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文化之于传统文化的解读

  摘要:陶瓷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本文从对陶瓷的解读入手,探索了陶瓷文化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陶瓷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传统文化对陶瓷文化的影响。以及在现代陶瓷中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关键字:陶瓷文化;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陶瓷是中国的代言,而陶瓷文化是对陶瓷的解读与主题的深化,陶瓷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茶文化、玉文化一样,成为独特的文化艺术。西方世界永远也无法解读的中国三样东西,树叶、石头、泥土。就是茶叶,玉和陶瓷。这三种东西在西方人眼里是普通的物体,而在神奇的中国人手里就成为了艺术,成为了民族的代言,是其他任何民族都无法企及的艺术。

  一、陶瓷的解读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中国人在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到宋朝,陶瓷文化发展至巅峰时期。陶瓷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精致的混血儿,集艺术欣赏和日常生活功用于一体,实用中处处投射出艺术的光彩,艺术里进展使用的功能。不能给人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与舒适,同时也给人美的享受。陶瓷的直接审美来自于器具的造型、图案以及色彩。陶瓷文化蕴涵着历史和创造的辉煌,图案又直接作用于视觉效果,在工艺成熟、造型百态、色彩丰富的今天,瓷器的图案设计成为人们努力探索和发展的新课题。

  二、陶瓷文化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

  (一)陶瓷文化的发展

  “悠悠岁月,漫漫瓷路”,陶瓷文化的发展是随着陶瓷的发展而发展的。陶瓷以及陶瓷文化起源于商、周,这个时期刚刚出现的刻纹白陶成为陶瓷文化的开篇词,“秦砖汉瓦”书写了陶瓷文化美丽的扉页,“兵马俑”永远记录了秦代陶瓷的伟大成就,隋唐时期的“三彩”记录了陶瓷文化的跌宕起伏,开创了“南青北白”的历史篇章,宋代的陶瓷可以用“冰清玉洁”来形容,这个时期的陶瓷文化是我国陶瓷文化的制高点,明清时期则给陶瓷文化写下了完美的结束语。现代陶瓷的发展,是在传统陶瓷的基础上加入了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发展,却在传统工艺上无法超越以往的艺术境界。

  (二)陶瓷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毋庸置疑,传统文化是陶瓷文化的血源和母体,离开了传统文化元素,陶瓷文化将失去华夏文明的熠熠光辉,将不再是中国陶瓷文化。创新是发展的永恒主题,用血源浇灌,在母体中生发,陶瓷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这片原始的土地上,焕发出气息清新却依旧厚重夺目的光彩。传统文化陶瓷文化的“源水”和“本木”。而陶瓷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意向的托载。

  (三)陶瓷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相互作用

  陶器文化是通过陶瓷实物,反映一个时期的人们世界观的主流,反映当时人们的追求和思想意识。陶瓷文化体现出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通过具体的造型来表达意向的寓意,陶瓷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也是传统文化具体符号的载体,彰显了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所在。陶瓷文化具体地体现一个时代对历史的尊重,反映了一个时代里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方向。因此说,陶瓷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三、现代陶瓷中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一)造型的表现

  千百年来我国的陶瓷造型依然是以圆为主题,现代陶瓷中无论是器皿还是艺术品,也依然是以圆形为主要的造型,传统文化中对圆的解释是十分丰富的,“圆”是佛、道、儒三种传统文化的共同主题。现代陶瓷中无论是陶瓷餐具、用品还是洁具都依然是以”圆”的造型为主,依然在彰显着传统文化的主题,这不仅体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体现了陶瓷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图案色彩的表现

  在现代陶瓷中,其图案和色彩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最为具体的,在现代陶瓷中占据大比例的依然是传统吉祥图案的陶瓷,这些陶瓷制品从各个角度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传统吉祥图案是陶瓷图案永恒的主题和表现形式,虽然在现代陶瓷里,传统的吉祥图案有所改变和发展,但依然没有偏离传统意向的主题和基本纹样。在色彩上,传统的青花瓷永远都是陶瓷精致典雅的代言,传统文化中陶瓷文化的代言,也可以用青花瓷的色彩来托载。

  (三)思想和意向的表现

  现代陶瓷中,传统文化的思想与意向的表达,依然是通过陶瓷本身的造型与图案色彩来体现,尽管现代陶瓷无论是用途还是工艺都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但是所体现的陶瓷精神----典雅、精致、圆润、吉祥是亘古不变的,陶瓷所承载的思想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与未来,永远都是人文精神和美好的祝福。

