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地籍测量的内容及其实施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数字地籍测量的内容及其实施

姓 名: 吴 晓 明

专 业: 工程测量

指导教师: 马 文 凡

二○一一年五月

数字地籍测量的内容及其实施

姓名:吴晓明 指导教师:马文凡

摘 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地籍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测绘科学的不断进步,使得人们对地籍管理所提出的更高要求逐渐得以实现,从而形成了当代的地籍测量相关的完整理论和实践技术。本文从地籍测量的相关理论入手,依次介绍了地籍、地籍测量、地籍调查的相关概念和数字地籍测量的相关理论,包括数字地籍测量的软件和野外数字地籍测量;第三章介绍了地籍测量的组织与实施,包括地籍控制测量、测定界址点、测绘地籍图、宗地图的制作、面积量算等,另外,在论文的最后对地籍测量的发展做出了总结。

关键字:地籍测量 全站仪 南方CASS 地籍图 宗地图

目 录

第一章 概述·········································································4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4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4

第二章 地籍测量的理论知识···························································4

§2.1 地籍测量的内容····························································4

2.1.1 地籍····································································4

2.1.2 地籍测量································································5

2.1.3 地籍调查·································································6 §2.2 数字地籍测量······························································6

2.2.1 数字地籍测量的特点第····················································6

2.2.2 数字地籍测量的作业流程··················································6

2.2.3 南方CASS 数字地籍测量系统···············································7 §2.3 野外数字地籍测量·························································7

第三章 地籍测量的实施·······························································8

§3.1 概述······································································8 §3.2 地籍控制测量······························································8

3.2.1 地籍控制网及其要求······················································8

3.2.2 首级地籍控制网的布设····················································8

3.2.3 加密控制网的布设························································9

3.2.4 控制网的施测····························································9 §3.3 测定界址点·······························································10 §3.4 测绘地籍图·······························································11

3.4.1 地籍图的精度要求·······················································11

3.4.2 地籍图要素及界址点测量·················································11 §3.5 宗地图的制作·····························································11

3.5.1 宗地图内容·····························································11

3.5.2 宗地图绘制方法·························································12 §3.6 面积量算·································································12

第四章 结束语······································································13 致谢···············································································14 参考文献···········································································14

第一章 概述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地籍测量是利用测绘手段测定和调查土地及其附属物的权属、位置、质量、数量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是进行土地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通过地籍测量可以获得与永久性标志相关联的权属界址、土地位置、房产情况、土地面积、土地利用以及有关数据的地籍图等产权资料。地籍测量获得的数据和资料均具有法律效力,是土地登记、发证和收取地税的重要依据。

地籍不仅具有权属和税收的功能,还具有土地利用管理与规划的功能。地籍测量与管理是国家为取得有关地籍资料而建立的以地籍调查、土地登记等为主要内容的工作体系。是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方面。为编制计划和规划,合理确定土地税和征地补偿标准,制定有关土地政策等提供基础资料和重要依据。其中,地籍图就是地籍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地籍图必须由地籍测量来产生。由此可见,地籍测量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地籍测量按照测量手段的不同有传统地籍测量和数字地籍测量之分。

一.传统的地籍测量

在进行地籍测量时,利用传统的测绘仪器(经纬仪、钢尺)来进行野外数据的获取,并使用纸质手簿进行记录,然后利用平板仪,采用极坐标法。使用铅笔进行地籍图的绘制。这种方法的基础数据记录繁琐,修改处理极不方便,整个作业过程费时费力。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地籍管理工作的需要。

二.数字地籍测量

在进行地籍测量时,利用数字化采集设备(全站仪、电子记录薄等)来进行野外数据的获取,然后把数据导入到计算机,利用相应的数据处理软件和绘图软件生成地籍测量所需要得到的地籍资料。数字地籍测量是以计算机为平台,利用数字化的采集设备采集野外数据,将数据存储到计算机里,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和绘图软件生成地籍图、表册等地籍资料的一种自动化测绘技术,在完成地籍测量的同时可以建立的机图形数据库,为实现信息化地籍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 地籍测量的理论知识

§2.1 地籍测量的内容

2.1.1 地籍

地籍的含义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地籍不但为土地税收和土地产权保护服务,还要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在一些发达国家,地籍的应用领域扩大到三十多个,我们把这种地籍称为多用途地籍或现代地籍。现代(多用途)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图、数、表等形式表示。其含义如下:

(1)、地籍是由国家建立和管理的。

(2)、土地权属是地籍的核心。

(3)、以地块为基础建立地籍。地籍的内涵之一就是以地块为基础,准确描述每一块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

(4)、地籍必须描述地块内附着物的状况。

(5)、地籍是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简称土地清册)。

用图、数、表的形式描述了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图、数、表之间通过特殊的标识符相互连接,这个标识符就是通常所说的地块号(宗地号或地号)。

“图”是指地籍图,即用图的形式直观的描述土地及其附着物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包括分幅地籍图、专题地籍图、宗地图等。

“数”是指地籍数据,即用数的形式描述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数量、质量、利用现状等要素,如面积册、界址点坐标册、房地产评价数据等。

“表”是指地籍表,即用表的形式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法律状态、利用状况等进行文字描述,如地籍调查表、土地登记表和各种相关文件等。

在土地基本信息集合中回答了土地及其附着物的六个基本问题:

第一、“是谁的” 具体指权属主与土地及其附着物之间的法律关系;

第二、“在哪里” 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空间位置,一般用数据(坐标)和地籍编号进行描述;

第三、“有多少” 具体指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量的描述,如土地面积、建筑面积、土地和房屋的价值或价格等;

第四、“在什么时候” 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力和利用的发生、转移、消灭等事件的时间; 第五、“为什么” 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力和利用的存在依据及其有关说明;

第六、“怎么样” 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力和利用的发生、转移、消灭等事件的过程说明或依据。

