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家长沟通案例

教师与家长沟通案例

德国学者福禄贝尔曾经说过:“家庭生活在儿童生长的每一个时期,不在人的整个一生中,是无可比拟的重要的。”可见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但是,很多父母却缺乏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学生今天身上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惯,多多少少和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关系。

沟通目的:

王少龙是一个问题比较明显的学生,刚入校时他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还记得一次广播操训练,每位同学都很认真到位的进行着训练,但是我却发现王少龙满脸茫然,浑身没有一点力气似的懒得动弹,我赶紧走到他的身边进行提醒,并看着他做,同时用语言鼓励着他,但是他就是做不到位。至此在后来的学习活动中也总是表现出一种怠惰,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他成为了老师们眼里的“问题生”。

一次次的与家长联系成了家常便饭,每次王少龙的家长态度都是很诚恳的,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希望老师严格对待孩子。但是每次谈完以后却收效甚微,王少龙依然是一幅懒洋洋的状态,同时还没有什么自制力。每次都不完成作业,并且当老师问起原因,他总是理由充分,要不忘带回家了,要么就是忘家里了,从来不说自己没写。可是作业总是从他桌堂里找到,空白的。哈!这孩子,我一看火上心头,气不打一处来,把它请到了办公室,但是再次让我感到可气的是,他可没有一点的不好意思,到了办公室还气哼哼的不停翻白眼,满脸的不服气。看见他这种态度,不教育是不行了,我让他自己站一会,班里有事我先回班去了。等我回来时 他还是态度不对,嘴里还发出不好听的声音。我决定请他的父亲过来,每次都是和他的母亲打交道,他母亲在教育他的问题上显得很无力,所以我决定和他的父亲好好交流一下。

沟通过程:

王少龙的父亲很配合,及时赶到了学校,王少龙一听要请他的父亲来,有点慌神了,直让我不要请家长,说一定会改。看来王少龙在家还是比较怕自己父亲的,这样工作也好做一些。于是我请他叫家长,王父到了以后,我先是感谢他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表明我今天请他过来是想和家长一块帮助王少龙改掉身上不好的习惯,王父听了以后表示愿意配合老师的工作,说知道自己孩子身上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他们的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关系。我简单叙述了一下今天发生的事情经过,但同时表示并不是因为他对老师态度不

好我才请家长过来,而是真的想要和家长好好沟通,让家长多方面了解王在校的情况,同时我也能更好的开展对王的教育工作。王父听了我的叙述以后对王的行为很生气,说在家时王也经常发生类似的情况,就是自己犯了错还意识不到,并对家长的教育有明显的抵触情绪,从表情上就是一种不服气。我一听,心想:看来不止对老师,而是有这样的习惯。我马上接住他的话问道:“那当时您是如何教育他的呢?”王父当即表现出一种无奈,说:“我也想要教育,把他单叫进屋子,跟他讲道理,但是他却闷着头什么也不说,我一看就火,难免会对他大声地呵斥”听得出来王父在教育王时容易失去理智,接下来王父补充道:“我每次教育王时他的姥爷总是拦着我,还老说我的不是,王的妈妈也过来阻拦,弄得我的火气就更大了”我终于明白了,王为什么身上有好多不好的习惯的不到及时的纠正,一方面有学校教育的原因,更主要在于他的教庭教育上有一定的问题。王父说自己一直很忙顾不过来王,平时就是跟着姥爷,姥爷很溺爱孩子,也不让说,不让动的,自己现在在王的教育上很头疼,不知道该怎么办,经常晚上想到这个连觉都睡不好。

我当即表示了理解,同时劝解道:“王少龙身上还是有很多优点的,这个孩子心地善良,有时也知道老师对他的好,懂得感恩的”我举了一个王曾经让我很感动的事情,并列举了王在校时的一些好的表现,表示我对王并不会放弃,我还是很喜欢这个学生的。王父听了以后面色有些缓和,表示对老师的感谢。我觉得有必要给王父提出关于教庭教育上的一些建议:

1、希望回去以后和家人沟通一下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最好家人能达成一致不要袒护和溺爱孩子,毕竟是为了他好。2、在发现问题以后,一定要当时就给王指出来,不要忽视孩子的缺点。3、多看王身上的优点,及时肯定他的进步,让他建立自信4、做家长的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能过于着急,因为对问题会于事无补。

