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东北反腐:有的干部腐化沉溺男欢女爱
反腐:在新中国成立之前
□ 刘 统(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提起中共的反腐败斗争,人们都会想到毛泽东1949年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进城之前,毛泽东向全党发出了意味深长的告诫:“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毛泽东还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是毛泽东教育全党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防止腐败产生的经典论述,也使我们产生一个感觉,中共的反腐败斗争,是从建国后开始的。其实早在建国之前,解放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从共产党进入城市的时候起,严格组织纪律、反对腐败堕落的斗争就已展开了。
男女关系衍生的政治案件
1 9 4 5年8月苏联红军进军东北,日本投降。中共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抢在国民党“接收”之前建立东北根据地。最先到的是原东北抗日联军干部。他们进入北满各地城市,开始建立政权。从深山密林的艰苦生活转变为城市的舒适生活,有的干部产生了享乐思想,革命意志蜕变。特别是在男女恋爱问题上,从沉溺于男欢女爱演变为严重的政治案件。
1946年1月,北满合江军区依兰县第5支队副司令杨清海叛变。杨清海1940年参加抗联第7军,任大队长。在日军围剿的艰苦环境中,许多人叛变脱离队伍,杨清海却表现得相当坚定。在最困难的时期,他带领队伍到苏联境内坚持斗争。1945年8月,他随苏联红军解放依兰县,被任命为城防副司令。八路军部队到达北满后,杨清海又担任合江人民自治军依兰第5支队副司令。
当时的依兰情况复杂,土匪头子谢文东、李华堂等因为参加过抗联的关系,自封为各地的“司令”。伪满官吏、军警仍旧把持着当地的权力。杨清海受这伙人的引诱,很快腐化堕落。他认识了开赌局的辛老头的女儿辛爱玉,外号“辛大姑娘”,是依兰城里有名的妓女。杨清海本有妻室,但在辛爱玉的诱惑下与她同居。辛爱玉当了姨太太,那些开赌局的地痞流氓就把杨清海当成保护伞。苍蝇专叮有缝的蛋,国民党特务把杨清海当作策反对象。他们穿针引线,让杨清海和李华堂拉上关系。杨清海接受国民党委任,与李华堂密切联系,等待时机叛乱。依兰人都说:“若没有辛爱玉,杨司令恐怕还不敢叛变。”
合江军分区司令员贺晋年是来自陕北的老红军。他对杨清海通敌活动有所察觉,便与张闻天书记商量,把杨清海调到佳木斯学习,解除他的职务,审查他的问题。杨清海感到情况不妙,便派人联络李华堂,决定发动叛乱。
1946年1月10日晚,依兰县政府的干部为杨清海设宴饯行,勉励他好好学习,处理好家庭问题。杨清海表面客气,心中暗藏杀机。夜里,他命令亲信在营房动手,打死了依兰独立团三位关内来的干部,煽动部属跟着他叛乱。就这样,杨清海拉走依兰独立团两个连150多人,长短枪160多支,到西山与李华堂会合。国民党的报纸大肆宣传杨清海叛变,在当时的东北影响很坏。
当年10月,贺晋年司令员带领骑兵在牡丹江追剿李华堂,土匪被打散了。辛爱玉受伤被俘,杨清海只身逃到国民党盘踞的长春,在那里靠赶大车度日,后来到沈阳做小买卖隐藏起来。1950年镇压反革命运动中,他终于被群众揭发出来,由公安机关逮捕枪决。
男女间的情感问题,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演化成严重的政治事件。这给进入城市的共产党人敲响了警钟。在战场上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并不复杂。但是如何应对进入城市后带来的种种变化和新情况,特别是在个人生活、男女情感等方面防微杜渐,保持共产党员的艰苦奋斗作风,杜绝腐化变质,是中共面临的新挑战。
清除腐败,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
1945年10月,在中共中央“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战略方针指引下,关内各根据地调动10万大军进入东北。1946年上半年,中共中央东北局领导东北民主联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激烈的战斗。由于敌强我弱及种种不利因素,东北初期的斗争非常艰难,1946年6月四平保卫战失利后,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撤退到北满,部队损失严重,干部中一部分人思想混乱,形势危急。
中共中央作出重大决策,改组了东北局。