2.1.2 地籍测量

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具体内容如下:

(1)、地籍控制测量,测量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

(2)、界线测量,测定行政区划界线和土地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

(3)、地籍图测绘,测绘分幅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房产图、宗地图等;

(4)、面积测算,测算地块和宗地的面积,进行面积的平差和统计;

(5)、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进行地籍变更测量,包括地籍图的修测、重测和地籍薄册的修编,以保证地籍成果资料的现势性与正确性;

(6)、根据土地整理、开发和规划的要求,进行有关的地籍测量工作。

同其他测量工作一样,地籍测量也遵循一般的测量原则,即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

2.1.3 地籍调查

在进行地籍测量之前,必须进行地籍调查,即调查土地及其附着物的社会、经济、和法律方面的信息,再实地确认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界址和利用状况,并填写地籍调查表,为土地及其附着物的精确定位、面积测算等地籍测量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地籍调查是遵照国家的法律规定,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进行的调查。它既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和社会性很强的基础工作,又是一项集科学性、实践性、统一性、严密性于一体的技术工作。

§2.2 数字地籍测量

2.2.1 数字地籍测量的特点

与模拟测图相比,数字地籍测量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自动化程度高,精度高,现势性强,整体性强,适用性强。

2.2.2 数字地籍测量的作业流程

数字地籍测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的输出。如下图所示为全野外数字地籍测量的作业流程。

2.2.3 南方CASS 数字地籍测量系统

南方公司的CASS 数字地籍测量系统是我国开发较早的数字地籍测量软件之一,在全国许多城市和地区具有广泛的影响。该系统采用AutoCAD 为系统平台,并不断升级。CASS 数字地籍测量系统集地形地籍测绘与管理于一体,它是依据国家最新颁布的有关地形及地籍调查测量的标准而开发的,提供的成果标准十分规范,真正做到了图形管理与地籍属性数据管理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图数交互查询(即由宗地的属性可查询宗地的图形,由宗地图形可查询该宗地的所有属性数据),为地籍管理提供了非常直观的图形化界面。

§2.3 野外数字地籍测量

(一)野外数据采集的步骤:

传统的测图作业步骤是先控制点测量后碎部点测量、先整体后局部。数字地籍测量可以采用同样的测量步骤,有的数字成图软件也可以图根控制点测量和碎部点测量同步进行,称为“一步测量法”或“一步法测量”。

1. 图根控制点测量

在图根导线选点埋桩后,先在一测站上,测记导线的数据,紧接着在该测站上进行碎部点测量。

2. 碎部点测绘步骤

测碎部点时,图根控制点及其坐标都是已知的,且存入坐标数据库中,这是实时成图的必要条件。

①测站设置与检核

碎部点测量时,首先要进行测站的设置,即首先要输入测站点号、后视点号、仪器高。接着选择定向点,照准好后,输入定向点点号和水平度盘读数。然后选择一已知点进行检核,测完之后将显示x 、y 、H 的差值,如果不能通过检核,则不能继续测量。

②碎步点测量

野外数字地籍测量的碎部点测量的方法主要有极坐标法和丈量法。通常采用极坐标法进行碎部测量,并记录全部测点信息。

③丈量法

丈量法是碎部点测量的另一种作业方法,是由测图软件所提供的。它能够根据外业所测的基本点及丈量的边长或观测方向,用解析法求出其他碎部点的坐标,并记入碎部点数据区。

3. 野外数字地籍测量数据采集的特点

①数字地籍测量是记录碎部点的坐标、编码、点号和连接信息。

②除采用极坐标法外,还可以采用测图软件提供的丈量法进行碎部点测量。

③碎部点测量可以在图根控制点测量后进行,也可以与图根控制点测量同时进行。

当采用测记模式进行外业测量时,必须绘制标注测点点号的人工草图,到室内将测量数据直接由记录器传输到计算机,再由人工按草图编辑图形文件。当采用电子平板测绘模式时,可以进行现场实时成图和图形编辑、修正,保证数字地籍测量外业测绘的正确性,到内业仅作一些整饰和修改后,即可绘图输出。

(二)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数字地籍测量系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由于数字地籍测量中数据类型涉及面广,信息编码复杂,其数据采集方式和通信方式形式多样,坐标系统往往不一致,这对数据的应用和管理是不利的,因而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统一格式,统一坐标,形成结构合理、调用方便的分类数据文件,是数字地籍测量软件中不可缺少的功能组成部分。

(三)图形输出

图形输出是测图软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测量数据和属性数据,经过数据处理之后形成图形数据文件,供图形输出模块使用。图形输出模块具有图形截幅、绘图比例尺确定、图式符号注记及图廓整饰等功能。

第三章 地籍测量的实施

§3.1 概述

地籍测量不同于普通的地形测量。地籍测量除测量地籍调查范围内的地物外,还必须测量反映土地权属的地籍要素。地籍测量应随着每宗地的土地登记的变更而不断的更新,时时保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地籍测量是测绘技术与法律的综合应用,它以测定界址为重点,无论有无明显界线,测量时都必须查明、测量并标定于地籍图上。

地籍测量通常分为初始地籍测量和变更地籍测量。

初始地籍测量是指在初始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测绘仪器,以科学的方法, 在调查区域内,建立地籍控制网,测量每宗土地的地籍要素,绘制地籍图, 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初始地籍测量的内容包括: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细部测量。

变更地籍测量是测量变更后的土地权属界线、位置、宗地内部地物地类变化,并计算面积、绘制宗地图、修编地籍图,为变更土地登记或设定土地登记提供依据。

§3.2 地籍控制测量

3.2.1 地籍控制网及其要求

地籍控制网是为开展地籍细部测量以及日常地籍测量而布设的测量控制网。地籍控制网的布设,在精度上要满足测定界址点坐标精度的要求,在密度上要满足辖区内地籍细部测量的要求,在点位埋设上要顾及日常地籍管理的需要。

