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破陋习]教学设计

《孙中山破陋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有条理的复述这个故事。

2、让学生知道缠足陋习曾对中国妇女造成的严重伤害,体会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发散想象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缠足陋习曾对中国妇女造成的严重伤害、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 教学难点:感悟孙中山为什么要破陋习。

课前准备:课件。课前从多种渠道了解缠足的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位伟人吗?根据你的了解你能来介绍一下他吗?

2、生说交流。

3、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老师再给同学们补充一下:

孙中山1911年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他的成绩是功不可没的。

二、揭示课题

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孙中山小时候的故事,看老师板书课题:24 孙中山破陋习(强调生字“孙”的写法),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师梳理归纳有价值的问题。

陋习:指不好的、不文明的、不合理的习俗。

预设问题:①孙中山为什么要破陋习?②什么是陋习?

3、同学们提的真好,这几个问题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三、初读指导

⒈学习生字词。

⑴给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⑵会读生字。

⑶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空闲 废除 缠足 痛苦

⒉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词语。

孙中山 挑柴 罪 缠足 空闲

⑵指名读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⑶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缠足 废除

四、学习课文:

⒈指名读课文。

⒉指名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⒊分部分讲读。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主要讲了什么?

你们看,孙中山的姐姐事怎样的一个女孩儿?(能干、活泼的女孩子)

⑶小结:

第一部分:主要讲孙中山有一个能干、活泼的姐姐。

⑷齐读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七个自然段讲的事一件什么事?(讲的是孙中山反对妈妈给姐姐缠足的事) ⑶这件事事怎么发生的?齐读第二自然段。(板书:痛苦、流泪)想象一下当时的境界。

为什么姐姐这么痛苦、流泪?请比较下面两句话。

出示:妈妈正用一根布条,给姐姐缠足。

妈妈正用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给姐姐缠足。

比较:这两句意思有什么不同?那一句好,为什么?

⑷出示投影片,指导看图。

①分析图片。

画面上哪两个人?屋子里坐着是什么人?她正在干什么?屋子外面站着的是什么人?他的神情态度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

②小结图意。

⑸孙中山看到姐姐缠足痛苦流泪,感觉怎样?他向妈妈提出什么意见,妈妈是怎么说的?请齐读第3、4自然段。

①从第三自然段看,孙中山反对给姐姐缠足的理由是什么?(姐姐受罪、不能干活) ②他向妈妈提出反对意见,妈妈是怎么说的?

③妈妈为什么叹气?可是妈妈又不能不这么做,为什么?说明了什么?

⑹孙中山听了妈妈的话以后又是这么同妈妈争辩的?有用吗?

齐读第5、6、7三个自然段。

⑺孙中山同妈妈争辩没有用?那么结果怎么样?这件事使孙中山感到怎么样?请齐读第8自然段。

结果姐姐变得这么样了?

⑻小结:

这一部分讲的是孙中山反对给姐姐缠足的事。

⑼齐读第二部分。

课文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

⒈指名读。

⒉"辛亥革命成功"是这么回事?(教师介绍:辛亥革命)

⒊"首先废除"缠足陋习,表现了孙中山怎么样的精神?这件事有什么重大意义? ⒋看书上的插图。

教师讲述:孙中山先生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功劳伟大。人民为了纪念他为他立了铜像。

⒌小结。

这一部分讲的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后,首先废除了缠足陋习。

⒍齐读第3部分。

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展开联想,表达情感。

1、这正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板书:大快人心。)多么让人高兴,千千万万个中国妇女听到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欣喜若狂。可在1925年,孙中山因得了肝癌,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为他立了一个铜像。

2、出示孙中山图象,请你用孙中山爷爷,我想对您说:“„„„„”的句式来说话练习。

述:如果没孙中山,我们在座的女同学也许正在缠足;如果没孙中山,你们的奶奶、妈妈也许早已缠足;如果没孙中山,你的老师也许早已缠足。此时,你会对孙中山爷爷说些什么呢?

六、作业:

⒈默读全文:练习讲说这个故事。

⒉指名说这个故事,师生评议。

⒊同座二人练习。

板书设计

24、孙中山破陋习——大快人心

能干 活泼

姐姐 痛苦 流泪

没笑脸 没歌声

孙中山 生气 心痛 刺痛心

《孙中山破陋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有条理的复述这个故事。

2、让学生知道缠足陋习曾对中国妇女造成的严重伤害,体会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发散想象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缠足陋习曾对中国妇女造成的严重伤害、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 教学难点:感悟孙中山为什么要破陋习。

课前准备:课件。课前从多种渠道了解缠足的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位伟人吗?根据你的了解你能来介绍一下他吗?

2、生说交流。

3、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老师再给同学们补充一下:

孙中山1911年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他的成绩是功不可没的。

二、揭示课题

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孙中山小时候的故事,看老师板书课题:24 孙中山破陋习(强调生字“孙”的写法),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师梳理归纳有价值的问题。

陋习:指不好的、不文明的、不合理的习俗。

预设问题:①孙中山为什么要破陋习?②什么是陋习?

3、同学们提的真好,这几个问题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三、初读指导

⒈学习生字词。

⑴给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⑵会读生字。

⑶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空闲 废除 缠足 痛苦

⒉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词语。

孙中山 挑柴 罪 缠足 空闲

⑵指名读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⑶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缠足 废除

四、学习课文:

⒈指名读课文。

⒉指名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⒊分部分讲读。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主要讲了什么?

