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秋思 1

《渔家傲 秋思》教学设计

德江县实验中学 王亚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当堂背诵。

二、过程与方法

1.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词作意境,品味词作的内涵。

2.利用想像、联想等方式培养学生赏析诗词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词作内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2.德育渗透,根据课文内容适时渗透法律知识《兵役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

等。

教学重点:

1.理解词作内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教学难点:

1.利用想像、联想等方式培养学生赏析诗词的能力。

2.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词作意境,品味词作的内涵。

教学方法:教师朗读指导、提问、交流、点拨

学习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发挥联想和想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

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

报国的雄心壮志。并且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边塞诗词。今天老师就将带领同学们

穿越时空,回到宋朝,共同学习,去感受北宋词人范仲淹当时渴望杀敌报国而壮

志未酬的思乡忧国之情。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25课《渔家傲 秋思》(板书课题)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作者简介(略)

背景介绍(略)

二、正课

(一)读一读

1.学生齐声朗读课文。(朗读后请同学们自我评价朗读效果,老师进行朗读指

导)

2.听录音朗读。

3.学生再读课文。

(二)品一品

师:同学们,这首词的题目是什么?渔家傲又是什么?

(从题目入手,抓住“秋”“思”两字让同学们感受词的上阕和下阕的写作内容。

词的上阕抓住“秋”重在写边塞秋景;下阕抓住“思”字重在抒发因壮志未酬归

无计的思乡愁苦。)

1. 上阕中那句话点明了题目中的“秋”字?其中哪个字统领全词?

2. 边塞风景“异”体现在什么地方?试用“我读 句,其中 一词写出了边塞 的特点”说一句话。

3. 用几个字概括上阕描绘了一幅 图,写出了边塞 的特点。

4. 下阕重在写“思”,用哪一个字来概括这种思乡之情最恰当?试用“我读 句,其中 一词写出了壮士们壮志未酬归家不得

的愁苦之情。

法律知识渗透:

学生品析到“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时,可渗透法律知识。如我国《兵役法》

第六十二条规定:现役军人以逃避服兵役为目的,拒绝履行职责或者逃离部队的,

按照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战时逃离部队,构成犯罪的,依法追

究刑事责任。)

(学生品析到“人不寐”时可渗透法律知识。如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第七条规定: 全社会应当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宣传教育活动,树立尊重、关心、

帮助老年人的社会风尚。青少年组织、学校和幼儿园应当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敬

老、养老的道德教育和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制教育。提倡义务为老年人服务。

同时《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

赡养扶助的义务。而文中作者上不能孝父母,下不能爱孩子,是不是违背了法律

规定的准则?

5. 用几个字概括下阕描绘了一幅 图,抒发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6. 试讨论上下两阙之间的关系并说说写法特点。

(三)比一比

对比阅读《天净沙 秋思》,说说两文在写法上的异同。

(学生讨论后归纳)

相同点:都描写了一幅秋天晚景图; 都表达了思乡之情;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

写法。

不同点:(1)首先,从文体上看,《渔家傲》属于宋词,而《天净沙·秋思》是元

曲。二者的产生时间不同,词产生于晚唐,盛于宋;元曲产生于金元时期,盛于

元。从风格上来看,词比较妩媚清丽,而元曲则比较通俗易懂。

(2)从内容上来看,这两部作品都选用了一些意象来描写秋景,但是,《渔家傲》

的意象(边声、号角、长烟、落日、孤城)大部分都是西北边塞特有的,而《天

净沙·秋思》中的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则是江南水乡常见之

景。

(3)那么,通过这些景物描写,作者各自又想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渔家傲》抒发的是戍边将士的壮志难酬、思家忧国之情;

《天净沙·秋思》则是抒发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

(四)说一说

课堂反馈,由学生说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收获和感受。

(1) 说主题。

(2) 说收获。

(3) 说感悟。

(五)写一写

将本文改写成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诗。

板书设计:

上阕:写景------秋(异)

下阕:抒情------思(苦)

《渔家傲 秋思》教学设计

德江县实验中学 王亚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当堂背诵。

二、过程与方法

1.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词作意境,品味词作的内涵。

2.利用想像、联想等方式培养学生赏析诗词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词作内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2.德育渗透,根据课文内容适时渗透法律知识《兵役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

等。

教学重点:

1.理解词作内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教学难点:

1.利用想像、联想等方式培养学生赏析诗词的能力。

2.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词作意境,品味词作的内涵。

教学方法:教师朗读指导、提问、交流、点拨

学习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发挥联想和想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

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

报国的雄心壮志。并且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边塞诗词。今天老师就将带领同学们

穿越时空,回到宋朝,共同学习,去感受北宋词人范仲淹当时渴望杀敌报国而壮

志未酬的思乡忧国之情。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25课《渔家傲 秋思》(板书课题)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作者简介(略)

背景介绍(略)

二、正课

(一)读一读

1.学生齐声朗读课文。(朗读后请同学们自我评价朗读效果,老师进行朗读指

导)

2.听录音朗读。

3.学生再读课文。

(二)品一品

师:同学们,这首词的题目是什么?渔家傲又是什么?

