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的界定与分类

新材料的界定与分类

新材料是指那些新出现或已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新材料与传统材料之间并没有截然的分界,新材料在传统材料基础上发展而成,传统材料经过组成、结构、设计和工艺上的改进从而提高材料性能或出现新的性能都可发展成为新材料。

新材料作为高新技术的基础和先导,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它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一起成为二十一世纪最重要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同传统材料一样,新材料可以从结构组成、功能和应用领域等多种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类,不同的分类之间相互交叉和嵌套,目前,一般按应用领域和当今的研究热点把新材料分为以下的主要领域: 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先进陶瓷材料、生态环境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含高温超导材料、磁性材料、金刚石薄膜、功能高分子材料等)、生物医用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智能材料、新型建筑及化工新材料等。

高性能结构材料

结构材料指以力学性能为主的工程材料,它是国民经济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从日用品、建筑到汽车、飞机、卫星和火箭等,均以某种形式的结构框架获得其外形、大小和强度。钢铁、有色金属等传统材料都属于此类。高性能结构材料一般指具有更高的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力学性能,并适应特殊环境要求的结构材料。包括新型金属材料、高性能结构陶瓷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等。

当前的研究热点包括:高温合金、新型铝合金和镁合金、高温结构陶瓷材料和高分子合金等。

新型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是指表现出力学性能以外的电、磁、光、生物、化学等特殊性质的材料。除前面介绍过的信息、能源、纳米、生物医用等材料外,新型功能材料主要还包括高温超导材料、磁性材料、金刚石薄

膜、功能高分子材料等。

当前的研究热点包括:纳米功能材料、纳米晶稀土永磁和稀土储氢合金材料、大块非晶材料、高温超导材料、磁性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磁性高分子材料、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技术等

新能源材料

新能源和再生清洁能源技术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五个技术领域之一,新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风能、地热、海洋能等一次能源以及二次电源中的氢能等。新能源材料则是指实现新能源的转化和利用以及发展新能源技术中所要用到的关键材料。主要包括储氢电极合金材料为代表的镍氢电池材料、嵌锂碳负极和LiCoO2正极为代表的锂离子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Si半导体材料为代表的太阳能电池材料以及铀、氘、氚为代表的反应堆核能材料等。

当前的研究热点和技术前沿包括高能储氢材料、聚合物电池材料、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材料、多晶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等。

电子信息材料

电子信息材料是指在微电子、光电子技术和新型元器件基础产品领域中所用的材料,主要包括单晶硅为代表的半导体微电子材料;激光晶体为代表的光电子材料;介质陶瓷和热敏陶瓷为代表的电子陶瓷材料;钕铁硼(NdFeB)永磁材料为代表的磁性材料;光纤通信材料;磁存储和光盘存储为主的数据存储材料;压电晶体与薄膜材料;贮氢材料和锂离子嵌入材料为代表的绿色电池材料等。这些基础材料及其产品支撑着通信、计算机、信息家电与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产业的发展。

电子信息材料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向着大尺寸、高均匀性、高完整性、以及薄膜化、多功能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当前的研究热点和技术前沿包括柔性晶体管、光子晶体、SiC、GaN、ZnSe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有机显示材料以及各种纳米电子

材料等。

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是指由尺寸小于100nm(0.1-100nm)的超细颗粒构成的具有小尺寸效应的零维、一维、二维、三维材料的总称。纳米材料的概念形成于80年代中期,由于纳米材料会表现出特异的光、电、磁、热、力学、机械等性能,纳米技术迅速渗透到材料的各个领域,成为当前世界科学研究的热点。按物理形态分,纳米材料大致可分为纳米粉末、纳米纤维、纳米膜、纳米块体和纳米相分离液体等五类。尽管目前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纳米料主要是碳酸钙、白炭黑、氧化锌等纳米粉体材料,其它基本上还处于实验室的初级研究阶段,大规模应用预计要到5-10年以后,但毫无疑问,以纳米材料为代表的纳米科技必将对二十一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当前的研究热点和技术前沿包括:以碳纳米管为代表的纳米组装材料;纳米陶瓷和纳米复合材料等高性能纳米结构材料;纳米涂层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单电子晶体管、纳米激光器和纳米开关等纳米电子器件的研制、C60超高密度信息存贮材料等。

