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问题
1.如图,在xoy 平面内有一边界半径为R 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
磁感强度为B ,方向垂直xoy 平面指向纸内。从阴极K 逸出的质量为m 、电量为e 的电子(初速度可看作零),经过加速电压为U 的电场加速后,从原点O 沿Y 轴正方向射入匀强磁场中。已知电子运动的轨道半径大于R 。求:
(1)电子从O 点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
(2)若圆形磁场区域的圆心O '处于不同的位置(原点O 始终在磁场区域的边界上),电子从磁场区域射出时的偏转角也将不同。求电子从磁场区域射出时偏转角可达到的最大值。
2. 设在地面上方的真空室内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 已知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是相同的, 电场强度的大小E=4.0伏/米,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0.15特. 今有一个带负电的质点以v=20米/秒的速度在此区域内沿垂直场强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求此带电质点的电量与质量之比q/m以及磁场的所有可能方向(角度可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K
3. 如图所示,在x 轴上方有垂直于xy 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在
x 轴下方有沿y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 。一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粒子从坐标原点O 沿着y 轴正方向射出。射出之后,第三次到达x 轴时,它与点O 的距离为L 。求此粒子射出时的速度v 和运动的总路程s (重力不计)。
4. 如图所示,在y >0的空间中存在匀强电场,场强沿y 轴负方向;在y <0的空间中,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xy 平面(纸面)向外。一电量为q 、质量为m 的带正电的运动粒子,经过y 轴上y =h 处的点P 1时速率为v 0,方向沿x 轴正方向;然后,经过x 轴上x =2h 处的 P 2点进入磁场,并经过y 轴上y = 2h 处的P 3点。不计重力。求
(l )电场强度的大小。
(2)粒子到达P 2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x
5. 如图所示,有界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2L=0.2m、场强
,质量
;磁场右边是宽度
、方向向左的匀强电场,一带电粒子电荷量
,以v
的速率沿
垂直射入
磁场,在磁场中偏转后进入右侧的电场,最后从电场右边界射出。求: (1)大致画出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 (2)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 (3)带电粒子飞出电场时的动能
6. 如图所示,在xOy 坐标平面的第一象限内有沿方向的匀强电场,在第四象限内有沿+y
方向的匀强电场和垂直于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且电场强度大小
。
与第一象限相同。现有一质量为m ,带电量为+q的质点,以某一初速度沿向从坐标为
方
的P 点开始运动,第一次经过x 轴的点为Q 点,Q 点的坐标为(l ,
0),经过匀速圆周运动后第二次过x 轴的点为坐标原点。若质点运动的初动能
为2mgl ,求:
(1)粒子经过Q 点时的速率v 和电场强度E 的大小; (2)粒子在第四象限运动的时间t 。
1解答(2)由图可知: Φm =∠OO ’’A
圆轨道对应的弦越长,圆心角越大,即偏转角越大。当弦长为圆
v
形磁场的直径时,电子射出磁场区域时的偏转角最大为Φm 。 sin
φm
2
=
e R RBe e ∴ φ=2arcsin RB ==RB m
2mU r mv 02mU
2. 解:根据带电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得知此带电质点所受的重力、电场力和洛仑兹
力的合力必定为零. 由此推知此三个力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如右图所示, 质点的速度垂直纸面
向外.
解法一:由合力为零的条件, 可得
求得带电质点的电量与质量之比
因质点带负电, 电场方向与电场力方向相反, 因而磁场方向也与电场力方向相反. 设磁场方向与重力方向之间夹角为θ, 则有
qEsin θ=qvBcosθ
,
即磁场是沿着与重力方向夹角θ=arctg0.75,且斜向下方的一切方向.
3. 解:粒子运动路线如图示有
L =4R ①
粒子初速度为v ,则有
2
qvB=mv/R ② 由①、②式可算得 v=qBL/4m ③
设粒子进入电场作减速运动的最大路程为l ,加速度为
2
a ,v =2al ④ qE=ma ⑤
粒子运动的总路程 s=2πR+2l ⑥
由①、②、④、⑤、⑥式,得s=πL/2+qB2L 2/(16mE) ⑦
4解:(1)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设粒子从P 1到P 2的时间为t ,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 ,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度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有
qE = ma ① v 0t = 2h ②
12
at =h ③ 2
由④
①、②、③式解得
2m v 0E =
2qh
(2)粒子到达P 2时速度沿x 方向的分量仍为v 0,以v 1
x
表示速度沿y 方向分量的大小,v 表示速度的大小,θ表示速度和x 轴的夹角,则有
2v 1=2ah ⑤
22
+v 0 v =v 1 ⑥
tan θ=
v 1
⑦ v 0
由②、③、⑤式得
v 1=v 0 ⑧ 由⑥、⑦、⑧式得
v =2v 0 ⑨
θ=45︒ ⑩
(3)设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在洛仑兹力作用下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v 2
定律qvB =m ⑾
r
r 是圆周的半径。此圆周与x 轴和y 轴的交点分别为P 2、P 3。因为OP 2=OP 3, θ=45°,由几何关系可知,连线P 2P 3为圆轨道的直径,由此可求得
r =2h ⑿
由⑨、⑾、⑿可得B =
mv 0
qh
5. 解析:(1)轨迹如图。
(2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由牛顿运动定律,有
①
m ②
(3)
③
6. 解析:(1)带电质点从第一次经过x 轴到第二次过x 轴做匀速圆周运动,故重力与电场力平衡。
①
从P 点到Q 点,由动能定理得
②
解得 ③
(2)设其初速度为,则由,得设带电质点在Q 点时速度与x 轴夹角为
⑤
由几何关系可得 ⑥
由 ⑦
解得
⑧