王父是若有所思,并答应尽力做到,我说把王叫过来吧,当着他的面再谈一些问题,不要让他以为老师在告他的状,和老师产生抵触情绪。我把王请到了办公室,把刚才我和他父亲的谈话简短的叙述了一下,并当着他父亲的面也肯定了他平时一些好的方面,同时刻意对他的父亲说回家一定不能大声呵斥和打他,一定要好好的沟通。王的面色也比较缓和了,但是还是不说话。

案例反思:

我知道王少龙的问题不是一两次谈话能解决的,他现在的行为习惯是长期养成的,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当然王少龙自己的努力也是至关重

要的。但是经过沟通,我了解了学生并不只是针对老师的,他在家就有这样那样的不好习惯,这样便于摆好自己的心态,理智的看待学生的问题。我希望通过谈话,不止让我有所收获,希望对于王父和王也能有所收获,真希望每次谈话都能是温暖人心的阳光,让老师、家长、学生都能相互的理解彼此。

教师与家长沟通案例

德国学者福禄贝尔曾经说过:“家庭生活在儿童生长的每一个时期,不在人的整个一生中,是无可比拟的重要的。”可见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但是,很多父母却缺乏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学生今天身上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惯,多多少少和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关系。

沟通目的:

王少龙是一个问题比较明显的学生,刚入校时他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还记得一次广播操训练,每位同学都很认真到位的进行着训练,但是我却发现王少龙满脸茫然,浑身没有一点力气似的懒得动弹,我赶紧走到他的身边进行提醒,并看着他做,同时用语言鼓励着他,但是他就是做不到位。至此在后来的学习活动中也总是表现出一种怠惰,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他成为了老师们眼里的“问题生”。

一次次的与家长联系成了家常便饭,每次王少龙的家长态度都是很诚恳的,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希望老师严格对待孩子。但是每次谈完以后却收效甚微,王少龙依然是一幅懒洋洋的状态,同时还没有什么自制力。每次都不完成作业,并且当老师问起原因,他总是理由充分,要不忘带回家了,要么就是忘家里了,从来不说自己没写。可是作业总是从他桌堂里找到,空白的。哈!这孩子,我一看火上心头,气不打一处来,把它请到了办公室,但是再次让我感到可气的是,他可没有一点的不好意思,到了办公室还气哼哼的不停翻白眼,满脸的不服气。看见他这种态度,不教育是不行了,我让他自己站一会,班里有事我先回班去了。等我回来时 他还是态度不对,嘴里还发出不好听的声音。我决定请他的父亲过来,每次都是和他的母亲打交道,他母亲在教育他的问题上显得很无力,所以我决定和他的父亲好好交流一下。

沟通过程:

王少龙的父亲很配合,及时赶到了学校,王少龙一听要请他的父亲来,有点慌神了,直让我不要请家长,说一定会改。看来王少龙在家还是比较怕自己父亲的,这样工作也好做一些。于是我请他叫家长,王父到了以后,我先是感谢他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表明我今天请他过来是想和家长一块帮助王少龙改掉身上不好的习惯,王父听了以后表示愿意配合老师的工作,说知道自己孩子身上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他们的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关系。我简单叙述了一下今天发生的事情经过,但同时表示并不是因为他对老师态度不

好我才请家长过来,而是真的想要和家长好好沟通,让家长多方面了解王在校的情况,同时我也能更好的开展对王的教育工作。王父听了我的叙述以后对王的行为很生气,说在家时王也经常发生类似的情况,就是自己犯了错还意识不到,并对家长的教育有明显的抵触情绪,从表情上就是一种不服气。我一听,心想:看来不止对老师,而是有这样的习惯。我马上接住他的话问道:“那当时您是如何教育他的呢?”王父当即表现出一种无奈,说:“我也想要教育,把他单叫进屋子,跟他讲道理,但是他却闷着头什么也不说,我一看就火,难免会对他大声地呵斥”听得出来王父在教育王时容易失去理智,接下来王父补充道:“我每次教育王时他的姥爷总是拦着我,还老说我的不是,王的妈妈也过来阻拦,弄得我的火气就更大了”我终于明白了,王为什么身上有好多不好的习惯的不到及时的纠正,一方面有学校教育的原因,更主要在于他的教庭教育上有一定的问题。王父说自己一直很忙顾不过来王,平时就是跟着姥爷,姥爷很溺爱孩子,也不让说,不让动的,自己现在在王的教育上很头疼,不知道该怎么办,经常晚上想到这个连觉都睡不好。