先进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多种性质不同的材料通过物理和化学复合,组成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态结构的材料。该类材料不仅性能优于组成中的任意一个单独的材料,而且还可具有组分单独不具有的独特性能。

复合材料按用途主要可分为结构复合材料和功能复合材料两大类。结构复合材料主要作为承力结构使用的材料,由能承受载荷的增强体组元(如玻璃、陶瓷、碳素、高聚物、金属、天然纤维、织物、晶须、片材和颗粒等)与能联结增强体成为整体材料同时又起传力作用的基体组元(如树脂、金属、陶瓷、玻璃、碳和水泥等)构成。结构材料通常按基体的不同分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碳基复合材料和水泥基复合材料等。功能材料是指除力学性能以外还提供其它物理、化学、生物等性能的复合材料。包

括压电、导电、雷达隐身、永磁、光致变色、吸声、阻燃、生物自吸收等种类繁多的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未来的功能复合材料比重将超过结构复合材料,成为复合材料发展的主流。

未来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纳米复合材料、仿生复合材料、和发展多功能、机敏、智然复合材料等领域。

生态环境材料

生态环境材料是在人类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战略意义和世界各国纷纷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是国内外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一般认为生态环境材料是具有满意的使用性能同时又被赋予优异的环境协调性的材料。

这类材料的特点是消耗的资源和能源少,对生态和环境污染小,再生利用率高,而且从材料制造、使用、废弃直到再生循环利用的整个寿命过程,都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主要包括:环境相容材料,如纯天然材料(木材、石材等)、仿生物材料(人工骨、人工器脏等)、绿色包装材料(绿色包装袋、包装容器)、生态建材(无毒装饰材料等);环境降解材料(生物降解塑料等);环境工程材料,如环境修复材料、环境净化材料(分子筛、离子筛材料)、环境替代材料(无磷洗衣粉助剂)等。

生态环境材料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包括再生聚合物(塑料)的设计、材料环境协调性评价的理论体系、降低材料环境负荷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等。

生物医用材料

生物医用材料是一类用于诊断、治疗或替换人体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新型高技术材料,是材料科学技术中的一个正在发展的新领域,不仅技术含量和经济价值高,而且与患者生命和健康密切相关。近10多年以来,生物医用材料及制品的市场一直保持20%左右的增长率。

生物医用材料按材料组成和性质分为医用金属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陶瓷材料和生物医学复合材料等。金属、陶瓷、高分子及

其复合材料是应用最广的生物医用材料。按应用生物医用材料又可分为可降解与吸收材料、组织工程材料与人工器官、控制释放材料、仿生智然材料等。

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和发展方向主要为:

(1) 改进和发展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2) 研究新的降解材料

(3) 研究具有全面生理功能的人工器官和组织材料

(4) 研究新的药物载体材料

(5) 材料表面改性的研究

智能材料

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提出了智能材料(Smart Materials或者Intelligent Material System)的概念:智能材料是模仿生命系统,能感知环境变化并能实时地改变自身的一种或多种性能参数,作出所期望的、能与变化后的环境相适应的复合材料或材料的复合。

智能材料是一种集材料与结构、智然处理、执行系统、控制系统和传感系统于一体的复杂的材料体系。它的设计与合成几乎横跨所有的高技术学科领域。构成智然材料的基本材料组元有压电材料、形状记忆材料、光导纤维、电(磁)流变液、磁致伸缩材料和智然高分子材料等。

智然材料的出现将使人类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度,但目前距离实用阶段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后的研究重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 智能材料概念设计的仿生学理论研究

(2) 材料智然内禀特性及智商评价体系的研究

(3) 耗散结构理论应用于智能材料的研究

(4) 机敏材料的复合-集成原理及设计理论

(5) 智能结构集成的非线性理论

(6) 仿人智然控制理论

化工新材料

化工新材料是应用在化工、石油等领域的基础原材料,主要包括

有机氟材料、有机硅材料、高性能纤维、纳米化工材料、无机功能材料等。纳米化工材料和特种化工涂料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新型建筑材料

新型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化学建材、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等。其中化学建材包括建筑塑料、建筑涂料、建筑防水、密封材料、隔热保温材料、隔声材料、特种陶瓷、建筑胶粘剂等,是我国 "十五"期间要重点发展的新型建筑材料。

