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评论员文章

人民日报评论员:谱写军民团结新篇章

本报评论员

机看新闻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2月27日在京隆重召开。这对于大力弘扬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双拥工作,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动员和激励广大军民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和特有的政治优势。近年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经受住了国内外环境复杂变化和各种重大风险挑战的考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发展,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双拥工作在继承光荣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展现出勃勃生机。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自觉把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总体规划,党政军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进一步增强;深入搞好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爱国拥军、爱民奉献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支持国防

和军队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充分发挥部队优势和作用,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更加显著;注重加强双拥政策法规建设,解决军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重大突破;广泛开展群众性双拥活动,双拥工作整体水平明显提高。这次命名表彰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是新形势下双拥工作的突出代表,他们的先进事迹,生动说明新时期双拥工作形势喜人,硕果累累,大有可为。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近几年的实践充分表明,无论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还是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无论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还是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无论是筹办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活动,还是抗御历史罕见的严重自然灾害,都离不开军民同心、砥砺奋斗。只要在党的领导下,军政军民紧密团结,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我们的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

做好新形势下的双拥工作,巩固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要切实肩负起抓好双拥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科学筹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要发扬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精神,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双拥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新思路、总结新经验、拿出新举措,

增强时代感使命感和主动性实效性;要坚持把双拥工作的重心放在基层,在抓落实重实效上狠下功夫,真正达到“组织健全、政策落实、活动经常、关系融洽”的要求;要充分发挥各级双拥组织机构的职能作用,重视建强工作队伍,完善制度机制,推动双拥工作持续深入发展。

“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军民一致”,是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战胜千难万险、克敌制胜的法宝。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双拥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努力把双拥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谱写军政团结、军民团结的崭新篇章。

人民日报评论员:弘扬雷锋精神 引领时代风尚

本报评论员

在学雷锋活动的热潮激荡神州大地之际,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决定授予鞍山钢铁集团工人郭明义同志“当代雷锋”荣誉称号。国家荣誉彰显道德价值,先进模范引领

社会风尚,“当代雷锋”向我们走来,诠释了新时期对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吹响了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行动号角。

胡锦涛总书记曾对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郭明义同志是助人为乐的道德模范,是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要大力宣传和弘扬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站在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高度,深刻指出了雷锋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的重要价值和时代意义,感召着广大人民像郭明义那样学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为在新时期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指明了方向。

“雷锋的道路就是我的人生选择,雷锋的境界就是我的人生追求”,16年里捐出12万元,相当于全部收入的1/3;20年间献血6万毫升,相当于全身血液的10多倍;15年里每天提前2小时上班,相当于多干了5年的工作量„„30多年来,郭明义同志时时处处以雷锋为榜样,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关爱他人、无私奉献,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以点滴奉献汇聚成浩荡的爱心潮流。

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既体现着与雷锋精神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又具有改革开放的时代气质,赋予了雷锋精神新的内涵。从雷锋到郭明义,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生动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索取与奉献、平凡与崇高等人生课题,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学雷锋、践行共产党员先进性,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精神的力量是伟大的。50年来,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涌现了一大批雷锋式的先进人物,“当代雷锋”郭明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今天,无论是遍布全国的上百支郭明义爱心分队,还是郭明义微博上的680万“粉丝”,或是郭明义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泪流满面的听众,无不表明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雷锋精神不但没有过时,而且越来越焕发出引领时代风尚的独特力量,越来越成为人们热切的心灵呼唤、强烈的道德自觉。

郭明义说过:“只要去做,人人都是雷锋。”郭明义的事迹,并不惊天动地,也非高不可攀,通过每一笔捐款、每

一次献血、每一项业务攻关、每一个面对陌生人的微笑,他不断让人们感受到雷锋精神其实就在身边,更告诉人们学雷锋、做好事其实是“人人可学、处处可为”。“当代雷锋”郭明义的感人事迹及其引发的强烈社会效应启示我们:普通人身上蕴藏的道德力量何等伟大,平凡道德践行所创造的精神价值何其巨大。

时代需要行动者,社会需要热心人。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以郭明义同志为榜样,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争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共同建设我们时代的精神家园。

人民日报评论员:实现贵州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没有区域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难有一国综合实力的可持续提升。近期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将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贵州省改革和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它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进一步展开,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大棋局里的重要一着,标志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国家战略又有了新的举措。

出的欠发达省份。虽然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由于自然地理等原因,贵州发展仍存在特殊困难,与全国的差距仍在拉大,贫困和落后依然是贵州的主要矛盾。一个贫困落后的贵州,对中国意味着什么?意味着1521万贫困人口难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意味着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无法很好实现。从这个意义上看,贵州加快发展和尽快实现富裕,不仅是西部和欠发达地区与全国缩小差距的一个重要象征,更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