1946年7月,新组建的东北局领导集体在哈尔滨召开会议,研究对策。林彪、罗荣桓、陈云、高岗等共同起草了东北局《七七决议》,号召东北党和军队的干部重整旗鼓,整顿队伍,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努力奋斗。
朱老总亲自整顿军队经商
1947年5月,朱德、刘少奇率领中共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从延安来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毛泽东带领中央机关一个精干的小部队,在陕北坚持斗争,与胡宗南周旋。临别时,毛泽东交给朱德一个任务:解决华北部队的作战问题。
当时,解放战争已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军队兵力不足,被迫将全面进攻转为重1946年,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在哈尔滨举行高级干部会议。右起:陈云、林枫、吕正操、李立三。
点进攻。而解放军已度过了战争初期最困难的阶段,东北、华东等战区开始组织大规模战役,整军整师地歼灭国民党军。只有华北战场打不开局面,没打一个像样的歼灭战。当时各战区部队歼灭国民党军十几个师,俘虏国民党将官106人,华北战区只俘虏一个,还是团长。毛泽东在1947年1月就批评华北战区负责人:“过去六个月自卫战争,你们已有不少胜利,但比陈(毅)粟(裕)集团、刘(伯承)邓(小平)集团、陈赓纵队(只有四个旅)的胜利是落后的。现在正是你们赶上去的有利时机。”3月,毛泽东再次批评华北战区负责人:“你们作战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能歼灭敌人就是对于其他战区的配合。你们长时间没有打开局面,8个月来各解放区俘虏的106个国民党将级军官中,你区俘获的最少(据说只有1名),其中必有缘故。应虚心检讨,得出教训,以利作战。”
因此,毛泽东委托朱德去华北部队视察,看看原因何在。朱德到华北部队后,听取干部汇报,并实地调查研究,发现了严重问题。6月他给毛泽东写报告说:华北部队后方太大,出征人员少。野战军号称12万人,实际能用于作战的不到7万人。其余的都在后方搞生产,各自为政。团以上机关都有自己的财产,纪律也比较混乱。如果不割去这个大尾巴,华北部队的状况就不可能有根本的改变。
为什么华北部队有这样的现象呢?这是抗战时期遗留的问题。抗战期间,太行山根据地的部队都是自谋生路的。延安不发经费,要部队自行解决生计问题。抗战时期是国共合作,八路军不能像红军时期那样打土豪、分浮财解决军饷,就只有靠生产经商。于是,晋察冀部队在太行山里开荒种地,办商店,搞多种经营。聂荣臻回忆:他领导的边区政府制定新经济政策,保障一切抗日人民(包括地主)的财产所有权,人民按政府规定缴纳赋税,任何机关、团体不得另立名目勒索或罚款。政府建立银行,发展农业,积极垦荒,扩大耕地面积,繁殖耕畜,凿井开渠;发展军事工业、矿业和手工业,鼓励开展各种生产互助合作,发展商业。
晋察冀边区地处陕甘宁和华北敌占区之间,八路军利用敌占区农产品缺乏、商人贪图牟利,以及地下工作在伪军、伪组织中的内线关系等条件展开工作。八路军的地下关系网一直深入到北平、天津,利用一些商人为根据地提供必需品。到1941年,晋察冀政府和部队的生产经营已初具规模,有了多种设备简单的小矿,以及熬盐、制碱、硫磺、酒精等化学工业和榨油、制造纸张、面粉、文具等多种轻工业。
边区军民的生活日用品因此大部分能够自给,不但解决了生存问题,还经常接济陕甘宁根据地。但是到了解放战争,部队要打仗了,原来的经营体制就成了大拖累。试想,一个团的编制,后方搞经商的人和前方作战的人数差不多,一个团长还要想着后方的生意怎么办,缴获的财务也不交公,都运往自己单位的后方,这样的部队能集中精力打仗吗?这种前后方不分、建制混乱的现象不解决,不但打不了仗,而且极易滋生贪污腐败,涣散部队战斗力。
朱德与刘少奇商量,决定采取坚决手段割掉后方的大尾巴,让部队轻装作战。他指示华北部队:停止经营生产,商店一律归公。建立统一的后勤机构专门管理。这要涉及很多干部的切身利益。朱德向中央表示:“改组虽一定会有很多阻碍,当设法推动,以取得速效。”6月3日,毛泽东致电同意朱德的报告,指示华北部队认真整顿。在刘少奇的配合下,华北部队清理了经商机构,后方人员由新建的军区后勤部统一管理。经过两个月的整顿,华北军区的混乱现象明显改变。机关后方精简了,野战部队摆脱后方的沉重负担,部队机动灵活了。特别是制止军队经商,铲除了腐败滋生的根源,干部们都能集中精力作战了。当年10月,华北部队在保定以北的清风店全歼国民党第3军,俘虏军长罗历戎,打了第一个漂亮的歼灭战。朱德非常高兴,还赋诗一首表示祝贺。
诚如毛泽东63年前所言:“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腐败的产生,不是因为进城执政,不是因为改革开放,更不是因为市场经济--“糖衣裹着的炮弹”存在于任何时代任何组织任何有空子可钻的地方;而反腐能否成功,则要看有没有当年东北局那样“清理内部、净化队伍”的决心,有没有朱老总“割掉后方大尾巴”那样彻底切割利益集团、重建制度的行动。
