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

2015年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发布 报告精读 | 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5)

2015年06月16日 13:41 来源:中国皮书网

1. 国际移民呈现相对集中的特征,亚洲人是国际移民最大群体,经济危机刺激了国际移民的流动

(1)国际移民呈现相对集中的特征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编写、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5)》援引联合国国际移民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2013年全球有2.32亿人口移民海外,而在1990年、2000年和2010年该数据分别是1.55亿、1.78亿、2.14亿。在2.32亿移民人口中,居住在发达国家的移民总数为1.36亿,占国际移民总数的58.6%;居住在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总数为0.96亿,占41.4%。2.32亿国际移民中,74%为20岁至64岁工作年龄段的移民。其中,1.19亿国际移民(约占总数的51.3%)居住在以下10个国家,依次是:美国(4578.5万)、俄罗斯(1104.8万)、德国(984.5万)、沙特阿拉伯(906.0万)、阿拉伯联合酋长国(782.7万)、英国(782.4万)、法国(743.9万)、加拿大(728.4万)、澳大利亚(646.9万)和西班牙(646.7万)。

(2)亚洲人成为国际移民的最大群体

2013年,出生在发展中国家而在其他的发展中国家生活的国际移民有8230万,出生于发展中国家而生活在发达国家的国际移民为8190万人。

亚洲人成为国际移民的最大群体,共有3800万亚洲人生活在其他洲。其中,有1900万亚洲人生活在欧洲,1600万亚洲人生活在北美洲,300万亚洲人生活在大洋洲。而出生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海外移民构成了国际移民的第二大群体,这部分国际移民大部分生活在北美洲,有2600万人。

(3)欧洲和亚洲是最主要的国际移民目的地

欧洲和亚洲的海外移民占世界移民的2/3。2013年,欧洲成为全球移民首选的移民地区,有7200万海外移民生活在欧洲,而生活在亚洲的海外移民有7100万。2000~2013年的13年间,亚洲的国际移民数量增长了2000万,这主要是由于亚洲西部的石油生产国和东南亚新兴经济体(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等)对外国劳工的需求大量增加。

(4)经济危机刺激了国际移民流动

蓝皮书认为,2008年的经济危机对移民流动的影响深远,2010年以后国际移民年均增量为600万人,较2000~2010年的年均增量多了240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济危机下移民跨国流动加速。

从欧洲国家来讲,遭受经济重创的国家,例如希腊、爱尔兰和西班牙,遭遇了大规模的移民迁出,2010-2012年移民迁出数量分别为60372人、94586人、222928人。而经济状况较好的国家如德国、英国,则吸引了更多的外来移民,移民迁入数量分别为741450人、643808人。

2. 中国的出境人员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客源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援引世界旅游组织数据指出,自从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年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而入境旅游人数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下降。2013年我国出境旅游接近1亿人次,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客源国。我国的境外旅游消费达1020亿美元,超过美国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一;而同年,我国入境旅游1.29亿人次,旅游外汇收入480亿美元,旅游服务贸易逆差达到540亿美元。据相关专业人士估计,2014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将达1.15亿人次,同比增长17.5%;出境旅游花费将达到1550亿美元,同比增长20.8%,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将超1000亿美元。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旅游服务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 蓝皮书指出,随着中国游客出境游的增加,北美、欧盟等地均加大签证的便利程度,吸引中国游客。据美国官方提供的数据,2013年共有180万中国公民前往美国,大部分为赴美旅游和留学,为美国经济做出了211亿美元的贡献,同时为其增加10.9万个工作岗位,预计到2021年,该数字将会跃升至每年850亿美元。因此,2014年11月APEC期间,中美双方达成协议,同意为对方公民颁发有效期最长为10年的商务、旅游签证,这将进一步刺激中国人赴美旅游。

蓝皮书指出,2013年申请前来申根地区国家访问的外国人签证申请量高达1720万份,比2009年的1020万份增长了约68%。其中,来自中国的申请量约150万份,是欧盟申根区的第三大客源国。截至2014年9月,英国政府颁发的旅行类签证数增长至19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旅行签证总数增长最大的为中国公民(增加了36342,比去年同比增加13%)。2013年,法国巴黎接待游客人数达2930万,创下历史新高。其中亚洲人占外国游客总数的19.5%。在巴黎大区接待的所有外国游客中,中国游客的增长数量排在第一位。2013年巴黎大区的中国游客数量较2012年增幅达50%,为90万人次。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专家认为,随着中国游客旅行欧美国家的日益升温,可以预见欧美国家简化签证申请手续的举措将会进一步吸引中国游客赴欧美旅游,并促进当地旅游业持续增长。

3. 中国移民美国人数连续两年递减,美国对移民的吸引力出现减弱现象

蓝皮书研究发现,近两年中国大陆获得美国永久居留权的人数呈递减趋势。2011年取得永久居留权的人数为87016人,2012年减少到81784

人,2013年比2012年减少了9986人,下降到71798人,降幅为12.2%。中国大陆获得美国永久居留证的数量占当年颁发的永久居留证总数的

7.2%,呈下降趋势。2013年,来自中国大陆的通过职业技能而获得永久居留权的人数有20245人,占年度永久居留权总数的28.2%;比上一年度增加2041人,比重提高了4.9%(2012年为23.3%)。

蓝皮书研究发现,美国对移民的吸引力出现减弱现象。2013年中国入籍美国的人数为35387人,比2012年度增加3519人,增幅为11%。中国新入籍人口占美国新增户籍人口总数779929的4.5%,仅次于墨西哥(99385),印度(49897),菲律宾(43489),多明尼加共和国(39590)。根据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放弃公民身份的美国人或缴回绿卡的长期居民人数达到2999人,比2012年的932人增加了221%,创历史新高。在这 2999人中,华裔的人数在180~190人左右,比例约为6%。

4. 中国向主要发达国家移民人数基本保持稳定

蓝皮书指出,我国华侨华人总数约为6000万人,中国国际移民群体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外移民群体。中国移民的主要目的地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国家。中国向主要发达国家移民人数保持稳定。2013年,获得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三国永久居留权的中国人分别约为71798人、34000人、27334人,总数为13.3万人。

(1) 中国是美国永久居留移民第二大来源国

蓝皮书研究发现,美国是中国海外移民首选的移民目的地国。

2000~2013年,获得美国永久居留权的中国大陆人口约为90.3万人。近三年中国大陆获得美国永久居留权的人数呈递减趋势。2011年取得永久居留权的人数为87016人,2012年减少到81784人,2013年比2012年减少了9986人,下降到71798人,降幅为12.2%。中国大陆获得美国永久居留证的数量占当年颁发的永久居留证总数的7.2%。虽然呈下降趋势,但仍然排在第二位,仅次于墨西哥。

蓝皮书还指出2013年,来自中国大陆的通过职业技能而获得永久居留权的人数有20245人,占年度永久居留权总数的28.2%;比上一年度增加2041人,比重也提高了4.9%(2012年为23.3%)

(2)中国依然是加拿大永久居民最大来源国之一

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显示:2013年有近34000名中国人成为加拿大永久居民。在过去15年里,中国一直是加拿大永久居民最大来源国之一。2001年到2011年10年间,在加拿大,出生于中国的移民人数增长了63.9%,由2001年的332825人增长至2011年的545535人,中国成为加拿大第二大移民来源国(地区)。2011年数据表明,超过49%(267780人)的中国移民居住在安大略省,其中84%(224915人)

居住在大多伦多地区;30.7%(167535人)的中国移民居住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其中95%(159200人)居住在大温哥华地区。

(3)中国持续第二年成为英国第一大移民来源国

蓝皮书研究显示:2012年,中国首次超过印度等国家,成为英国的最大移民来源国,当年进入英国并居住在英国的中国人为4万人,占英国外来移民人口的8.7%。其他国家依次为印度(3.7万)、波兰(2.9万)、美国(2.9万)和澳大利亚(2.7万)。截至2012年12月,在英国的中国移民总数为41~43万人。2013年中国再次成为英国外来移民的最大来源国,共有4.6万人,占外来移民总数的9%,其他国家依次为西班牙(3.3万人),印度(3.3万人),澳大利亚(2.9万人),波兰(2.7万人)。 2010~2013年,新入籍英国的中国人维持在7000人左右。

蓝皮书研究指出,2013年获得英国永久居留权的人数共计154689人,2013年取得永久居留权的中国人达7244人,为第四大取得永久居留权居民来源国,仅次于印度(26198人),巴基斯坦(18095人),尼日利亚(7699人)。2012年,英国政府批准了419个投资移民签证,中国是仅次于俄罗斯(101份)的第二大投资移民来源国,共有95人获得了投资移民签证,比2011年39人增加了1.4倍。

(4)中国成为澳大利亚除技术移民外其他各移民类别的最大来源国 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研究显示:2013~2014年澳大利亚共颁发了19万个永久居留签证,其中27334个永久签证为中国人持有,占总数的14.4%。

蓝皮书指出,过去10多年,中国移民澳大利亚的人数一直在稳步上升。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投资移民来源国,第二大技术移民来源国,第一大国际学生来源国,第一大商务交流来源国,第一大国际游客来源国。 澳大利亚重要投资者签证有九成发给了中国公民。2012年11月,澳大利亚政府在商业创新与投资项目里新增重要投资者签证

