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护理

人 工 气 道 的 护 理

一、概念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上呼吸道置入气管或直接置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为气道的有效引流、通畅、机械通气、治疗肺部疾病提供条件。

二、人工气道的分类:

1、上呼吸道人工气道:口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

2、下呼吸道人工气道:经口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三、气管插管的护理

1、插管深度:经口气管插管尖端距门齿22±2cm;经鼻气管插管尖端距鼻尖27±2cm。可通过摄片了解插管深度,亦可听诊两肺呼吸音,看是否对称。如听诊发现一侧呼吸音消失,则提示气管插管过深,可适当回拔、重新固定。

2、导管的固定:导管固定不仅可以防止脱出或插入过深,还可避免导管上下滑动损伤气道粘膜。每班记录气管插管深度,并做好交接班。

3、口腔护理:口腔护理不仅增加病人的舒适感,使用双氧水可有效去除异味,还能减少口腔内细菌。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应由2名护士配合操作。口腔护理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气管导管移位滑出或插入过深。每次口腔护理后,应注意将气管插管的位置从口腔的一侧移到另一侧,以减少压迫性溃疡的发生。

4、意外拔管的预防及处理:每班检查气管插管的深度;适当的约束;呼吸机螺纹管固定应给病人头部活动范围;必要时使用镇静剂。一旦发生意外拔管,应立即给予恰当的吸氧方式,准备气管插管用物,随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四、气管切开的护理

1、气切套管的固定:固定带的松紧以能伸入一指为宜。过松易脱落,过紧易影响头颈部血液循环。每班进行交接,根据患者颈部肿胀消退情况随时调整固定带的松紧度。气管切开3天内固定带宜稍紧,以免患者不耐受气管套管刺激而咳嗽造成套管脱出。5~7天后窦道形成,可适当放松。

2、创面的护理:局部保持清洁、干燥。每8小时换药一次,有出血或分泌物污染时随时更换。固定带每天更换,有痰液或血迹时随时更换,固定带与皮肤之间用纱布隔开。

3、并发症的预防:

1)颈部并发症: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如果切口周围出现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多,可用酒精或碘伏纱布覆盖,也可局部用抗生素外敷。

2)皮下气肿:一般发生在气管切开10小时后,仅发生在颈部。拆除部分缝线后气肿消失。

3)气道出血:气管切开后,颈部一般会有少量出血。操作时要注意动作轻柔。

4)无名动脉出血:一般不会损伤该动脉,但有时气管切开位置过低,气切套管压迫损伤气道前壁和无名动脉壁可导致无名动脉糜烂、破溃。护士应观察气切套管有无抖动,如搏动明显应引起注意,及时调整套管位置。

五、气囊的管理

1、目的:施行机械通气时,提供无漏气的条件;防止呕吐物等沿导管与气管壁之间的空隙流入下呼吸道造成误吸。

2、最小漏气技术:气囊充气8~10ml,至气囊完全不漏气→再逐渐抽气,每次抽0.25~0.5 ml,直到听诊器放在气管部位在吸气末听到轻微漏气声为止→然后再注入0.25~0.5ml气体,此时的气囊容积为最小封闭容积。

3气囊压力监测:Portex套囊内压测定仪监测。每天监测气囊压力2-3次。一般维持在

25-30cmH2O。

4、气囊不需定期放气。因为:气囊放气一小时后,气囊压迫区粘膜毛细血管血流也难以恢复;声门与气囊间间隙有大量储存分泌物,反复放气囊会加重误吸可能;危重病人不能耐受,高水平PEEP不能维持,可能引起循环波动;常规放气,易出现充气过多或压力过大情况。

六、气道的湿化

1、湿化的作用: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并发症。

2、湿化的方法:主动湿化(机械通气时使用加热湿化器、向气道内注入湿化液);被动湿化(使用人工鼻)、雾化吸入;吸入湿化气体要求温度35-37℃,相对湿度100%;正常成人经气道蒸发水分250ml∕天。

3、湿化效果的判断:

1)湿化满意:痰液稀薄,能顺利吸出或咳出;导管内无痰痂;听诊气道内无大量痰鸣音:呼吸通畅、病人安静。

2)湿化过度:痰液过度稀薄,需不断吸引;听诊气道内痰鸣音多;病人频繁咳嗽、人机对抗。

3)湿化不足:痰液粘稠不易吸出;导管内有痰痂;病人可出现突然的吸气性呼吸困难。

七、有效吸痰

1、吸痰管的选择:吸痰管材料应选对粘膜刺损伤小,摩擦力低,远端光滑,足够大的侧开口,外径不超过气管套管内径的一半,无菌单个包装。

2、吸痰方法:吸痰前先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吸痰时动作要轻、稳、准、快,吸痰时不可使用负压,到达一定深度后边上提边旋转。吸尽气管内分泌物后再吸口鼻腔分泌物,反过来必须更换吸痰管。