你们看,孙中山的姐姐事怎样的一个女孩儿?(能干、活泼的女孩子)

⑶小结:

第一部分:主要讲孙中山有一个能干、活泼的姐姐。

⑷齐读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七个自然段讲的事一件什么事?(讲的是孙中山反对妈妈给姐姐缠足的事) ⑶这件事事怎么发生的?齐读第二自然段。(板书:痛苦、流泪)想象一下当时的境界。

为什么姐姐这么痛苦、流泪?请比较下面两句话。

出示:妈妈正用一根布条,给姐姐缠足。

妈妈正用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给姐姐缠足。

比较:这两句意思有什么不同?那一句好,为什么?

⑷出示投影片,指导看图。

①分析图片。

画面上哪两个人?屋子里坐着是什么人?她正在干什么?屋子外面站着的是什么人?他的神情态度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

②小结图意。

⑸孙中山看到姐姐缠足痛苦流泪,感觉怎样?他向妈妈提出什么意见,妈妈是怎么说的?请齐读第3、4自然段。

①从第三自然段看,孙中山反对给姐姐缠足的理由是什么?(姐姐受罪、不能干活) ②他向妈妈提出反对意见,妈妈是怎么说的?

③妈妈为什么叹气?可是妈妈又不能不这么做,为什么?说明了什么?

⑹孙中山听了妈妈的话以后又是这么同妈妈争辩的?有用吗?

齐读第5、6、7三个自然段。

⑺孙中山同妈妈争辩没有用?那么结果怎么样?这件事使孙中山感到怎么样?请齐读第8自然段。

结果姐姐变得这么样了?

⑻小结:

这一部分讲的是孙中山反对给姐姐缠足的事。

⑼齐读第二部分。

课文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

⒈指名读。

⒉"辛亥革命成功"是这么回事?(教师介绍:辛亥革命)

⒊"首先废除"缠足陋习,表现了孙中山怎么样的精神?这件事有什么重大意义? ⒋看书上的插图。

教师讲述:孙中山先生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功劳伟大。人民为了纪念他为他立了铜像。

⒌小结。

这一部分讲的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后,首先废除了缠足陋习。

⒍齐读第3部分。

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展开联想,表达情感。

1、这正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板书:大快人心。)多么让人高兴,千千万万个中国妇女听到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欣喜若狂。可在1925年,孙中山因得了肝癌,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为他立了一个铜像。

2、出示孙中山图象,请你用孙中山爷爷,我想对您说:“„„„„”的句式来说话练习。

述:如果没孙中山,我们在座的女同学也许正在缠足;如果没孙中山,你们的奶奶、妈妈也许早已缠足;如果没孙中山,你的老师也许早已缠足。此时,你会对孙中山爷爷说些什么呢?

六、作业:

⒈默读全文:练习讲说这个故事。

⒉指名说这个故事,师生评议。

⒊同座二人练习。

板书设计

24、孙中山破陋习——大快人心

能干 活泼

姐姐 痛苦 流泪

没笑脸 没歌声

孙中山 生气 心痛 刺痛心


相关文章

  • 孙中山破陋习教案
  • 孙中山破陋习 李喆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 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并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缠足这一封建陋习曾对妇女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体会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仇恨以及他敢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教 ...查看


  • [孙中山破陋习]教案 2
  • 孙中山破陋习 孙中山小时候很喜欢自己的姐姐.当时孙中山的家里很穷,他的姐姐一点儿也不怕吃苦,洗衣.烧饭.插秧.挑柴,样样活儿都干.空闲时,姐姐就陪孙中山一起玩.孙中山最爱听姐姐唱歌,姐姐也经常唱给他听. 一天,孙中山从外面回来,看见妈妈正在 ...查看


  • 24孙中山破陋习第二课时
  • 教学课题 本课题教时数: 2 24.孙中山破陋习 本教时为第 2 教时 课型 备课日期 12 集体备课 月 17 日 教学目标:1.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知道缠足陋习曾对中国妇女造成的严重伤害,体会孙中山 ...查看


  • 孙中山破陋习教案 1
  • <孙中山破陋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中山对缠足这一陋习的憎恨和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3. 讲述课文.练习把话说完整. 二.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多种 ...查看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
  • 全国站 首页 小升初 杯赛竞赛 重点中学 奥数题库 教学资源 小学试题 趣味乐园 小学数学 小学语文 小学英语 小学作文 家庭教育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展开 全国站 小升初 资讯 政策 择校 备考 经验 面试 简 ...查看


  • 1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教案
  •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⑴结合材料掌握中国近现代以来物质生活习俗方面变化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⑵通过阅读教材和收集课外资料,理解"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 ...查看


  • [书信作文]给环保工人的一封信
  • 我是合肥市的一位居民,最近,我国在大力倡导公民道德建设,您应该轻松多了.因为人们的素质提高了,但经过我的观察发现,现在的居民有爱吐痰的恶习. 不随地吐痰,这个口号我们已经喊了很久了,"禁止吐痰"的标识也大多贴在公共场合显 ...查看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思品教案
  • 第1课 父母的难处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的问题制定调查.访问.统计的计划,提高学生体验.调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了解父母与自己有关的各种难处,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从而使学生形成爱家长及与家长分忧的思想. 3. ...查看


  • 写人的好段:描写孙中山的好段
  • 1.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40年如一日,为中国的独立富强而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他自己别无家产,仅有书籍.衣服.一所华侨捐献给他的小住宅.他革命一生的原动力是什么?就是"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崇高信仰. 2.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