务时,必须考虑他们处于社会底层,来自农村,注意义务能力较弱等诸多因素,不能让其承担较重的注意义务。只要他们尽了一定的注意义务,即可认定提供劳务者没有过错。即使提供劳务者有轻微过失的,一般不作为减轻接受劳务者责任的依据。有些案件中,其本人的过错较明显,甚至是造成其伤亡的主要因素,这时其本人应承担较多的责任,但不宜承担主要责任。此类案件划分责任的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加公平原则。提供劳务者本人受了伤,如让其承担主要责任,就过分强调了过错责任原则而忽略了公平原则,容易激化社会矛盾。(文/胡建法)(来源:建筑时报)

【基本案情】案例

2012年 12月初,被告刘*给原告张*打电话说自己家有两台锅炉要拆除,让张*再找一个人一起干,于是原告找到王**一起到被告家拆锅炉,被告刘*派两名工人配合帮助原告拆锅炉。12月11日上午10时许,在拆锅炉的过程中,原告被锅炉上方掉下来的铁管砸伤。事故发生后,被告将原告送到辽宁大洼县某医院救治,诊断为脑震荡、头皮外伤。住院治疗16天,共发生经济损失人民币60663.32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原告为被告提供劳务,双方形成了雇佣关系。原告在提供劳务时头部受伤,对原告的经济损失,被告刘*应承担赔偿责任,但原告在该事件中也存在一定过错,故应当减轻被告的赔偿责任。根据本案案情,酌定被告刘*承担70%的民事责任,原告承担30%的民事责任,判决被告赔偿原告各项经济损失人民币 42464.32元及精神抚慰金人民币4000元。

【案例评析】

劳务者受害责任,是指个人之间存在劳务关系的前提下,提供劳务者因劳务活动而受到伤害,在提供劳务者向接受劳务一方主张损害赔偿时,由双方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一、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的特点

提供劳务者受害纠纷案件,多数发生在一些小工厂、小作坊、农村自建房、装修、装饰等业务中,此类案件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安全意识淡薄。提供劳务者一般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专业技术,接受劳务一方往往不对提供劳务一方进行基本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要求提供劳务一方超负荷工作,违章蛮干,双方忽视安全问题,导致事故频发,造成意外伤害。

2、法律意识差。提供劳务一方,多数为农民工,文化程度偏低,法律知识欠缺。由于经济不宽裕,受到伤害后,不能聘请法律专业人士参与诉讼,导致对索赔的项目不明,经常遗漏、或过高、过低提出诉讼请求,维权能力差,权利难以得到保障。

3、赔偿主体难确定。接受劳务一方与提供劳务一方一般未订立书面劳务合同,几乎都是口头承诺,或者只是经人介绍跟着某某干活或者干某某活等,去留随意性大,权利、义务关系不明确。纠纷发生时,提供劳务者往往难以正确确认索赔对象,导致同一受害事实反复起诉,增加当事人诉累。

4、获得赔偿难。此类纠纷不同于劳动关系,提供劳务者不能如劳动者因工受伤享有工伤保险待遇,接受劳务者也无法通过社会保险的方式分散用工风险,发生事故时接受劳务一方经常无力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受害人难以获得赔偿,造成此类案件上诉率高、上访率高、执行难等,矛盾尖锐,不利于纠纷的解决。

二、赔偿义务主体

原告在劳务中受到伤害是事实,其作为受害人有权要求被告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本案被告并无直接的加害行为,不存在直接侵权,

但被告是接受劳务者,原告是提供劳务者,故被告对原告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三、提供劳务方自身是否需承担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规定,雇员在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的,雇主承担无过错赔偿责任,不存在免责事由。 2010年7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根据上述法律规定,提供劳务一方是否承担责任,要看提供劳务一方是否存在过错。过错责任,是指以侵权行为人的过错作为归责的依据及要件,并依过错程度确定侵权行为人的责任范围。提供劳务者的过错应相应减轻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对于是否有过错的举证责任,根据举证责任原则,应由过错方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减轻了接受劳务者的责任,加重了提供劳务者的安全注意义务。

四、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的责任划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及此类案件的性质和特点,对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的划分一般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加公平原则。