先进陶瓷材料

先进陶瓷材料是指采用精制的高纯、超细的无机化合物为原料及先进的制备工艺技术制造出的性能优异的产品。根据工程技术对产品使用性能的要求,制造的产品可以分别具有压 电、铁电、导电、半导体。磁性等或具有高强、高韧,高硬、耐磨。耐腐蚀、耐高温、高 热导、绝热或良好生物相容性等优异性能。

先进陶瓷材料一般分为结构陶瓷、陶瓷基复合材料和功能陶瓷三类。大部分功能陶瓷在电子工业中应用十分广泛,通常也称为电子陶瓷材料。如用于制造芯片的陶瓷绝缘材料、陶瓷基板材料、陶瓷封装材料以及用于制造电子器件的电容器陶瓷、压电陶瓷、铁氧体磁性材料等。

当前的研究热点包括陶瓷材料的强韧化技术、纳米陶瓷材料的制备合成技术、先进结构陶瓷材料体系的设计以及电子陶瓷材料的高匀、超细技术。

新材料高技术产品分类目录

(一)金属材料

1. 高纯金属及氧化物

2. 新型铝镁合金材料

3. 特种铜合金材料

4. 稀有金属及稀土金属材料

5. 大直径硅单晶及新型半导体材料

6. 超导材料

7. 形状记忆合金

8. 高性能特种合金材料

9. 贵金属材料

10. 特种金属靶材

11. 新型高性能低合金钢、合金钢材料

12. 金属纤维及微孔材料

13. 非晶、微晶合金

14. 特种粉末及粉末冶金制品

15. 特种用途钢丝及钢丝绳

16. 表面改性金属材料

17. 触媒材料

18. 磁性材料

19. 新型高强高效焊接材料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

20. 高纯超细陶瓷粉体材料

21. 纳米级材料

22. 无机电子材料

23. 高性能功能陶瓷,结构陶瓷

24. 陶瓷纤维

25. 玻璃纤维

26. 超硬材料

27. 人工晶体

28. 特种玻璃

11

29. 光学纤维

30. 环境材料

31. 新型建筑材料

(三)有机高分子材料及制品 32. 工程塑料及合金

12

33. 聚烯烃及改性材料

34. 合成纤维

35. 特种丝制品

36. 农药及中间体

37. 涂料

13

38. 染料

39. 催化剂

40. 感光材料

41. 电子化学品

14

42. 表面活性剂

43. 水处理剂

44. 造纸化学品

45. 皮革化学品

46. 油田化学品

15

47. 其它精细化工产品

(四)复合材料

(五)新型医疗器械

48. 人工器官

49. 医用材料及制品

(六)新型能源及装备

50. 太阳能热利用设备及热发电设备

16

51. 太阳能电池及其发电设备

52. 氢能及燃料电池

53. 新型高效电池

(七)核辐射产品

(八)同位素及应用产品

(九)核材料

(十)主要农副产品贮藏、加工新技术产品及其设备 54. 包装材料与设备

55. 农林加工产品

17

新材料的界定与分类

新材料是指那些新出现或已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新材料与传统材料之间并没有截然的分界,新材料在传统材料基础上发展而成,传统材料经过组成、结构、设计和工艺上的改进从而提高材料性能或出现新的性能都可发展成为新材料。

新材料作为高新技术的基础和先导,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它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一起成为二十一世纪最重要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同传统材料一样,新材料可以从结构组成、功能和应用领域等多种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类,不同的分类之间相互交叉和嵌套,目前,一般按应用领域和当今的研究热点把新材料分为以下的主要领域: 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先进陶瓷材料、生态环境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含高温超导材料、磁性材料、金刚石薄膜、功能高分子材料等)、生物医用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智能材料、新型建筑及化工新材料等。

高性能结构材料

结构材料指以力学性能为主的工程材料,它是国民经济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从日用品、建筑到汽车、飞机、卫星和火箭等,均以某种形式的结构框架获得其外形、大小和强度。钢铁、有色金属等传统材料都属于此类。高性能结构材料一般指具有更高的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力学性能,并适应特殊环境要求的结构材料。包括新型金属材料、高性能结构陶瓷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等。