地籍控制测量坐标系统尽量采用国家统一坐标系统,使城镇地籍控制网成为国家网的组成部分,使地籍测量能充分利用国家控制点的成果。

3.2.2 首级地籍控制网的布设

首级地籍控制网应能长期使用,因此布设首级地籍控制网的范围应覆盖中长期的城市规划区域。随着全球定位系统( GPS )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 GPS 定位技术具有精度高、速度快、费用省、操

作简便、控制点间勿需通视等优势,首级平面控制网应优先以 GPS 网形式布设,采用 GPS 接收机测定控制点的坐标。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用导线网、边角网、三角网等地面控制网布设方法,采用全站仪等测定控制点的坐标。首级地籍控制网的精度,要能保证四等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以及四等以下各等级控制点相对于上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 5cm 。

3.2.3 加密控制网的布设

加密控制网应按地籍细部测量的要求安排计划,可分期、分片布设,也可以一次整体布设完成。加密控制网可以采用GPS 网或导线网的形式布设。当调查区域范围较大,并要求一次整体布设加密控制网时,一般多采用 GPS 网形式布设,布设导线网时,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与地形测量相比,地籍测量要求平面控制点有较高的密度。一般说来,地籍平面控制点的密度每 km 2不少于10点。

3.2.4 控制网的施测

控制测量作业包括技术设计、实地选点、标石埋设、观测和平差计算等主要步骤。平面控制网的观测元素主要是水平方向值、斜距和天顶距。

在控制点选点完毕后,即进入控制网外业观测阶段。由于目前在控制测量中,已经普遍采用了电子全站仪,因此,有条件的施测单位,应尽量采用自动电子记录方式记录每一测站的观测值。在记录器中安装有控制网观测记录及限差检核和测站平差、边长改化、数据管理与通信等程序。通过一根专用的电缆连接记录器与电子全站仪,即可完成从全站仪到记录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采用自动记录方式,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作业效率,更主要的是可以减少许多人为的错误。

平面控制测量

为满足地形、地籍测量图根导线施测的需要,在原有控制网的基础上适当加密二级导线点,二级导线点沿主要道路布设。二级导线可采用光电测距方法布设。

光电测距方法测设二级导线:

二级光电测距导线宜布设成附合导线,导线网中结点与高级点间,或结点间的导线长度应小于附合导线规定长度0.7倍。

二级光电测距导线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注: n为转折角个数,边数可依照规范适当放宽。

观测仪器采用3mm +2ppm 、2″级及以上的全站仪,仪器必须经过省级测绘计量站检验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在观测前应按规范规定项目进行严格检验校正。

二级导线观测数据采集采用方向观测法一测回观测,当观测方向数超过三个时进行归零。水平角、天顶距、测距同步进行,边长单程一测回观测。

二级导线观测数据采集规定如下表:

测角中误差按导线方位角闭合差计算,其公式如下:

1m β=±N ∑(f β∙f β

n )

式中:f β:附合导线或闭合环的方位角闭合差

n:计算fβ时的测站数

N:fβ的个数

S 2测距仪观测斜距时测距边的倾斜改正:采用测定两点间高差方法进行时 ,计算公式: D =-H 2

用观测垂直角计算时计算公式:D=Scosα

D —测距边的水平距离;

S —经气象、加常数、乘常数等改正后的斜距;

H —全站仪与反光棱镜之间高差

α—斜距的垂直角

§3.3 测定界址点

地籍细部测量是地籍测量的核心,而测定界址点又是地籍细部测量的核心。是在地籍平面控制网的基础上,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及地类界线等,并计算面积、测绘地籍图、绘制宗地图。准确地测定宗地界址点是管理土地产权的基本保证。地籍图是宏观管理土地的重要工具,宗地面积是土地管理中主要的土地信息之一,宗地图是土地证书的附图和宗地档案的附图。地籍细部测量成果经审核依法登记后,具有法律效力。地籍细部测量的内容包括测定界址点、测绘地籍图、制作宗地图和面积量算等。

测定界址点是地籍细部测量的核心工作。测定界址点的位置有两种方法,即解析法和勘丈法。解析法测定界址点位置是利用地籍控制点起算数据(坐标、方位角)及实际观测数据(角度、距离),按公式计算界址点的坐标。勘丈法是利用量取界址点之间、界址点与其邻近地物点的关系距离在图上确定界址点位置,界址点的坐标可以在图上图解获得。

§3.4 测绘地籍图

3.4.1 地籍图的精度要求:

(1)、界址点间距或界址点至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小于等于图上0.3毫米。

(2)、地物点相对于最近控制点平面中误差小于等于图上0.5毫米。

(3)、地物点间相对平面中误差小于等于图上0.5毫米。

(4)、相邻界址点坐标反算边长与勘丈边长之差一类小于等于10厘米,二类小于等于15厘米。 对街坊外围和内部明显的界址点一般采用电磁波测距仪实测,界址点可使用极坐标法、交会法或在图根导线上用引点法求得。引点水平角观测两个半测回,两次照准两次读数。测距观测一测回,两次较差应小于10mm 。测距边不宜超过150m 。

3.4.2 地籍图要素及界址点测量

1、界址点、界址线按权属调查确定的位置测绘。没有调查成果的,按实际使用范围界线测绘。

2、房屋及其分构筑物测绘应以外墙基为准,悬空建筑(水上房屋、飘楼、骑楼、柱廊等)按其外轮廓测绘并注房屋结构与层数。悬空建筑用虚线表示。

3、房檐、临时性棚房和简易房屋不表示。房屋内天井大于图上4mm 的应表示。房屋外轮廓凹、凸小于图上0.4mm 时可综合,大于0.4mm 的依实际轮廓测绘。落地阳台应综合为房屋,构筑物按外轮廓测绘。

