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平崛起与国际秩序演变

《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1期

中国和平崛起与国际秩序演变

崔立如

[内容提要]岁尾年头,“中国崛起”再度成为国际热门话题。面对中国崛起,西方国家一方面继续发展对华合作关系,另一方面也继续防范由此可能带来的“威胁和挑战”。在可预见的未来,

西方这种对华政策两重性将会继续下去。文章尤其指出:全球化把中美两国前所未有地联结在一

起。中国逐步实现和平崛起,而美国则在这一过程中受益,两国的合作将不断发展,但各自对对方

的防范也难以放松。

[关键词]中国崛起国际秩序大国关系

[作者介绍]崔立如,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主要从事国际安全与战略及中国

外交等问题研究。

“中国崛起”的新话题

届美国总统。他的理由是,就未来美国总统对外交事务的判断力而言,奥巴马的出身和儿时的坎坷经。

岁尾年头,国际舆论界再次掀起了一股相当可

历比希拉里・克林顿的从政经验更有价值。他认为观的“中国热”。很多国家的主要期刊不约而同地自己曾长期作为一个“非美国人”的经历,对后来从在年终特刊上拿出主要版面(包括用封面文章、头

事国际事务研究和新闻报道、评论工作,以及更深入条标题等方式)发表以“中国一2008”或“中国崛起”地感受、理解别的国家的事情和人民有极大的帮助。为中心议题的大块文章。其中美国《新闻周刊》的这是很有见地的认识,对美国人来讲尤其重要。这年终特刊最为引人注目。该刊封面是中国个头最高

次《新闻周刊》在“中国一2008”主题之下刊载了7的篮球中锋姚明着红色篮球服的全身照,并配有通

篇文章,扎卡里亚撰写的主篇标题是:一个来势凶猛栏标题:中国(的)现在,副标题:接下来是什么,一但却脆弱的超级大国的崛起。题记写道:谈论多年个新的超级大国上来了。更意味深长的是,姚明的的关于中国要成为全球性大国的预言,今天已成为脚边是一个篮球大小的地球。编辑的用心显然是想现实。现在我们,还有他们(中国),必须来应对这暗示一个颇有代表性的问题:中国巨人是否会将地

一现实。这确实是一个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球像篮球一样玩弄于股掌之中?

这些年国际上对“中国崛起”问题的讨论一直我是《新闻周刊》(国际版)的长期读者,我注意保持着相当的热度,见仁见智,分歧相当大。同时,到这些年来该刊十分关注中国和亚洲的发展。与很主流看法和各国政策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态度多其他美国媒体相比,《新闻周刊》对中国的报道和日趋理性和现实。扎卡里亚的看法和提出的议题值评论更多一些理性和客观,这显然与期刊主编有很得重视,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前西方舆论大关系。主编弗里德・扎卡里亚是享有国际声誉的的主要关切。然而,如何应对“中国崛起”带来的挑国际事务专栏主笔和杂志主编。最近他在该刊战,并不完全是一个一方应对另一方的问题。当今(2007年12月24日一期)由他主笔的专栏“世界看世界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可以简单地划分为我们、法”上撰文,正式表态支持参议员奥巴马竞选下一

你们、他们,中国的崛起和世界的变化密不可分。我

《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1期

们需要突破以往的思维模式来看待彼此的关系,这这些问题上并没有、也不可能取得完全相同的认识,对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的变化和发展方向,认识冷对华政策主要以国家的现实需要为主导。但结果战后国际关系所经历的深刻变化和中国的国际角是,这些年来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总体上稳步发色,以及我们用什么样的眼光展望未来的国际秩序