建国前东北反腐:有的干部腐化沉溺男欢女爱
反腐:在新中国成立之前
□ 刘 统(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提起中共的反腐败斗争,人们都会想到毛泽东1949年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进城之前,毛泽东向全党发出了意味深长的告诫:“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毛泽东还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是毛泽东教育全党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防止腐败产生的经典论述,也使我们产生一个感觉,中共的反腐败斗争,是从建国后开始的。其实早在建国之前,解放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从共产党进入城市的时候起,严格组织纪律、反对腐败堕落的斗争就已展开了。
男女关系衍生的政治案件
1 9 4 5年8月苏联红军进军东北,日本投降。中共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抢在国民党“接收”之前建立东北根据地。最先到的是原东北抗日联军干部。他们进入北满各地城市,开始建立政权。从深山密林的艰苦生活转变为城市的舒适生活,有的干部产生了享乐思想,革命意志蜕变。特别是在男女恋爱问题上,从沉溺于男欢女爱演变为严重的政治案件。
1946年1月,北满合江军区依兰县第5支队副司令杨清海叛变。杨清海1940年参加抗联第7军,任大队长。在日军围剿的艰苦环境中,许多人叛变脱离队伍,杨清海却表现得相当坚定。在最困难的时期,他带领队伍到苏联境内坚持斗争。1945年8月,他随苏联红军解放依兰县,被任命为城防副司令。八路军部队到达北满后,杨清海又担任合江人民自治军依兰第5支队副司令。
当时的依兰情况复杂,土匪头子谢文东、李华堂等因为参加过抗联的关系,自封为各地的“司令”。伪满官吏、军警仍旧把持着当地的权力。杨清海受这伙人的引诱,很快腐化堕落。他认识了开赌局的辛老头的女儿辛爱玉,外号“辛大姑娘”,是依兰城里有名的妓女。杨清海本有妻室,但在辛爱玉的诱惑下与她同居。辛爱玉当了姨太太,那些开赌局的地痞流氓就把杨清海当成保护伞。苍蝇专叮有缝的蛋,国民党特务把杨清海当作策反对象。他们穿针引线,让杨清海和李华堂拉上关系。杨清海接受国民党委任,与李华堂密切联系,等待时机叛乱。依兰人都说:“若没有辛爱玉,杨司令恐怕还不敢叛变。”
合江军分区司令员贺晋年是来自陕北的老红军。他对杨清海通敌活动有所察觉,便与张闻天书记商量,把杨清海调到佳木斯学习,解除他的职务,审查他的问题。杨清海感到情况不妙,便派人联络李华堂,决定发动叛乱。
1946年1月10日晚,依兰县政府的干部为杨清海设宴饯行,勉励他好好学习,处理好家庭问题。杨清海表面客气,心中暗藏杀机。夜里,他命令亲信在营房动手,打死了依兰独立团三位关内来的干部,煽动部属跟着他叛乱。就这样,杨清海拉走依兰独立团两个连150多人,长短枪160多支,到西山与李华堂会合。国民党的报纸大肆宣传杨清海叛变,在当时的东北影响很坏。
当年10月,贺晋年司令员带领骑兵在牡丹江追剿李华堂,土匪被打散了。辛爱玉受伤被俘,杨清海只身逃到国民党盘踞的长春,在那里靠赶大车度日,后来到沈阳做小买卖隐藏起来。1950年镇压反革命运动中,他终于被群众揭发出来,由公安机关逮捕枪决。
男女间的情感问题,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演化成严重的政治事件。这给进入城市的共产党人敲响了警钟。在战场上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并不复杂。但是如何应对进入城市后带来的种种变化和新情况,特别是在个人生活、男女情感等方面防微杜渐,保持共产党员的艰苦奋斗作风,杜绝腐化变质,是中共面临的新挑战。
清除腐败,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
1945年10月,在中共中央“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战略方针指引下,关内各根据地调动10万大军进入东北。1946年上半年,中共中央东北局领导东北民主联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激烈的战斗。由于敌强我弱及种种不利因素,东北初期的斗争非常艰难,1946年6月四平保卫战失利后,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撤退到北满,部队损失严重,干部中一部分人思想混乱,形势危急。
中共中央作出重大决策,改组了东北局。
1946年7月,新组建的东北局领导集体在哈尔滨召开会议,研究对策。林彪、罗荣桓、陈云、高岗等共同起草了东北局《七七决议》,号召东北党和军队的干部重整旗鼓,整顿队伍,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努力奋斗。
