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跨越长城与袁崇焕之死

  [摘 要]拂去历史的尘埃,诉说袁崇焕蒙冤史实。按《大明律》封疆失守“情罪深重,国法难容”,皇太极跨越长城,袁崇焕必死,“反间计”并无依据,与袁崇焕之死无关。   [关键词]皇太极;跨越长城;封疆失守;袁崇焕蒙冤;旷世之谜;民族英雄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9 ― 0087 ― 02   袁崇焕之死,曾被认为是崇祯皇帝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多数著书立说者皆附会,致袁崇焕之死不明不白。   袁氏后裔屡出忠良,黑龙江将军寿山为抗击沙俄殒命,其弟永山战死沙场,袁氏家族满门英烈。黑龙江人崇敬袁氏世代忠良,其中齐齐哈尔的果氏家族十分关注这一历史事件,敢以微言正史,还袁氏之清白。明朝的灭亡和大清的倔起是历史的必然,袁崇焕之死缘于皇太极按历史的脉搏,跨越了长城(入关)。袁崇焕身为封疆大吏,失守封疆,按《大明律》封疆失守“情罪深重,国法难容”。皇太极跨越长城之日,就是袁崇焕必死之时,与杜撰的“反间计”毫无关系。齐齐哈尔果氏家族,祖籍四川果州。在明代中叶,果氏一支从四川果州迁徙到山东蓬莱。果氏家族见战乱频繁,难以生存,便在天启二年(1622年)投向抗击后金的毛文龙,归于孔有德麾下。   清太宗皇太极知道,他的军队跨越了长城,袁崇焕就是死罪。袁崇焕同室操戈斩杀毛文龙的血还未干,太宗亲率十万大军,十月二日从沈阳出发,十月二十八日从喜峰口等处跨越了长城,十月二十九日,袁崇焕才知警,又过了二十天,袁崇焕到达京师,袁崇焕在京师只住了12天,就被崇祯帝下狱。从皇太极出兵,到袁崇焕下狱仅仅只有59天(十月二日――十二月一日)。皇太极从沈阳出发到京师路上用了48天。皇太极调虎离山,将袁崇焕“调”到京师仅仅11天,他除掉崇焕的目的就实现了。   一、回顾历史   天启皇帝升毛文龙为平辽总兵时,袁崇焕刚出山海关,还未建功。那时候,明军一见后金兵就望风而遁,明朝唯一能与后金打一下,只有毛文龙一军,所以毛文龙的名声相当大。毛文龙不断升官,升到佐都督挂将军印,赐尚方剑,天启皇帝提到他时称为“毛帅”不叫名字。〔1〕   天启皇帝对毛文龙的镇江之捷给予很高的评价,八月两次降旨兵部说“朕览文书,见辽东巡抚王化贞本内称,毛文龙收复镇江……克着奇捷,朕心忻慰,有功人员,着即与查明优叙。”认为“镇江之捷,辽东恢复有机”。 〔2〕   来自江南的袁崇焕,在烽火连天的辽东战场,先后在宁远、锦州等地两次击败了后金军的强大攻势,挽回了明在关外的危局。   清太宗皇太极遇到的对手袁崇焕是个有胆有识的人,他既叹服,又顾忌莫深。在他身后还有毛文龙扼其背。第一次进兵朝鲜,他以为后顾之忧已解除。然而毛文龙仍据守皮岛及辽东沿海各岛屿,驻军数万人,“牵制金、复、海、盖四卫,时时袭击后金,有所斩获。”   努尔哈赤、皇太极对毛文龙的东江军连续打击八年(1620――1629),而毛文龙的军队越打击数量越多,由当初的一百九十二人发展到四万人,是建军初期的二百倍,连年打击不能消灭毛文龙,便竭力劝降,许愿“将军若来”位在“佟附马与辽东广宁诸将”之上。努尔哈赤、皇太极的后金军缺少船只又不习惯海战,对大将军毛文龙无可奈何。因此,前有袁崇焕,后有毛文龙,使太宗皇太极不敢大规模地进兵辽西。他决计除掉这两个人,否则,他的大事不可图。