当前的研究热点包括:高温合金、新型铝合金和镁合金、高温结构陶瓷材料和高分子合金等。

新型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是指表现出力学性能以外的电、磁、光、生物、化学等特殊性质的材料。除前面介绍过的信息、能源、纳米、生物医用等材料外,新型功能材料主要还包括高温超导材料、磁性材料、金刚石薄

膜、功能高分子材料等。

当前的研究热点包括:纳米功能材料、纳米晶稀土永磁和稀土储氢合金材料、大块非晶材料、高温超导材料、磁性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磁性高分子材料、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技术等

新能源材料

新能源和再生清洁能源技术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五个技术领域之一,新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风能、地热、海洋能等一次能源以及二次电源中的氢能等。新能源材料则是指实现新能源的转化和利用以及发展新能源技术中所要用到的关键材料。主要包括储氢电极合金材料为代表的镍氢电池材料、嵌锂碳负极和LiCoO2正极为代表的锂离子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Si半导体材料为代表的太阳能电池材料以及铀、氘、氚为代表的反应堆核能材料等。

当前的研究热点和技术前沿包括高能储氢材料、聚合物电池材料、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材料、多晶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等。

电子信息材料

电子信息材料是指在微电子、光电子技术和新型元器件基础产品领域中所用的材料,主要包括单晶硅为代表的半导体微电子材料;激光晶体为代表的光电子材料;介质陶瓷和热敏陶瓷为代表的电子陶瓷材料;钕铁硼(NdFeB)永磁材料为代表的磁性材料;光纤通信材料;磁存储和光盘存储为主的数据存储材料;压电晶体与薄膜材料;贮氢材料和锂离子嵌入材料为代表的绿色电池材料等。这些基础材料及其产品支撑着通信、计算机、信息家电与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产业的发展。

电子信息材料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向着大尺寸、高均匀性、高完整性、以及薄膜化、多功能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当前的研究热点和技术前沿包括柔性晶体管、光子晶体、SiC、GaN、ZnSe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有机显示材料以及各种纳米电子

材料等。

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是指由尺寸小于100nm(0.1-100nm)的超细颗粒构成的具有小尺寸效应的零维、一维、二维、三维材料的总称。纳米材料的概念形成于80年代中期,由于纳米材料会表现出特异的光、电、磁、热、力学、机械等性能,纳米技术迅速渗透到材料的各个领域,成为当前世界科学研究的热点。按物理形态分,纳米材料大致可分为纳米粉末、纳米纤维、纳米膜、纳米块体和纳米相分离液体等五类。尽管目前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纳米料主要是碳酸钙、白炭黑、氧化锌等纳米粉体材料,其它基本上还处于实验室的初级研究阶段,大规模应用预计要到5-10年以后,但毫无疑问,以纳米材料为代表的纳米科技必将对二十一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当前的研究热点和技术前沿包括:以碳纳米管为代表的纳米组装材料;纳米陶瓷和纳米复合材料等高性能纳米结构材料;纳米涂层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单电子晶体管、纳米激光器和纳米开关等纳米电子器件的研制、C60超高密度信息存贮材料等。

先进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多种性质不同的材料通过物理和化学复合,组成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态结构的材料。该类材料不仅性能优于组成中的任意一个单独的材料,而且还可具有组分单独不具有的独特性能。

复合材料按用途主要可分为结构复合材料和功能复合材料两大类。结构复合材料主要作为承力结构使用的材料,由能承受载荷的增强体组元(如玻璃、陶瓷、碳素、高聚物、金属、天然纤维、织物、晶须、片材和颗粒等)与能联结增强体成为整体材料同时又起传力作用的基体组元(如树脂、金属、陶瓷、玻璃、碳和水泥等)构成。结构材料通常按基体的不同分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碳基复合材料和水泥基复合材料等。功能材料是指除力学性能以外还提供其它物理、化学、生物等性能的复合材料。包

括压电、导电、雷达隐身、永磁、光致变色、吸声、阻燃、生物自吸收等种类繁多的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未来的功能复合材料比重将超过结构复合材料,成为复合材料发展的主流。

未来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纳米复合材料、仿生复合材料、和发展多功能、机敏、智然复合材料等领域。