展,交往日益密切,尽管缺乏政治信任,合作却始终都是至关重要的。

是双方关系的主导面。可以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西方的矛盾心理

西方对中国还会继续抱持各种担心和疑虑,但双方关系的这种基本发展趋势将会继续下去。

西方对中国崛起的担心已经延续了近20年。

西方与中国的关系这些年来一直是在矛盾状态与早些时候相比,当今的谈论无论在话题、内容还是中发展的。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存在,西方对其不能口气上都有很大改变。20世纪90年代,“中国崛忽视;但是中国又是一个与西方有着重大差别的国起”还只是个预言。美国享受着冷战后的“和平红家,西方对其总是不能放心。冷战时期,这一矛盾不利”,霸权地位进一步加强,华盛顿有一些人大谈那么突出,因为西方有更大忧虑。后来苏联成为中“中国威胁”为的是树立一个替代苏联的敌人。所国与西方的共同威胁,战略上相互借助成为两家的以他们讲的是“未来可能发生的事”,用的是类似共同需要。其间,中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西方更是“黄祸论”的妖魔化手法,因而引起了中国人的强烈拍手叫好。冷战结束,国际战略格局发生结构性变反感。当时中美之间一方面是强硬派互相大声说化,苏联解体,俄罗斯要努力成为西方的一员;依然“NO”,另一方面是经济关系照常发展。对所谓的是共产党执政、打社会主义旗帜的中国成为西方政“中国威胁论”,欧洲和日本则完全不以为然,其对治上的主要对立面。西方和中国之间意识形态的对华关系仍保持全面发展势头。进入2l世纪,美国新立在冷战结束后反而突出了。西方从这一视角审视保守派的代表人物主导外交政策,决心要打造新世中国的发展壮大,不放心的问题自然也变得突出起纪的“美利坚帝国”。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崛起来。这种不放心一直伴随着西方对华关系的发展,初见端倪,一时被华盛顿的鹰派视为要遏制的主要导致其对华政策经常陷入矛盾之中。然而,作为解潜在敌人。但是“9・11”恐怖袭击使美国改变了目决这种担心的现实战略,在发展合作的同时加强防标,打击对美国构成现实威胁的国际恐怖势力成为范成为西方对华关系的基本趋向。之所以如此,不其当务之急,这样一来,潜在的对手又成了需要合作仅是因为西方国家的决策者在对华政策上日益采取的伙伴。与此同时,风险投资中的对冲方法被引入

更为理性和现实的态度,更因为中国这些年的发展到美国对华战略中,一方面是继续发展对华经济和

道路和外交政策始终为双方发展关系与合作提供了安全上的合作,另一方面是加强防范中国崛起可能强有力的支持和足够的理由。而中国之所以能够做带来的“威胁和挑战”。美国还要求西方盟国与之到这样,又和世界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密切相关。

保持战略一致。

随着中国崛起日益成为现实,西方关于中国的中国和平崛起

讨论越来越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中国经济高速增“中国崛起”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广泛使用的词长还能持续多久?中国政府是否能成功地应对经济语,在大多数场合已不再带有强烈的政治含义或感高速增长所带来的重大社会变化和一系列尖锐的矛情色彩。然而,仅仅在四五年前,这个词汇不但在国盾和问题?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是否会最终导致中际上容易引起特殊的联想,就是在中国国内也被认国接受西方民主体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是否将使为具有相当的敏感性。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崛起已中国对外采取更加强势的扩张姿态?以及对于上述经又是一个国内外普遍承认的现实,它同时还意味诸方面发展变化的各种可能性,西方应该采取什么着国际社会已在实际上承认中国的崛起(至少到目样的政策和战略?当然,西方国家以及各国内部,在

前为止)是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的。这是一个对中国

具有重大意义的发展。

中国“走和平崛起道路”这个概念最初在国内提出来时,主要是为打消西方对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担心。西方人说这个提法听起来不错,问题是如何证实?中国做西方工作主要强调两点,一是中国人均的低水平,据此判断,中国依然是相当贫穷的发展中国家,要赶上西方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二是中国政府已庄严承诺,中国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称霸。然而西方人认为这并不能保证中国的崛起就是和平的。尽管中国真诚地要走“和平崛起”道路,但是西方人决不会轻易相信,因为他们对以往大国崛起的历史研究结果和自己的经验恰恰相反。从这个角度看西方对中国的防范,就不那么难以理解了。当然

中国一定要发展,而且不管西方怎么想,中国要发展

只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是中国的选择,更是历史发展进程的必然。中国和平崛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全球化进程交汇而产生的历史结果。

全球化时代

由于认识到中国崛起已成不可逆转之势,西方的关切越来越转向这样一个话题:中国的崛起是否将改变现有的国际体系。这个话题在语义上包含了两方面问题,一是关于中国未来的目标和意图,即它强大起来之后,是否会像历史上一些后起大国那样企图改变既存国际体系;二是关于现行国际体系的能量,即它是否能够把中国纳入其现行体制和机制之中。理论上讲这确实是两个重大问题,然而从当今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展看,把中国仍然作为一个国际体系之外的国家对待,显然是离现实太远了。