4、位于宗地界址线上的台阶以及五级以上的台阶、外楼梯应表示,宗地内部房屋的的台阶、楼梯一般不表示。

5、作为权属界线的线状地物(围墙、栏栅、铁丝网、活树篱笆等)应测绘。

6、铁路、公路、街道、内部道路及道路交叉处、公共场所内的大花圃应测绘。铁路、公路两侧用地界线已有权属调查成果的,应予实测。公路按路肩测绘,街道按渠边石施测;无渠边石的不测绘街道线,内部道路按实际界线测绘。道路的路堤路堑用相应符号表示。

7、块地按实际界线测量。

8、在山区或丘陵地区、大片没有建筑物的空旷地带应适当测设高程点。

§3.5 宗地图的制作

3.5.1 宗地图内容

宗地图的主要内容:图幅号、地籍号;本宗地号、地类号、门牌号、面积及单位名称;本宗地界址点、界址点号 ( 含与邻宗地共用的界址点 ) 、界址线及界址边长;本宗地内建筑物、构筑物;

邻宗地界址线 ( 示意 ) ;相邻宗地、道路、街巷及其名称;比例尺、指北方向、图廓线、制图单位、制图员、审核员及日期等。

3.5.2 宗地图绘制方法

宗地图绘制方法有蒙绘法、缩放绘制法、复制法、计算机输出法。

1、蒙绘法

以基本地籍图作底图,将薄膜蒙在所需宗地位置上,逐项准确地透绘所需要素,整饰后制作宗地图。

2、缩放绘制法

宗地过大或过小时,可采取按比例缩小或放大的方法,先透绘后整饰,再制作宗地图。

3、复制法

宗地的信息过多时,可采用复制法复制地籍图制作宗地图。大宗地可缩小复印,小宗地可放大复印,但复印后须加注界址边长数据、面积及图廓等要素,并删除邻宗地的部分内容。

4、计算机输出法

利用数字法测图时,宗地图生成是在数字法测图系统中自动生成,生成的宗地图须加注界址边长数据、面积及图廓等要素。

§3.6 面积量算

面积量算系指水平面积量算。面积量算的内容包括宗地面积、地类面积、宗地内建筑占地面积、建筑面积量算与面积汇总统计。面积量算是为城镇土地登记发证、汇总统计、出让、转让、征用土地等提供宗地准确面积数据的技术服务性工作。面积量算结果经土地登记后,具有法律效力。 面积量算方法一般分为解析法和图解法两种。

第四章 结束语

本文从地籍测量及其相关理论出发,探讨了地籍、地籍测量的发展历史;地籍、地籍测量和地籍调查的相关理论,并以现在广泛推广使用的数字地籍测量为重点。在地籍测量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探讨了地籍测量的组织和实施。包括地籍控制测量、测定界址点、测绘地籍图、宗地图的制作、面积量算、变更地籍测量等。并在理论介绍的过程中融入生产实践。如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自动化绘图系统的建立, 为地籍测量工作大大缩短了成图时间, 减轻了测绘工作者的劳动强度。同时自动化绘图技术的出现, 也加快了地籍数据库的建设步伐, 促使地籍测量从常规走向现代化。地籍测量工作正朝着技术手段更为先进的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相信不久的将来, 地籍测量会有一个较大的飞跃。

致 谢

大学三年学习的时光已经接近尾声。在此我想对我的母校, 我的父母, 我的老师及同学们表示由衷的谢意. 感谢家人对我大学三年学习的摸摸支持,感谢母校给了我学习的机会,感谢三年来帮助和教导过我的各位老师,不仅教导了我丰富的专业知识,使我的专业水平有了十足的长进,还用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不断的感染着我,使我对以后的工作更加负责。此外,还要感学所有的同学们,感谢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对我的帮助和支持。

最后,衷心的祝愿老师和同学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参 考 文 献

[1]梁玉宝,2006年, 《地籍调查与测量》, 黄河水利出版社

[2]赵文亮,2005年,《地形测量》, 黄河水利出版社

[3]杨国清,2005年,《控制量测量学》, 黄河水利出版社

[4]徐宇飞,2005年,《数字测图技术》, 黄河水利出版社

[5]潘正风, 杨正尧,2003年《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出版社

[6]杜海平, 詹长根, 李兴林,1999年,《现代地籍理论与实践》,海天出

版社

[7]詹长根,唐祥云,刘丽,《地籍测量学》,2005年,武汉大学出版社

[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数字地籍测量的内容及其实施

姓 名: 吴 晓 明

专 业: 工程测量

指导教师: 马 文 凡

二○一一年五月

数字地籍测量的内容及其实施

姓名:吴晓明 指导教师:马文凡

摘 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地籍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测绘科学的不断进步,使得人们对地籍管理所提出的更高要求逐渐得以实现,从而形成了当代的地籍测量相关的完整理论和实践技术。本文从地籍测量的相关理论入手,依次介绍了地籍、地籍测量、地籍调查的相关概念和数字地籍测量的相关理论,包括数字地籍测量的软件和野外数字地籍测量;第三章介绍了地籍测量的组织与实施,包括地籍控制测量、测定界址点、测绘地籍图、宗地图的制作、面积量算等,另外,在论文的最后对地籍测量的发展做出了总结。

关键字:地籍测量 全站仪 南方CASS 地籍图 宗地图

目 录

第一章 概述·········································································4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4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4

第二章 地籍测量的理论知识···························································4

§2.1 地籍测量的内容····························································4

2.1.1 地籍····································································4

2.1.2 地籍测量································································5

2.1.3 地籍调查·································································6 §2.2 数字地籍测量······························································6

2.2.1 数字地籍测量的特点第····················································6

2.2.2 数字地籍测量的作业流程··················································6

2.2.3 南方CASS 数字地籍测量系统···············································7 §2.3 野外数字地籍测量·························································7

第三章 地籍测量的实施·······························································8

§3.1 概述······································································8 §3.2 地籍控制测量······························································8

