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世界糖尿病日

  每年的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2005年糖尿病日的主题是――糖尿病与足部护理。本刊特将近期公布的各种糖尿病的研究成果,整理总结,以飨读者。   六成糖尿病人存在饮食误区      天津医大代谢病医院院长、糖尿病专家于德民教授日前指出,门诊中有超过60%的糖尿病人存在饮食误区,这成为他们血糖达标的严重“绊脚石”。他认为,当前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以下饮食误区:少食淀粉、不吃肉鱼蛋禽等高脂高热食物,不吃水果,限制饮水等。   于德民说:“控制饮食关键是控制好每日总热量的摄入。糖尿病人鱼蛋肉禽能吃,五谷杂粮也别缺。”对一般轻体力病人,每天约摄入粮食300克,肉100至150克,还有各种蔬菜、五谷杂粮,少吃油,每餐八九分饱。糖尿病人不是不能吃水果,但是要有选择,宜吃桃、梨、橘子、柚子等含糖低的水果,不宜吃香蕉、柿子、红枣、山楂等含糖量高的水果。保证保持总热量恒定即可。有些糖尿病患者怕多尿而限制饮水。这样做很容易因机体缺水而导致其他疾病,每天应保证喝水六至八杯。      老年糖尿病患者当心夜间低血糖      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后特别要当心夜间低血糖。老年人代谢率低,用药容易发生低血糖,尤其是服用某些降血糖类药物时易发生晚间低血糖。因此,对这些药,应避免一日3次用药。小剂量时可早晨一次全服用,中剂量时则早晨服2/3,中午服1/3,晚间不用。   老年人因为神经反应等比较迟缓,血糖下降到一般人有交感神经反应,如心悸、冷汗、头晕等症状时,老年人可能仍无感觉。一直到血糖降到出现大脑皮层反应时,老年患者才直接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昏迷等。这种情况就很危险,此外,老年糖尿病病人易并发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病变。      糖尿病人为何“该痛的时候不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教授罗其中、副教授周洪语日前撰文指出,糖尿病患者很可能对冷热疼痛不敏感,因此出现周围神经并发症,应及时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并发症属典型的症状是“该痛的时候不痛”。患者对冷热、疼痛刺激等不敏感甚至不能感知,比如手脚上不留神划了个口、皮肤挠破了、剪指(趾)甲造成皮肤损伤、被热水烫伤等情况,一些患者由于神经不敏感而感觉不到,由此带来的最大危害是患者的伤口被忽视而容易发生溃疡感染。   但患者还可能有相反的表现,就是“不该痛的时候痛”,表现为肢体没有明显诱因的疼痛和麻木,其疼痛多为隐痛、刺痛、烧灼痛,夜间尤重。         美日研制人工胰脏      日前,日美两国科研人员联合开发出一种能够人工生成大量胰脏β细胞的新技术,胰脏的β细胞能够分泌胰岛素。该技术有望设计出人工胰脏,将其植入糖尿病患者体内可帮助患者摆脱每天注射胰岛素之苦。      膳食纤维并非多多益善      膳食纤维(如韭菜、芹菜、黄豆等)可以抗腹泻、预防某些癌症、预防便秘、解毒、预防和治疗肠道憩室病、调节胆石症、降低血液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控制体重等。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补充膳食纤维并非多多益善。   糖尿病患者胃排空往往延迟,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轻瘫。大量吃纤维,可使胃排空延迟加重,造成腹胀、早饱、消化不良等。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进食大量如韭菜、芹菜、黄豆等粗纤维食物,会出现上腹不适、嗳气、腹胀、食欲降低等症状,甚至还可能影响下一餐的进食。此外,大量进食膳食纤维在延缓糖分和脂类吸收的同时,也影响钙、铁、锌吸收,降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长此以往,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蛋白质营养不良。对于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尤其应注意是否发生低血糖反应。      糖尿病人宜常食的蔬菜      苦瓜:药理试验发现苦瓜中含有一种类似胰岛素的物质,常食有利于降低血糖。   黄瓜:甘寒,供给热量低,可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的糖尿病患者宜多食黄瓜。   洋葱:含有降血糖物质,并且发现洋葱是含有前列腺素A的惟一蔬菜,多食有利于扩张血管,防止动脉硬化,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有利。   莴苣:为低糖物质,且富含胰岛素激活剂,为糖尿病患者必食蔬菜。   竹笋:为低糖低脂肪高纤维素食物,有利水、消渴之功效。   南瓜:补中益气,促进胰岛素分泌,且对伴有高血脂、高血压的患者有治疗作用。   山药:益气补阴,是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之一。   菠菜: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并有降压、通便等作用。   蘑菇:为高蛋白低脂肪食品,药理研究有降糖降脂作用。   责编/孙展