世界进入21世纪,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越来越

反映在国际体系的变化上。国际体系是国家权力、财富分配、国际制度和国际机制共同作用的综合。构成当前国际体系深刻变化的主要发展无疑是全球

化进程的突飞猛进。

冷战结束,大体经过15年所谓“后冷战时期”的过渡后,可以认为,世界正在迎来一个新的时代,即“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特征,无论你支持还是反对,喜欢还是不喜欢。全球化最基本的含义是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全球化时代”来临的

《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1期

重要标志之一是,一批最具代表性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经济一体化的范围进而涵盖世界主要地区和国家。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非西方经济体,不但日益跻身于国际经济关系中举足轻重的角色行列,而且一跃成为近年来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据经合组织(OECD)估计,2007年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分别增长

11.4%、8.8%、7.3%和4.8%,2008—2009年形势

依然看好:中国经济将分别增长10.7%和10.1%,印度分别增长8.6%和8.4%,俄罗斯为6.5%和

6%,巴西均为4.5%。①最近5年,上述四国经济增

长明显提速,中国和印度尤其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引擎。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2006年四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9%,其中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占50%。2007年,四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继续上升,使世界经济增长呈现出由“金砖四国”与美欧日共同牵引的均衡发展态势。②对国际政治经济转变而言,更重要的是,这些国家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正是在全球化进程的突飞猛进中实现的。作为具有

巨大发展潜力的主要非西方大国(加上地理分布的代表性),它们融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是全球化历史性的发展,所谓相互依赖的国际经济关系由此超越了西方世界的范畴而真正具有全球性的实质,“全球化”一词才由此当仁不让地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时代性标志。

更重要的是,主要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非西方经济与传统的西方经济的融合已经发展到难以割断的程度。从原料资源供应到技术开发,从资本输入到资本输出,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劳动力市场到金融市场,从低端产品到高端产品,形成越来越多领域的深度相互依赖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关系,实际上促成不同国家之间形成各种利益共同体,竞争与合作的分野日益模糊,竞争对手往往也是合作伙伴,经济关系中西方与非西方的界限正在消失。主导世界经济的大国俱乐部,从西方大国组成

①本文引用的OECD数据均出自OECD,EconomicOutlook,

Preliminary

Edition,Dec.2007,另有说明除外。②以上数据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陈凤英研究员提供。

《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1期

的7国集团发展到8国(加上了俄罗斯),再到“8+5”对话机制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疑是上述变化发展最有力的证明。

显然,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已经成为国际

体系的重要成员,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正是在这种变化的背景下,美国才提出“利益攸关方”概

念。不排除美国想用“责任论”来牵制、约束中国的

意图,但是我们首先要看到,从“潜在的敌人”到“利

益攸关方”这种变化(尽管在实际政策上还有相当重要的保留)的重大积极意义。

大国关系的新态势

“全球化时代”到来的另一个标志是世界多极

化发展进入新阶段。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正在导致世

界权力的分布发生微妙变化。据IMF估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2007年经济增长8.1%,与2006年持平,远高于发达国家的2.5%,也高于4.8%的世界平均增长率;2008年将放缓到7.4%,2009—2012年为7.3%,但远高于20世纪90年代的3.8%。目前,几乎所有发展中地区的经济表现都不俗。亚洲

经济的总体实力进一步上升,亚洲发展中经济体遥

遥领先。IMF认为,最近5年世界经济增长强劲,动力不在美国而来自亚洲。据该机构统计,2003—2006年,亚洲发展中经济体GDP年均增长9%,2007年高达9.8%,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好于其他发展中地区。IMF预测,2008年该地区经济将放缓至8.8%,但仍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据IMF

统计,按PPP计算,最近5年亚洲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美国为13%;按市场汇率计算,

亚洲的贡献率为21%,美国为19%;美国在世界商品进口中占15.9%,亚洲占25%(扣除日本为20.2%)。①特别是,当前亚洲发展态势相当不错,

呈现中国和印度引领、Et本积极融合、东亚南亚呼

应、中亚资源牵引、区内互动增强等特点,名副其实地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发动机。

