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

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

同步卫星的移动通信应用俗称“动中通”,是当前卫星通信领域需求旺盛、发展迅速的应用。“动中通”除了具有卫星通信覆盖区域广、不受地形地域限制、传输线路稳定可靠的优点外,真正实现了宽带、移动通信的目的。

“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由中心站和“动中通”用户站组成,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以星状网为宜,中心站为固定地面站。“动中通”用户站根据移动载体的区别可以是船载站、车载站(列车、汽车)、机载站,通过“动中通”用户站可以实现与中心站之间的双向数据、话音、图象传输。

“动中通”在铁路系统主要应用在客运列车的通信方面,装备“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后,在客运列车上可以开通卫星电视,装备车载电话厅,也可以用专用车厢,装备几间移动办公室,因为有Internet 接入和电信通道,移动办公室内可配备计算机,电话,传真机。

“动中通”卫星通信的主要技术特点

传输容量较大:可以实现几十——几百kb/s信息速率传输。

不平衡传输:接收DVB 卫星广播信号和Internet 接入。 单向接收:接收卫星电视广播

系统组成

“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由中心站和“动中通”用户站组成,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通常为星状网、也可以为网状网结构。

中心站与其他卫星系统主站相似,根据系统提供的业务要求设计、配置软件和硬件,并与地面网络连接,包括地面电话交换网、Internet 地面接入口等。 “动中通”用户站由卫星接收和发射设备分系统、“动中通”天线伺服分系统组成,“动中通”天线伺服分系统是本项目应用的核心部分,通过其对选择卫星的跟踪功能,始终保持对准卫星转发器,实现信号的接收和分发。 卫星通信分系统

卫星通信系统选择Ku 频段,以获得较小的天线口径和较高的天线增益。设备主要由收发信机和调制解调器组成,通信终端可以和以太网相连,提供数据应用和Internet 接入;与话音网关连接,提供VoIP 电话。 天线伺服分系统

车载“动中通”Ku波段0.8米卫星天线,可在车行进期间始终高精度地对准所使用的同步通信卫星,实现高质量的通信。

--- 主要性能指标

1)天线口径: 椭圆口径,长轴2a=1.0m, 短轴2b=0.66m (等效口径 0.8米)

2)工作频率: 接收:12.25~12.75GHz 发射:14~14.5GHz

3)天线增益: 收: 38.2+20lgf/12.50dBi 发:39.3+20lgf/14.25dBi

4)极化方式: 线极化

5)端口隔离度: 收发隔离度380dB

6) 运动范围: 方位:360°连续(或±420°) 俯仰:10°~90° 极化:±100°

7)工作速度、加速度:速度: 方位≤100°/s 俯仰≤80°/s

加速度: 方位≤800°/s2 俯仰≤600°/s2

8)天线座重量: ≤95Kg(含天线)

9)跟踪精度: 1/10 θ0.5(r.m.s )

10)捕获卫星目标方式:自动搜索、人工控制

11)再捕获最大时间: ≤5秒

12)适应环境:

适应车速: 180Km/h

环境温度: 车外:-45℃~+55℃

车内:- 5℃~+50℃

贮存:-55℃~+70℃

13)耗 电: ≤500W --- 系统简单描述

该系统由天馈系统、跟踪接收系统、天线座架、微机控制、环路控制、轴角编码、限位保护等部分组成。天馈系统由等效0.8米椭圆波束天线和TE21模宽带跟踪馈源系统组成;

跟踪接收系统由LNA 、跟踪下变频器和单通道单脉冲跟踪接收机等组成; 伺服控制系统由控制微机、速度环、双稳定陀螺环、跟踪环、轴角编码、状态告警等部分组成。伺服控制系统主要功能如下:

a :自动跟踪

b :自动搜索

c :位置预置

d :遮挡保护

e :状态显示与检测

f :极化调整

--- 天线主要技术特点 ²新型变焦距椭圆波束天线,其与切割抛物面天线相比:天线旋转空间剖面低,长短轴之比大,天线效率高,极化跟踪损失小。

²天线主反射面设计为双层薄壁夹层结构形式。夹层材料为铝蜂窝,上下两层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其结构轻巧、重量轻、刚度高。