1、接受劳务者的责任

接受劳务者在劳务关系中作为劳务活动的组织者、指挥者、监督者和风险的防控者,对提供劳务者的活动应负有安全注意和劳动保护的义务,对提供劳务者的职业活动提供必须的保障是接受劳务者的责任,因为只有接受劳务者才能在某种程度上控制和防范这种风险。但实践中,他们一般都缺乏必要的安全设备,很少进行安全教育。接受劳务者的上述过错,是造成伤亡事故的主要因素。因此接受劳务者承担相对较重的法律责任,符合社会利益平衡原则。所以,在划分责任时,接受劳务者一般应承担主要责任。

2、提供劳务者的责任

提供劳务者作为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他们在提供劳务过程中自身受到伤害的情形非常普遍。一般情况下,提供劳务者本人存在对自己安全注意不够的过错,应自负相应的民事责任。判定提供劳务者的注意义务时,必须考虑他们处于社会底层,来自农村,注意义务能力较弱等诸多因素,不能让其承担较重的注意义务。只要他们尽了一定的注意义务,即可认定提供劳务者没有过错。即使提供劳务者有轻微过失的,一般不作为减轻接受劳务者责任的依据。有些案件中,其本人的过错较明显,甚至是造成其伤亡的主要因素,这时其本人应承担较多的责任,但不宜承担主要责任。此类案件划分责任的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加公平原则。提供劳务者本人受了伤,如让其承担主要责任,就过分强调了过错责任原则而忽略了公平原则,容易激化社会矛盾。(文/胡建法)(来源:建筑时报)


相关文章

  • 浅析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中的"过错责任
  • 解读 我国侵权责任法确立了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适用一般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当前在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中,在适用一般过错责任原则的前提下,如何最大限度保护提供劳务者合法权益是一个必须要妥善处理的问题.深入探讨对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过 ...查看


  • 劳务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
  • 浅析劳务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 作者:周振华 发布时间:2012-12-11 11:29:09 司法实践中,在处理提供劳务受害或致害责任纠纷案件时,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要理清劳动方与用工方构成何种法律关系.当双方主体均为自然人时,由于法律并 ...查看


  • 侵权责任法十大亮点解读
  • 侵权责任法十大亮点解读 作者:夏俊峰 日期:2010年01月04日 00时00分 2009年12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这部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将怎样改变人们的生活?这 ...查看


  • 雇佣关系纠纷中的损害赔偿责任
  • 雇佣关系纠纷中的损害赔偿责任 蔡 武 我国目前法律规定且经常涉及的雇佣关系纠纷中的损害赔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雇主损害赔偿纠纷,是指雇主对雇员在执行职务中造成第三人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责任,又称雇员致害责任.另一种是雇员受害赔偿纠纷,是指雇员在完 ...查看


  • [案例分析]提供劳务者责任纠纷案例
  • 一.案情: 2012年4月,被告C公司承建被告D公司某煤矿的第五.六七标段的矿建工程,并成立被告C公司某煤矿项目部.被告C公司承建该矿建工程后,将喷浆工程承包给被告B(个人)施工.原告A系西安理工学校数字技术学院学生,实习期间经亲戚介绍在被 ...查看


  • 侵权责任法司法解释
  •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司法解释及全文 日期:2010-11-09 来源:[暂无]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司法解释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条 [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民事权利范围] 侵权责任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的"等"人身.财 ...查看


  •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司法解释
  •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司法解释 草案建议稿(草案) (讨论稿·2010年7月12日)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侵权责任法司法解释研究"课题组 课题组负责人 杨立新 课题组成员 杨立新 张秋婷 岳业鹏 王丽 ...查看


  • 医疗事故适用谁主张谁举证吗
  • 遇到医疗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点击>>http://s.yingle.com 医疗事故适用谁主张谁举证吗 医疗事故容易给患者造成损害,此时患者一方要求进行赔偿时往往也就容易产生纠纷,而通常情况下要有相关的证据证明是属 ...查看


  • 浅谈对可得利益损失赔偿的理解
  • 浅谈对可得利益损失赔偿的理解 案由: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原告:睢宁县康复医院(以下简称康复医院) 被告:睢宁县城东劳务公司(以下简称劳务公司) 案情简介: 2003年8月22日睢宁县城东劳务公司接受南亚塑胶工业(南通)有限公司委托在睢宁县招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