3.2.1 地籍控制网及其要求······················································8

3.2.2 首级地籍控制网的布设····················································8

3.2.3 加密控制网的布设························································9

3.2.4 控制网的施测····························································9 §3.3 测定界址点·······························································10 §3.4 测绘地籍图·······························································11

3.4.1 地籍图的精度要求·······················································11

3.4.2 地籍图要素及界址点测量·················································11 §3.5 宗地图的制作·····························································11

3.5.1 宗地图内容·····························································11

3.5.2 宗地图绘制方法·························································12 §3.6 面积量算·································································12

第四章 结束语······································································13 致谢···············································································14 参考文献···········································································14

第一章 概述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地籍测量是利用测绘手段测定和调查土地及其附属物的权属、位置、质量、数量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是进行土地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通过地籍测量可以获得与永久性标志相关联的权属界址、土地位置、房产情况、土地面积、土地利用以及有关数据的地籍图等产权资料。地籍测量获得的数据和资料均具有法律效力,是土地登记、发证和收取地税的重要依据。

地籍不仅具有权属和税收的功能,还具有土地利用管理与规划的功能。地籍测量与管理是国家为取得有关地籍资料而建立的以地籍调查、土地登记等为主要内容的工作体系。是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方面。为编制计划和规划,合理确定土地税和征地补偿标准,制定有关土地政策等提供基础资料和重要依据。其中,地籍图就是地籍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地籍图必须由地籍测量来产生。由此可见,地籍测量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地籍测量按照测量手段的不同有传统地籍测量和数字地籍测量之分。

一.传统的地籍测量

在进行地籍测量时,利用传统的测绘仪器(经纬仪、钢尺)来进行野外数据的获取,并使用纸质手簿进行记录,然后利用平板仪,采用极坐标法。使用铅笔进行地籍图的绘制。这种方法的基础数据记录繁琐,修改处理极不方便,整个作业过程费时费力。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地籍管理工作的需要。

二.数字地籍测量

在进行地籍测量时,利用数字化采集设备(全站仪、电子记录薄等)来进行野外数据的获取,然后把数据导入到计算机,利用相应的数据处理软件和绘图软件生成地籍测量所需要得到的地籍资料。数字地籍测量是以计算机为平台,利用数字化的采集设备采集野外数据,将数据存储到计算机里,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和绘图软件生成地籍图、表册等地籍资料的一种自动化测绘技术,在完成地籍测量的同时可以建立的机图形数据库,为实现信息化地籍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 地籍测量的理论知识

§2.1 地籍测量的内容

2.1.1 地籍

地籍的含义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地籍不但为土地税收和土地产权保护服务,还要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在一些发达国家,地籍的应用领域扩大到三十多个,我们把这种地籍称为多用途地籍或现代地籍。现代(多用途)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图、数、表等形式表示。其含义如下:

(1)、地籍是由国家建立和管理的。

(2)、土地权属是地籍的核心。

(3)、以地块为基础建立地籍。地籍的内涵之一就是以地块为基础,准确描述每一块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

(4)、地籍必须描述地块内附着物的状况。

(5)、地籍是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简称土地清册)。

用图、数、表的形式描述了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图、数、表之间通过特殊的标识符相互连接,这个标识符就是通常所说的地块号(宗地号或地号)。

“图”是指地籍图,即用图的形式直观的描述土地及其附着物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包括分幅地籍图、专题地籍图、宗地图等。

“数”是指地籍数据,即用数的形式描述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数量、质量、利用现状等要素,如面积册、界址点坐标册、房地产评价数据等。

“表”是指地籍表,即用表的形式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法律状态、利用状况等进行文字描述,如地籍调查表、土地登记表和各种相关文件等。

在土地基本信息集合中回答了土地及其附着物的六个基本问题:

第一、“是谁的” 具体指权属主与土地及其附着物之间的法律关系;

第二、“在哪里” 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空间位置,一般用数据(坐标)和地籍编号进行描述;

第三、“有多少” 具体指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量的描述,如土地面积、建筑面积、土地和房屋的价值或价格等;

第四、“在什么时候” 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力和利用的发生、转移、消灭等事件的时间; 第五、“为什么” 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力和利用的存在依据及其有关说明;

第六、“怎么样” 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力和利用的发生、转移、消灭等事件的过程说明或依据。

2.1.2 地籍测量

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具体内容如下:

(1)、地籍控制测量,测量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

(2)、界线测量,测定行政区划界线和土地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

(3)、地籍图测绘,测绘分幅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房产图、宗地图等;

(4)、面积测算,测算地块和宗地的面积,进行面积的平差和统计;

(5)、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进行地籍变更测量,包括地籍图的修测、重测和地籍薄册的修编,以保证地籍成果资料的现势性与正确性;

(6)、根据土地整理、开发和规划的要求,进行有关的地籍测量工作。

同其他测量工作一样,地籍测量也遵循一般的测量原则,即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

2.1.3 地籍调查

在进行地籍测量之前,必须进行地籍调查,即调查土地及其附着物的社会、经济、和法律方面的信息,再实地确认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界址和利用状况,并填写地籍调查表,为土地及其附着物的精确定位、面积测算等地籍测量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地籍调查是遵照国家的法律规定,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进行的调查。它既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和社会性很强的基础工作,又是一项集科学性、实践性、统一性、严密性于一体的技术工作。

§2.2 数字地籍测量

2.2.1 数字地籍测量的特点

与模拟测图相比,数字地籍测量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自动化程度高,精度高,现势性强,整体性强,适用性强。

2.2.2 数字地籍测量的作业流程

数字地籍测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的输出。如下图所示为全野外数字地籍测量的作业流程。