(Significant Investor Visa, SIV)。自2012年11月至2014年9月,286个重要投资者签证被颁发给申请者,给澳大利亚经济注入了14.3亿澳元的资金。中国是重要投资者签证项目的首要输出国,90.5%的签证持有者来自中国。 为了进一步吸引高端投资者,2014年10月14日,澳大利亚移民局推出“高端投资者签证”。蓝皮书认为,该签证的推出,也为中国移民者提供了新的渠道。

2013~2014年度,获得澳大利亚积分制技术移民签证的中国人共8340人(约占总数的11.2%),比2012~2013年度增加310人;经济危机后,自2011年起,获得澳大利亚积分制技术移民签证的中国人数量连续三年增长。

2013~2014年度澳大利亚国际留学生数量持续增长,颁发留学签证总数达292060份,比2012~2013年留学生签证总数(259278份)增加了12.6%。中国仍然是澳大利亚国际留学生的最大生源国,有60315位中国人获得留学签证,比上一年增加11.7%,占该类签证总数的20.7%;其他留学生生源国依次为印度、韩国、越南与巴西。

蓝皮书认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中产阶级以及商务人士关注澳大利亚。2013~2014年度,约有400万(3969215名)游客获得来澳大利亚的旅游签证,较2012~2013年间颁发的旅游签证数(3728879份)增长了6.4%。中国游客获澳大利亚旅游签证数为549458份,较2012~13年增长了16.1%,占旅游签证总数的13.8%,超越英国成为第一大游客来源国。 2013~2014年度,澳大利亚共颁发了434024份短期商务签证,较上一年度减少29535份,其中75399份颁发给中国人,比上两个年度有所减少,但中国仍是第一大来源国。蓝皮书认为,2014年2月7日澳大利亚移民和公民部针对中国商务人士开放了三年有效、多次入境的签证政策,这一政策将为中国商务人士提供极大的便利,减轻处理中国签证申请的工作量,将促进中澳之间的商务交流活动。

(5) 中国是对日本国际人员流动最多的国家

蓝皮书研究发现,日本民族虽然非常保守,但为适应全球化发展,近些年也在接受移民方面有一些改革措施。如2010年1月,日本法务省提出日本吸引外国“高级人才优遇制度”,实施“积分制”来引进人才。2011年6月确定了积极吸纳拥有特殊知识和技能的外国人才的方针。2012年7月正式出台了吸引优秀科技人才的评分政策。2014年6月12日,日本参议院通过新修正案,规定拥有符合资格高级技术的外国人,住满3年就可以申请永久居留权。

蓝皮书指出,中国(含台湾、香港)是对日国际人员流动最多的国家,“新规入国”的中国人占“新规入国”的外国人总数的四成。2013年,新到日本的中国人共计983268人,其中,赴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有24583人,占总数的35.1%,比2012年减少1971人;到日本旅游的中国游客共计890265人,占2013年新进日本中国人数的绝大部分。2013年已定居日本的中国人共计649078人,占定居日本外国人总数的31.4%。2013年定居日本的中国人数较2012年减少0.5%(-3517人),为2009年以来最低值。其中已获得永久居留身份的中国人数达204927人,较2012年增长了12969人。获得特殊永久居留身份人数为1963人。2013年,在日本进行中到长期学习的中国留学生人数为107435人,占外国中长期留学生总数的55.6%。定居日本人数仅次于中国的其他国家分别为韩国(519740人,25.2%),菲律宾(209183人,10.1%),巴西(181317人,8.8%),越南(72256人,3.5%)。

5. 投资移民将继续成为重要移民群体,对我国不会构成直接冲击

(1)中国赴美投资移民出现快速增长

通过投资签证(EB-5 visa)移民美国的中国公民稳定增长。 2014财年度,美国发放的投资移民签证名额为10692份,其中来自中国的移民有9128份,比2013年度增加2878份,增长46.0%;。中国目前为美国投资移民最大来源国,中国大陆公民获得EB-5签证的人数比例从2008年的26.7%增长到85.4%,并且近三年均保持在85%以上。

蓝皮书认为,美国非常重视EB-5项目,未来该项目将获得持续支持。美国移民局局长Leon Rodriguez先生表示,仅在2014年EB-5项目就创造了55亿美元的投资机会。所以,该项目对美国来说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投资移民项目办公室主任Colucci主任也对2014年EB-5的发展给予了肯定,并概括了2015财政年移民局的三大计划,包括:提高和扩大客户服务,提供高质量服务,加强EB-5项目的完善性。2015年9月,EB-5法案将再次面临法案的存续问题,这将促使两党暂时放下彼此政见分歧,重新审视及评估EB5法案在美国未来长期经济复苏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及其价值,届时配额问题或将随该法案永久化、签证发放由一万张签证变为一万个家庭等多项改革政策而迎刃而解。

(2)投资移民将继续是重要的移民群体,对我国不会构成直接冲击

蓝皮书研究预测,投资移民将继续是重要的移民群体。主要原因包括:

其一,投资移民与其它移民方式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蓝皮书以美国为例,EB-5投资移民与其他移民条件相比,具有面试成功率高、取证时间短、资金安全、无学历语言、年龄限制、可以享受当地的福利、子女可以和当地人一样的教育条件等,这些优势是中国人选择通过投资方式而移民的重要原因。

其二,国内对于居民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限制逐步放松将扩大海外投资渠道。从2007年开始,外管局将个人年度换汇额度从2万美元调至5万美元,同时温州、上海等地个人海外直接投资试点也在不断推进。2014年11月,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称,自贸区将允许合格的个人投资者,开设个人资本账户。自贸区允许个人开设资本账户,也将进一步扩大中国公民海外投资渠道。

蓝皮书指出,受国内经济、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人移民的需求相对较为旺盛;同时由于美国等国家大幅调整移民政策,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海外移民的数量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但是,由于中国人口

基数大,外迁移民占人口总数的比重并不大,对人口规模和结构不会构成直接冲击。

6. 来华移民成新热点,中国开始成为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 蓝皮书指出,来华移民成为新热点,中国开始成为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近年来,中国国际形象逐步提升,中国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蓝皮书援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按照购买力平价衡量,在2014年,中国超越了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在此背景下,来华追逐“中国梦”是已成为国际移民潮的新趋势。据联合国估计,2013年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籍人士为84.85万人,近十多年的年均增长率为

3.9%,比1990~2000年的3.0%有所提高。 蓝皮书认为,中国对国际移民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

蓝皮书援引英国汇丰集团2014年10月公布的《外派人员调查报告2014》(《Expat Explorer Report 2014》) 显示,在“最吸引外籍人士居住的国家或地区”排名中,中国总体排名位列第三,仅次于瑞士和新加坡,超过了美国、日本、法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较低的生活成本,中国正在成为越来越具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地国。在对外籍人士的调查中,中国在经济状况指标(包括收入、财富和可支配收入等)上排名第一;在对当地经济满意度的调查中,中国名列前五。调查发现,从薪酬收入来看,亚洲是最受外籍人士欢迎的地区,其年薪超过25万美元的外籍人士的比例差不多是欧洲的三倍(亚洲为14%,欧洲为5%)。中国是亚洲地区最受外籍人士青睐的国家,中国的外籍人士年薪超过25万美元的几率是全球平均值的4倍多(中国为29%,全球的平均比例为7%)。

7. 中国国际移民在带动中国企业国际化等方面的作用正在凸显 蓝皮书认为,随着中国高净值国际移民在全球配置资产渐成趋势,为其服务的金融机构也加速在海外布局,为高净值移民进行海外投资和资产配置服务。大量高净值移民向海外流动,客观上带动了国内金融机构及地产公司等资产配置机构的全球化,也为这些机构和公司国际化提供了人才支撑;而反过来,金融机构和地产公司国际化,也会促进当地的金融服务、地产业务更加具有中国元素,为当地中国国际移民带来便利。

蓝皮书援引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发布的外国客户在美置业报道,截至2014年3月的一年间,中国人共计花费220亿美元在美国买房,环比增长72%,超过其他所有外国客户群体。中国人在美国买房的成交价中值为每套52.3万美元,而全美现房成交价中值为19.9万美元。蓝皮书认为,伴随着中国移民的大规模涌入,美国、英国地产正在复苏,国内房地产公司也开始涉足国际地产。2013年,复星集团以6450万英

镑收购伦敦金融城Lloyds Chambers办公楼;当年10月,又以7.25亿美元收购位于美国纽约的大通曼哈顿银行总部大楼,即第一大通曼哈顿广场。2014年9月,复星地产收购了日本IDERA资产管理公司,间接收购了日本东京天王洲花旗银行中心。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认为,中国投资移民带动对外直接投资,在降低人民币升值压力、抵消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贬值风险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由于中国投资移民通常是“移民不移居”,其资本和移民身份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因此,投资移民的业务和事业依然在国内,即使获得了移民身份,也没有放弃中国国籍,移民身份也有利于其经营跨国业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经贸的国际化。另外,第三代移民潮移民的知识水平都比较高,他们了解中国的情况,在讲好中国故事、重塑中国移民的国际形象等方面也正在发挥作用。