〔3〕   二、袁崇焕计杀毛文龙   崇祯元年(1628年)四月,袁崇焕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七月十四日,崇祯帝召见袁崇焕于平台。崇祯说“女真跳梁十载,封疆沦陷。卿万里赴召,有何方略?”崇焕答:“如果皇上给臣方便,五年之内,东患可平,全辽可复。”崇祯高兴地说:“五年灭寇,便是方略,朕不惜封侯之赏,卿当努力以解天下倒悬!”。   袁崇焕来到辽东,面前摆着三大难题:一是如何抚循士卒,整顾队伍;二是如何安抚西部关系复杂的各部族;三是如何制服此时已尾大不掉的东江毛文龙。这时候明朝灭亡的丧钟已敲响两个信号:一是边军缺饷哗变,二是陕西“盗”起。   袁崇焕已经看到五年复辽,有效地牵制敌人,南路的大将军毛文龙也十分重要。袁崇焕已训练出一支能守善战的队伍,培养一些可以信赖的将领,以他们保关宁的安全可以无大问题,但南部有毛文龙管控广大地区包括四卫、朝鲜、沿海诸岛。如何建立一支足以威胁建州安全的力量,北方蒙古各部族如何抚循,能为我用,不为敌用,都是袁崇焕力所不能及的。五年复辽,谈何容易!他已几次提到杀身以殉,不难想象袁崇焕内心的不安。〔4〕要摆脱上述困境,议款是袁崇焕一条出路。   崇祯元年(1628年),袁崇焕离京前夕,大学士钱龙锡亲自到袁崇焕寓所,咨询袁崇焕“五年复辽”的方略。袁崇焕说:“当自东江始。文龙用则用之,不可则处之,易易耳。”就是说袁崇焕到辽东的第一件事就是斩杀毛文龙。袁崇焕在巡抚任上,就与文龙不和,这次上任继续与后金和谈,“恶文龙扰之,乃决计斩文龙。”毛文龙反对和议,使袁崇焕大动肝火,袁崇焕给兵部尚书王�的信中说:“建虏屡欲求款,庙堂之上主张已有其人。文龙能协心一意,自当无嫌无猜,否则斩其首,袁崇焕效提刀之力”。 〔5〕崇祯二年(1629年)六月五日袁崇焕斩杀毛文龙于双岛。   三、皇太极调虎离山   毛文龙被杀后,清太宗皇太极头脑里产生了一个非常大胆而冒险的想法:避开宁锦防线,绕道内蒙古,突袭京师,来个调虎离山,将袁崇焕“调”到京师,将其除掉。   袁崇焕杀害毛文龙,好像医生动了大手术,但却留下了后遗症,不是一时可以完全恢复的。这样毛文龙的南线对袁崇焕说来,不是增强了力量,而是削弱了力量;对建州来说,可以大大减少了后顾之忧。太宗皇太极选择袁崇焕全力经营东事、无力西顾的时机,发动了一场动员数十万军队进行西侵的冒险行动 。   崇祯帝倾全国之力支持袁崇焕“五年复辽”袁崇焕唯一的任务就是看着后金军不能跨越长城一步。袁崇焕认为:没有必要知道,皇太极的兵力布署,战略目标,战术意图,目前动向,并对皇太极军队周边不派哨探,而且对皇太极内部不用间。   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二日十万后金军从沈阳出发,向都尔鼻(彰武)进军,袁崇焕不知道皇太极出兵。皇太极逆西辽河而上,穿过其支流西拉木伦河,二十日军次喀喇沁之青龙城扎营。大贝勒代善、三贝勒莽古尔泰不同意深入明境,认为“劳师袭远”,处境危险,要太宗皇太极班师。争论到半夜,还没定下来。太宗很不高兴,对诸贝勒说:“我谋既隳,又何待为?”密谕之曰:“我已定策……”太宗说的“定策”,就是利用这一迂回进攻,除掉袁崇焕。〔6〕   广宁失守后,熊廷弼、王化贞二人均被追究罪责。按《大明律》,封疆失守,“情罪深重,国法难容”。对此,熊、王二人十分清楚,王化贞上疏说:“本职席蒿待罪”,“罪应万死”。熊廷弼则自责“辜负圣恩,已在不赦之料矣,臣回关之日,拟即槛车赴阙,以候诛戮。”〔7〕这就是说,皇太极跨越长城之时,就是袁崇焕死期到来之日。