2.2.3 南方CASS 数字地籍测量系统

南方公司的CASS 数字地籍测量系统是我国开发较早的数字地籍测量软件之一,在全国许多城市和地区具有广泛的影响。该系统采用AutoCAD 为系统平台,并不断升级。CASS 数字地籍测量系统集地形地籍测绘与管理于一体,它是依据国家最新颁布的有关地形及地籍调查测量的标准而开发的,提供的成果标准十分规范,真正做到了图形管理与地籍属性数据管理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图数交互查询(即由宗地的属性可查询宗地的图形,由宗地图形可查询该宗地的所有属性数据),为地籍管理提供了非常直观的图形化界面。

§2.3 野外数字地籍测量

(一)野外数据采集的步骤:

传统的测图作业步骤是先控制点测量后碎部点测量、先整体后局部。数字地籍测量可以采用同样的测量步骤,有的数字成图软件也可以图根控制点测量和碎部点测量同步进行,称为“一步测量法”或“一步法测量”。

1. 图根控制点测量

在图根导线选点埋桩后,先在一测站上,测记导线的数据,紧接着在该测站上进行碎部点测量。

2. 碎部点测绘步骤

测碎部点时,图根控制点及其坐标都是已知的,且存入坐标数据库中,这是实时成图的必要条件。

①测站设置与检核

碎部点测量时,首先要进行测站的设置,即首先要输入测站点号、后视点号、仪器高。接着选择定向点,照准好后,输入定向点点号和水平度盘读数。然后选择一已知点进行检核,测完之后将显示x 、y 、H 的差值,如果不能通过检核,则不能继续测量。

②碎步点测量

野外数字地籍测量的碎部点测量的方法主要有极坐标法和丈量法。通常采用极坐标法进行碎部测量,并记录全部测点信息。

③丈量法

丈量法是碎部点测量的另一种作业方法,是由测图软件所提供的。它能够根据外业所测的基本点及丈量的边长或观测方向,用解析法求出其他碎部点的坐标,并记入碎部点数据区。

3. 野外数字地籍测量数据采集的特点

①数字地籍测量是记录碎部点的坐标、编码、点号和连接信息。

②除采用极坐标法外,还可以采用测图软件提供的丈量法进行碎部点测量。

③碎部点测量可以在图根控制点测量后进行,也可以与图根控制点测量同时进行。

当采用测记模式进行外业测量时,必须绘制标注测点点号的人工草图,到室内将测量数据直接由记录器传输到计算机,再由人工按草图编辑图形文件。当采用电子平板测绘模式时,可以进行现场实时成图和图形编辑、修正,保证数字地籍测量外业测绘的正确性,到内业仅作一些整饰和修改后,即可绘图输出。

(二)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数字地籍测量系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由于数字地籍测量中数据类型涉及面广,信息编码复杂,其数据采集方式和通信方式形式多样,坐标系统往往不一致,这对数据的应用和管理是不利的,因而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统一格式,统一坐标,形成结构合理、调用方便的分类数据文件,是数字地籍测量软件中不可缺少的功能组成部分。

(三)图形输出

图形输出是测图软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测量数据和属性数据,经过数据处理之后形成图形数据文件,供图形输出模块使用。图形输出模块具有图形截幅、绘图比例尺确定、图式符号注记及图廓整饰等功能。

第三章 地籍测量的实施

§3.1 概述

地籍测量不同于普通的地形测量。地籍测量除测量地籍调查范围内的地物外,还必须测量反映土地权属的地籍要素。地籍测量应随着每宗地的土地登记的变更而不断的更新,时时保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地籍测量是测绘技术与法律的综合应用,它以测定界址为重点,无论有无明显界线,测量时都必须查明、测量并标定于地籍图上。

地籍测量通常分为初始地籍测量和变更地籍测量。

初始地籍测量是指在初始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测绘仪器,以科学的方法, 在调查区域内,建立地籍控制网,测量每宗土地的地籍要素,绘制地籍图, 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初始地籍测量的内容包括: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细部测量。

变更地籍测量是测量变更后的土地权属界线、位置、宗地内部地物地类变化,并计算面积、绘制宗地图、修编地籍图,为变更土地登记或设定土地登记提供依据。

§3.2 地籍控制测量

3.2.1 地籍控制网及其要求

地籍控制网是为开展地籍细部测量以及日常地籍测量而布设的测量控制网。地籍控制网的布设,在精度上要满足测定界址点坐标精度的要求,在密度上要满足辖区内地籍细部测量的要求,在点位埋设上要顾及日常地籍管理的需要。

地籍控制测量坐标系统尽量采用国家统一坐标系统,使城镇地籍控制网成为国家网的组成部分,使地籍测量能充分利用国家控制点的成果。

3.2.2 首级地籍控制网的布设

首级地籍控制网应能长期使用,因此布设首级地籍控制网的范围应覆盖中长期的城市规划区域。随着全球定位系统( GPS )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 GPS 定位技术具有精度高、速度快、费用省、操

作简便、控制点间勿需通视等优势,首级平面控制网应优先以 GPS 网形式布设,采用 GPS 接收机测定控制点的坐标。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用导线网、边角网、三角网等地面控制网布设方法,采用全站仪等测定控制点的坐标。首级地籍控制网的精度,要能保证四等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以及四等以下各等级控制点相对于上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 5cm 。

3.2.3 加密控制网的布设

加密控制网应按地籍细部测量的要求安排计划,可分期、分片布设,也可以一次整体布设完成。加密控制网可以采用GPS 网或导线网的形式布设。当调查区域范围较大,并要求一次整体布设加密控制网时,一般多采用 GPS 网形式布设,布设导线网时,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与地形测量相比,地籍测量要求平面控制点有较高的密度。一般说来,地籍平面控制点的密度每 km 2不少于10点。

