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周县第一中学2014级高一化学导学案 使用日期:2014年9月 日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第二课时 常见物质的检验
班级: 姓名: 学号:
【教学目标】
1.学会Cl -、SO 2-2-+
4、CO 3、NH 4等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 2.能用焰色反应法、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
3.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实验现象分析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知识梳理】 阅读教材21-22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一、物质的检验:
物质的检验应根据物质独有的 ,要求反应灵敏、现象明显、操作简便、结论可靠。
二、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1.NH +
4的检验
(1)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__ ___mL的NH 4Cl 和(NH4) 2SO 4溶液。
②再各加入_________ _________溶液。
③分别加热两支试管, 并将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试纸靠近__________,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 (2)实验现象: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原理:铵盐与强碱溶液在加热时发生下列反应:
NH4Cl + NaOH — _____ ___________ (NH4) 2SO 4 + 2NaOH —_____ ________
2.Cl -的检验 (1)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②再各加入5滴_________________溶液, 观测实验现象。
(2)实验现象: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 。
(4)实验原理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O 2-4的检验 (1)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的(NH4)2SO 4 、 K 2SO 4 溶液。
②再各加入5滴_________________溶液,观测实验现象。
(2)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结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原理 (NH4)2SO 4 + BaCl2 —__________________ K2SO 4+BaCl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焰色反应:
1.焰色反应的概念
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___ ____时都会使火焰呈现______ ____________。 2.示例:钠的焰色为_______、钾为______________(透过蓝色钴玻璃)、钙为________等。 3.操作步骤
⑴把装在玻璃上的铂丝(也可以用光洁无锈的__ __或____、_ __丝等)放在酒精灯火焰(最好用煤气灯,它的火焰颜色较浅)里灼烧,直到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用铂丝蘸取溶液,放在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 (3)_______洗铂丝。
(4) 铂丝放在酒精灯火焰里灼烧至______。 (5)再蘸取另外的化学药品进行实验。 四、现代化学仪器分析
现代化学也可借助一些仪器来分析化学物质的组成,如测定物质中是否含C 、H 、O 、N 、S 、Br 等元素可用 ,测定有机物中的某些基团可用 ,测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金属元素可用 。
【例题分析】 【例1】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硫酸铵、氯化钾、氯化镁和硫酸铁溶液,
这种试剂是( ) A.NaOH B.Na 2CO 3 C .AgNO 3 D.BaCl 2 【解析】鉴别含有不同溶质的溶液,选择试剂要根据被鉴别物质中所含有的阴离子和阳离子来决
定。加入了这种试剂后要能迅速观察到不同的现象。上面的四种物质中硫酸铵和硫酸铁都含有SO 2-4,都能与BaCl 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不能将这两者分开。氯化钾和氯化镁都含有Cl -2,都能与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也不能区别这两种物质。所以,C 、D 不符合要求。BaCl 2与硫酸铵和氯化钾不反应,不能鉴别它们,故B 也不符合题意。硫酸铵与NaOH 在加热的情况下有刺激性气体生成;与氯化钾无现象;
与氯化镁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硫酸铁反应产生红褐色的沉淀,NaOH 与这四种物质反应产生四种不
同的实验现象,故可鉴别出来,选A 。【答案】A 例2. 对一份稀溶液作初步分析发现,溶液无色、澄清,其中可能含有SO 2-4、Na + 、
CO 2- + 、NO - --3、H 3、HCO 3、Cl 等离子中的若干种。然后又做了如下实验,以确认这些离子是否大量
存在。
(1)用PH 试纸测溶液的PH ,试纸显红色; (2)取2毫升溶液,用氯化钡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结果生成了白色沉淀;
曲周县第一中学2014级高一化学导学案 使用日期:2014年9月 日
(3)对(2)中所得混合物充分静置后,取上层清夜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结果又生成了白色沉淀,试回答下述问题:
(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2)上述实验操作中,有错误的步骤是(填写代号) ,对错误的改正方法是 。
(3)按上述操作,还不能肯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
解析:PH 试纸显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存在大量H +
,则一定不能大量存在CO 2--
3和HCO 3 ;用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生成了白色沉淀,说明大量存在SO 2-4;由于步骤(2)中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中含有Cl -
, 将干扰Cl -
的检验,所以步骤(2)是错误的,应将用氯化钡溶液改为用硝酸钡溶液进行检验。 答案(1)H +
、SO 2-2-、
4;CO 3
HCO - +-
3(2)将氯化钡溶液改为硝酸钡溶液(3) Na 、NO 3。
【规律总结】
1. 物质检验的依据: (1)待检物质的特征性质;
(2)待检物质的特征反应以及反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现象。 2、常见物质检验的方法:
3、物质的鉴别技巧:
①若被鉴别的溶液的酸碱性不同,可选用适当的指示剂或pH 试纸。如鉴别H 2SO 4、Na 2SO 4、NaOH 这三种溶液。
②若几种溶液中含有不同的阴离子,可选用强酸(HCl 、H 2SO 4等)与之反应。如鉴别NaCl 、Na 2SO 3、Na 2CO 3、Na 2S 溶液。
③若几种溶液中含有不同的阳离子,可选用强碱(NaOH 、KOH 等)与之反应。如鉴别Na 2SO 4、
(NH4) 2SO 4 、Fe 2(SO4 )3、MgSO 4、CuSO 4溶液。
④若有金属和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可考虑用强酸。如鉴别Fe 、MnO 2、FeO 、CuO 、Cu 。可选用浓盐酸。 ⑤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时,常用到的是“相反原理”,即“阴同阳不同用碱,阳同阴不同用酸,阴阳各不同用盐”。
【课堂练习】
1、下列各组物质仅用蒸馏水不能..