8. 10年有效签证政策将有效减少海外移民人数,建议将此签证便利化措施推广至更多国家

蓝皮书研究指出:十八大以后,在我国政府和其他国家积极推动下,我国公民出境的签证便利化速度明显加快。截止到2014年12月,有93个国家与中国签订了免签协议,其中十八大以来生效的有21个,2014年生效的有16个;中国已与39个国家签订简化签证手续协定,协定数量达到53个。截止2014年9月,给予我国公民落地签证待遇的国家和地区有36个,给予免签入境的国家和地区已有8个。中国护照“含金量”有了明显提高。

2014年APEC会议期间,中美双方给予对方公民最长十年有效期的多次往返签证,这一措施获得广泛的社会好评。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专家认为,美国向中国公民发放10年有效签证,我国公民在10年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需要办理签证,往返美国十分便利,相当于发放了10年的美国“绿卡”。相比之下,移民美国的吸引力将开始下降。这将一定程度上减少我国人才和资金流向美国产生的负面效应。

另一方面,蓝皮书认为,这一措施也方便促进美国学生来华交流、学习,有助于我国吸引全球优秀人才。目前,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纷纷对我国实现签证有效期延长、缩短签证办理时间等措施,我国可以积极与世界各国谈判,不仅努力争取他国给予我国公民更多出入境便利待遇,也相应地给予他国更多便利措施。可以借用美国的模式,对于已经给予中国公民免签、落地签、延长签证有效期等便利化措施的国家,将相应的便利反向给予对方国家。如加拿大等已经单方面给予中国公民10年多次往返签证的国家,我国也应对等给予加拿大公民10年多次往返签证,这样的往返签证将大大缓解外籍人才来华的不便,简化签证的繁琐程序。

蓝皮书建议:目前人才签证细则还没有出台,对于哪类人才可以申请、签证的有效期、如何申请等,均无明确的规定。而且由于人才签证的发放涉及到人才的评估、审议等环境,办理程序将较为复杂。如果对发达国家开放十年多次往返签证,人才(尤其是环流型人才)来华短期工作就不需要申请人才签证。这种情况下,人才签证可与工作签证结合,在对人才进行综合评估后,人才签证可以作为更长时期的居留证明,同时也作为外国人才申请绿卡的资格证明。

9. 移民红利”在发达国家科技和经济领域的表现突出,中国需进一步开发移民红利

(1)“移民红利”在发达国家科技和经济领域的表现突出

蓝皮书指出,对移民比例高的国家而言,移民的经济贡献突出。如根据新加坡贸工部的统计,20世纪90年代的10年间,外籍人士对新加坡GDP增长的贡献度为41%,其中37%来自有专业技术的白领阶层。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发现,在美国,每年有大规模的移民进入,他们带来的专业技能、资金、文化和人力资源促进了美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蓝皮书援引美国政策国家基金会2014年6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在推动美国科学与工程领域发展的过程中,移民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反映在他们的得奖、研究、创业和教育等方面。”报告认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移民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尤其是1965年国会通过的《移民和国籍法》,废除了关于国籍来源配额的种族歧视条款,使美国向亚洲移民打开了大门;20世纪90年代通过的《移民法》,增加了与工作相关的绿卡发放数量。这些政策变化的结果就是美国吸引着全世界人才,并直接反映在美国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奖数量上。从1960年至2013年,美国有72名移民科学家得奖,占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1/4左右。

蓝皮书指出,移民已成为美国科研不可或缺的力量。蓝皮书研究发现:外国出生的人口只占美国总人口的14%,而他们获得的美国创新专利却占了总量的1/3。在美国的7大顶级癌症研究中心中,42%的研究人员出生于外国,其中得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移民科学家比例高达62%。在教育领域,2011年,美国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的全日制在校研究生中国际学生占71%;2011年,美国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国际学生占65%。在美国科学与工程领域拥有博士学位的就业者中,外国人比例从1993年的23%增至2010年的42%。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发现:在创业方面,移民表现尤为突出,移民创建了美国1/4的高科技公司。中国、印度和韩国是向美国输送移民创业家的前十位的主要国家。美国市值前50名的上市公司中,

有近一半是移民创建或共同创建。而在硅谷,36.4%人口出生于国外, 1/3初创企业是印度裔美国人创立。

蓝皮书援引英国《英中时报》报道指出,每7家英国企业中就有1家企业属于移民企业家。来自155个国家的海外移民在英国创办了企业,创业者人数接近50万。伦敦约有19万移民企业家,远比伯明翰(1.9万人)、贝尔法斯特(1.7万人)多。由于伦敦占据了多数的移民企业家资源,其获益也最多,其移民企业的数量为18.8万家,约为伯明翰的20倍。

(2)中国需要进一步开发“移民红利”

蓝皮书根据国家外专局的统计指出,2013年,境外来中国大陆工作的专家为61.2万人次,比2011年(52.9万人次)增加8.3万人次。2004~2013年,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家属4600多人取得中国“绿卡”。自2008年中国启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来,至2014年5月,有1306外籍人才及其家属以及各部委和省级人民政府推荐的高层次人才,获得中国“绿卡”。蓝皮书认为,外国高层次人才在科研、教育、产业创新等各个领域,在推动“中国创造”,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

我国外籍人才的比例还是比较低。据联合国估计,2013年居住在我国境内的外籍人员共84.85万人,占我国人口的0.06%,基本上为全世界最低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10.8%,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2%,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1.6%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1.2%。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指出,外籍人在中国的流动也有待提升。2013年,外国人入出境中国共5251万人次,比2012(5435万人次)、2011(5412万人次)均有所下降,降幅为3%~4%。而2013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入境达1.95亿人次,为外国人入出境人次的3.7倍,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每年都在增长,比2009年内地居民出入境9491万人次增长了106%。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建议,过去三十年,我国依靠破除限制国内人口流动的户籍、身份等障碍,收获了国内2亿多城乡人口流动的红利;随着我国越来越成为具有国际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中国应该进一步开放国际人才流动,开发世界“移民红利”推动未来30年的发展。

10. 中国吸引海外人才的政策成效明显

蓝皮书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各类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计划、政策的出台,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或者来华效果明显。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144.48万人,其中2013年有35.35万留学人员回国,同比增长

29.53%。2013年“千人计划”达4183人,同比增加861人。2013年,公安部批准1402人获得“绿卡”,比2012年的1202人增长16.6%,自2004年中国实施绿卡制度至2013年,获得绿卡人数达到7356人。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引用国家外专局的数据指出,2011年中国政府启动实施“外专千人计划”以来,有242名外国专家享受有关政策和待遇在华工作,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苏、湖北、浙江等发达地区;涉及工程材料、生命科学、环境、信息等专业领域。“外专千人计划”专家在出入境、居留、医疗、保险、住房、税收、薪酬等方面的保障政策逐步落实。

11. 海外侨胞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战略

蓝皮书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在新常态下,走向世界,助推世界和平发展合作的重要发展理念。从北京到经莫斯科到北欧、从北京经中亚到欧洲大陆,从东南沿海经东南亚、南亚到非洲大陆,“一带一路”贯穿整个欧亚非。从历史上中国移民的走向来看,“一带一路”正是华人走向世界的“路线图”,两千多年前中国人从长安出发经中亚走向欧洲,走出了“陆上丝绸之路”;从东南沿海冲破重重的巨浪“下南洋、走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蓝皮书研究指出,据统计,目前居住在东南亚的华侨华人约占海外6000万华侨华人的四分之三,以泰国、印尼、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居多,而这些国家正是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主力军。同时,改革开放后出去的934万国际移民中,有大部分在北美和欧洲,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推进,中亚和非洲的中国国际移民也在增加,他们已成为加强中欧、中非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将会在我国未来的“一带一路”战略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蓝皮书认为,中国的新华侨华人从业更加多元,经济科技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逐步融入当地主流社会,政治社会地位有所提高。这部分人才的自身素质和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中国软硬实力的转换具有独特的作用。他们既是国家“硬实力”的载体,如投资经商、创新创业等经济活动;也是国家“软实力”的载体,如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他们在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外资进入、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实现国际化、推动中外科技、文化交流、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和开展公共外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专家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国际人才的支撑。而“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他们在推进“一带一路”过程中具有天然的优势。首先他们具有中华血统,对中国具有一定的“母国”情怀;其次,他们在国内都有亲属,相

对了解中国文化,更容易融入中国社会,认同国内价值观。再次,他们中很多在中国还有产业基础,而且熟悉当地文化、环境、法律,甚至在当地也创立了企业,可以成为“一带一路”推进的重要节点。因此,中国应该积极发挥这一海外移民群体的优势,鼓励并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同时,应以更开放的眼光和广阔的胸襟,设立相应的途径,维护海外侨胞的合法利益,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祖国的关心和帮助,从而更自觉地为祖国做出贡献。

12. 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移民体系,开发好国际移民红利 蓝皮书及与会专家指出,要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来华人才移民体系,开发好国际移民红利。随着中国日渐成为最具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建立由签证、绿卡、入籍等政策构成的系统的人才移民政策体系,开辟来华移民的新时代,开发好国际人才来华的红利,将成为未来30年中国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移民体系吸引人才,体现的不只是一个身份、一张护照,还有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一个国家的机会和梦想,以及一个国家给予公民的尊重、机会、保障和福利,也是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的基础。