这是贵州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贵州发展既存在着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工程性缺水严重和生态环境脆弱等瓶颈制约,又拥有区位条件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富集、生物多样性良好、文化旅游开发潜力大等优势;既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城乡差距较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和困难,又面临着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重大机遇;既存在着面广量大程度深的贫困地区,又初步形成了带动能力较强的黔中经济区,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有利因素,正处在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意见》给出了推进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具体规划,指出了实现跨越发展的路径与办法,为贵州又好又快发展吹响了号角。

出要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总体发展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作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区域发展的“短板”,贵州的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比西部平均水平落后约4年,比全国平均水平落后约8年。正因此,《意见》将贵州的发展置于“全国一盘棋”中谋划布局,确立了到2015年接近西部平均发展水平、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贵州发展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将有效缩小地区差距,推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又好又快发展,贵州责无旁贷。作为西部大开发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有机组成,只有“好”字当头,提高发展质量,才能将贵州打造成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作为西部大开发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部分,只有“快”字给力,加快发展速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贵州贫困落后的主要矛盾。“又好又快”地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贵州就会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 从各国城市化工业化历程看,区域发展均衡程度的提高,往往能激发大国崛起的潜在力量。《意见》在贵州的贯彻落实,事关一省一地的脱贫致富,事关西部大开发的成效,事关人民群众的福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让我们戮

力同心、开拓进取,为贵州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人民日报评论员:明确奋斗目标 实现共同富裕

经国务院批复同意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公布了,它是指导西部大开发五年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贯彻落实中央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大举措。

“十一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西部地区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不懈努力下,西部大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五年是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首次超过东部地区的五年,也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好、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对国家贡献最突出的五年。西部地区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是, 我们也要看到,西部地区依然是我国区域发展的“短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十二五”时期要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战略优先位置,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努力保持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努力开创西部大开发新局面。

开创西部大开发新局面,要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始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既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又要在“好”上做文章,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西部特点的科学发展新道路。 开创西部大开发新局面,要更加注重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要深入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大力提升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为全国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

开创西部大开发新局面,要更加注重集中力量解决全局性、战略性和关键性问题。要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位置,着力破解交通、水利瓶颈制约难题,加快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筑牢我国生态安全屏障。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使西部地区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开创西部大开发新局面,要更加注重贯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区域开发方针。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坚持一手抓好重点经济区的培育壮大,形成带动和辐射周边发展的经济高地;一手抓民族地区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脱贫致富,落实好中央对民族地区的特殊扶持政策,推动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开创西部大开发新局面,要更加注重凝聚各方力量。要坚持政府引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中央支持与西部地区自力更生、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共同发展相结合,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实施内陆开放、沿边开放战略,引导各类要素向西部地区有序聚集,形成共同参与和支援西部大开发的良好局面。

人民日报评论员:干部之德在为民

——换届之际说政德之六

同样为官一任,为什么有的人如过眼云烟,没能给老百姓留下什么印象,而县委书记谷文昌病逝30余年,他工作过的福建东山,每到清明“先祭谷公,后祭祖宗”仍是当地习俗?同样是“能人”,为什么有的人利令智昏,从权力顶

点摔下马来,被老百姓钉在耻辱柱上,而“甘当人民马前卒”的小岗村支书沈浩却人去声犹在,永远留在人民的心中? 答案很简单,干部之德在为民。领导干部只有真正把人民利益置于心中最高位置,只有准确把握“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才能干出让群众满意的政绩,不负为政之德,获得百姓拥戴。

我们党选拔领导干部,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何以如此重要?因为,“才”虽是“德”的支撑,但“德”才是“才之帅”,决定着“才之用”。领导干部只有体恤民情,才能以人为本,权为民所用;只有风清气正,才能严于律己,利为民所谋。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会冒出“替党说话还是替人民说话”的雷人雷语;模糊了“群众利益至高无上”的原则,就会纵容“强拆血拆”的悲剧发生;不尊重百姓意愿、不了解民众需求,就难免让“惠民工程”变成“伤民工程”甚至“败家工程”;失去了群众的监督,“能干”就可能一步步滑向“能贪”。最终只能是,失了官德,伤了民心,自己也身败名裂。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执政为民”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大政德。对百姓而言,衡量党性的纯洁度、评价领导干部的好与坏,尺子永远只有一把,就是百姓的生活能否切实改善,人

民的幸福指数能否稳定提升。当前,领导干部的政德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待是与非、公与私、真与假、实与虚的态度和行动上。说到底,干部之德在为民,是与非的分界线,是群众利益是否放在心上了;公与私的分水岭,是百姓立场能否站稳了;真与假的试金石,是群众观念是否树立了;实与虚的检验剂,是老百姓是否得到实惠了。