3.2.4 控制网的施测

控制测量作业包括技术设计、实地选点、标石埋设、观测和平差计算等主要步骤。平面控制网的观测元素主要是水平方向值、斜距和天顶距。

在控制点选点完毕后,即进入控制网外业观测阶段。由于目前在控制测量中,已经普遍采用了电子全站仪,因此,有条件的施测单位,应尽量采用自动电子记录方式记录每一测站的观测值。在记录器中安装有控制网观测记录及限差检核和测站平差、边长改化、数据管理与通信等程序。通过一根专用的电缆连接记录器与电子全站仪,即可完成从全站仪到记录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采用自动记录方式,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作业效率,更主要的是可以减少许多人为的错误。

平面控制测量

为满足地形、地籍测量图根导线施测的需要,在原有控制网的基础上适当加密二级导线点,二级导线点沿主要道路布设。二级导线可采用光电测距方法布设。

光电测距方法测设二级导线:

二级光电测距导线宜布设成附合导线,导线网中结点与高级点间,或结点间的导线长度应小于附合导线规定长度0.7倍。

二级光电测距导线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注: n为转折角个数,边数可依照规范适当放宽。

观测仪器采用3mm +2ppm 、2″级及以上的全站仪,仪器必须经过省级测绘计量站检验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在观测前应按规范规定项目进行严格检验校正。

二级导线观测数据采集采用方向观测法一测回观测,当观测方向数超过三个时进行归零。水平角、天顶距、测距同步进行,边长单程一测回观测。

二级导线观测数据采集规定如下表:

测角中误差按导线方位角闭合差计算,其公式如下:

1m β=±N ∑(f β∙f β

n )

式中:f β:附合导线或闭合环的方位角闭合差

n:计算fβ时的测站数

N:fβ的个数

S 2测距仪观测斜距时测距边的倾斜改正:采用测定两点间高差方法进行时 ,计算公式: D =-H 2

用观测垂直角计算时计算公式:D=Scosα

D —测距边的水平距离;

S —经气象、加常数、乘常数等改正后的斜距;

H —全站仪与反光棱镜之间高差

α—斜距的垂直角

§3.3 测定界址点

地籍细部测量是地籍测量的核心,而测定界址点又是地籍细部测量的核心。是在地籍平面控制网的基础上,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及地类界线等,并计算面积、测绘地籍图、绘制宗地图。准确地测定宗地界址点是管理土地产权的基本保证。地籍图是宏观管理土地的重要工具,宗地面积是土地管理中主要的土地信息之一,宗地图是土地证书的附图和宗地档案的附图。地籍细部测量成果经审核依法登记后,具有法律效力。地籍细部测量的内容包括测定界址点、测绘地籍图、制作宗地图和面积量算等。

测定界址点是地籍细部测量的核心工作。测定界址点的位置有两种方法,即解析法和勘丈法。解析法测定界址点位置是利用地籍控制点起算数据(坐标、方位角)及实际观测数据(角度、距离),按公式计算界址点的坐标。勘丈法是利用量取界址点之间、界址点与其邻近地物点的关系距离在图上确定界址点位置,界址点的坐标可以在图上图解获得。

§3.4 测绘地籍图

3.4.1 地籍图的精度要求:

(1)、界址点间距或界址点至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小于等于图上0.3毫米。

(2)、地物点相对于最近控制点平面中误差小于等于图上0.5毫米。

(3)、地物点间相对平面中误差小于等于图上0.5毫米。

(4)、相邻界址点坐标反算边长与勘丈边长之差一类小于等于10厘米,二类小于等于15厘米。 对街坊外围和内部明显的界址点一般采用电磁波测距仪实测,界址点可使用极坐标法、交会法或在图根导线上用引点法求得。引点水平角观测两个半测回,两次照准两次读数。测距观测一测回,两次较差应小于10mm 。测距边不宜超过150m 。

3.4.2 地籍图要素及界址点测量

1、界址点、界址线按权属调查确定的位置测绘。没有调查成果的,按实际使用范围界线测绘。

2、房屋及其分构筑物测绘应以外墙基为准,悬空建筑(水上房屋、飘楼、骑楼、柱廊等)按其外轮廓测绘并注房屋结构与层数。悬空建筑用虚线表示。

3、房檐、临时性棚房和简易房屋不表示。房屋内天井大于图上4mm 的应表示。房屋外轮廓凹、凸小于图上0.4mm 时可综合,大于0.4mm 的依实际轮廓测绘。落地阳台应综合为房屋,构筑物按外轮廓测绘。

4、位于宗地界址线上的台阶以及五级以上的台阶、外楼梯应表示,宗地内部房屋的的台阶、楼梯一般不表示。

5、作为权属界线的线状地物(围墙、栏栅、铁丝网、活树篱笆等)应测绘。

6、铁路、公路、街道、内部道路及道路交叉处、公共场所内的大花圃应测绘。铁路、公路两侧用地界线已有权属调查成果的,应予实测。公路按路肩测绘,街道按渠边石施测;无渠边石的不测绘街道线,内部道路按实际界线测绘。道路的路堤路堑用相应符号表示。

7、块地按实际界线测量。

8、在山区或丘陵地区、大片没有建筑物的空旷地带应适当测设高程点。

§3.5 宗地图的制作

3.5.1 宗地图内容

宗地图的主要内容:图幅号、地籍号;本宗地号、地类号、门牌号、面积及单位名称;本宗地界址点、界址点号 ( 含与邻宗地共用的界址点 ) 、界址线及界址边长;本宗地内建筑物、构筑物;

