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共十八大报告

浅谈中共十八大报告

【摘要】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我们的当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经济 政治改革 民生 生态文明 国防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牢固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安定。胡锦涛指出,中国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相结合。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深化科学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全面提高改革开放型经济水平,这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的必由之路。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顺应世界发展新潮流的战略选择,是适应我国发展新要求的必然要求,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重要途径。只有又好又快发展经济才能更好的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

二、坚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不改革就不能保证经济体制的成果,不能使经济改革继续向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支持和保证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⑶⑵⑴

力,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中国特殊的政治体制意味着我们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模式,我们只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并且不断发现和改进自身的不足。只有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前进,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法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进发展的作用。

中华民族自古以后就是一个文化繁荣的礼仪之邦,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想要发展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教育、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民生建设

民生是当代世界各国必须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民生问题的解决也是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证。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抓好人民教育、就业、收入、社会保障体系以及社会管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和中国共产党就是舟和水的关系。国家的发展靠的是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而国家长治久安则需要人民的配合。中国古代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正是说明了这一点,只有得到天下黎明百姓的拥护,政府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五、生态文明建设 ⑸⑷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的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一充满激情和期待的号召,引起人民大会堂内代表们雷鸣般的掌声。同时十八大报告也指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表明我们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耗能和耗物,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协调。生态文明正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文明,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人人共享、公众幸福指数不断升高的文明。

“不要金山银山,还我绿水青山”这句话反映了大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我们发展经济不能片面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党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后代、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六、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是国家建设中相互依存、有机统一的两个方面。而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巩固的国防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富国和强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基石。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大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这一目标,说明坚实的国防和一支优秀的、先进的、现代化的人民军队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政治环境错综复杂的当今世界,各种政治争端的出现,表明了武装力量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⑺⑹

⑴张宇、张晨、蔡万焕 《中国经济模式与政治经济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1,(3):69-84

⑵王一鸣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意义和实现途径》【J】.理论视

野,2008,(01)

⑶蔡定剑 《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与现状》【J】.炎黄春秋,2011-02-04

⑷任仲平 《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法繁荣》

【J】.人民日报,2011-10-15(001)

⑸周竞红 《民族关系和谐的保障: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J】.民族研究,2008,(5):9-17

⑹姜春云 《跨入生态文明新时代—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J】.

求是杂志,2008(21):19-25

⑺王开联 《国外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模式与做法》【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5(03):3-4

浅谈中共十八大报告

【摘要】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我们的当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经济 政治改革 民生 生态文明 国防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牢固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安定。胡锦涛指出,中国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相结合。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深化科学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全面提高改革开放型经济水平,这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的必由之路。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顺应世界发展新潮流的战略选择,是适应我国发展新要求的必然要求,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重要途径。只有又好又快发展经济才能更好的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

二、坚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不改革就不能保证经济体制的成果,不能使经济改革继续向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支持和保证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⑶⑵⑴

力,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中国特殊的政治体制意味着我们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模式,我们只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并且不断发现和改进自身的不足。只有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前进,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法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进发展的作用。

中华民族自古以后就是一个文化繁荣的礼仪之邦,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想要发展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教育、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民生建设

民生是当代世界各国必须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民生问题的解决也是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证。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抓好人民教育、就业、收入、社会保障体系以及社会管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和中国共产党就是舟和水的关系。国家的发展靠的是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而国家长治久安则需要人民的配合。中国古代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正是说明了这一点,只有得到天下黎明百姓的拥护,政府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五、生态文明建设 ⑸⑷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的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一充满激情和期待的号召,引起人民大会堂内代表们雷鸣般的掌声。同时十八大报告也指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表明我们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耗能和耗物,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协调。生态文明正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文明,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人人共享、公众幸福指数不断升高的文明。

“不要金山银山,还我绿水青山”这句话反映了大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我们发展经济不能片面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党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后代、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六、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是国家建设中相互依存、有机统一的两个方面。而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巩固的国防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富国和强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基石。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大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这一目标,说明坚实的国防和一支优秀的、先进的、现代化的人民军队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政治环境错综复杂的当今世界,各种政治争端的出现,表明了武装力量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⑺⑹

⑴张宇、张晨、蔡万焕 《中国经济模式与政治经济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1,(3):69-84

⑵王一鸣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意义和实现途径》【J】.理论视

野,2008,(01)

⑶蔡定剑 《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与现状》【J】.炎黄春秋,2011-02-04

⑷任仲平 《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法繁荣》

【J】.人民日报,2011-10-15(001)

⑸周竞红 《民族关系和谐的保障: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J】.民族研究,2008,(5):9-17

⑹姜春云 《跨入生态文明新时代—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J】.

求是杂志,2008(21):19-25

⑺王开联 《国外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模式与做法》【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5(03):3-4


相关文章

  • 中共八大对党的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的改革探索
  • [摘要]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距离中共七大已经过去11年,国情.党情.世情都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因而中共领导人对党的领导制度进行改革探索.尽管这些有益探索并没有坚持下去,但其改革的方针和设想极富创造性,对此后党的领导制度改革仍有深远影响 ...查看


  • 聚焦党的十八大一中青在线
  • 中青在线 中国青年报 新闻 教育 生活 汽车 法治 经济 舆情 旅游 数码 视频 社区 论坛 校媒网 KAB创业教育网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 专题首页 头条 最新动态 特别报道 媒体评论 图片 巨变无声 十八大代表风采录 历届党代会 十八大闭幕 ...查看


  • 中共首次将"纯洁性建设"列入党建主线应对新挑战
  • 2012年11月12日 10:55:10 来源: 新华网 1 [字号:大 中 小][打印] [纠错] 新华网北京11月12日电(记者李云路 周芙蓉 蔡敏)走过91年历史.拥有逾8200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在世情.国情.党情出现巨大变化,面临 ...查看


  • 学习18大精神
  • 十八大会议简介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十八大),将于201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在十八大会议上,将会选举新一届的中共中央领导层,包括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候补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在之后召开的中央委员会上选举中央委员 ...查看


  • [优秀作文]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宣传辅导材料
  •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宣传辅导材料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十八大报告精神辅导提纲 [报告要点] 总书记同志在十八大报告开篇中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 ...查看


  • 毛概论文-从反腐倡廉解读党的十八大
  • 从反腐倡廉建设解读党的十八大 装备11 沈佳磊 2110307016 1. 摘要 十八大期间,全党上下再一次将目光锁定在反腐败工作上,并提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口号,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反响.从反腐倡廉建设解读党的十八大,主要包括以下 ...查看


  • 解读十八大报告
  • 解读十八大报告一系列新观点.新亮点.新定义 在刚刚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开幕会上,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作了<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重要报告.就如何把握十八大重要精神,本网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多 ...查看


  • 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简介
  • 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简介(一大至十八大) 科大附小 三年四班 傅一格 党的一大: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31日转浙江嘉兴南湖)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推举代表12人,参加大会的还有陈独秀指派的 ...查看


  • 社会调研十八大以来的变化
  • 十八大以来的变化 本人在假期通过走访和与人交谈,收集到了一些关于十八大以来我们公民生活,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和人们所普遍关注的反腐倡廉方面的工作起色.总的变化时十分喜人的,十八大以来的成果也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下面我就来陈述一下我所得到的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