蓝皮书认为,目前我国主要采用外国人在中国就业、外国专家在中国工作、留学生回国和在华留学生、外国人在华永久居留申请等多种制度并立的行政管理模式,相互之间并没有衔接,不成体系。所谓系统的人才移民体系,即由签证、绿卡、入籍等构成的递进的政策体系,这一体系规范了国际人才的进入、工作、居留、成为公民的各个环节,是一整套引进、选拔、评估人才的招募机制,是世界各地顶尖人才来到中国寻求发展、发挥作用、做出贡献并且安家扎根所的基本保障和配套政策。其中,签证应对的是短期人才需要与流动,以及人才环流的行为,避免非长期需要的人才留下来成为负担;绿卡和入籍制度,则是欢迎长期需要的人才以及杰出人才永久性地流入并最终归化为本国人才。

蓝皮书建议移民体系建设的重点,一是加快来华留学签证与工作签证的衔接,从制度上放开留学生毕业在华工作的限制,设计来华留学毕业生在华寻找工作的临时签证,以及临时签证与工作签证的转换,畅通“在中国找工作——获得签证——申请绿卡——入籍成为中国人”的路径,留住来华留学生的优秀人才为我所用;二是加快研究制定《投资移民法》和《技术移民法》;三是设立专门的移民事务管理机构;四是完善经济移民制度,放开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五是完善包括非常规移民、亲属移民等相关移民制度。

13. 美国移民改革计划将对中国带来挑战,我国应积极探索技术移民事业,加强引进国外智力

1. 美国移民改革计划将对中国带来挑战

2014年12月,美国白宫新闻秘书办公室阐述了奥巴马移民法案的具体情况。其主要内容包括:

(1)新设“投资”移民签证 (投资创新企业、初创公司和技术),允许相应数额资金支持或在美收入的创业家们在美国创立并经营企业,若该企业稳步增长并为美国创造新的工作机会,则创业者有机会获得美国永久居留权。EB-5投资移民的绿卡名额将由每年约10000份增加至约14000份。H1B签证限额将从65000份提高到 115000份;H1-B签证持有人的配偶将能够在美国合法工作;而且H1-B雇员享有60天的换工作过渡期。

(2)取消部分职业移民种类的名额限制,取消国家年度名额限制。将在140000份职业移民年度限额中免除STEM专业博士和硕士毕业生,从美国高校STEM专业毕业的国际留学生将可直接申请绿卡。

(3)允许2011年12月31日入境的符合条件的非法移民获得“注册临时移民”以合法工作和出入境。同时将为符合条件非法移民提供比以往更快捷的五年入籍程序。

(4)免除注册临时移民的配偶和未婚子女的年度名额限制,与公民的配偶和子女同等对待。

蓝皮书认为,该法案的通过,将有助于美国保留住发展中在当地的优秀人才。2013年有约10.2万个亚洲出生的外籍人士通过职业移民申请获得绿卡。当前申请条件下,申请排期最长的为印度人和中国人。截至2014年11月1日,在等待职业移民绿卡的申请者中有超过7.8万人来自亚洲,主要来自印度、中国和韩国,此次改革将极大地减少包括中国在内的申请者的等待期。

蓝皮书认为,调整后移民法案对在美的中国、印度、韩国、日本、台湾和越南等国的STEM领域国际留学生提供更多申请绿卡的机会,目前中国是美国第一大留学生来源国,在美就读的27.4万学生中,STEM领域的学生占37%,意味着有超过10万的在美中国留学生毕业即可获得美国绿卡。同时,移民法案的调整也将使得目前在美国的130万亚裔非常规移民更加便利和快捷地入籍美国;也使得约有180万亚裔亲属移民申请人更快地获得与家人团聚的机会。

2. 我国应积极探索技术移民事业,加强引进国外智力

蓝皮书指出,随着中国的迅猛发展,中国面临的外国专家,乃至华侨华人、侨民、难民、非常规移民等国际移民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和越来复杂。解决这些问题,无论是法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民族学等单一学科,外国专家、公安部门、侨务部门、民政部门、外交部门等单一部门的力量都很难胜任。技术移民事业应运而生。技术移民事业是党和国家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吸引人才和资金,维护非传统安全,

增进国际流动人员融合,保障国际流动人员合法权益的一项综合事业。当技术移民成为一种事业以后,便有了完善的组织机构、法律、规章制度、人员责任等,从而使其具有组织的严密性,活动的系统性,人员的规范性,评价的制度性,时间的秩序性等。

刘国福教授认为,加大引进国外智力力度,需要积极探索技术移民事业。探索技术移民事业,要认真规划技术移民工作格局,健全技术移民管理体制,推动政府部门技术移民治理的法治化和服务化。

刘国福教授建议,我国应尽快推进技术移民立法工作。技术移民法推广于21世纪初。最近10多年,英国、 新加坡、法国、德国、日本、、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等国家和地区纷纷推出自己的技术移民法。中国必须在世界各国的移民法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否则,引进国外智力将在法制环境竞争先失一筹。

14. 移民融入问题越来越引起移民接收国的关注,我国应加强移民融入服务和非常规移民的管理,提升国际形象

(1)移民融入问题越来越引起移民接收国的关注

蓝皮书研究发现,移民占发达国家总人口的比例大多超过10%,如美国为14.3%,加拿大为20.7%,英国为12.4%,德国为11.9%,澳大利亚为27.7%,新加坡为42.9%。移民对这些国家的作用日益受重视,“移民后时代”的移民融入问题,也成为这些国家的关注重点。新加坡在2009年4月建立了国民融合理事会,推动和促进新加坡人、外来新移民以及外国人三者之间的融合。法国总理埃罗于2014年2月提出了“支持移民融入与防止歧视纲领”的计划,内容涉及帮助移民学习法语,防止移民歧视等28条措施。并设立融入的“部际代表”职务,负责内政部、教育部、就业部等部门工作的协调措施的执行。2014年,美国部分大学也开始推出了面向中国学生的“移民桥梁计划”(IU Immigration Bridge Program),帮助中国留学生快速融入美国社会、帮助他们毕业后就业等。2010年12月,德国柏林出台《融合法》,为移民参与社会事务提供法律基础。

(2)我国应加强移民融入服务和非常规移民的管理,提升国际形象

蓝皮书研究及与会专家指出,需要加强移民融入服务和非常规移民的管理,提升国际形象。

随着中国在非洲的人员的增加,非洲人民对中国的印象开始发生变化,大量非洲人为中国所吸引,到中国来发展。由于广州等地的气候与非洲相近,数十万非洲人集聚广州。

蓝皮书指出,大量外籍人士(包括大量非洲非常规移民)进入中国,在为繁荣经济、促进中国城市国际化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给城市管

理、社会稳定以及安全环境带来了挑战。蓝皮书建议我国应该正视国际移民带来的这一挑战。我国虽然还不算发达国家,但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越来越多的贫穷国家的移民将进入境内。因此,蓝皮书建议: 其一,正视移民给社会管理带来的挑战与风险,从思想观念和制度安排上,对外来移民及时做出相应的准备。

其二,对于合法、守法的外籍人士,以服务为主,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便利,增进国内公民与移民的相互理解,使其能尽快融入我们的社会,消除文化隔阂与排外情绪。

其三,借鉴国际经验,依法管理“三非”人员。治理“三非”外国人员和欢迎国际化人才并不矛盾。可借鉴其他国家处理“三非”的经验,分阶层对待“三非”人员,对工作时间短的“三非”人员依法遣返回国;同时加快完善外籍人才的管理,减少“运动式”地打击“三非”的活动,加强常态性管理。

2015年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发布 报告精读 | 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5)

2015年06月16日 13:41 来源:中国皮书网

1. 国际移民呈现相对集中的特征,亚洲人是国际移民最大群体,经济危机刺激了国际移民的流动

(1)国际移民呈现相对集中的特征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编写、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5)》援引联合国国际移民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2013年全球有2.32亿人口移民海外,而在1990年、2000年和2010年该数据分别是1.55亿、1.78亿、2.14亿。在2.32亿移民人口中,居住在发达国家的移民总数为1.36亿,占国际移民总数的58.6%;居住在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总数为0.96亿,占41.4%。2.32亿国际移民中,74%为20岁至64岁工作年龄段的移民。其中,1.19亿国际移民(约占总数的51.3%)居住在以下10个国家,依次是:美国(4578.5万)、俄罗斯(1104.8万)、德国(984.5万)、沙特阿拉伯(906.0万)、阿拉伯联合酋长国(782.7万)、英国(782.4万)、法国(743.9万)、加拿大(728.4万)、澳大利亚(646.9万)和西班牙(646.7万)。

(2)亚洲人成为国际移民的最大群体

2013年,出生在发展中国家而在其他的发展中国家生活的国际移民有8230万,出生于发展中国家而生活在发达国家的国际移民为8190万人。

亚洲人成为国际移民的最大群体,共有3800万亚洲人生活在其他洲。其中,有1900万亚洲人生活在欧洲,1600万亚洲人生活在北美洲,300万亚洲人生活在大洋洲。而出生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海外移民构成了国际移民的第二大群体,这部分国际移民大部分生活在北美洲,有2600万人。