皇太极的军队跨越了长城,袁崇焕就是死罪,从袁崇焕知警后仅仅过了32天(十月二十九日――十二月一日),崇祯皇帝就将袁崇焕下狱。二十四日十万后金军到达老哈河,兵分三路过滦河南下分别突袭大安口、龙井关、洪山口,迅速突破长城防线。可是,袁崇焕还不知道皇太极军队的动向。   令人不能理解的是,袁崇焕在皇太极出兵28天之后的十月二十九日,从宁远往山海关,途经中后所,才得报后金皇太极跨越了长城的信息。袁崇焕首先惊得目瞪口呆,第一感觉是失守封疆大难临头;第二感觉是束手无策。袁崇焕知警后,将收复辽东的部队分散各地。没对后金军进行任何阻截。   皇太极率后金骑兵离开蓟州,接连攻破三河、香河、密云、顺义等地,于十一月十五日抵达北京东郊四十里的通州,在长城内到处是皇太极的后金军,只要后金军跨越了长城,督师袁崇焕就是死罪,从皇太极十万大军杀向北京图可以看到皇太极军队的勃勃生机,袁崇焕惧怕后金军的铁骑,不敢靠近(别说阻截)后金军的狼狈之相。   正在此时,诏旨“命袁崇焕不得过蓟门一步”,盖有言“崇焕导建州兵入内地,而崇焕不知也。”十一月二十三日召袁崇焕、满桂、祖大寿、黑云龙等于平台。崇焕不自安(失误封疆),留中使于营,自青衣元帽而入,请率兵入城如满桂例,不许。十一月二十五日袁崇焕求外城休士如满桂例,亦不许。表示出崇祯帝两种完截然不同的态度。〔8〕   十二月初一日,复召袁崇焕、祖大寿、满桂、黑云龙于平台,上问:“以前杀毛文龙,今逗留何也?”崇焕不能答,遂下锦衣狱。   从袁崇焕再起经略辽东至后金军大举西侵这段时期,袁崇焕与皇太极在争取时间、积极进行军事布置,处处显得滞后被动。袁崇焕为了解敌情,遣喇嘛以吊孝行间,皇太极以间反间,牵制袁崇焕,积极西绥蒙古,南服朝鲜;袁崇焕筑城设防未就,皇太极已完成南北绥服战功;袁崇焕计杀毛文龙之后,正忙于处理善后,实行南路布置的时候,皇太极已完成绥服宁锦以北的蒙古各族,实行声东击西,避开宁锦,由北线进犯京畿的一切准备。这是新兴王朝充满勃勃生机与明王朝日趋衰落顾此失彼、力不从心的反映。   四、袁崇焕被依律磔   十二月初二日,谕各营曰:袁崇焕自任灭胡,胡骑直犯都城,震惊宗社。夫关宁兵将,乃朕竭天下财力培养训成,关门远来入援,立志杀贼。崇焕却不能布置方略,退懦自保,以致贼擒掠,言之不胜悼恨。今将崇焕革了职拿禁。   五日谕曰:“朕以东事付袁崇焕,乃胡骑逛逞,崇焕身任督师,不先行侦防,致敌深入内地。”   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初六日,山东道御史奏疏中的钱龙锡“主张袁崇焕斩帅致兵,倡为款议以信五年成功之说,卖国欺君,秦桧莫过”。   崇祯帝接到这份火上浇油的奏疏,怒不可遏,随即下旨:“崇焕擅杀逞私,谋款致敌,欺藐君父,失误封疆,限刑部五日内具奏。”〔9〕   八月十六日,崇祯帝与文武百官共同商议对崇焕的处决事宜。   崇祯对群臣说:“袁崇焕付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种种罪恶。”对如此重大事件,诸臣都不改造次,一味顿首,听凭皇上发落。崇祯见大家并无异议,便宣布他的决定:“依律磔之!”   五、后事之师   因为袁崇焕失误封疆,所以崇祯皇帝将袁崇焕下狱并处磔刑,这是历史的必然。