(从题目入手,抓住“秋”“思”两字让同学们感受词的上阕和下阕的写作内容。

词的上阕抓住“秋”重在写边塞秋景;下阕抓住“思”字重在抒发因壮志未酬归

无计的思乡愁苦。)

1. 上阕中那句话点明了题目中的“秋”字?其中哪个字统领全词?

2. 边塞风景“异”体现在什么地方?试用“我读 句,其中 一词写出了边塞 的特点”说一句话。

3. 用几个字概括上阕描绘了一幅 图,写出了边塞 的特点。

4. 下阕重在写“思”,用哪一个字来概括这种思乡之情最恰当?试用“我读 句,其中 一词写出了壮士们壮志未酬归家不得

的愁苦之情。

法律知识渗透:

学生品析到“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时,可渗透法律知识。如我国《兵役法》

第六十二条规定:现役军人以逃避服兵役为目的,拒绝履行职责或者逃离部队的,

按照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战时逃离部队,构成犯罪的,依法追

究刑事责任。)

(学生品析到“人不寐”时可渗透法律知识。如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第七条规定: 全社会应当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宣传教育活动,树立尊重、关心、

帮助老年人的社会风尚。青少年组织、学校和幼儿园应当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敬

老、养老的道德教育和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制教育。提倡义务为老年人服务。

同时《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

赡养扶助的义务。而文中作者上不能孝父母,下不能爱孩子,是不是违背了法律

规定的准则?

5. 用几个字概括下阕描绘了一幅 图,抒发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6. 试讨论上下两阙之间的关系并说说写法特点。

(三)比一比

对比阅读《天净沙 秋思》,说说两文在写法上的异同。

(学生讨论后归纳)

相同点:都描写了一幅秋天晚景图; 都表达了思乡之情;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

写法。

不同点:(1)首先,从文体上看,《渔家傲》属于宋词,而《天净沙·秋思》是元

曲。二者的产生时间不同,词产生于晚唐,盛于宋;元曲产生于金元时期,盛于

元。从风格上来看,词比较妩媚清丽,而元曲则比较通俗易懂。

(2)从内容上来看,这两部作品都选用了一些意象来描写秋景,但是,《渔家傲》

的意象(边声、号角、长烟、落日、孤城)大部分都是西北边塞特有的,而《天

净沙·秋思》中的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则是江南水乡常见之

景。

(3)那么,通过这些景物描写,作者各自又想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渔家傲》抒发的是戍边将士的壮志难酬、思家忧国之情;

《天净沙·秋思》则是抒发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

(四)说一说

课堂反馈,由学生说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收获和感受。

(1) 说主题。

(2) 说收获。

(3) 说感悟。

(五)写一写

将本文改写成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诗。

板书设计:

上阕:写景------秋(异)

下阕:抒情------思(苦)


相关文章

  • 爱国诗歌:渔家傲·秋思
  • <渔家傲·秋思>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渔家傲·秋思>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渔家傲·秋思>原文 塞②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③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 ...查看


  • 边塞诗:渔家傲·秋思
  • <渔家傲·秋思>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渔家傲·秋思>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渔家傲·秋思>原文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查看


  • 渔家傲・秋思阅读答案_渔家傲・秋思翻译赏析_作者范仲淹
  • 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其全诗如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渔家傲・秋思阅读答案_渔家傲・秋思翻译赏析_作者范仲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查看


  • 八年级语文上册[渔家傲秋思]公开课教案
  • 八年级语文上册<渔家傲秋思>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理解词作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能够有感情地吟诵词作,读出作品的情感和意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词作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学 ...查看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赏析教案
  • <渔家傲>秋思 课前要求收集有关边塞诗词,课上交流[越多越好] 一. 回顾有关范仲淹的作品及生平简介: 1. 背诵<岳阳楼记>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与抱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 ...查看


  • 每天一首古诗词之渔家傲.秋思
  • 渔家傲·秋思 [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词义] 1.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 ...查看


  • 渔家傲 秋思
  • <词五首>及<观刈麦>知识点梳理 一.渔家傲 秋思 (北宋)范仲淹 1.<渔家傲 秋思>表现了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2.诗歌上.下片内容及表达方式 上片描写边塞秋景,下片抒发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查看


  • 九年级理解性默写
  • 九年级(上)理解性背诵默写  (一)<望江南>(温庭筠) 1. <望江南>中写出了思妇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和盼望心上人归来的殷切心情: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2.<望江南>中写思妇盼夫未回失望极深的句子是: ...查看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诗词默写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诗词默写(一) 枣阳市吴店镇二中 闻世军 1. <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 . 2.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