一个领导干部,一任地方官员,干不干事、为谁干事、怎么干事,群众的眼睛最雪亮,感受最直接。只会耍嘴皮,不愿干实事,老百姓不会买账;热衷形象工程,群众的急难愁事却“选择性治理”,老百姓不会欢迎;只顾眼前利益,牺牲子孙后代,老百姓不会满意。至于那些沉溺于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私欲膨胀、中饱私囊者,老百姓更不会容忍。所以,干部之德如何考察得准、考察得实,选拔的人对群众到底有没有感情,就得到群众中去,听听他们怎么说、怎么看。 今天的社会,改革攻坚,社会转型、矛盾凸显。领导干部的政德要求,日显重要。为政者只有“常修为政之德”,坚定“干部之德在为民”,才能始终坚守正确的政绩观;也只有符合“政德”的成绩,才会被历史和人民肯定。正如胡锦涛同志所强调的,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牢记这个根本,肩负起历史责任,党的事业才能生机勃勃,国家的未来才能更加美好。

人民日报评论员:加强自主创新 促进方式转变

2月14日,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亲自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谢家麟院士、吴良镛院士颁发奖励证书,一批优秀的科技成果受到表彰。我们谨向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十二年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对科技发展的殷切期望。十二年来,广大科技工作者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奋勇攻关,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为支撑经济发展、提升综合国力、改善民生发挥了巨大作用,为战胜各种自然灾害、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升产业竞争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个国家要保持充满活力、持续向上的发展态势,关键是要跟上世界科技革命和新兴产业

发展潮流,不断形成新的战略支点。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主线,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时时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更加注重自主创新,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精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我们不仅要把科技进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还要把自主创新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发扬学术民主,倡导百家争鸣,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为科技进步和优秀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科技队伍,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科技成果只有转变为新型的生产方式和产业,才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把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作为“十二五”时期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大力增强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大幅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要建立健全企业主导技术研发的体制机制,鼓励企业协作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要鼓励广大科研人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以多种形式与企业合作,共同推进技术创

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企业和产业素质,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推动科技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保护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创新动力,激发创新活力。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创新驱动,不仅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科技需求,也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相信全国的科技工作者会再接再厉、勇攀高峰,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人民日报评论员:领导干部要有历史担当

——换届之际说政德之一

随着地方各级领导班子换届,一大批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陆续走上新的领导岗位,形成新的领导集体。时代有新要求,人民有新期待,新班子如何造就新气象?首要一点,是自觉树立从政道德,也就是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常修为政之德”。

老百姓中流传一段话:“有德有才,大胆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坚决不用”。群众为何如此看重政德?因为作为政德主体的领导干部,不同程度地掌握着党的领导权和国家权力。一般人无德,影响再大也可想见;主政一方的领导干部失德,则会损害社会进步、危害人民利益、贻害党的事业。

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一个领导干部是否有政德,看的是他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是真心拥护,还是虚与委蛇;对中央决策部署是认真执行,还是阳奉阴违;在大是大非面前是清醒坚定,还是模糊动摇;对人民群众是满怀真情,还是感情淡漠;在急难险重任务前是挺身而出,还是临阵退缩;在矛盾纠纷问题前是迎难而上,还是明哲保身;对个人名利是淡泊处之,还是热衷追逐;在道德操守上是慎独慎微,还是言行不一。概言之,看他能否正确处理是与非、公与私、真与假、虚与实的关系,把握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说到底,看他是否能有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

今天的中国,正处千年未有的大变革中,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挑战,执政党的领导干部,最大的政德就是历史担当。思想政治领域风云激荡,没有自觉的政治担当,如何能将共

产党人的坚定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心,熔铸到执政兴国的政治实践中?转型期中国矛盾不断积累叠加,没有自觉的社会担当,如何能攻坚克难化解社会问题、激流勇进突破发展瓶颈、不畏艰险推动改革大业?精神文化阵地百舸争流,没有自觉的文化担当,如何能凝聚社会共识、重振民族精神、建设文化强国?

“文革”中小平同志曾两陷逆境,但他再度出来工作时,仍决然表示:“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正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的选择与担当,才会有社会主义中国开天辟地的伟业、改革开放中国激荡人心的篇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中国举世瞩目的辉煌。权既为民所赋,当为民所用,这是最深刻的为政之德、最根本的党性修养。

一个干部被推选到领导岗位上,意味着个人的机遇,更预示着历史的责任。今年是小平同志南方谈话20周年,面对日益峻迫的“发展以后的问题”,面对“四大危险”与“四大考验”,我们党所承担的领导责任,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繁重,这一代领导干部必须有更大的历史担当,考虑的不能只是眼前的平稳发展,更应有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倘

若只计个人得失,遇到矛盾绕着走,碰到问题不敢抓,面对风险不敢闯,不敢作为做庸官;倘若热衷表面文章,大张旗鼓弄虚,花团锦簇作秀,不愿作为做昏官;倘若在其位不谋其政,上不能利党,下无以益民,无所作为做懒官;甚至弄公权以谋其私,贪赃枉法,胡乱作为做贪官,则不仅损害党和政府形象,更会让人民丧失信心。

有政德才会有政绩。全国已有14个省区市党委完成换届,今年还将有17个省区市党委要进行换届,地方人大、政府、政协换届也将全面展开。各地选拔新班子时,要将政德作为重要标准;换届后的新班子,更该认真思考:为政之德如何修?