(3)欧洲和亚洲是最主要的国际移民目的地

欧洲和亚洲的海外移民占世界移民的2/3。2013年,欧洲成为全球移民首选的移民地区,有7200万海外移民生活在欧洲,而生活在亚洲的海外移民有7100万。2000~2013年的13年间,亚洲的国际移民数量增长了2000万,这主要是由于亚洲西部的石油生产国和东南亚新兴经济体(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等)对外国劳工的需求大量增加。

(4)经济危机刺激了国际移民流动

蓝皮书认为,2008年的经济危机对移民流动的影响深远,2010年以后国际移民年均增量为600万人,较2000~2010年的年均增量多了240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济危机下移民跨国流动加速。

从欧洲国家来讲,遭受经济重创的国家,例如希腊、爱尔兰和西班牙,遭遇了大规模的移民迁出,2010-2012年移民迁出数量分别为60372人、94586人、222928人。而经济状况较好的国家如德国、英国,则吸引了更多的外来移民,移民迁入数量分别为741450人、643808人。

2. 中国的出境人员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客源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援引世界旅游组织数据指出,自从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年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而入境旅游人数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下降。2013年我国出境旅游接近1亿人次,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客源国。我国的境外旅游消费达1020亿美元,超过美国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一;而同年,我国入境旅游1.29亿人次,旅游外汇收入480亿美元,旅游服务贸易逆差达到540亿美元。据相关专业人士估计,2014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将达1.15亿人次,同比增长17.5%;出境旅游花费将达到1550亿美元,同比增长20.8%,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将超1000亿美元。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旅游服务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 蓝皮书指出,随着中国游客出境游的增加,北美、欧盟等地均加大签证的便利程度,吸引中国游客。据美国官方提供的数据,2013年共有180万中国公民前往美国,大部分为赴美旅游和留学,为美国经济做出了211亿美元的贡献,同时为其增加10.9万个工作岗位,预计到2021年,该数字将会跃升至每年850亿美元。因此,2014年11月APEC期间,中美双方达成协议,同意为对方公民颁发有效期最长为10年的商务、旅游签证,这将进一步刺激中国人赴美旅游。

蓝皮书指出,2013年申请前来申根地区国家访问的外国人签证申请量高达1720万份,比2009年的1020万份增长了约68%。其中,来自中国的申请量约150万份,是欧盟申根区的第三大客源国。截至2014年9月,英国政府颁发的旅行类签证数增长至19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旅行签证总数增长最大的为中国公民(增加了36342,比去年同比增加13%)。2013年,法国巴黎接待游客人数达2930万,创下历史新高。其中亚洲人占外国游客总数的19.5%。在巴黎大区接待的所有外国游客中,中国游客的增长数量排在第一位。2013年巴黎大区的中国游客数量较2012年增幅达50%,为90万人次。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专家认为,随着中国游客旅行欧美国家的日益升温,可以预见欧美国家简化签证申请手续的举措将会进一步吸引中国游客赴欧美旅游,并促进当地旅游业持续增长。

3. 中国移民美国人数连续两年递减,美国对移民的吸引力出现减弱现象

蓝皮书研究发现,近两年中国大陆获得美国永久居留权的人数呈递减趋势。2011年取得永久居留权的人数为87016人,2012年减少到81784

人,2013年比2012年减少了9986人,下降到71798人,降幅为12.2%。中国大陆获得美国永久居留证的数量占当年颁发的永久居留证总数的

7.2%,呈下降趋势。2013年,来自中国大陆的通过职业技能而获得永久居留权的人数有20245人,占年度永久居留权总数的28.2%;比上一年度增加2041人,比重提高了4.9%(2012年为23.3%)。

蓝皮书研究发现,美国对移民的吸引力出现减弱现象。2013年中国入籍美国的人数为35387人,比2012年度增加3519人,增幅为11%。中国新入籍人口占美国新增户籍人口总数779929的4.5%,仅次于墨西哥(99385),印度(49897),菲律宾(43489),多明尼加共和国(39590)。根据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放弃公民身份的美国人或缴回绿卡的长期居民人数达到2999人,比2012年的932人增加了221%,创历史新高。在这 2999人中,华裔的人数在180~190人左右,比例约为6%。

4. 中国向主要发达国家移民人数基本保持稳定

蓝皮书指出,我国华侨华人总数约为6000万人,中国国际移民群体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外移民群体。中国移民的主要目的地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国家。中国向主要发达国家移民人数保持稳定。2013年,获得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三国永久居留权的中国人分别约为71798人、34000人、27334人,总数为13.3万人。

(1) 中国是美国永久居留移民第二大来源国

蓝皮书研究发现,美国是中国海外移民首选的移民目的地国。

2000~2013年,获得美国永久居留权的中国大陆人口约为90.3万人。近三年中国大陆获得美国永久居留权的人数呈递减趋势。2011年取得永久居留权的人数为87016人,2012年减少到81784人,2013年比2012年减少了9986人,下降到71798人,降幅为12.2%。中国大陆获得美国永久居留证的数量占当年颁发的永久居留证总数的7.2%。虽然呈下降趋势,但仍然排在第二位,仅次于墨西哥。

蓝皮书还指出2013年,来自中国大陆的通过职业技能而获得永久居留权的人数有20245人,占年度永久居留权总数的28.2%;比上一年度增加2041人,比重也提高了4.9%(2012年为23.3%)

(2)中国依然是加拿大永久居民最大来源国之一

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显示:2013年有近34000名中国人成为加拿大永久居民。在过去15年里,中国一直是加拿大永久居民最大来源国之一。2001年到2011年10年间,在加拿大,出生于中国的移民人数增长了63.9%,由2001年的332825人增长至2011年的545535人,中国成为加拿大第二大移民来源国(地区)。2011年数据表明,超过49%(267780人)的中国移民居住在安大略省,其中84%(224915人)

居住在大多伦多地区;30.7%(167535人)的中国移民居住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其中95%(159200人)居住在大温哥华地区。

(3)中国持续第二年成为英国第一大移民来源国

蓝皮书研究显示:2012年,中国首次超过印度等国家,成为英国的最大移民来源国,当年进入英国并居住在英国的中国人为4万人,占英国外来移民人口的8.7%。其他国家依次为印度(3.7万)、波兰(2.9万)、美国(2.9万)和澳大利亚(2.7万)。截至2012年12月,在英国的中国移民总数为41~43万人。2013年中国再次成为英国外来移民的最大来源国,共有4.6万人,占外来移民总数的9%,其他国家依次为西班牙(3.3万人),印度(3.3万人),澳大利亚(2.9万人),波兰(2.7万人)。 2010~2013年,新入籍英国的中国人维持在7000人左右。

蓝皮书研究指出,2013年获得英国永久居留权的人数共计154689人,2013年取得永久居留权的中国人达7244人,为第四大取得永久居留权居民来源国,仅次于印度(26198人),巴基斯坦(18095人),尼日利亚(7699人)。2012年,英国政府批准了419个投资移民签证,中国是仅次于俄罗斯(101份)的第二大投资移民来源国,共有95人获得了投资移民签证,比2011年39人增加了1.4倍。

(4)中国成为澳大利亚除技术移民外其他各移民类别的最大来源国 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研究显示:2013~2014年澳大利亚共颁发了19万个永久居留签证,其中27334个永久签证为中国人持有,占总数的14.4%。

蓝皮书指出,过去10多年,中国移民澳大利亚的人数一直在稳步上升。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投资移民来源国,第二大技术移民来源国,第一大国际学生来源国,第一大商务交流来源国,第一大国际游客来源国。 澳大利亚重要投资者签证有九成发给了中国公民。2012年11月,澳大利亚政府在商业创新与投资项目里新增重要投资者签证

(Significant Investor Visa, SIV)。自2012年11月至2014年9月,286个重要投资者签证被颁发给申请者,给澳大利亚经济注入了14.3亿澳元的资金。中国是重要投资者签证项目的首要输出国,90.5%的签证持有者来自中国。 为了进一步吸引高端投资者,2014年10月14日,澳大利亚移民局推出“高端投资者签证”。蓝皮书认为,该签证的推出,也为中国移民者提供了新的渠道。

2013~2014年度,获得澳大利亚积分制技术移民签证的中国人共8340人(约占总数的11.2%),比2012~2013年度增加310人;经济危机后,自2011年起,获得澳大利亚积分制技术移民签证的中国人数量连续三年增长。

2013~2014年度澳大利亚国际留学生数量持续增长,颁发留学签证总数达292060份,比2012~2013年留学生签证总数(259278份)增加了12.6%。中国仍然是澳大利亚国际留学生的最大生源国,有60315位中国人获得留学签证,比上一年增加11.7%,占该类签证总数的20.7%;其他留学生生源国依次为印度、韩国、越南与巴西。

