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尿路感染临床路径
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下尿路感染(代码)
(二)诊断依据。
根据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1、急性膀胱炎、尿道炎的典型症状有排尿烧灼感或疼痛,尿急和尿频,耻骨区痛,脓尿或血尿。严重血尿多见于女性患者。
2、全身症状主要为发热、乏力。如伴见腰背痛、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中毒症状,表明为有肾脏感染。
3、复发性膀胱炎多见于中老年女性,表现为尿频、尿急、夜尿,膀胱充盈时耻骨上疼痛,排尿后减轻。可有镜下血尿。
4、典型症状当可在数日内自行消退。
5、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一般无畏寒、发热及腰酸、痛表现。
6、尿常规检查以白细胞增多(>5个/HP)为主,可伴有血尿或少量蛋白。
(三)标准住院日为6-7天。
(四)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代码)下尿路感染疾病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五)辅助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的项目:腹部超声、心电图。
(六)治疗原则:
1、口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减少对尿路的刺激。
2、抗生素:必要时使用,应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及时调整用药。
3、中医中药 急性期可清热解毒,慢性期以扶正祛邪为主,养肾阴益肾气。
4、支持治疗及并发症的治疗。
(七)出院标准。
1、一般状况良好,体温正常。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八)变异及原因分析。
1、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或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及治疗或转至其他相应科室诊治,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病情严重,需要其他处理的,归入其他路径。
(九)总费用:500.00元
下尿路感染临床路径
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下尿路感染(代码)
(二)诊断依据。
根据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1、急性膀胱炎、尿道炎的典型症状有排尿烧灼感或疼痛,尿急和尿频,耻骨区痛,脓尿或血尿。严重血尿多见于女性患者。
2、全身症状主要为发热、乏力。如伴见腰背痛、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中毒症状,表明为有肾脏感染。
3、复发性膀胱炎多见于中老年女性,表现为尿频、尿急、夜尿,膀胱充盈时耻骨上疼痛,排尿后减轻。可有镜下血尿。
4、典型症状当可在数日内自行消退。
5、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一般无畏寒、发热及腰酸、痛表现。
6、尿常规检查以白细胞增多(>5个/HP)为主,可伴有血尿或少量蛋白。
(三)标准住院日为6-7天。
(四)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代码)下尿路感染疾病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五)辅助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的项目:腹部超声、心电图。
(六)治疗原则:
1、口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减少对尿路的刺激。
2、抗生素:必要时使用,应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及时调整用药。
3、中医中药 急性期可清热解毒,慢性期以扶正祛邪为主,养肾阴益肾气。
4、支持治疗及并发症的治疗。
(七)出院标准。
1、一般状况良好,体温正常。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八)变异及原因分析。
1、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或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及治疗或转至其他相应科室诊治,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病情严重,需要其他处理的,归入其他路径。
(九)总费用:5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