  每年的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2005年糖尿病日的主题是――糖尿病与足部护理。本刊特将近期公布的各种糖尿病的研究成果,整理总结,以飨读者。   六成糖尿病人存在饮食误区      天津医大代谢病医院院长、糖尿病专家于德民教授日前指出,门诊中有超过60%的糖尿病人存在饮食误区,这成为他们血糖达标的严重“绊脚石”。他认为,当前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以下饮食误区:少食淀粉、不吃肉鱼蛋禽等高脂高热食物,不吃水果,限制饮水等。   于德民说:“控制饮食关键是控制好每日总热量的摄入。糖尿病人鱼蛋肉禽能吃,五谷杂粮也别缺。”对一般轻体力病人,每天约摄入粮食300克,肉100至150克,还有各种蔬菜、五谷杂粮,少吃油,每餐八九分饱。糖尿病人不是不能吃水果,但是要有选择,宜吃桃、梨、橘子、柚子等含糖低的水果,不宜吃香蕉、柿子、红枣、山楂等含糖量高的水果。保证保持总热量恒定即可。有些糖尿病患者怕多尿而限制饮水。这样做很容易因机体缺水而导致其他疾病,每天应保证喝水六至八杯。      老年糖尿病患者当心夜间低血糖      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后特别要当心夜间低血糖。老年人代谢率低,用药容易发生低血糖,尤其是服用某些降血糖类药物时易发生晚间低血糖。因此,对这些药,应避免一日3次用药。小剂量时可早晨一次全服用,中剂量时则早晨服2/3,中午服1/3,晚间不用。   老年人因为神经反应等比较迟缓,血糖下降到一般人有交感神经反应,如心悸、冷汗、头晕等症状时,老年人可能仍无感觉。一直到血糖降到出现大脑皮层反应时,老年患者才直接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昏迷等。这种情况就很危险,此外,老年糖尿病病人易并发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病变。      糖尿病人为何“该痛的时候不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教授罗其中、副教授周洪语日前撰文指出,糖尿病患者很可能对冷热疼痛不敏感,因此出现周围神经并发症,应及时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并发症属典型的症状是“该痛的时候不痛”。患者对冷热、疼痛刺激等不敏感甚至不能感知,比如手脚上不留神划了个口、皮肤挠破了、剪指(趾)甲造成皮肤损伤、被热水烫伤等情况,一些患者由于神经不敏感而感觉不到,由此带来的最大危害是患者的伤口被忽视而容易发生溃疡感染。   但患者还可能有相反的表现,就是“不该痛的时候痛”,表现为肢体没有明显诱因的疼痛和麻木,其疼痛多为隐痛、刺痛、烧灼痛,夜间尤重。         美日研制人工胰脏      日前,日美两国科研人员联合开发出一种能够人工生成大量胰脏β细胞的新技术,胰脏的β细胞能够分泌胰岛素。该技术有望设计出人工胰脏,将其植入糖尿病患者体内可帮助患者摆脱每天注射胰岛素之苦。      膳食纤维并非多多益善      膳食纤维(如韭菜、芹菜、黄豆等)可以抗腹泻、预防某些癌症、预防便秘、解毒、预防和治疗肠道憩室病、调节胆石症、降低血液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控制体重等。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补充膳食纤维并非多多益善。   糖尿病患者胃排空往往延迟,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轻瘫。大量吃纤维,可使胃排空延迟加重,造成腹胀、早饱、消化不良等。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进食大量如韭菜、芹菜、黄豆等粗纤维食物,会出现上腹不适、嗳气、腹胀、食欲降低等症状,甚至还可能影响下一餐的进食。此外,大量进食膳食纤维在延缓糖分和脂类吸收的同时,也影响钙、铁、锌吸收,降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长此以往,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蛋白质营养不良。对于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尤其应注意是否发生低血糖反应。      糖尿病人宜常食的蔬菜      苦瓜:药理试验发现苦瓜中含有一种类似胰岛素的物质,常食有利于降低血糖。   黄瓜:甘寒,供给热量低,可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的糖尿病患者宜多食黄瓜。   洋葱:含有降血糖物质,并且发现洋葱是含有前列腺素A的惟一蔬菜,多食有利于扩张血管,防止动脉硬化,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有利。   莴苣:为低糖物质,且富含胰岛素激活剂,为糖尿病患者必食蔬菜。   竹笋:为低糖低脂肪高纤维素食物,有利水、消渴之功效。   南瓜:补中益气,促进胰岛素分泌,且对伴有高血脂、高血压的患者有治疗作用。   山药:益气补阴,是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之一。   菠菜: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并有降压、通便等作用。   蘑菇:为高蛋白低脂肪食品,药理研究有降糖降脂作用。   责编/孙展