世界经济形成北美、欧洲和亚洲相对平衡的三大板块,亚洲更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发动机,由此出现了世界经济增长引擎多元、重心东移

的重要演变。美国不得不抑制其单极企图,开始回

归多边主义,以求继续维持霸权体系;欧洲主要大国完成领导人交替,化解了制宪危机,重启一体化进程;俄罗斯经济实力迅速恢复,重振昔日雄风的势头大增;日本在长期摇摆之后决心要重归亚洲,同时继续谋求向政治大国目标迈进;中国的大国地位进一步上升,日益具有全球性影响。传统的五大力量之间出现新的平衡关系,新兴大国积极谋求更大发言权,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成为新的平衡因素。

全球化时代的大国关系呈现竞争与合作日益交

织的更复杂局面。在经济方面西方与非西方的界限日益模糊的同时,政治方面西方与非西方的分野依然十分明显。但是两方都努力避免这种分野演变成政治上的对抗。这种共识往往又成为有关国家在涉及双方或一方重大利益问题上达成妥协,甚至合作的主要催化剂。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政治关系大体就属

于这一类所谓非敌非友关系。在全球化时代,这种政

治上的分野已经不会像冷战时期那样,构成双方出于实际利益需要进行合作的不可逾越的障碍。但是缺乏政治或战略互信始终是限制双方发展关系的一个

重要问题,合作的同时不忘记防范不可避免地成为其重要特征。这种隋况在中美关系中最为明显。

指出这一点并非意味着对中美关系持悲观看

法,而是认为双方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十分重要。中

美两国发展合作关系有着广泛的基础,中美之间又存在最大的差异。这两方面合在一起构成了当今世界上最复杂的国家关系。全球化把两国前所未有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实现和平崛起,美国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巨大的利益。两国

间的合作不断发展,各自的防范从来没有放松。这当然不是一种最理想的关系状况,但却是中美这样

两个大国可以想见的、比较现实而可接受的关系状

况。扎卡里亚要美国人正视中国已经崛起的现实,

并准备应对由此而带来的挑战,而这也可以说是中国的提示。回头看看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对双方如何走好前面的路程应该是有启迪的。o

(责任编辑:郭志红)

①以上数据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陈凤英研究员提供。

中国和平崛起与国际秩序演变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崔立如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现代国际关系

CONTEMPORARY INTERNAL RELATIONS2008(1)3次

参考文献(3条)

1.以上数据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陈凤英研究员提供2.以上数据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陈凤英研究员提供3.OECD Economic Outlook 2007

引证文献(3条)

1.蔡高强 大国崛起与国际法的发展——兼谈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法环境[期刊论文]-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4)

2.李杰豪.颜志强 论中国和平发展及其对国际秩序的影响[期刊论文]-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5)3.李杰豪 体系转型与当代国际法使命[期刊论文]-现代国际关系 2008(6)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dgjgx200801001.aspx

《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1期

中国和平崛起与国际秩序演变

崔立如

[内容提要]岁尾年头,“中国崛起”再度成为国际热门话题。面对中国崛起,西方国家一方面继续发展对华合作关系,另一方面也继续防范由此可能带来的“威胁和挑战”。在可预见的未来,

西方这种对华政策两重性将会继续下去。文章尤其指出:全球化把中美两国前所未有地联结在一

起。中国逐步实现和平崛起,而美国则在这一过程中受益,两国的合作将不断发展,但各自对对方

的防范也难以放松。

[关键词]中国崛起国际秩序大国关系

[作者介绍]崔立如,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主要从事国际安全与战略及中国

外交等问题研究。

“中国崛起”的新话题

届美国总统。他的理由是,就未来美国总统对外交事务的判断力而言,奥巴马的出身和儿时的坎坷经。

岁尾年头,国际舆论界再次掀起了一股相当可

历比希拉里・克林顿的从政经验更有价值。他认为观的“中国热”。很多国家的主要期刊不约而同地自己曾长期作为一个“非美国人”的经历,对后来从在年终特刊上拿出主要版面(包括用封面文章、头