人民日报评论员:保持清正廉洁,恪守为政底线 ——五论学习胡锦涛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讲话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共产党人的做人之本;洁身自好、克己奉公,是领导干部的从政之基。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高度,从应对新形势下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出发,强调保持党的纯洁性,必须大力保持党员、干部清正

廉洁。这一重要论断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一以贯之地体现了我们党反对腐败的决心与信心,是对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部署,更是在新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的严肃要求。 党的纯洁性同一切腐败现象是根本对立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生命根基和本质要求。消极腐败现象与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水火不容,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背道而驰,严重损害了党的纯洁性。一些国家和政权垮台的事实也反复证明,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治理,就会丧失人民信任和支持,就有亡党亡国的危险。 清正廉洁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基本要求。从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高度来看,我们党经受考验、化解危险,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而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要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正因如此,在90多年来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防止和反对党员干部腐化变质,始终注意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当前,我们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但也要看到所面临的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有的党员干部为政不廉,无视廉洁自律要求,

少数人利用职权谋取非法利益,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依然易发多发,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仍然严重。当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呈现出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防治力度加大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并存、群众对反腐败期望值不断上升和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并存的总体态势,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要守住清正廉洁的底线,保持党的纯洁性,必须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经常对照这些规定进行自查,凡是规定不准做的事项绝对不能做,在任何情况下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必须坚决查办腐败案件,健全及时揭露腐败机制,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的力度,努力遏制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势头;必须加强警示教育,通过加强案件剖析和案件通报工作,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政者,正也”。恪守清正廉洁的为政底线,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必须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既扎实抓好各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又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定信心、扎实工作,不断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人民日报评论员:大力弘扬核工业自主创新精神 从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2011年7月21日中国实验快堆成功实现首次并网发电,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依靠自主创新,取得一系列世界瞩目的重大成果,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鼓舞了全民志气,振奋了民族精神,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典范。 核工业近60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历史。核工业人的创新史再次证明,只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牢记兴核强国的历史使命,坚持自主创新、科学发展,无论国际环境多么恶劣,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也一定能取得重大成就,为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应对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克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尤其需要大力弘扬核工业自主创新精神,迎难而上,再创辉煌。

大力弘扬核工业自主创新精神,就是要像核工业人那样,始终把国家安全和民族命运放在第一位。为了祖国的核事业,成千上万的核工业人牢记党和国家的重托,坚持“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扎根戈壁荒原、深山峡谷,甘愿隐姓埋名,以身许国,经受了各种艰难险阻的考验。在新的历史时期,核工业人继续秉持爱党、爱国、爱核工业三

位一体的优良传统,在自主创新道路上爱岗敬业、勇挑重担,吃苦耐劳、敢为人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大力弘扬核工业自主创新精神,就是要像核工业人那样,紧紧围绕国家的战略需求不懈攀登。上世纪60年代,面对西方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核工业人先后研制成功原子弹、氢弹、核潜艇等,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防能力和国际地位。上世纪80年代,面对国家经济建设对能源的需求,核工业人坚持科研先行,建成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自主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随后,他们又向巴基斯坦成功出口、援建了恰希玛一期核电站,实现了我国高新技术出口的重大突破。

大力弘扬核工业自主创新精神,就是要积极实施人才战略。中核集团千方百计建设科技人才队伍,曾经拥有钱三强、王淦昌等一批著名的核科学家和一大批素质过硬的核工程技术专家。进入新世纪,面对人才竞争的严峻挑战,中核集团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构建了人才分层分类管理、考核评价、培养培训等六大体系,为中核集团的可持续创新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在关键领域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让我们大力弘扬核工业自主创

新精神,在各自的领域和岗位上奋发有为、努力工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人民日报评论员:谱写军民团结新篇章

本报评论员

机看新闻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2月27日在京隆重召开。这对于大力弘扬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双拥工作,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动员和激励广大军民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和特有的政治优势。近年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经受住了国内外环境复杂变化和各种重大风险挑战的考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发展,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双拥工作在继承光荣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展现出勃勃生机。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自觉把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总体规划,党政军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进一步增强;深入搞好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爱国拥军、爱民奉献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支持国防

和军队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充分发挥部队优势和作用,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更加显著;注重加强双拥政策法规建设,解决军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重大突破;广泛开展群众性双拥活动,双拥工作整体水平明显提高。这次命名表彰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是新形势下双拥工作的突出代表,他们的先进事迹,生动说明新时期双拥工作形势喜人,硕果累累,大有可为。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近几年的实践充分表明,无论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还是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无论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还是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无论是筹办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活动,还是抗御历史罕见的严重自然灾害,都离不开军民同心、砥砺奋斗。只要在党的领导下,军政军民紧密团结,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我们的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

做好新形势下的双拥工作,巩固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要切实肩负起抓好双拥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科学筹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要发扬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精神,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双拥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新思路、总结新经验、拿出新举措,