可是又过了152年,乾隆皇帝为了维护大清的利益,清朝乾隆皇帝正式公开给予袁崇焕平反:“昨披阅《明史》,袁崇焕督师蓟、辽,是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昏政暗,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10〕清人有意拔高袁崇焕,当被拔高成为明朝“中流砥柱”的时候,崇祯皇帝斩杀袁崇焕是“主昏政暗”,自毁长城,让人们的感觉是:明朝的气数尽,自取灭亡,而满族入关取代明朝是顺理成章。   崇祯帝将崇焕下狱,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十六日袁崇焕惨遭磔刑。崇祯是自毁长城。袁崇焕是中国古代文武官的楷模,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中国从秦始皇以下,重要历史人物应当以百万计。但是,真正能够震撼整个中华民族的心,全中国人民的心,袁崇焕是其中一位。   〔参 考 文 献〕   〔1〕金庸.袁崇焕评传〔M〕.807.   〔2〕三朝辽朝实录(卷五)〔M〕.   〔3〕李治亭.清太宗全传〔M〕.215.   〔4〕缪振鹏.崇祯亡国记〔M〕.216.   〔5〕任鸿魁.毛文龙功绩及被杀原因之我见〔C〕//丹东史志〔M〕.89,(01).   〔6〕魏源.圣武记(卷一)〔M〕.   〔7〕徐凯.泰昌帝 天启帝〔M〕.121.   〔8〕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六)〔M〕.   〔9〕明史(卷二百五十一,钱龙锡传)〔M〕.   〔10〕清高宗实录(第1170卷)〔M〕.   〔责任编辑:张平凡〕

  [摘 要]拂去历史的尘埃,诉说袁崇焕蒙冤史实。按《大明律》封疆失守“情罪深重,国法难容”,皇太极跨越长城,袁崇焕必死,“反间计”并无依据,与袁崇焕之死无关。   [关键词]皇太极;跨越长城;封疆失守;袁崇焕蒙冤;旷世之谜;民族英雄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9 ― 0087 ― 02   袁崇焕之死,曾被认为是崇祯皇帝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多数著书立说者皆附会,致袁崇焕之死不明不白。   袁氏后裔屡出忠良,黑龙江将军寿山为抗击沙俄殒命,其弟永山战死沙场,袁氏家族满门英烈。黑龙江人崇敬袁氏世代忠良,其中齐齐哈尔的果氏家族十分关注这一历史事件,敢以微言正史,还袁氏之清白。明朝的灭亡和大清的倔起是历史的必然,袁崇焕之死缘于皇太极按历史的脉搏,跨越了长城(入关)。袁崇焕身为封疆大吏,失守封疆,按《大明律》封疆失守“情罪深重,国法难容”。皇太极跨越长城之日,就是袁崇焕必死之时,与杜撰的“反间计”毫无关系。齐齐哈尔果氏家族,祖籍四川果州。在明代中叶,果氏一支从四川果州迁徙到山东蓬莱。果氏家族见战乱频繁,难以生存,便在天启二年(1622年)投向抗击后金的毛文龙,归于孔有德麾下。   清太宗皇太极知道,他的军队跨越了长城,袁崇焕就是死罪。袁崇焕同室操戈斩杀毛文龙的血还未干,太宗亲率十万大军,十月二日从沈阳出发,十月二十八日从喜峰口等处跨越了长城,十月二十九日,袁崇焕才知警,又过了二十天,袁崇焕到达京师,袁崇焕在京师只住了12天,就被崇祯帝下狱。从皇太极出兵,到袁崇焕下狱仅仅只有59天(十月二日――十二月一日)。皇太极从沈阳出发到京师路上用了48天。皇太极调虎离山,将袁崇焕“调”到京师仅仅11天,他除掉崇焕的目的就实现了。   