鉴别的是 ( ) A .汽油、酒精、硝基苯(不溶于水的液体,ρ>1g ·cm -3
) B.食盐、烧碱、硝酸铵 C .蔗糖、硫酸铜粉末、碳酸钙粉末 D.氧化铜、二氧化锰、活性炭 2、某校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家庭小实验不合理的是( )
A .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 B.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KIO 3)
C .用食用碱(Na 2CO 3)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3、不外加任何试剂,鉴别下列5种物质的先后顺序是 ( )
① NaOH溶液 ② MgSO4溶液 ③ BaCl2溶液 ④ KNO3溶液 ⑤ FeCl3溶液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④① C.⑤①②③④ D.⑤③②①④ 4、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 B.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 C .不能确定该物质中是否含钾元素 D.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 5、下列有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 .可用澄清石灰水来区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B.可用无水硫酸铜检验酒精中是否含少量水 C .通过灼热的CuO ,能使固体由黑变红的气体一定是H 2 D .用pH 试纸来鉴别盐酸和醋酸 6、能把Na 2SO 4、NH 4NO 3、KCl 、(NH4) 2SO 4四瓶无色溶液加以区别的一种试剂是(必要时可以加热)( )
A .BaCl 2 B.NaOH C.Ba(OH)2 D.AgNO 3
7、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 2—
3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 2—
4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 +
4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 2+
8、某溶液中含有OH —
、CO 2—
2—
3、SO 4三种阴离子,要求只取一次....待测液就能将阴离子都检验出来,试设计一种简便的检验方法(不选用指示剂) 。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及现象。
曲周县第一中学2014级高一化学导学案 使用日期:2014年9月 日
曲周县第一中学2014级高一化学导学案 使用日期:2014年9月 日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第二课时 常见物质的检验
班级: 姓名: 学号:
【教学目标】
1.学会Cl -、SO 2-2-+
4、CO 3、NH 4等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 2.能用焰色反应法、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
3.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实验现象分析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知识梳理】 阅读教材21-22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一、物质的检验:
物质的检验应根据物质独有的 ,要求反应灵敏、现象明显、操作简便、结论可靠。
二、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1.NH +
4的检验
(1)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__ ___mL的NH 4Cl 和(NH4) 2SO 4溶液。
②再各加入_________ _________溶液。
③分别加热两支试管, 并将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试纸靠近__________,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 (2)实验现象: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原理:铵盐与强碱溶液在加热时发生下列反应:
NH4Cl + NaOH — _____ ___________ (NH4) 2SO 4 + 2NaOH —_____ ________
2.Cl -的检验 (1)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②再各加入5滴_________________溶液, 观测实验现象。
(2)实验现象: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 。
(4)实验原理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O 2-4的检验 (1)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的(NH4)2SO 4 、 K 2SO 4 溶液。
②再各加入5滴_________________溶液,观测实验现象。
(2)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结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原理 (NH4)2SO 4 + BaCl2 —__________________ K2SO 4+BaCl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焰色反应:
1.焰色反应的概念
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___ ____时都会使火焰呈现______ ____________。 2.示例:钠的焰色为_______、钾为______________(透过蓝色钴玻璃)、钙为________等。 3.操作步骤
⑴把装在玻璃上的铂丝(也可以用光洁无锈的__ __或____、_ __丝等)放在酒精灯火焰(最好用煤气灯,它的火焰颜色较浅)里灼烧,直到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用铂丝蘸取溶液,放在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 (3)_______洗铂丝。
(4) 铂丝放在酒精灯火焰里灼烧至______。 (5)再蘸取另外的化学药品进行实验。 四、现代化学仪器分析
现代化学也可借助一些仪器来分析化学物质的组成,如测定物质中是否含C 、H 、O 、N 、S 、Br 等元素可用 ,测定有机物中的某些基团可用 ,测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金属元素可用 。