朱老总亲自整顿军队经商
1947年5月,朱德、刘少奇率领中共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从延安来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毛泽东带领中央机关一个精干的小部队,在陕北坚持斗争,与胡宗南周旋。临别时,毛泽东交给朱德一个任务:解决华北部队的作战问题。
当时,解放战争已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军队兵力不足,被迫将全面进攻转为重1946年,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在哈尔滨举行高级干部会议。右起:陈云、林枫、吕正操、李立三。
点进攻。而解放军已度过了战争初期最困难的阶段,东北、华东等战区开始组织大规模战役,整军整师地歼灭国民党军。只有华北战场打不开局面,没打一个像样的歼灭战。当时各战区部队歼灭国民党军十几个师,俘虏国民党将官106人,华北战区只俘虏一个,还是团长。毛泽东在1947年1月就批评华北战区负责人:“过去六个月自卫战争,你们已有不少胜利,但比陈(毅)粟(裕)集团、刘(伯承)邓(小平)集团、陈赓纵队(只有四个旅)的胜利是落后的。现在正是你们赶上去的有利时机。”3月,毛泽东再次批评华北战区负责人:“你们作战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能歼灭敌人就是对于其他战区的配合。你们长时间没有打开局面,8个月来各解放区俘虏的106个国民党将级军官中,你区俘获的最少(据说只有1名),其中必有缘故。应虚心检讨,得出教训,以利作战。”
因此,毛泽东委托朱德去华北部队视察,看看原因何在。朱德到华北部队后,听取干部汇报,并实地调查研究,发现了严重问题。6月他给毛泽东写报告说:华北部队后方太大,出征人员少。野战军号称12万人,实际能用于作战的不到7万人。其余的都在后方搞生产,各自为政。团以上机关都有自己的财产,纪律也比较混乱。如果不割去这个大尾巴,华北部队的状况就不可能有根本的改变。
为什么华北部队有这样的现象呢?这是抗战时期遗留的问题。抗战期间,太行山根据地的部队都是自谋生路的。延安不发经费,要部队自行解决生计问题。抗战时期是国共合作,八路军不能像红军时期那样打土豪、分浮财解决军饷,就只有靠生产经商。于是,晋察冀部队在太行山里开荒种地,办商店,搞多种经营。聂荣臻回忆:他领导的边区政府制定新经济政策,保障一切抗日人民(包括地主)的财产所有权,人民按政府规定缴纳赋税,任何机关、团体不得另立名目勒索或罚款。政府建立银行,发展农业,积极垦荒,扩大耕地面积,繁殖耕畜,凿井开渠;发展军事工业、矿业和手工业,鼓励开展各种生产互助合作,发展商业。
晋察冀边区地处陕甘宁和华北敌占区之间,八路军利用敌占区农产品缺乏、商人贪图牟利,以及地下工作在伪军、伪组织中的内线关系等条件展开工作。八路军的地下关系网一直深入到北平、天津,利用一些商人为根据地提供必需品。到1941年,晋察冀政府和部队的生产经营已初具规模,有了多种设备简单的小矿,以及熬盐、制碱、硫磺、酒精等化学工业和榨油、制造纸张、面粉、文具等多种轻工业。
边区军民的生活日用品因此大部分能够自给,不但解决了生存问题,还经常接济陕甘宁根据地。但是到了解放战争,部队要打仗了,原来的经营体制就成了大拖累。试想,一个团的编制,后方搞经商的人和前方作战的人数差不多,一个团长还要想着后方的生意怎么办,缴获的财务也不交公,都运往自己单位的后方,这样的部队能集中精力打仗吗?这种前后方不分、建制混乱的现象不解决,不但打不了仗,而且极易滋生贪污腐败,涣散部队战斗力。
朱德与刘少奇商量,决定采取坚决手段割掉后方的大尾巴,让部队轻装作战。他指示华北部队:停止经营生产,商店一律归公。建立统一的后勤机构专门管理。这要涉及很多干部的切身利益。朱德向中央表示:“改组虽一定会有很多阻碍,当设法推动,以取得速效。”6月3日,毛泽东致电同意朱德的报告,指示华北部队认真整顿。在刘少奇的配合下,华北部队清理了经商机构,后方人员由新建的军区后勤部统一管理。经过两个月的整顿,华北军区的混乱现象明显改变。机关后方精简了,野战部队摆脱后方的沉重负担,部队机动灵活了。特别是制止军队经商,铲除了腐败滋生的根源,干部们都能集中精力作战了。当年10月,华北部队在保定以北的清风店全歼国民党第3军,俘虏军长罗历戎,打了第一个漂亮的歼灭战。朱德非常高兴,还赋诗一首表示祝贺。
诚如毛泽东63年前所言:“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腐败的产生,不是因为进城执政,不是因为改革开放,更不是因为市场经济--“糖衣裹着的炮弹”存在于任何时代任何组织任何有空子可钻的地方;而反腐能否成功,则要看有没有当年东北局那样“清理内部、净化队伍”的决心,有没有朱老总“割掉后方大尾巴”那样彻底切割利益集团、重建制度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