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间的隐约

山水间的隐约

作者:王荣

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80期

摘 要: 参考资料在解说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首句“青山隐隐水迢迢”时,显得扑朔迷离,作者经过仔细推断,认为此句是实写,理由如下:一是符合文学创作的规律,二是与词义相吻合,三是与地形地势相吻合,四是与作者的情感相吻合。

关键词: 《寄扬州韩绰判官》 实写 虚写 创作背景

实和虚是诗歌中常用的描写手法。实写即所写的是眼前真实的见闻;虚写即所写的不是眼前的真实见闻,而是作者想象中的或梦幻中的景象。实和虚本身并不难判断,但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首句“青山隐隐水迢迢”却显得扑朔迷离。笔者也参考了一些资料,但都没有得到明确的说法。

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全诗如下: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这首诗语简而意丰,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寄托“可解不可解之会”。从字面上看是写杜牧与朋友韩绰的调笑,但它所唤起的联想却不是风流才子的放荡生活,而是表达了诗人对江南风光的无限向往之情。

从标题上看,《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寄扬州”说明杜牧当时不在扬州。据史料记载,唐文宗大和七年至大和九年,杜牧曾在淮南节度使(使府在扬州)牛僧孺幕中做过推官和掌书记,和当时在幕中任节度使的韩绰相识。这首诗是杜牧曾离开扬州幕府后不久寄赠韩绰之作,写作时间大约在大和九年或开成元年秋。史料记载,大和七年至大和九年,杜牧曾离开扬州,入为监察御史,分司东都。东都即洛阳。

教学前,笔者查阅了教参资料,资料如是说:“„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句写的是自然之景,抒的是内心之情。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不是直叙敷陈,而是通过眼前山水的描写,把不受任何外物约束的情思悄悄带出,让情思伴随着逶迤青山,悠悠流水,又一次神游了曾经为宦多年的扬州。”①

看到这,我就确信“青山隐隐水迢迢”一句是实写眼前之景。作者的情是由眼前的山水而延伸到江南(即扬州)的。可是教参上接着说:“诗中出现了青山、绿水、秋草三种形象,组合接连起来,便是一幅迷人的江南秋色图景。这些景物是诗人的视觉形象,也是诗人的多种感觉形象。”②

看到这,我又开始迷糊了:如果说“青山隐隐水迢迢”一句是实景的话,那么怎能构成江南的秋景?教参中的“视觉形象”是强调亲眼所见吗?但“多种感觉形象”似乎又有虚写的可能。这些不确定的说法让我更想知道“青山隐隐水迢迢”到底是实景还是虚景。

带着疑问我再次研读诗歌,查阅资料,最终我推断“青山隐隐水迢迢”一句是实写。理由如下:

首先,符合文学创作规律。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都是由实到虚。“虚”的确能展开想象,但“实”却是“虚”的依托。没有“实”的铺垫,“虚”会显得突然。《寄扬州韩绰判官》一诗第二、

三、四句都是虚写,如果第一句也是虚写,那么整首诗都是虚的,诗歌是形象思维,太实不能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但太虚却见不着真意。写诗应该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这样才能使诗的结构更紧凑,意境更阔达。“青山隐隐水迢迢”是诗的首句,若一开始就虚写,则会让人摸不着边际。本诗作者之所以想到扬州种种,完全是由眼前的山水引起的相关联想。没有“青山隐隐水迢迢”的眼前之景的铺垫,诗歌就不会有如此奇妙的意蕴。

其次,与词义相吻合。“青山隐隐水迢迢”中的“隐隐”是隐约之意;“迢迢”是悠长之意。“山隐隐”“水迢迢”都是视力所见之结果。青山是隐约可见的,而流水又是悠悠不尽的,这正是作者眼前所见之景,既然“隐隐”、“迢迢”是如实描写,那此句就一定是实写。

再次,与地形地势相吻合。扬州属于长江中下游的平原地带,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江南。杜牧之所以说它是江南,是相对他当时所在地洛阳而言的。从地势地形上说,扬州多丘陵并无高山。诗句“青山隐隐水迢迢”说远眺还能隐约看见山,说明这里的山是较高大的山,而不是一般的丘陵;洛阳临近黄河,这一带山高水阔,因此远眺青山“隐隐”、流水“迢迢”是可信的。