事国际事务研究和新闻报道、评论工作,以及更深入条标题等方式)发表以“中国一2008”或“中国崛起”地感受、理解别的国家的事情和人民有极大的帮助。为中心议题的大块文章。其中美国《新闻周刊》的这是很有见地的认识,对美国人来讲尤其重要。这年终特刊最为引人注目。该刊封面是中国个头最高

次《新闻周刊》在“中国一2008”主题之下刊载了7的篮球中锋姚明着红色篮球服的全身照,并配有通

篇文章,扎卡里亚撰写的主篇标题是:一个来势凶猛栏标题:中国(的)现在,副标题:接下来是什么,一但却脆弱的超级大国的崛起。题记写道:谈论多年个新的超级大国上来了。更意味深长的是,姚明的的关于中国要成为全球性大国的预言,今天已成为脚边是一个篮球大小的地球。编辑的用心显然是想现实。现在我们,还有他们(中国),必须来应对这暗示一个颇有代表性的问题:中国巨人是否会将地

一现实。这确实是一个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球像篮球一样玩弄于股掌之中?

这些年国际上对“中国崛起”问题的讨论一直我是《新闻周刊》(国际版)的长期读者,我注意保持着相当的热度,见仁见智,分歧相当大。同时,到这些年来该刊十分关注中国和亚洲的发展。与很主流看法和各国政策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态度多其他美国媒体相比,《新闻周刊》对中国的报道和日趋理性和现实。扎卡里亚的看法和提出的议题值评论更多一些理性和客观,这显然与期刊主编有很得重视,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前西方舆论大关系。主编弗里德・扎卡里亚是享有国际声誉的的主要关切。然而,如何应对“中国崛起”带来的挑国际事务专栏主笔和杂志主编。最近他在该刊战,并不完全是一个一方应对另一方的问题。当今(2007年12月24日一期)由他主笔的专栏“世界看世界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可以简单地划分为我们、法”上撰文,正式表态支持参议员奥巴马竞选下一

你们、他们,中国的崛起和世界的变化密不可分。我

《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1期

们需要突破以往的思维模式来看待彼此的关系,这这些问题上并没有、也不可能取得完全相同的认识,对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的变化和发展方向,认识冷对华政策主要以国家的现实需要为主导。但结果战后国际关系所经历的深刻变化和中国的国际角是,这些年来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总体上稳步发色,以及我们用什么样的眼光展望未来的国际秩序

展,交往日益密切,尽管缺乏政治信任,合作却始终都是至关重要的。

是双方关系的主导面。可以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西方的矛盾心理

西方对中国还会继续抱持各种担心和疑虑,但双方关系的这种基本发展趋势将会继续下去。

西方对中国崛起的担心已经延续了近20年。

西方与中国的关系这些年来一直是在矛盾状态与早些时候相比,当今的谈论无论在话题、内容还是中发展的。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存在,西方对其不能口气上都有很大改变。20世纪90年代,“中国崛忽视;但是中国又是一个与西方有着重大差别的国起”还只是个预言。美国享受着冷战后的“和平红家,西方对其总是不能放心。冷战时期,这一矛盾不利”,霸权地位进一步加强,华盛顿有一些人大谈那么突出,因为西方有更大忧虑。后来苏联成为中“中国威胁”为的是树立一个替代苏联的敌人。所国与西方的共同威胁,战略上相互借助成为两家的以他们讲的是“未来可能发生的事”,用的是类似共同需要。其间,中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西方更是“黄祸论”的妖魔化手法,因而引起了中国人的强烈拍手叫好。冷战结束,国际战略格局发生结构性变反感。当时中美之间一方面是强硬派互相大声说化,苏联解体,俄罗斯要努力成为西方的一员;依然“NO”,另一方面是经济关系照常发展。对所谓的是共产党执政、打社会主义旗帜的中国成为西方政“中国威胁论”,欧洲和日本则完全不以为然,其对治上的主要对立面。西方和中国之间意识形态的对华关系仍保持全面发展势头。进入2l世纪,美国新立在冷战结束后反而突出了。西方从这一视角审视保守派的代表人物主导外交政策,决心要打造新世中国的发展壮大,不放心的问题自然也变得突出起纪的“美利坚帝国”。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崛起来。这种不放心一直伴随着西方对华关系的发展,初见端倪,一时被华盛顿的鹰派视为要遏制的主要导致其对华政策经常陷入矛盾之中。然而,作为解潜在敌人。但是“9・11”恐怖袭击使美国改变了目决这种担心的现实战略,在发展合作的同时加强防标,打击对美国构成现实威胁的国际恐怖势力成为范成为西方对华关系的基本趋向。之所以如此,不其当务之急,这样一来,潜在的对手又成了需要合作仅是因为西方国家的决策者在对华政策上日益采取的伙伴。与此同时,风险投资中的对冲方法被引入