蓝皮书认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中产阶级以及商务人士关注澳大利亚。2013~2014年度,约有400万(3969215名)游客获得来澳大利亚的旅游签证,较2012~2013年间颁发的旅游签证数(3728879份)增长了6.4%。中国游客获澳大利亚旅游签证数为549458份,较2012~13年增长了16.1%,占旅游签证总数的13.8%,超越英国成为第一大游客来源国。 2013~2014年度,澳大利亚共颁发了434024份短期商务签证,较上一年度减少29535份,其中75399份颁发给中国人,比上两个年度有所减少,但中国仍是第一大来源国。蓝皮书认为,2014年2月7日澳大利亚移民和公民部针对中国商务人士开放了三年有效、多次入境的签证政策,这一政策将为中国商务人士提供极大的便利,减轻处理中国签证申请的工作量,将促进中澳之间的商务交流活动。

(5) 中国是对日本国际人员流动最多的国家

蓝皮书研究发现,日本民族虽然非常保守,但为适应全球化发展,近些年也在接受移民方面有一些改革措施。如2010年1月,日本法务省提出日本吸引外国“高级人才优遇制度”,实施“积分制”来引进人才。2011年6月确定了积极吸纳拥有特殊知识和技能的外国人才的方针。2012年7月正式出台了吸引优秀科技人才的评分政策。2014年6月12日,日本参议院通过新修正案,规定拥有符合资格高级技术的外国人,住满3年就可以申请永久居留权。

蓝皮书指出,中国(含台湾、香港)是对日国际人员流动最多的国家,“新规入国”的中国人占“新规入国”的外国人总数的四成。2013年,新到日本的中国人共计983268人,其中,赴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有24583人,占总数的35.1%,比2012年减少1971人;到日本旅游的中国游客共计890265人,占2013年新进日本中国人数的绝大部分。2013年已定居日本的中国人共计649078人,占定居日本外国人总数的31.4%。2013年定居日本的中国人数较2012年减少0.5%(-3517人),为2009年以来最低值。其中已获得永久居留身份的中国人数达204927人,较2012年增长了12969人。获得特殊永久居留身份人数为1963人。2013年,在日本进行中到长期学习的中国留学生人数为107435人,占外国中长期留学生总数的55.6%。定居日本人数仅次于中国的其他国家分别为韩国(519740人,25.2%),菲律宾(209183人,10.1%),巴西(181317人,8.8%),越南(72256人,3.5%)。

5. 投资移民将继续成为重要移民群体,对我国不会构成直接冲击

(1)中国赴美投资移民出现快速增长

通过投资签证(EB-5 visa)移民美国的中国公民稳定增长。 2014财年度,美国发放的投资移民签证名额为10692份,其中来自中国的移民有9128份,比2013年度增加2878份,增长46.0%;。中国目前为美国投资移民最大来源国,中国大陆公民获得EB-5签证的人数比例从2008年的26.7%增长到85.4%,并且近三年均保持在85%以上。

蓝皮书认为,美国非常重视EB-5项目,未来该项目将获得持续支持。美国移民局局长Leon Rodriguez先生表示,仅在2014年EB-5项目就创造了55亿美元的投资机会。所以,该项目对美国来说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投资移民项目办公室主任Colucci主任也对2014年EB-5的发展给予了肯定,并概括了2015财政年移民局的三大计划,包括:提高和扩大客户服务,提供高质量服务,加强EB-5项目的完善性。2015年9月,EB-5法案将再次面临法案的存续问题,这将促使两党暂时放下彼此政见分歧,重新审视及评估EB5法案在美国未来长期经济复苏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及其价值,届时配额问题或将随该法案永久化、签证发放由一万张签证变为一万个家庭等多项改革政策而迎刃而解。

(2)投资移民将继续是重要的移民群体,对我国不会构成直接冲击

蓝皮书研究预测,投资移民将继续是重要的移民群体。主要原因包括:

其一,投资移民与其它移民方式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蓝皮书以美国为例,EB-5投资移民与其他移民条件相比,具有面试成功率高、取证时间短、资金安全、无学历语言、年龄限制、可以享受当地的福利、子女可以和当地人一样的教育条件等,这些优势是中国人选择通过投资方式而移民的重要原因。

其二,国内对于居民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限制逐步放松将扩大海外投资渠道。从2007年开始,外管局将个人年度换汇额度从2万美元调至5万美元,同时温州、上海等地个人海外直接投资试点也在不断推进。2014年11月,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称,自贸区将允许合格的个人投资者,开设个人资本账户。自贸区允许个人开设资本账户,也将进一步扩大中国公民海外投资渠道。

蓝皮书指出,受国内经济、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人移民的需求相对较为旺盛;同时由于美国等国家大幅调整移民政策,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海外移民的数量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但是,由于中国人口

基数大,外迁移民占人口总数的比重并不大,对人口规模和结构不会构成直接冲击。

6. 来华移民成新热点,中国开始成为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 蓝皮书指出,来华移民成为新热点,中国开始成为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近年来,中国国际形象逐步提升,中国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蓝皮书援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按照购买力平价衡量,在2014年,中国超越了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在此背景下,来华追逐“中国梦”是已成为国际移民潮的新趋势。据联合国估计,2013年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籍人士为84.85万人,近十多年的年均增长率为

3.9%,比1990~2000年的3.0%有所提高。 蓝皮书认为,中国对国际移民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

蓝皮书援引英国汇丰集团2014年10月公布的《外派人员调查报告2014》(《Expat Explorer Report 2014》) 显示,在“最吸引外籍人士居住的国家或地区”排名中,中国总体排名位列第三,仅次于瑞士和新加坡,超过了美国、日本、法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较低的生活成本,中国正在成为越来越具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地国。在对外籍人士的调查中,中国在经济状况指标(包括收入、财富和可支配收入等)上排名第一;在对当地经济满意度的调查中,中国名列前五。调查发现,从薪酬收入来看,亚洲是最受外籍人士欢迎的地区,其年薪超过25万美元的外籍人士的比例差不多是欧洲的三倍(亚洲为14%,欧洲为5%)。中国是亚洲地区最受外籍人士青睐的国家,中国的外籍人士年薪超过25万美元的几率是全球平均值的4倍多(中国为29%,全球的平均比例为7%)。

7. 中国国际移民在带动中国企业国际化等方面的作用正在凸显 蓝皮书认为,随着中国高净值国际移民在全球配置资产渐成趋势,为其服务的金融机构也加速在海外布局,为高净值移民进行海外投资和资产配置服务。大量高净值移民向海外流动,客观上带动了国内金融机构及地产公司等资产配置机构的全球化,也为这些机构和公司国际化提供了人才支撑;而反过来,金融机构和地产公司国际化,也会促进当地的金融服务、地产业务更加具有中国元素,为当地中国国际移民带来便利。

蓝皮书援引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发布的外国客户在美置业报道,截至2014年3月的一年间,中国人共计花费220亿美元在美国买房,环比增长72%,超过其他所有外国客户群体。中国人在美国买房的成交价中值为每套52.3万美元,而全美现房成交价中值为19.9万美元。蓝皮书认为,伴随着中国移民的大规模涌入,美国、英国地产正在复苏,国内房地产公司也开始涉足国际地产。2013年,复星集团以6450万英

镑收购伦敦金融城Lloyds Chambers办公楼;当年10月,又以7.25亿美元收购位于美国纽约的大通曼哈顿银行总部大楼,即第一大通曼哈顿广场。2014年9月,复星地产收购了日本IDERA资产管理公司,间接收购了日本东京天王洲花旗银行中心。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认为,中国投资移民带动对外直接投资,在降低人民币升值压力、抵消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贬值风险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由于中国投资移民通常是“移民不移居”,其资本和移民身份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因此,投资移民的业务和事业依然在国内,即使获得了移民身份,也没有放弃中国国籍,移民身份也有利于其经营跨国业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经贸的国际化。另外,第三代移民潮移民的知识水平都比较高,他们了解中国的情况,在讲好中国故事、重塑中国移民的国际形象等方面也正在发挥作用。

8. 10年有效签证政策将有效减少海外移民人数,建议将此签证便利化措施推广至更多国家

蓝皮书研究指出:十八大以后,在我国政府和其他国家积极推动下,我国公民出境的签证便利化速度明显加快。截止到2014年12月,有93个国家与中国签订了免签协议,其中十八大以来生效的有21个,2014年生效的有16个;中国已与39个国家签订简化签证手续协定,协定数量达到53个。截止2014年9月,给予我国公民落地签证待遇的国家和地区有36个,给予免签入境的国家和地区已有8个。中国护照“含金量”有了明显提高。

2014年APEC会议期间,中美双方给予对方公民最长十年有效期的多次往返签证,这一措施获得广泛的社会好评。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专家认为,美国向中国公民发放10年有效签证,我国公民在10年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需要办理签证,往返美国十分便利,相当于发放了10年的美国“绿卡”。相比之下,移民美国的吸引力将开始下降。这将一定程度上减少我国人才和资金流向美国产生的负面效应。

另一方面,蓝皮书认为,这一措施也方便促进美国学生来华交流、学习,有助于我国吸引全球优秀人才。目前,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纷纷对我国实现签证有效期延长、缩短签证办理时间等措施,我国可以积极与世界各国谈判,不仅努力争取他国给予我国公民更多出入境便利待遇,也相应地给予他国更多便利措施。可以借用美国的模式,对于已经给予中国公民免签、落地签、延长签证有效期等便利化措施的国家,将相应的便利反向给予对方国家。如加拿大等已经单方面给予中国公民10年多次往返签证的国家,我国也应对等给予加拿大公民10年多次往返签证,这样的往返签证将大大缓解外籍人才来华的不便,简化签证的繁琐程序。