最后,与作者的情感相吻合。唐代的扬州是繁华热闹之所,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美称。杜牧是一位极具鉴赏力的风流才子,他对扬州的喜爱也是非同寻常的。史料记载杜牧曾先后在扬州供职八年,他写了很多有关扬州的诗,如“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赠别》)、“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题扬州禅智寺》)等。因为喜爱,才会在离去后产生不尽眷恋,才会把有关扬州的记忆不断强化。现在他看见了眼前隐约的山水,自然联想到了扬州的风光,因此诗歌的第二句“秋尽江南草未凋”这虚来一笔便写出了作者对扬州的不尽的怀念之意。反过来说,正因为作者对扬州的喜爱,才会让他更加留意眼前的山水风貌,哪怕仅有一点的相似,都能唤起作者对扬州的相关记忆。这样用笔更强化了作者的情感,与诗歌的主题也是一致的。如果“青山隐隐水迢迢”是虚写,就没有这种强烈的情感对比。

综上所述,我认为“青山隐隐水迢迢”应是实写。

注释:

①②唐诗宋词选读教学参考书.江苏教育出版社.

山水间的隐约

作者:王荣

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80期

摘 要: 参考资料在解说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首句“青山隐隐水迢迢”时,显得扑朔迷离,作者经过仔细推断,认为此句是实写,理由如下:一是符合文学创作的规律,二是与词义相吻合,三是与地形地势相吻合,四是与作者的情感相吻合。

关键词: 《寄扬州韩绰判官》 实写 虚写 创作背景

实和虚是诗歌中常用的描写手法。实写即所写的是眼前真实的见闻;虚写即所写的不是眼前的真实见闻,而是作者想象中的或梦幻中的景象。实和虚本身并不难判断,但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首句“青山隐隐水迢迢”却显得扑朔迷离。笔者也参考了一些资料,但都没有得到明确的说法。

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全诗如下: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这首诗语简而意丰,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寄托“可解不可解之会”。从字面上看是写杜牧与朋友韩绰的调笑,但它所唤起的联想却不是风流才子的放荡生活,而是表达了诗人对江南风光的无限向往之情。

从标题上看,《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寄扬州”说明杜牧当时不在扬州。据史料记载,唐文宗大和七年至大和九年,杜牧曾在淮南节度使(使府在扬州)牛僧孺幕中做过推官和掌书记,和当时在幕中任节度使的韩绰相识。这首诗是杜牧曾离开扬州幕府后不久寄赠韩绰之作,写作时间大约在大和九年或开成元年秋。史料记载,大和七年至大和九年,杜牧曾离开扬州,入为监察御史,分司东都。东都即洛阳。

教学前,笔者查阅了教参资料,资料如是说:“„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句写的是自然之景,抒的是内心之情。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不是直叙敷陈,而是通过眼前山水的描写,把不受任何外物约束的情思悄悄带出,让情思伴随着逶迤青山,悠悠流水,又一次神游了曾经为宦多年的扬州。”①

看到这,我就确信“青山隐隐水迢迢”一句是实写眼前之景。作者的情是由眼前的山水而延伸到江南(即扬州)的。可是教参上接着说:“诗中出现了青山、绿水、秋草三种形象,组合接连起来,便是一幅迷人的江南秋色图景。这些景物是诗人的视觉形象,也是诗人的多种感觉形象。”②

看到这,我又开始迷糊了:如果说“青山隐隐水迢迢”一句是实景的话,那么怎能构成江南的秋景?教参中的“视觉形象”是强调亲眼所见吗?但“多种感觉形象”似乎又有虚写的可能。这些不确定的说法让我更想知道“青山隐隐水迢迢”到底是实景还是虚景。

带着疑问我再次研读诗歌,查阅资料,最终我推断“青山隐隐水迢迢”一句是实写。理由如下:

首先,符合文学创作规律。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都是由实到虚。“虚”的确能展开想象,但“实”却是“虚”的依托。没有“实”的铺垫,“虚”会显得突然。《寄扬州韩绰判官》一诗第二、

三、四句都是虚写,如果第一句也是虚写,那么整首诗都是虚的,诗歌是形象思维,太实不能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但太虚却见不着真意。写诗应该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这样才能使诗的结构更紧凑,意境更阔达。“青山隐隐水迢迢”是诗的首句,若一开始就虚写,则会让人摸不着边际。本诗作者之所以想到扬州种种,完全是由眼前的山水引起的相关联想。没有“青山隐隐水迢迢”的眼前之景的铺垫,诗歌就不会有如此奇妙的意蕴。

其次,与词义相吻合。“青山隐隐水迢迢”中的“隐隐”是隐约之意;“迢迢”是悠长之意。“山隐隐”“水迢迢”都是视力所见之结果。青山是隐约可见的,而流水又是悠悠不尽的,这正是作者眼前所见之景,既然“隐隐”、“迢迢”是如实描写,那此句就一定是实写。