3、吸痰时间:每次吸痰不超过10-15s,两次间隔不少于3分钟。吸痰间隔时间不定,现在观点认为:适时吸痰,只有患者有吸痰需要时再操作。

4、注意点:吸痰前后要洗手,防止交叉感染;吸痰前后应予纯氧;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注意SpO2和心电图变化,防止严重缺氧和心跳骤停。当心率减慢或SpO2降至90%以下时立即停止吸痰,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

八、拔管护理

1、气管插管一般可留置7-10天,超过7天则须行气管切开。

2、拔管程序:吸尽口鼻腔内分泌物→气管内充分吸痰→置吸痰管达气管插管最深处→气囊放气→边拔管边吸痰,同时鼓励患者咳嗽。拔管后立即给予合适的吸氧方式。

3、气管切开套管先行堵管3~5天,患者能自行咳嗽排痰、无呼吸困难、生命体征平稳即可拔管。

九、总结

良好的人工气道管理能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清除气道分泌物、有效的预防肺部感染。因此人工气道建立后,导管的妥善固定、保持导管的通畅、严格的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都是气道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们缺一不可。

人 工 气 道 的 护 理

一、概念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上呼吸道置入气管或直接置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为气道的有效引流、通畅、机械通气、治疗肺部疾病提供条件。

二、人工气道的分类:

1、上呼吸道人工气道:口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

2、下呼吸道人工气道:经口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三、气管插管的护理

1、插管深度:经口气管插管尖端距门齿22±2cm;经鼻气管插管尖端距鼻尖27±2cm。可通过摄片了解插管深度,亦可听诊两肺呼吸音,看是否对称。如听诊发现一侧呼吸音消失,则提示气管插管过深,可适当回拔、重新固定。

2、导管的固定:导管固定不仅可以防止脱出或插入过深,还可避免导管上下滑动损伤气道粘膜。每班记录气管插管深度,并做好交接班。

3、口腔护理:口腔护理不仅增加病人的舒适感,使用双氧水可有效去除异味,还能减少口腔内细菌。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应由2名护士配合操作。口腔护理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气管导管移位滑出或插入过深。每次口腔护理后,应注意将气管插管的位置从口腔的一侧移到另一侧,以减少压迫性溃疡的发生。

4、意外拔管的预防及处理:每班检查气管插管的深度;适当的约束;呼吸机螺纹管固定应给病人头部活动范围;必要时使用镇静剂。一旦发生意外拔管,应立即给予恰当的吸氧方式,准备气管插管用物,随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四、气管切开的护理

1、气切套管的固定:固定带的松紧以能伸入一指为宜。过松易脱落,过紧易影响头颈部血液循环。每班进行交接,根据患者颈部肿胀消退情况随时调整固定带的松紧度。气管切开3天内固定带宜稍紧,以免患者不耐受气管套管刺激而咳嗽造成套管脱出。5~7天后窦道形成,可适当放松。

2、创面的护理:局部保持清洁、干燥。每8小时换药一次,有出血或分泌物污染时随时更换。固定带每天更换,有痰液或血迹时随时更换,固定带与皮肤之间用纱布隔开。

3、并发症的预防:

1)颈部并发症: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如果切口周围出现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多,可用酒精或碘伏纱布覆盖,也可局部用抗生素外敷。

2)皮下气肿:一般发生在气管切开10小时后,仅发生在颈部。拆除部分缝线后气肿消失。

3)气道出血:气管切开后,颈部一般会有少量出血。操作时要注意动作轻柔。

4)无名动脉出血:一般不会损伤该动脉,但有时气管切开位置过低,气切套管压迫损伤气道前壁和无名动脉壁可导致无名动脉糜烂、破溃。护士应观察气切套管有无抖动,如搏动明显应引起注意,及时调整套管位置。

五、气囊的管理

1、目的:施行机械通气时,提供无漏气的条件;防止呕吐物等沿导管与气管壁之间的空隙流入下呼吸道造成误吸。

2、最小漏气技术:气囊充气8~10ml,至气囊完全不漏气→再逐渐抽气,每次抽0.25~0.5 ml,直到听诊器放在气管部位在吸气末听到轻微漏气声为止→然后再注入0.25~0.5ml气体,此时的气囊容积为最小封闭容积。

3气囊压力监测:Portex套囊内压测定仪监测。每天监测气囊压力2-3次。一般维持在

25-30cmH2O。

4、气囊不需定期放气。因为:气囊放气一小时后,气囊压迫区粘膜毛细血管血流也难以恢复;声门与气囊间间隙有大量储存分泌物,反复放气囊会加重误吸可能;危重病人不能耐受,高水平PEEP不能维持,可能引起循环波动;常规放气,易出现充气过多或压力过大情况。