增强时代感使命感和主动性实效性;要坚持把双拥工作的重心放在基层,在抓落实重实效上狠下功夫,真正达到“组织健全、政策落实、活动经常、关系融洽”的要求;要充分发挥各级双拥组织机构的职能作用,重视建强工作队伍,完善制度机制,推动双拥工作持续深入发展。

“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军民一致”,是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战胜千难万险、克敌制胜的法宝。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双拥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努力把双拥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谱写军政团结、军民团结的崭新篇章。

人民日报评论员:弘扬雷锋精神 引领时代风尚

本报评论员

在学雷锋活动的热潮激荡神州大地之际,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决定授予鞍山钢铁集团工人郭明义同志“当代雷锋”荣誉称号。国家荣誉彰显道德价值,先进模范引领

社会风尚,“当代雷锋”向我们走来,诠释了新时期对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吹响了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行动号角。

胡锦涛总书记曾对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郭明义同志是助人为乐的道德模范,是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要大力宣传和弘扬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站在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高度,深刻指出了雷锋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的重要价值和时代意义,感召着广大人民像郭明义那样学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为在新时期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指明了方向。

“雷锋的道路就是我的人生选择,雷锋的境界就是我的人生追求”,16年里捐出12万元,相当于全部收入的1/3;20年间献血6万毫升,相当于全身血液的10多倍;15年里每天提前2小时上班,相当于多干了5年的工作量„„30多年来,郭明义同志时时处处以雷锋为榜样,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关爱他人、无私奉献,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以点滴奉献汇聚成浩荡的爱心潮流。

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既体现着与雷锋精神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又具有改革开放的时代气质,赋予了雷锋精神新的内涵。从雷锋到郭明义,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生动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索取与奉献、平凡与崇高等人生课题,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学雷锋、践行共产党员先进性,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精神的力量是伟大的。50年来,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涌现了一大批雷锋式的先进人物,“当代雷锋”郭明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今天,无论是遍布全国的上百支郭明义爱心分队,还是郭明义微博上的680万“粉丝”,或是郭明义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泪流满面的听众,无不表明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雷锋精神不但没有过时,而且越来越焕发出引领时代风尚的独特力量,越来越成为人们热切的心灵呼唤、强烈的道德自觉。

郭明义说过:“只要去做,人人都是雷锋。”郭明义的事迹,并不惊天动地,也非高不可攀,通过每一笔捐款、每

一次献血、每一项业务攻关、每一个面对陌生人的微笑,他不断让人们感受到雷锋精神其实就在身边,更告诉人们学雷锋、做好事其实是“人人可学、处处可为”。“当代雷锋”郭明义的感人事迹及其引发的强烈社会效应启示我们:普通人身上蕴藏的道德力量何等伟大,平凡道德践行所创造的精神价值何其巨大。

时代需要行动者,社会需要热心人。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以郭明义同志为榜样,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争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共同建设我们时代的精神家园。

人民日报评论员:实现贵州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没有区域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难有一国综合实力的可持续提升。近期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将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贵州省改革和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它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进一步展开,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大棋局里的重要一着,标志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国家战略又有了新的举措。

出的欠发达省份。虽然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由于自然地理等原因,贵州发展仍存在特殊困难,与全国的差距仍在拉大,贫困和落后依然是贵州的主要矛盾。一个贫困落后的贵州,对中国意味着什么?意味着1521万贫困人口难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意味着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无法很好实现。从这个意义上看,贵州加快发展和尽快实现富裕,不仅是西部和欠发达地区与全国缩小差距的一个重要象征,更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

这是贵州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贵州发展既存在着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工程性缺水严重和生态环境脆弱等瓶颈制约,又拥有区位条件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富集、生物多样性良好、文化旅游开发潜力大等优势;既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城乡差距较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和困难,又面临着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重大机遇;既存在着面广量大程度深的贫困地区,又初步形成了带动能力较强的黔中经济区,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有利因素,正处在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意见》给出了推进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具体规划,指出了实现跨越发展的路径与办法,为贵州又好又快发展吹响了号角。

出要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总体发展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作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区域发展的“短板”,贵州的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比西部平均水平落后约4年,比全国平均水平落后约8年。正因此,《意见》将贵州的发展置于“全国一盘棋”中谋划布局,确立了到2015年接近西部平均发展水平、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贵州发展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将有效缩小地区差距,推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又好又快发展,贵州责无旁贷。作为西部大开发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有机组成,只有“好”字当头,提高发展质量,才能将贵州打造成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作为西部大开发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部分,只有“快”字给力,加快发展速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贵州贫困落后的主要矛盾。“又好又快”地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贵州就会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 从各国城市化工业化历程看,区域发展均衡程度的提高,往往能激发大国崛起的潜在力量。《意见》在贵州的贯彻落实,事关一省一地的脱贫致富,事关西部大开发的成效,事关人民群众的福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让我们戮

力同心、开拓进取,为贵州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人民日报评论员:明确奋斗目标 实现共同富裕