【例题分析】 【例1】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硫酸铵、氯化钾、氯化镁和硫酸铁溶液,
这种试剂是( ) A.NaOH B.Na 2CO 3 C .AgNO 3 D.BaCl 2 【解析】鉴别含有不同溶质的溶液,选择试剂要根据被鉴别物质中所含有的阴离子和阳离子来决
定。加入了这种试剂后要能迅速观察到不同的现象。上面的四种物质中硫酸铵和硫酸铁都含有SO 2-4,都能与BaCl 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不能将这两者分开。氯化钾和氯化镁都含有Cl -2,都能与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也不能区别这两种物质。所以,C 、D 不符合要求。BaCl 2与硫酸铵和氯化钾不反应,不能鉴别它们,故B 也不符合题意。硫酸铵与NaOH 在加热的情况下有刺激性气体生成;与氯化钾无现象;
与氯化镁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硫酸铁反应产生红褐色的沉淀,NaOH 与这四种物质反应产生四种不
同的实验现象,故可鉴别出来,选A 。【答案】A 例2. 对一份稀溶液作初步分析发现,溶液无色、澄清,其中可能含有SO 2-4、Na + 、
CO 2- + 、NO - --3、H 3、HCO 3、Cl 等离子中的若干种。然后又做了如下实验,以确认这些离子是否大量
存在。
(1)用PH 试纸测溶液的PH ,试纸显红色; (2)取2毫升溶液,用氯化钡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结果生成了白色沉淀;
曲周县第一中学2014级高一化学导学案 使用日期:2014年9月 日
(3)对(2)中所得混合物充分静置后,取上层清夜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结果又生成了白色沉淀,试回答下述问题:
(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2)上述实验操作中,有错误的步骤是(填写代号) ,对错误的改正方法是 。
(3)按上述操作,还不能肯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
解析:PH 试纸显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存在大量H +
,则一定不能大量存在CO 2--
3和HCO 3 ;用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生成了白色沉淀,说明大量存在SO 2-4;由于步骤(2)中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中含有Cl -
, 将干扰Cl -
的检验,所以步骤(2)是错误的,应将用氯化钡溶液改为用硝酸钡溶液进行检验。 答案(1)H +
、SO 2-2-、
4;CO 3
HCO - +-
3(2)将氯化钡溶液改为硝酸钡溶液(3) Na 、NO 3。
【规律总结】
1. 物质检验的依据: (1)待检物质的特征性质;
(2)待检物质的特征反应以及反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现象。 2、常见物质检验的方法:
3、物质的鉴别技巧:
①若被鉴别的溶液的酸碱性不同,可选用适当的指示剂或pH 试纸。如鉴别H 2SO 4、Na 2SO 4、NaOH 这三种溶液。
②若几种溶液中含有不同的阴离子,可选用强酸(HCl 、H 2SO 4等)与之反应。如鉴别NaCl 、Na 2SO 3、Na 2CO 3、Na 2S 溶液。
③若几种溶液中含有不同的阳离子,可选用强碱(NaOH 、KOH 等)与之反应。如鉴别Na 2SO 4、
(NH4) 2SO 4 、Fe 2(SO4 )3、MgSO 4、CuSO 4溶液。
④若有金属和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可考虑用强酸。如鉴别Fe 、MnO 2、FeO 、CuO 、Cu 。可选用浓盐酸。 ⑤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时,常用到的是“相反原理”,即“阴同阳不同用碱,阳同阴不同用酸,阴阳各不同用盐”。
【课堂练习】
1、下列各组物质仅用蒸馏水不能..
鉴别的是 ( ) A .汽油、酒精、硝基苯(不溶于水的液体,ρ>1g ·cm -3
) B.食盐、烧碱、硝酸铵 C .蔗糖、硫酸铜粉末、碳酸钙粉末 D.氧化铜、二氧化锰、活性炭 2、某校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家庭小实验不合理的是( )
A .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 B.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KIO 3)
C .用食用碱(Na 2CO 3)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3、不外加任何试剂,鉴别下列5种物质的先后顺序是 ( )
① NaOH溶液 ② MgSO4溶液 ③ BaCl2溶液 ④ KNO3溶液 ⑤ FeCl3溶液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④① C.⑤①②③④ D.⑤③②①④ 4、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 B.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 C .不能确定该物质中是否含钾元素 D.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 5、下列有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 .可用澄清石灰水来区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B.可用无水硫酸铜检验酒精中是否含少量水 C .通过灼热的CuO ,能使固体由黑变红的气体一定是H 2 D .用pH 试纸来鉴别盐酸和醋酸 6、能把Na 2SO 4、NH 4NO 3、KCl 、(NH4) 2SO 4四瓶无色溶液加以区别的一种试剂是(必要时可以加热)( )
A .BaCl 2 B.NaOH C.Ba(OH)2 D.AgNO 3
7、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 2—
3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 2—
4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 +
4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 2+
8、某溶液中含有OH —
、CO 2—
2—
3、SO 4三种阴离子,要求只取一次....待测液就能将阴离子都检验出来,试设计一种简便的检验方法(不选用指示剂) 。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及现象。
曲周县第一中学2014级高一化学导学案 使用日期:2014年9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