²极化面调整装置由驱动电机、传动齿轮、波导旋转关节、旋转变压器、限位保护装置、支撑装置等组成。 ²天线罩材料选用玻璃钢蜂窝夹层结构,重量轻,损耗小,刚度大。

²天线座采用方位―俯仰式(A -E 式),刚度高、结构紧凑、重量轻。

²陀螺负反馈稳定、前馈补偿、单脉冲自跟踪技术措施。

²GPS和车体姿态敏感仪提供信息、计算机控制天线运动。

²电动方式调整天线极化。

装车

0.8m动中通设备可装于多种车型的汽车上和船、火车等运动载体上,天线装车外形图3.6.2-1B 。

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

同步卫星的移动通信应用俗称“动中通”,是当前卫星通信领域需求旺盛、发展迅速的应用。“动中通”除了具有卫星通信覆盖区域广、不受地形地域限制、传输线路稳定可靠的优点外,真正实现了宽带、移动通信的目的。

“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由中心站和“动中通”用户站组成,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以星状网为宜,中心站为固定地面站。“动中通”用户站根据移动载体的区别可以是船载站、车载站(列车、汽车)、机载站,通过“动中通”用户站可以实现与中心站之间的双向数据、话音、图象传输。

“动中通”在铁路系统主要应用在客运列车的通信方面,装备“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后,在客运列车上可以开通卫星电视,装备车载电话厅,也可以用专用车厢,装备几间移动办公室,因为有Internet 接入和电信通道,移动办公室内可配备计算机,电话,传真机。

“动中通”卫星通信的主要技术特点

传输容量较大:可以实现几十——几百kb/s信息速率传输。

不平衡传输:接收DVB 卫星广播信号和Internet 接入。 单向接收:接收卫星电视广播

系统组成

“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由中心站和“动中通”用户站组成,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通常为星状网、也可以为网状网结构。

中心站与其他卫星系统主站相似,根据系统提供的业务要求设计、配置软件和硬件,并与地面网络连接,包括地面电话交换网、Internet 地面接入口等。 “动中通”用户站由卫星接收和发射设备分系统、“动中通”天线伺服分系统组成,“动中通”天线伺服分系统是本项目应用的核心部分,通过其对选择卫星的跟踪功能,始终保持对准卫星转发器,实现信号的接收和分发。 卫星通信分系统

卫星通信系统选择Ku 频段,以获得较小的天线口径和较高的天线增益。设备主要由收发信机和调制解调器组成,通信终端可以和以太网相连,提供数据应用和Internet 接入;与话音网关连接,提供VoIP 电话。 天线伺服分系统

车载“动中通”Ku波段0.8米卫星天线,可在车行进期间始终高精度地对准所使用的同步通信卫星,实现高质量的通信。

--- 主要性能指标

1)天线口径: 椭圆口径,长轴2a=1.0m, 短轴2b=0.66m (等效口径 0.8米)

2)工作频率: 接收:12.25~12.75GHz 发射:14~14.5GHz

3)天线增益: 收: 38.2+20lgf/12.50dBi 发:39.3+20lgf/14.25dBi

4)极化方式: 线极化

5)端口隔离度: 收发隔离度380dB

6) 运动范围: 方位:360°连续(或±420°) 俯仰:10°~90° 极化:±100°

7)工作速度、加速度:速度: 方位≤100°/s 俯仰≤80°/s

加速度: 方位≤800°/s2 俯仰≤600°/s2

8)天线座重量: ≤95Kg(含天线)

9)跟踪精度: 1/10 θ0.5(r.m.s )

10)捕获卫星目标方式:自动搜索、人工控制

11)再捕获最大时间: ≤5秒

12)适应环境:

适应车速: 180Km/h

环境温度: 车外:-45℃~+55℃

车内:- 5℃~+50℃

贮存:-55℃~+70℃

13)耗 电: ≤500W --- 系统简单描述

该系统由天馈系统、跟踪接收系统、天线座架、微机控制、环路控制、轴角编码、限位保护等部分组成。天馈系统由等效0.8米椭圆波束天线和TE21模宽带跟踪馈源系统组成;