经国务院批复同意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公布了,它是指导西部大开发五年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贯彻落实中央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大举措。

“十一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西部地区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不懈努力下,西部大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五年是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首次超过东部地区的五年,也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好、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对国家贡献最突出的五年。西部地区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是, 我们也要看到,西部地区依然是我国区域发展的“短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十二五”时期要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战略优先位置,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努力保持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努力开创西部大开发新局面。

开创西部大开发新局面,要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始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既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又要在“好”上做文章,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西部特点的科学发展新道路。 开创西部大开发新局面,要更加注重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要深入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大力提升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为全国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

开创西部大开发新局面,要更加注重集中力量解决全局性、战略性和关键性问题。要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位置,着力破解交通、水利瓶颈制约难题,加快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筑牢我国生态安全屏障。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使西部地区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开创西部大开发新局面,要更加注重贯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区域开发方针。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坚持一手抓好重点经济区的培育壮大,形成带动和辐射周边发展的经济高地;一手抓民族地区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脱贫致富,落实好中央对民族地区的特殊扶持政策,推动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开创西部大开发新局面,要更加注重凝聚各方力量。要坚持政府引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中央支持与西部地区自力更生、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共同发展相结合,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实施内陆开放、沿边开放战略,引导各类要素向西部地区有序聚集,形成共同参与和支援西部大开发的良好局面。

人民日报评论员:干部之德在为民

——换届之际说政德之六

同样为官一任,为什么有的人如过眼云烟,没能给老百姓留下什么印象,而县委书记谷文昌病逝30余年,他工作过的福建东山,每到清明“先祭谷公,后祭祖宗”仍是当地习俗?同样是“能人”,为什么有的人利令智昏,从权力顶

点摔下马来,被老百姓钉在耻辱柱上,而“甘当人民马前卒”的小岗村支书沈浩却人去声犹在,永远留在人民的心中? 答案很简单,干部之德在为民。领导干部只有真正把人民利益置于心中最高位置,只有准确把握“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才能干出让群众满意的政绩,不负为政之德,获得百姓拥戴。

我们党选拔领导干部,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何以如此重要?因为,“才”虽是“德”的支撑,但“德”才是“才之帅”,决定着“才之用”。领导干部只有体恤民情,才能以人为本,权为民所用;只有风清气正,才能严于律己,利为民所谋。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会冒出“替党说话还是替人民说话”的雷人雷语;模糊了“群众利益至高无上”的原则,就会纵容“强拆血拆”的悲剧发生;不尊重百姓意愿、不了解民众需求,就难免让“惠民工程”变成“伤民工程”甚至“败家工程”;失去了群众的监督,“能干”就可能一步步滑向“能贪”。最终只能是,失了官德,伤了民心,自己也身败名裂。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执政为民”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大政德。对百姓而言,衡量党性的纯洁度、评价领导干部的好与坏,尺子永远只有一把,就是百姓的生活能否切实改善,人

民的幸福指数能否稳定提升。当前,领导干部的政德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待是与非、公与私、真与假、实与虚的态度和行动上。说到底,干部之德在为民,是与非的分界线,是群众利益是否放在心上了;公与私的分水岭,是百姓立场能否站稳了;真与假的试金石,是群众观念是否树立了;实与虚的检验剂,是老百姓是否得到实惠了。

一个领导干部,一任地方官员,干不干事、为谁干事、怎么干事,群众的眼睛最雪亮,感受最直接。只会耍嘴皮,不愿干实事,老百姓不会买账;热衷形象工程,群众的急难愁事却“选择性治理”,老百姓不会欢迎;只顾眼前利益,牺牲子孙后代,老百姓不会满意。至于那些沉溺于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私欲膨胀、中饱私囊者,老百姓更不会容忍。所以,干部之德如何考察得准、考察得实,选拔的人对群众到底有没有感情,就得到群众中去,听听他们怎么说、怎么看。 今天的社会,改革攻坚,社会转型、矛盾凸显。领导干部的政德要求,日显重要。为政者只有“常修为政之德”,坚定“干部之德在为民”,才能始终坚守正确的政绩观;也只有符合“政德”的成绩,才会被历史和人民肯定。正如胡锦涛同志所强调的,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牢记这个根本,肩负起历史责任,党的事业才能生机勃勃,国家的未来才能更加美好。

人民日报评论员:加强自主创新 促进方式转变

2月14日,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亲自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谢家麟院士、吴良镛院士颁发奖励证书,一批优秀的科技成果受到表彰。我们谨向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十二年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对科技发展的殷切期望。十二年来,广大科技工作者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奋勇攻关,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为支撑经济发展、提升综合国力、改善民生发挥了巨大作用,为战胜各种自然灾害、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升产业竞争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个国家要保持充满活力、持续向上的发展态势,关键是要跟上世界科技革命和新兴产业