一、回顾历史   天启皇帝升毛文龙为平辽总兵时,袁崇焕刚出山海关,还未建功。那时候,明军一见后金兵就望风而遁,明朝唯一能与后金打一下,只有毛文龙一军,所以毛文龙的名声相当大。毛文龙不断升官,升到佐都督挂将军印,赐尚方剑,天启皇帝提到他时称为“毛帅”不叫名字。〔1〕   天启皇帝对毛文龙的镇江之捷给予很高的评价,八月两次降旨兵部说“朕览文书,见辽东巡抚王化贞本内称,毛文龙收复镇江……克着奇捷,朕心忻慰,有功人员,着即与查明优叙。”认为“镇江之捷,辽东恢复有机”。 〔2〕   来自江南的袁崇焕,在烽火连天的辽东战场,先后在宁远、锦州等地两次击败了后金军的强大攻势,挽回了明在关外的危局。   清太宗皇太极遇到的对手袁崇焕是个有胆有识的人,他既叹服,又顾忌莫深。在他身后还有毛文龙扼其背。第一次进兵朝鲜,他以为后顾之忧已解除。然而毛文龙仍据守皮岛及辽东沿海各岛屿,驻军数万人,“牵制金、复、海、盖四卫,时时袭击后金,有所斩获。”   努尔哈赤、皇太极对毛文龙的东江军连续打击八年(1620――1629),而毛文龙的军队越打击数量越多,由当初的一百九十二人发展到四万人,是建军初期的二百倍,连年打击不能消灭毛文龙,便竭力劝降,许愿“将军若来”位在“佟附马与辽东广宁诸将”之上。努尔哈赤、皇太极的后金军缺少船只又不习惯海战,对大将军毛文龙无可奈何。因此,前有袁崇焕,后有毛文龙,使太宗皇太极不敢大规模地进兵辽西。他决计除掉这两个人,否则,他的大事不可图。〔3〕   二、袁崇焕计杀毛文龙   崇祯元年(1628年)四月,袁崇焕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七月十四日,崇祯帝召见袁崇焕于平台。崇祯说“女真跳梁十载,封疆沦陷。卿万里赴召,有何方略?”崇焕答:“如果皇上给臣方便,五年之内,东患可平,全辽可复。”崇祯高兴地说:“五年灭寇,便是方略,朕不惜封侯之赏,卿当努力以解天下倒悬!”。   袁崇焕来到辽东,面前摆着三大难题:一是如何抚循士卒,整顾队伍;二是如何安抚西部关系复杂的各部族;三是如何制服此时已尾大不掉的东江毛文龙。这时候明朝灭亡的丧钟已敲响两个信号:一是边军缺饷哗变,二是陕西“盗”起。   袁崇焕已经看到五年复辽,有效地牵制敌人,南路的大将军毛文龙也十分重要。袁崇焕已训练出一支能守善战的队伍,培养一些可以信赖的将领,以他们保关宁的安全可以无大问题,但南部有毛文龙管控广大地区包括四卫、朝鲜、沿海诸岛。如何建立一支足以威胁建州安全的力量,北方蒙古各部族如何抚循,能为我用,不为敌用,都是袁崇焕力所不能及的。五年复辽,谈何容易!他已几次提到杀身以殉,不难想象袁崇焕内心的不安。〔4〕要摆脱上述困境,议款是袁崇焕一条出路。   崇祯元年(1628年),袁崇焕离京前夕,大学士钱龙锡亲自到袁崇焕寓所,咨询袁崇焕“五年复辽”的方略。袁崇焕说:“当自东江始。文龙用则用之,不可则处之,易易耳。”就是说袁崇焕到辽东的第一件事就是斩杀毛文龙。袁崇焕在巡抚任上,就与文龙不和,这次上任继续与后金和谈,“恶文龙扰之,乃决计斩文龙。”毛文龙反对和议,使袁崇焕大动肝火,袁崇焕给兵部尚书王�的信中说:“建虏屡欲求款,庙堂之上主张已有其人。文龙能协心一意,自当无嫌无猜,否则斩其首,袁崇焕效提刀之力”。 〔5〕崇祯二年(1629年)六月五日袁崇焕斩杀毛文龙于双岛。   三、皇太极调虎离山   毛文龙被杀后,清太宗皇太极头脑里产生了一个非常大胆而冒险的想法:避开宁锦防线,绕道内蒙古,突袭京师,来个调虎离山,将袁崇焕“调”到京师,将其除掉。   