  四、结语

  陶瓷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传统文化增添了无限的色彩,而传统文化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规范着陶瓷文化的发展,陶瓷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熠熠发光,传统文化推动了陶瓷文化的发展,也架构了陶瓷文化的发展方向,在现代陶瓷中,依然以弘扬传统文化为陶瓷的表现主题。传统文化与陶瓷文化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成就独特的东方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张朝晖.陶瓷艺术设计的思维方法[J].艺术百家,2008(04)

  [2]周明.陶瓷艺术设计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中国陶瓷,2006(09)

  [3]张苏波.论色彩的视觉美感与当代陶瓷艺术设计的关系[J].中国陶瓷,2007(11)

  摘要:陶瓷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本文从对陶瓷的解读入手,探索了陶瓷文化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陶瓷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传统文化对陶瓷文化的影响。以及在现代陶瓷中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关键字:陶瓷文化;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陶瓷是中国的代言,而陶瓷文化是对陶瓷的解读与主题的深化,陶瓷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茶文化、玉文化一样,成为独特的文化艺术。西方世界永远也无法解读的中国三样东西,树叶、石头、泥土。就是茶叶,玉和陶瓷。这三种东西在西方人眼里是普通的物体,而在神奇的中国人手里就成为了艺术,成为了民族的代言,是其他任何民族都无法企及的艺术。

  一、陶瓷的解读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中国人在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到宋朝,陶瓷文化发展至巅峰时期。陶瓷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精致的混血儿,集艺术欣赏和日常生活功用于一体,实用中处处投射出艺术的光彩,艺术里进展使用的功能。不能给人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与舒适,同时也给人美的享受。陶瓷的直接审美来自于器具的造型、图案以及色彩。陶瓷文化蕴涵着历史和创造的辉煌,图案又直接作用于视觉效果,在工艺成熟、造型百态、色彩丰富的今天,瓷器的图案设计成为人们努力探索和发展的新课题。

  二、陶瓷文化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

  (一)陶瓷文化的发展

  “悠悠岁月,漫漫瓷路”,陶瓷文化的发展是随着陶瓷的发展而发展的。陶瓷以及陶瓷文化起源于商、周,这个时期刚刚出现的刻纹白陶成为陶瓷文化的开篇词,“秦砖汉瓦”书写了陶瓷文化美丽的扉页,“兵马俑”永远记录了秦代陶瓷的伟大成就,隋唐时期的“三彩”记录了陶瓷文化的跌宕起伏,开创了“南青北白”的历史篇章,宋代的陶瓷可以用“冰清玉洁”来形容,这个时期的陶瓷文化是我国陶瓷文化的制高点,明清时期则给陶瓷文化写下了完美的结束语。现代陶瓷的发展,是在传统陶瓷的基础上加入了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发展,却在传统工艺上无法超越以往的艺术境界。

  (二)陶瓷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毋庸置疑,传统文化是陶瓷文化的血源和母体,离开了传统文化元素,陶瓷文化将失去华夏文明的熠熠光辉,将不再是中国陶瓷文化。创新是发展的永恒主题,用血源浇灌,在母体中生发,陶瓷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这片原始的土地上,焕发出气息清新却依旧厚重夺目的光彩。传统文化陶瓷文化的“源水”和“本木”。而陶瓷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意向的托载。

  (三)陶瓷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相互作用

  陶器文化是通过陶瓷实物,反映一个时期的人们世界观的主流,反映当时人们的追求和思想意识。陶瓷文化体现出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通过具体的造型来表达意向的寓意,陶瓷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也是传统文化具体符号的载体,彰显了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所在。陶瓷文化具体地体现一个时代对历史的尊重,反映了一个时代里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方向。因此说,陶瓷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三、现代陶瓷中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一)造型的表现

  千百年来我国的陶瓷造型依然是以圆为主题,现代陶瓷中无论是器皿还是艺术品,也依然是以圆形为主要的造型,传统文化中对圆的解释是十分丰富的,“圆”是佛、道、儒三种传统文化的共同主题。现代陶瓷中无论是陶瓷餐具、用品还是洁具都依然是以”圆”的造型为主,依然在彰显着传统文化的主题,这不仅体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体现了陶瓷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图案色彩的表现