发展潮流,不断形成新的战略支点。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主线,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时时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更加注重自主创新,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精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我们不仅要把科技进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还要把自主创新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发扬学术民主,倡导百家争鸣,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为科技进步和优秀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科技队伍,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科技成果只有转变为新型的生产方式和产业,才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把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作为“十二五”时期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大力增强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大幅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要建立健全企业主导技术研发的体制机制,鼓励企业协作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要鼓励广大科研人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以多种形式与企业合作,共同推进技术创

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企业和产业素质,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推动科技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保护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创新动力,激发创新活力。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创新驱动,不仅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科技需求,也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相信全国的科技工作者会再接再厉、勇攀高峰,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人民日报评论员:领导干部要有历史担当

——换届之际说政德之一

随着地方各级领导班子换届,一大批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陆续走上新的领导岗位,形成新的领导集体。时代有新要求,人民有新期待,新班子如何造就新气象?首要一点,是自觉树立从政道德,也就是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常修为政之德”。

老百姓中流传一段话:“有德有才,大胆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坚决不用”。群众为何如此看重政德?因为作为政德主体的领导干部,不同程度地掌握着党的领导权和国家权力。一般人无德,影响再大也可想见;主政一方的领导干部失德,则会损害社会进步、危害人民利益、贻害党的事业。

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一个领导干部是否有政德,看的是他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是真心拥护,还是虚与委蛇;对中央决策部署是认真执行,还是阳奉阴违;在大是大非面前是清醒坚定,还是模糊动摇;对人民群众是满怀真情,还是感情淡漠;在急难险重任务前是挺身而出,还是临阵退缩;在矛盾纠纷问题前是迎难而上,还是明哲保身;对个人名利是淡泊处之,还是热衷追逐;在道德操守上是慎独慎微,还是言行不一。概言之,看他能否正确处理是与非、公与私、真与假、虚与实的关系,把握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说到底,看他是否能有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

今天的中国,正处千年未有的大变革中,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挑战,执政党的领导干部,最大的政德就是历史担当。思想政治领域风云激荡,没有自觉的政治担当,如何能将共

产党人的坚定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心,熔铸到执政兴国的政治实践中?转型期中国矛盾不断积累叠加,没有自觉的社会担当,如何能攻坚克难化解社会问题、激流勇进突破发展瓶颈、不畏艰险推动改革大业?精神文化阵地百舸争流,没有自觉的文化担当,如何能凝聚社会共识、重振民族精神、建设文化强国?

“文革”中小平同志曾两陷逆境,但他再度出来工作时,仍决然表示:“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正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的选择与担当,才会有社会主义中国开天辟地的伟业、改革开放中国激荡人心的篇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中国举世瞩目的辉煌。权既为民所赋,当为民所用,这是最深刻的为政之德、最根本的党性修养。

一个干部被推选到领导岗位上,意味着个人的机遇,更预示着历史的责任。今年是小平同志南方谈话20周年,面对日益峻迫的“发展以后的问题”,面对“四大危险”与“四大考验”,我们党所承担的领导责任,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繁重,这一代领导干部必须有更大的历史担当,考虑的不能只是眼前的平稳发展,更应有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倘

若只计个人得失,遇到矛盾绕着走,碰到问题不敢抓,面对风险不敢闯,不敢作为做庸官;倘若热衷表面文章,大张旗鼓弄虚,花团锦簇作秀,不愿作为做昏官;倘若在其位不谋其政,上不能利党,下无以益民,无所作为做懒官;甚至弄公权以谋其私,贪赃枉法,胡乱作为做贪官,则不仅损害党和政府形象,更会让人民丧失信心。

有政德才会有政绩。全国已有14个省区市党委完成换届,今年还将有17个省区市党委要进行换届,地方人大、政府、政协换届也将全面展开。各地选拔新班子时,要将政德作为重要标准;换届后的新班子,更该认真思考:为政之德如何修?

人民日报评论员:保持清正廉洁,恪守为政底线 ——五论学习胡锦涛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讲话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共产党人的做人之本;洁身自好、克己奉公,是领导干部的从政之基。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高度,从应对新形势下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出发,强调保持党的纯洁性,必须大力保持党员、干部清正

廉洁。这一重要论断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一以贯之地体现了我们党反对腐败的决心与信心,是对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部署,更是在新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的严肃要求。 党的纯洁性同一切腐败现象是根本对立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生命根基和本质要求。消极腐败现象与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水火不容,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背道而驰,严重损害了党的纯洁性。一些国家和政权垮台的事实也反复证明,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治理,就会丧失人民信任和支持,就有亡党亡国的危险。 清正廉洁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基本要求。从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高度来看,我们党经受考验、化解危险,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而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要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正因如此,在90多年来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防止和反对党员干部腐化变质,始终注意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当前,我们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但也要看到所面临的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有的党员干部为政不廉,无视廉洁自律要求,