袁崇焕杀害毛文龙,好像医生动了大手术,但却留下了后遗症,不是一时可以完全恢复的。这样毛文龙的南线对袁崇焕说来,不是增强了力量,而是削弱了力量;对建州来说,可以大大减少了后顾之忧。太宗皇太极选择袁崇焕全力经营东事、无力西顾的时机,发动了一场动员数十万军队进行西侵的冒险行动 。   崇祯帝倾全国之力支持袁崇焕“五年复辽”袁崇焕唯一的任务就是看着后金军不能跨越长城一步。袁崇焕认为:没有必要知道,皇太极的兵力布署,战略目标,战术意图,目前动向,并对皇太极军队周边不派哨探,而且对皇太极内部不用间。   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二日十万后金军从沈阳出发,向都尔鼻(彰武)进军,袁崇焕不知道皇太极出兵。皇太极逆西辽河而上,穿过其支流西拉木伦河,二十日军次喀喇沁之青龙城扎营。大贝勒代善、三贝勒莽古尔泰不同意深入明境,认为“劳师袭远”,处境危险,要太宗皇太极班师。争论到半夜,还没定下来。太宗很不高兴,对诸贝勒说:“我谋既隳,又何待为?”密谕之曰:“我已定策……”太宗说的“定策”,就是利用这一迂回进攻,除掉袁崇焕。〔6〕   广宁失守后,熊廷弼、王化贞二人均被追究罪责。按《大明律》,封疆失守,“情罪深重,国法难容”。对此,熊、王二人十分清楚,王化贞上疏说:“本职席蒿待罪”,“罪应万死”。熊廷弼则自责“辜负圣恩,已在不赦之料矣,臣回关之日,拟即槛车赴阙,以候诛戮。”〔7〕这就是说,皇太极跨越长城之时,就是袁崇焕死期到来之日。皇太极的军队跨越了长城,袁崇焕就是死罪,从袁崇焕知警后仅仅过了32天(十月二十九日――十二月一日),崇祯皇帝就将袁崇焕下狱。二十四日十万后金军到达老哈河,兵分三路过滦河南下分别突袭大安口、龙井关、洪山口,迅速突破长城防线。可是,袁崇焕还不知道皇太极军队的动向。   令人不能理解的是,袁崇焕在皇太极出兵28天之后的十月二十九日,从宁远往山海关,途经中后所,才得报后金皇太极跨越了长城的信息。袁崇焕首先惊得目瞪口呆,第一感觉是失守封疆大难临头;第二感觉是束手无策。袁崇焕知警后,将收复辽东的部队分散各地。没对后金军进行任何阻截。   皇太极率后金骑兵离开蓟州,接连攻破三河、香河、密云、顺义等地,于十一月十五日抵达北京东郊四十里的通州,在长城内到处是皇太极的后金军,只要后金军跨越了长城,督师袁崇焕就是死罪,从皇太极十万大军杀向北京图可以看到皇太极军队的勃勃生机,袁崇焕惧怕后金军的铁骑,不敢靠近(别说阻截)后金军的狼狈之相。   正在此时,诏旨“命袁崇焕不得过蓟门一步”,盖有言“崇焕导建州兵入内地,而崇焕不知也。”十一月二十三日召袁崇焕、满桂、祖大寿、黑云龙等于平台。崇焕不自安(失误封疆),留中使于营,自青衣元帽而入,请率兵入城如满桂例,不许。十一月二十五日袁崇焕求外城休士如满桂例,亦不许。表示出崇祯帝两种完截然不同的态度。〔8〕   十二月初一日,复召袁崇焕、祖大寿、满桂、黑云龙于平台,上问:“以前杀毛文龙,今逗留何也?”崇焕不能答,遂下锦衣狱。   从袁崇焕再起经略辽东至后金军大举西侵这段时期,袁崇焕与皇太极在争取时间、积极进行军事布置,处处显得滞后被动。袁崇焕为了解敌情,遣喇嘛以吊孝行间,皇太极以间反间,牵制袁崇焕,积极西绥蒙古,南服朝鲜;袁崇焕筑城设防未就,皇太极已完成南北绥服战功;袁崇焕计杀毛文龙之后,正忙于处理善后,实行南路布置的时候,皇太极已完成绥服宁锦以北的蒙古各族,实行声东击西,避开宁锦,由北线进犯京畿的一切准备。这是新兴王朝充满勃勃生机与明王朝日趋衰落顾此失彼、力不从心的反映。   