跟踪接收系统由LNA 、跟踪下变频器和单通道单脉冲跟踪接收机等组成; 伺服控制系统由控制微机、速度环、双稳定陀螺环、跟踪环、轴角编码、状态告警等部分组成。伺服控制系统主要功能如下:

a :自动跟踪

b :自动搜索

c :位置预置

d :遮挡保护

e :状态显示与检测

f :极化调整

--- 天线主要技术特点 ²新型变焦距椭圆波束天线,其与切割抛物面天线相比:天线旋转空间剖面低,长短轴之比大,天线效率高,极化跟踪损失小。

²天线主反射面设计为双层薄壁夹层结构形式。夹层材料为铝蜂窝,上下两层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其结构轻巧、重量轻、刚度高。

²极化面调整装置由驱动电机、传动齿轮、波导旋转关节、旋转变压器、限位保护装置、支撑装置等组成。 ²天线罩材料选用玻璃钢蜂窝夹层结构,重量轻,损耗小,刚度大。

²天线座采用方位―俯仰式(A -E 式),刚度高、结构紧凑、重量轻。

²陀螺负反馈稳定、前馈补偿、单脉冲自跟踪技术措施。

²GPS和车体姿态敏感仪提供信息、计算机控制天线运动。

²电动方式调整天线极化。

装车

0.8m动中通设备可装于多种车型的汽车上和船、火车等运动载体上,天线装车外形图3.6.2-1B 。


相关文章

  • 移动卫星应急通信系统解决方案XX
  • 移动卫星应急通信系统解决方案 -移动卫星车(船)载站 北京XXXXXXX 公司 目录 一.公司简介 . .................................................................... ...查看


  • 公安部安防产品检测执行标准
  • 01 GB 3659-1983 电视视频通道测试方法 02 GB/T 2424.2-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湿热) 03 GB 2424.1-19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高低温) 04 GB/T 2423.10- ...查看


  • 卫星通信应用产品
  • 卫星通信应用产品 经对市场的调研及客户的反馈,我们对产品不断的完善,上海墨石电子科技已成为知名的微波毫米波设备元器件的供应商,产品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卫星通信.军用雷达.通讯电子.仪器仪表等领域. 同轴旋转关节 同轴旋转关节:主要用于微波传 ...查看


  • 2017年中国民营快递发展瓶颈与策略研究
  • 毕 业 论 文 2016届 题 目 中通速递企业发展瓶颈与策略研究 专 业 物流管理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论文字数 18568 完成日期 2016年10月 *******教 务 处 印 目录 中英文题目 摘要 关键词 ....... ...查看


  • GPRS隧道协议结构与应用
  • 广东通信技术 GUANGDONG COMMUNICAT ION TECHNOLOGY 2001年4月第21卷第4期V ol . 21No . 4A p ril 2001 GPRS 隧道协议结构与应用 Tunnellin g Protocol ...查看


  • 浅析非战争军事行动指挥效能的提高
  • 摘要:非战争军事行动具有情况复杂化.任务多样化.力量多元化.行动一体化等特点,因而,非战争军事行动指挥节奏更快,指挥协调更难,指挥政策性更强,对指挥员的能力素质要求更高.因此,应采用正确的指挥方式.方法和手段,完善法律保障机制,加强非战争军 ...查看


  • 猛料:国内无线频谱资源分配图集
  • 猛料:国内无线频谱资源分配图集 BY:Bill-G 继上贴干货后再上猛料! 传送门 干货 ~WLAN 从入门到精通系列 -WLAN 技术连载帖 国内移动通信频谱分布图: 三大运营商频谱分配情况说明 TDD FDD 国内无线频谱分析 4G 频 ...查看


  • 光纤通信仿真
  • 光纤通信仿真实验 光纤模型实验:自相位效应 姓名:万方力 学号:[1**********]05 班级:1303班 指导老师:胡白燕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光纤模型实验:自相位效应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进行本次实验,加深光纤结构以及特 ...查看


  • 通信系统(光传输)
  • 光传输初级教程 目录 目 录 第1章 概述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