少数人利用职权谋取非法利益,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依然易发多发,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仍然严重。当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呈现出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防治力度加大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并存、群众对反腐败期望值不断上升和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并存的总体态势,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要守住清正廉洁的底线,保持党的纯洁性,必须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经常对照这些规定进行自查,凡是规定不准做的事项绝对不能做,在任何情况下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必须坚决查办腐败案件,健全及时揭露腐败机制,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的力度,努力遏制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势头;必须加强警示教育,通过加强案件剖析和案件通报工作,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政者,正也”。恪守清正廉洁的为政底线,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必须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既扎实抓好各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又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定信心、扎实工作,不断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人民日报评论员:大力弘扬核工业自主创新精神 从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2011年7月21日中国实验快堆成功实现首次并网发电,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依靠自主创新,取得一系列世界瞩目的重大成果,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鼓舞了全民志气,振奋了民族精神,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典范。 核工业近60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历史。核工业人的创新史再次证明,只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牢记兴核强国的历史使命,坚持自主创新、科学发展,无论国际环境多么恶劣,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也一定能取得重大成就,为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应对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克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尤其需要大力弘扬核工业自主创新精神,迎难而上,再创辉煌。

大力弘扬核工业自主创新精神,就是要像核工业人那样,始终把国家安全和民族命运放在第一位。为了祖国的核事业,成千上万的核工业人牢记党和国家的重托,坚持“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扎根戈壁荒原、深山峡谷,甘愿隐姓埋名,以身许国,经受了各种艰难险阻的考验。在新的历史时期,核工业人继续秉持爱党、爱国、爱核工业三

位一体的优良传统,在自主创新道路上爱岗敬业、勇挑重担,吃苦耐劳、敢为人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大力弘扬核工业自主创新精神,就是要像核工业人那样,紧紧围绕国家的战略需求不懈攀登。上世纪60年代,面对西方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核工业人先后研制成功原子弹、氢弹、核潜艇等,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防能力和国际地位。上世纪80年代,面对国家经济建设对能源的需求,核工业人坚持科研先行,建成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自主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随后,他们又向巴基斯坦成功出口、援建了恰希玛一期核电站,实现了我国高新技术出口的重大突破。

大力弘扬核工业自主创新精神,就是要积极实施人才战略。中核集团千方百计建设科技人才队伍,曾经拥有钱三强、王淦昌等一批著名的核科学家和一大批素质过硬的核工程技术专家。进入新世纪,面对人才竞争的严峻挑战,中核集团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构建了人才分层分类管理、考核评价、培养培训等六大体系,为中核集团的可持续创新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在关键领域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让我们大力弘扬核工业自主创

新精神,在各自的领域和岗位上奋发有为、努力工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文章

  • 新华社评论员文章2
  • 新华社评论员文章: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凝聚力量攻坚克难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之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 ...查看


  • 新华社评论员文章1
  • 新华社评论员文章:坚持高举伟大旗帜 奋力夺取新的胜利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之一 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开启新阶段.迈上新征程.全党全国人民当前首要政治任务是,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同心同德.砥砺奋进,把十八大 ...查看


  • 时事评论的写法
  • 时评写作的基本要求应该有这样几条: 第一条是时效性.时效是对整个新闻传播来说的.从新闻评论的传播来看,时评的时效性要求应该更高.更严一些,毋宁说常常是到了苛求的程度.例如嘉兴日报对其开创的"嘉兴时评"的要求是在新闻一线& ...查看


  • 最新热点新华社特约评论员
  •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 人民日报10日评论员文章:继续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 --三论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讲话 深圳等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也是我们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坐标.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 ...查看


  • "网络评论"怎么写?
  • "网络评论"怎么写? 文/朱波 初写时评时,什么叫"时评"?我也有"网络论坛"上跟帖"是不是叫'时评'"之感.因为在"消息"."通 ...查看


  • 往事:胡耀邦是真理标准讨论的组织者和推动者
  • 史义军:胡耀邦是真理标准讨论的组织者和推动者 发布时间: 2005-6-6 20:07:57 被阅览数: 1111 次 来源: 中国党政信息网 文字 [ 大 中 小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关于胡耀邦同志是不是真理标准大讨论的组织者和推动 ...查看


  • 中国媒体对印度报道的偏好及其对公众的影响
  • 南亚研究季刊 ・2004年第1期・ 中国媒体对印度报道的偏好及其对公众的影响 唐 璐Ξ [内容提要]本文在概述中国对印度报道的总体情况基础上, 分析了中国媒体对印度报道的偏好特点, 针对这些偏好提出了作者的评价, 并分析了出现对印度误读现象 ...查看


  • 习近平会见伊斯兰合作组织秘书长伊亚德
  • 2016年01月20日00:32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字号 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利雅得1月19日电(记者杜尚泽)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利雅得会见伊斯兰合作组织秘书长伊亚德. 当地时间1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利雅得 ...查看


  •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前前后后
  • 作者:沈宝祥 新长征 1998年09期 1978年5月10日,胡耀邦同志创办的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发表了由胡耀邦审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第二天,此文作为<光明日报>特约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