蓝皮书建议:目前人才签证细则还没有出台,对于哪类人才可以申请、签证的有效期、如何申请等,均无明确的规定。而且由于人才签证的发放涉及到人才的评估、审议等环境,办理程序将较为复杂。如果对发达国家开放十年多次往返签证,人才(尤其是环流型人才)来华短期工作就不需要申请人才签证。这种情况下,人才签证可与工作签证结合,在对人才进行综合评估后,人才签证可以作为更长时期的居留证明,同时也作为外国人才申请绿卡的资格证明。

9. 移民红利”在发达国家科技和经济领域的表现突出,中国需进一步开发移民红利

(1)“移民红利”在发达国家科技和经济领域的表现突出

蓝皮书指出,对移民比例高的国家而言,移民的经济贡献突出。如根据新加坡贸工部的统计,20世纪90年代的10年间,外籍人士对新加坡GDP增长的贡献度为41%,其中37%来自有专业技术的白领阶层。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发现,在美国,每年有大规模的移民进入,他们带来的专业技能、资金、文化和人力资源促进了美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蓝皮书援引美国政策国家基金会2014年6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在推动美国科学与工程领域发展的过程中,移民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反映在他们的得奖、研究、创业和教育等方面。”报告认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移民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尤其是1965年国会通过的《移民和国籍法》,废除了关于国籍来源配额的种族歧视条款,使美国向亚洲移民打开了大门;20世纪90年代通过的《移民法》,增加了与工作相关的绿卡发放数量。这些政策变化的结果就是美国吸引着全世界人才,并直接反映在美国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奖数量上。从1960年至2013年,美国有72名移民科学家得奖,占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1/4左右。

蓝皮书指出,移民已成为美国科研不可或缺的力量。蓝皮书研究发现:外国出生的人口只占美国总人口的14%,而他们获得的美国创新专利却占了总量的1/3。在美国的7大顶级癌症研究中心中,42%的研究人员出生于外国,其中得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移民科学家比例高达62%。在教育领域,2011年,美国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的全日制在校研究生中国际学生占71%;2011年,美国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国际学生占65%。在美国科学与工程领域拥有博士学位的就业者中,外国人比例从1993年的23%增至2010年的42%。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发现:在创业方面,移民表现尤为突出,移民创建了美国1/4的高科技公司。中国、印度和韩国是向美国输送移民创业家的前十位的主要国家。美国市值前50名的上市公司中,

有近一半是移民创建或共同创建。而在硅谷,36.4%人口出生于国外, 1/3初创企业是印度裔美国人创立。

蓝皮书援引英国《英中时报》报道指出,每7家英国企业中就有1家企业属于移民企业家。来自155个国家的海外移民在英国创办了企业,创业者人数接近50万。伦敦约有19万移民企业家,远比伯明翰(1.9万人)、贝尔法斯特(1.7万人)多。由于伦敦占据了多数的移民企业家资源,其获益也最多,其移民企业的数量为18.8万家,约为伯明翰的20倍。

(2)中国需要进一步开发“移民红利”

蓝皮书根据国家外专局的统计指出,2013年,境外来中国大陆工作的专家为61.2万人次,比2011年(52.9万人次)增加8.3万人次。2004~2013年,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家属4600多人取得中国“绿卡”。自2008年中国启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来,至2014年5月,有1306外籍人才及其家属以及各部委和省级人民政府推荐的高层次人才,获得中国“绿卡”。蓝皮书认为,外国高层次人才在科研、教育、产业创新等各个领域,在推动“中国创造”,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

我国外籍人才的比例还是比较低。据联合国估计,2013年居住在我国境内的外籍人员共84.85万人,占我国人口的0.06%,基本上为全世界最低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10.8%,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2%,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1.6%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1.2%。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指出,外籍人在中国的流动也有待提升。2013年,外国人入出境中国共5251万人次,比2012(5435万人次)、2011(5412万人次)均有所下降,降幅为3%~4%。而2013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入境达1.95亿人次,为外国人入出境人次的3.7倍,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每年都在增长,比2009年内地居民出入境9491万人次增长了106%。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建议,过去三十年,我国依靠破除限制国内人口流动的户籍、身份等障碍,收获了国内2亿多城乡人口流动的红利;随着我国越来越成为具有国际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中国应该进一步开放国际人才流动,开发世界“移民红利”推动未来30年的发展。

10. 中国吸引海外人才的政策成效明显

蓝皮书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各类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计划、政策的出台,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或者来华效果明显。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144.48万人,其中2013年有35.35万留学人员回国,同比增长

29.53%。2013年“千人计划”达4183人,同比增加861人。2013年,公安部批准1402人获得“绿卡”,比2012年的1202人增长16.6%,自2004年中国实施绿卡制度至2013年,获得绿卡人数达到7356人。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引用国家外专局的数据指出,2011年中国政府启动实施“外专千人计划”以来,有242名外国专家享受有关政策和待遇在华工作,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苏、湖北、浙江等发达地区;涉及工程材料、生命科学、环境、信息等专业领域。“外专千人计划”专家在出入境、居留、医疗、保险、住房、税收、薪酬等方面的保障政策逐步落实。

11. 海外侨胞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战略

蓝皮书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在新常态下,走向世界,助推世界和平发展合作的重要发展理念。从北京到经莫斯科到北欧、从北京经中亚到欧洲大陆,从东南沿海经东南亚、南亚到非洲大陆,“一带一路”贯穿整个欧亚非。从历史上中国移民的走向来看,“一带一路”正是华人走向世界的“路线图”,两千多年前中国人从长安出发经中亚走向欧洲,走出了“陆上丝绸之路”;从东南沿海冲破重重的巨浪“下南洋、走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蓝皮书研究指出,据统计,目前居住在东南亚的华侨华人约占海外6000万华侨华人的四分之三,以泰国、印尼、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居多,而这些国家正是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主力军。同时,改革开放后出去的934万国际移民中,有大部分在北美和欧洲,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推进,中亚和非洲的中国国际移民也在增加,他们已成为加强中欧、中非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将会在我国未来的“一带一路”战略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蓝皮书认为,中国的新华侨华人从业更加多元,经济科技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逐步融入当地主流社会,政治社会地位有所提高。这部分人才的自身素质和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中国软硬实力的转换具有独特的作用。他们既是国家“硬实力”的载体,如投资经商、创新创业等经济活动;也是国家“软实力”的载体,如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他们在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外资进入、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实现国际化、推动中外科技、文化交流、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和开展公共外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专家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国际人才的支撑。而“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他们在推进“一带一路”过程中具有天然的优势。首先他们具有中华血统,对中国具有一定的“母国”情怀;其次,他们在国内都有亲属,相

对了解中国文化,更容易融入中国社会,认同国内价值观。再次,他们中很多在中国还有产业基础,而且熟悉当地文化、环境、法律,甚至在当地也创立了企业,可以成为“一带一路”推进的重要节点。因此,中国应该积极发挥这一海外移民群体的优势,鼓励并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同时,应以更开放的眼光和广阔的胸襟,设立相应的途径,维护海外侨胞的合法利益,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祖国的关心和帮助,从而更自觉地为祖国做出贡献。

12. 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移民体系,开发好国际移民红利 蓝皮书及与会专家指出,要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来华人才移民体系,开发好国际移民红利。随着中国日渐成为最具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建立由签证、绿卡、入籍等政策构成的系统的人才移民政策体系,开辟来华移民的新时代,开发好国际人才来华的红利,将成为未来30年中国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移民体系吸引人才,体现的不只是一个身份、一张护照,还有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一个国家的机会和梦想,以及一个国家给予公民的尊重、机会、保障和福利,也是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的基础。

蓝皮书认为,目前我国主要采用外国人在中国就业、外国专家在中国工作、留学生回国和在华留学生、外国人在华永久居留申请等多种制度并立的行政管理模式,相互之间并没有衔接,不成体系。所谓系统的人才移民体系,即由签证、绿卡、入籍等构成的递进的政策体系,这一体系规范了国际人才的进入、工作、居留、成为公民的各个环节,是一整套引进、选拔、评估人才的招募机制,是世界各地顶尖人才来到中国寻求发展、发挥作用、做出贡献并且安家扎根所的基本保障和配套政策。其中,签证应对的是短期人才需要与流动,以及人才环流的行为,避免非长期需要的人才留下来成为负担;绿卡和入籍制度,则是欢迎长期需要的人才以及杰出人才永久性地流入并最终归化为本国人才。

蓝皮书建议移民体系建设的重点,一是加快来华留学签证与工作签证的衔接,从制度上放开留学生毕业在华工作的限制,设计来华留学毕业生在华寻找工作的临时签证,以及临时签证与工作签证的转换,畅通“在中国找工作——获得签证——申请绿卡——入籍成为中国人”的路径,留住来华留学生的优秀人才为我所用;二是加快研究制定《投资移民法》和《技术移民法》;三是设立专门的移民事务管理机构;四是完善经济移民制度,放开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五是完善包括非常规移民、亲属移民等相关移民制度。