生态环境材料

生态环境材料是在人类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战略意义和世界各国纷纷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是国内外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一般认为生态环境材料是具有满意的使用性能同时又被赋予优异的环境协调性的材料。

这类材料的特点是消耗的资源和能源少,对生态和环境污染小,再生利用率高,而且从材料制造、使用、废弃直到再生循环利用的整个寿命过程,都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主要包括:环境相容材料,如纯天然材料(木材、石材等)、仿生物材料(人工骨、人工器脏等)、绿色包装材料(绿色包装袋、包装容器)、生态建材(无毒装饰材料等);环境降解材料(生物降解塑料等);环境工程材料,如环境修复材料、环境净化材料(分子筛、离子筛材料)、环境替代材料(无磷洗衣粉助剂)等。

生态环境材料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包括再生聚合物(塑料)的设计、材料环境协调性评价的理论体系、降低材料环境负荷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等。

生物医用材料

生物医用材料是一类用于诊断、治疗或替换人体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新型高技术材料,是材料科学技术中的一个正在发展的新领域,不仅技术含量和经济价值高,而且与患者生命和健康密切相关。近10多年以来,生物医用材料及制品的市场一直保持20%左右的增长率。

生物医用材料按材料组成和性质分为医用金属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陶瓷材料和生物医学复合材料等。金属、陶瓷、高分子及

其复合材料是应用最广的生物医用材料。按应用生物医用材料又可分为可降解与吸收材料、组织工程材料与人工器官、控制释放材料、仿生智然材料等。

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和发展方向主要为:

(1) 改进和发展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2) 研究新的降解材料

(3) 研究具有全面生理功能的人工器官和组织材料

(4) 研究新的药物载体材料

(5) 材料表面改性的研究

智能材料

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提出了智能材料(Smart Materials或者Intelligent Material System)的概念:智能材料是模仿生命系统,能感知环境变化并能实时地改变自身的一种或多种性能参数,作出所期望的、能与变化后的环境相适应的复合材料或材料的复合。

智能材料是一种集材料与结构、智然处理、执行系统、控制系统和传感系统于一体的复杂的材料体系。它的设计与合成几乎横跨所有的高技术学科领域。构成智然材料的基本材料组元有压电材料、形状记忆材料、光导纤维、电(磁)流变液、磁致伸缩材料和智然高分子材料等。

智然材料的出现将使人类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度,但目前距离实用阶段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后的研究重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 智能材料概念设计的仿生学理论研究

(2) 材料智然内禀特性及智商评价体系的研究

(3) 耗散结构理论应用于智能材料的研究

(4) 机敏材料的复合-集成原理及设计理论

(5) 智能结构集成的非线性理论

(6) 仿人智然控制理论

化工新材料

化工新材料是应用在化工、石油等领域的基础原材料,主要包括

有机氟材料、有机硅材料、高性能纤维、纳米化工材料、无机功能材料等。纳米化工材料和特种化工涂料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新型建筑材料

新型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化学建材、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等。其中化学建材包括建筑塑料、建筑涂料、建筑防水、密封材料、隔热保温材料、隔声材料、特种陶瓷、建筑胶粘剂等,是我国 "十五"期间要重点发展的新型建筑材料。

先进陶瓷材料

先进陶瓷材料是指采用精制的高纯、超细的无机化合物为原料及先进的制备工艺技术制造出的性能优异的产品。根据工程技术对产品使用性能的要求,制造的产品可以分别具有压 电、铁电、导电、半导体。磁性等或具有高强、高韧,高硬、耐磨。耐腐蚀、耐高温、高 热导、绝热或良好生物相容性等优异性能。

先进陶瓷材料一般分为结构陶瓷、陶瓷基复合材料和功能陶瓷三类。大部分功能陶瓷在电子工业中应用十分广泛,通常也称为电子陶瓷材料。如用于制造芯片的陶瓷绝缘材料、陶瓷基板材料、陶瓷封装材料以及用于制造电子器件的电容器陶瓷、压电陶瓷、铁氧体磁性材料等。