相关文章

  • 世界糖尿病日
  • 世界糖尿病日 糖尿病日的由来 世界糖尿病日(World Diabetes Day' WDD )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于1991年共同发起的,定于每年的11月14日,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觉和醒悟.这一天是为纪念班廷(Fred ...查看


  • [糖尿病新世界]助我健康
  • 我是一名78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确诊糖尿病已经整整8个年头(实际病龄在15年以上).在与糖尿病的抗争中,我从一个对控制血糖有什么好处都不懂的"糖尿病盲"到现在能够积极乐观生活,这些都离不开<糖尿病新世界>的帮 ...查看


  • 世界卒中日和联合国糖尿病日健康主题宣传活动方案
  • 世界卒中日和联合国糖尿病日健康主题宣传活动方案 世界卒中日和联合国糖尿病日健康主题宣传活动方案 2015年10月29日和11月14日,分别是"世界卒中日"和"联合国糖尿病日"健康主题宣传日,按照上级相 ...查看


  • 世界卫生组织 | 新的世卫组织统计数据显示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病率上升
  • 新的世卫组织统计数据显示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病率上升 新闻稿 2012年5月16日 | 日内瓦 - 今日发布的<2012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着重突出了日益严重的非传染性疾病负担问题. 根据这份报告,全球三分之一成年人患有高血压,这种 ...查看


  • 鄱阳卫生[世界健康有关的卫生日]
  • 世界健康有关的卫生日 1 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 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国际麻风节) WHO 1954 1954年,法国慈善家佛勒豪(Raoul Follerean 1903-1977)律师,为唤起人们宽容地对待麻风病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由,鼓励 ...查看


  • 糖尿病日宣传总结
  • ***卫生院 2010年世界糖尿病日宣传活动总结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在过去20年中上升了4倍;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糖尿病患者2000多万人,另有近2000万人糖耐量低减;据国际糖尿病联盟估计,我国2007年糖尿 ...查看


  • 2016年世界卫生日糖尿病防治核心信息
  • 发布时间:2016-03-29 一.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 二.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以及体重下降.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急性代谢紊乱表现. 三. ...查看


  • 全球1/4糖尿病患者生活在中国
  • 11月14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糖尿病日,提醒我们糖尿病仍然是一种全球性的主要疾病,当今世界3.82亿人口患此疾病.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简称IDF)于11月14日发布的数据, ...查看


  • 2012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与慢病知识竞赛复习题.doc
  • 2014 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与慢病知识竞赛复习题 1.健康的定义是什么? 答: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 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2.健康生活方式的四大基石是: 答: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 3.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