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呼唤高职转变教学理念

2017-06-13 10:16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7-06-13 10:16:10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责任编辑:赵宇

作者: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张振、张静

“人才为本”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指导思想,人才始终是制造强国建设的根本。高职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教育形式,而教学理念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选择合适的高职教学理念,才能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育人机制,才能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素质优良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

“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需要技术技能人才的支撑,并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做了“应然”要求。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以知识和素质为基础,通过经验积累淬炼而来,是判断和驾驭某种实践活动,体现人的价值的度量。结合技术技能人才能力的专业性与发展性并存的特征,可将其划分为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发展能力三类。

首先,基本能力是实践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能力,主要包括身心调节与适应能力、人际交流与沟通能力、价值认知与判断能力等。“中国制造2025”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基本能力,尤其是价值认知与判断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制造2025”设定了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目标,该目标聚焦于制造业产品的质量提升,其实现需要卓越的工匠精神作为支撑。工匠精神是一种对职业岗位锲而不舍、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它源于人的价值认知与判断能力。唯有对职业岗位和产品质量持有正确的价值认知与判断,方能形成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追求技艺精湛、产品精致的优良品质,进而方能形成“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工匠精神。

其次,专业能力是技术技能人才通过接受专业教育或培训而获得的、在某一个或几个专门领域通用的实践能力。“中国制造2025”对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能力,尤其是跨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等目标,并强调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这种转变使生产方式由单一的、标准化加工制造转变为复杂的、产业链条式加工制造。制造业生产方式的变化要求技术技能人才具备基于全产业链相关知识、熟练掌握某一个或几个核心技术操作的跨专业能力。唯有具备了相应的跨专业能力,技术技能人才方能应对制造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再其次,发展能力是在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和经验积累而形成的一种潜在能力。“中国制造2025”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发展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制造2025”把“创新驱动”作为基本方针,并明确指出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要求技术技能人才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即:在拥有专业核心技术操作能力的同时,还应结合高新技术的发展动态与成果,突破传统制造业的固有发展路径,创造出具有高附加值与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技术技能人才唯有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方能满足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

那么,在“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高职院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三种能力,需要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呢?笔者以为,“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高职教学理念包括交互性、动态性、体验性,分别对应价值认知与判断能力培养、跨专业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三个教学目标。

首先,交互性教学理念源于实践共同体和利用合作等基本思想。遵循该思想,交互性教学理念重视教学活动中不同主体之间关系的厘定,并强调合作学习的作用。在实践共同体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具有主体间性。较之传统的高职教学理念,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受到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在此背景下,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具有单一的知识和职业技能传授关系,而且衍生出职业精神与道德的传承与沿袭关系。受此种特殊关系影响,学生的品行得到锤炼,其价值认知与判断能力也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在交互性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易于实现培养学生价值认知与判断能力的教学目标。

其次,动态性教学理念是指高职教学活动不再是一个静态的、学生被动参与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师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动态性教学理念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的解决进行教学设计。此处的“问题”并非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试题”,它涉及多个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动态性教学理念强调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思想交流,学生必须主动捕捉教师传递的信息,并经由动态的跨专业思维对不同专业领域的信息进行辨别、选择和加工,在此基础上形成问题解决方案。动态性教学理念使学生的跨专业知识与思维得到切实加强与锻炼,从而有助于实现培养学生跨专业能力的教学目标。

再其次,体验性教学理念以情境学习和反思等基本思想为支撑。较之传统的以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单边传授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体验性教学理念打破了传统高职教学模式中教学活动的不可逆性,通过创设情境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体验在教学活动中生成,是学生对学习经历的反思。相对真实的问题解决情境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与情感体验,进而引发学生的反思行为。反思行为对于抽象思维和高级思维的塑造至关重要,学生通过反复思考先前的问题解决过程,在批判性汲取的基础上衍生新思路,进而获得相应的创新能力。在体验性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易于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

[责任编辑:赵宇]

分享

0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2017-06-13 10:16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7-06-13 10:16:10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责任编辑:赵宇

作者: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张振、张静

“人才为本”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指导思想,人才始终是制造强国建设的根本。高职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教育形式,而教学理念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选择合适的高职教学理念,才能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育人机制,才能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素质优良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

“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需要技术技能人才的支撑,并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做了“应然”要求。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以知识和素质为基础,通过经验积累淬炼而来,是判断和驾驭某种实践活动,体现人的价值的度量。结合技术技能人才能力的专业性与发展性并存的特征,可将其划分为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发展能力三类。