再次,与地形地势相吻合。扬州属于长江中下游的平原地带,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江南。杜牧之所以说它是江南,是相对他当时所在地洛阳而言的。从地势地形上说,扬州多丘陵并无高山。诗句“青山隐隐水迢迢”说远眺还能隐约看见山,说明这里的山是较高大的山,而不是一般的丘陵;洛阳临近黄河,这一带山高水阔,因此远眺青山“隐隐”、流水“迢迢”是可信的。

最后,与作者的情感相吻合。唐代的扬州是繁华热闹之所,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美称。杜牧是一位极具鉴赏力的风流才子,他对扬州的喜爱也是非同寻常的。史料记载杜牧曾先后在扬州供职八年,他写了很多有关扬州的诗,如“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赠别》)、“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题扬州禅智寺》)等。因为喜爱,才会在离去后产生不尽眷恋,才会把有关扬州的记忆不断强化。现在他看见了眼前隐约的山水,自然联想到了扬州的风光,因此诗歌的第二句“秋尽江南草未凋”这虚来一笔便写出了作者对扬州的不尽的怀念之意。反过来说,正因为作者对扬州的喜爱,才会让他更加留意眼前的山水风貌,哪怕仅有一点的相似,都能唤起作者对扬州的相关记忆。这样用笔更强化了作者的情感,与诗歌的主题也是一致的。如果“青山隐隐水迢迢”是虚写,就没有这种强烈的情感对比。

综上所述,我认为“青山隐隐水迢迢”应是实写。

注释:

①②唐诗宋词选读教学参考书.江苏教育出版社.


相关文章

  • 浅析青花山水瓷
  • 提起青花瓷,人们都知道它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其瓷白中泛青,其花青翠欲滴,是典雅素静的"人间瑰宝".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 ...查看


  • 王士?神韵诗与盛唐山水田园诗之异试析
  • 摘 要:王士�"继承王维.孟浩然一派的家数",于清初诗坛标举"神韵",卓然一家.然"若无新变,无以代雄",王士�神韵诗作在神貌方面均与王孟派山水田园诗有着显著差异,具体表现在典故运 ...查看


  • 解读中西方古典园林之差异
  • 摘要:通过对中国与西方国家园林的深度解析,比较其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从传统文化和历史文脉方面寻求其根本原因.合理评价中西古典园林的可取之处,借鉴西方的传统优秀的造园手法,结合中国的传统技艺与现实情况,希望能对中国如今的造园艺术以及设计理念有 ...查看


  • 王士年山水画赏析:清逸高雅 雄浑厚重
  • 王士年 王士年1964年生河南辉县市人职业画家,南太行书画院特聘画家,自幼喜书画,少年师从油画家徐建新学习油画打下坚实绘画基础,八十年代未期改画国画山水兼花鸟,作品多写家山南太行壮美风光,对古典与现代,北派与南派,东方与西方绘画都有着很深刻 ...查看


  • 山水诗:登望楚山最高顶
  • <登望楚山最高顶>原文 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 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跻. 石壁疑削成,众山比全低. 晴明试登陟,目极无端倪. 云梦掌中小,武陵花处迷. 暝还归骑下,梦月映深溪. <登望楚山最高顶>鉴赏 诗以议论发端 ...查看


  • 壁立千仞 精骛八极(名家在线)
  • --从徐龙森画作谈当代中国山水画创新 许 江 < 人民日报 >( 2014年09月07日  08 版) 玉出昆仑(中国画) 徐龙森 孤峰(中国画) 徐龙森 当代中国山水画究竟往哪里走,既是一个理论命题,更是一个实践命题.理论者. ...查看


  • 孟浩然的诗:登望楚山最高顶
  • <登望楚山最高顶>原文 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 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跻. 石壁疑削成,众山比全低. 晴明试登陟,目极无端倪. 云梦掌中小,武陵花处迷. 暝还归骑下,梦月映深溪. <登望楚山最高顶>鉴赏 诗以议论发端 ...查看


  • 写景诗:登望楚山最高顶
  • <登望楚山最高顶>原文 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 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跻. 石壁疑削成,众山比全低. 晴明试登陟,目极无端倪. 云梦掌中小,武陵花处迷. 暝还归骑下,梦月映深溪. <登望楚山最高顶>鉴赏 诗以议论发端 ...查看


  • 咏物诗:桃花溪
  • <桃花溪>原文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桃花溪>作者简介 张旭 唐代书法家.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伯高,吴郡(治所在今江苏苏州)人,曾任常熟尉.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他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