邻宗地界址线 ( 示意 ) ;相邻宗地、道路、街巷及其名称;比例尺、指北方向、图廓线、制图单位、制图员、审核员及日期等。

3.5.2 宗地图绘制方法

宗地图绘制方法有蒙绘法、缩放绘制法、复制法、计算机输出法。

1、蒙绘法

以基本地籍图作底图,将薄膜蒙在所需宗地位置上,逐项准确地透绘所需要素,整饰后制作宗地图。

2、缩放绘制法

宗地过大或过小时,可采取按比例缩小或放大的方法,先透绘后整饰,再制作宗地图。

3、复制法

宗地的信息过多时,可采用复制法复制地籍图制作宗地图。大宗地可缩小复印,小宗地可放大复印,但复印后须加注界址边长数据、面积及图廓等要素,并删除邻宗地的部分内容。

4、计算机输出法

利用数字法测图时,宗地图生成是在数字法测图系统中自动生成,生成的宗地图须加注界址边长数据、面积及图廓等要素。

§3.6 面积量算

面积量算系指水平面积量算。面积量算的内容包括宗地面积、地类面积、宗地内建筑占地面积、建筑面积量算与面积汇总统计。面积量算是为城镇土地登记发证、汇总统计、出让、转让、征用土地等提供宗地准确面积数据的技术服务性工作。面积量算结果经土地登记后,具有法律效力。 面积量算方法一般分为解析法和图解法两种。

第四章 结束语

本文从地籍测量及其相关理论出发,探讨了地籍、地籍测量的发展历史;地籍、地籍测量和地籍调查的相关理论,并以现在广泛推广使用的数字地籍测量为重点。在地籍测量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探讨了地籍测量的组织和实施。包括地籍控制测量、测定界址点、测绘地籍图、宗地图的制作、面积量算、变更地籍测量等。并在理论介绍的过程中融入生产实践。如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自动化绘图系统的建立, 为地籍测量工作大大缩短了成图时间, 减轻了测绘工作者的劳动强度。同时自动化绘图技术的出现, 也加快了地籍数据库的建设步伐, 促使地籍测量从常规走向现代化。地籍测量工作正朝着技术手段更为先进的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相信不久的将来, 地籍测量会有一个较大的飞跃。

致 谢

大学三年学习的时光已经接近尾声。在此我想对我的母校, 我的父母, 我的老师及同学们表示由衷的谢意. 感谢家人对我大学三年学习的摸摸支持,感谢母校给了我学习的机会,感谢三年来帮助和教导过我的各位老师,不仅教导了我丰富的专业知识,使我的专业水平有了十足的长进,还用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不断的感染着我,使我对以后的工作更加负责。此外,还要感学所有的同学们,感谢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对我的帮助和支持。

最后,衷心的祝愿老师和同学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参 考 文 献

[1]梁玉宝,2006年, 《地籍调查与测量》, 黄河水利出版社

[2]赵文亮,2005年,《地形测量》, 黄河水利出版社

[3]杨国清,2005年,《控制量测量学》, 黄河水利出版社

[4]徐宇飞,2005年,《数字测图技术》, 黄河水利出版社

[5]潘正风, 杨正尧,2003年《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出版社

[6]杜海平, 詹长根, 李兴林,1999年,《现代地籍理论与实践》,海天出

版社

[7]詹长根,唐祥云,刘丽,《地籍测量学》,2005年,武汉大学出版社

[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相关文章

  • 地籍调查毕业设计
  •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唐山市开平区开平镇丰山村农村宅基地 地籍测绘和权属调查技术设计 设计人:单小爽 指导教师:赵宝森 系别:矿产资源与建筑工程系 班级:2012工程测量技术班 学号:[1**********]47 时间:2014.09.0 ...查看


  • 城镇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主体版本)
  • ×××××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 设计单位(盖章): 编 写 人(签字): 审 批 人(签字): 批准单位(盖章): 批 准 人(签字): 审 核 人(签字): ××××××××编制 年 月 目 录 第一节 任务概述 根据国土资源部< & ...查看


  • 凤阳县农村宅基地地籍测绘和权属调查技术设计
  • 凤阳县农村宅基地地籍测绘和权属调查 技 (二标段) 设 计 凤阳县国土资源局 二〇一〇年十月 术 书 凤阳县农村宅基地地籍测绘和权属调查 技 (二标段) 术 设 计 凤阳县国土资源局 二〇一〇年十月 书 凤阳县农村宅基地地籍测绘和权属调查 ...查看


  • 地籍测量发展与未来
  • 地籍测量现状与发展 地籍测量的现状和发展 一.地籍测绘的定义 是对地块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进行精确测定,并把地块及其附着物的位置.面积.权属关系和利用状况等要素准确地绘制在图纸上和记录在专门的表册中的测绘工作.地籍测量的成果包括数据集(控制 ...查看


  • 杨凌示范区城镇地籍调查设计说明书
  • 目录 一.测区概况„„„„„„„„„„„„„„„„„„„„„„„„„„„„2 二.已有资料分析和利用„„„„„„„„„„„„„„„„„„„„„„3 三.技术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作业依据„„„„„„„„„„„„„„„„„3 四.权属调查„„„„„ ...查看


  • 地籍测量复习题
  • 地籍测量学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例如 1.土地登记:也称土地权利登记,是指由国家专门机关依法对土地的各项权利实行登记的 制度. 2.边界系统 :就是人们或政府管理机构通常以某种方式所承认的界线存在形式.一般由普 通边界和法律边界组成. ...查看


  • 胡德林-信息化的地籍测绘及其质量控制管理分析(4)
  • 信息化的地籍测绘及其质量控制管理分析 胡德林 福建福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省 355000 摘要:传统地籍测绘有许多不足,譬如精度和效率不高.操作复杂等,为了改善地籍测绘的精度和效率,应当大力推广新型测绘技术.现阶段,GPS 技术.遥感技 ...查看


  • 地籍测量学习题
  • 地籍测量学 1. 地籍测量的含义和内容是什么? 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 地籍测量的具体内容 (1) 地籍控制测量,测量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 ...查看


  • 控制测量精度
  • 基准站接收机:1Hz采样数据+24颗卫星,-30-55温度工作. 基准站天线:相位中心稳定性优于3mm:-40-65工作. 气压0.1 温度0.5 湿度1% 数据管理系统:自动化管理.监控预警.双机冗余备份.数据存储高效可靠 基准站网测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