首先,基本能力是实践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能力,主要包括身心调节与适应能力、人际交流与沟通能力、价值认知与判断能力等。“中国制造2025”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基本能力,尤其是价值认知与判断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制造2025”设定了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目标,该目标聚焦于制造业产品的质量提升,其实现需要卓越的工匠精神作为支撑。工匠精神是一种对职业岗位锲而不舍、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它源于人的价值认知与判断能力。唯有对职业岗位和产品质量持有正确的价值认知与判断,方能形成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追求技艺精湛、产品精致的优良品质,进而方能形成“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工匠精神。

其次,专业能力是技术技能人才通过接受专业教育或培训而获得的、在某一个或几个专门领域通用的实践能力。“中国制造2025”对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能力,尤其是跨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等目标,并强调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这种转变使生产方式由单一的、标准化加工制造转变为复杂的、产业链条式加工制造。制造业生产方式的变化要求技术技能人才具备基于全产业链相关知识、熟练掌握某一个或几个核心技术操作的跨专业能力。唯有具备了相应的跨专业能力,技术技能人才方能应对制造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再其次,发展能力是在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和经验积累而形成的一种潜在能力。“中国制造2025”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发展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制造2025”把“创新驱动”作为基本方针,并明确指出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要求技术技能人才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即:在拥有专业核心技术操作能力的同时,还应结合高新技术的发展动态与成果,突破传统制造业的固有发展路径,创造出具有高附加值与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技术技能人才唯有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方能满足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

那么,在“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高职院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三种能力,需要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呢?笔者以为,“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高职教学理念包括交互性、动态性、体验性,分别对应价值认知与判断能力培养、跨专业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三个教学目标。

首先,交互性教学理念源于实践共同体和利用合作等基本思想。遵循该思想,交互性教学理念重视教学活动中不同主体之间关系的厘定,并强调合作学习的作用。在实践共同体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具有主体间性。较之传统的高职教学理念,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受到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在此背景下,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具有单一的知识和职业技能传授关系,而且衍生出职业精神与道德的传承与沿袭关系。受此种特殊关系影响,学生的品行得到锤炼,其价值认知与判断能力也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在交互性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易于实现培养学生价值认知与判断能力的教学目标。

其次,动态性教学理念是指高职教学活动不再是一个静态的、学生被动参与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师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动态性教学理念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的解决进行教学设计。此处的“问题”并非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试题”,它涉及多个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动态性教学理念强调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思想交流,学生必须主动捕捉教师传递的信息,并经由动态的跨专业思维对不同专业领域的信息进行辨别、选择和加工,在此基础上形成问题解决方案。动态性教学理念使学生的跨专业知识与思维得到切实加强与锻炼,从而有助于实现培养学生跨专业能力的教学目标。

再其次,体验性教学理念以情境学习和反思等基本思想为支撑。较之传统的以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单边传授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体验性教学理念打破了传统高职教学模式中教学活动的不可逆性,通过创设情境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体验在教学活动中生成,是学生对学习经历的反思。相对真实的问题解决情境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与情感体验,进而引发学生的反思行为。反思行为对于抽象思维和高级思维的塑造至关重要,学生通过反复思考先前的问题解决过程,在批判性汲取的基础上衍生新思路,进而获得相应的创新能力。在体验性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易于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

[责任编辑:赵宇]

分享

0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

  • 中职学校"工匠精神"文化建设探讨
  • [摘 要]本文分析中职学校"工匠精神"文化的内涵,针对"工匠精神"文化认同存在的障碍,提出从"高大上"到"接地气".从传统到现代.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从企业到 ...查看


  • 体育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体育教育毕业论文选题(1449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 ...查看


  • 广西高职高专体育教学改革与建设
  • [摘要]体育教学与传统的课程教学存在一定的区别,如何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广西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当前教学模式.方法等方面的不足,并以此来分析强化体育教学改革的 ...查看


  • 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 附件1:科学总结 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刘洪一 李建求 卿中全 徐平利 谭属春 一. "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理念.内容和特点 1.问题提出 2007 年之后,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我国沿海地区越来越迫切 ...查看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报告
  • 附件二 增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 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报告 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准备后,我院认为增设械制造与自动化的条件已趋成熟.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中发展较完善.需求量最大的产业,也是人才需求最大产业 ...查看


  • 论高职课程体系建设
  • 摘要:高职院校对如何培养出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课程体系的建设就成了人才培养的核心.结合实际提出了改革课程教学的具有实践性和可行性的措施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提高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教育 : 课程体系: 校企合作 一.高职教育课程 ...查看


  • 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座谈会发言摘登
  • 依法推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教育部 20年来,教育部充分发挥法律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把职业教育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认真履行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的法定职责,会同各部门依法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一是着力构建适应需求的 ...查看


  • 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教育学毕业论文选题(1084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 ...查看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一.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 1. 工业机器人正向全球范围内普及 生产力在不断进步,推动着科技的进步与革新.自工业革命以来,人力劳动已经逐渐被机械所取代,工业机器人的出现是人类在利用机械进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