六、气道的湿化

1、湿化的作用: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并发症。

2、湿化的方法:主动湿化(机械通气时使用加热湿化器、向气道内注入湿化液);被动湿化(使用人工鼻)、雾化吸入;吸入湿化气体要求温度35-37℃,相对湿度100%;正常成人经气道蒸发水分250ml∕天。

3、湿化效果的判断:

1)湿化满意:痰液稀薄,能顺利吸出或咳出;导管内无痰痂;听诊气道内无大量痰鸣音:呼吸通畅、病人安静。

2)湿化过度:痰液过度稀薄,需不断吸引;听诊气道内痰鸣音多;病人频繁咳嗽、人机对抗。

3)湿化不足:痰液粘稠不易吸出;导管内有痰痂;病人可出现突然的吸气性呼吸困难。

七、有效吸痰

1、吸痰管的选择:吸痰管材料应选对粘膜刺损伤小,摩擦力低,远端光滑,足够大的侧开口,外径不超过气管套管内径的一半,无菌单个包装。

2、吸痰方法:吸痰前先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吸痰时动作要轻、稳、准、快,吸痰时不可使用负压,到达一定深度后边上提边旋转。吸尽气管内分泌物后再吸口鼻腔分泌物,反过来必须更换吸痰管。

3、吸痰时间:每次吸痰不超过10-15s,两次间隔不少于3分钟。吸痰间隔时间不定,现在观点认为:适时吸痰,只有患者有吸痰需要时再操作。

4、注意点:吸痰前后要洗手,防止交叉感染;吸痰前后应予纯氧;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注意SpO2和心电图变化,防止严重缺氧和心跳骤停。当心率减慢或SpO2降至90%以下时立即停止吸痰,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

八、拔管护理

1、气管插管一般可留置7-10天,超过7天则须行气管切开。

2、拔管程序:吸尽口鼻腔内分泌物→气管内充分吸痰→置吸痰管达气管插管最深处→气囊放气→边拔管边吸痰,同时鼓励患者咳嗽。拔管后立即给予合适的吸氧方式。

3、气管切开套管先行堵管3~5天,患者能自行咳嗽排痰、无呼吸困难、生命体征平稳即可拔管。

九、总结

良好的人工气道管理能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清除气道分泌物、有效的预防肺部感染。因此人工气道建立后,导管的妥善固定、保持导管的通畅、严格的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都是气道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们缺一不可。


相关文章

  • 人工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
  • [关键词]人工气道:气道湿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1)09-0019-02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鼻/口插入气管或经气管切开所建立的气体通道.是抢救及治疗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措施.人 ...查看


  • 神经外科设置气道管理专职护士的实践
  • ·8··论 著· 神经外科设置气道管理专职护士的实践 翟荣霞,乔玉宁,李俊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设置气道管理专职护士在提高人工气道患者气道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将120例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对照组采用小组制护理, ...查看


  • 人工气道护理要点及心得
  • 人工气道护理要点及心得 解放军第一八一中心医院干部病房 冯丽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是机械通气治疗中积极重要的环节,其目的是改善通气.纠正缺氧.解除上呼吸道梗阻.保证气道通畅.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倘若人工气道护理不当,常可导致病人出现肺部并 ...查看


  • 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
  • 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 唐现华 建立和使用人工气道是危重病人抢救的重要手段,在护理工作中对有创人工气道管理不善,将会引起人工气道创口的感染.堵塞.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从而影响了抢救或导致抢救失败.近年来ICU .CCU 等病房应用人工气道患者 ...查看


  • 人工气道湿化的护理
  • [关键词]:人工气道:湿化:护理 人工气道是指将导管直接插入气管或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临床常用的人工气道包括气管内插管和气管切开,均能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有利于机械通气或加压给氧,利于气道雾化及气道内给药等.人工气道的建立, ...查看


  •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计划外拔管护理对策
  •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计划外拔管护理对策 通过对本院内一科2003 年2 月至2008 年11月收治的56 例有机磷农药中毒人工气道患者发生意外拔管的回顾性分析,现将有关原因和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56 例人工气道的 ...查看


  • 基础护理常规
  • 医疗科的基础护理常规() 第二节中心静脉插管护理() 第三节Swan-Ganz导管护理() 第四节人工气道护理() 第五节机械通气护理() 第六节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护理() 第七节血液滤过护理() 第八节经外周植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 第九节 ...查看


  • 经皮气管切开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
  • [摘要]目的:总结近年来我科在床旁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围手术期的护理技巧和效果.方法:自2008年5月-2010年4月期间我科应用于重症患者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共102例,回顾分析所有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与术后观察和 ...查看


  • 对气道内吸引的总结
  • 对气道内吸引(ICU 核心技术)的总结 曾安会 [摘要]:气管内吸引术是人工气道建立后的一项基本护理措施,通过对各种文献的参考及临床实践的分析,对气道内吸引技术做以下总结:气管内吸引只有在充分评估病人有需要的情况下才进行,若病人有能力应尽量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