④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问题
1.如图,在xoy 平面内有一边界半径为R 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
磁感强度为B ,方向垂直xoy 平面指向纸内。从阴极K 逸出的质量为m 、电量为e 的电子(初速度可看作零),经过加速电压为U 的电场加速后,从原点O 沿Y 轴正方向射入匀强磁场中。已知电子运动的轨道半径大于R 。求:
(1)电子从O 点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
(2)若圆形磁场区域的圆心O '处于不同的位置(原点O 始终在磁场区域的边界上),电子从磁场区域射出时的偏转角也将不同。求电子从磁场区域射出时偏转角可达到的最大值。
2. 设在地面上方的真空室内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 已知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是相同的, 电场强度的大小E=4.0伏/米,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0.15特. 今有一个带负电的质点以v=20米/秒的速度在此区域内沿垂直场强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求此带电质点的电量与质量之比q/m以及磁场的所有可能方向(角度可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K
3. 如图所示,在x 轴上方有垂直于xy 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在
x 轴下方有沿y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 。一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粒子从坐标原点O 沿着y 轴正方向射出。射出之后,第三次到达x 轴时,它与点O 的距离为L 。求此粒子射出时的速度v 和运动的总路程s (重力不计)。
4. 如图所示,在y >0的空间中存在匀强电场,场强沿y 轴负方向;在y <0的空间中,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xy 平面(纸面)向外。一电量为q 、质量为m 的带正电的运动粒子,经过y 轴上y =h 处的点P 1时速率为v 0,方向沿x 轴正方向;然后,经过x 轴上x =2h 处的 P 2点进入磁场,并经过y 轴上y = 2h 处的P 3点。不计重力。求
(l )电场强度的大小。
(2)粒子到达P 2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x
5. 如图所示,有界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2L=0.2m、场强
,质量
;磁场右边是宽度
、方向向左的匀强电场,一带电粒子电荷量
,以v
的速率沿
垂直射入
磁场,在磁场中偏转后进入右侧的电场,最后从电场右边界射出。求: (1)大致画出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 (2)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 (3)带电粒子飞出电场时的动能
6. 如图所示,在xOy 坐标平面的第一象限内有沿方向的匀强电场,在第四象限内有沿+y
方向的匀强电场和垂直于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且电场强度大小
。
与第一象限相同。现有一质量为m ,带电量为+q的质点,以某一初速度沿向从坐标为
方
的P 点开始运动,第一次经过x 轴的点为Q 点,Q 点的坐标为(l ,
0),经过匀速圆周运动后第二次过x 轴的点为坐标原点。若质点运动的初动能
为2mgl ,求:
(1)粒子经过Q 点时的速率v 和电场强度E 的大小; (2)粒子在第四象限运动的时间t 。
1解答(2)由图可知: Φm =∠OO ’’A
圆轨道对应的弦越长,圆心角越大,即偏转角越大。当弦长为圆
v
形磁场的直径时,电子射出磁场区域时的偏转角最大为Φm 。 sin
φm
2
=
e R RBe e ∴ φ=2arcsin RB ==RB m
2mU r mv 02mU
2. 解:根据带电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得知此带电质点所受的重力、电场力和洛仑兹
力的合力必定为零. 由此推知此三个力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如右图所示, 质点的速度垂直纸面
向外.
解法一:由合力为零的条件, 可得
求得带电质点的电量与质量之比
因质点带负电, 电场方向与电场力方向相反, 因而磁场方向也与电场力方向相反. 设磁场方向与重力方向之间夹角为θ, 则有
qEsin θ=qvBcosθ
,
即磁场是沿着与重力方向夹角θ=arctg0.75,且斜向下方的一切方向.
3. 解:粒子运动路线如图示有
L =4R ①
粒子初速度为v ,则有
2
qvB=mv/R ② 由①、②式可算得 v=qBL/4m ③
设粒子进入电场作减速运动的最大路程为l ,加速度为
2
a ,v =2al ④ qE=ma ⑤
粒子运动的总路程 s=2πR+2l ⑥
由①、②、④、⑤、⑥式,得s=πL/2+qB2L 2/(16mE) ⑦
4解:(1)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设粒子从P 1到P 2的时间为t ,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 ,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度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有
qE = ma ① v 0t = 2h ②
12
at =h ③ 2
由④
①、②、③式解得
2m v 0E =
2qh
(2)粒子到达P 2时速度沿x 方向的分量仍为v 0,以v 1
x
表示速度沿y 方向分量的大小,v 表示速度的大小,θ表示速度和x 轴的夹角,则有
2v 1=2ah ⑤
22
+v 0 v =v 1 ⑥
tan θ=
v 1
⑦ v 0
由②、③、⑤式得
v 1=v 0 ⑧ 由⑥、⑦、⑧式得
v =2v 0 ⑨
θ=45︒ ⑩
(3)设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在洛仑兹力作用下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v 2
定律qvB =m ⑾
r
r 是圆周的半径。此圆周与x 轴和y 轴的交点分别为P 2、P 3。因为OP 2=OP 3, θ=45°,由几何关系可知,连线P 2P 3为圆轨道的直径,由此可求得
r =2h ⑿
由⑨、⑾、⑿可得B =
mv 0
qh
5. 解析:(1)轨迹如图。
(2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由牛顿运动定律,有
①
m ②
(3)
③
6. 解析:(1)带电质点从第一次经过x 轴到第二次过x 轴做匀速圆周运动,故重力与电场力平衡。
①
从P 点到Q 点,由动能定理得
②
解得 ③
(2)设其初速度为,则由,得设带电质点在Q 点时速度与x 轴夹角为
⑤
由几何关系可得 ⑥
由 ⑦
解得
⑧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