更为理性和现实的态度,更因为中国这些年的发展到美国对华战略中,一方面是继续发展对华经济和

道路和外交政策始终为双方发展关系与合作提供了安全上的合作,另一方面是加强防范中国崛起可能强有力的支持和足够的理由。而中国之所以能够做带来的“威胁和挑战”。美国还要求西方盟国与之到这样,又和世界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密切相关。

保持战略一致。

随着中国崛起日益成为现实,西方关于中国的中国和平崛起

讨论越来越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中国经济高速增“中国崛起”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广泛使用的词长还能持续多久?中国政府是否能成功地应对经济语,在大多数场合已不再带有强烈的政治含义或感高速增长所带来的重大社会变化和一系列尖锐的矛情色彩。然而,仅仅在四五年前,这个词汇不但在国盾和问题?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是否会最终导致中际上容易引起特殊的联想,就是在中国国内也被认国接受西方民主体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是否将使为具有相当的敏感性。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崛起已中国对外采取更加强势的扩张姿态?以及对于上述经又是一个国内外普遍承认的现实,它同时还意味诸方面发展变化的各种可能性,西方应该采取什么着国际社会已在实际上承认中国的崛起(至少到目样的政策和战略?当然,西方国家以及各国内部,在

前为止)是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的。这是一个对中国

具有重大意义的发展。

中国“走和平崛起道路”这个概念最初在国内提出来时,主要是为打消西方对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担心。西方人说这个提法听起来不错,问题是如何证实?中国做西方工作主要强调两点,一是中国人均的低水平,据此判断,中国依然是相当贫穷的发展中国家,要赶上西方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二是中国政府已庄严承诺,中国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称霸。然而西方人认为这并不能保证中国的崛起就是和平的。尽管中国真诚地要走“和平崛起”道路,但是西方人决不会轻易相信,因为他们对以往大国崛起的历史研究结果和自己的经验恰恰相反。从这个角度看西方对中国的防范,就不那么难以理解了。当然

中国一定要发展,而且不管西方怎么想,中国要发展

只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是中国的选择,更是历史发展进程的必然。中国和平崛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全球化进程交汇而产生的历史结果。

全球化时代

由于认识到中国崛起已成不可逆转之势,西方的关切越来越转向这样一个话题:中国的崛起是否将改变现有的国际体系。这个话题在语义上包含了两方面问题,一是关于中国未来的目标和意图,即它强大起来之后,是否会像历史上一些后起大国那样企图改变既存国际体系;二是关于现行国际体系的能量,即它是否能够把中国纳入其现行体制和机制之中。理论上讲这确实是两个重大问题,然而从当今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展看,把中国仍然作为一个国际体系之外的国家对待,显然是离现实太远了。

世界进入21世纪,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越来越

反映在国际体系的变化上。国际体系是国家权力、财富分配、国际制度和国际机制共同作用的综合。构成当前国际体系深刻变化的主要发展无疑是全球

化进程的突飞猛进。

冷战结束,大体经过15年所谓“后冷战时期”的过渡后,可以认为,世界正在迎来一个新的时代,即“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特征,无论你支持还是反对,喜欢还是不喜欢。全球化最基本的含义是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全球化时代”来临的

《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1期

重要标志之一是,一批最具代表性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经济一体化的范围进而涵盖世界主要地区和国家。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非西方经济体,不但日益跻身于国际经济关系中举足轻重的角色行列,而且一跃成为近年来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据经合组织(OECD)估计,2007年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分别增长

11.4%、8.8%、7.3%和4.8%,2008—2009年形势

依然看好:中国经济将分别增长10.7%和10.1%,印度分别增长8.6%和8.4%,俄罗斯为6.5%和

6%,巴西均为4.5%。①最近5年,上述四国经济增

长明显提速,中国和印度尤其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引擎。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2006年四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9%,其中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占50%。2007年,四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继续上升,使世界经济增长呈现出由“金砖四国”与美欧日共同牵引的均衡发展态势。②对国际政治经济转变而言,更重要的是,这些国家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正是在全球化进程的突飞猛进中实现的。作为具有