当前的研究热点包括陶瓷材料的强韧化技术、纳米陶瓷材料的制备合成技术、先进结构陶瓷材料体系的设计以及电子陶瓷材料的高匀、超细技术。

新材料高技术产品分类目录

(一)金属材料

1. 高纯金属及氧化物

2. 新型铝镁合金材料

3. 特种铜合金材料

4. 稀有金属及稀土金属材料

5. 大直径硅单晶及新型半导体材料

6. 超导材料

7. 形状记忆合金

8. 高性能特种合金材料

9. 贵金属材料

10. 特种金属靶材

11. 新型高性能低合金钢、合金钢材料

12. 金属纤维及微孔材料

13. 非晶、微晶合金

14. 特种粉末及粉末冶金制品

15. 特种用途钢丝及钢丝绳

16. 表面改性金属材料

17. 触媒材料

18. 磁性材料

19. 新型高强高效焊接材料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

20. 高纯超细陶瓷粉体材料

21. 纳米级材料

22. 无机电子材料

23. 高性能功能陶瓷,结构陶瓷

24. 陶瓷纤维

25. 玻璃纤维

26. 超硬材料

27. 人工晶体

28. 特种玻璃

11

29. 光学纤维

30. 环境材料

31. 新型建筑材料

(三)有机高分子材料及制品 32. 工程塑料及合金

12

33. 聚烯烃及改性材料

34. 合成纤维

35. 特种丝制品

36. 农药及中间体

37. 涂料

13

38. 染料

39. 催化剂

40. 感光材料

41. 电子化学品

14

42. 表面活性剂

43. 水处理剂

44. 造纸化学品

45. 皮革化学品

46. 油田化学品

15

47. 其它精细化工产品

(四)复合材料

(五)新型医疗器械

48. 人工器官

49. 医用材料及制品

(六)新型能源及装备

50. 太阳能热利用设备及热发电设备

16

51. 太阳能电池及其发电设备

52. 氢能及燃料电池

53. 新型高效电池

(七)核辐射产品

(八)同位素及应用产品

(九)核材料

(十)主要农副产品贮藏、加工新技术产品及其设备 54. 包装材料与设备

55. 农林加工产品

17


相关文章

  • 食用农产品界定之我见
  • 食用农产品界定之我见 黄璞琳 [摘要] 应当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立法背景,来界定该法所称的"农产品"或"食用农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与•产品质量法‣在调整对象上是不交叉的.凡能认定为•产品质 ...查看


  • 电视专题与电视栏目教案
  • 电视专题与电视栏目 第一章 电视专题概述 第一节 电视专题节目 1. 概念 电视专题节目是指主题相对统一,能对主题作全面.详尽.深入的反映,与综合节目相对应的一种电视节目.因其播出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固定性专题节目和临时性专题节目.前者如&l ...查看


  •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
  •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课题组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编制说明 一.编制背景 2010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发布,确定重点发展节 ...查看


  • 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
  • <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补充说明 一. 现行<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 (以下简称<制度>)下发执行后,部分机构反映在执行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填报机构对部 ...查看


  • 质性研究意义编码
  • 质性研究:意义编码 <质性研究访谈>试读:意义编码 在社会科学中,编码和归类早已是文本分析的方法.编码是以一个或多个关键词与文本片段形成关联,以便随后对一种观点加以确认,而归类是对某种观点进行更系统的概念化,以便于量化.不过这两 ...查看


  • [质性研究访谈]试读:意义编码
  • <质性研究访谈>试读:意义编码 在社会科学中,编码和归类早已是文本分析的方法.编码是以一个或多个关键词与文本片段形成关联,以便随后对一种观点加以确认,而归类是对某种观点进行更系统的概念化,以便于量化.不过这两个术语通常是可以互换 ...查看


  • 教育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
  • [02111] 教育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二00七年六月 指定用书:<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2版. 参考用书:<认知教学心理学>,吴庆麟,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查看


  •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 1
  •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 全书共有九章,主线为: 科研概述及科研素养---选题----文献查阅---经典研究方法---现代研究方法---数据收集与处理---论文写作与发表---科研管理---知识产权及保护. 第一章 科学研究导论 本章主要介绍科学 ...查看


  • 资产评估复习资料
  • 第一章. 1.资产是指经济主体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能够给经济主体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资产评估是专门机构和人员,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评估准则,根据特定目的,遵循评估原则,依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统一的价值尺度,对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