  在现代陶瓷中,其图案和色彩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最为具体的,在现代陶瓷中占据大比例的依然是传统吉祥图案的陶瓷,这些陶瓷制品从各个角度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传统吉祥图案是陶瓷图案永恒的主题和表现形式,虽然在现代陶瓷里,传统的吉祥图案有所改变和发展,但依然没有偏离传统意向的主题和基本纹样。在色彩上,传统的青花瓷永远都是陶瓷精致典雅的代言,传统文化中陶瓷文化的代言,也可以用青花瓷的色彩来托载。

  (三)思想和意向的表现

  现代陶瓷中,传统文化的思想与意向的表达,依然是通过陶瓷本身的造型与图案色彩来体现,尽管现代陶瓷无论是用途还是工艺都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但是所体现的陶瓷精神----典雅、精致、圆润、吉祥是亘古不变的,陶瓷所承载的思想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与未来,永远都是人文精神和美好的祝福。

  四、结语

  陶瓷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传统文化增添了无限的色彩,而传统文化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规范着陶瓷文化的发展,陶瓷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熠熠发光,传统文化推动了陶瓷文化的发展,也架构了陶瓷文化的发展方向,在现代陶瓷中,依然以弘扬传统文化为陶瓷的表现主题。传统文化与陶瓷文化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成就独特的东方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张朝晖.陶瓷艺术设计的思维方法[J].艺术百家,2008(04)

  [2]周明.陶瓷艺术设计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中国陶瓷,2006(09)

  [3]张苏波.论色彩的视觉美感与当代陶瓷艺术设计的关系[J].中国陶瓷,2007(11)


相关文章

  • [子午书简]文学名人解读教学视频
  • 文化历史名人解读01 文化历史名人解读02 文化历史名人解读03 文化历史名人解读04 文化历史名人解读05 文化历史名人解读06 文化历史名人解读07 文化历史名人解读08 文化历史名人解读09 文化历史名人解读10 文化历史名人解读11 ...查看


  • "于丹式解读":传播文化经典引起学界关注阅读答案
  • "于丹式解读":传播文化经典引起学界关注 近一段时间,于丹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人物.一边是她的书销售得异常火爆,先是<于丹心得>畅销,紧接着,<于丹心得>新书签售活动创下 ...查看


  • 第一章 文章阅读的理论和方法
  • 第一章 重点难点 一.关于第一章的章节脉络 我们要抓住整个阅读课程给我们的哪些领域.阅读的体裁,同时要抓住每一种体裁的本质特征是什么.通过阅读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阅读最终的功效是什么,都要通过每一类文章的体裁,同时还要展示学术界几种主要的 ...查看


  • 英国经典文学作品的后殖民解读述评
  • 2005年3月第21卷 第2期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ichuan I nternati onal Studies University M ar . , 2005Vol . 21 No . 2 英国经典文学作品的后殖民 ...查看


  • 新阐释学与接受美学理论
  • 新阐释学与接受美学理论 一. 关于阐释学 1.几个基本概念 A 阐释的定义? B 阐释活动的发生? C 阐释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2.传统阐释学的局限 A 阐释学的定义? B 传统阐释学的建立者? C 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提出的传统阐释学的 ...查看


  • 解读十八大报告
  • 解读十八大报告一系列新观点.新亮点.新定义 在刚刚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开幕会上,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作了<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重要报告.就如何把握十八大重要精神,本网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多 ...查看


  • 十八大报告要点专家解读
  • 理论学习:十八大报告要点解读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同志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以高度凝练的语 ...查看


  •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资料(中考地理)
  •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资料 作者:刘志国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54 更新时间:2010-6-4 一.湖南境内的重大考古发现 1.彭头山遗址,城头山城址的重大发现 解读sP21页:彭头山遗址位于湖南澧县,距今约8000年.出土1万粒稻谷和 ...查看


  • 替代性满足_我国青少年对日本动漫_省略_版物的解读研究_以_海贼王_为例_杨银娟
  • 出版发行研究 2012年第8期[email protected] 替代性满足:我国青少年对日本动漫出版物的解读研究 ---以<海贼王>为例 ●杨银娟 摘要:本文试图研究我国青少年对日本动漫出版物的解读过程,实证研究表明,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