我当即表示了理解,同时劝解道:“王少龙身上还是有很多优点的,这个孩子心地善良,有时也知道老师对他的好,懂得感恩的”我举了一个王曾经让我很感动的事情,并列举了王在校时的一些好的表现,表示我对王并不会放弃,我还是很喜欢这个学生的。王父听了以后面色有些缓和,表示对老师的感谢。我觉得有必要给王父提出关于教庭教育上的一些建议:

1、希望回去以后和家人沟通一下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最好家人能达成一致不要袒护和溺爱孩子,毕竟是为了他好。2、在发现问题以后,一定要当时就给王指出来,不要忽视孩子的缺点。3、多看王身上的优点,及时肯定他的进步,让他建立自信4、做家长的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能过于着急,因为对问题会于事无补。

王父是若有所思,并答应尽力做到,我说把王叫过来吧,当着他的面再谈一些问题,不要让他以为老师在告他的状,和老师产生抵触情绪。我把王请到了办公室,把刚才我和他父亲的谈话简短的叙述了一下,并当着他父亲的面也肯定了他平时一些好的方面,同时刻意对他的父亲说回家一定不能大声呵斥和打他,一定要好好的沟通。王的面色也比较缓和了,但是还是不说话。

案例反思:

我知道王少龙的问题不是一两次谈话能解决的,他现在的行为习惯是长期养成的,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当然王少龙自己的努力也是至关重

要的。但是经过沟通,我了解了学生并不只是针对老师的,他在家就有这样那样的不好习惯,这样便于摆好自己的心态,理智的看待学生的问题。我希望通过谈话,不止让我有所收获,希望对于王父和王也能有所收获,真希望每次谈话都能是温暖人心的阳光,让老师、家长、学生都能相互的理解彼此。


相关文章

  • 浅谈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论文案例
  • 浅谈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现代的学校,需要家长们的积极参与,而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融恰的沟通,至关重要.确实,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 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很优秀,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很出色.当老师和家长的 ...查看


  • 家长不愿意听老师说孩子的问题怎么办 [一点资讯]
  • 先看以下两个案例 案例一 "宸宸今天在'娃娃家'的时候因为一个娃娃,打了其他小朋友--" "老师,我们家宸宸从来不打人."老师的话还没说完,宸宸的奶奶就抢着说.说完,老人家拉起孩子,满脸不高兴地走了. ...查看


  • 幼儿教师家长工作案例及反思
  • 幼儿教师家长工作案例及反思 一.实录 一天下午外出开会时,我接到一通怒气冲冲的电话.电话是一位家长打来的.原来他的女儿今天一放书包,衣服没拿就急匆匆的冲出教室跟爸爸回家.路上小姑娘一句话也不说,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爸爸看了觉得不对劲,就问女 ...查看


  • 幼儿教师招聘面试环节答辩热题解析
  • 幼儿教师招聘面试环节答辩热题解析 一.案例分析题(共1 0分) 目前,我国由于升大学竞争和就业竞争的现实性矛盾,学校教育陷入应试教 育的模式中,而这种竞争也影响到学前教育阶段,如社会上风行的"零岁方案". "神 ...查看


  • 三个家长工作案例分析
  • 作者:朱丽君 教育研究·小学时代 2013年09期 情景再现一: 幼儿园开展活动,一位小班幼儿家长用数码相机拍下了许多有意义的镜头.第二天,家长将冲洗好的照片带到班上.离园前,老师将有幼儿镜头的照片分发到对应的小朋友手上.事后老师正在整理桌 ...查看


  • 教育叙事案例 2
  • 老师,早上好! 雨花外国语小学 王艳 [案例背景] 厌学虽不是什么新鲜问题,但它普遍存在于现代中小学学生中,家长担心,老师头疼.他是学生个体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出现问题所导致的.人与人沟通的能力是现代人必 ...查看


  • 家长会案例 1
  • 家校共同教育应从"心"开始 ---- 学生家长会心得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成功的教育是离不开家庭教育的.也有人说:一个人所受的家庭教育是彻底失败的,再好的学校.再好的老师也很难改变这个学生的命运.因此,培养孩子的工作绝不 ...查看


  • 市家长学校经验交流材料(修订)
  • 牵 手 两 代 奠 基 未 来 --家长学校工作情况介绍 河东区实验小学 王德君 河东区实验小学现有4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300人,教职工120人.其中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5人,市.区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29人.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齐全,是临 ...查看


  •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与人沟通的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师沟通能力的强弱,沟通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我们的工作.国内外的教育专家普遍认为:在当今时代,教师已经不能独立解决许多迫切的教育问题,现代的学校,需要家长们的积极参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