巨大发展潜力的主要非西方大国(加上地理分布的代表性),它们融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是全球化历史性的发展,所谓相互依赖的国际经济关系由此超越了西方世界的范畴而真正具有全球性的实质,“全球化”一词才由此当仁不让地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时代性标志。

更重要的是,主要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非西方经济与传统的西方经济的融合已经发展到难以割断的程度。从原料资源供应到技术开发,从资本输入到资本输出,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劳动力市场到金融市场,从低端产品到高端产品,形成越来越多领域的深度相互依赖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关系,实际上促成不同国家之间形成各种利益共同体,竞争与合作的分野日益模糊,竞争对手往往也是合作伙伴,经济关系中西方与非西方的界限正在消失。主导世界经济的大国俱乐部,从西方大国组成

①本文引用的OECD数据均出自OECD,EconomicOutlook,

Preliminary

Edition,Dec.2007,另有说明除外。②以上数据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陈凤英研究员提供。

《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1期

的7国集团发展到8国(加上了俄罗斯),再到“8+5”对话机制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疑是上述变化发展最有力的证明。

显然,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已经成为国际

体系的重要成员,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正是在这种变化的背景下,美国才提出“利益攸关方”概

念。不排除美国想用“责任论”来牵制、约束中国的

意图,但是我们首先要看到,从“潜在的敌人”到“利

益攸关方”这种变化(尽管在实际政策上还有相当重要的保留)的重大积极意义。

大国关系的新态势

“全球化时代”到来的另一个标志是世界多极

化发展进入新阶段。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正在导致世

界权力的分布发生微妙变化。据IMF估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2007年经济增长8.1%,与2006年持平,远高于发达国家的2.5%,也高于4.8%的世界平均增长率;2008年将放缓到7.4%,2009—2012年为7.3%,但远高于20世纪90年代的3.8%。目前,几乎所有发展中地区的经济表现都不俗。亚洲

经济的总体实力进一步上升,亚洲发展中经济体遥

遥领先。IMF认为,最近5年世界经济增长强劲,动力不在美国而来自亚洲。据该机构统计,2003—2006年,亚洲发展中经济体GDP年均增长9%,2007年高达9.8%,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好于其他发展中地区。IMF预测,2008年该地区经济将放缓至8.8%,但仍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据IMF

统计,按PPP计算,最近5年亚洲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美国为13%;按市场汇率计算,

亚洲的贡献率为21%,美国为19%;美国在世界商品进口中占15.9%,亚洲占25%(扣除日本为20.2%)。①特别是,当前亚洲发展态势相当不错,

呈现中国和印度引领、Et本积极融合、东亚南亚呼

应、中亚资源牵引、区内互动增强等特点,名副其实地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发动机。

世界经济形成北美、欧洲和亚洲相对平衡的三大板块,亚洲更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发动机,由此出现了世界经济增长引擎多元、重心东移

的重要演变。美国不得不抑制其单极企图,开始回

归多边主义,以求继续维持霸权体系;欧洲主要大国完成领导人交替,化解了制宪危机,重启一体化进程;俄罗斯经济实力迅速恢复,重振昔日雄风的势头大增;日本在长期摇摆之后决心要重归亚洲,同时继续谋求向政治大国目标迈进;中国的大国地位进一步上升,日益具有全球性影响。传统的五大力量之间出现新的平衡关系,新兴大国积极谋求更大发言权,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成为新的平衡因素。

全球化时代的大国关系呈现竞争与合作日益交

织的更复杂局面。在经济方面西方与非西方的界限日益模糊的同时,政治方面西方与非西方的分野依然十分明显。但是两方都努力避免这种分野演变成政治上的对抗。这种共识往往又成为有关国家在涉及双方或一方重大利益问题上达成妥协,甚至合作的主要催化剂。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政治关系大体就属