13. 美国移民改革计划将对中国带来挑战,我国应积极探索技术移民事业,加强引进国外智力

1. 美国移民改革计划将对中国带来挑战

2014年12月,美国白宫新闻秘书办公室阐述了奥巴马移民法案的具体情况。其主要内容包括:

(1)新设“投资”移民签证 (投资创新企业、初创公司和技术),允许相应数额资金支持或在美收入的创业家们在美国创立并经营企业,若该企业稳步增长并为美国创造新的工作机会,则创业者有机会获得美国永久居留权。EB-5投资移民的绿卡名额将由每年约10000份增加至约14000份。H1B签证限额将从65000份提高到 115000份;H1-B签证持有人的配偶将能够在美国合法工作;而且H1-B雇员享有60天的换工作过渡期。

(2)取消部分职业移民种类的名额限制,取消国家年度名额限制。将在140000份职业移民年度限额中免除STEM专业博士和硕士毕业生,从美国高校STEM专业毕业的国际留学生将可直接申请绿卡。

(3)允许2011年12月31日入境的符合条件的非法移民获得“注册临时移民”以合法工作和出入境。同时将为符合条件非法移民提供比以往更快捷的五年入籍程序。

(4)免除注册临时移民的配偶和未婚子女的年度名额限制,与公民的配偶和子女同等对待。

蓝皮书认为,该法案的通过,将有助于美国保留住发展中在当地的优秀人才。2013年有约10.2万个亚洲出生的外籍人士通过职业移民申请获得绿卡。当前申请条件下,申请排期最长的为印度人和中国人。截至2014年11月1日,在等待职业移民绿卡的申请者中有超过7.8万人来自亚洲,主要来自印度、中国和韩国,此次改革将极大地减少包括中国在内的申请者的等待期。

蓝皮书认为,调整后移民法案对在美的中国、印度、韩国、日本、台湾和越南等国的STEM领域国际留学生提供更多申请绿卡的机会,目前中国是美国第一大留学生来源国,在美就读的27.4万学生中,STEM领域的学生占37%,意味着有超过10万的在美中国留学生毕业即可获得美国绿卡。同时,移民法案的调整也将使得目前在美国的130万亚裔非常规移民更加便利和快捷地入籍美国;也使得约有180万亚裔亲属移民申请人更快地获得与家人团聚的机会。

2. 我国应积极探索技术移民事业,加强引进国外智力

蓝皮书指出,随着中国的迅猛发展,中国面临的外国专家,乃至华侨华人、侨民、难民、非常规移民等国际移民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和越来复杂。解决这些问题,无论是法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民族学等单一学科,外国专家、公安部门、侨务部门、民政部门、外交部门等单一部门的力量都很难胜任。技术移民事业应运而生。技术移民事业是党和国家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吸引人才和资金,维护非传统安全,

增进国际流动人员融合,保障国际流动人员合法权益的一项综合事业。当技术移民成为一种事业以后,便有了完善的组织机构、法律、规章制度、人员责任等,从而使其具有组织的严密性,活动的系统性,人员的规范性,评价的制度性,时间的秩序性等。

刘国福教授认为,加大引进国外智力力度,需要积极探索技术移民事业。探索技术移民事业,要认真规划技术移民工作格局,健全技术移民管理体制,推动政府部门技术移民治理的法治化和服务化。

刘国福教授建议,我国应尽快推进技术移民立法工作。技术移民法推广于21世纪初。最近10多年,英国、 新加坡、法国、德国、日本、、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等国家和地区纷纷推出自己的技术移民法。中国必须在世界各国的移民法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否则,引进国外智力将在法制环境竞争先失一筹。

14. 移民融入问题越来越引起移民接收国的关注,我国应加强移民融入服务和非常规移民的管理,提升国际形象

(1)移民融入问题越来越引起移民接收国的关注

蓝皮书研究发现,移民占发达国家总人口的比例大多超过10%,如美国为14.3%,加拿大为20.7%,英国为12.4%,德国为11.9%,澳大利亚为27.7%,新加坡为42.9%。移民对这些国家的作用日益受重视,“移民后时代”的移民融入问题,也成为这些国家的关注重点。新加坡在2009年4月建立了国民融合理事会,推动和促进新加坡人、外来新移民以及外国人三者之间的融合。法国总理埃罗于2014年2月提出了“支持移民融入与防止歧视纲领”的计划,内容涉及帮助移民学习法语,防止移民歧视等28条措施。并设立融入的“部际代表”职务,负责内政部、教育部、就业部等部门工作的协调措施的执行。2014年,美国部分大学也开始推出了面向中国学生的“移民桥梁计划”(IU Immigration Bridge Program),帮助中国留学生快速融入美国社会、帮助他们毕业后就业等。2010年12月,德国柏林出台《融合法》,为移民参与社会事务提供法律基础。

(2)我国应加强移民融入服务和非常规移民的管理,提升国际形象

蓝皮书研究及与会专家指出,需要加强移民融入服务和非常规移民的管理,提升国际形象。

随着中国在非洲的人员的增加,非洲人民对中国的印象开始发生变化,大量非洲人为中国所吸引,到中国来发展。由于广州等地的气候与非洲相近,数十万非洲人集聚广州。

蓝皮书指出,大量外籍人士(包括大量非洲非常规移民)进入中国,在为繁荣经济、促进中国城市国际化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给城市管

理、社会稳定以及安全环境带来了挑战。蓝皮书建议我国应该正视国际移民带来的这一挑战。我国虽然还不算发达国家,但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越来越多的贫穷国家的移民将进入境内。因此,蓝皮书建议: 其一,正视移民给社会管理带来的挑战与风险,从思想观念和制度安排上,对外来移民及时做出相应的准备。

其二,对于合法、守法的外籍人士,以服务为主,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便利,增进国内公民与移民的相互理解,使其能尽快融入我们的社会,消除文化隔阂与排外情绪。

其三,借鉴国际经验,依法管理“三非”人员。治理“三非”外国人员和欢迎国际化人才并不矛盾。可借鉴其他国家处理“三非”的经验,分阶层对待“三非”人员,对工作时间短的“三非”人员依法遣返回国;同时加快完善外籍人才的管理,减少“运动式”地打击“三非”的活动,加强常态性管理。


相关文章

  • 中国PR!中国试行华裔卡:事实承认双重国籍 太方便了!
  • 随着10年签证的推出,加拿大华人回国已经非常方便了,但毕竟还有很多限制,比如一次入境时间有限制.想在中国工作不容易.购买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等都有问题.现在又一个好消息来了,专门针对海外华人的"华裔卡"已经在北京推出试 ...查看


  • 留学的真相是什么?大数据告诉你.
  • 让我们先看一组数据-- 以上三组数据,分别展现了中国留学生就读的学业阶段,就读的类型,以及移民或者就业的意向. 你可能会问,这些数据对我有什么用?没错,虽然看起来这些大数据和我们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有了大数据,我们才能对中国基本留学政策状 ...查看


  • 席卷全球的猎狐行动
  • 中央纪委曾通报,仅2013年中秋和国庆两个假期,出境的公职人员中就有1100人没有按时返回,其中714人确定为外逃.2014年2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法治蓝皮书预警,认为前期已经有关系人和资金在境外的,外逃机会将会增大.这就是说,腐败分子不会 ...查看


  • 生活了14年,因雾霾不得不给北京写最后一封"情书"
  • 环境污染.教育质量和食品安全已成为促成中国第三次移民潮的几大主要动因. 正和岛 · 2017/01/26 12:31 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烦恼凸显出来.其中,最受全民关注的非"雾霾"莫属.雾霾严重时 ...查看


  • 2014年放假安排时间表 除夕夜被除名
  • 字号 | 2013年12月11日 20:05    已有83743人阅读 588 导 读 2014年放假安排时间表正式出炉,春节国庆调休7天,除夕夜被除名.不放假.其中,春节放假安排将法定假日改为初一至初三,原为除夕至初二,清明五一端午中秋 ...查看


  • 中国传播学交叉研究成果及资料
  • 中国传播学交叉研究成果及资料 邵培仁主编的<21世纪媒介理论丛书>和<传媒与设计研究丛书>介绍 浙江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邵培仁教授主编的<21世纪媒介理 ...查看


  • 大学生出国留学现状
  • 文献综述 题目 大学生出国留学现状 姓名 章丹言 学号 16123873 目录 文献综述评分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前言 .......... ...查看


  •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 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 深圳连续3年位居内地榜首 与去年一样,广东今年依旧2个城市进入前十:深圳排名第二,广州位居第六.这是深圳连续3年排名全国第二,居内地城市榜首.广州则从2006年起,一直徘徊在第5名和第6名. 广东其他城市中,佛山排名1 ...查看


  • 今年有多少中国学生去美国?[2016年门户开放报告]发布
  • <2016年门户开放报告>发布现场 北京时间15日上午10点,美国大使馆新闻文化处发布<2016年门户开放报告>,公布2015/2016年度国际学生在美国高等院校中的基本数据,并就此作了分析. 中国方面 中国依然是美 ...查看


热门内容