四、袁崇焕被依律磔   十二月初二日,谕各营曰:袁崇焕自任灭胡,胡骑直犯都城,震惊宗社。夫关宁兵将,乃朕竭天下财力培养训成,关门远来入援,立志杀贼。崇焕却不能布置方略,退懦自保,以致贼擒掠,言之不胜悼恨。今将崇焕革了职拿禁。   五日谕曰:“朕以东事付袁崇焕,乃胡骑逛逞,崇焕身任督师,不先行侦防,致敌深入内地。”   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初六日,山东道御史奏疏中的钱龙锡“主张袁崇焕斩帅致兵,倡为款议以信五年成功之说,卖国欺君,秦桧莫过”。   崇祯帝接到这份火上浇油的奏疏,怒不可遏,随即下旨:“崇焕擅杀逞私,谋款致敌,欺藐君父,失误封疆,限刑部五日内具奏。”〔9〕   八月十六日,崇祯帝与文武百官共同商议对崇焕的处决事宜。   崇祯对群臣说:“袁崇焕付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种种罪恶。”对如此重大事件,诸臣都不改造次,一味顿首,听凭皇上发落。崇祯见大家并无异议,便宣布他的决定:“依律磔之!”   五、后事之师   因为袁崇焕失误封疆,所以崇祯皇帝将袁崇焕下狱并处磔刑,这是历史的必然。可是又过了152年,乾隆皇帝为了维护大清的利益,清朝乾隆皇帝正式公开给予袁崇焕平反:“昨披阅《明史》,袁崇焕督师蓟、辽,是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昏政暗,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10〕清人有意拔高袁崇焕,当被拔高成为明朝“中流砥柱”的时候,崇祯皇帝斩杀袁崇焕是“主昏政暗”,自毁长城,让人们的感觉是:明朝的气数尽,自取灭亡,而满族入关取代明朝是顺理成章。   崇祯帝将崇焕下狱,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十六日袁崇焕惨遭磔刑。崇祯是自毁长城。袁崇焕是中国古代文武官的楷模,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中国从秦始皇以下,重要历史人物应当以百万计。但是,真正能够震撼整个中华民族的心,全中国人民的心,袁崇焕是其中一位。   〔参 考 文 献〕   〔1〕金庸.袁崇焕评传〔M〕.807.   〔2〕三朝辽朝实录(卷五)〔M〕.   〔3〕李治亭.清太宗全传〔M〕.215.   〔4〕缪振鹏.崇祯亡国记〔M〕.216.   〔5〕任鸿魁.毛文龙功绩及被杀原因之我见〔C〕//丹东史志〔M〕.89,(01).   〔6〕魏源.圣武记(卷一)〔M〕.   〔7〕徐凯.泰昌帝 天启帝〔M〕.121.   〔8〕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六)〔M〕.   〔9〕明史(卷二百五十一,钱龙锡传)〔M〕.   〔10〕清高宗实录(第1170卷)〔M〕.   〔责任编辑:张平凡〕


相关文章

  • 中国的古代建筑
  • 中国的古代建筑 第一节 中国古建筑概 中国的古代建筑是东方建筑体系的杰出代表,它与以比萨斜塔为代表罗马建筑,法国巴 黎圣母院为代表的哥特式建筑一起,作为世界著名三大古代建筑体系而载入史册.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建筑体 ...查看


  • 呼和浩特历史