于这一类所谓非敌非友关系。在全球化时代,这种政

治上的分野已经不会像冷战时期那样,构成双方出于实际利益需要进行合作的不可逾越的障碍。但是缺乏政治或战略互信始终是限制双方发展关系的一个

重要问题,合作的同时不忘记防范不可避免地成为其重要特征。这种隋况在中美关系中最为明显。

指出这一点并非意味着对中美关系持悲观看

法,而是认为双方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十分重要。中

美两国发展合作关系有着广泛的基础,中美之间又存在最大的差异。这两方面合在一起构成了当今世界上最复杂的国家关系。全球化把两国前所未有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实现和平崛起,美国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巨大的利益。两国

间的合作不断发展,各自的防范从来没有放松。这当然不是一种最理想的关系状况,但却是中美这样

两个大国可以想见的、比较现实而可接受的关系状

况。扎卡里亚要美国人正视中国已经崛起的现实,

并准备应对由此而带来的挑战,而这也可以说是中国的提示。回头看看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对双方如何走好前面的路程应该是有启迪的。o

(责任编辑:郭志红)

①以上数据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陈凤英研究员提供。

中国和平崛起与国际秩序演变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崔立如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现代国际关系

CONTEMPORARY INTERNAL RELATIONS2008(1)3次

参考文献(3条)

1.以上数据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陈凤英研究员提供2.以上数据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陈凤英研究员提供3.OECD Economic Outlook 2007

引证文献(3条)

1.蔡高强 大国崛起与国际法的发展——兼谈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法环境[期刊论文]-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4)

2.李杰豪.颜志强 论中国和平发展及其对国际秩序的影响[期刊论文]-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5)3.李杰豪 体系转型与当代国际法使命[期刊论文]-现代国际关系 2008(6)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dgjgx200801001.aspx


相关文章

  • 如何认识中国在国际秩序演变中的作用
  • 中国崛起与国际秩序演变 --如何认识中国在国际秩序演变中的作用 系别: 年级: 姓名: 学号: 中国崛起与国际秩序演变 --如何认识中国在国际秩序演变中的作用 姓名: 专业: 学号: 摘要:自20世纪至今,中国扮演在国际秩序演变中的作用,从 ...查看


  • 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演变
  • 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演变 对于世界政治格局的含义,就是国际政治舞台上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结构,它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关系比较集中而概括的表现形式.决定世界政治格局构成与变化的主 ...查看


  • 近代以来世界格局的演变
  • 一.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1.新航路的开辟--萌芽阶段: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深刻地影响了欧洲的经济政治状况.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欧洲与亚.非.美洲的经济贸易联系越来越紧密:随着贸易和掠 ...查看


  • 2011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二) 世界近代现代史国际关系的演变
  • [知识链接] 国际关系的主要表现方式:战争.和平.和平时期主要进行国际会议.经济合作.本专题的主要内容有:世界近现代以来的三次世界格局的变动.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的国际会议.国际组织.通过四方面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世界范围内了解国家之间错综 ...查看


  • 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与中日关系
  • 作者:朱锋 日本学刊 2015年02期 中图分类号:D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874(2014)06-0001-13 什么因素在主导中日关系的走向?这是国内外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三论 ...查看


  • 中国在构建国际新秩序发挥的作用
  • 中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发挥的作用 自从邓小平1974年在特别联大上提出了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张后,中国的国际秩序观在不断充实.发展.演变并日臻完善.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进入转型期,不同国际秩序观的交锋日趋激烈,中国也在不断为其国际秩序观 ...查看


  • 上海合作组织对于中国的地缘政治意义
  • 上海合作组织对于中国的地缘政治意义 蒋新卫 苏联解体以后,中亚地区由原苏联的组成部分变成国际社会新的地缘政治空间, 这使得中亚地区地缘政治功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地缘变化自然带来新的争夺, 中亚地区交织着世界大国, 各大政治力量以及地区各国的 ...查看


  • 战后国际格局与经济全球化
  • 战后国际格局与经济全球化 相关习题选摘 1.世界经济格局及演变 材料一: 材料三:几个世纪以来,世界的经济中心随着世界各地区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也在变动着,二战后,世界经济重心正从大西洋地区向太平洋地区转移,亚太地区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 ...查看


  •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1.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⑴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指国家之间通过设立一套机构,在经济方面打破国界,实行不同程度的合作和调节,使各国在生产.流通.分配等领域向着结成一体的方向发展. ⑵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动力.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