  • 呼和浩特历史 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为加强西北边防,奏准在呼和浩特旧城(归化城)东北2.5公里,另筑驻屯满洲八旗官兵的新城.乾隆二年(1737年)二月动工,乾隆四年六月建成,命名为绥远城.设立绥远将军统领,并管辖漠 ...查看


  •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电视解说词
  •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电视解说词 周涛: 美丽的欢迎焰火环绕体育场一周,在鸟巢上空如花朵般绽放,璀璨的焰火引发一道耀眼的光环激活古老的日晷. 孙正平: 现在大家看到的在鸟巢上空出现的图案是我国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间的记时仪器日 ...查看


  • 宁锦大捷,努尔哈赤之死与袁崇焕的罢官
  • 崇祯帝自毁长城(连载之三) 努尔哈赤是个军事天才,他首先通过一系列战争,统一了女真各个部落. 万历四十五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起兵攻明.努尔哈赤起兵时只有十三付铠甲,通过一次次的打败明军的军事行动,后金不断壮大.到了袁崇焕守宁远的时候, ...查看


  • [最全]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系列之七
  • 全导之建筑 1.中国城市布局模式是基于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整个城市是方形或矩形,受礼制思想的约束明显. 2.在古代建筑的色彩运用中,皇宫用黄色琉璃瓦顶,红色砖墙:皇子.亲王等用绿色琉璃瓦顶:一般民居只能用黑色或青色瓦片顶 3.元大都是由汉人刘 ...查看


  • 袁崇焕无韵歌
  • 袁崇焕无韵歌 一 袁崇焕,三百多年前的历史曾经呼唤的一个名字:抑或是这个名字在呼唤历史. 呼唤那片被铁蹄践踏得破碎了的历史,呼唤那被硝烟模糊得面目全非的历史,呼唤那倍受屈辱而又不甘屈辱的历史,呼唤那被扭曲而仍在拚命挣扎的历史. 他站了出来: ...查看


  • 7.中国19个鲜为人知的最美冷门旅游地
  • 7.中国19个鲜为人知的最美冷门旅游地 1.河南郭亮村 很多令后人惊艳的旅游地,都是艺术家或者地质学家先挖掘出來.一个退伍军人张荣锁带领村人修建了一条公路.那里可以找到很多让人惊叹的角度.虽然你可能只为了拍摄或速写一座农宅或者一条公路,但是 ...查看


  • 袁崇焕之死
  • 袁崇焕之死 作者/炎子 一 时间,已经过得太久了.当年长城之外枯了又青,青了又枯的漫天的索漠景像,让越来越多的公路和房舍割裂得面目全非,许多那时候叫得天响的地名也变得遥远而陌生,只有风,依然刮着,雪和雨交替着洒落这里的世界.那时候,这里只能 ...查看


  • 二.机会与机遇
  • 刘亚洲时文选 二.机会与机遇 最不容易得到的而又最容易从指缝中溜走的,是机遇.机遇就像个小偷,来的时候无声无息,走的时候你却损失惨重.一个民族的生命固然漫长,要紧处也就那么一两步. 我个人理解,机会和机遇听起来相同,其实有区别.前者小,后者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